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针灸学
针灸学

针灸学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邱茂良主编;张善忱副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5
  • ISBN:
  • 页数:328 页
图书介绍:
《针灸学》目录

上篇 经络腧穴 2

1 经络总论 2

1.1 经络学说的形成 2

1.1.1 “针感”等传导的观察 2

1.1.2 腧穴疗效的总结 2

1.1.3 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 2

1.1.4 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 2

1.2 经络系统的组成 3

1.2.1 十二经脉 4

1.2.2 奇经八脉 4

1.2.3 十五络 5

1.2.4 十二经别 6

1.2.5 十二经筋 7

1.2.6 十二皮部 7

1.3 经络的根结、标本与气街、四海 7

1.3.1 根结与标本 7

1.3.2 气街与四海 9

1.4 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运用 9

1.4.1 经络的生理功能 9

1.4.2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10

2 腧穴总论 11

2.1 腧穴的发展与分类 11

2.2 腧穴的命名 11

2.3 腧穴的治疗作用 12

2.4 特定穴的意义 14

2.4.1 五输穴 14

2.4.2 原穴、络穴 14

2.4.3 俞穴、募穴 15

2.4.4 八会穴 15

2.4.5 郄穴 15

2.4.6 下合穴 17

2.4.7 八脉交会穴 交会穴 17

2.5 腧穴的定位方法 17

2.5.1 骨度分寸定位法 17

2.5.2 自然标志取穴法 19

2.5.3 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19

2.5.4 简便取穴法 21

3 经络腧穴各论 22

3.1 十二经脉 22

3.1.1 手太阴肺经(11穴) 22

3.1.1.1 经脉循行 23

3.1.1.2 主要病候 23

3.1.1.3 主治概要 23

(一)中府 23

(二)云门 23

(三)天府 23

(四)侠白 24

(五)尺泽 24

(六)孔最 24

(七)列缺 24

(八)经渠 24

(九)太渊 25

(十)鱼际 25

(十一)少商 25

3.1.2 手阳明大肠经(20穴) 26

3.1.2.1 经脉循行 26

3.1.2.2 主要病候 27

3.1.2.3 主治概要 27

(一)商阳 27

(二)二间 28

(三)三间 28

(四)合谷 28

(五)阳溪 28

(六)偏历 29

(七)温溜 29

(八)下廉 29

(九)上廉 29

(十)手三里 29

(十一)曲池 29

(十二)肘髎 30

(十三)手五里 30

(十四)臂臑 30

(十五)肩髃 31

(十六)巨骨 31

(十七)天鼎 31

(十八)扶突 31

(十九)口禾髎 32

(二十)迎香 32

3.1.3 足阳明胃经(45穴) 33

3.1.3.1 经脉循行 33

3.1.3.2 主要病候 34

3.1.3.3 主治概要 34

(一)承泣 35

(二)四白 35

(三)巨髎 35

(四)地仓 35

(五)大迎 36

(六)颊车 36

(七)下关 36

(八)头维 36

(九)人迎 36

(十)水突 36

(十一)气舍 37

(十二)缺盆 37

(十三)气户 37

(十四)库房 37

(十五)屋翳 38

(十六)膺窗 38

(十七)乳中 38

(十八)乳根 38

(十九)不容 38

(二十)承满 38

(二十一)梁门 38

(二十二)关门 39

(二十三)太乙 39

(二十四)滑肉门 39

(二十五)天枢 39

(二十六)外陵 39

(二十七)大巨 39

(二十八)水道 40

(二十九)归来 40

(三十)气冲 40

(三十一)髀关 40

(三十二)伏兔 41

(三十三)阴市 41

(三十四)梁丘 41

(三十五)犊鼻 41

(三十六)足三里 41

(三十七)上巨虚 42

(三十八)条口 42

