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针灸学  本科中医药类  第3版
针灸学  本科中医药类  第3版

针灸学 本科中医药类 第3版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吉平,李瑛主编;常小荣,倪光夏,崔瑾等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117224758
  • 页数:392 页
图书介绍:
《针灸学 本科中医药类 第3版》目录

绪论 1

一、针灸学发展简史 1

(一)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2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2

(三)隋唐五代时期 3

(四)宋金元时期 3

(五)明代时期 3

(六)清初至鸦片战争时期 4

(七)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时期 4

(八)新中国成立以来 4

二、针灸学术的对外传播与国际交流 4

三、针灸学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 5

上篇 经络腧穴 7

第一章 经络总论 7

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8

一、十二经脉 8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8

(二)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 9

(三)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关系 9

(四)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10

(五)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规律 10

(六)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 11

二、奇经八脉 11

(一)奇经八脉的命名、分布与特点 11

(二)奇经八脉的作用与临床意义 11

三、十五络脉 12

(一)十五络脉的分布概况 13

(二)十五络脉的作用与临床意义 13

四、十二经别 13

(一)十二经别的特点和分布概况 13

(二)十二经别的作用与临床意义 14

五、十二经筋 14

(一)十二经筋的分布概况和特点 14

(二)十二经筋的作用与临床意义 14

六、十二皮部 14

(一)十二皮部的分布概况 15

(二)十二皮部的作用与临床意义 15

第二节 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 15

一、标本 15

二、根结 16

三、气街 16

四、四海 17

第三节 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17

一、经络的作用 17

(一)联系脏腑,沟通内外 17

(二)运行气血,协调阴阳 17

(三)抗御病邪,反映证候 17

(四)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18

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18

(一)指导诊断 18

(二)指导治疗 19

第二章 腧穴总论 21

第一节 腧穴的分类和命名 21

一、腧穴的分类 21

(一)经穴 22

(二)奇穴 22

(三)阿是穴 22

二、腧穴的命名 22

(一)依天象地理命名 22

(二)用人事物象命名 23

(三)从形态功能命名 23

第二节 腧穴的主治特点和主治规律 23

一、腧穴的主治特点 23

(一)近治作用 23

(二)远治作用 23

(三)特殊作用 23

二、腧穴的主治规律 23

(一)分经主治规律 23

(二)分部主治规律 24

第三节 特定穴 29

一、五输穴 29

二、原穴、络穴 30

三、背俞穴、募穴 30

四、八会穴 30

五、郄穴 30

六、下合穴 31

七、八脉交会穴 31

八、交会穴 31

第四节 腧穴定位法 31

