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语义框架研究 Constructing Semantic Frames in Discourse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高彦梅著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
- 页数:0 页
第一部分 导论 3
第一章 语篇语义学理论发展概述 3
1.引言 3
2.西方语篇语义学研究溯源 3
2.1 20世纪60—70年代:连贯和衔接 4
2.2 20世纪80年代:语篇语法和语篇语义学 5
2.3 20世纪90年代:以功能和认知为基础的语篇语义学 6
2.4语篇语义学理论在新世纪的发展 8
3.语篇语义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0
3.1从连贯到宏观结构 10
3.2从指称衔接到确认体系 11
3.3从词汇衔接到概念体系 12
3.4从连接到连接体系 14
3.5协商、评价和格律系统的发展 17
4.中国的语篇语义研究 18
4.1外语界的语篇语义研究 18
4.2汉语界对语篇语义的研究 21
5.语篇语义研究存在的问题 23
5.1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之间 23
5.2自下而上的语义发展 23
6.结语 24
第二章 语篇语义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研究方法 25
1.语篇语义学的研究对象 25
1.1作为线性材料的语篇 25
1.2作为完整语义单位的口语或书面语段落 26
1.3作为言语交流过程的产品 27
2.语篇的特性 28
2.1语篇是人类言语交流过程的产物 28
2.2语篇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语义单位 28
2.3语篇可以具有多种实现方式 28
3.语篇语义学的研究内容 29
4.语篇语义研究方法 30
4.1基于框架的语篇语义分析方法 30
4.1.1框架概念的演进 30
4.1.2语篇语义研究中的框架 36
4.1.3构建语篇语义框架 40
4.2语篇语义结构 40
5.结语 42
第二部分 语篇语义框架研究 45
第三章 语篇中的指称框架 45
1.引言 45
2.参与者的引入 46
2.1人物的引入 47
2.2事物的引入 53
3.指称框架的构建资源 55
3.1人物框架的构建资源 56
3.1.1名字对人物的确认 57
3.1.2名词所有格 58
3.1.3代词照应形式的使用 59
3.1.4比较指称 60
3.1.5限定性表达 61
3.2事物框架的构建资源 62
3.2.1语境指称 62
3.2.2框架指称 63
3.2.3邻近 65
3.2.4语篇指称 65
4.语篇中的人物框架 67
4.1玛格丽特的主体框架 67
4.2奥斯卡的主体框架 72
4.3多人框架的构建 74
4.4主要参与者的整体框架 76
5.框架元素的出现条件 77
6.结语 78
第四章 语篇中的事件框架 79
1.引言 79
2.事件类型 80
2.1什么是事件? 80
2.2事件类型 80
3.语篇中的微型事件 86
3.1物质事件 86
3.2心理事件 88
3.3关系事件 89
3.3.1属性特征 89
3.3.2身份 90
3.3.3类别 91
3.4言语事件 92
3.5行为事件 93
3.6存在事件 95
4.事件序列 97
4.1微型事件序列 97
4.1.1时间关系 99
4.1.2空间关系 102
4.1.3联合关系 103
4.1.4选择关系 104
4.1.5起因—条件 104
4.1.6解释 105
4.1.7例证 108
4.1.8投射 109
4.1.9省略和替代 110
4.1.10关系并存 110
4.2事件链 111
5.事件阶段 113
6.语篇中的事件框架 117
6.1事件结构 117
6.1.1核心事件 119
6.1.2对比事件 121
6.2双人感应框架 123
6.3评论框架 127
7.语篇的宏观事件结构 129
8.结语 131
第五章 语篇中的评价框架 133
1.引言 133
2.语篇中的评价类型 134
2.1情感 134
2.2判断 138
2.3鉴赏 143
2.4情感、判断、鉴赏之间的界限 145
3.评价的加强与减弱 147
3.1语势 147
3.2聚焦 149
4.语篇中的评价结构 150
4.1态度韵律 150
4.2态度分布 152
4.3评价结构 152
5.结语 157
第六章 语篇中的立场框架 159
1.引言 159
2.立场的特性 161
