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祝总斌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500407009
  • 页数:38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专著。全书分九章,对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在不同历史阶段纷繁缭乱的变化,逐一作了细致考证与论述。主要特点是:1.对历代宰相究竟握有什么权力,提出了与前人完全不同的新看法。历史上频出现的皇帝、宰相、秘书咨询官员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就制度言,全可通过这一新看法得到解释。2.不同意长期以来流行的宰相制度变化发展主要出于君相权力之争说。3.详细探讨秘书咨询官员的职掌、任务,特别是其出现、演变的历史背景。4.将政治制度与宫廷内外的建筑布局联系起来分析,这是一个前人很少留意的新视角。本书对整个两千年政治制度的研究,也具有启发性。<br>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

第二节 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宰相权力及其有时受侵夺的实质 4

第三节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14

第二章 两汉的三公(上)——西汉初至成帝绥和改制以前的三公 19

第一节 三公的称呼和特点 19

第二节 三公的职权 24

一、概说 24

二、议政权 28

三、监督百官执行权 33

第三节 三公的属官 42

一、长史与司直 43

二、各曹掾史 47

第三章 两汉的三公(下)——西汉成帝绥和改制以后至东汉末的三公 55

第一节 绥和元年的改制——三公鼎立制度的建立 55

第二节 东汉三公鼎立制度采用、坚持的原因 61

第四章 西汉的中朝官与尚书 75

第一节 西汉的中朝官制度 75

一、中朝官的特点 75

二、中朝官的职权与成员 77

三、中朝官制度形成的原因 82

一、尚书 85

第二节 西汉的尚书、领尚书事制度 85

二、领尚书事制度 96

第五章 东汉的尚书 101

第一节 东汉尚书的特点 101

一、汉光武时期尚书的特点 101

二、汉章帝以后尚书制度继续发展的原因与特点 106

三、关于夸大东汉尚书权力史料的辨正 119

四、尚书与三公的关系 122

第二节 东汉尚书的组织机构 126

一、东汉尚书机构的扩大 126

二、东汉尚书的组织与职权 127

一、曹魏三公仍是宰相 142

第六章 魏晋的三公、尚书 142

第一节 曹魏(附蜀、吴)的三公、尚书 142

二、曹魏三公权力向尚书进一步转移及其原因 147

三、蜀、吴之三公(丞相)、尚书 156

第二节 两晋的三公、尚书 159

一、曹魏后期促成宰相权力转移的主要原因 159

二、西晋的三公、八公 167

三、西晋的尚书台——宰相机构 175

四、东晋的录尚书事 188

五、东晋尚书台的一个变化 197

一、南朝的三公 205

第一节 南朝的三公、尚书 205

第七章 南北朝的三公、尚书 205

二、南朝录尚书事权力之削弱 209

三、宋、齐尚书令、仆射的特殊地位 212

四、梁代宰相制度的特点 216

五、南朝的尚书上省、下省 225

第二节 北朝的三公、尚书 231

一、北魏的三公和公卿集议制度 232

二、北魏、北齐的尚书省长官是宰相 242

三、北魏、北齐尚书机构的发展变化 246

一、汉代的“门下”涵义和禁中范围 252

第一节 “门下”之义和禁中范围的演变 252

第八章 两汉魏晋南北朝的门下 252

二、魏晋南北朝的门下省与禁中范围 258

第二节 汉代的侍中寺——门下省的前身 268

一、汉代侍中的发展阶段 268

二、东汉侍中寺的主要职掌 275

第三节 两晋的门下省 278

一、三国时期的侍中寺问题 278

二、晋代的门下三省 283

三、晋代门下三省的职权 287

第四节 南朝的门下省 291

一、南朝门下省组织机构的变化 291

二、南朝门下省职权的发展变化 295

第五节 北朝的门下省 307

一、魏孝文帝改革以前的北朝门下省 307

二、魏孝文帝改革以后的北朝门下省 311

三、北朝的侍中不是宰相 317

第九章 两汉魏晋南北朝的中书 322

第一节 西汉的中书 322

一、西汉中书的特点 322

二、西汉中书的组织机构 325

第二节 魏晋的中书省 331

一、曹魏的中书省 331

二、西晋的中书省 337

三、东晋的中书省 343

第三节 南朝的中书省 347

一、南朝的中书监、令 347

二、南朝的中书侍郎与西省 350

三、南朝的中书舍人 356

第四节 北朝的中书省 368

一、北朝中书省权力不重的原因 368

二、北魏、北齐的中书各官 369

三、中书诏敕与手诏 376

简短的结论 379

后记 38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