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体育理论》目录
标签:理论 体育

第一章 体育与体育的科学基础 1

第一节 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1

一 体育的概念 1

二 体育的产生 3

三 体育的发展 4

第二节 体育的效能 8

一 强健身心效能 9

二 教育效能 10

三 调节感情效能 11

四 政治效能 12

五 经济效能 13

第三节 体育的科学基础和体育科学体系 15

一 体育的科学基础 15

二 体育科学体系 18

第四节 体育现代化的主要标志 20

一 现代体育的国际化 21

二 现代体育的社会化 22

三 现代体育的科学化 23

第二章 我国体育的目的与任务 26

第一节 我国体育的目的与任务 26

一 我国体育的目的 26

二 我国体育的任务 27

第二节 实现体育目的与任务的基本途径和要求 35

一 实现体育目的与任务的途径 35

二 实现体育目的与任务的基本要求 36

第三节 实现我国体育目的与任务的组织体制 41

一 组织领导体制 42

二 人才培养体制 47

三 运动训练体制 48

第三章 体育的手段 50

第一节 体育手段的概述 50

第二节 身体练习 52

一 身体练习的特点 52

二 身体练习的技术结构 53

三 身体练习的要素 56

四 身体练习质量的评定 61

第三节 身体练习的分类与运用 63

一 身体练习分类的方法 63

二 身体练习分类的运用 64

第四章 学校体育的目的与任务 66

第一节 学校体育在国民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66

第二节 学校体育的目的与任务 70

第三节 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与任务的组织形式和基本法规 72

一 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与任务的组织形式 72

二 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与任务的基本要求 73

三 有关学校体育的几项基本法规 75

第五章 体育教学的基本原理 80

第一节 体育教学的一般概述 80

一 体育教学的特点 80

二 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81

三 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85

第二节 体育教学原则 87

一 体育教学中的锻炼性原则 87

二 体育教学中传授知识、技术、技能的原则 92

三 体育教学中的教育性原则 97

第三节 体育教学内容 103

一 体育教学大纲 103

二 中学体育教材内容的特点 109

三 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体育教学大纲摘要介绍 111

第四节 体育教学方法 115

一 体育教学方法概述 116

二 体育教学中的锻炼方法 116

三 体育教学中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方法 120

四 体育教学中的教育方法 128

第五节 体育教学中的美育 131

一 体育教学中的审美对象 132

二 体育教学中美育的任务 137

三 体育教学中实施美育的一般要求 137

第六章 体育课 139

第一节 体育课的类型和结构 139

一 体育课的类型 139

二 体育课的基本结构 142

第二 节体育课的组织 148

一 体育课堂常规 148

二 队列、体操队形运用的方法和要求 150

三 编班分组和分组教学 151

四 场地、器材布置 154

五 培养和使用体育骨干 155

第三节 体育课的密度和运动负荷 156

一 体育课的密度 156

二 体育课的运动负荷 164

第四节 体育课的准备和分析 172

一 体育课的准备 172

二 体育课的分析 174

第五节 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与考核 178

一 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178

二 体育教学工作考核 195

第七章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 203

第一节 早操、课间操和班级体育锻炼 204

一 早操、课间操 204

二 班级体育锻炼 205

三 早操、课间操和班级体育锻炼的组织与管理 207

第二节 校外体育锻炼 208

一 校外的自由健身娱乐活动 208

二 家庭体育 209

三 社会体育场所与活动 209

四 野营体育活动 209

第三节 运动竞赛 210

一 运动竞赛的意义和种类 210

二 运动竞赛的计划 212

三 运动竞赛的组织 214

四 竞赛方法和评定名次的方法 217

第八章 学校课余运动训练 221

第一节 学校课余运动训练的特点和任务 221

一 学校课余运动训练的特点 221

二 学校课余运动训练的任务 224

第二节 学校课余运动训练的原则 224

一 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的原则 225

二 不间断性原则 226

三 周期性原则 227

四 合理增加运动负荷的原则 229

五 区别对待原则 233

第三节 学校课余运动训练的内容 234

一 身体训练 234

二 技术训练 239

三 战术训练 241

第四节 学校课余运动训练的方法 243

一 持续训练法 243

二 重复训练法 243

三 间隙训练法 244

四 变换训练法 245

五 综合训练法 246

六 竞赛训练法 246

第五节 学校课余运动队的组建 247

一 确定项目 247

二 建立运动队 248

三 挑选队员 249

第六节 学校课余运动训练的计划 251

一 多年训练计划 251

二 学年训练计划 252

三 阶段训练计划 254

四 周训练计划 255

五 训练课计划 256

第七节 赛前短期集训 256

第九章 体育教师 264

第一节 体育教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264

一 体育教师工作的地位 264

二 体育教师的作用 265

第二节 体育教师工作的特点和职责 266

一 体育教师工作的特点 266

二 体育教师工作的职责 267

第三节 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268

一 高尚的思想品德 269

二 全面的业务工作能力 270

三 良好的文化、语言修养 271

四 健壮的体魄 273

第四节 体育教师的进修与提高 274

一 进修提高的意义与内容 274

二 进修、提高的方式 275

第十章 学校体育管理 277

第一节 学校体育的组织领导机构及人员职责 277

第二节 学校体育管理内容和方法概要 281

一 体育管理的内容 281

二 体育管理过程的基本程序 285

第十一章 学校体育科学研究 288

第一节 学校体育科学研究概述 288

第二节 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的方法 290

第三节 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的步骤 294

第四节 怎样撰写论文 29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