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1842-1991  下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1842-1991  下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1842-1991 下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德馨著
  • 出 版 社: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7561547633
  • 页数:432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课程的教材,可供历史学和经济学专业的本科教学使用。根据当前中国面临的新形势与高等教育面临的新任务,中国经济史课程的教学必须进行改革。这本教材是适应改革的要求而编写的。相对于本课程以前的教学现状与使用的教材,本书所作的改革与改进主要是:(1)将中国近代经济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两门课,改为“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一门课。(2)将以生产关系的变化或阶级斗争作主线,改为以经济现代化作主线。(3)将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经济发展过程,改为了解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蕴含的经济理论与经济工作的经验教训。(4)将就近现代论近现代,改为将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发展置于中国经济发展历史长河中来考察。(5)将就中国论中国,改为将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发展置于世界经济发展整体格局中来考察。在该改革思想的指导下,本书包含以下内容:第一章:古代经济与走向经济现代化的门槛;第二章:中外关系剧变与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起步——从独立的封建经济形态向依附性半封建经济形态的演变(1842~1895年);第三章:经济现代化的全面展开——从依附性半封建经济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演变(1895~1936);第四章:战时经济与经济现代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1842-1991 下》目录

第八章 将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改造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与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 1

第一节 新中国经济体制构思的形成 1

一、基本依据 2

二、经济形态 2

三、发展目标与发展前途 3

四、根本方针与主要矛盾 4

五、运行机制 5

第二节 工作重心的转移 7

一、工作重心和中心任务的转移 7

二、转移的过程各地不同 8

第三节 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定 10

一、国营经济的建立 10

二、平抑物价与国营经济在竞争中夺取市场领导权 13

三、统一财政经济工作 16

第四节 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18

一、中国共产党七届三中全会的战略部署 18

二、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财政经济工作方针的调整 19

三、“三年准备、十年建设“的发展战略 20

第五节 两次调整工商业和“五反”斗争 21

一、物价陡降与第一次调整工商业 21

二、“五反”运动和第二次调整工商业 24

第六节 农村的土地改革 29

一、把减租减息作为土地改革的过渡性步骤 29

二、制定《土地法》 30

三、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民主改革 32

四、工作经验与历史意义 33

第七节 城市的民主改革 35

一、改造旧城市为新型城市的一个步骤 35

二、两类企业与重点行业 36

三、成效与经验 38

第八节 开展城乡物资交流与重点建设 39

一、恢复国民经济的中心环节 39

二、“边抗、边稳、边建”方针下的重点建设 41

第九节 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的建立与国民经济的恢复 42

一、几种经济成分的变化 42

二、国民经济的恢复 49

结语 54

第九章 将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改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形态与将市场经济体制改造为计划经济体制(1953—1956) 56

第一节 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56

一、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 56

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63

第二节 粮棉油的统购统销与多种物资的统购派购 66

一、市场紧张状况及其原因 66

二、艰难的决策 66

三、两重作用 69

第三节 将个体农民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农业生产合作社所有制 70

一、土地改革后农村的中农化趋势 70

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指导思想 72

三、农业互助合作的三个发展阶段 75

四、历史作用与问题 78

第四节 将个体手工业生产者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所有制 81

一、手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特点 81

二、个体手工业者合作化的进程 82

三、手工业所有制和经营形式趋向单一 84

第五节 将工商业主私有制改造为国家所有制 85

一、利用、限制、改造——中国式消灭资本主义所有制的道路 85

二、国家资本主义从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的发展 88

三、理论创新与理论缺陷 92

第六节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94

一、历史渊源、苏联模式与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 94

二、以中央为主的经济决策权力体系 95

三、逐步形成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经济调节体系 96

四、具有浓厚供给制和平均主义色彩的国民收入分配体系 97

五、单一的公有制结构 98

六、从市场经济体制到计划经济体制 98

第七节 经济快速发展 99

一、在不断克服急躁情绪的过程中前进 99

二、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建设 101

三、五年计划四年完成 102

第八节 两翼先飞,主体滞后 105

一、市场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06

二、主体与两翼的关系 106

三、农业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 108

结语 109

第十章 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的特点 112

第一节 实践中的创造 112

一、新民主主义经济与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理论的诞生 113

二、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与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理论的丰富 116

