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比较生理学
比较生理学

比较生理学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永材,黄溢明主编
  •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4
  • ISBN:
  • 页数:391 页
图书介绍:
《比较生理学》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 水及渗透压调节 3

第一节 概述 3

一、外界水环境 3

二、渗透作用与渗透压 4

三、离子调节与渗透调节 6

第二节 咸水动物的渗透调节 9

一、咸水无脊椎动物的渗透调节 10

二、海洋中生活的脊椎动物的渗透调节 11

第三节 半咸水和淡水动物的渗透调节 15

一、半咸水和淡水内的无脊椎动物 15

二、淡水内的板鳃鱼类 17

三、淡水内的真骨鱼类 17

四、溯河洄游和降河洄游鱼类的渗透调节 19

五、淡水中的两栖类 20

第四节 陆生动物的渗透调节 21

一、陆生环境的特点 21

二、蚯蚓、蜗牛等皮肤潮湿的无脊椎动物 22

三、节肢动物 23

四、陆生脊椎动物 42

第五节 生活在海洋的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水盐代谢 28

一、海洋爬行类 29

二、海鸟 29

三、海洋哺乳动物 31

第二章 营养与消化 33

第一节 食物与营养 33

一、动物的营养需要 33

二、共生在动物营养上的作用 34

第二节 摄食 35

一、摄食的方式 35

二、摄食的调节及食性 38

第三节 消化 38

一、化学消化前对食物的处理 38

二、食物在消化管内的移动 39

三、化学消化——酶的消化作用 40

(一)细胞内消化与细胞外消化 40

(二)消化液的分泌 41

(三)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消化 43

(四)纤维素的消化 47

第四节 消化活动的调节 52

一、无脊椎动物消化活动的调节 52

二、脊椎动物消化系统的神经支配 53

三、脊椎动物胃肠道激素 55

第三章 血液 58

第一节 血液的成分和血液容量 58

一、血液成分 58

二、血液容量 58

第二节 血细胞 61

一、无脊椎动物的血细胞 61

二、脊椎动物的血细胞 62

第三节 血液中氧的运输 63

一、呼吸色素及其在动物界的分布 63

(一)血红蛋白 63

(二)血褐蛋白 64

(三)血蓝蛋白 65

(四)血绿蛋白 65

二、血液的氧容量 65

三、氧离曲线 65

第四节 血液中二氧化碳的运输 68

第五节 免疫与血型 69

一、细胞的吞噬作用 69

二、抗原抗体反应与免疫过程 70

三、血型 70

四、适应性免疫的发展 70

五、血清学在动物分类中的应用 71

第六节 止血与血液凝固 72

一、无脊椎动物封合创口的机制 72

二、脊椎动物的止血和血液凝固 72

第四章 循环 75

第一节 概述 75

一、循环的意义 75

二、循环的类型 75

第二节 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76

一、心脏的类型 76

二、心搏率与心输出量 77

三、起搏点 80

四、心电图 81

五、离子对心脏的作用 81

第三节 各种动物的循环 84

一、无脊椎动物的循环 84

(一)环节动物 84

(二)软体动物 84

(三)节肢动物 86

(四)棘皮动物 87

二、脊椎动物的循环 87

(一)圆口类 89

(二)一般鱼类 90

(三)肺鱼 90

(四)两栖类 92

(五)爬行类 92

(六)鸟类和哺乳类 93

第四节 各种动物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93

第五章 呼吸 96

第一节 呼吸环境中的气体 96

一、空气的成分 96

二、空气中的水蒸气 96

三、海拔高度与气压 97

四、水中气体的溶解度 97

五、水内气体的分压与张力 98

六、CO2的溶解度及其扩散速率 99

第二节 水呼吸 100

一、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呼吸 100

二、脊椎动物的水呼吸 101

(一)圆口类 101

(二)鱼类 102

第三节 空气呼吸 106

一、呼吸空气的无脊椎动物 106

