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物质特性及感染控制 3
第1章 基础化学 3
一、原子结构 3
二、分子结构 3
三、化合价 4
四、化合物类型 5
五、化学反应类型 5
六、容量百分比和克百分比 5
七、化学制品 5
八、溶液浓度 6
九、溶液稀释计算方法 7
十、克当量 7
十一、其他类型混合液体 8
十二、无机分子化合物 8
十三、有机分子化合物 8
十四、温度度量 8
十五、扩散 8
十六、渗透作用 9
十七、液体交换的斯塔林定律 11
十八、液体静水压 11
十九、氢离子浓度的表达方式 11
二十、酸和碱 11
二十一、氧化还原反应 11
二十二、十进制 11
第2章 气体物理学 13
一、基本单位及相互关系 13
二、物质特性 13
三、液体的性质 15
四、气体分子运动理论 16
五、阿伏伽德罗定律 16
六、密度 16
七、气体压强 16
八、湿度 17
九、道尔顿分压定律 18
十、道尔顿定律对湿化的影响 18
十一、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9
十二、扩散 20
十三、弹性和顺应性 21
十四、表面张力 22
十五、流体动力学 23
第3章 微生物、消毒灭菌和感染控制 28
一、微生物分类(依细胞类型) 28
二、真核细胞结构 28
三、原核细胞结构 29
四、细菌生长的要求 30
五、微生物的繁殖 30
六、生长方式 30
七、生长的衡量 31
八、微生物的关系 31
九、微生物的形状 31
十、染色 31
十一、相关定义 31
十二、与免疫反应有关的定义 32
十三、感染的发展 32
十四、重要的革兰阳性致病菌 33
十五、重要的革兰阴性菌 34
十六、分枝杆菌菌属特性 35
十七、军团菌属 35
十八、支原体 35
十九、立克次体 36
二十、衣原体 36
二十一、病毒 36
二十二、真菌(酵母菌和霉菌) 37
二十三、消毒和灭菌相关定义 38
二十四、动态消毒灭菌 38
二十五、设备的消毒或灭菌处理 39
二十六、通过改变温度而进行消毒灭菌 39
二十七、用高能量波杀菌和消毒 40
二十八、戊二醛 41
二十九、环氧乙烷[(CH2)2O] 41
三十、液体消毒剂 42
三十一、注意事项 43
三十二、设备相关的感染控制问题 45
第二篇 心肺系统和肾脏的解剖与生理 51
第4章 呼吸系统解剖 51
一、上呼吸道分界及其作用 51
二、下呼吸道分界及其作用 54
三、肺 59
四、胸廓 62
五、吸气肌 63
六、辅助呼气肌 64
七、肺的其他作用 64
第5章 通气力学 66
一、胸肺系统 66
二、肺的压力及其梯度 66
三、吸气 67
四、呼气 68
五、通气阻力 68
六、表面张力 69
七、顺应性 69
八、气道阻力 71
九、组织黏滞阻力 71
十、运动方程 71
十一、功能残气量 72
十二、通气/灌注比值 72
十三、理想肺泡气体方程 73
十四、呼吸功 74
第6章 呼吸的神经控制 76
一、延髓 76
二、脑桥 77
三、脊髓 77
四、上呼吸道反射 77
五、迷走神经 78
六、舌咽神经 78
七、外周化学感受器 78
八、中枢化学感受器 79
九、延髓对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的调节 80
十、延髓对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的调节 80
十一、延髓对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的调节 80
十二、延髓对代偿性代谢性碱中毒的调节 80
十三、自主呼吸 80
十四、呼吸驱动 81
十五、异常呼吸 81
第7章 气体交换和利用 83
一、氧分压递减历程 83
二、氧气在细胞的作用 83
三、氧在血液中的运输 83
四、氧的利用 86
五、氧耗量 87
六、CO2的产生 87
七、CO2在血液里的运输 87
八、Haldane效应 88
九、CO2的定量分布 88
十、总二氧化碳 89
十一、呼吸商、换气比值和通气/血流比 89
第8章 肺内分流和通气死腔 90
一、通气灌注比异常 90
二、肺内分流 90
三、经典分流方程式的衍生 92
四、总生理(或肺内)性分流的计算 92
五、肺内分流的估算 93
六、用FIO2计算肺内分流百分比 93
七、分流计算的临床意义 95
八、其他估算分流和氧合状态的方法 96
九、肺泡死腔 97
十、死腔计算方程的推导 97
十一、死腔和潮气量比值的计算 98
十二、分钟通气量和PaCO2的关系 98
十三、死腔和潮气量比的临床应用 98
十四、分流或死腔性疾病的区别 98
第9章 心血管系统解剖 100
一、血液 100
二、血管 102
三、淋巴管 104
四、心脏 105
第10章 心血管系统生理 111
一、血液的功能 111
