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中外建筑规范与标准手册  第4册
中外建筑规范与标准手册  第4册

中外建筑规范与标准手册 第4册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
  • 出 版 社: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3
  • ISBN:15217·081
  • 页数:324 页
图书介绍:
《中外建筑规范与标准手册 第4册》目录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10-74) 1

第一章 总则 1

第二章 材料 1

第一节 混凝土 1

第二节 钢筋 2

第三章 基本计算规定 4

第一节 一般规定 4

第三节 变形和裂缝宽度允许值及抗裂安全系数 5

第二节 强度安全系数 5

第四章 混凝土结构构件计算 6

第一节 一般规定 6

第二节 受压构件 6

第三节 受弯构件 7

第四节 局部承压 7

第五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计算 8

第一节 强度计算 8

(Ⅰ)轴心受压构件 8

(Ⅲ)受弯构件 9

(Ⅱ)轴心受拉构件 9

(Ⅳ)偏心受压构件 14

(Ⅴ)偏心受拉构件 18

(Ⅵ)受扭计算 19

(Ⅶ)局部承压 20

(Ⅷ)冲切计算 21

第二节 变形、抗裂度和裂缝宽度验算 22

(Ⅰ)变形验算 22

(Ⅱ)抗裂度验算 23

(Ⅲ)裂缝宽度验算 23

第三节 疲劳验算 24

第六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计算 26

第一节 一般规定 26

第二节 强度计算 29

(Ⅰ)轴心受压构件 29

(Ⅱ)轴心受拉构件 29

(Ⅲ)受弯构件 30

(Ⅳ)偏心受压构件 33

(Ⅴ)偏心受拉构件 35

(Ⅵ)局部承压 36

第三节 抗裂度和变形验算 36

(Ⅰ)抗裂度验算 36

(Ⅱ)变形验算 40

第四节 施工阶段验算 40

第五节 疲劳验算 41

(Ⅱ)混凝土保护层 43

(Ⅲ)钢筋的接头 43

第一节 构造的一般规定 43

(Ⅰ)伸缩缝 43

第七章 构造和构件的规定 43

(Ⅳ)钢筋的锚固 45

(Ⅴ)最小配筋百分率 45

(Ⅵ)混凝土结构构造钢筋 45

第二节 预应力混凝土的构造 45

(Ⅰ)一般规定 45

(Ⅱ)先张法 46

(Ⅲ)后张法 47

第三节 极 48

第四节 梁 49

(Ⅰ)纵向受力钢筋 49

(Ⅱ)弯向钢筋及箍筋 50

(Ⅲ)纵向构造钢筋 52

第五节 吊车梁 52

(Ⅰ)柱的计算长度 53

第六节 柱 53

(Ⅱ)纵向钢筋及箍筋 54

(Ⅲ)工字形柱 54

(Ⅳ)双肢柱 55

第七节 牛腿 55

(Ⅰ)实腹牛腿 55

(Ⅱ)空腹牛腿 56

第八节 屋架 57

(Ⅰ)一般规定 57

(Ⅱ)纵向钢筋及箍筋 57

第九节 预制构件的接头及吊环 58

(Ⅲ)节点构造 58

附录一 材料的标准强度 60

附录二 单层工业厂房排架考虑整体空间作业的计算 61

附录三 截面弹塑性抵抗矩与弹性抵抗矩的比值γ表 63

附录四 钢筋混凝土矩形和T形截面受弯构件强度计算表 64

附录五 钢筋混凝土双向受弯构件和双向小编心受压构件强度近似计算方法 64

附录六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不需作挠度验算的最小截面高度 66

附录七 钢筋的计算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 67

第二章 模板工程 68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10--65·修订本) 68

第一章 总则 68

第三章 钢筋工程 70

第一节 钢筋检验和代用 70

第二节 钢筋的冷处理 71

第三节 钢筋的加工 72

第四节 钢筋的接头 73

第五节 钢筋网和钢筋骨架的焊接 76

第六节 钢筋的绑扎与安装 77

第四章 混凝土工程 80

第一节 配制混凝土用的材料 80

第二节 混凝土的成分配合 81

第三节 混凝土的拌制 83

第四节 混凝土的运输 83

第五节 混凝土的灌筑 84

第六节 混凝土的养护 89

第七节 整体式结构的拆模 89

第八节 混凝土质量的检查 90

第九节 压力灌浆混凝土 91

第五章 装配式结构工程 92

第一节 构件的制作 92

第二节 构件的运输及堆放 94

第三节 构件的安装 94

第六章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96

第一节 预应力筋的制作 96