二、两栖类的呼吸 109

三、爬行类的呼吸 112

四、鸟类的呼吸 112

五、哺乳类的呼吸 116

第四节 潜水哺乳动物的适应 118

第五节 动物对高海拔的适应 120

第六节 鳔的作用 121

第六章 能量代谢 123

第一节 能量代谢的测定 123

一、直接测热法 124

二、间接测热法 124

三、利用同位素测定能量代谢 124

四、通过测定心搏率测量能量代谢 125

五、氧的热当量、食物的卡价和呼吸商 125

第二节 标准代谢和基础代谢 126

一、代谢率与身体大小(质量)的关系 127

二、基础代谢(或标准代谢)的正常变异 131

(一)近24小时节律 131

(二)能量代谢与温度的关系 132

(三)基础代谢与地理、气候的关系 132

第三节 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 133

一、动物的有氧代谢、无氧代谢和氧债 133

二、氧浓度对代谢率的影响 135

三、代谢范围 136

(一)最大耗氧量和有氧代谢范围 136

(二)无氧代谢范围和无氧能力 137

第四节 动物活动时的能量消耗 137

一、奔跑时的能量消耗 138

二、飞行时的能量消耗 139

三、游泳时的能量消耗 141

四、运输价 143

第七章 温度与体温调节 145

第一节 温度与体温 145

一、温度与生命活动 145

二、环境温度与动物体温 146

三、体温与能量平衡 147

四、动物对高温和低温的耐受性与适应性 149

第二节 动物的体温及体温调节 153

一、变温动物 153

(一)鱼类 153

(二)两栖类 154

(三)爬行类 156

二、陆生内温动物的体温调节 159

(一)鸟类 159

(二)哺乳类 162

第三节 动物的休眠 167

一、非季节性休眠(日常休眠) 168

二、季节性休眠 170

(一)冬眠 170

(二)夏眠 174

第八章 排泄 175

第一节 排泄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175

一、伸缩泡 175

二、无脊椎动物的肾器官 177

(一)原肾管和后肾管 177

(二)软体动物的肾脏 176

三、甲壳类的触角腺 181

四、昆虫的马氏小管 182

五、脊椎动物的肾脏 184

(一)圆口类及鱼类的肾单位 186

(二)两栖类的肾单位 187

(三)爬行类的排泄 187

(四)鸟类和哺乳类肾脏的浓缩作用 188

六、泄殖腔的作用 189

七、肾脏活动的调节 189

第二节 含氮废物的排泄 190

一、含氮食物的代谢 190

二、氨的排泄 191

三、尿素的排泄 191

(一)脊椎动物的尿素 193

(二)两栖类的变态与含氮排泄物的变化 195

(三)肺鱼的尿素 195

四、尿酸的排泄 196

(一)鸟类和昆虫的尿酸 196

(二)爬行类的尿酸 196

(三)两种排尿酸的蛙 197

五、氨与肾脏的功能 197

六、核酸与氮的排泄 197

七、其它含氮化合物的排泄 199

第九章 内分泌 200

第一节 概述 200

一、化学调节的意义 200

二、激素的分类和作用 201

三、激素的合成、分泌和作用机制 202

第二节 脊椎动物的内分泌系统 209

一、脊椎动物内分泌系统的演化 209

二、下丘脑和神经垂体 215

三、腺垂体 217

四、甲状腺 221

五、甲状旁腺和鳃后体与钙的代谢 222

六、胰岛及消化管激素 223

七、肾上腺髓质——嗜铬组织 225

八、肾上腺皮质——肾间组织 226

九、性腺和性激素 227

十、松果体、胸腺和尾下垂体 229

第三节 无脊椎动物的内分泌系统 231

一、无脊椎动物神经内分泌系统概述 231

二、甲壳动物的内分泌系统 232

三、昆虫的内分泌系统 234

第四节 外激素(信息素) 239

一、昆虫的外激素 239

二、甲壳动物的外激素 240

三、鱼类的外激素 241

四、哺乳类的外激素 241

第十章 生殖 243

第一节 概述 243

一、无性生殖 243

二、有性生殖 243

第二节 无脊椎动物的生殖 244

一、涡虫的生殖 244

二、环节动物的生殖 245

三、软体动物的生殖 246

四、甲壳动物的生殖 249

五、昆虫的生殖 250

六、棘皮动物的生殖 252

第三节 鱼类和两栖类的生殖 252

一、鱼类和两栖类的精巢周期 253

二、鱼类和两栖类的卵巢周期 254

三、鱼类和两栖类的胎生和卵胎生 255

第四节 爬行类和鸟类的生殖 257

一、爬行类的生殖 257

二、鸟类的生殖 258