二、血管床的解剖分类 111
三、血管床的功能分类 112
四、血管系统:体循环和肺循环 112
五、心脏的基本功能 115
六、心动周期的机械活动 115
七、心脏输出 118
八、动脉血压的控制 121
第11章 心脏电生理和心电图 125
一、心脏电传导系统的功能 125
二、心脏的电传导系统 125
三、心电图 126
四、ECG解读 130
第12章 血流动力学监测 138
一、动脉血压 138
二、中心静脉压 139
三、肺动脉压(PAP) 140
四、肺楔压(PAOP或PCWP) 140
五、体循环与肺循环血管阻力及对比 141
六、血流动力学参数正常值汇总 143
七、心排血量测定技术 143
八、心肌收缩力评估 145
九、氧合状态的连续监测 145
十、经肺动脉导管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 146
十一、经动脉导管和静脉导管测量的参数 146
十二、动脉导管和静脉导管并发症 146
十三、呼吸对胸腔内血流动力学压力值的影响 147
十四、具有代表性的血流动力学参数 147
第13章 肾的解剖和生理 149
一、大体解剖 149
二、肾单位 149
三、肾脏主要功能 150
四、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150
五、肾小管重吸收 151
六、肾小管分泌作用 152
七、肾脏清除率 152
八、反流倍增 152
九、(ADH)抗利尿激素 153
十、醛固酮 153
十一、肾素-血管紧张素 153
十二、HCO-3的重吸收和H+的分泌 153
第14章 体液和电解质平衡 157
一、体液分布 157
二、正常液体进出量 157
三、血管内容物的组成 157
四、血管(间质)外液体组成 159
五、细胞内腔隙的组成 159
六、跨膜运动 160
七、液体交换的Starling法则 160
八、钠 161
九、氯 162
十、钾 162
十一、钙 163
十二、磷 163
十三、镁 164
十四、液体平衡 164
第15章 酸碱平衡和血气分析 166
一、电解质 166
二、质量作用定律 166
三、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标准缓冲区方程) 167
四、pK(解离常数的-Log) 167
五、缓冲液 167
六、HCO-3/H2CO3缓冲系统 168
七、实际值与标准HCO-3 168
八、碱剩/碱短缺(BE/BD) 169
九、血气的正常范围 169
十、pH、PCO2及HCO-3的数学关系 169
十一、原发性酸碱失衡的代偿 170
十二、在单纯PCO2变化的pH变化的估计 170
十三、动脉血气分析解读 170
十四、酸碱状态的解读 170
十五、低氧血症水平的评估 171
十六、组织缺氧的评估 171
十七、急性呼吸衰竭 171
十八、急性通气性呼吸衰竭 171
十九、酸碱失衡的临床原因 172
二十、混合静脉血血气 173
二十一、碱剩余/碱缺失的评估 173
二十二、碳酸氢盐治疗量的计算 174
二十三、NH3Cl或者HCl治疗量的计算 174
二十四、影响血气分析的干扰因素 174
第三篇 神经系统和药理学 179
第16章 神经系统解剖学和生理学 179
一、神经纤维的结构 179
二、神经元的分类 179
三、神经细胞膜电位 179
四、动作电位 180
五、神经冲动的传导作用 180
六、神经突触 180
七、神经冲动传导的改变 182
八、神经-肌肉接头 182
九、反射弧或反射作用 182
十、神经系统的结构 182
第17章 药理学 188
一、概述 188
二、雾化给药 190
三、稀释剂 191
四、外源性表面活性物质 191
五、黏液溶解药 192
六、肥大细胞稳定药 193
七、白三烯抑制药(白三烯受体拮抗药) 194
八、雾化抗菌药物 196
九、肾上腺素类的支气管扩张药(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199
十、抗胆碱能支气管扩张药 202
十一、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203
十二、拟交感神经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205
十三、非儿茶酚胺类药物对交感神经系统的影响 206
十四、拟副交感神经药(胆碱能药物) 207
十五、副交感神经阻滞药(抗胆碱药) 208
十六、抗交感神经药(肾上腺素能阻滞药) 209
十七、高级心脏生命支持药物 210
十八、类固醇 212
十九、神经肌肉阻滞药 213
二十、麻醉性镇痛药 214
二十一、麻醉药拮抗药 215
二十二、镇静和催眠药 215
二十三、利尿药和降压药 216
第四篇 心肺疾病的评估和管理 221
第18章 心肺系统的临床评估 221