(三十九)下巨虚 42

(四十)丰隆 42

(四十一)解溪 43

(四十二)冲阳 43

(四十三)陷谷 43

(四十四)内庭 43

(四十五)厉兑 43

3.1.4 足太阴脾经(21穴) 46

3.1.4.1 经脉循行 46

3.1.4.2 主要病候 46

3.1.4.3 主治概要 46

(一)隐白 46

(二)大都 46

(三)太白 47

(四)公孙 48

(五)商丘 48

(六)三阴交 48

(七)漏谷 48

(八)地机 49

(九)阴陵泉 49

(十)血海 49

(十一)箕门 50

(十二)冲门 50

(十三)府舍 50

(十四)腹结 50

(十五)大横 50

(十六)腹哀 50

(十七)食窦 51

(十八)天溪 51

(十九)胸乡 51

(二十)周荣 51

(二十一)大包 52

3.1.5 手少阴心经(9穴) 53

3.1.5.1 经脉循行 53

3.1.5.2 主要病候 53

3.1.5.3 主治概要 54

(一)极泉 54

(二)青灵 54

(三)少海 54

(四)灵道 54

(五)通里 55

(六)阴郄 55

(七)神门 55

(八)少府 56

(九)少冲 56

3.1.6 手太阳小肠经(19穴) 57

3.1.6.1 经脉循行 57

3.1.6.2 主要病候 57

3.1.6.3 主治概要 58

(一)少泽 58

(二)前谷 58

(三)后溪 58

(四)腕骨 58

(五)阳谷 59

(六)养老 59

(七)支正 59

(八)小海 59

(九)肩贞 59

(十)臑俞 59

(十一)天宗 60

(十二)秉风 60

(十三)曲垣 60

(十四)肩外俞 60

(十五)肩中俞 60

(十六)天窗 60

(十七)天容 61

(十八)颧髎 61

(十九)听宫 62

3.1.7 足太阳膀胱经(67穴) 63

3.1.7.1 经脉循行 63

3.1.7.2 主要病候 64

3.1.7.3 主治概要 64

(一)睛明 64

(二)攒竹 64

(三)眉冲 64

(四)曲差 65

(五)五处 65

(六)承光 65

(七)通天 65

(八)络却 65

(九)玉枕 65

(十)天柱 65

(十一)大杼 66

(十二)风门 66

(十三)肺俞 66

(十四)厥阴俞 67

(十五)心俞 67

(十六)督俞 67

(十七)膈俞 67

(十八)肝俞 67

(十九)胆俞 67

(二十)脾俞 68

(二十一)胃俞 68

(二十二)三焦俞 68

(二十三)肾俞 68

(二十四)气海俞 68

(二十五)大肠俞 69

(二十六)关元俞 69

(二十七)小肠俞 69

(二十八)膀胱俞 69

(二十九)中膂俞 69

(三十)白环俞 69

(三十一)上髎 70

(三十二)次髎 70

(三十三)中髎 70

(三十四)下髎 70

(三十五)会阳 70

(三十六)承扶 70

(三十七)殷门 70

(三十八)浮郄 71

(三十九)委阳 71

(四十)委中 71

(四十一)附分 71

(四十二)魄户 72

(四十三)膏肓 72

(四十四)神堂 72

(四十五)譩譆 72

(四十六)膈关 72

(四十七)魂门 72

(四十八)阳纲 73

(四十九)意舍 73

(五十)胃仓 73

(五十一)肓门 73

(五十二)志室 73

(五十三)胞肓 73

(五十四)秩边 73

(五十五)合阳 73

(五十六)承筋 74

(五十七)承山 74

(五十八)飞扬 74

(五十九)跗阳 74

(六十)昆仑 75

(六十一)仆参 75

(六十二)申脉 75

(六十三)金门 75

(六十四)京骨 75

(六十五)束骨 75

(六十六)足通谷 76

(六十七)至阴 76

3.1.8 足少阴肾经(27穴) 80

3.1.8.1 经脉循行 81

3.1.8.2 主要病候 81

3.1.8.3 主治概要 81

(一)涌泉 81

(二)然谷 81

(三)太溪 81

(四)大钟 82

(五)水泉 82

(六)照海 82

(七)复溜 82

(八)交信 82

(九)筑宾 83

(十)阴谷 83

(十一)横骨 83

(十二)大赫 83

(十三)气穴 84

(十四)四满 84

(十五)中注 84

(十六)肓俞 84

(十七)商曲 84

(十八)石关 84

(十九)阴都 85

(二十)腹通谷 85

(二十一)幽门 85

(二十二)步廊 85

(二十三)神封 86

(二十四)灵墟 86

(二十五)神藏 86

(二十六)彧中 86