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31

(一)固定标志 31

(二)活动标志 31

二、骨度分寸定位法 32

三、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34

(一)中指同身寸 34

(二)拇指同身寸 34

(三)横指同身寸 34

四、简便取穴定位法 34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 37

第一节 手太阴经络及其腧穴 37

一、手太阴经络 37

(一)经脉循行及其主要病候 37

(二)络脉循行及其主要病候 38

(三)经别循行 38

(四)经筋循行及其主要病候 38

(五)主治概要 38

二、手太阴肺经腧穴(11穴) 38

(一)中府 38

(二)云门 38

(三)天府 38

(四)侠白 39

(五)尺泽 39

(六)孔最 40

(七)列缺 40

(八)经渠 40

(九)太渊 40

(十)鱼际 40

(十一)少商 40

第二节 手阳明经络及其腧穴 41

一、手阳明经络 41

(一)经脉循行及其主要病候 41

(二)络脉循行及其主要病候 42

(三)经别循行 42

(四)经筋循行及其主要病候 42

(五)主治概要 42

二、手阳明大肠经腧穴(20穴) 42

(一)商阳 42

(二)二间 43

(三)三间 43

(四)合谷 44

(五)阳溪 44

(六)偏历 44

(七)温溜 44

(八)下廉 45

(九)上廉 45

(十)手三里 45

(十一)曲池 45

(十二)肘髎 45

(十三)手五里 45

(十四)臂臑 45

(十五)肩髃 46

(十六)巨骨 46

(十七)天鼎 46

(十八)扶突 47

(十九)口禾髎 47

(二十)迎香 47

第三节 足阳明经络及其腧穴 48

一、足阳明经络 48

(一)经脉循行及其主要病候 48

(二)络脉循行及其主要病候 48

(三)经别循行 48

(四)经筋循行及其主要病候 48

(五)主治概要 49

二、足阳明胃经腧穴(45穴) 50

(一)承泣 50

(二)四白 50

(三)巨髎 50

(四)地仓 50

(五)大迎 50

(六)颊车 50

(七)下关 51

(八)头维 51

(九)人迎 51

(十)水突 51

(十一)气舍 51

(十二)缺盆 52

(十三)气户 52

(十四)库房 52

(十五)屋医 52

(十六)膺窗 52

(十七)乳中 53

(十八)乳根 53

(十九)不容 53

(二十)承满 54

(二十一)梁门 54

(二十二)关门 54

(二十三)太乙 54

(二十四)滑肉门 54

(二十五)天枢 54

(二十六)外陵 54

(二十七)大巨 55

(二十八)水道 55

(二十九)归来 55

(三十)气冲 55

(三十一)髀关 55

(三十二)伏兔 55

(三十三)阴市 56

(三十四)梁丘 56

(三十五)犊鼻 56

(三十六)足三里 57

(三十七)上巨虚 57

(三十八)条口 57

(三十九)下巨虚 57

(四十)丰隆 57

(四十一)解溪 58

(四十二)冲阳 58

(四十三)陷谷 58

(四十四)内庭 58

(四十五)厉兑 59

第四节 足太阴经络及其腧穴 59

一、足太阴经络 59

(一)经脉循行及其主要病候 59

(二)络脉循行及其主要病候 60

(三)经别循行 60

(四)经筋循行及其主要病候 60

(五)主治概要 60

二、足太阴脾经腧穴(21穴) 60

(一)隐白 60

(二)大都 60

(三)太白 61

(四)公孙 61

(五)商丘 61

(六)三阴交 61

(七)漏谷 62

(八)地机 62

(九)阴陵泉 62

(十)血海 62

(十一)箕门 63

(十二)冲门 63

(十三)府舍 63

(十四)腹结 63

(十五)大横 63

(十六)腹哀 64

(十七)食窦 64

(十八)天溪 64

(十九)胸乡 64

(二十)周荣 64

(二十一)大包 65

第五节 手少阴经络及其腧穴 65

一、手少阴经络 65

(一)经脉循行及其主要病候 65

(二)络脉循行及其主要病候 66

(三)经别循行 66

(四)经筋循行及其主要病候 66

(五)主治概要 66

二、手少阴心经腧穴(9穴) 66

(一)极泉 66

(二)青灵 67

(三)少海 67

(四)灵道 68

(五)通里 68

(六)阴郄 68

(七)神门 68

(八)少府 68

(九)少冲 68

第六节 手太阳经络及其腧穴 70

一、手太阳经络 70

