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债法总论  上中下册合订
债法总论  上中下册合订

债法总论 上中下册合订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2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史尚宽编
  • 出 版 社:荣泰印书馆
  • 出版年份:1954
  • ISBN:
  • 页数:836 页
图书介绍:
《债法总论 上中下册合订》目录

第一章 通则 1

(一)债之意义 1

(二)债之性质 1

(三)债权与物权之差异 2

(四)债权与亲属权或身份权之差异 3

(五)债务与责任 3

(六)债法之发达 4

第二章 债之发生 7

第一节 契约 7

第一目 契约之意义及性质 7

第二目 契约之分类 8

(一)双务契约与片务契约 8

(二)诺成契约与要物契约 8

(三)要因契约与无因契约 9

(四)有名契约与无名契约 9

(五)有偿契约与无偿契约 11

(六)要式契约与不要式契约 12

(七)生前契约与死后契约 12

(八)本契约与豫约 12

(九)主契约与从契约 13

(十)附合契约与非附合契约 13

第三目 契约之要件 14

(一)总说 14

(二)意思一致 14

(三)意思不一致 16

第四目 契约之成立 18

第一款 要约 18

(一)要约之意义 18

(二)要约之性质 18

(三)要约之要件 18

(四)要约表示之方法 20

(五)要约之拘束力 20

(六)要约之消灭 23

第二款 承诺 25

(一)承诺之意义及性质 25

(二)承诺之要件 25

(三)承诺效力之发生时期 28

第三款 交叉要约同时表示及依意思实现之契约成立 29

(一)交叉要约 29

(二)依同时表示之契约成立 29

(三)依意思实现之契约成立 29

第四款 悬赏广告 32

(一)总说 32

(二)悬赏广告法律行为成立之要件 34

(三)悬赏广告之撤销 35

(四)悬赏广告之效力 37

(五)优等悬赏广告 40

第五款 契约之约定方式 43

第二节 代理权之授与 44

第一目 代理权授与之方法 44

(一)通谋虚伪表示 45

(二)错误 45

(三)诈欺 46

第二目 共同代理 46

第三目 表示代理 47

(一)表示代理之意义 48

(二)表示代理之种类 48

(三)民法第一百六十九条所定表示代理之要件及效力 48

第四目 狭义无权代理 51

(一)无权代理行为之承认 51

(二)承认之催告 54

(三)撤回权 55

(四)就无权代理行为本人所负之责任 55

第三节 无因管理 56

第一目 无因管理之意义及性质 56

第二目 无因管理之要件 57

(一)客观的要件 57

(二)主观的要件 59

第三目 无因管理之效力 61

第一款 管理人之义务 61

(一)为适当管理之义务 61

(二)管理人之赔偿义务 63

第二款 本人之义务 64

(一)利于本人并不违反本人明示或可推知之意思 64

(二)非利于本人或违反本人明示或得推知之意思(准无因管理) 66

(三)管理事务之承认 68

第四节 不当得利 68

第一目 不当得利之意义及性质 68

第二目 不当得利之要件 69

(一)受有财产上之利益 70

(二)致他人受有损害 71

(三)无法律上之原因 73

第三目 各种之不当得利 80

第一款 因非债清偿之不当得利 80

(一)成立要件 80

(二)排除返还请求权之特别事由 81

第二款 因不法原因给付之不当得利 83

(一)返还请求权成立之要件 83

(二)返还请求权之排除 85

(三)民法第一八〇条第四款规定与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以外之请求权 86

第四目 不当得利之效力 86

(一)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之主体 87

(二)利益之确定时期 87

(三)利益返还之范围 88

(四)返还之物体 92

(五)对于第三人之不当得利请求权 97

(六)不当得利请求权与其他请求权之关系 98

