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 思想卷(3)
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 思想卷(3)

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 思想卷(3)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222
  • ISBN:
  • 页数:0 页
图书介绍:
《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 思想卷(3)》目录

序论:中国的中日思想交流史研究 1

第一编 中日古代思想关系总论 23

第一章 古代日本的儒学 25

(一)关于儒学之传入日本 25

(二)所谓日本早期儒学 28

(三)日本早期儒学的特征 30

(四)日本早期儒学的衰落 53

第二章《易》、“五行”与日本神话 58

(一)《易》与“五行”概要 58

(二)关于天津神、国津神的构成产生于《易》理的推论 68

(三)关于彦火火出见命神话产生于“五行”法则的推论 78

(四)结语 83

第三章 日本古代文化中的道家思想 85

(一)中日古文化中的“神道观” 86

(二)《日本书纪》中的“尊”与《道藏》中的“天尊” 88

(三)“天皇”的定格与道家文化 89

(四)日本古代皇室的“神器信仰”与“祝紫为上” 93

(五)10世纪日本宫廷的“咒文” 96

(六)日本奈良平安时代文学中的道家思想 97

附:芭蕉思想中《庄子》的影响 101

第四章 中国的阴阳学说与日本的古代文化 115

(一)《易》的东传 116

(二)日本古代政治中的阴阳道学说 117

(三)日本传统民俗中的阴阳道 124

第二编 宋明学术的东传 131

第五章 五山汉文学与五山新儒学 135

(一)五山文化的范畴 136

(二)五山汉文学 141

(三)五山僧侣“儒佛互补”的理念 148

(四)宋学的东传 155

(五)新儒学的确立 163

(六)两个需要说明的问题 172

第六章 日本近世的儒学 176

(一)林罗山与朱子学派 177

(二)中江藤树与阳明学派 191

(三)伊藤仁斋、荻生徂徕与古学派 203

第七章 日本对宋明学的受容与变容——以孝为视点的考察 221

(一)朱子学与阳明学关于“孝”的理论 222

(二)日本朱子学派的孝道观 230

(三)日本阳明学派的孝道观 236

(四)结语 247

第八章 中江藤树与中国思想 250

(一)对中国思想的吸收与创造 250

(二)藤树学的普遍性与现实意义 265

第九章 幕末与明治时期的阳明学与明清思想史 268

(一)幕末阳明学与大盐中斋 270

(二)大盐中斋对明清思想史的批评 275

(三)明清思想史中的阳明学 281

(四)清末思想界对幕末阳明学的理解 292

(五)结语:关于三个问题的辨正 298

第三编 近代转型期的中日思想交流 302

第十章 近世日本对中国兵家思想的受容与变容——以明代兵家思想为中心 304

(一)军事国家与兵学 304

(二)陆军——戚继光统兵术的受容问题 309

(三)海军——明代海防论的受容问题 318

(四)西洋的冲击 325

第十一章 《孟子》思想在日本——《孟子》与吉田松阴的“革命思想” 327

(一)引言:《孟子》在中日两国的命运 327

(二)日本和中国的吉田松阴研究 335

(三)《孟子》的“易姓革命”思想与吉田松阴“革命思想”的形成 342

(四)吉田松阴“革命思想”的特色 354

(五)结语 364

第十二章 幕末日本通过中国对“西洋”的学习——以接受《海国图志》为中心 367

(一)本课题研究的现状 367

(二)魏源和《海国图志》 371

(三)《海国图志》的东传日本 378

(四)幕末日本对《海国图志》的受容与思考 382

第十三章 清末知识分子的东西学观 399

(一)接受西学的逻辑结构与中学的位置 400

(二)中学的革新与西学的汲取 405

(三)“模范国论”与变法维新运动 411

(四)东学——立宪与革命的法门 417

(五)结语 422

第十四章 学习西方的比较:严复与福泽谕吉的国民观 425

(一)重视“国民”——国之“本” 425

(二)国民观——关于国民地位的认识 430

(三)改造国民方案所表达的“国民观” 440

(四)小结 447

中文版编后附志 44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