(二十七)俞府 86

3.1.9 手厥阴心包经(9穴) 88

3.1.9.1 经脉循行 88

3.1.9.2 主要病候 88

3.1.9.3 主治概要 88

(一)天池 89

(二)天泉 89

(三)曲泽 89

(四)郄门 90

(五)间使 90

(六)内关 90

(七)大陵 91

(八)劳宫 91

(九)中冲 91

3.1.10 手少阳三焦经(23穴) 93

3.1.10.1 经脉循行 93

3.1.10.2 主要病候 93

3.1.10.3 主治概要 93

(一)关冲 93

(二)液门 93

(三)中渚 93

(四)阳池 93

(五)外关 94

(六)支沟 94

(七)会宗 94

(八)三阳络 94

(九)四渎 95

(十)天井 95

(十一)清冷渊 95

(十二)消泺 95

(十三)臑会 95

(十四)肩髎 95

(十五)天髎 95

(十六)天牖 96

(十七)翳风 96

(十八)瘈脉 97

(十九)颅息 97

(二十)角孙 97

(二十一)耳门 98

(二十二)耳和髎 98

(二十三)丝竹空 98

3.1.11 足少阳胆经(44穴) 99

3.1.11.1 经脉循行 99

3.1.11.2 主要病候 99

3.1.11.3 主治概要 99

(一)瞳子髎 100

(二)听会 101

(三)上关 101

(四)颔厌 101

(五)悬颅 101

(六)悬厘 101

(七)曲鬓 101

(八)率谷 101

(九)天冲 102

(十)浮白 102

(十一)头窍阴 102

(十二)完骨 102

(十三)本神 103

(十四)阳白 103

(十五)头临泣 103

(十六)目窗 103

(十七)正营 103

(十八)承灵 103

(十九)脑空 104

(二十)风池 104

(二十一)肩井 104

(二十二)渊腋 104

(二十三)辄筋 105

(二十四)日月 105

(二十五)京门 105

(二十六)带脉 105

(二十七)五枢 105

(二十八)维道 105

(二十九)居髎 106

(三十)环跳 106

(三十一)风市 106

(三十二)中渎 106

(三十三)膝阳关 107

(三十四)阳陵泉 107

(三十五)阳交 107

(三十六)外丘 108

(三十七)光明 108

(三十八)阳辅 108

(三十九)悬钟 108

(四十)丘墟 109

(四十一)足临泣 109

(四十二)地五会 109

(四十三)侠溪 110

(四十四)足窍阴 110

3.1.12 足厥阴肝经(14穴) 113

3.1.12.1 经脉循行 113

3.1.12.2 主要病候 113

3.1.12.3 主治概要 113

(一)大敦 113

(二)行间 113

(三)太冲 113

(四)中封 113

(五)蠡沟 114

(六)中都 114

(七)膝关 114

(八)曲泉 114

(九)阴包 115

(十)足五里 115

(十一)阴廉 115

(十二)急脉 115

(十三)章门 116

(十四)期门 116

3.2 奇经八脉 118

3.2.1 督脉(28穴) 118

3.2.1.1 经脉循行 118

3.2.1.2 主要病候 118

3.2.1.3 主治概要 118

(一)长强 118

(二)腰俞 118

(三)腰阳关 118

(四)命门 118

(五)悬枢 118

(六)脊中 119

(七)中枢 119

(八)筋缩 119

(九)至阳 119

(十)灵台 120

(十一)神道 120

(十二)身柱 120

(十三)陶道 120

(十四)大椎 120

(十五)哑门 120

(十六)风府 121

(十七)脑户 121

(十八)强间 121

(十九)后顶 121

(二十)百会 121

(二十一)前顶 122

(二十二)顖会 122

(二十三)上星 122

(二十四)神庭 122

(二十五)素髎 122

(二十六)水沟 122

(二十七)兑端 123

(二十八)龈交 123

3.2.2 任脉(24穴) 125

3.2.2.1 经脉循行 125

3.2.2.2 主要病候 125

3.2.2.3 主治概要 125

(一)会阴 125

(二)曲骨 126

(三)中极 126

(四)关元 126

(五)石门 126

(六)气海 126

(七)阴交 127

(八)神阙 127

(九)水分 127

(十)下脘 127

(十一)建里 127

(十二)中脘 127

(十三)上脘 128

(十四)巨阙 128

