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元诗 第二十三册](/static/img/nopic.jpg)
释如砥 1
送蕴藏主省径山元叟和尚 1
菊山诗 1
题小米墨戏 1
成上人求字于予予以灭宗字之仍说偈是证 1
许善胜 3
题阎立本步辇图 3
孙伯善 4
去妾词 4
丁未别酒 4
唐珙 5
过洞庭 5
墨兰 5
澄碧堂 5
猫 6
题赵孟頫晚年书洛神赋 6
题韩干马图 6
题海岳后人烟峦晓景图 7
题王逸老书饮中八仙歌 7
周应极 8
宿李陵台 8
文矩 9
次元复初韵送虞伯生代祀江渎二首 9
赠别任毅夫御史行台陕西 9
和甯致陶幽怀 9
送马伯庸御史奉使关陇 10
题楚山春晓图 10
寄刘时中 10
题中庆学庙壁二首 11
九叠屏 11
张叔暘 13
送滕玉霄 13
送王中庸归唫 13
郭道卿 14
乱后谒母墓 14
王櫄 15
义门曲 15
元明善 18
寄翰苑诸公 18
送湖南李直夫宪使 18
送董慎斋左丞讨贼 18
题天冠山 18
跋南岳寿宁观碑后 18
京师送玉虚宗师还山 19
赠别李齐贤 19
寄湖南李宪直夫 19
偶书 20
张承旨得兴圣宫汉攜壶 20
书湖广省中壁 20
次韵危虚室过居庸 21
汴梁怀古 21
徽庙走马沟中得古铜灯盏 21
汴城士人家翫小石峰 21
观宋徽宗宸翰 21
题李息斋墨竹 21
祖孝子求母诗 22
介春堂 22
赠学士李仲渊上云南宪使 22
吴全节 23
洞霄纪游 23
又七言律奉介石先生一笑 24
再用韵赠孟集虚 24
会饮介石蓬山堂 24
至大三年代祀茅山宿玉晨观 24
登大茅峰 25
三峰 25
崇禧观 25
牧斋真人华阳道院 25
鉴止 25
喜客泉 26
全清境界 26
别茅山 26
延祐元年五月重祀茅山瑞鹤诗二首 26
重登第一峰 27
二峰 27
三峰 27
重过喜客泉 27
震灵方丈赠玉虚宗师 27
题大拙小拙传后 28
獲玉印 28
六月十六日早朝偶成八句寄山中诸友 28
题叶氏四爱堂 29
送虞伯生使蜀 29
题饶氏雨楼 29
送原功大监南归 29
江上作 29
寄伯雨外史 30
冲佑万年宫 30
寄李南翁 30
季境舍人归维扬朝中名公各赠以诗看云八十翁闲闲吴全节作唐律一首以授之 30
子昂诸贤赋天冠山五言诗二十八首模写已尽矣予遂作唐律一章题卷尾云 30
题黄大痴缥缈仙居图 31
率滨亭为程居仁赋 31
中岳投龙简 31
游惠山 32
玄妙观 32
题莫月鼎像 32
题方方壶惠山舟行图 32
繁禧观 33
题宋徽宗御河鸂鶒图 33
题陈容九龙图 33
谨题王鹏梅金明池图 33
题米元晖画云山图二首 33
寿庆堂 34
铁柱宫留题 34
题白云观 34
俞师鲁 35
钓台 35
阔里吉思 36
送人之金陵 36
蔡文渊 37
拜谒圣庙喜遂瞻依退而有作 37
黄公望 38
王叔明为陈惟允天香书屋图 38
王摩诘春溪捕鱼图 39
李咸熙秋岚凝翠图 39
题倪云林赠耕云东轩读易图 39
管夫人竹窝图 40
方方壶松岩萧寺图 40
顾愷之秋江晴嶂图 40
王晋卿万壑秋云图 41
为袁清容长幅 41
荆洪谷楚山秋晚图 41
题关仝层峦秋霭图 42
李成寒林图 42
郭忠恕仙山楼观图 42
张僧繇秋江晚渡图 42
王维雪渡图 42
苏东坡竹 43
王维秋林晚岫图二首 43
郭忠恕仙峰春色图五首 43
题李成所画十册 44
赵令穰秋村暮霭图 45
夏圭晴江归櫂图 45
赵松雪山居图二首 45
曹云西画卷 46
王洽云山图 46
黄荃花谿仙舫图 46
董北苑 46
郭忠恕万松仙馆图 46
李营丘真迹次俞紫芝韵 46
赵伯驹 47
周文矩十美图 47
赵子昂为袁清容画秋景倣大李次韵 47
赵子昂倣张僧繇 47
赵子昂倣陆探微笔意 47
临李思训员峤秋云图 47
王叔明为姚子章林泉清话图 47
倪云林为静远画 47
倪云林为子章徵士画 48
方方壶画 48
钱舜举海棠鸂鶒图 48
题张叔厚写渊明小像 48
次韵梧竹主人所和竹所诗奉简四首 48
西湖竹枝词 49
题春林远岫图 49
题画 49
自题秋山林木图 49
题六君子图 49
自题山水 49
自题山水 50
自题秋山招隐图 50
程郇 51
题赵孟頫人骑图 51
薛汉 52
闲闲真人生朝 52
送马伯庸南祀崧恒淮渎 52
都城晓起和张汉杰韵 53
题刘理之木石 53
盐车图 53
和郑应奉杂诗 53
夜归 54
画马 54
九月晦日 55
送曹学士草诏毕还大都 55
和虞先生上京夏凉韵 55
和虞先生筯香 55
和张仲实秋夜感旧 55
送牟伯厚还霅 56
和马伯庸御史效义山无题 56
马元博下第归松江省觐 57
送杜清碧入京 57
送杨仲弘编修 57
和柳道传感怀 57
送柳湯佐 57
送赵虚一降香至南海庐山会稽 58
郭子昭淮东经历 58
题赵显卿友义卷后 58
睡起 58
题画马 58
题毉学李教授归隐图 59
书墨竹 59
和袁德平 59
寄余希声 59
摇落 59
枉渚 60
和伯雍夜坐 60
湖上 60
题桶底图 60
糟豚蹄东阳酒送理之 60
寿承旨张畴斋 61
刘西隐 62
寄刘鹗 62
张埜 63
寿李秋谷 63
