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张世英文集.6》目录

第一篇 本体论与认识论 1

第一章 “人生在世”的两种结构——“人—世界”和“主体—客体” 3

一 “人—世界”和“主体—客体”两种在世结构的含义、区别与关系 3

二 两种在世结构在中西哲学史上的表现 8

三 对于人与世界关系问题的具体回答 14

第二章 精神发展的阶段 17

一 划分精神发展阶段的原则 17

二 个人精神发展的阶段 21

第三章 两种超越:纵向超越与横向超越;两种目标:相同与相通 29

一 纵向超越与横向超越 29

二 相同与相通 36

第四章 两种超越的途径:思维与想象 46

一 想象不同于思维的特点 46

二 从重思维转向重想象 49

三 想象的重要意义 52

第五章 两种无限观:“思维的无限”与“想象的无限” 57

一 两种无限的含义 57

二 对黑格尔“真无限”的批评 60

三 “真无限”的整体与“坏无限”的整体 62

四 “人生在世”的全过程 64

第六章 两种真理观:符合说与去蔽说 68

一 从符合说到去蔽说的转向 68

二 真理的本质在于超越和自由 72

第七章 论境界 77

一 境界的含义及其在中西哲学史上的意义 77

二 境界的形成 80

三 不同境界之间的沟通问题 82

四 用“万物一体”“民胞物与”的思想精神提高和沟通不同的精神境界 84

第八章 境界与文化 87

一 四种人生境界 87

二 个人的人生境界主要是在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下形成的 89

三 文化的评判问题 90

四 在发展科学的基础上提高人文文化和人文素质 94

五 科学、认识活动的抽象性与审美、道德活动的具体性 97

六 从科学认识到人生领悟 100

第九章 超越自我 102

一 禅宗关于超越自我的思想 102

二 超越自我在于超越主客二分式 108

第十章 超越之路 116

一 哲学的“奥秘性”与“公开性” 117

二 哲学的彻底的“公开性”在于永不脱离时间性和有限性 120

三 超越有限的历程 123

四 超越有限是一种长期磨炼的过程 125

第二篇 审美观 129

第十一章 审美意识的在世结构:人与世界的融合 131

一 审美意识:人与世界融合的产物 131

二 审美意识的特点:超越性 134

三 审美意识给人以自由 140

第十二章 审美意识的灵魂:惊异 143

一 传统哲学与惊异的对立 143

二 审美意识的惊异起于超越主客二分 147

三 缺乏审美意识或诗意的传统哲学的终结 149

四 惊异是哲学和审美意识(诗意)的灵魂 150

第十三章 典型说与显隐说 154

一 典型说及其哲学基础 154

二 显隐说及其哲学基础 156

三 真理的场所——艺术品 160

四 中国古典诗论的“隐秀”说 165

五 超越在场与功利追求 168

第十四章 审美意识:超越有限——再论典型说与显隐说 170

一 理论 170

二 历史 178

第十五章 审美价值的区分 186

一 黑格尔论艺术价值的区分 186

二 超越有限性的程度决定审美价值的高低 189

第十六章 两种哲学,两种语言观 198

一 西方古典哲学到现当代哲学的转向 198

二 语言学转向 201

三 语言意义的转换 205

四 “大言”与“小言” 209

第十七章 语言的诗性与诗的语言 215

一 语言的诗性 215

二 诗的语言与非诗的语言的区别 220

三 中国古典诗的语言的特征和要求 222

第十八章 美与真善 228

一 古希腊时期 228

二 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 230

三 近代 232

四 现当代 235

五 真善美统一于“万物一体” 237

第三篇 伦理观 239

第十九章 审美意识与道德意识 241

一 哲学史上的道德观 241

二 审美意识超越道德意识 246

三 西方一些思想家关于审美意识与道德意识的关系的论述 250

四 审美意识的超越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253

第二十章 人与世界的两重性 257

一 “被使用的世界”与“相遇的世界” 257

二 人生并非只是使用对象的活动 258

三 人生的最高意义:万物一体的领悟或“我—你”之间的相互回应 260

四 有“民胞物与”精神的人,能唤醒万物与之作语言交流 263

五 “我—你”关系的优先地位 265

六 让科技事业充满“民胞物与”和“仁爱”精神之火与光 267

第二十一章 人类中心主义和“民胞物与”说 270

一 中国哲学史上“民胞物与”和人类中心思想的统一 270

二 西方极端神秘主义者的非人类中心主义 273

三 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 277

第二十二章 和谐相处:人与人,人与自然——顺应与理解 279

一 和谐论的本体论根据——万物一体 279

二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80

三 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283

第二十三章 建立道德律的方式:对话与独白 286

一 从独白到对话 286

二 儒家的“万马齐喑”的伦理学与哈贝马斯的“交谈伦理学” 288

三 理与情 292

第二十四章 知行问题的道德含义与认识论含义 295

一 知行合一的道德意义 295

二 从天人合一到主客二分,从道德意义的知行合一到认识论意义的认识与实践 297

三 “知”哲学与“行”哲学 300

四 道家既“知”“道”亦“行”“道” 304

五 哲学与人生 305

第四篇 历史观 307

第二十五章 古与今 311

一 伽达默尔的古今融合论 311

二 王船山的“通古今而计之”的历史观 318

三 古与今之间的“紧张关系” 323

第二十六章 传统与现在 325

一 传统的性质与形成过程 325

二 对待传统的正确态度 329

第二十七章 历史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 336

一 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含义 336

二 时间距离的意义 339

三 人生的意义在于按照历史,不断超出自身而不执著 341

四 历史性问题就是人生意义问题 343

第二十八章 中心与周边 346

一 中心与周边关系的哲学基础 346

二 “万变不离其宗”剖析 348

三 民族性与时代性 351

四 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 352

第五篇 哲学发展的历程 357

第二十九章 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 359

一 西方哲学史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特点 359

二 西方哲学史的主要发展阶段 366

第三十章 中国哲学发展的历程 382

一 中国哲学史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特征 382

二 主要发展阶段 385

第三十一章 从“天人合一”到“万有相通” 409

一 “天人合一”的特点 409

二 “万有相通”的特点 412

三 “天人合一”与“万有相通”的区别以及中西文化史上从前者到后者的发展过程 414

四 在中国现实中“万有相通”进展迟缓及其原因 416

五 “万有相通”的哲学要求把“有我”与“忘我”结合起来 418

六 “万有相通”的哲学是中华文化走向未来的明灯 420

余论:希望的哲学 422

一 以希望哲学代替猫头鹰哲学 422

二 希望就是虚拟 423

三 希望就是战斗 424

四 希望与命运 425

五 希望与失望 426

六 希望与无限 42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