(一)经脉循行及其主要病候 70

(二)络脉循行及其主要病候 71

(三)经别循行 71

(四)经筋循行及其主要病候 71

(五)主治概要 71

二、手太阳小肠经腧穴(19穴) 71

(一)少泽 71

(二)前谷 72

(三)后溪 72

(四)腕骨 72

(五)阳谷 72

(六)养老 72

(七)支正 72

(八)小海 73

(九)肩贞 73

(十)臑俞 73

(十一)天宗 73

(十二)秉风 74

(十三)曲垣 74

(十四)肩外俞 74

(十五)肩中俞 74

(十六)天窗 74

(十七)天容 74

(十八)观髎 75

(十九)听宫 75

第七节 足太阳经络及其腧穴 76

一、足太阳经络 76

(一)经脉循行及其主要病候 76

(二)络脉循行及其主要病候 76

(三)经别循行 76

(四)经筋循行及其主要病候 76

(五)主治概要 76

二、足太阳膀胱经腧穴(67穴) 77

(一)睛明 77

(二)攒竹 78

(三)眉冲 78

(四)曲差 78

(五)五处 78

(六)承光 78

(七)通天 79

(八)络却 79

(九)玉枕 79

(十)天柱 79

(十一)大杼 79

(十二)风门 79

(十三)肺俞 80

(十四)厥阴俞 80

(十五)心俞 81

(十六)督俞 81

(十七)膈俞 81

(十八)肝俞 81

(十九)胆俞 81

(二十)脾俞 82

(二十一)胃俞 82

(二十二)三焦俞 82

(二十三)肾俞 82

(二十四)气海俞 82

(二十五)大肠俞 82

(二十六)关元俞 83

(二十七)小肠俞 83

(二十八)膀胱俞 83

(二十九)中膂俞 83

(三十)白环俞 83

(三十一)上髎 83

(三十二)次髎 84

(三十三)中髎 84

(三十四)下髎 84

(三十五)会阳 84

(三十六)承扶 84

(三十七)殷门 85

(三十八)浮郄 85

(三十九)委阳 85

(四十)委中 85

(四十一)附分 85

(四十二)魄户 86

(四十三)膏肓 86

(四十四)神堂 86

(四十五)譩譆 86

(四十六)膈关 86

(四十七)魂门 86

(四十八)阳纲 87

(四十九)意舍 87

(五十)胃仓 87

(五十一)肓门 87

(五十二)志室 87

(五十三)胞肓 87

(五十四)秩边 88

(五十五)合阳 88

(五十六)承筋 88

(五十七)承山 89

(五十八)飞扬 89

(五十九)跗阳 89

(六十)昆仑 89

(六十一)仆参 90

(六十二)申脉 90

(六十三)金门 90

(六十四)京骨 90

(六十五)束骨 90

(六十六)足通谷 90

(六十七)至阴 90

第八节 足少阴经络及其腧穴 92

一、足少阴经络 92

(一)经脉循行及其主要病候 92

(二)络脉循行及其主要病候 92

(三)经别循行 92

(四)经筋循行及其主要病候 92

(五)主治概要 92

二、足少阴肾经腧穴(27穴) 93

(一)涌泉 93

(二)然谷 93

(三)太溪 93

(四)大钟 93

(五)水泉 94

(六)照海 94

(七)复溜 94

(八)交信 94

(九)筑宾 94

(十)阴谷 95

(十一)横骨 95

(十二)大赫 95

(十三)气穴 95

(十四)四满 96

(十五)中注 96

(十六)肓俞 96

(十七)商曲 96

(十八)石关 96

(十九)阴都 96

(二十)腹通谷 97

(二十一)幽门 97

(二十二)步廊 97

(二十三)神封 97

(二十四)灵墟 97

(二十五)神藏 98

(二十六)彧中 98

(二十七)俞府 98

第九节 手厥阴经络及其腧穴 99

一、手厥阴经络 99

(一)经脉循行及其主要病候 99

(二)络脉循行及其主要病候 100

(三)经别循行 100

(四)经筋循行及其主要病候 100

(五)主治概要 100

二、手厥阴心包经腧穴(9穴) 100

(一)天池 100

(二)天泉 100

(三)曲泽 101

(四)郄门 101

(五)间使 101

(六)内关 101

(七)大陵 101

(八)劳宫 102

(九)中冲 102

第十节 手少阳经络及其腧穴 102

一、手少阳经络 102

(一)经脉循行及其主要病候 102

(二)络脉循行及其主要病候 103

(三)经别循行 103

(四)经筋循行及其主要病候 104

(五)主治概要 104

二、手少阳三焦经腧穴(23穴) 104

(一)关冲 104

(二)液门 104

(三)中渚 104

(四)阳池 104

(五)外关 105