曹元用 64
秋怀 64
上京次王继学韵 65
次马伯庸尚书韵二首 65
丁卯校艺贡院作 65
奉题杂兴 65
小诗奉寄子微良友希是正 66
题周曾秋塘图 66
题宋人溪山无尽图 66
陪蒋右丞诸公宴太白楼 66
介春堂 67
洪震老 68
东泉山 68
宋蜀翁 69
送退斋归武夷 69
方梓 70
重阳明日得也字 70
輓吴止所 70
重阳对菊得开字 70
吴良贵雪中归次韵 71
吴仲恭翠微楼九日落成和谢皋羽和诗 71
寄吴立夫 71
王虎臣 72
题段德卿舟亭歌 72
题古砚 72
缲丝行 73
蚕妇叹 73
寄周千之 73
闲居寄吴子彦 73
送陈公辅之新宁邑 74
鼠鬚笔 74
詠簾 74
游小庐山题精舍壁 74
赠汪鹤舟 74
王士点 76
四爱题詠 76
题上京纪行 77
次韵奉答古愚先生留别之作 77
题安庆王氏孝友堂诗 77
题柯九思古木新篁图 77
送李中父使征东行省 77
题稼亭 77
刘麟瑞 79
忠义总管田公凤守李公 79
西和知州陈公守将杨公 79
沔州知州杨公通判王公 80
阶州守臣董公 80
天水知军时公西和总管陈公 80
都统曹公及大安夜战死节诸将 80
制参王公 80
权知文州刘公通判赵公 81
绵汉简州诸公 81
金州守臣和公统制杨公 81
都统何公张公 81
同庆知府李公偕死节诸公 81
四川制帅陈公 82
临江军守臣陈公 82
总统黄公保义廉公 82
观使许公 82
都统张公金公 82
援襄都统制张公 83
援襄都统制张公 83
守襄都统制牛公范公 83
沙洋堡裨将边公等 83
池州通判赵公 83
饶州守臣唐公 84
丞相江公知府江公 84
宗室赵公 84
端明招讨使汪公 84
丞相信国公文公 84
从文丞相诸公 85
常州守将王公知府姚公 85
湖南安抚知潭州李公 85
知衡州尹公 85
江东运判赵公妾 86
都统制密公 86
沙市监镇司马公 86
淮东制置使李公 86
都统制姜公 86
浙西提刑徐公湖守赵公 87
参政高公 87
蜀帅张公 87
大社吴公 87
儒士王公 87
枢密丞相陈公 88
嗣秀王瑞安守臣 88
建宁儒士朱公 88
处士林公 88
丞相陆公 88
枢密张公 89
江东制置使谢公 89
广西经略马公 89
美人朱氏 89
孺人林氏 89
死节诸公 90
少主纳款 90
贡奎 92
杂言 92
秋怀 92
纪梦 93
避暑 93
敬亭山 93
赠唐立夫 93
天游亭 94
答陈华仲 94
梦故人 95
送牟景阳并寄其兄 95
题董简卿所藏潇湘图 96
和虞德生教授韵 96
夜坐 96
谢邓善之袁伯长二兄兼次韵 97
京城客馆 97
集廉园 97
长春宫同伯长德生仪分韵得山字 97
题渊明图 98
赠碧溪相士 98
观梅贻贾元播刑部 98
同元学士诸公以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之诗为韵赋赠邓提举之官江淛 98
夜坐 100
伯长南归余方北行以诗见贻因和以谢 100
洪瓒驿楼 100
上京 100
詠史 101
雪晴 101
送夹谷伯敬之官单父 101
送良史 102
亦乐堂 102
南剑教授揭从年惠诗就次韵以饯 102
寿阎承旨 102
卢沟野亭 103
和袁伯长冬至燕集韵 103
题云东轩 103
题陈氏所藏着色山水图 103
雪中 104
题杨玄翁千载心堂 104
书巢 104
秋日陪大学士赵公憩龙山玄真宫 105
题城南读书图 105
题欧阳氏思亭 105
题群雁图 105
登齐山 106
铜官山 106
虎林玄妙观 106
和胡则大赠别诗 106
荼?架 107
宿凤口会九万兄 107
过霅川横山 107
自紫极宫出关谒徐孺子墓 107
登虎丘山 108
即事 108
闻张彦清学士田兵部访郝尚书于西山 108
题舜举秋山图 109
思亲 109
元日书怀 109
谢刘兼美刘元鼎二兄见访 110
襍言十首次徐芳谷韵 110
河上阻风次韵袁伯长 111
舟泊蔡家店 111
贯州 112
赋得新月 112
邳州 112
袁伯长虞伯生始约同舟南归既而伯生留京临别以云诗见赠舟中奉和以寄之 113
送别刘道夫 113
送胡伯恭之官静安 113
秋日和答友人 113
次韵牟成甫 114
送九万兄之乐清主簿 114
题玩芳亭 114
寄公瑾宪史 114
集云从山 115
宿崇光道院 115
赠送曾提举 115
送俞元明之官仙居县 116
情话堂 116
赠杨医士 116
送史助教代祀西岳 117
寄吴子彦 117
拜醮北观 117
送张谦仲南台御史 118
送闲闲南归 118
次韵感兴诗 118
赠胡云畊 119
过四安 119
杂言四首 119
雨中 120
送吴子彦北上 120
送史高士谒吴闲闲 121
阳墅次家兄韵 121
真州 121
度吕梁洪 121
沙河 122
河流冰 122
题吕氏独乐堂 122
陈氏思兰亭 123
读马伯庸学士止酒诗 123
送鲁威元帅 123
题勉菴 124
次韵王敬仲秋兰诗 124
题钱舜举山水图 124
赠黄少游游金陵并柬牟成甫 124
正月立春后雨中作 125
次前韵酬张刚甫熊雪峤西雨三君子 125
赠松涧相士 125