(七)不当得利请求权与无效或经撤销之法律行为之关系 99

(八)不当得利请求权之消灭时效 101

第五节 侵权行为 101

第一目 概说 101

(一)侵权行为之意义 101

(二)侵权行为与犯罪行为 103

(三)过失责任与无过失责任 104

(四)侵权行为之立法例 105

(五)一般侵权行为与特殊侵权行为 106

第二目 侵权行为之要件 107

(一)须有归责性之意思状态 109

(二)须有违法性之行为 119

(三)须有因果律之损害 159

第三目 共同侵权行为 166

(一)共同侵权行为之成立要件 166

(二)准共同侵权行为之成立要件 168

(三)共同侵权行为之效果 169

第四目 特殊侵权行为 169

第一款 职务之侵害 170

(一)职务侵害侵权行为之要件 170

(二)责任之限制 173

第二款 法定代理人之责任及无责任能力人之责任 174

(一)法定代理人责任之根据及性质 174

(二)法定代理人责任之要件 176

(三)无责任能力之结果责任 178

第三款 雇用人之责任 179

(一)责任之根据及性质 179

(二)责任之要件 181

(三)雇用人之无过失责任 186

(四)受雇人之责任 186

第四款 定作人之责任 186

(一)责任之根据及性质 187

(二)责任之要件 188

第五款 动产占有人之责任 189

(一)责任之根据及性质 189

(二)责任之要件 190

(三)责任者 191

(四)责任之预先免除 193

(五)被害人与有过失 193

(六)占有人之求偿权 193

第六款 建筑物或其他工作物所有人之责任 194

(一)责任之根据及性质 194

(二)责任之要件 195

(三)责任者 197

(四)所有人之求偿权 197

(五)责任之减免 198

第五目 侵权行为之效力 199

第一款 概说 199

(一)损害赔偿 199

(二)不作为请求权 199

(三)不作为请求权与原状回复之不作为请求权 201

第二款 赔偿债权债务之当事人 202

(一)债务人 202

(二)赔偿债权人 202

第三款 损害赔偿之范围及方法 204

第一项 损害赔偿之范围 204

(一)财产上之损害 204

(二)非财产上之损害 210

第二项 损害赔偿之方法 212

(一)身体或健康之侵害 212

(二)名誉之侵害 212

(三)物之毁损 213

第四款 损害赔偿请求权之特质 213

(一)移转性 214

(二)抵销禁止 214

(三)特别消灭时效 215

第五款 侵权行为请求权与其他请求权之并存 219

(一)请求权之并存 219

(二)并存请求权间之关系 221

第三章 债之标的 223

第一节 给付之要件 223

(一)给付之要件 223

(二)给付与财产上价格 224

第二节 给付之种类 225

(一)积极给付消极给付与混合给付 225

(二)可分给付与不可分给付 226

(三)继续的给付与非继续的给付 228

(四)单纯给付与合成给付 229

(五)特定给付与不特定给付 229

第三节 种类之债 230

(一)意义及性质 230

(二)种类之债之特定 231

(三)特定之效力 234

(四)限制种类之债 236

(五)不定种类之债 237

第四节 货币之债 238

第一目 货币之债之意义 238

(一)货币之债之意义 238

(二)货币之种类 238

(三)货币之价格 238

第二目 货币之债之种类 239

(一)特定货币之债 239

(二)特种货币之债 239

(三)金额货币之债 241

(四)外国货币之债 241

第三目 货币之债效力之特则 243

(一)给付之提出 243

(二)不履行 244

第五节 利息之债 244

第一目 利息之意义 244

第二目 利息之种类 245

(一)约定利息 245

(二)法定利息 246

第三目 利率 246

(一)约定利率 246

(二)法定利率 249

第四目 复利 250

(一)意义 250

(二)复利之种类 250

(三)复利之许否 251

(四)复利与重利之关系 252

第五目 利息之债之性质及效力 253

第六节 选择之债与任意之债 255

第一目 选择之债 255

第一款 选择之债之意义及性质 255

(一)选择之债以数宗给付之择一的给付为标的 255