(六)支沟 105

(七)会宗 105

(八)三阳络 105

(九)四渎 105

(十)天井 106

(十一)清冷渊 106

(十二)消泺 106

(十三)臑会 106

(十四)肩髎 107

(十五)天髎 107

(十六)天牖 107

(十七)医风 107

(十八)瘛脉 108

(十九)颅息 108

(二十)角孙 108

(二十一)耳门 108

(二十二)耳和髎 108

(二十三)丝竹空 108

第十一节 足少阳经络及其腧穴 109

一、足少阳经络 109

(一)经脉循行及其主要病候 109

(二)络脉循行及其主要病候 111

(三)经别循行 111

(四)经筋循行及其主要病候 111

(五)主治概要 111

二、足少阳胆经腧穴(44穴) 111

(一)瞳子髎 111

(二)听会 111

(三)上关 111

(四)颔厌 112

(五)悬颅 112

(六)悬厘 112

(七)曲鬓 112

(八)率谷 112

(九)天冲 113

(十)浮白 113

(十一)头窍阴 113

(十二)完骨 113

(十三)本神 113

(十四)阳白 113

(十五)头临泣 114

(十六)目窗 114

(十七)正营 114

(十八)承灵 114

(十九)脑空 114

(二十)风池 114

(二十一)肩井 115

(二十二)渊腋 115

(二十三)辄筋 115

(二十四)日月 115

(二十五)京门 116

(二十六)带脉 116

(二十七)五枢 116

(二十八)维道 116

(二十九)居髎 116

(三十)环跳 117

(三十一)风市 117

(三十二)中渎 117

(三十三)膝阳关 117

(三十四)阳陵泉 118

(三十五)阳交 118

(三十六)外丘 118

(三十七)光明 118

(三十八)阳辅 118

(三十九)悬钟 119

(四十)丘墟 119

(四十一)足临泣 119

(四十二)地五会 119

(四十三)侠溪 120

(四十四)足窍阴 120

第十二节 足厥阴经络及其腧穴 121

一、足厥阴经络 121

(一)经脉循行及其主要病候 121

(二)络脉循行及其主要病候 121

(三)经别循行 121

(四)经筋循行及其主要病候 121

(五)主治概要 121

二、足厥阴肝经腧穴(14穴) 122

(一)大敦 122

(二)行间 122

(三)太冲 123

(四)中封 123

(五)蠡沟 123

(六)中都 123

(七)膝关 123

(八)曲泉 124

(九)阴包 124

(十)足五里 124

(十一)阴廉 124

(十二)急脉 124

(十三)章门 125

(十四)期门 125

第十三节 奇经八脉及其腧穴 126

一、督脉及其腧穴 126

(一)经脉循行及其主要病候 126

(二)络脉循行及其主要病候 127

(三)主治概要 127

(四)督脉腧穴(29穴) 127

1.长强 127

2.腰俞 128

3.腰阳关 128

4.命门 128

5.悬枢 128

6.脊中 128

7.中枢 129

8.筋缩 129

9.至阳 129

10.灵台 129

11.神道 129

12.身柱 129

13.陶道 130

14.大椎 130

15.哑门 130

16.风府 130

17.脑户 131

18.强间 131

19.后顶 131

20.百会 131

21.前顶 131

22.囟会 131

23.上星 131

24.神庭 132

25.素髎 132

26.水沟 132

27.兑端 132

28.龈交 132

29.印堂 132

二、任脉及其腧穴 134

(一)经脉循行及其主要病候 134

(二)络脉循行及其主要病候 134

(三)主治概要 134

(四)任脉腧穴(24穴) 134

1.会阴 134

2.曲骨 135

3.中极 135

4.关元 135

5.石门 135

6.气海 136

7.阴交 136

8.神阙 136

9.水分 136

10.下脘 136

11.建里 137

12.中脘 137

13.上脘 137

14.巨阙 137

15.鸠尾 137

16.中庭 137

17.膻中 137

18.玉堂 138

19.紫宫 138

20.华盖 138

21.璇玑 138

22.天突 138

23.廉泉 139

24.承浆 139

三、冲脉 140

(一)经脉循行及其主要病候 140

(二)主治概要 140

(三)交会腧穴 140

四、带脉 141

(一)经脉循行及其主要病候 141

(二)主治概要 141

(三)交会腧穴 141