赠李二生 125
七月五日旦坐 126
访沟口葛秀才因题其壁 126
汉剑歌 126
题镏氏搏虎图 127
九月二十七日龙溪寄王敬叔 127
赠送蒙古字周教授 127
寄示师文妷 128
寒食扫松即事 128
双溪泛舟 128
送郦肖梅高士归三茅山 128
和潘伯润忆西湖行 129
将过池阳留别诸叔兄弟诸友人 129
岁晚写呈大人 130
居庸关 130
鵰窝 130
题山水图 130
贻郭安道学士 131
袁伯长晚访 131
赠任丹碧鍊师 131
送郭教授归镇江 131
赠郑医士 132
题枫林牧马图 132
玉田 132
秋月歌赠潘生 132
赠倪生 133
赠张娃 133
题画 133
送朱伯亭 133
题九歌图 134
送徐教授赴钦州 134
简杜希圣 134
无题 134
张侯祷雨行 135
卖鸡行 135
吕梁洪 135
赠胡天牖道人 135
彦清赠畴斋复古殿端研率同赋 136
高侯画桑落洲望庐山 136
袁伯长虞伯生约重赋次其韵 137
题江南林石图 137
谢李息斋惠墨竹 137
牵舟行 137
度闸行 138
除日登大岩山 138
题六鹤图 139
寄广东阿鲁威元帅 139
赠李生 139
题杨士允雅志堂 140
赠杨生 140
赠竹菴 140
题石潭赠教授葛 141
题商侯画山水图 141
杨义方参政示旧题玉隆山诗因次韵 141
为皮昭德题卢鸿十志图 142
文泉为昌化陈晞仁赋 142
招张师夔画古柏 142
积雨行 143
次韵答陈华仲 143
次韵答吴子彦 144
淮水流 144
济州 145
送崔郎中之高丽 145
醮晴行赠吕真人 145
喜鹊来 145
题赵虚一山水图 146
赠子虚居士 146
寿保定二尹先生 146
奉朱泽民提学赋山水歌 146
雨中 147
题侯氏竹溪 147
灵芝 147
题申氏二老图 147
题遗安堂 148
赠桑梓山 148
送刘道夫 148
赠别友人 148
秋日陪集贤学士赵公敬夫憩龙山玄真宫 149
城南即事 149
和郑义山韵 149
庆寿堂 149
赠萧南翁 150
题李氏奉亲堂 150
赠孔令尹 150
京城东岳庙落成诗简吴宗师 150
题冯少府墓志铭后 151
试院次韵答吴草庐先生 151
次张太玄韵送王秀才 151
阳墅道中 151
镫花 152
赠薛玄卿 152
即事 152
忆昔 152
次韵吴养浩 152
和戴剡源同史宪使游三天洞 153
寄呈东岩存心南湖诸叔父九万履道二兄仲远仲弼君直三弟兼示师文师仁二姪 154
江中遇雨 154
同未克济蒋教授游大梵寺 154
再和前韵 155
湖中 155
雨窗 155
赠茅山郦道士并寄梁中砥 156
德清道中 156
题傅弘中道士山房 156
出宣州马上偶成 156
题徐仲车祠 157
居庸关蚤行 157
枪竿岭 157
李陵台 157
发通州 158
次韵袁伯长舟中襍书 158
宿三闸 159
济州 159
济州寄张子仁监丞 159
双沟阻风 159
清河 159
彭城夜泊 160
即事 160
真州 160
雨后 160
朝发宣城 161
和铜官即事韵 161
郊行 161
题仇氏先迹卷 161
和马伯庸学士送史正翁赴嘉兴幕官 162
送欧南阳访程雪楼承旨 162
杨仲举经历母氏贞节诗 162
和张畴斋养花诗 162
寄题西轩种竹 162
夏热 163
輓丘君泽 163
輓潘月梧 163
輓高讨翁 163
輓杜癯翁 164
輓曹夫人 164
輓文逊志学士 164
輓申屠御史 164
輓赵方塘学士 164
輓吴饶国公 165
輓徐处士 165
题孔昭祖高继渊二君友序后 165
题京学所壁 165
立秋日留阳墅庵 166
郊行 166
寄朝省诸公 166
久留翰院思归 166
寄张芳洲 166
舟过湖州 167
得家书 167
通州道中 167
怀胡则大 167
饯王敬叔 167
送胡则大赴宣州学正 168
赠无菴沈相师 168
杜仲悦知事庭桂产芝 168
试院秋日即事 168
寺丞公索赋鹤雏 168
五月三日出城南书所见 169
送汪叔志 169
邳州 169
送谢明远之官平江 169
送汪叔志之南安 170
采石矶 170
惠安桥 170
送马伯庸学士赴上都 170
过河西务 170
题宋梅洞献书图 171
送师道姪赴太常奉礼并寄勉师泰 171
司业李公哀輓 171
题叔父房壁而归时年十二岁 171
輓张天师 172
题大石资圣寺 172
送管济斋归广信 172
送高罗谷学正 172
赋牡丹 172
次王士容经历赋广东二十韵 173
庆詹得之母八十 173
和曹继清高士止酒诗 173
题虞少监小像 174
舟宿荻港 174
寿阎承旨 175
题梅圣俞干越亭 175
吊古战场 175
题赵子昂黄庭经 175
秋日憩龙山玄真宫 175
送高罗谷学正 176
新店 176
枪竿岭 176
李陵台次韵畅学士 176
出郭五绝 176
上蓝寺 177
骊山宫图 177
九成宫图 177
试院和史参政韵 177
题扇 177
送胡务本秀才往上京 177
题奥屯沧江宪使所藏八骏图 178
赠叱石道者 178
赠相士 178
偶书 178
赠相士周神眼 178
戏作竹石赠陈周卿 178
