第一章 人才与创造性 1
第一节 人才的含义 1
一、人才的定义 2
二、人才的本质特征 2
三、人才的地位和作用 4
第二节 人才的标准 6
一、品德是人才的道德标准 6
二、知识是人才的智能标准 8
三、能力是人才的技能标准 9
四、业绩是人才的社会标准 10
五、创造性是人才的本质特征 11
第三节 创造性的内涵 12
一、多维视角下的创造性 12
二、创造性的特征 14
三、创造性在创新人才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6
第四节 创造性的养成 18
一、丰富的知识经验是培养创造性的基础 18
二、适宜的环境是形成创造性的必要条件 19
三、个性的塑造是激发创造性的内生动力 21
四、创新精神的培育是塑造创造性的根本 23
第二章 创新教育与创造教育、素质教育 24
第一节 素质教育内涵 24
一、素质教育的含义 24
二、素质教育的缘起 26
三、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 27
四、素质教育的特征 29
第二节 创造教育内涵 31
一、创造教育的含义 31
二、创造教育的溯源 32
三、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关系 35
四、创造教育是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38
第三节 创新教育的内涵 40
一、创新教育的含义 40
二、创新教育的意义 40
三、创新教育的内容 42
四、创新教育的实施 44
第四节 创新教育与创造教育、素质教育的关系 49
一、创新教育与创造教育的关系 49
二、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50
第三章 创新人才素质结构特征 52
第一节 新时代的特征及其对创新人才素质的新要求 52
一、世界科学技术文化发展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 54
二、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对创新人才素质的新要求 59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对创新人才素质的新要求 60
第二节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现状 61
一、大学生创新素质现状 62
二、创新素质教育现状 63
第三节 创新人才素质结构特征 64
一、创新人才素质 65
二、创新素质特征 70
三、创新人才素质结构特征 76
第四章 创新心理品质特征 79
第一节 心理品质 79
一、心理品质的界定 79
二、心理品质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81
第二节 创新心理品质 82
一、心理学对创新人格的研究 83
二、创新心理品质要素 86
第三节 创新心理品质结构特征 96
一、创新心理品质结构特征 96
二、创新心理品质在创新人才素质中的地位 99
三、创新心理品质在创新人才素质中的作用 100
第五章 创新素质完善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 102
第一节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创造性 103
一、人的需要与人的创造性 103
二、人的能力与人的创造性 104
三、人的社会关系与人的创造性 104
四、人的个性与人的创造性 105
第二节 创新素质的提升是人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105
一、人的全面发展与创新素质的关系 106
二、创新素质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相互作用 109
第三节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创新素质培养中的应用 113
一、观念上应摆正人的位置,突出人的主体性 113
二、目标上应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人才 114
三、内容上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人的知行统一 116
四、方法上应调动人的主体性,实现社会规范与激发创造的双向互动 117
五、载体上应注重传统和现代相结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118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三观”教育引领创新素质的培养 120
第一节 “三观”教育对创新精神的激发 121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实践本性对创新精神的孕育 121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质疑、批判的思维品质对创新精神的强化 128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对创新精神的升华 135
第二节 “三观”教育对创新能力的强化 139
一、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实质和基础 139
二、创新思维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的具体运用和表现形式 142
三、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能力的提高是强化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144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三观”教育对创新人格的塑造 149
一、科学的人生价值观是创新人格的核心 149
二、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是塑造创新人格的根本途径 158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165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165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质、主要任务与功能 166
二、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 174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教育 177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178
一、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创新人才全面发展 178
二、思想品德内化为创新主体的个性品质实现对其能力的驾驭 181
三、思想品德的内核——科学的“三观”意识对创新行为的作用 185
四、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系统工程中的核心作用 187
第八章 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德能冲突 189
第一节 德才兼备,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 190
一、德才兼备,是中国古往今来的人才观 190
二、德才兼备,是马克思主义人才观 191
三、德才兼备,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才标准 192
第二节 德才兼备,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196
一、德才兼备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 197
二、德才兼备才能成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198
第三节 大学生德能冲突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99
一、人生目标模糊,社会责任淡化 199
二、发展目标片面,重能轻德凸显 200
三、自我意识不端,知行脱节严重 201
第四节 德能冲突的实质与归宿 202
一、德能冲突的实质 203
二、德能冲突的归宿 205
三、德才兼备是德能统一的目标 206
第九章 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 209
第一节 创业素质 210
一、创业意识 210
二、创业能力 211
三、创业人格品质 211
第二节 创业教育 212
一、创业教育的内涵 212
二、创业教育的时代意义 213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创业教育的方法、途径 215
一、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承担促进创业教育新任务 215
二、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贯穿创业教育内容 216
三、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充实创业教育人才队伍 220
四、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创业教育良好环境 221
五、建立大学生创业教育基地,拓宽创业教育渠道 223
第十章 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实践探索 225
第一节 遵循教学基本要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 225
一、遵循方向性要求 226
二、遵循学生主体性要求 228
三、遵循实践性要求 230
第二节 凸显创新教育资源优势,培养创新人才基本素质 232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中的资源优势 233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的资源优势 242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塑造学生创新人格中的资源优势 245
第三节 创新教学模式,增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248
一、创新教学手段,走教学科学化的道路 249
二、创新师生交往方式,为创新人才的培养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252
三、创新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255
四、创新考试方式,优化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 259
主要参考文献 262
后记 266
- 《课堂上听不到的历史传奇 世界政治军事名人 初中版》顾跃忠等编著 2015
- 《凯恩斯文集 第13卷 社会、政治和文学论集》严忠志译 2018
- 《先秦政治思想史》梁启超著 2019
- 《《鬼谷子》思想新解 上》林仁政著 2015
-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指南》苏玉主编 2017
- 《微生物培养与显微检验》李晶主编 2018
- 《刘泽华全集 先秦政治思想史 下》刘泽华著;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编 2019
- 《龙影 西方世界中国观念的思想渊源 增补版》何辉著 2019
- 《佳人奇遇 政治小说》(日)柴四郎著;梁启超译 1936
- 《美国的伤痕 独立战争与美国政治的暴力基因》(德)霍尔格·霍克(Holger Hoock)著 2019
- 《大学计算机实验指导及习题解答》曹成志,宋长龙 2019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王琳责任编辑;(中国)肖宇 2019
-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全真试题 标准模拟 四级》汪开虎主编 2012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学术丛书 新闻实务随想录》刘海贵 2019
-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1》王佃春,骆敏主编 2015
-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 下 第2版》施卫主编 2020
- 《大学化学实验》李爱勤,侯学会主编 2016
- 《中国十大出版家》王震,贺越明著 1991
- 《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 以“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为个案 1915年-1946年版》丁伟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