一、心肺系统的临床评估步骤 221
二、病历回顾 221
三、患者访视(病史) 221
四、生命体征 225
五、胸部评估 226
六、呼吸做功 227
七、通气储备 229
八、肺活量(VC)/最大吸气压力(MIP) 230
九、浅快呼吸指数 231
十、周围灌注的评估 231
十一、肺部常见异常病理性体征 231
十二、心肺疾病的实验室评估 232
第19章 肺功能 234
一、肺容积和肺容量 234
二、肺容量测定法操作简单,广泛应用于临床(摘自AARC临床实践指南) 234
三、肺量计设备使用、评估指南和检查报告结果阅读 237
四、肺功能用于肺容积和气体分布的测定(改编自AARC临床实践指南) 239
五、弥散检查(改编自AARC临床操作指南) 243
六、支气管激发试验 244
七、通气反应测试 245
八、心肺运动反应试验(改编自AARC临床实践指南) 246
九、肺功能测量的参考值 246
第20章 阻塞性肺疾病及治疗原则 248
一、一般概念 248
二、肺气肿 251
三、支气管炎 252
四、支气管扩张 252
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一般治疗原则 253
六、哮喘 255
第21章 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 262
一、阻塞性肺疾病气流受限的原因 262
二、气道陷闭 262
三、增加呼吸功 263
四、慢性肺疾病患者的机械通气的指征和目标 264
五、无创正压通气 264
六、阻塞性肺疾病的有创通气 264
七、哮喘的机械通气管理 265
八、使用新的通气模式 266
九、撤机 268
第22章 限制性肺疾病治疗 270
一、总论 270
二、肺源性限制性肺部疾病 270
三、胸廓限制性肺疾病 274
四、神经-神经肌肉限制性肺疾病 275
五、腹源性限制性肺疾病 276
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276
七、烟雾吸入和一氧化碳中毒 277
八、药物性肺病 278
第23章 ARDS、SARS和脓毒血症 280
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定义(ARDS) 280
二、ARDS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281
三、ARDS的长期预后 281
四、ARDS的病因 281
五、ARDS的病理生理 282
六、ARDS的呼吸力学改变 282
七、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282
八、脓毒血症 285
九、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 286
十、ARDS的药理管理 286
十一、呼吸机管理 288
第24章 营养 291
一、代谢途径 291
二、测定热能和蛋白质需要 292
三、维生素需要量和缺乏症状 293
四、肺部疾病与营养状况的相互关系 294
五、体重减轻与肺部疾病 294
六、肌肉含量与强度 295
七、营养评估 295
八、饮食干预 298
九、口服饮食干预 298
第五篇 新生儿和儿童评估、管理及呼吸支持 303
第25章 呼吸系统的生长和发育 303
一、胎儿一般发育的分期 303
二、呼吸系统的发生和发育 303
三、胎儿肺液 304
四、肺表面活性物质 304
五、羊水 304
六、母亲的因素 305
七、胎盘 305
八、胎儿循环 305
九、胎儿和母体之间的氧气传递 307
十、由胎儿循环转换为新生儿循环 307
十一、新生儿实验室检查结果 308
十二、新生儿与成人呼吸系统解剖比较 309
十三、体表面积 310
第26章 新生儿评估和管理 311
一、新生儿的临床评估 311
二、呼吸窘迫的临床表现 312
三、Apgar(阿普加)评分 312
四、复苏器和面罩复苏的使用 313
五、气管插管 313
六、气管插管的实施 313
七、气管导管内吸引 314
八、心肺复苏(摘自美国心脏学会:新生儿复苏指南2000) 314
九、其他新生儿评估量表 315
十、氧疗设备 319
十一、保暖设备 320
十二、血气监测 320
第27章 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 322
一、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 322
二、呼吸窘迫综合征 323
三、胎粪吸入综合征(MAS) 326
四、气胸 327
五、肺炎 328
六、新生儿一过性呼吸急促(TTN) 328
七、新生儿呼吸暂停 329
八、与早产有关的慢性疾病 330
