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上编 3
第一章 文化生态与现实语境 3
第一节 文学转型的历时演进及阶段性特征 3
第二节 “经济中心”时代的文学定位及应对策略 8
第三节 一元与多样并存的总体格局 12
第二章 “断裂”现象与新生代作家的突围 16
第一节 世纪末文坛的“断裂”事件 16
第二节 “断裂”的喧哗现象引发的思考 18
第三节 “断裂”作家的文学表演 25
第四节 由“断裂”引发的思考 43
第三章 重排大师与雅俗文学的重构 48
第一节 大师时代的结束与文学对大师的渴望 48
第二节 作为个案的茅盾与金庸 54
第三节 雅俗文学的流变与重构 66
第四章 新概念作文与“80后”写作 74
第一节 从“应试作文”到“三新写作” 74
第二节 大众传播与“80后”作者的出场 80
第三节 “80后”写作的主要特点 86
第四节 《十少年作家批判书》及其他 97
第五章 《百家讲坛》与“国学热”的反思 102
第一节 《百家讲坛》与学术大众化 102
第二节 “国学热”的反思与《百家讲坛》的问题 107
第六章 《沙家浜》与“红色经典”改编 115
第一节 从沪剧《芦荡火种》到京剧《沙家浜》 115
第二节 阶级语境与消费主义对改编的不同影响 117
第七章 莫言小说创作与诺贝尔文学奖 123
第一节 莫言小说创作与诺奖的“理想性”原则 123
第二节 “高密东北乡”的“生命狂欢”变奏 126
第三节 狂欢落幕之后的遐想 140
附录《灵山》与诺贝尔奖情结 147
第八章 《上海宝贝》与“另类”文学 163
第一节 “70后”出场与“另类”文学的生成 163
第二节 《上海宝贝》及其相关的“另类”情爱小说 167
第三节 “边际写作”与都市女性的灰色生活 176
第九章 网络文学的现状与问题 185
第一节 网络文学的生成与发展 185
第二节 “亲我主义”及其他 191
第三节 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205
第十章 新移民文学的境遇与发展 219
第一节 与大陆当代文学的内在关联 219
第二节 精神延续与主体自觉 225
第三节 “第三空间”及其蕴生的独特文学世界 231
第四节 艺术实践的追求和探索 250
第五节 发展表象背后的隐忧 260
下编 267
第十一章 “金王之争”与金庸、王朔的俗文学写作 267
第一节 王朔为何“挑战”金庸 267
第二节 “金王之争”的深层文化内涵 274
第十二章 “二余之争”与对文化散文的评价 279
第一节 “二余之争”及其对当代文坛的意义 279
第二节 文化散文兴起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动因 285
第三节 文化散文的“话语转向”及其当下面临的尴尬 289
第十三章“韩白之争”与文坛的“潜规则” 294
第一节“韩白之争”争什么 294
第二节 关于文坛、“圈子”和“潜规则” 299
第三节 体制内与体制外写作 302
第十四章《国画》与官场小说 306
第一节 官场小说与官场文化 306
第二节 浮华背后的隐喻与知识分子的岗位意识 311
第三节 官场小说现状及其面临的困境 316
第十五章《狼图腾》与生态文学 320
第一节 文学反思之路与生态文学的兴起 320
第二节《狼图腾》的主体形象与理性探询 323
第三节 生态文学的学科定位与诗意表达 326
第十六章“毛泽东文化热” 332
第一节 纪实文学历时发展与“毛泽东文化热”的特征 332
第二节 历史局限与三个向度的拓展 337
第十七章“大话”文学潮 342
第一节“大话”文学的兴起及其文体溯源 342
第二节“大话”文学的叙事策略 347
第三节“大话”文学的超验写作 351
第十八章 底层文学写作 356
第一节 底层与底层文学 356
第二节 底层之痛与底层之乐 362
第三节 历史局限及需要拓展的两个向度 379
后记 385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强制执行前沿与热点问题》陈兴责编;乔宇 2020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培训教材 理论热点问题党员干部学习辅导》(中国)胡磊 2018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研究论稿》雷恩海主编 2018
- 《凯恩斯文集 第13卷 社会、政治和文学论集》严忠志译 2018
- 《中国儿童文学名家名作典藏书系 散文卷 1》冯骥才著 2017
-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任永进,贺志涛著 2019
- 《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机制研究》阮晓莺著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