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七编  第17册  《淮南鸿烈》思想研究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七编  第17册  《淮南鸿烈》思想研究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七编 第17册 《淮南鸿烈》思想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林庆彰主编;陈丽桂著
  • 出 版 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863224075
  • 页数:320 页
图书介绍: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七编 第17册 《淮南鸿烈》思想研究》目录

第一章 刘安的生平与著作 1

第一节 刘安的生平 1

一、刘长的事迹与谋反 1

二、刘安的事迹与谋反 3

三、淮南王两世谋反研议 6

第二节 刘安的著作 12

第二章 《淮南子》的内容、体系与特质 12

第一节 《淮南子》的撰作与校注 21

第二节 《淮南子》的体系与特质 23

一、规拟治图的实用目标——杂家、道家与政术 23

二、以道为主,融采闳富 24

三、本末完赅的体系与结构 27

四、沿复、铺衍的楚文风格 30

五、俳偶与叶韵 32

六、毁誉纷歧的历代评价 37

第三章 《淮南子》的思想要论 41

第一节 道论 42

一、道的体性与创生 42

(一)道的体性 42

(二)道的创生 47

1、气化宇宙 47

2、气、一与道 50

二、道的效用与功能 52

(一)柔弱、超拔的老庄道论 53

(二)因循时变的淮南道术 55

三、道德退化与仁、义、礼、乐 63

(一)道德退化的历史观 63

(二)仁义礼乐与救衰扶败 65

四、结论 68

第二节 修养论 69

一、绪言 69

二、道生万物与人副天数 70

三、人性本静,嗜欲害之——性与情 71

四、形贱神贵、适情辞馀 74

五、气充神旺与心、神、气、志 81

六、由「道」到「术」——《淮南子》修养论的最终目标 87

(一)外化而内不化 87

(二)自得 89

第三节 《淮南子》中的阴阳学——天文 91

一、阴阳家与阴阳学 91

二、邹衍遗说与阴阳学 93

三、《淮南子》的天文学 97

(一)气的创生与天象 98

(二)天的区划与构造 99

(三)年的规定与月日的划分 103

1、回归年的确定 103

2、十二月的划分 103

3、九州七舍与朝、昼、昏、夜 103

(四)以北斗定天时 104

1、十二律与二十四节气 104

2、五音、十二律及其衍生 106

3、冬夏二至与阴阳消长 107

(五)太阴之运行、纪年与禨祥 109

(六)阴阳刑德与五行用事 115

1、刑德七舍 115

2、五行之生壮、用事与灾眚 115

(七)雌雄北斗与猒 117

(八)干支纪日与州国配属 118

(九)度、量、衡与音律之订定 120

四、结论 121

第四节 阴阳五行与神话交揉的《淮南子》地理 122

一、阴阳五行与神话意象夹揉的自然地理 122

(一)九州、九山、九塞、九薮、八风、六水 123

(二)八殥、八纮、八极 125

(三)三十七条河川之导源、流向与归趋 127

(四)各地水质与物产 128

(五)阴阳与气牵系下的自然生态与类应 129

二、五行架构下的人地与物产 131

(一)五行的生克与地理配属 132

(二)土为中主与五行相治 133

(三)五行的搭配与五气之循环转化 134

三、神话地理 135

(一)海内仙乡的建构——昆仑帝乡与神物 136

(二)海外的神话国度——三十六国及其附近的仙乡异产 137

(三)八风之神 138

四、数术与生物学的交揉 139

(一)阴阳数术下的神秘孕期 139

(二)物种的生成与演化 139

五、结论 142

第五节 《淮南子》的感应思想——兼论《春秋繁露》 144

一、传统中国哲学中的感应模式 144

(一)天降祸福 144

(二)气类相动 145

(三)精诚感通 146

二、《淮南子》的感应思想 148

(一)肯定天人灾异 148

(二)气类相动 149

(三)精诚感通 150

(四)气的交流与激荡——精诚感通与气类相动的合一 152

三、《春秋繁露》中的感应理论 154

(一)天的神性义 155

(二)天与人的比附与合类 156

(三)气类相动 158

四、《淮南子》与《春秋繁露》感应论之异同 161

(一)气化宇宙与物类相动之合一 161

(二)精诚感通与天降祸福的歧异 161

第六节 《淮南子·齐俗》对《庄子·齐物论》的因承与转化 162

一、《庄子》的「齐物」论 163

二、《淮南子》的「齐俗」论 163

(一)由「齐物」到「齐俗」 163

(二)道德不易,趋舍礼俗不定 164

(三)重实用宜,因时处势 168

第七节 淮南子的无为论 172

一、先秦诸子的无为 172

二、淮南无为论的特质 173

三、淮南子的无为论 175

(一)虚无与静默 175

(二)自正其道:循天保真与反己正身 178

(三)去智与劝学 180

(四)易简与周数 184

(五)柔后与因循 187

(六)时、变与权、常 194

四、结论 198

第八节 《淮南子》的政治思想 199

一、政治的目的与原则 201

二、君道与臣操 205

三、用人为官 210

(一)用人 210

(二)治官 213

四、势与法 215

(一)势 215

(二)法 216

1、法之功能与特质 216

2、法的设立与依据 218

3、法的施行与用贤 219

4、仁本而法末 220

六、结论 221

第九节 淮南子论兵 224

一、绪言 224

二、《淮南子》以前诸子论兵 224

(一)儒家论兵 225

(二)墨家论兵 225

(三)道家论兵 226

(四)法家论兵 226

(五)兵家论兵 227

(六)《吕氏春秋》论兵 230

三、《淮南子》论兵 232

(一)兵之源起与仁义 232

(二)兵本在政,以德止争 234

(三)《淮南子》之兵术 236

1、隐形与持静 236

2、因乘而迅疾 238

3、权、势与用奇 240

4、论将 243

附录一 淮南多楚语——论淮南子的文字 247

一、「新特」「沿复」的《淮南子》用字 247

二、淮南多楚语 252

三、淮南与楚域 265

附录二 《淮南子》解老 267

一、汉人解老——由道至术 267

二、承袭与创造兼具的《淮南子》解老 268

(一)深入理解与创造性诠释 268

(二)经世而尚用 270

(三)铺衍以显实 271

(四)博采以转化 273

1、道与理、数、术 274

2、柔后因循、用弱而强 274

3、有为无为与去智劝学 277

4、气化宇宙与精气养生 277

5、气类感通、精诚相动 279

三、结论 280

参考书目 28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