九、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 331
十、先天性心脏病 332
十一、其他先天性的异常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338
十二、呼吸系统以外疾病的早产儿 339
第28章 新生儿机械通气 341
一、新生儿机械通气适应证分类 341
二、机械通气的目标 341
三、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症 341
四、手控通气 342
五、新生儿气管插管 342
六、新生儿呼吸机的类型 343
七、通气支持 347
八、先天性心脏病婴儿的特别注意事项 349
九、吸入一氧化氮 350
十、撤离机械通气 350
十一、体外生命支持 351
第29章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 354
一、儿童患者年龄划分 354
二、儿科病人呼吸窘迫的评估 354
三、喉鸣(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或LTB) 355
四、会厌炎 355
五、细支气管炎 357
六、囊性纤维化 358
七、异物吸入(FBA) 361
八、哮喘 361
第30章 小儿机械通气 367
一、机械通气的基本概念 367
二、持续气道正压(CPAP) 367
三、机械通气的类型 367
四、机械通气模式 368
五、机械通气的适应证 368
六、儿科呼吸机的设置 368
七、儿科患者机械通气的监测 370
八、儿科患者撤离机械通气 370
九、并发症 371
十、高频振荡通气 371
十一、体外膜氧合 372
第六篇 肺康复和家庭治疗 375
第31章 肺康复 375
一、肺康复方案 375
二、肺康复治疗的患者选择 377
三、运动训练 381
四、呼吸肌锻炼 382
五、患者及家属的教育 383
六、社会心理支持 384
七、项目的评估和质量保证 384
八、项目结束后患者的评估及随访 384
第32章 家庭呼吸治疗 386
一、家庭呼吸治疗目标 386
二、家庭治疗范畴(财政视角)(美国) 386
三、家庭呼吸治疗的主要内容 386
四、氧气治疗 386
五、雾化疗法 389
六、家庭治疗中的支气管廓清技术 390
七、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和经鼻正压通气(NPPV) 391
八、机械通气 392
第七篇 基础呼吸治疗 401
第33章 治疗气体 401
一、医疗、实验室和治疗气体与混合气体 401
二、易燃气体 401
三、不易燃烧的气体 401
四、支持燃烧的气体 401
五、气体钢瓶 401
六、气体流量的控制 403
七、气体流量系统和钢瓶的安全装置 405
八、医用气体管理机构 405
九、空气的分馏 406
十、中心供氧系统 407
十一、液态氧气供应系统 408
十二、便携式液态氧系统 408
十三、氧气浓缩器 408
十四、空气压缩机 409
第34章 氧气、氦气和一氧化氮治疗 410
一、氧气的一般特性 410
二、缺氧(组织水平氧气不足) 410
三、低氧血症(血液中氧气不足) 410
四、氧气治疗适应证 411
五、氧气治疗目标 411
六、氧气治疗的危害 412
七、氧气治疗输送系统 413
八、成人氧气输送系统的选择 420
九、100%氧气的使用 420
十、氧疗的监测 420
十一、一氧化氮(NO) 420
十二、氦气 422
第35章 雾化和湿化治疗 424
一、稳定性 424
二、气雾在呼吸道的透入(Penetration)和沉积(Deposition) 424
三、理想透入和沉积的呼吸形式 424
四、气雾的清除(有3种机制清除吸入气道内的颗粒) 424
五、气雾治疗的适应证 425
六、气雾治疗的一般目标 425
七、射流气雾发生器(气动) 425
八、用于输送药物的气雾发生器 425
九、超声雾化器(电动) 427
十、雾化器输出量的比较 427
十一、雾化颗粒大小的比较 427
十二、加湿器 427
十三、热湿交换器(人工鼻) 428
第36章 气道净化技术 430
一、定义 430
二、气道净化生理 430
三、有利于黏稠分泌物排出的方法 431
四、侵入性气道净化 431
五、非侵入性气道净化 432
六、机械辅助气道净化和肺扩张 437
七、气道正压治疗 439
八、机械辅助的吸气/呼气(MIE) 440
九、气道内高频震荡 441
十、高频胸壁震荡 441
第37章 分析仪器 443
一、氧分析仪 443
二、pH电极 444
三、PCO2(Severinghuas)电极 445
四、床边试验(POCT) 445
五、留置(动脉)的连续血气监测系统 445
六、经皮PO2(TcPO2)和PCO2(TcPCO2)的监测系统 445