(十五)鸠尾 128

(十六)中庭 128

(十七)膻中 129

(十八)玉堂 129

(十九)紫宫 129

(二十)华盖 129

(二十一)璇玑 129

(二十二)天突 129

(二十三)廉泉 130

(二十四)承浆 130

3.2.3 冲脉 132

3.2.4 带脉 132

3.2.5 阴维脉 132

3.2.6 阳维脉 133

3.2.7 阴蹻脉 133

3.2.8 阳蹻脉 134

3.3 十五络穴 134

3.3.1 手太阴——列缺 134

3.3.2 手少阴——通里 135

3.3.3 手厥阴——内关 135

3.3.4 手太阳——支正 135

3·.5 手阳明——偏历 135

3.3.6 手少阳——外关 135

3.3.7 足太阳——飞扬 135

3.3.8 足少阳——光明 135

3.3.9 足阳明——丰隆 135

3.3.10 足太阴——公孙 135

3.3.11 足少阴——大钟 135

3.3.12 足厥阴——蠡沟 136

3.3.13 任脉——尾翳 136

3.3.14 督脉——长强 136

3.3.15 脾之大络——大包 136

3.4 奇穴 136

3.4.1 头颈部 136

(一)四神聪 136

(二)印堂 136

(三)鱼腰 137

(四)上明 137

(五)太阳 137

(六)球后 137

(七)鼻通 137

(八)金津、玉液 137

(九)夹承浆 137

(十)牵正 137

(十一)翳明 138

(十二)安眠 139

3.4.2 躯干部 139

(一)颈臂 139

(二)三角灸 139

(三)提托 139

(四)子宫穴 139

(五)定喘 140

(六)结核穴 140

(七)夹脊 140

(八)胃管下俞 140

(九)痞根 140

(十)腰眼 140

(十一)十七椎 141

3.4.3 四肢部 141

(一)十宣 141

(二)四缝 141

(三)中魁 141

(四)八邪 142

(五)落枕穴 142

(六)腰痛穴 142

(七)中泉 142

(八)二白 142

(九)臂中 142

(十)肘尖 143

(十一)肩前 143

(十二)环中 143

(十三)四强 143

(十四)百虫窝 144

(十五)鹤顶 144

(十六)膝眼 144

(十七)胆囊穴 144

(十八)阑尾穴 144

(十九)八风 144

(二十)独阴 145

(二十一)里内庭 145

中篇 刺灸方法 150

1 毫针刺法 150

1.1 毫针的构造、规格和修藏 150

1.2 针刺练习 151

1.3 针刺前的准备 152

1.3.1 选择针具 152

1.3.2 选择体位 152

1.3.3 消毒 153

1.4 毫针刺法 154

1.4.1 进针法 154

1.4.2 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155

1.4.3 行针与得气 156

1.4.4 针刺补泻 158

1.4.5 留针与出针 159

1.5 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 160

1.5.1 晕针 160

1.5.2 滞针 160

1.5.3 弯针 161

1.5.4 断针 161

1.5.5 血肿 161

1.6 针刺注意事项 161

2 灸法 163

2.1 常用灸法 163

2.1.1 艾炷灸 163

2.1.2 艾卷灸 165

2.1.3 温针灸 166

2.1.4 温灸器灸 166

2.2 其他灸法 166

2.3 注意事项 166

2.4 施灸的禁忌 167

2.5 灸后的处理 167

【附】拔罐法 167

3 其它针法 170

3.1 三棱针 170

3.1.1 操作方法 170

3.1.2 适应范围 170

3.1.3 注意事项 171

3.2 皮肤针 171

3.2.1 操作方法 171

3.2.2 叩刺部位 171

3.2.3 适应范围 172

3.2.4 注意事项 172

3.3 皮内针 172

3.3.1 操作方法 172

3.3.2 适应范围 172

3.3.3 注意事项 172

3.4 电针 173

3.4.1 电针器的选择 173

3.4.2 操作方法 173

3.4.3 脉冲电流的作用和电针的适应症 173

3.4.4 注意事项 174

3.5 水针 174

3.5.1 常用药物 174

3.5.2 治疗方法 174

3.5.3 注意事项 175

4 头针、耳针 176

