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967-1984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967-1984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967-1984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2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德馨
  • 出 版 社:河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
  • 页数:866 页
图书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967-1984》目录

第三卷(1967—1976) 3

第一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经济的动荡与反复 3

第一节 经济指导思想的严重错误 3

一、“文化大革命”时期经济指导思想的主要特征 4

二、左倾经济指导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7

第二节 跌宕起伏的经济发展曲线 7

一、1987—1968年:夺权、武斗造成经济大破坏 21

二、1969—1973年:经济从相对稳定到出现转机 25

三、1974—1976年:国民经济的马鞍形变化 32

第二章 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与调整 41

第一节 经济管理体制的大变动 41

一、国家机关大撤并与高度集权 42

二、生产、基建和物资的管理权限下放 44

三、财政、金融、税收体制的变迁 48

四、劳动制度中用工形式趋于单一化和分配制度中平均主义的泛滥 49

第二节 朝着建立封闭式自给经济体制模式的方向迈进 54

一、以地方为主体的自给经济组织体系 54

二、僵化的经济运行机制 56

三、又一次不成功的尝试 60

第三章 曲折前进的工业经济 63

第一节 工业经济发展的波折 63

一、1967—1968年间工业经济的衰退 63

二、工业生产初步恢复和高指标再度抬头 64

三、工业生产再次受挫和整顿 68

第二节 工业经济结构的变化 69

一、地方小工业迅速发展和企业规模结构的变化 70

二、新兴工业的崛起与原有工业的发展 74

三、工业布局的西移 78

第三节 二轻集体工业 81

一、二轻集体工业受到的干扰 82

二、日用工业品生产下降及其逐步恢复 84

三、工艺美术业磨难重重 87

第四节 工业经济管理的紊乱 89

一、工业经济宏观管理的紊乱 89

二、工业经济微观管理的混乱 92

第五节 工业经济总体规模的扩大与内在质量的降低 97

一、工业经济规模的扩张 98

二、工业经济发展内在质量的下降 100

第四章 运输邮电经济遭受的破坏及其恢复与发展 106

第一节 交通运输业的曲折与发展 106

一、交通运输业的三次大衰退 106

二、恢复交通运输经济的努力 111

三、交通运输经济的成就 115

四、交通运输经济的主要问题 118

第二节 邮政电信业发展的成就与局限 122

一、邮电业受到的破坏 122

二、邮政电信经济的发展 123

三、邮电经济发展中的局限 125

一、“夺权”和“斗、批、改”在农村引起的动荡 128

第五章 农业的缓慢发展与“农业学大寨”性质的演变 128

第一节 政治动乱中的农村经济 128

二、稳定农村经济政策的措施 132

三、左倾错误再次泛滥 134

第二节 “农业学大寨”性质的演变 137

一、大寨经验及其演变 137

二、“农业学大寨”运动及其后果 139

第三节 农村生产关系的频繁变动 143

一、人民公社内部所有制的升级 143

二、分配中平均主义倾向的发展 146

三、对农民家庭副业限制趋于严厉 150

一、农业生产的成就 153

第四节 农业生产的成就和弊病 153

二、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63

第六章 以战略大后方地区为重点的基本建设 171

第一节 经济发展战略转轨与建设重点西移 171

一、备战和加速建设“三线”的决策 171

二、“三五”、“四五”计划中体现的经济发展战略转轨与基本建设的总体构思 173

第二节 基本建设的规模与格局 176

一、全国基本建设的发展规模 176

二、备战思想指导下的“三线”建设 181

第三节 十年基本建设得失析 186

一、基本建设的成就与代价 186

二、基本建设投资结构分析 188

三、基本建设效益分析 193

第七章 呆滞的市场和商业 197

第一节 政治动乱对商业和市场的干扰破坏 197

一、动乱初期对商业的直接冲击 197

二、“大批判”扼杀了商业的生机 201

三、商业管理体制的大变动 203

四、商业所有制的急性过渡和流通渠道减少 205

五、工农管理城乡商业 210

六、限制商品经济导致商品匮乏和市场呆滞 212

第二节 商品购销政策、价格与物资管理体制的调整 217

一、农副产品购销政策的调整 217

二、工业品购销制度的调整 219

三、价格的调整 220

四、物资流通管理体制的调整 221

第三节 商业工作的某些进展 225

一、开展“小秋收”的成效 225

二、加强废旧物资的回收与开展综合利用 227

三、商办工业的发展 228

四、一批热诚服务、艰苦奋斗的商业先进典型逆潮流而上 230

第八章 财政收支状况恶化与金融业务萎缩 233

第一节 国家财政陷入困境 233

一、财政收支大降大升 234

二、财政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和有限成就 237

第二节 财政管理体制的频繁变动 238

一、财政、税务、银行机构的大合并 238

二、财政收支体制的大变动 240

三、税目和税率的大简化 244

第三节 银行领导体制大变动及其职能作用的削弱 248

一、银行机构和领导体制发生重大变动 248

二、信贷计划管理体制遭到破坏和削弱 251

三、银行工作遭到惨重破坏 253

四、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急剧下降 255

