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史论 2
引论 作为认同构造的现代文学“乡土” 2
第一章 地方性文化视角的兴起 32
第一节 引入“主体” 32
第二节 1990年代以来文学“乡土”的变迁 36
第三节 “中国”的式微与“原子”个体 39
第四节 “乡土”认同的思维结构 43
第五节 地方文化视角的兴起 46
第六节 从“寻根”到“地方” 49
第二章 “中国”视域中的“河南” 55
第一节 豫籍作家皈依地方文化的“需要” 55
第二节 丑陋的“河南人” 61
第三节 中原衰落的历史及原因 64
第四节 河南文化精神的“造化演示”:黄河 67
第五节 河南,中国现代主体的“他者”或“代表”? 69
第六节 “中国弃儿” 72
第七节 “中”的尴尬 78
第八节 河南现代文学的运命 80
中篇 综论 84
第三章 话语与方法 84
第一节 何谓“话语”? 84
第二节 福柯的“地缘政治”与文化 88
第三节 主体与话语 91
第四章 “中原突破”的精神内涵 97
第一节 “弃儿”“寻根”与文化创伤 97
第二节 “伤口”凝视下的“中原突破” 104
第三节 一个典型个案:《坚硬如水》与“墓穴”记忆 110
第四节 河南现代文学里的“中国” 117
第五节 “寻根”的宿命 122
第五章 “中原突破”的话语形构 127
第一节 “乡土”话语的历史“索引” 127
第二节 官场话语 135
第三节 苦难话语 152
第四节 底层话语 173
第五节 历史话语 194
下篇 作家论 220
第六章 乔典运:现代中原“化石” 220
第七章 张宇:“软弱”与“鬼气”的叙述 245
第八章 李佩甫:卑贱的神圣之旅 261
第九章 阎连科:极端化写作的命运 281
第十章 刘震云:权力与人性的角逐 311
第十一章 李洱:反抒情的自我抒写 344
参考文献 362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研究论稿》雷恩海主编 2018
- 《凯恩斯文集 第13卷 社会、政治和文学论集》严忠志译 2018
- 《中国儿童文学名家名作典藏书系 散文卷 1》冯骥才著 2017
- 《中国地方艺文荟萃 华北东北卷 第1辑 3》《中国地方艺文荟萃》编委会编 2018
- 《中国地方艺文荟萃 华北东北卷 第1辑 1》《中国地方艺文荟萃》编委会编 2018
- 《绅士阶层与中国现代文学》罗维斯著 2019
- 《写给孩子的趣味天文学》(俄)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著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短篇小说卷 上 全2册》贺邵俊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