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戊戌百年祭  1898-1998
戊戌百年祭  1898-1998

戊戌百年祭 1898-1998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济琛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华文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507507017
  • 页数:404 页
图书介绍:这是一部全面系统展示一百年前那段波澜壮阔历史画面的力作。
《戊戌百年祭 1898-1998》目录
标签:编著

戊戌百年祭(上) 1

第一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1

《马关条约》的盘剥 1

戊戌变法与我国现代化 高放 1

饮鸩止渴 12

财政支绌,“罗掘已空” 15

“横征暴敛,民不堪命” 20

旧制度风雨飘摇 23

慈禧的洋务班底 28

第二章 王朝中枢的失衡 28

洋务总管奕 36

洋务主将李鸿章 42

倒霉的皇叔 45

西宫压倒东宫 50

生不逢时的光绪帝 53

帝后失和 60

不得不退到幕后的慈禧 65

李鸿章与西太后 80

李鸿章时代的结束 85

第三章 李鸿章时代之后 88

两代帝师翁同和 88

亲如父子的君臣关系 90

擢拨文廷式和张謇 94

“帝党”与“后党” 100

清流名士 111

两广总督抗法卫国 125

冯桂芬 129

第四章 新角色登场 129

王韬 131

容闳 134

薛福成 136

马建忠 138

郑观应 139

陈虬 宋恕 142

何启 143

唐景星 144

马良 145

共同的经历类型和世界观念 146

香港--上海走廊 149

内地人口:李鸿章和沿海改革者 152

沿海与中国19世纪的变革 155

独行客康有为 159

第五章 高鼻梁蓝眼睛的中国改革论者 169

局外旁观者赫德 169

林乐知的批评与建议 173

李提摩太的社会改革观 186

广学会打天下 196

外人的“中国心” 199

欧风强劲 202

第六章 深宫思变 208

年幼好学 208

忧民念每深求治日兢兢 209

大厦赖群才济治由贤能 211

虚怀能纳谏旁求常侧席 214

战败与反省 217

“卧薪尝胆”雪国耻 226

萌发维新思想 230

变法尝试 234

路在何方:寻找新的力量 242

第七章 先行一步:张之洞与湖北改革 246

张之洞:从主战到变革 246

军队改革与湖北新军 260

经济改革与湖北实业振兴 267

湖北传统教育格局 283

改进传统书院 286

一个模范:两湖书院 288

新教育的诞生 291

从自强学堂到方言学堂 296

从引进美国棉种到农务学堂 302

工业教育与工艺学堂 305

张之洞与湖北教育 307

第八章 异军突起:康有为与万木草堂 311

草堂创设 311

沿革 315

政治干部的摇篮 317

学什么? 320

登堂入室 324

美妙的草堂岁月 326

牛刀小试 331

草堂精英 334

第九章 庞杂的思想:启蒙运动与中国传统 340

西学东渐 340

都在谈“变”:对《校邠庐抗议》的一次讨论 344

近代“西学”与康梁“新学” 356

旧瓶新酒 363

“议院”是谁提出的 371

几种中国式“议院”方案 374

维新派的“议院”与“民权” 376

一个令人困惑的难题 378

第十章 严复:从西洋归来的思想家 383

船政学堂优等生 383

负箧英伦 384

归来在北洋水师学堂 386

甲午惊梦 389

独树一帜《国闻报》 393

天下震惊《天演论》 397

戊戌百年祭(中) 405

第十一章 宫墙外的动静 405

公车上书 405

康有为的上书活动 417

从《万国公报》到《中外纪闻》 424

北京强学会 427

强学人物 432

合群与内讧 439

第十二章 上海:变法的舆论中心 443

第一块居留地 443

工部局:殖民统治机构的由来 448

“国中之国” 452

洋学堂的兴办 457

新闻和出版事业 464

上海强学会 474

强学会和中国公会 478

康、张派系 480

《强学报》 488

强学又一次流产 492

风行华夏的《时务报》 496

《时务报》的汪梁之争 506

《时务报》汪黄之争 517

报刊盛行书肆林立 523

浏阳兴算 529

第十三章 湖南变法 529

长沙风云初动 532

时务学堂 542

《湘报》出世 546

南学会 548

黄氏地方自治 563

新旧较量 572

堡垒总是从内部攻破 581

学政江标 591

第十四章 群英汇聚的人文景观:“湖南现象”分析 591

巡抚陈宝箴 596

按察使黄遵宪 598

开明士绅王先谦 601

迟到的谭嗣同 608

湘西才子熊希龄 625

浏阳--杰唐才常 630

江湖侠士毕永年 633