第九章 人口增长的第二个高峰与城乡人口大对流 259

第一节 人口膨胀与控制人口增长 259

一、无政府状态下的人口恶性膨胀 260

二、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 262

一、大量城市人口迁移到农村 267

第二节 城乡人口的对流 267

二、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和工矿区 272

第十章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贫乏与劳动者素质下降 277

第一节 城乡居民的收入与实际生活状况 277

一、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与生活状况 278

二、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与生活状况 281

第二节 医疗卫生事业的艰难发展 285

一、左倾思潮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干扰破坏 285

二、医疗卫生事业在困境中发展 286

第三节 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受到严重摧残与劳动者文化素质下降 289

一、学校停课“闹革命”与教育战线的持续动荡 289

二、教育制度的“革命” 291

三、教育事业受到严重破坏 293

四、科学技术业的灾难和个别成就 295

五、文化事业百花凋零 297

第十一章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遭受挫折 298

第一节 “民主改革补课”与“人民公社化” 298

一、“民主改革补课”和重划阶级 298

二、西藏地区的“人民公社化” 302

第二节 农牧业生产的折腾 304

一、严重的瞎指挥 304

二、变更经济体制和取消有效的管理制度 306

三、生产增长速度缓慢和效益下降 308

一、农田和草场基本建设的成绩 310

第三节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某些进展 310

二、地方“五小”工业有较大发展 313

三、部分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 315

第十二章 封闭半封闭状态下的对外经济关系 318

第一节 对外贸易的曲折发展 318

一、1967—1972年对外贸易的落潮与回升 318

二、1073—1976年对外贸易的起落 321

第二节 在引进技术设备和利用外资方面的进展 329

一、1967—1971年期间引进工作的停滞 329

二、1972—1976年期间引进工作的起伏 330

三、对外资的利用与“四人帮”的干扰 335

第三节 超过国家承受能力的对外援助及其调整 336

一、1967—1974年对外援助数额的增加 337

二、援外计划的调整 340

第十三章 对1967—1976年经济发展的基本估计与沉痛思考 344

第一节 惨重的损失 345

一、政治动乱带来的经济损失 346

二、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给经济发展造成巨大障碍 347

三、经济效益全面下降 349

四、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降低 351

第二节 与发达国家经济水平差距的扩大 352

一、经济发展水平更显低下 352

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更加落后 354

三、劳动生产率与经济效益方面的差距在扩大 357

四、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拉得更远 360

一、经济发展的成就 362

第三节 局部的经济成就及其原因 362

二、取得局部性经济成就的原因 366

第四节 痛定思痛的几点思考 367

一、对中国经济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368

二、社会主义优越性最终要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上表现出来 369

三、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推动生产力前进的强大动力 371

四、正确处理政治和经济的关系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保证 372

五、要善于利用国际经济发展中有利于我的时机采取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快本国经济的发展 372

第四卷(1977—1984) 377

第一章 国民经济的恢复与经济工作决策的失误 377

第一节 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 377

一、恢复国民经济的主要措施 377

二、国民经济的恢复 382

第二节 经济工作决策的重大失误 386

一、经济建设中急于求成的“左”倾指导思想的继续 386

二、经济工作决策失误的原因及后果 389

第二章 经济理论上拨乱反正的开展 392

第一节 批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在经济理论上的反马克思主义观点 392

一、对江青反革命集团攻击“唯生产力论”进行反批判 393

二、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颠倒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的谬论进行批判 395

三、对江青反革命集团诋毁按劳分配的谬论进行批判 396

四、对江青反革命集团否定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谬论进行批判 398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为端正经济工作指导思想而进行的斗争 400