五、阳跷脉 141

(一)经脉循行及其主要病候 141

(二)主治概要 141

(三)交会腧穴 142

六、阴跷脉 142

(一)经脉循行及其主要病候 142

(二)主治概要 143

(三)交会腧穴 143

七、阳维脉 143

(一)经脉循行及其主要病候 143

(二)主治概要 143

(三)交会腧穴 143

八、阴维脉 144

(一)经脉循行及其主要病候 144

(二)主治概要 144

(三)交会腧穴 144

第十四节 常用奇穴 144

一、头颈部穴(12穴) 144

(一)四神聪 144

(二)太阳 144

(三)鱼腰 145

(四)耳尖 145

(五)球后 145

(六)上迎香 145

(七)金津、玉液 146

(八)夹承浆 146

(九)牵正 146

(十)医明 146

(十一)颈百劳 146

(十二)安眠 146

二、胸腹部穴(3穴) 147

(一)提托 147

(二)子宫 147

(三)三角灸 147

三、背部穴(7穴) 147

(一)定喘 147

(二)夹脊 147

(三)胃脘下俞 148

(四)痞根 149

(五)腰眼 149

(六)十七椎 149

(七)腰奇 149

四、上肢部穴(12穴) 149

(一)十宣 149

(二)四缝 149

(三)八邪 150

(四)外劳宫 150

(五)腰痛点 150

(六)小骨空 151

(七)大骨空 151

(八)中魁 151

(九)二白 151

(十)肘尖 151

(十一)臂中 151

(十二)肩前 152

五、下肢部穴(7穴) 152

(一)百虫窝 152

(二)鹤顶 152

(三)膝眼 152

(四)胆囊 153

(五)阑尾 153

(六)八风 153

(七)独阴 153

中篇 刺灸法 159

第四章 刺灸法总论 159

第一节 刺灸法的概念与分类 159

一、刺法的概念与分类 159

二、灸法的概念与分类 159

第二节 刺灸法操作的量学要素 160

一、刺法的量学要素 160

(一)刺激的强度 160

(二)刺激的时间 160

二、灸法的量学要素 160

第三节 刺灸法的注意事项 161

一、施术前的消毒 161

(一)针具器械消毒 161

(二)医者手指消毒 161

(三)施术部位消毒 162

(四)治疗室消毒 162

二、刺灸法的宜忌 162

(一)施术部位的宜忌 162

(二)患者体质的宜忌 162

(三)病情性质的宜忌 162

(四)刺灸时间的宜忌 162

(五)特殊情况的宜忌 163

第五章 刺灸法各论 165

第一节 毫针刺法 165

一、毫针的构造、规格、检查、修藏 165

(一)毫针的构造 165

(二)毫针的规格 166

(三)毫针的检查 166

(四)毫针的修藏 166

二、针刺法的练习 167

(一)指力练习 167

(二)手法练习 167

(三)实体练习 167

三、针刺前的准备 167

(一)针具选择 167

(二)体位选择 168

四、进针法 169

(一)单手进针法 169

(二)双手进针法 169

(三)针管进针法 170

五、针刺的方向、角度和深度 171

(一)针刺的方向 171

(二)针刺的角度 171

(三)针刺的深度 172

六、行针与得气 172

(一)行针的基本手法 172

(二)行针的辅助手法 173

(三)得气 174

七、针刺补泻 175

(一)单式补泻手法 175

(二)复式补泻手法 176

(三)影响针刺补泻效应的因素 177

八、留针与出针 178

(一)留针 178

(二)出针 178

九、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 178

(一)晕针 178

(二)滞针 179

(三)弯针 179

(四)断针 180

(五)血肿 180

(六)创伤性气胸 180

(七)刺伤其他内脏 181

(八)刺伤脑脊髓 181

(九)刺伤神经干 181

十、针刺注意事项 182

第二节 灸法 182

一、灸法的材料 182

(一)艾 182

(二)其他灸材 182

二、艾灸法的作用 184

(一)防病保健 184

(二)温经散寒 184

(三)扶阳固脱 184

(四)消瘀散结 184

(五)引热外行 184

三、灸法的种类及其运用 184

(一)艾炷灸 184

(二)艾条灸 186

(三)温针灸 188

(四)温灸器灸 188

(五)其他灸法 189

四、灸感及灸法补泻 190

(一)灸感 190

(二)灸法补泻 190

五、施灸的注意事项 190