小龙团送袁伯长 179
题清溪图 179
舟中偶成 179
次袁伯长食河鲀诗韵 179
次袁伯长惠琼花露酒诗韵 179
梁山泺次袁伯长韵 180
扬州赠危功远 180
过广德 180
偶成 180
夜况 180
次胡则大秋日韵 181
泰定甲子春筑亭以奉亲扁曰爱日赋诗六绝 181
题赵平远卢疏斋小像 181
春日呈池州郡守陈秋冈 181
寄族叔可斋 182
寄兄坚斋 182
寄弟仲实 182
池州郡斋除夜寄呈家君 182
赠写真者琼壶 182
寄友人 182
夏夜 182
病中三绝 183
题停舟望月图 183
赠云心翁 183
赠潘伯润 183
题郭西铁佛寺 183
同张所翁访吴芝田书其壁 183
秋夜 184
赠拙讷子 184
湖州南桥书所见 184
从兄九万餽鱼并赠以诗用韵谢之 184
池州别胡则大 184
寄朱克斋 184
望池州山 184
偶书 184
题画 185
题赵子昂所画牧马图 185
洪林道中别凌德庸 185
慈湖矶 185
采石艤舟见葵花 185
宿古柳墅旦起买舟新济 185
题倪氏今是亭 185
题孝猿图 186
题梅溪深处 186
题三径图 186
题扇 186
定斋 186
画马图 186
题百雁图 186
春早 186
谦上人 187
寄徐检校 187
题墨蒲萄 187
送周善长宪使 187
题拄笏亭 187
过魏氏菴 187
题画 188
赠懒耕道者 188
次韵寄王提举 188
赠碧湖相士 188
赠驸马杨中斋墨竹 188
寄报国寺?笑隐 188
赠李一菴相士 188
绝句 189
云镜亭 189
寄周仪之 189
纺绩图 189
题胡古愚京华杂詠卷 189
题画 190
一斋 190
雪意二绝寄镏集卿 190
二月十二日达通州时冰始开舟适先至 190
题梅 190
题袁通甫客杭杂诗 190
唐元 191
蓺圃 191
感寓 192
上宪使疏斋卢公 192
赠于履道 193
过瑶岭有怀孙君玉岭下即君玉所居 193
汪氏孝节堂观泉得清字 193
九日偕景韶练溪君玉诸先辈谦桂泉菊圃分韵得菊字 193
黟山绝妙翫不忍去 194
桂泉席侍饮湯北村杨志行郭祥卿诸公 194
病起行圃 194
病后杂书 195
送杨志行广文还金陵 195
薛山甫与仆并鄰见过甚数益斋宋公以廉能治邑山甫实宾其门喜其得贤主人也作诗寄之 195
九月二十八日督校廪如东阁偶偕同游登西岭作 196
赠石庵道者 196
题使君渡水罗汉图 196
示阿桂 197
送吕广文满归宣城 197
仆曩过海宁东阁之墟伏读许郎中义田碑心窃敬慕不已今观祈川许公买田于姑孰昆弟异居垂三十年复与其二犹子家而食焉吁何许氏之多贤也作诗廿二韵兼书其事云 198
对菊无酒钱陶公同一叹恨墙隈一种号岁寒者开最迟第三儿坚编茅以屋之因成二诗呈桂泉执丈谦父与几二友兄 198
元夕喜雪以万事付一尊分韵得一字 199
送赵石照学录 199
送赵子善 199
送尤山长归浮梁 200
庭竹今岁颇盛瓜蔓复有生意闲居志喜赋古体二章 200
题吴维申寿藏 201
三月四日与思乐诸生游东山以花落家童未扫雨馀山客犹眠分韵得犹字 201
次韵何季通春游长句 202
次韵许簿驰驿对菊 202
送许方所主簿 202
九月十七日以长女疾重访吴溪姻旧感而有作 203
寄吴仲文兼柬定宇陈先生 203
冬夜写怀简清之弟 203
再用韵谢吴长孺 204
诸生社日约游东郊分韵得九字 204
入祈山简程南山 204
县博吴子刚坐雨屋以诗来辄和四首兼录呈邑中诸士友 204
寄郑子美 205
程南山手痛呻吟殊甚先君子尝苦此疾忽尔触怀 205
宿胡村口忆汪处谦 205
夜宿仰村始见江水安流 206
登钓台 206
八月八日过嘉兴捕蝗行 206
与友人论诗因成五言奉寄称隐府判 207
或人嘲余有躭吟之癖者聊以自解 207
奉干郭长卿为先君子写墓志 207
访子敬不值闻其将之宛陵兼寄士高允中二君子 208
次韵汪称隐先生辞紫阳月粟 208
前韵奉谢汪璜隐兼呈腾远公 208
古意二首寄示金陵第五儿 209
庚辰八月十四夜月色如昼余抱寒热甚水火因念昔年亡弟清之海宁归沐是夕觞少母于中园懽饮及二鼓明日被疾追思惘然 209
和青蚨吟 209
白燕篇 210
过王北山故宅感怀 210
寒事已动促织入床下凄切数声有感而赋 210
旧客分庠&赋落叶吟有怀伯云邵君重作 211
赠风鉴陈梅厓 211
星源王氏双溪诗 211
一冬久晴井饮皆竭十一月十七日连雨 212
歙东汪氏脩斋堂作者多矣似乎不脱窠臼辄赋三首然亦未知孰为是也录简洪存心 212
正月初六晓寒吟一首抄与存心文玉二心友 212
分韵得隔竹敲茶臼 213
孙君别去三十年来访道旧赠以五言 213
七月初三日大雨十五韵 213
聂仙醮事约黄竹隐不至是夕大寒有怀闽中小儿桂芳是年闽地大疫 214
汪氏东城秀野堂 214
谢友人赠氈韈 214
喜儿子桂芳闽中安问至 215
送王国佐归燕山昌平 215
贫士吟 215
野鹳棲于树儿童误指为鹤者感而有赋 215
书怀 216
暇日登姑苏古城望灵岩诸山作 216
忆昔行 217
湖州张守复还安定先生墓道诗 217
葑门作 218
书窗明快喜而有作 218
二月十七日偕汪谦父与桂芹二子游桃坞分韵得阳字 218