2.1主体性 161
2.2对话性 162
2.3主体间性 163
2.4社会性 165
3.语篇中的立场类型 165
3.1认识立场 166
3.2义务立场 168
3.3态度立场 169
3.4言语风格 171
4.立场归属 171
4.1主体立场 171
4.2主体间立场 172
4.2.1多声 174
4.2.2对话压缩 174
4.2.3对话扩展 177
4.2.4读者指称 181
4.2.5个性化旁白 182
4.2.6指令语 183
4.2.7问题 184
5.立场分布和立场结构 184
5.1微观立场分布 184
5.2立场结构 186
6.结语 190
第七章 语篇中的关系框架 192
1.引言 192
2.语篇中的各种关系 193
3.语篇中的微观关系 197
3.1详述关系 197
3.2时间关系 199
3.3添加关系 200
3.4背景关系 201
3.5比较关系 202
3.6因果关系 206
3.7条件关系 208
3.8微观关系的交叠 210
4.语篇中的宏观关系 211
4.1添加关系 212
4.2比较关系 214
4.3概括—详述关系 215
4.4总结 216
4.5宏观关系的交叠 217
5.实例分析——语篇中的关系网络 217
6.语篇中的关系结构 220
7.结语 222
第八章 交流语篇的协商框架 224
1.引言 224
2.交流角色与言语功能 225
2.1选择交流角色 225
2.2言语功能 225
2.3话语目标 226
3.语气结构 227
4.构建语步和话轮 229
4.1话语分析单位 229
4.2语步的确定 233
4.3语步的标注 234
4.4话轮、语步的微观言语功能 234
4.4.1起始话轮的言语功能 234
4.4.2起始语步的言语功能 236
4.4.3回应话轮的言语功能 238
4.4.4回应语步的言语功能 241
5.对话的发展 242
5.1话轮内部的扩展 243
5.2话轮之间的扩展 244
6.协商框架 246
6.1交流结构与宏观言语功能 246
6.2访谈话语的必要成分 247
7.结语 250
第九章 语篇中的信息框架 251
1.引言 251
2.小句的信息结构 251
2.1主位的功能类型 252
2.2主位的结构 256
2.3主位的特征 258
2.4小句的信息流 261
3.信息结构的扩展 264
3.1小句复合体 264
3.2阶段的信息结构 265
3.3主位推进模式 270
4.语篇宏观信息结构 273
4.1阶段以上的信息结构 273
4.2标记主位的语篇功能 274
4.3步骤内部的超主位延展 275
4.4宏观主位和宏观新信息 278
5.结语 280
第三部分 语篇语义研究与语言教学 283
第十章 语篇语义研究与语言教学 283
1.引言 283
2.语篇语义研究与写作教学 283
3.语篇语义研究与阅读教学 286
4.语篇语义研究与翻译理论和实践 287
5.语篇语义理论与口语教学 288
6.语篇语义理论与听力教学 289
7.语篇语义理论前景展望 289
7.1理论前景 290
7.2应用前景 290
8.结语 298
附录:语篇语义研究语料来源 299
参考文献 302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汉语词汇知识与习得研究》邢红兵主编 2019
- 《生物质甘油共气化制氢基础研究》赵丽霞 2019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联吡啶基钌光敏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李明霞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国语》和《战国策》词汇比较研究》陈长书著 2017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行政保留研究》门中敬著 2019
- 《新课标背景下英语教学理论与教学活动研究》应丽君 2018
- 《一个人的小美好》冯梅著 2019
-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黄咏梅著 2018
- 《芸编指痕》郑逸梅著 2019
- 《一卷大唐的风华 唐诗风韵》白落梅著 2019
- 《相逢如初见 回首是一生》白落梅著 2019
- 《艺林散叶》郑逸梅著 2019
- 《清代试律诗学研究》梁梅著 2018
- 《恐龙的宝藏 3 琥珀地图之谜》王一梅著 2011
- 《新发展理念》任丽梅著 2020
- 《世间所有相遇 都是久别重逢 红尘禅诗》白落梅著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