七、分光光度分析仪(血氧饱和度监测) 446
八、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分析仪 448
第38章 气道管理 452
一、人工气道 452
二、人工气道的基本分类 453
三、拔除气管插管或气切套管 457
四、气管插管的喉及气管并发症 458
五、拔管后的治疗 458
六、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 458
七、气囊放气技术 460
八、人工气道急症 460
九、人工气道急性梗阻的处理 460
十、人工气道内吸引 460
第八篇 高级呼吸治疗 465
第39章 机械通气模式 465
一、压力和容量目标通气 465
二、呼吸触发 467
三、辅助控制模式(A/C) 468
四、同步间隙指令通气(SIMV) 470
五、间隙指令通气(IMV) 472
六、压力支持(PS) 472
七、机械通气新模式 476
八、反比通气(IRV) 480
九、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 480
十、双水平压力通气(BIPAP) 481
十一、持续性气道正压(CPAP) 481
第40章 呼气末正压 484
一、呼气末正压(PEEP)定义 484
二、PEEP的生理作用 484
三、PEEP适应证 490
四、PEEP治疗的监护 494
五、PEEP使用的持续性 494
六、Auto-PEEP或PEEPi 494
第41章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 500
一、正压通气的生理学效能 500
二、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501
三、机械通气适应证 503
四、人机不协调 504
五、气体交换目标 507
六、呼吸机辅助 508
七、设置呼吸机参数 508
八、患者/呼吸机系统监护 516
九、呼吸机撤离 516
第42章 高频通气 519
一、定义 519
二、气体交换的机制 521
三、通气和氧合 522
四、HFV对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影响 522
五、适应证 522
六、安全性 522
七、湿化 522
八、成人ARDS患者高频通气的使用 522
九、镇静 523
第43章 无创正压通气 524
一、无创正压通气(NPPV) 524
二、NPPV临床应用 525
三、NPPV的评估 526
四、NPPV呼吸机分类 526
五、面罩 528
六、加湿 529
七、吸入氧浓度 529
八、药物雾化 530
九、撤机 530
第44章 气管内注气 531
一、气管内注气 531
二、TGI方法 531
三、TGI注意事项 532
四、TGI设置 532
五、适应证 532
六、TGI现状 532
第45章 俯卧位通气 535
一、适应证 535
二、俯卧位通气的禁忌证 535
三、作用机制 535
四、俯卧位通气的疗效 536
五、操作 536
六、俯卧位时间 537
七、停止俯卧位的时机 537
八、俯卧位通气的并发症 537
第46章 液态通气 538
一、液态通气的发展史 538
二、定义和说明 538
三、全氟溴烷的作用机制 538
四、全氟化碳输入 539
五、部分液态通气时的常规通气 539
六、部分液态通气时的监测 539
七、对预后的影响 540
第47章 Illustration Credits 541
- 《中风偏瘫 脑萎缩 痴呆 最新治疗原则与方法》孙作东著 2004
-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物理治疗工作手册》(荷)瑞克·考斯林克(RikGosselink) 2020
- 《运动治疗技术》章稼,王于领主编 2019
- 《法国家庭法精要 第17版》陈妮责任编辑;石雷译;(法国)科琳·雷诺-布拉尹思吉 2019
- 《脊柱手术技术精要》LangstonT.Holly,JeffreyC.Wang 2019
- 《750年枪械技术精要》马式曾副主编;李峰,袁炜著 2018
- 《股髋撞击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加拿大)奥卢费米·锐·艾尼,(瑞典)乔 2019
- 《物理治疗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 第3版》姜贵云,陈和木 2018
- 《实用老年病治疗学》蒲娟娟主编 2018
- 《颅脑创伤和脑科危重症治疗学 第2版》(美)Jack Jallo,(美)Christoopher M. Loftus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