(二)选择之债为以选择的给付为标的之单一之债 256

(三)选择之债与种类之债之区别 257

(四)选择之债与请求之并存 258

第二款 选择之债之发生原因及其目的 258

(一)发生原因 258

(二)目的 258

第三款 选择之债之特定 258

第一项 给付之选择 259

(一)选择之性质 259

(二)选择权之性质 259

(三)选择权人 260

(四)选择权之行使 261

(五)选择权之移转 263

(六)选择之效力 265

第二项 给付不能 266

(一)给付自始不能 267

(二)给付嗣后不能 267

(三)数宗给付中一宗给付之一部不能 272

(四)举证责任 272

第二目 任意之债 273

(一)意义及性质 273

(二)任意之债与选择之债之不同点 273

(三)债务人任意之债 274

(四)债权人任意之债 276

第七节 损害赔偿之债 276

第一目 概说 276

(一)损害赔偿之债之意义 277

(二)损害赔偿之债之发生原因 280

(三)损害赔偿之债之分类 280

(四)损害赔偿之债之性质 281

(五)因债务不履行与因侵权行为所生赔偿之债之关系 281

第二目 损害赔偿之债之要件 281

(一)原因事实 282

(二)损害之发生 283

(三)因果关系 284

第三目 损害赔偿之方法 284

(一)概说 285

(二)我民法所定之赔偿方法 285

第四目 损害赔偿之范围 289

第一款 概说 290

(一)一般标准 290

(二)特殊标准 292

第二款 过失相抵 292

(一)意义及适用范围 292

(二)过失相抵之要件 293

(三)过失相抵之效力 297

第三款 损益同销 298

(一)意义及性质 298

(二)应扣销之利益 299

(三)扣销之方法 303

第四款 义务人生计关系上之酌减 305

第五款 第三人损害之赔偿 305

第五目 损害赔偿之计算 308

(一)物体之价格 308

(二)计算时期 309

(三)计算场所 310

第六目 损害赔偿额之预定 310

(一)意义 310

(二)性质 311

(三)预定赔偿额契约之成立 311

(四)赔偿额预定之效力 312

第四章 债之效力 315

第一节 概说 315

(一)意义 315

(二)债之一般效力 316

(三)一般效力与特殊效力 317

(四)债之各种效力 317

第二节 给付义务 318

第一目 给付一般之原则 318

(一)诚实及信用 318

(二)诚信原则之沿革 320

(三)诚信原则适用之范围 321

(四)诚信原则之任务 321

(五)诚信原则与权利滥用 324

(六)诚信原则与脱法行为 327

(七)诚信原则与债之关系 328

第二目 赔偿给付与让与请求权 336

(一)让与请求权之性质 337

(二)让与请求权之要件 338

(三)让与请求权之行使 339

(四)请求权让与之效力 340

第三节 归责事由 341

第一目 总说 341

第二目 债务人之故意或过失 342

(一)故意 342

(二)过失 343

(三)责任能力 345

(四)责任之约定 346

(五)举证责任 347

第三目 债务人之代理人或使用人之过失 348

(一)须为债务人之代理人或使用人 349

(二)须为他人关于履行债务之行为 350

(三)须代理人或使用人有故意或过失 352

(四)须债务人非因自己过失而负责 352

(五)须无免责之特约 352

第四目 基于特殊原因之无过失责任 353

第四节 不给付及其效果 356

第一目 总说 356

(一)强制执行 357

(二)损害赔偿 360

第二目 给付不能 362

(一)给付不能之意义 363

(二)给付不能之种类 365

(三)给付不能之效力 369

(四)代偿请求权 373

(五)举证责任 376

第三目 给付迟延 377

(一)给付迟延之意义及要件 377

(二)给付迟延之效力 386

(三)金钱债务迟延之特则 389

(四)给付迟延之终了 391

第四目 给付拒绝 392

(一)给付拒绝之意义 392

(二)给付拒绝之性质 393

(三)给付拒绝之要件 395

(四)给付拒绝之效力 395

第五目 不完全给付 397

(一)不完全给付之意义 397