次韵李青山桃坞之什 219
与枯林老 219
次韵李青山白云泉 219
释闷 220
墨研至寸许犹不忍弃 220
送鲍子椿广文 220
舟行书事古体 221
八月十日浙江遇风 222
登上方寺望吴城怀古 223
归来乎山中 223
十一月十九日先君子初度有感 223
闻禽吟 224
客斋感兴 224
十二月十四日过平望 225
送周继善弘道之东广 225
夜坐 225
观罗仙石上狼迹 226
酒醒作 226
雨斋社日 226
哭亡友潛夫洪主簿 226
五月十七夜极热 227
九月四日池上泛舟对菊分韵得菊字与郑元章游二生并儿桂同往 227
郡庠上宣差诗时卒伍有豪横者公为除害士民悦之 228
九月二十七日元与潛夫伯初小饮市楼季文后至酒酣慷慨怀旧情不能已 228
闻禽 229
十月十九日晓梦中作四句续成一篇 229
城中少佳树 229
九月五日登任守钓石识许友山奉简 229
读乡先达罗尚书作任守碑有育子禁问老人及召伯甘棠等事故及之 230
二十日山中大风忆吴会作 230
二十三日疝疾作无寐感怀 230
释怀 231
山头两好树 231
二月二十九夜半起闻鸡声 231
疏斋卢公题郡学先贤阁余府推次韵命元同赋 231
九月初三日晓梦亡弟清之兼怀少弟成之 232
村前一大树 232
十一月初十夜客窗言怀 232
日取霜叶供地炉作 232
再题霜叶 233
十二月二十六日晓度车盘岭 233
十一日发舟宿浦口十二日过街口与乡人毕仲常同舟仲常浙东税官 233
日阅滩险入歙境七日 234
詠程塾池亭景三十六首 234
桐江舟行翫月作 241
见雪吟 241
孟使君游黄山温泉歌 241
闻角辞 242
次韵黄总管十一月望月蚀 242
题何生江天叠嶂图 242
赵与春远游赠别 243
近有同舍嘲余头童齿豁者次孙阿彬生齿喜而有作 243
奉题□御史四忠诗卷 243
夜航行 244
杜希圣经历生辰 244
闻角有感 244
蛩吟 244
次韵程仲潛惠诗 245
舟寓临平书怀 245
赠表姪李廷献归星源 245
白紵辞一首答鲍仲安 246
题贡友瞻岩岩图 246
寄金陵滕义夫用第六韵 246
十一月二十九日先君子忌日 247
汪子翼游黄山以诗示教作七言以谢之 247
请王复初公祷雨于郡斋 248
苦雨狂歌 248
闻雨歌以官为市者良可叹也 248
弹琴峡 248
丁继道索茶于天宁方丈次韵 249
分题得岁寒亭 249
得铜井潭送克用公戍绩溪 249
次韵陈子贞 250
闻角歌 250
叙南蒲学正制登歌雅乐留吴作诗赠别 250
踏车行 251
后踏车行 251
题松壑御史鹤庆亭 251
次韵乌程谣寄于尹 252
上塘行 252
雁何来 252
青山对白发歌 253
十四夜大风始寒 253
苦雨行 253
晨盥衣间堕一髭白甚戏为短歌 254
和程仲山失鸡行 254
文会堂前以磁罂贮牡丹一枝着雨离披古松赋诗简吕广文元辄次韵以广其意 254
小疾戒饮戏作长歌 255
国宝程公幼子叔固年十四机警可爱赋长句以勉之学 255
田家苦 256
明月珰一首戏赠安处善令郎之婺源结姻于鲜于必仁之门 256
以虎图赠如轩杨簿归临江 256
松溪道人歌 257
由严陵入杭舟行杂书 257
重阳前四日馀杭道中 258
汊川道中 258
午日江宾暘留饮 258
晓坐 258
晓卧 259
次儿耆藤坑省族因忆旧游 259
偶作贻问疾亲友 259
八月十六夜山园小酌月色如昼返念去年今夕与乡友对月吴山兰若即故乔相读书地也赋五言律四首聊述雅怀 259
送郑国用译史归严陵 260
九日与徐继元张定甫长儿徐卿登水西兰若 260
三月一日偕族姪儿辈拜高眉尖祖墓有作 260
汪村道中 261
五月五夜大雨明日水骤入邑 261
宿黄冈留题 261
吴门寄弟清之 261
盐官观海 261
再用何字韵少写归田之味 262
岁晏书怀 262
近第五男桂芳自金陵归喜而有作 263
岁晏留别槐里诸公 264
九日攜长男登谯楼 264
次韵朱克用自南征归馈鱼不受 264
次韵程以文黄山星桥末章属仲安 265
题江伯玉雪舟 266
郡监识公蒞任三年仆未尝造其庐岁晚满秩以诗谒之手执拙句不离手第五儿桂芳多承品裁 266
次韵黄竹隐兼简张允元 266
三月望经张明善墓下作 267
三月初二日连雨有作并简丁继道照磨 267
克用公过余约诗会再用韵 267
九日陈梅溪诸诗友环碧亭分韵峰字涧字 268
古剑 268
郭外访梅 268
辽东告饥民有易子而食者朝廷恻念发粟十万海运济之二月二十五日风大作感而有赋 268
吴庠九日小集青山学正谦父教谕庄子正酒散有怀 269
至日书怀寄广州清之弟 269
送孟宗镇主簿会稽 269
送青山李公学正归姑孰 270
姑苏归舟行杂詠 270
日徯交代徐君璧未至 271
次亡弟清之壁间韵 271
十六夜过长安堰 271
观书 272
挽吴南峰二首兼忆雪窗眷丈清之亡弟 272
野望 272
竹会寺 272
任公寺 273
岁晚思归 273
送程仲本再入东广长乐县寄父节卿 273
十五夜溪上观社公灯后二夜观汪王灯会 273
九月二十一夜烛下独坐偶读所为先公家传凄然感怀 274
苍头初得小犬 274
笔秃戏作 274
十一月十九日先君子梅臞先生始生客斋小奠 274
寄题江元直林亭 275