第二节 生产力的落后性 122

一、继承的遗产与担负的任务 122

二、历史的实际 124

第三节 多种所有制并存 125

一、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的本质特征 125

二、国营经济 126

三、资本主义经济 126

四、劳动者个体经济 128

五、合作社经济 129

六、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130

第四节 共同发展与“四面八方”政策 130

一、五种经济成分同时得到发展 130

二、“四面八方”的经济政策 133

三、不同所有制之间的互补与竞争 136

第五节 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同时发生作用 142

第六节 逐步地向社会主义经济形态演变 145

一、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发展的前途是逐渐地演变为社会主义经济形态 145

二、不经过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的具体途径 146

结语 149

第十一章 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经济大上大下(1957—1966) 151

第一节 对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开始 151

一、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的提出 151

二、八大的经验总结与经济学界的理论探索 152

三、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形成 154

第二节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68

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168

二、反右倾和继续“大跃进” 177

三、一次严重的经济危机 183

第三节 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与提高 190

一、“八字方针”的制定与贯彻 190

二、调整的措施与成效 193

第四节 十年经济建设的成就与大起大落中的教训 203

一、经济建设的成就 203

二、主要的经验教训 205

结语 214

第十二章 “抓革命,促生产”与经济徘徊(1967—1978) 216

第一节 极“左”思潮与战略转轨 217

一、不利于经济发展的理论 217

二、备战与经济建设转轨的总体设想 224

第二节 由政治形势多变带来的经济跌宕起伏历程 229

一、无政府状况给经济带来的灾难 229

二、政治局势相对稳定情况下经济的恢复与冒进 230

三、“批林批孔”运动与“批邓”运动造成经济的两次波动 232

四、粉碎“四人帮”后经济的恢复与“洋跃进” 233

第三节 以“三线”为重点的工业、交通建设与第二次开发西部 239

一、“三线”建设的发展历程与工交地区结构的变化 239

二、地方小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企业规模结构的变化 245

三、新兴工业的崛起与工业部门结构的改变 247

第四节 “农业学大寨”与农村经济的停滞 249

一、“农业学大寨”性质的变化 249

二、农业生产缓慢增长 252

三、指令经济下的农业生产效益与农民生活状况 255

第五节 商业的衰落 259

一、贱商与限商的舆论 259

二、批“四旧”对商业的冲击 260

三、商业亏损与供应紧张 262

第六节 又一次不成功的经济体制改革 263

一、生产领域管理权与企业的匆忙下放 263

二、流通领域的体制反复 265

三、分配领域的体制频繁变动 266

第七节 成就与反思 269

一、成就与原因 269

二、问题与反思 271

结语 277

第十三章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经济形态从传统式向有中国特色式转轨的起步(1979—1984) 282

第一节 经济现代化道路历史性转折的契机 282

一、新的工作方针 282

二、新的指导思想 283

第二节 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285

一、对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与提高方针的提出 285

二、1979—1980年的初步调整 287

三、1981年开始的进一步调整与“六五”计划的基本任务 290

四、从总结历史经验过程中提出新道路的内涵 292

第三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农业现代化新道路的开创 294

一、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广与农村人民公社的废除 294

二、农业现代化新道路的开创 302

第四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 306

一、单项改革试点阶段 306

二、综合改革试点阶段 310

第五节 “六五”计划提前完成与经济发展道路的根本性转变 312

一、经济快速增长 313

二、比例趋向协调 314

三、社会劳动生产率与经济效益提高 315

四、从以积累为中心转向以需求为主导 315

五、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迅速发展 316

第六节 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模式的理论创新 317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317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19

三、从“鸟笼子”理论到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 321

结语 333

第十四章 两种经济体制的摩擦与经济在震动中前进(1985—1991) 336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创新与新的基本路线、新的发展战略 337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337

二、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基础的奠定 340

三、“三步走”的经济现代化发展战略 344

第二节 全面改革经济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重心的转移 351

一、全面开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条件与决策 351

二、全面改革经济体制的任务与中心环节 352

第三节 1985年:全面改革经济体制的起步与双紧政策的实施 357

一、以计划、价格和工资改革为中心,经济体制改革迈大步 358

二、新旧体制的摩擦与经济过热 363

第四节 1986—1987年:巩固、消化、补充、完善已出台的改革措施与再度紧缩 366

一、“七五”计划的安排 366

二、1986—1987年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与成果 366

三、经济增速回升与再度紧缩 368

第五节 1988年:体制改革与经济增长同时加速 372

一、加快改革步伐与经济增长速度 372

二、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 373

三、完善承包制及与之配套的改革 374

四、价格改革迎着风浪前进 376

五、物价陡涨与抢购风潮 378

第六节 1989—1991年:治理整顿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徘徊 382

一、紧急刹车 382

二、进一步治理整顿 386

三、形势好转 390

四、深层次的矛盾有待解决 392

结语 395

第十五章 新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阶段与基本经验(1949—2000) 399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之”字路 400

一、经济增长速度的“之”字路 400

二、经济波动的“之”字路 400

三、经济增长质量的“之”字路 401

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速度的“之”字路 403

第二节 经济结构演变的“之”字路 405

一、所有制结构变化的“之”字路 405

二、体制结构变化的“之”字路 407

三、产业结构变化的“之”字路 408

第三节 “之”字形路径中蕴含的经验与理论 411

一、指导思想是第一重要的 411

二、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411

三、走自己的路 413

四、确定经济发展速度要从国力出发和发挥比较优势 414

五、抓住发展的机遇期 415

结语 415

主要参考文献 417

后记 43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