(二)不完全给付之种类 399

(三)不完全给付之要件 400

(四)不完全给付与清偿期之关系 401

(五)不完全给付确定期及通知之义务 402

(六)不完全给付之效力 402

(七)不完全给付之举证责任 405

第五节 给付受领迟延 405

(一)给付受领迟延之意义 405

(二)给付受领迟延之要件 409

(三)给付受领迟延之效力 419

(四)给付受领迟延之终了 425

第六节 给付与情事变更之原则 426

(一)意义 426

(二)沿革 427

(三)根据 429

(四)要件 432

(五)效力 438

(六)适用范围 443

(七)诉讼法上之效力 443

第七节 保全 444

第一目 债权人代位权 444

(一)意义 444

(二)性质 445

(三)债权人代位权之成立要件 445

(四)债权人代位权之主体 448

(五)债权人代位权之物体 448

(六)债权人代位权之行使 451

(七)债权人代位权行使之效力 453

第二目 债权人撤销权 456

第一款 意义沿革及性质 456

(一)意义 456

(二)沿革 457

(三)性质 457

第二款 债权人撤销权之主体 461

第三款 债权人撤销权之要件 462

(一)客观的要件 462

(二)主观的要件 472

第四款 债权人撤销权之物体 476

第五款 债权人撤销权之行使 476

(一)行使之方法 476

(二)撤销之诉之性质 477

(三)撤销之诉之被告 477

(四)对于撤销权行使之防御 478

(五)撤销之诉与债务人破产之关系 478

(六)举证责任 478

第六款 撤销之效力 479

(一)相对无效说与绝对无效说 479

(二)撤销权人之请求及撤销效力之范围 482

第七款 债权人撤销权之消灭 486

第八节 契约之债之效力 487

第一目 概说 487

(一)契约效力之意义 487

(二)契约之生效时期 487

第二目 契约标的之要件 487

(一)订约时之标的不能 488

(二)订约上之赔偿责任 489

第三目 契约之确保 491

第一款 定金 491

(一)定金之意义及性质 491

(二)定金之成立 493

(三)定金之效力 494

第二款 违约金 496

(一)违约金之意义 496

(二)性质 497

(三)违约金契约之要件 498

(四)违约金之效力 499

(五)举证责任 503

(六)准违约金契约 503

第四目 契约之解除 503

第一款 概说 504

第二款 解除之性质 505

第三款 解除与其他类似观念之区别 507

(一)解除与解除条件 507

(二)解除契约与撤销 507

(三)解除与撤回 507

(四)解除与买回 508

(五)解除与合意解除 508

第四款 解除标的之契约 510

(一)债权契约 510

(二)物权契约 511

(三)准物权契约 513

(四)其他契约 514

第五款 解除权发生之原因 515

(一)约定解除权 515

(二)法定解除权 516

第六款 解除权之性质及其移转性 525

(一)解除权之性质 525

(二)解除权之移转性 525

第七款 解除权之行使 526

(一)解除权人 526

(二)解除权行使之相对人 527

(三)解除权行使之方法 527

(四)解除之意思表示是否得附条件或期限 528

(五)解除权行使不可分之原则 529

(六)解除权消灭不可分之原则 531

第八款 解除之效力 532

(一)原状回复义务 532

(二)解除与损害赔偿 538

(三)当事人之一方有数人时之解除效力 540

(四)双方原状回复义务及损害赔偿义务之相互关系 541

第九款 解除权之消灭 543

(一)解除权之一般消灭原因 543

(二)解除权之特别消灭原因 543

第五目 契约之终止 548

(一)终止权亦称告知权 548

(二)终止权之行使方法 550

(三)终止之效力 551

(四)终止权之消灭 551

第九节 双务契约之效力 552

第一目 概说 552

第二目 同时履行之抗辩权 553

(一)意义及性质 553

(二)同时履行抗辩权与留置权之区别 554

(三)同时履行抗辩权成立之要件 555

(四)举证责任 562

(五)同时履行抗辩权行使之效力 563