九月二日送夏叔通山长宿洛口寄沈仁甫 275
二十九日仲文教授生旦 275
访郑元章伯仲 275
舟行五言律 276
自新安江而下舟行乱石中篙工最苦 277
道经果愿寺抵周览塘回途留题 277
客窗奉怀孟威赵总管 277
寄吕辅之经历郑子美郑元章 278
题邵氏深秀菴 278
留别潘公明交代方良辅友兄 278
元夕作诗谋归新安 278
舟中杂书七首末篇奉寄夏大之 279
奉和王知事宛陵诗韵 280
王伯循佥事诗卷 280
次韵望灵山作 280
送俞伯初游钱塘 280
次韵弘斋曹先生春初书事 281
送杜希圣检校江西省 281
八月二十八日与同舍游紫阳道馆时孙次皋偶自休宁来预席为赋 281
次韵赵鹏飞照磨行春 282
清明日病起不能出渐喜勿药 282
送山甫薛教谕 282
广文盛则轩屡示近作深切起敬奉呈 282
孟史君寿旦游黄山同舍邀作 283
寿盛则轩 283
梅魂 283
再赋 283
次韵徐府推游福田院观罗汉画像 283
次韵黄志斋刘平洲蔡志同游问政山 284
次韵蔡志同春雨阻游 284
送欧阳仙尉之官临湘 284
次韵胡敬存兼简定宇陈先生 284
九日与汪谦父晚登乌聊山 284
次韵徐府推游问政 285
次韵黄志斋早春 285
送友桂文德二朱丈归婺源 285
送刘伯善迁宪史 285
送汪谦父教谕长洲 286
寄陈定宇胡敬存二先生 286
十六夜梦中得句云梦里麾贫气亦雄足成五十六字 286
送胡贵卿北还 286
夜赋有怀洪潛夫眷兄 287
二月二十六日清明苦雨不出 287
送方千里教谕贵溪 287
四月二日欲游翠眉亭以雨阻不果呈邑中士友 287
再用韵宿邑校作 288
五用韵谢喻真卿惠诗 288
赠戴训导 288
松友石山长承寄示近作报以七言五章并呈明经山主及南轩胡公 289
十一月十九日先君子始生兼怀亡弟清之 289
次韵称隐州判 289
珊竹万户南征凱旋 290
次韵志斋总管酬克用总管 290
正月初五夜大雪诘旦起视筠轩玉立百箇真伟观也午后东鄰小酌 290
次韵黄彭叟与江子厚饮于高亭 290
四月二十三夜梦中赋梅得前联因足成八句 290
江宾暘以诗来报以七言 291
先君子讳日将至客思凄然 291
近寓花屏得观仲明真人楼观飞空之盛 291
比来多病承文玉以二律问安枕上失记严韵用昔贤和意例以谢 291
复叔?地仙一再入藤原为余卜寿藏也异时得大书新安诗人唐长孺之墓君与力焉赋此以谢 292
方外有怀徐方舟用韵兼寄 293
小镜赠送国宝先生承再索儒字韵 293
元穷乡晚进学不如人近为同里罗夫人作行述上干名笔于大人君子之门使人回误蒙伯生学士盛加称许俾贾铎之微音獲厕黄锺大吕之侧馀生欣幸敬葺俚语上答知遇倘沐不赐鄙夷得褒贬二字垂教尤为荷幸仰几鉴亮 293
寄夏大之教授并述识其先公放翁之意 294
题郑子美师山精舍 294
中秋夕阴翳更馀皓彩烂然鼓絃侍饮呈程国宝 294
八月八社日仲实自崇安归省二亲次日赴杭试九月初六日归初九同到槐里请赋刘梅隐武夷山水墨图 294
再题武夷山水墨图 295
江和叔近以诗十首见寄属和者再三乃赋七言十章兼简宾暘二老 295
士则广文自试院监謄录回奉寄七言 296
罗夫人挽章 296
次韵允中 296
五月十一日余病左腰胯间凡二十日纔复旧 296
星源汪氏快阁兼寄晓窗吾表姪 296
过昌平 297
洪赞道中 297
察罕恼儿 297
李陵台怀古 297
二月十四日承郡幕丁公继道迂访不肖留问政山中报谢七言 297
送危检讨学士兼寄程光道御史 298
送耿纯仁摄教明经书院 298
次韵克用朱总管四首时官赐□金服 298
岁晏有怀洪存心张文玉第五儿桂芳客闽南家问言旋喜而有作再用前韵 298
溪声 299
拟吴体 299
听琴 299
星源黄克让乞诗因寄子厚县宰 300
玉堂夜直 300
海门潮 300
拂郎国献天马 300
渊明菊 301
东作 301
三月三日初度 301
花朝访朱元辅不值 301
近苦目热齿疼 301
扈从滦阳清暑 302
次韵周彦明 302
家园夜坐追思旧日感怀寄洪存心 303
次韵学正青山李公 303
次韵刘时中郎中题垂虹桥二首 303
艾幼清北游 303
送于尹之官乌程 304
次韵许彦昭见贻之什 304
天平山 304
眠松 304
饯马昂夫郡侯赴池阳 304
送牟景阳都事之官帅府浙东 305
送李录事正卿归安仁 305
过养材村 305
宿梅堰 305
十一月一日雨斋作 306
再用韵答顾荐卿 306
读子敬龚先生江东小藁 306
再用韵谢龚子敬 307
老竹道中 307
次韵汪处谦雪中度昱岭见怀 307
二十七日谦父诗来是日仆如狮潭越三日二月初吉用韵奉谢 308
次韵程静斋倚山书院 308
次韵蒋野岩寄仲山二首兼简云岩先辈 309
次韵陈国表秋日登姑苏台 309
国表山长偕诸君游虎丘属儿子桂芳卧疾敬用次韵 309
次韵朱竹斋见寄 310
十一月十九日先君子始生寓馆薄奠凄然感怀明日马上作 310
正月七日雪后过郑村陪祭郑录事私谥贞白焚副有作 310
午厨□□元章饷溪螺菜心妙甚 310
九月七日晓牎闻雨有怀 310
连雨九日乍晴 311
炼师吴定夫孙元京先生外孙元京无嗣勉继家学山中夜话因赠小诗 311
十月初六攜芹芳入藤坑将营寿藏题詠 311