(一)施灸的先后顺序 190

(二)施灸的禁忌 190

(三)灸后的处理 190

第三节 拔罐法 191

一、罐的种类 191

二、罐的吸拔方法 191

(一)火罐法 191

(二)水罐法 192

(三)抽气罐法 192

三、拔罐的应用方法 192

(一)留罐法 192

(二)闪罐法 192

(三)走罐法 193

(四)刺络拔罐法 193

(五)留针拔罐法 193

(六)药罐法 193

四、起罐方法 193

五、拔罐的作用和适用范围 194

(一)拔罐的作用 194

(二)拔罐的适用范围 194

六、拔罐的注意事项 194

第四节 三棱针法、火针法、皮肤针法、皮内针法 194

一、三棱针法 194

(一)操作方法 195

(二)适用范围 196

(三)注意事项 196

二、火针法 196

(一)操作方法 196

(二)适用范围 197

(三)注意事项 197

三、皮肤针法 197

(一)操作方法 198

(二)适用范围 198

(三)注意事项 199

四、皮内针法 199

(一)操作方法 199

(二)适用范围 199

(三)注意事项 199

第五节 电针法 200

一、操作方法 200

(一)配穴处方 200

(二)电针方法 200

(三)电针刺激参数的作用 200

二、适用范围 201

三、注意事项 201

第六节 穴位注射法、穴位埋线法、穴位贴敷法 201

一、穴位注射法 201

(一)操作方法 201

(二)常用药物 202

(三)适用范围 202

(四)注意事项 202

二、穴位埋线法 202

(一)操作方法 202

(二)适用范围 203

(三)术后反应及处理方法 203

(四)注意事项 204

三、穴位贴敷法 204

(一)常用药物 204

(二)操作方法 204

(三)适用范围 204

(四)注意事项 204

第七节 头针法 205

一、标准头针穴线的定位和主治 205

(一)额区 205

(二)顶区 206

(三)颞区 206

(四)枕区 207

二、适用范围 207

三、操作方法 207

(一)头针穴线选择 207

(二)进针方法 207

四、注意事项 208

第八节 耳针法 208

一、耳与经络脏腑的联系 209

二、耳郭表面解剖 209

三、耳穴的分布特点 210

四、耳穴的定位和主治 211

(一)耳轮穴位 212

(二)耳舟穴位 213

(三)对耳轮穴位 214

(四)三角窝穴位 215

(五)耳屏穴位 215

(六)对耳屏穴位 216

(七)耳甲穴位 217

(八)耳垂穴位 219

(九)耳背穴位 220

(十)耳根穴位 220

五、耳针法的临床应用 221

(一)适用范围 221

(二)选穴原则 221

(三)耳穴探查方法 221

(四)耳穴的刺激方法 222

(五)注意事项 223

第九节 针刀疗法 223

一、操作步骤及方法 223

二、适用范围 225

三、注意事项 225

下篇 针灸治疗 229

第六章 针灸治疗总论 229

第一节 针灸治疗作用和治疗原则 229

一、治疗作用 230

(一)疏通经络 230

(二)调和阴阳 230

(三)扶正祛邪 230

二、治疗原则 231

(一)补虚泻实 231

(二)清热温寒 232

(三)治病求本 232

(四)三因制宜 233

第二节 针灸临床诊治特点 234

一、辨证与辨经结合 234

二、辨证与辨病结合 235

三、调神与调气并重 236

第三节 针灸配穴处方 237

一、选穴原则 237

(一)近部选穴 237

(二)远部选穴 237

(三)辨证选穴 237

(四)对症选穴 238

二、配穴方法 238

(一)按部位配穴 238

(二)按经脉配穴 239

第四节 刺灸方法的选择 239

一、针灸方法的选择 239

二、操作方法的选择 239

三、治疗时间的选择 240

第五节 影响针灸疗效的因素 241

第六节 特定穴的临床应用 242

一、五输穴的临床应用 242

二、原穴、络穴的临床应用 243

三、背俞穴、募穴的临床应用 244

四、八会穴的临床应用 245

五、郄穴的临床应用 245

六、下合穴的临床应用 246

七、八脉交会穴的临床应用 246

八、交会穴的临床应用 246

第七章 针灸治疗各论 255

第一节 内科病证 255

一、中风 255

附:假性延髓麻痹 257

二、眩晕 257

附:高血压 259

三、头痛 260

附:偏头痛 261

四、面瘫 262

五、面肌痉挛 263

六、面痛 264

七、感冒 265

八、咳嗽 266