第二节 块体的拼装 96

第三节 施加预应力 96

第四节 孔道灌浆 98

第七章 特种混凝土 99

第一节 水玻璃耐酸混凝土 99

第二节 耐碱混凝土 100

第三节 耐热混凝土 100

第四节 湿碾矿渣混凝土 102

第八章 冬季施工 103

第一节 一般规定 103

第二节 混凝土养护方法的选择 103

第三节 混凝土的拌制 105

第四节 混凝土的灌筑 106

第五节 混凝土质量的检查 107

第九章 工程验收 107

附录一 普通模板设计计算参考资料 109

附录二 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用的钢筋、钢丝和钢绞线的技术资料 110

附录三 钢筋焊接的技术资料 112

附录四 关于混凝土用水泥品种的选用 115

附录五 混凝土用砂、石的技术要求 117

附录六 电热法张拉施工技术规定 117

附录七 后张自锚法施工技术规定 118

附录八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常用的锚具 121

附录九 耐热混凝土的材料组成、极限使用温度和适用范围 126

附录十 耐热混凝土用的掺合料和骨料的技术要求 127

附录十一 湿碾矿渣混凝土用的水淬高炉矿渣技术要求 128

附录十二 湿碾矿渣混凝土的参考配合比 128

附录十三 温度和氯化钙对混凝土硬化的影响 128

附录十四 常用的施工记录表参考格式 130

第二章 轻骨料 132

第二节 技术要定 132

第一节 一般规定 132

第一篇 轻骨料及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定 132

第一章 总则 132

轻骨料及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定和试验方法(J78--2·暂行规定) 132

第三节 质量检验 133

第三章 轻骨料混凝土 134

第一节 一般规定 134

第二节 技术性能 134

第三节 试配参数的选择 135

第二节 原材料要求 135

第四章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 135

第一节 一般要求 135

第五章 施工工艺 137

第一节 一般要求 137

第二节 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的搅拌 137

第三节 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的运输 137

第四节 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的浇灌与成型 137

第五节 轻骨料混凝土的养护 138

第六节 轻骨料混凝土质量检验 138

附录一 轻骨料混凝土的标准强度 138

附录二 各种轻骨料配制成的轻骨料混凝土可能达到的性能指标 138

附录三 普通砂的技术要求 138

附录四 轻骨料混凝土试配用的配合比计算、调整步骤与实例 139

第二节 颗粒级配 144

第三节 松散容重 144

第四节 简压强度 144

第一节 试验总则 144

第一章 轻骨料的试验方法 144

第二篇 轻骨料及轻骨料混凝土试验方法 144

第五节 粗骨料吸水率 145

第六节 粗骨料颗粒容重 146

第七节 轻砂的颗粒容重 146

第八节 轻砂的吸水率 147

第九节 比重 147

第十二节 抗冻性 148

第十一节 孔隙率 148

第十节 空隙率 148

第二章 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的试验方法 149

第一节 试验总则 149

第二节 拌合方法 149

第三节 坍落度 150

第四节 工作度 150

第五节 容重 150

第三章 轻骨料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试验方法 151

第一节 试验总则 151

第二节 抗压强度与容重 152

第三节 抗拉强度(劈裂法) 153

第四节 抗折强度 154

第五节 轴压强度与弹性模量 155

第六节 收缩 156

第七节 徐变 157

第八节 线膨胀系数 158

第九节 吸水率及软化系数 158

第十节 导热系数 159

第十一节 抗冻性 161

第十二节 抗渗性 162

第十三节 轻骨料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力 163

第十四节 轻骨料混凝土中钢筋的锈蚀 164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定(JGJ55-81) 166