一、中国共产党在纠正经济工作“左”倾错误中遇到的严重障碍 400

二、对“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的批判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401

第三章 国民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转折 406

第一节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发展转折的开端 406

一、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和工作重点的转移 406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经济决策 409

三、总结建国后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改革与开放的任务 409

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功绩和深远意义 410

第二节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制定和贯彻 411

一、“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制定 411

二、新的“八字方针”的贯彻执行 414

第三节 国民经济的进一步调整 421

一、国民经济发展中潜在的危险 421

二、1981年对国民经济的进一步调整 424

三、进一步调整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428

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建设新路子的提出 429

第四节 探索国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429

二、经济建设的10条方针 431

第四章 1981—2000年经济建设战略目标的确定与“六五”计划的编制 433

第一节 本世纪末经济建设战略目标的确定 433

一、中国共产党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而奋斗的纲领 433

二、1981—2000年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 435

第二节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六个五年计划的编制 440

一、“六五”计划的编制 440

二、“六五”计划的基本任务 442

三、实现“六五”计划的主要措施 445

一、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的恢复,建立和发展 449

第五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449

第一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发展 449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452

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稳定和初步完善 455

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进一步发展 457

第二节 政社分设与农村人民公社体制的终结 464

一、“政社合一”体制的弊端 464

二、“政社含一”体制的改革 466

第三节 农业经济的专业化与多种合作经济的发展 468

一、专业户的兴起 468

二、多种合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470

一、调整种植业结构 473

第六章 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473

第一节 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与种植业全面丰收 473

二、根、棉、油全面丰收 477

第二节 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林牧渔业的稳步增长 481

一、林业的恢复和发展 484

二、畜牧业的稳步增长 487

三、渔业生产的调整 490

第三节 乡镇企业的兴起与农村经济的全面增长 492

一、从社队企业到乡镇企业 492

二、农村经济的全面增长 495

第一节 1979年以后基本建设规模的调控 498

一、1979—1981年以压缩基本建设规模为主要内容的调整和整顿 498

第七章 基本建设规模的调控与基本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 498

二、1982—1984年调整基本建设投资的方向与规模 504

第二节 基本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 513

一、基本建设管理体制的弊端 513

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 514

第八章 能源、交通事业的发展 524

第一节 加快能源工业的发展 524

一、把能源工业作为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 524

二、调整采掘比例,加快煤炭生产基地的建设 525

三、抓紧油气勘探,保证油气产量稳步增长 529

四、“水火并举”,提高水电的比重 532

五、能源工业发展的成就与节约能源工作的成绩 534

一、把交通运输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537

第二节 交通运输业全面发展 537

二、增加铁路运输能力和铁路运输业的改革 538

九、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539

三、公路运输的发展 540

四、多种形式办水运 542

五、重视管道运输的发展 545

六、扩建机场、增加航线 545

七、大力发展联合运输、集装箱运输和散装运输 546

八、采用先进技术、提高邮电通信能力 547

第九章 工业生产的适度增长 554

第一节 优先发展轻工业的措施与成果 554

一、加快轻工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554

二、轻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558

第二节 重工业在调整中前进 560

二、重工业生产的稳步增长 562

第三节 城镇手工业的发展 566

一、调整产品结构,增加消费品的生产,满足人民需要 566

二、引进先进技术,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企业机械化水平 566

三、利用多种资源,解决原料不足的困难 567

四、积极发展出口创汇产品 567

第四节 工业生产发展的成就和问题 568

一、工业生产发展的成就 568

二、工业生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73

一、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工作 576

第一节 全民所有制工业经济体制改革 576

第十章 工业经济体制改革与企业的技术改造 576

一、重工业内部结构的调整 580

二、全面推行工业经济责任制 581

第二节 工业中多种经济形式的发展 586

一、对城镇集体所有制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587

二、个体工业与私营工业的发展 589

第三节 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 591

一、工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591

二、工业技术改造的主要措施和效果 593

第十一章 商业体制的改革 600

第一节 商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600

一、调整国家商业部门组织机构 602

二、改革批发体制 603

三、供销合作社体制的改革 605

