辑一 为何纪念 2
陈丹青:“纪念”才刚开始 2
何安达:吉金旧藏 见微知著 17
黑国强:香江藏木 古朴幽香 25
仇国仕:持鸡缸杯 捧长颈瓶 32
侯瀚如:陈箴与上海的聚散离合 40
常沙娜访谈之上:两代人的敦煌情 48
常沙娜访谈之下:石窟作画 恰同学少年 55
黄孝逵:再忆黄胄 废笔不废 62
辑二 空间与人 70
李立伟:失去公信力 博物馆将一无所有 70
台北故宫:谿山行旅 北宋巨碑 86
叶承耀:攻玉山房 世外明园 92
荷李活道有两个“老古董” 99
希克:四十年著一本当代艺术“百科全书” 107
“抽象”和“挪用”交错而成的中国当代艺术反思 119
冯博一:就地取材,造一个乌托邦出来 128
辑三 进行时 144
苏法烈:当“天真一代”遭遇“外国骗子”? 144
张颂仁:从艺术推手到水墨学者 151
常玉:静物无言 玫瑰有情 159
李禹焕:用“非也”阐述身份 165
荒木经惟:“吻”过香港的男人 173
杨腾集:“跳出来的”才是好作品 179
刘家明:与艺术家共同成长 186
小汉斯:科技带来新的“展示特性” 192
辑四 闻弦歌知雅意 204
翟健民:公道杯不能失公道 204
邓德雍:冰肌玉骨 不鬻于市 211
密韵楼:一页宋纸 一两黄金 219
梅景书屋:收藏绘画 兼修并重 228
李秀恒:明清官窑 锦瑟华年 235
吉庆堂:轻轻捋一遍“灯草口” 242
白石书画:闲步归来 旧日老屋 249
承砚堂:岭南风月 古砚养墨 255
梁义:君子字画 雅集之趣 261
辑五 变奏曲 270
致艺博会时代的信:“强心针”不能救命 270
“触”是组序的基础——由洪浩个展“反光”引发的思考 277
林璎与她的诗意针灸 282
域外的“空”:分析梁铨艺术创作中的“自我放逐” 288
潜意识的瞬间 致未来的自己 295
白纸非纸:刘建华书写可感知的温度 301
媒材上的跨度,记忆上的承接——浅析冯梦波艺术作品中的“光韵” 306
闲话“文青”生活 314
后记:谈一场不空泛的“恋爱” 326
参考资料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