第一章 总则 166

第二章 配合比的计算 166

第三章 试配 168

第四章 配合比的确定 169

附录一 混凝土拌合物塌落度试验方法 169

附录二 混凝土拌合物工作度(维勃稠度)试验方法 170

附录四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171

附录三 混凝土拌合物容重试验方法 171

附录五 混凝土拌合物合理砂率值的确定原则 172

美国结构轻骨料混凝土指南 174

第一章 绪论 174

1.1 “指南”的目的 174

1.2 发展史 174

1.2.1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早期发展 174

1.3 结构轻混凝土的经济性 175

1.2.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 175

1.4 轻骨料的分类 176

1.4.1 低容重混凝土 176

1.4.2 结构混凝土 176

1.4.3 中等强度混凝土 176

1.5 结构轻骨料混凝土的定义 176

2.2.1 轻细骨料 177

2.2.2 轻粗骨料 177

2.2 定义 177

2.2.3 结构轻骨料混凝土 177

2.3 骨料的内部结构 177

1.6.3 术语的定义 177

第二章 结构用轻骨料 177

1.6.2 天然和人造骨料 177

1.6.1 人造骨料 177

1.6 结构用轻骨料 177

2.1 内容 177

2.4.1.3 混合材料 178

2.4.2.2 烧结粒料 178

2.4.2.1 烧结碎料 178

2.4.2 烧结工艺 178

2.4.1.2 陶粒料 178

2.4.1.1 陶质碎料 178

2.4.1 迥转窑生产工艺 178

2.4 骨料的生产 178

2.5.4 最大粒级 179

2.5.3 容重 179

2.5.2 松散容重 179

2.5.1 颗粒形状及表面构造 179

2.5 骨料的性能 179

2.4.3.2 水喷射工艺 179

2.4.3.1 机械生产工艺 179

2.4.3 矿渣膨胀 179

2.4.3.3 制粒工艺 179

2.5.6 含水量和吸水性 180

第三章 配合比、搅拌和运送 180

3.1 内容 180

2.5.5.1 强度极限 180

2.5.5 轻骨料的强度 180

3.2 配合比设计原则 181

3.2.1 物理性能的规定 181

3.2.1.1 抗压强度 181

3.2.1.2 容重 181

3.2.1.3 弹性模量 181

3.2.1.4 坍落度 181

3.2.1.5 引气量 181

3.3 材料 182

3.2.3 水灰比 182

3.3.1 硅酸盐水泥 182

3.2.2 和易性和可蚀性 182

3.2.2.1 和易性 182

3.2.2.2 可蚀性 182

3.3.2 轻骨料 183

3.3.3 普通骨料 183

3.3.4 外加剂 183

3.4 拌合料的配比和调整 183

3.4.1 绝对体积法 183

3.4.2 体积法 183

3.4.3 比重系数法 183

3.5 搅拌和运送 184

3.6 浇注 184

3.6.1 饰面 184

3.6.1.1 坍落度 184

3.6.1.2 饰面的准备工作 184

3.6.1.3 做法 184

3.7.2 泵送拌合料的配合比 185

3.7.1 一般考虑 185

3.6.2 养护 185

3.7 结构混凝土的泵送 185

3.7.3 泵和泵送系统 186

3.8 试验室和现场管理 186

第四章 结构轻骨料混凝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能 186

4.1 内容 186

4.2 提供数据的方法 187

4.3 抗压强度 187

4.4 水泥用量 187

4.5 容重 188

4.6 弹性模量 188

4.7 泊松比 188

4.8 蠕变 188

4.8.1 影响蠕变的因素 188

4.9.2 蒸养混凝土 189

4.9.1 标养混凝土 189

4.8.2 标养混凝土 189

4.9 干缩性 189

4.8.3 蒸养混凝土 189

4.10 劈裂抗拉强度 191

4.10.1 湿养混凝土 191

4.10.2 风干混凝土 191

4.11 断裂模量 191

4.12 耐久性 191

4.14.1 极限应变 193

4.14 极限强度系数 193

4.13 粘结强度(握裹力试验) 193

4.14.2 应力分布系数 194

4.15 混凝土的吸水性 194

4.16 碱--骨料反应 194

4.17 热膨胀 194

4.18 导热性 194

4.18.1 导热系数 194

4.18.2 含水量对混凝土导热系数的影响 195

4.18.6 热传递 196

4.18.5 保温水泥砂浆 196

4.18.3 混凝土的平衡含水量 196

4.18.4 影响导热系数的含水量修正系数 196

4.19 耐火性 197

4.19.1 传热 197

4.19.2 保护层要求 197

4.19.3 残存强度 197

4.20 耐磨性 197

第五章 结构轻骨料混凝土的设计 198

5.1 内容 198

5.2 一般考虑 198

5.3 弹性模量 198

5.4 抗拉强度 199

5.5 裂缝长度扩展 199

5.6 蠕变和收缩 199

5.7 挠度 200

5.7.1 初始挠度 200

5.8 抗剪和对角抗拉 201

5.7.2 长期挠度 201

5.9 强度设计 202

5.10 作用应力设计 202

5.11 柱 202

5.12 予应力轻混凝土的应用 202

5.12.1 应用 202