第五节 哺乳动物的生殖 260

一、发情周期与月经周期 260

二、妊娠及分娩 266

三、泌乳 270

四、受精卵移植 272

第十一章 感受器 273

第一节 概述 273

第二节 化学感受器 274

一、嗅觉 275

(一)昆虫的嗅觉 275

(二)圆口类和鱼类的嗅觉 276

(三)两栖类的嗅觉 277

(四)哺乳类的嗅觉 278

二、味觉 279

(一)昆虫的味觉 279

(二)脊椎动物的味觉 279

三、嗅觉、味觉感受器如何感受化学刺激 281

第三节 机械感受器 281

一、牵张感受器 282

二、压力和触觉感受器 283

(一)昆虫的触觉 283

(二)脊椎动物的触觉、压觉感受器 283

三、毛细胞及侧线感受器 284

四、平衡器官 287

第四节 听觉 289

一、无脊椎动物的听觉 289

二、脊椎动物的听觉 289

第五节 光感受器 290

一、无脊椎动物的光感受器 290

(一)感光细胞 290

(二)局限性光感受器 290

(三)鲎的眼睛 291

(四)甲壳动物和昆虫的复眼 294

(五)头足类动物的眼睛 296

二、脊椎动物的眼睛 296

(一)脊椎动物眼的结构与功能 296

(二)视觉能力与眼的调节 296

(三)视觉细胞的敏感性 297

(四)瞳孔的调节 297

三、动物的颜色视觉 297

第六节 电感受器及磁感觉 298

一、电感受器 298

二、磁感觉 300

第七节 温度感觉 301

一、冷和热感受器 301

二、红外线感受器 301

第十二章 神经系统的机能 303

第一节 概述 303

一、神经系统的演化 303

二、神经信息传导机能的发展 304

三、神经信息突触传递的方式 308

四、环境因素在神经系统机能发展中的作用 310

第二节 无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机能 311

一、腔肠动物神经系统的结构与机能 312

二、扁形动物神经系统结构与机能的发展 315

三、环节动物行为性活动的神经机制 316

四、节肢动物运动性活动的控制 319

五、软体动物运动性活动的中枢与外周的神经机制 323

第三节 脊索动物神经系统的机能 327

一、文昌鱼神经系统的结构与机能 328

二、圆口类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特性 329

三、鱼类脑的机能 331

四、两栖类行为性活动的神经机制 335

五、爬行类脑的结构与机能 338

六、鸟类脑的某些机能特点 341

七、哺乳类脑的整合性机能的发展 343

第十三章 动物的运动 346

第一节 变形运动 346

一、概述 346

二、变形虫的结构与运动过程 346

三、变形运动的机制 346

第二节 纤毛、鞭毛运动 347

一、分布与功用 347

二、结构与成分 347

三、纤毛运动的机制 349

四、纤毛运动的调节 350

第三节 肌线 350

第四节 脊椎动物的快肌和慢肌 351

一、快、慢肌纤维的分布 351

二、快、慢肌的特性 351

三、快、慢肌的转化 352

第五节 昆虫的飞翔肌 354

一、同步肌与异步肌 354

二、异步肌的特点 355

三、异步收缩的机制 355

第六节 甲壳动物多神经支配肌 356

一、肌纤维结构 356

二、神经支配 356

三、神经递质 357

四、钙锋电位 358

第七节 软体动物的制动肌 358

一、概述 358

二、结构与组成 359

三、对刺激的反应 359

四、耗氧量 360

五、关于制动机制的学说 360

第八节 水压骨骼与运动 361

一、水压骨骼 361

二、斧足运动 361

三、蚯蚓爬行运动 361

第十四章 动物的发光、变色、放电与发声 363

第一节 动物的发光 363

一、发光动物 363

二、发光的原理 363

三、各类动物的发光 364

四、发光功能的意义 369

第二节 动物的变色 369

一、动物的颜色 369

二、环境因素与变色 370

三、色素细胞与色素运动 371

四、色素细胞的控制 371

五、变色功能的意义 376

第三节 动物的放电 376

一、电鱼 376

二、电器官的结构 376

三、电器官放电原理 378

四、电细胞放电的同步化 379

五、电鱼放电功能的意义 379

第四节 动物的发声 382

一、声信号的物理性质 382

二、声音的功用 383

三、动物发声与通讯 383

四、动物发声与回声定位 38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