病起杂书 312
病中释怀 312
九日同元亨游崇福寺怀郑景尹山长奕夫 312
次韵童一清兼简槐里诸公 312
寄吴郡汪叔志推官 313
文公闻孙仲谦以韦斋故宅为里豪所夺将白之□宪府比来山中徵言余适卧疾弗克见敬谢七言 313
对雨书示儿曹 313
淳安方良辅惠访赠庞字韵 314
再和庞韵 314
五用庞韵赠王在中 315
次韵佥事聂公分水道中 315
分司聂公令赋冬日田家 315
过淳安投杨如轩主簿 316
题程伯玉盘趣亭 316
将之金陵留别彦珍叔固伯善世延楚善诸生 316
题蒋子中画竹及对弈图 317
早起 317
偶书 317
续书 318
又书 318
过嘉禾始闻鹃 318
夜坐偶成因忆吴会旧游 319
晓望 319
送汪宗父归隐南山一十首后五首述旧游 319
退密菴 320
七月十八日题汪金岭 320
书窗注泉一泓偶成 320
鲍道原钱氏小景钓台 320
班姬题扇 320
留别良辅诸君 321
即事呈龚子敬 321
七月十九日云岚王陵留题 321
题张文玉桃竹翠羽 321
关庙诸生读书分韵得丹字 321
九月八日闻梅坡判簿偕希贤仲贤仲氏清之登问政因赋小诗扣清游之所得 323
叶村道中书所见 323
黟川杂詠 323
赠叶君讷 323
四月十五日攜儿桂溪上闻莺 323
感怀偶书 323
二十四夜不寐 323
雪后 323
题黄氏皆春亭 323
山中偶成 323
客窗述怀寄竹逸训导罗君 324
岁晏书怀五首示第五儿桂芳时留古宣 324
赠徐伯英 324
暂如休邑有感旧友汪公才 325
文玉饷墨作小诗趣之 325
次韵江宾暘寄卢君警曹 325
三月二十八日晓起看牎前牡丹叔固许送绯桃 325
詠史旧题 325
江宾暘诗来赋七言十首以谢 326
和靖观梅图 326
寒夜偶成 326
葑门客夜书怀五首兼简汪谦父 326
赠教谕黄君归吴 327
道傍见梅 327
三月十一日清明雨作因忆吴门虎丘旧游远寄青山李先生 327
山中偶成 327
寓叹 328
十二月三日与桂寻梅过田舍 328
题画鹰卷 328
上元夕师潭观社公灯忆家 328
三月三十日遣兴呈罗履祥黄彭叟 329
赠地理杨仲高 329
教谕黄君余旧识于吴庠比岁横经绩邑猥客授山中不獲再见燕鸿相避殊可憾也辄因赠行赋七言二首会吴中知旧道甫问讯 329
题苏武牧羊图 329
题陈生明皇洗马图 330
子寿公约詠机春 330
十二月初十以来思归排闷 330
王君实约竹隐堂小酌 330
崇文一首 331
题周君实兰图 331
安熙 332
拟古次韵六首 332
酬王治书仲安 333
和渊明饮酒 334
病卧穷庐时詠静修仙翁和陶诗以自适辄效其体和詠贫士七篇非敢追述前言聊以遣兴云耳 334
是春久阙膏泽而连日大风不见天日晚登西皋归而有作 335
封龙十詠 335
高节妇诗 338
次韵书事 339
夏夜即事 339
次粤屯遂初韵 340
次韵答王仲安 340
病中斋居杂诗次和仲韵五首 340
清明日大雪饮斋中 341
次李枢判容安亭诗韵 341
李公见和复次答之 341
寓馆秋日即事 341
和王尚书独坐诗韵 341
尊兄仲举父典教石州乡郡 342
冬日有怀忆故人 342
仲冬初吉归途即事 342
次韵答友见赠 342
奉寄仲章兄 342
和仲弟生朝 343
钱霅溪宫人图 343
饶阳小山诗卷 343
冬日斋居杂诗五首 343
中秋不见月 344
故县道中 344
文山隐居诗卷 344
子温贤友临别求言不容以病废辞勉书二诗为赠后篇兼简王君仪伯一笑 344
和杜才卿韵 344
寿李翁八十诗三首 344
杏花始开连日大风不獲一赏晨起攜筇往观之归而小酌得三绝句 345
友人西城探梅折一枝来赠求诗为赋二首 345
别赋一首 346
许谦 348
白鸟 348
郁松赠陶思齐任通波驿长 348
松涧 348
王申伯和此诗不会予意其言甚悲余心少之又作以终其说 349
上李照磨四首 349
酬潘明之 349
赠禽演周梅鼎 350
观水 350
寺中有蒋身卿索诗即席赠 350
题曹提领湘灵庙闻乐见灯诗卷 350
遣兴十首 351
送萧仲坚随伯兄赴江阴三首 352
次韵志怀 352
次韵木冰 353
次韵景文杭州见寄四首 353
赠金月华 354
赠江行父四首 354
送高经历八首 355
孔衍圣幼年能书大字以女妻之 356
赵天乐见示所著诗歌因赋短句奉赠 356
游山一首 356
赠颍川赵璉十九首 357
送李荣甫知事迁淮西三首 360
送姜君泽赴浦江县教 360
牧牛圃 360
孔涛巨源攜八世祖中丞击蛇槐笏求诗 360
酬石抹州判六首 361
送何云巘 362
石门洞 362
思远楼 362
华蓋山 363
中川龙翔兴庆寺 363
暮过东津馆 363
游锺山至八功德水 363
酬胡古愚三首 364
题蒋庙 364
舟中杂兴六首 364
钓台诗 365
送胡秋白衢州学正 366
送敬参政四首 367
山中次韵酬马生 367
采药 368
赠相士蒋竹山一首 368
城东南有虎群行有司命猎者捕其二以献三首 368
种松一首 369
对竹一首 369
寄友人二首 369
用潘明之韵赠陶思齐一首 369
又用韵遣兴一首 370
游里城棲霞寺众将迁书塾一首 370