梁启超入湘 636

湖南人的性格 642

风气一变动天下 653

第十五章 京湘沪以外的中国 658

戊戌变法与天津 658

四川士林风气 667

尊经书院的建立 669

廖平与今文经学 676

宋育仁的追求 681

四川知识分子与公车上书 689

维新变法在四川 690

康有为与华南维新 703

华南号角《知新报》 709

浙江有限的动作 711

安徽的变法活动 715

贵州知识阶层的觉醒 722

第十六章 警报与躁动 731

中俄密约 731

胶州事件 732

强租旅大 739

英租威海卫 744

法租广州湾 746

展拓香港 748

瓜分色机 751

五大臣“问话” 752

统筹全局 755

全民上书 758

保国保种 760

保国会自身难保 763

明定国是 771

第十七章 日本模式 775

黄遵宪使日 775

《日本国志》和《日本杂事诗》 778

《日本国志》的明治维新观 781

《日本国志》对明治维新的系统介绍 785

《日本国志》的影响 793

康有为何时开始购读日本书 798

《日本变政考》与《明治政史》 800

从《日本国志》到“日本模式” 810

第十八章 翁康交谊与反目 814

翁同和的稳健与温和 814

康有为的激进路线 822

谁来充当旗手 829

翁康蜜月 830

反目:从学术思想到政治路线 837

第十九章 翁同和开缺之迷 844

突然降临的灭顶之灾 844

谁是主谋 847

翁光起冲突 848

乘人之危 落井下石 854

公将私报 856

第二十章 中国政治的特征:翁同和透视 862

学术与心术 862

维新时代的官场习气 875

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 877

皇帝的家事与国事 885

谁能居间调停:和两宫的尝试与失败 893

戊戌百年祭(下) 899

第二十一章 变法中枢的重组 899

频繁召见新派大臣 899

康有为获宠与献策 909

实干家张元济 921

军机处 924

军机四卿 928

活跃的两台谏 942

开放言路 958

第二十二章 制度变革 958

革新官制 961

澄清吏治 969

删改则例 971

旗人平民化 972

经济改革启动 975

文教立国 984

八股科举穷途末路 992

军队现代化 996

进化论与传统社会观 998

第二十三章 社会改造 998

伦理观的变革 1002

文化观的演进 1005

新社会的胚胎 1013

移风易俗与社会启蒙 1016

“与欧美同俗” 1020

虽不施行 天下移风 1025

妇女冤仇深 1027

旧女学灭 新女学兴 1031

解放小脚 1041

不缠足运动勃兴 1045

缠足禁废的文化透视 1054

第二十四章 借助外力的尝试 1068

扬英抑俄的宣传 1068

中日和好的劝说 1074

对维新分子的影响 1077

英向刘坤一游说 1082

日向张之洞活动 1085

维新分子的态度 1089

联盟英日的热情 1092

联盟英日的理由 1094

纵横术的破产 1099

第二十五章 新旧决斗:从权衡新旧到最后摊牌 1102

后台阴谋 1102

新旧斗法 1106

王照事件 1109

权衡新旧 1112

稳健与激进 1122

康谭铤而走险 1130

宫迁政变 1133

瀛台风雨 1139

己亥建储 1145

新政措施存废 1151

第二十六章 流血与亡命 1155

戊戌六君子 1155

康梁出逃 1161

张黄获救 1170

元济革职 1176

陈宝箴之死 1178

沈鹏上疏 1179

第二十七章 康梁勤王 1185

心怀叵测的“日本朋友” 1185

保皇会 1190

两广密谋 1194

“拥藩倒幕” 1203

勤王与反清 1205

第二十八章 自立军起义 1211

唐佛尘东渡 1211

红叶馆饯别归国 1213

正气会 1214

富有票与自立会 1218

张园国会 1224

自立军聚结华中 1227

大通之役 1230

汉口起事 1235

张之洞的静观与翻脸 1240

唐才常之死 1245

第二十九章 中国政治的走向 1252

军事近代化与军阀袁世凯 1252

袁世凯与戊戌政变 1264

未来强人与强权政治 1272

孙康协调失败 1274

日本“协调”难成 1276

孙康争夺会党 1279

孙梁携手与最后决裂 1281

第三十章 反思 1288

中外比较:改革的历史机遇 1288

缘木求鱼 1303

书生操政 1306

自上与自下 1308

激进主义批评 1311

变革的社会承受力 1313

帝后矛盾的激化 1314

大祸临头冒险犯难 1318

可行策略初探 1319

变法失败的思想因素 1324

康氏理论省察 1328

戊戌时代的思想分歧 1332

维新志士的心态 1335

愤激与惰性变感 1340

文化链:变革的深层思考 1344

维新文化选择的教训 134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