第三目 不安之抗辩权 564

(一)概说 564

(二)要件 564

(三)效力 566

(四)举证责任 568

第四目 给付不能对于双务契约之效力 568

第一款 概说 568

第二款 因不可归责于债务人之事由而生给付不能之效力 569

(一)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之事由致给付不能 569

(二)因可归责于债权人之事由致生给付不能 574

第三款 因可归责于债务人之事由而生给付不能之效力 579

(一)损害赔偿 579

(二)给付一部不能 581

(三)附停止条件契约之给付不能之效力 582

第四款 因可归责于当事人双方之事由而生给付不能之效力 583

第十节 涉他契约 584

第一目 第三人给付之契约 584

(一)意义及性质 584

(二)要件 585

(三)效力 586

(四)与第三人给付之契约类似之行为 587

第二目 为第三人之契约 588

(一)意义及性质 588

(二)要件 590

(三)效力 595

(四)补偿关系及对价关系 604

第五章 多数债务人及债权人 607

第一节 概说 607

(一)意义 607

(二)债之个数 607

(三)多数主体之债之形态 607

第二节 可分之债 608

(一)意义及性质 608

(二)成立原因及要件 609

(三)效力 610

第三节 连带之债 612

第一目 总说 612

第二目 连带债务 614

(一)连带债务之性质 614

(二)连带债务之发生原因 617

(三)连带债务之效力 619

(四)连带债务人相互间的关系 634

(五)连带债务之消灭 641

第三目 不真正连带债务 642

(一)与连带债务区别之点 642

(二)不真正连带债务之形态 643

(三)不真正连带债务之效力 644

第四目 连带债权 646

(一)连带债权之意义及性质 646

(二)连带债权之发生原因 646

(三)连带债权之???? 647

(四)连带债权人相互之关系 650

第四节 不可分之债 651

第一目 总说 651

第二目 不可分债权 652

(一)意义及性质 652

(二)不可分债权发生之原因 653

(三)不可分债权之效力 654

第三目 不可分债务 656

(一)意义及性质 656

(二)不可分债务之发生原因 657

(三)不可分债务之效力 658

(四)不可分债务之消灭 659

第五节 债权债务之准共有关系及公同共有关系 659

第一目 债权准共有及债务共有关系 660

(一)债权准共有 660

(二)债务共有 662

第二目 债权债务公同共有关系 662

(一)共同债权 663

(二)共同债务 664

第六节 协同之债 665

(一)意义及性质 665

(二)效力 666

(三)对内效力 666

第六章 债之移转 667

第一节 总说 667

(一)债之变更 667

(二)债之移转 669

第二节 债权让与 670

第一目 债权让与之意义 670

第二目 债权之让与性 672

(一)债权让与之自由 673

(二)何种债权得自由让与 674

(三)不得让与之债权 679

第三目 债权让与之效力 684

第一款 对内效力 684

(一)从属权利之移转 684

(二)供给使得完全行使债权之方法 687

(三)让与人对于受让人之担保义务 688

(四)债权瑕疵之移转 688

第二款 对外效力 688

(一)债权让与通知之性质及方法 689

(二)债权让与通知之效力 691

(三)关于债权让与之规定之准用 701

第三节 债务承担 704

第一目 债务承担之意义 704

第二目 债务承担(免责的债务承担) 705

(一)债务承担成立之要件 705

(二)债务承担之性质 706

(三)债务承担之方法 707

(四)债务承担之效力 710

(五)承担人与原债务人之关系 713

(六)法律上之债务移转 713

第三目 并存的债务承担 713

(一)并存的债务承担之性质 714

(二)并存的债务承担之要件 715

(三)并存的债务承担之效力 716

(四)原债务人及承担人间之关系 717

(五)法定之并存的债务承担 717

第四目 概括的债务承担 717

(一)契约承担及契约加入 717