四、疏通城乡商品流通渠道 607

五、扩大企业自主权和实行多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 608

六、小型国营商店实行多种经营形式 611

第二节 调整和改革工农业产品购销政策 613

一、改进工业品的购销形式 613

二、调整农副产品的购销政策 615

第三节 建立多成分、多渠道的流通体系和开放生产资料市场 619

一、建立多成分、多渠道的流通体系 619

二、生产资料市场的开放与市场体系的雏形 626

三、市场渐趋活跃与繁荣 627

一、价格体系不合理的主要表现 631

第十二章 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的调整与改革 631

第一节 价格体系的调整与改革 631

二、调整部分农副产品购销价格及有关政策 634

三、工业品价格的调整 637

四、铁路、水运运价的调整 640

五、对价格体系初步调整和改革的评价 642

第二节 改革价格管理体制 643

一、物价管理机构的加强 643

二、逐步下放物价管理权限 644

三、改革单一的国家统一定价形式,实行浮动价格 647

四、以法制建设为中心的价格监督 649

一、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 652

第一节 多种财政体制模式的尝试 652

第十三章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和财政收支的增长 652

二、全面改革财政体制 655

第二节 税收制度的完善与改革 662

一、国营企业实行利改税 662

二、某些特殊税种的建立 672

三、建立涉外税制 673

第三节 财政收入的增长及存在的问题 675

一、1979—1984年财政收支状况 675

二、连年出现财政赤字的原因 677

第十四章 金融体制改革及货币流通状况的新变化 681

第一节 新型金融体系的形成 681

一、部分专业银行、金融组织的恢复与建立 682

二、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 684

三、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的改革 686

第二节 金融体制改革的多方面试验 689

一、国营企业流动资金管理的改革 689

二、用经济办法扩大存款贷款范围 695

三、改革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697

四、建立多种信用形式及融资方式 700

五、恢复和发展保险业务 702

六、发展对外金融关系 703

第三节 货币流通状况的新变化和存在问题 704

一、货币流通状况的新变化 704

二、货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 706

第十五章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跨入新时期 710

第一节 放宽经济政策与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财政支援 710

一、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方针任务 710

二、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财政支援与特殊政策 712

三、制订因地制宜的生产方针 715

四、放宽经济政策 718

第二节 西藏地区的特殊经济政策 722

一、中共中央对西藏工作的多次指示 722

二、西藏放宽经济政策的主要措施 725

第三节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在前进 733

一、经济走上稳步发展的轨道 733

二、商品经济的发展迈出了新的一步 737

三、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739

第一节 人口增长的节制和安置就业的措施 742

一、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落实和人口增长状况 742

第十六章 人口增长的节制和人民生活的显著提高 742

二、开辟多种就业渠道,安置待业青年就业 748

三、国营企业招工制度的初步改革 751

第二节 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物质生活的改善 753

一、居民收入显著增加 753

三、前进中的问题 756

二、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758

第三节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 767

一、重视教育,发展教育 767

四、卫生事业的新发展 771

二、科研机构增加,科技队伍壮大 771

三、文化事业的繁荣 774

第十七章 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历史性转折 780

第一节 确立对外开放的基本方针 780

第二节 改革过度集中的对外经济贸易体制 783

一、两省、三市外贸经营体制改革的试点 784

二、改革试点范围的扩大与试点经验的推广 785

三、改革对外经济贸易的组织管理体制 786

四、对外经济贸易体制改革进入全面展开阶段 788

第三节 创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 789

一、创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789

三、利用外资的方式多样化,规模迅速扩大 790

二、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和海南岛 792

一、进出口总额创历史最好水平,对外贸易关系有新发展 793

第四节 对外经济贸易的新发展 793

二、出口商品品种大量增加,出口贸易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795

四、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先进技术 797

五、国际经济合作规模扩大,对外援助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798

第十八章 历史性转折初期的反思 802

第一节 对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反思 802

一、必须不断地排除“左”的干扰 803

二、提高经济效益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核心问题 804

三、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 805

四、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实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807

第二节 对改革、开放的反思 809

一、改革必须坚持生产力标准 810

二、新的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是使劳动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得到发挥 811

三、加强宏观管理和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一对矛盾 812

四、通过试验,积极、稳妥地深化改革 814

五、全方位对外开放是中国经济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重要条件 815

第三节 改革与发展不断胜利的保证 816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研究方法中的几个问题 819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课题组的成立与工作 844

附录三 中南财经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课题组成员名单 859

说明 863

后记 86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