九、哮喘 267

十、心悸 269

十一、不寐 270

十二、胸痹 271

十三、郁病 272

附:抑郁性神经症 273

十四、癫狂 273

十五、痴呆 275

十六、痫病 276

十七、震颤麻痹 277

十八、消渴 278

十丸、胁痛 279

二十、胃痛 280

二十一、腹痛 281

二十二、呕吐 282

二十三、泄泻 283

二十四、痢疾 284

二十五、便秘 285

二十六、癃闭 286

附1:慢性前列腺炎 288

附2:前列腺增生症 288

二十七、压力性尿失禁 289

二十八、阳痿 290

附:性功能障碍 291

二十九、痿病 292

附1:小儿麻痹症 293

附2:重症肌无力 294

第二节 妇科病证 295

一、月经不调 295

二、痛经 297

三、经闭 298

四、崩漏 299

五、带下病 300

六、不孕症 301

七、绝经前后诸症 302

八、阴挺 303

九、缺乳 304

第三节 儿科病证 305

一、小儿遗尿 305

二、小儿惊风 306

三、抽动障碍 307

四、小儿食积 308

附:疳积 309

五、小儿脑性瘫痪 309

六、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310

第四节 骨伤科病证 311

一、痹病 311

附1:膝骨关节炎 312

附2:股外侧皮神经炎 313

二、颈痹 313

三、落枕 314

四、漏肩风 315

五、肘劳 316

六、腰痛 317

附1:腰椎间盘突出症 318

附2:坐骨神经痛 319

七、腱鞘囊肿 320

八、腱鞘炎 320

九、筋膜炎 321

十、扭伤 322

第五节 皮外科病证 323

一、瘾疹 323

二、湿疹 324

三、蛇串疮 325

四、神经性皮炎 326

五、痤疮 327

六、斑秃 328

七、疔疮 329

八、丹毒 330

九、痄腮 331

十、乳痈 332

十一、乳癖 333

十二、肠痈 334

十三、痔疮 335

第六节 五官科病证 336

一、目赤肿痛 336

二、麦粒肿 337

三、近视 338

四、视神经萎缩 338

五、眼睑下垂 339

六、耳鸣、耳聋 340

七、牙痛 341

八、口疮 342

九、咽喉肿痛 343

十、鼻渊 344

十一、鼻鼽 345

第七节 急症 346

一、晕厥 346

二、虚脱 347

三、高热 347

四、抽搐 348

五、内脏绞痛 349

(一)心绞痛 349

(二)胆绞痛 350

(三)肾绞痛 351

第八节 其他病证 352

一、慢性疲劳综合征 352

二、肥胖症 353

三、衰老 354

四、黄褐斑、除皱 354

(一)黄褐斑 354

(二)除皱 355

五、戒断综合征 356

(一)戒烟综合征 356

(二)戒毒综合征 357

六、术后切口疼痛 358

七、术后胃肠功能紊乱 358

八、肿瘤 359

附篇 参考资料 361

第一节 古代人体部位释义 361

一、头面部 361

二、颈项部 362

三、躯干部 363

四、上肢部 364

五、下肢部 364

第二节 针灸歌赋选 365

一、井荥输(原)经合穴歌 365

二、十五络脉歌 365

三、十二背俞穴歌 366

四、十二募穴歌 366

五、八会穴歌 366

六、十六郄穴歌 366

七、下合穴歌 366

八、八脉交会穴歌 366

九、骨度分寸歌 366

十、十二经穴歌 366

十一、八脉八穴治症歌 368

十二、四总穴歌 368

十三、回阳九针穴歌 368

十四、孙思邈先生针十三鬼穴歌 368

十五、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 369

十六、行针指要歌 369

十七、标幽赋 370

十八、金针赋 371

十九、百症赋 372

二十、席弘赋 373

二十一、玉龙赋 374

二十二、肘后歌 375

二十三、通玄指要赋 376

第三节 子午流注针法、灵龟飞腾八法 376

一、子午流注针法 376

(一)子午流注针法的应用基础 377

(二)子午流注针法的运用 381

二、灵龟飞腾八法 384

(一)灵龟八法 384

(二)飞腾八法 385

第四节 针灸现代研究概况 386

一、针灸文献研究 386

二、针灸临床研究 387

三、针灸开发研究 389

四、针灸标准化研究 390

五、针灸实验研究 390

主要参考书目 39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