(二)财产或营业之概拈承担 718

(三)营业合并 722

第七章 债之消灭 723

第一节 总说 723

(一)债之消灭之意义 723

(二)债之消灭之原因 723

(三)债之消灭之一般效力 726

第二节 清偿 727

第一目 清偿之意义及性质 728

(一)清偿之意义 728

(二)清偿之性质 728

第二目 清偿之种类 730

(一)债务人之清偿及第三人之清偿 730

(二)普通之清偿与代物清偿及为清偿之给付 730

(三)单纯之清偿与附保留之清偿 731

第三目 受领清偿人 731

(一)债权人 732

(二)其他有受领权人 732

第四目 清偿人 737

(一)债务人 737

(二)债务人之代理人 737

(三)第三人 737

第五目 清偿之要件 741

第一款 清偿内容 742

(一)清偿人以他人之物为给付 742

(二)全部清偿之原则 742

第二款 清偿地 742

(一)清偿地之意义 743

(二)清偿地之决定标准 744

(三)清偿地之准则规定 746

(四)清偿地之效力 747

????以外所为履行或给付提出之效力 747

第三款 清偿期 747

(一)清偿期之意义 747

(二)清偿期之确定 748

(三)清偿期限之利益 749

(四)清偿之缓期 750

(五)清偿之时间 750

(六)清偿期与清偿之关系 750

第六目 清偿之费用 751

(一)清偿费之意义 751

(二)清偿费决定之标准 751

(三)增加之清偿费用 752

第七目 清偿之抵充 752

(一)清偿抵充之意义 752

(二)清偿抵充之要件 753

(三)清偿抵充之方法 753

(四)清偿抵充之举证责任 759

第八目 关于清偿之举证责任 759

第九目 清偿之效力 760

第一款 清偿人之权利 760

(一)受领证书给与请求权 760

(二)债权证书之返还请求权 762

第二款 第三人之清偿代位 763

(一)清偿代位之意义 763

(二)清偿代位之性质 764

(三)清偿代位之种类 764

(四)清偿代位之要件 765

(五)清偿代位对于债务人发生效力之要件 766

(六)清偿代位之效力 766

(七)清值代位与偿权让与之比较 772

第十目 代物清偿 773

(一)代物清偿之意义 773

(二)代物清偿之性质 773

(二)代物清偿之?约 774

(四)代物清偿之要件 775

(五)代物清偿之效力 777

第十一目 为清偿之给付(间接给付) 778

(一)意义及性质 778

(二)为清偿之给付之要件 779

(三)为清偿之给付之效力 779

(四)适用范围 780

第三节 更改 780

第一目 更改之意义沿革及性质 780

(一)更改之意义及沿革 780

(二)更改之性质 781

(三)更改与代物清偿之区别 782

第二目 更改之要件 784

(一)须有应消灭债务之存在 784

(二)须有新债务之发生 784

(三)新债务须与旧债务异其要素 785

(四)当事人须有更改之意思 785

(五)一般要件 786

第三目 更改之种类 786

(一)因主体交替之更改 786

(二)因债之内容之变更所生之更改 789

第四目 更改之效力 790

(一)因更改而原债权消灭 790

(二)因更改而发生新债权 791

(三)更改契约之解除 792

第四节 提存 792

(一)提存之意义 792

(二)提存之性质 792

(三)提存之要件 794

(四)提存之效力 797

(五)自助出卖 800

第五节 抵销 802

(一)抵销之意义 802

(二)抵销权之性质与根据 803

(三)抵销之要件 804

(1)积极的要件 804

(2)消极的要件 810

(四)抵销之方法 815

(五)抵销之效力 820

(六)多数债权之抵销 823

(七)抵销契约 825

(八)抵销豫约 828

第六节 免除 828

(一)免除之意义及性质 828

(二)免除之方法 831

(三)将来之债务之免除 832

(四)免除之效力 832

第七节 混同 833

(一)混同之意义 833

(二)混同之性质 834

(三)混同之成立 835

(四)混同之效力 83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