蒋声父和前韵后众不果迁再用韵一首 370
酬吴正传一首 371
莫春郊外一首 371
游山先生挽诗一首 371
游智者寺二首 372
赠闲云屋一首 372
戏题智者法师所浴瓶 372
次韵潘明之见勉之作 372
萧兄临行索诗即席赋赠 373
次韵丘以道三首 373
金先生挽辞二首 373
郑夫人挽辞一首 373
己酉余年四十一首 374
花溪道中二首 374
浦川方仲观入城从学继入公门今归侍亲求诗 374
秋夜二首 374
过太湖一首 375
偕璉南城晚望二首 375
次韵郑性之游多宝寺一首 375
题延月楼一首 376
酬潘明之一首 376
闻潘明之来钱唐因何先生行聊用寄怀 376
题金月华药物火候二图 376
赠滕玄一 一首 377
再赠江行父 377
酬赵玉相并寄意方存雅一首 377
游龙回寺碧云堂有何无适草书 378
次韵方存雅登八詠楼感旧一首 378
立秋日寄赵璉一首 379
题赵氏复坟诗卷 379
送方存雅游永嘉 379
送诸暨俞州判一首 380
冯公岭一首 380
题姑苏台一首 381
雨华台一首 381
春城晚步分我字一首 381
友人招饮榴花下一首 382
送焦达夫一首 382
赠王斗山一首 382
谢赵肃甫遗蓍一首 382
次韵潘明之易巾 382
三月十五夜登迎华观一首 383
青田大鹤洞一首 383
放棹行 383
自飞霞观登积谷山 383
自江心回复游西山 383
西山万象亭一首 384
故宫一首 384
九月十七日登清凉寺翠微亭故址一首 384
春夜次韵二首 384
送余之问赴乌台一首 385
次韵子昭 385
次韵王中斋登拱翠楼诗 385
秋暮有怀 385
次韵王景元春暮 385
寄许克勤一首 386
即席用苏世贤韵送郭子昭三首 386
社日一首 386
哭空谷师三首 386
次韵潘明之秋思二首 386
舟中赠璉一首 387
过西湖一首 387
夜过黄泥渡一首 387
赵昌甫诗卷 387
秋夜不寐触物感事杂然成章言无□例适兴而已凡十二首 387
题浩然斋 389
詠扬州琼花 389
宿鹿田西寺 390
潘音 391
有所思 391
远游 392
待清轩 392
山中寄友人 392
反北山嘲 392
友人夜宿 393
南洲丁氏草堂 393
悼杨侍郎 393
山居阻雨 393
东溪水涨 393
登楼秋望 394
真觉寺访蔡上人 394
庞德公 394
读岳武穆传 394
悼文丞相 394
闻鹃 395
许古清 396
先生命题追和古柏行 396
贞菴 397
潞公轩 397
- 《翦伯赞全集 第10卷 中外历史年表 主编》翦伯赞著 2008
-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学习笔记与课后题详解 第4版》郑杭生主编;杨敏,王道勇副主编 2014
- 《社长总编辑 主编 论出版 第4辑》新闻出版署教育培训中心编 2000
-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团队建设读本 主编 靳永慧 甄亚丽 张彦明》靳永慧,甄亚丽,张彦明主编 2012
- 《许国璋主编《英语》单词科学记忆法》李平武主编 1989
- 《柑桔手册 贺善文主编》贺善文主编 1988
- 《北京审计学会主编怎样查帐和调帐》刘大贤,傅磊 1990
- 《许国璋主编 英语自学手册 第3册》石孝殊主编 1985
- 《许国璋主编《英语》自学辅导 上》罗长炎,邢文军编 1986
- 《许国璋主编英语第1册 1979年重印本 练习答案》赵厚宪编 1982
- 《了不起的中华文明 你好,四大发明!》蒙曼,张迪 2019
-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春秋左氏传》左丘明,常亚光 2017
- 《人间词话 中华经典藏书》王国维著;张浴兮译注 2015
- 《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 以“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为个案 1915年-1946年版》丁伟 2017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短篇小说卷 上 全2册》贺邵俊主编 2019
- 《中华小四弦进阶教程 外国乐曲篇》刘沛,陈文雯主编 2020
-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 中医内科学》(中国)刘德培 2019
- 《澳大利亚汉学家李瑞智之研究 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当代价值》李书仓 2018
- 《中华美学精神的现代创化》(中国)金雅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中篇小说卷 下 全3册》洪治纲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