4.1 头针 176

4.1.1 刺激区的部位和主治作用 176

4.1.2 操作方法 178

4.1.3 适应范围 179

4.1.4 注意事项 179

4.2 耳针 179

4.2.1 耳与经络脏腑的联系 180

4.2.2 耳郭表面解剖 180

4.2.3 耳穴的分布 181

4.2.4 常用耳穴的定位和主治 181

4.2.5 耳针的临床应用 187

4.2.6 注意事项 190

5 针刺麻醉 191

5.1 针麻的特点 191

5.2 针刺麻醉的方法 191

5.3 辅助用药 193

5.4 针麻的适应范围 193

5.5 常用针麻处方举例 193

5.6 注意事项 194

下篇 治疗 197

1 治疗总论 197

1.1 脏腑经络证治 197

1.1.1 肺与大肠 197

1.1.2 脾与胃 198

1.1.3 心与小肠 198

1.1.4 肾与膀胱 199

1.1.5 心包与三焦 200

1.1.6 肝与胆 200

1.2 针灸治疗原则 200

1.3 配穴处方 201

1.3.1 处方组成规律 202

1.3.2 处方的变化规律 202

1.3.3 常用配穴法 203

1.3.4 特定穴的应用 204

2 治疗各论 212

2.1 内科病证 212

(一)中风 212

(二)眩晕(附:高血压) 214

(三)头痛(附:三叉神经痛) 215

(四)面瘫 217

(五)痹证(附:肩关节周围炎、坐骨神经痛) 218

(六)腰痛 221

(七)胁痛 222

(八)痿证 223

(九)痫证 224

(十)癫狂 225

(十一)不寐 226

(十二)脏躁 227

(十三)惊悸 怔忡 228

(十四)疟疾 229

(十五)感冒 229

(十六)咳嗽 230

(十七)哮喘 232

(十八)肺痨 233

(十九)呕吐 234

(二十)胃痛 235

(二十一)腹痛 236

(二十二)黄疸 237

(二十三)泄泻 238

(二十四)痢疾 239

(二十五)脚气 240

(二十六)便秘 241

(二十七)脱肛 242

(二十八)癃闭 242

(二十九)水肿 243

(三十)遗精 244

(三十一)阳萎 245

(三十二)疝气 246

2.2 妇、儿科病症 247

(一)月经不调 247

(二)痛经 247

(三)经闭 248

(四)崩漏 249

(五)带下 250

(六)胎位不正 251

(七)滞产 251

(八)乳少 252

(九)阴挺 253

(十)急惊风 253

(十一)遗尿 254

(十二)疳疾 255

(十三)小儿麻痹后遗症 255

2.3 外科病症 256

(一)风疹 256

(二)疔疮 257

(三)痄腮 258

(四)乳痈(附:乳癖) 258

(五)肠痈 260

(六)痔疮 260

(七)扭伤(附:落枕) 261

(八)肘劳 262

(九)腱鞘囊肿 263

(十)丹毒 263

(十一)蛇丹 264

2.4 五官科病症 264

(一)目赤肿痛 264

(二)麦粒肿 265

(三)聤耳 266

(四)耳鸣、耳聋 266

(五)鼻渊 267

(六)牙痛 268

(七)咽喉肿痛 268

(八)近视 269

2.5 急症 270

(一)晕厥 270

(二)虚脱 270

(三)高热 271

(四)抽搐 271

(五)急痛 271

(六)出血 273

附篇 参考资料 276

1 针灸文献节录 276

1.1 《灵枢·九针十二原》 276

1.2 《灵枢·小针解》 277

1.3 《灵枢·本输》 278

1.4 《灵枢·官针》 279

1.5 《素问·缪刺论》 280

2 针灸歌赋辑要 282

2.1 《标幽赋》 282

2.2 《百症赋》 283

2.3 《玉龙歌》 284

2.4 《肘后歌》 285

2.5 《通玄指要赋》 286

2.6 《金针赋》 287

2.7 《十二穴主治杂病歌》 288

3 子午流注针法 290

3.1 子午流注的意义 290

3.2 子午流注针法的组成 290

3.3 子午流注针法临床运用 296

4 灵龟八法(附:飞腾八法) 302

4.1 灵龟八法的组成 302

4.2 灵龟八法的应用 303

附:飞腾八法 305

5 古代体表部位名词解释 306

6 经络针灸近代研究简介 313

6.1 关于经络实质的研究 313

6.2 关于针灸作用及其原理的研究 3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