5.12.2 性能 203

5.13 热工设计问题 203

5.14 抗震设计 204

5.15 规范 204

日本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规范 206

第一章 总则 206

第1条 适用范围 206

第2条 符号 206

第4条 钢筋的材质、形状及尺寸 209

第5条 材料的常数 209

第6条 容许应力值 209

第3条 混凝土的材料及质量 209

第二章 材料及容许应力值 209

第三章 荷载、应力及变形的计算 210

第7条 荷载与外力及其组合 210

第8条 结构分析的基本事项 211

第9条 矩形板 211

第10条 梁与框架 212

第11条 无梁楼板 213

第13条 楼板 214

第12条 受弯构件截面计算的基本假定 214

第四章 构件的计算 214

第14条 梁 215

第15条 柱 216

第16条 梁及柱的抗剪 218

第17条 粘着、锚固及搭接 219

第18条 抗震墙 221

第19条 基础 222

第20条 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223

第21条 由于特殊应力及其它原因所需要的截面增大 223

1.3 名词术语 224

1.2 工程记录 224

日本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规范 224

1.1 适用范围及原则 224

第一章 总则 224

第二章 混凝土的种类和质量 226

2.1 总则 226

2.2 混凝土的种类 226

2.3 混凝土的质量 227

2.4 混凝土的质量等级 227

2.5 混凝土的材料标准和施工工艺等级 227

第三章 材料 228

3.1 总则 228

3.2 水泥 228

3.3 骨料 228

3.4 用水 229

3.5 混合材料 229

3.6 钢筋 229

4.4 要求的空气量 230

4.3 要求的坍落度 230

4.5 轻质混凝土要求的气于单位容积重量 230

4.6 计划配合比的制定方法 230

第四章 配合比 230

4.2 设计标准强度 230

4.1 总则 230

3.8 材料的处理和存放 230

3.7 焊接钢筋网 230

4.7 计划配合比的表示方法 232

第五章 拌制 233

5.1 总则 233

5.2 选择商品混凝土工厂 233

5.3 商品混凝土的订购办法 233

5.4 施工现场拌制混凝土的设备 233

5.5 现场配合比的制定方法 234

5.6 计量 234

5.7 拌制 234

5.8 质量管理 234

5.9 商品混凝土在交货地点的质量检查 234

6.2 运输机械器具及其使用方法 235

6.1 总则 235

5.10 混凝土浇筑前的质量检查 235

第六章 运输与浇筑 235

6.3 混凝土由开始搅拌至浇筑完毕的时间限制 236

6.4 运输至浇筑过程中混凝土质量变化的限制 236

6.5 浇筑前的准备工作 236

6.6 施工缝 236

7.1 总则 237

8.2 模板材料 237

8.1 总则 237

第八章 模板 237

7.2 养护方法 237

6.10 表面整修 237

第七章 养护 237

6.9 浇筑速度 237

6.8 振捣 237

6.7 浇筑 237

8.7 模板结构的计算 238

8.6 混凝土构件的位置及断面尺寸的允许偏差 238

8.4 其他材料 238

8.5 模板设计 238

8.3 支架材料 238

8.8 模板的配制和安装 239

8.9 模板的检查 239

8.10 模板的拆除期限 239

8.11 支柱的撤换 240

8.12 模板的拆除 240

第九章 钢筋的加工和组装 240

9.1 总则 240

9.2 钢筋加工 240

9.3 钢筋除垢 242

9.4 钢筋组装 242

9.5 钢筋的固定和接头 242

10.2 保护层厚度 244

10.1 总则 244

第十章 保护层厚度 244

9.6 配筋的检查 244

第十一章 混凝土的整修 245

11.1 总则 245

11.2 混凝土的整修平整度 245

11.3 混凝土的外观 245

11.4 检查和修补 246

第十二章 冬期混凝土 246

12.1 总则 246

12.2 材料存放 246

12.3 计划配合比的制定方法 246

12.4 配制 247

12.5 运输和浇筑 247

12.6 养护 247

13.6 浇筑 248

13.5 运输 248

13.4 搅拌温度 248

13.7 养护 248

12.7 模板 248

13.3 计划配合比的制定方法 248

13.2 材料 248

13.1 总则 248

第十三章 暑期混凝土 248

第十四章 简易混凝土 249

14.1 总则 249

14.2 材料 249

14.3 配合比 249

14.4 配制 249

14.11 检查 250

14.10 混凝土的整修 250

15.1 高强混凝土 250

15.1.1 总则 250

第十五章 特种混凝土 250

14.8 钢筋的加工和组装 250

14.7 模板 250

14.6 养护 250

14.5 运输和浇筑 250

14.9 保护层厚度 250

15.1.2 材料 251

15.1.3 配合比 251

15.2 大体积混凝土 251

15.2.1 总则 251

15.2.2 材料 251

15.2.3 配合比 251

15.3.1 总则 252

15.3.6 养护 252

15.3.5 浇筑 252

15.3.4 模板 252

15.3.2 材料 252

15.3.3 配合比 252

15.2.7 温度的管理 252

15.2.6 养护 252

15.2.5 浇筑 252

15.2.4 混凝土的温度 252

15.3 密实性混凝土 252

15.5 防射线混凝土 253

15.5.5 施工缝 253

15.5.4 质量管理 253

15.5.3 配合比 253

15.5.2 材料 253

15.5.1 总则 253

15.4.5 浇筑 253

15.4.6 养护 253

15.4.4 保护层厚度 253

15.4.3 配合比 253

15.4.2 材料存放 253

15.4.1 总则 253

15.4 接触海水的混凝土 253

15.6.6 配合比 254

15.6.5 压灌砂浆的质量 254

15.6.3 压灌砂浆的材料 254

15.6.4 粗骨料 254

15.6.2 施工机械和工具 254

15.6.1 总则 254

15.6 压力灌浆混凝土 254

15.5.6 检查 254

15.7.2 混凝土的材料 255

15.7.1 总则 255

15.7 预应力混凝土 255

15.6.12 质量管理 255

15.6.11 砂浆的压灌 255

15.6.10 压灌砂浆的拌制 255

15.6.9 填充粗骨料 255

15.6.8 灌浆管的安装间距 255

15.6.7 模板 255

15.7.3 预应力钢材、钢筋和保护套 256

15.7.4 预应力钢材的锚固装置 256

15.7.5 配合比 256

15.7.6 模板 256

15.7.10 预应力张拉法 257

15.7.9 预应力钢材的保护层厚度 257

15.7.7 预应力钢材的存放和加工 257

15.7.8 预应力钢材的配置 257

15.7.11 砂浆的质量和施工方法 258

15.7.12 预应力构件无粘着后张法施工 258

15.8 无筋混凝土 258

15.8.1 总则 258

15.8.2 材料 258

15.8.3 配合比 258

第十六章 试验 258

16.1 总则 258

16.2 材料的试验 259

16.3 混凝土的试验 260

16.4 钢筋焊接的试验 260

16.5 混凝土整修平整度的检验 260

16.6 压力灌浆混凝土和压灌砂浆的试验 260

16.7 预应力钢材锚固装置的试验 260

JASS 5 T-201 骨料中的粘土含量试验方法 261

JASS 5 T-101 水泥异常凝结性的鉴定标准 261

JASS 5 T-202 普通细骨料中含盐分的试验方法 262

JASS 5 T-203 轻质骨料的漂浮率试验方法 262

JASS S T-301 钢筋混凝土用水的质量试验方法 263

JASS 5 T-401 混凝土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标准 263

JASS 5 T-601 测定轻质混凝土气干单位容积重量的试验方法 267

JASS 5 T-602 施工现场拌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强度试验方法 267

JASS 5 T-604 混凝土整修平整度检验方法 269

JASS 5 T-603 测定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试验方法 269

JASS 5 T-701 压力灌浆混凝土的砂浆试验方法 270

JASS 5 T-702 压力灌浆混凝土砂浆的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271

JASS 5 5-703 压力灌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271

第十七章 特记格式 272

17.1 总则 272

17.2 特记事项 272

苏联现浇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CHиПⅡ-15-76) 280

第一章 总则 280

第二章 模板工程 280

第三章 钢筋工程 284

第四章 混凝土工程 288

第五章 在冬季条件下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混凝土施工 295

第六章 在炎热和干燥气候条件下的混凝土施工 299

第七章 缝隙灌浆 301

第八章 喷浆法施工及喷混凝土的喷涂装置 301

第九章 多孔骨料混凝土的施工 303

第十章 采用水下浇灌混凝土建造结构 305

第十一章 耐酸和耐碱混凝土施工 311

第十二章 耐热混凝土和在高温下工作的普通混凝土施工 313

第十三章 特重混凝土和防放射线混凝土施工 315

第十四章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验收 316

附录一 现浇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模板荷载和计算资料 317

附录二 计算加热模板的基本规定 319

附录三 在工程上水泥使用范围的建议 320

附录四 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的使用范围 320

附录五 水下浇灌混凝土时最大侧压力值的计算资料 321

附录六 耐热混凝土热装置在正温时干燥和第一次加热制度 323

附录七 用于防放射线的特重、含氢(含结合水)、含硼混凝土的材料 323

附录八 混凝土的养护记录 32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