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4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子慧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改革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800726738
- 页数:1747 页
专家评审意见 1
总论 杨子慧 1
上古至秦汉编 3
第一章 人口活动的自然与社会环境 3
概述 3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学术委员会评审意见 4
第一节 上古人口活动的自然与社会环境 9
第二节 夏商人口活动的自然与社会环境 14
第三节 西周、春秋、战国人口活动的自然与社会环境 17
第四节 秦代人口活动的自然与社会环境 27
第五节 西汉人口活动的自然与社会环境 29
第六节 东汉人口活动的自然与社会环境 41
第二章 人口数量 48
概述 48
第二节 夏商的人口数量 53
第一节 上古的人口数量 53
第三节 西周、春秋、战国的人口数量 54
第四节 秦代的人口数量 55
第五节 西汉的人口数量 56
第六节 东汉的人口数量 62
第三章 人口分布 70
概述 70
第一节 上古的人口分布 72
第二节 夏商的人口分布 73
第三节 西闻、春秋、战国的人口分布 74
第四节 奏代的人口分布 75
第五节 西汉的人口分布 75
第六节 东汉的人口分布 82
第四章 人口迁移 88
概述 88
第一节 上古的人口迁移 96
第二节 夏商的人口迁移 96
第三节 西周、春秋、战国的人口迁移 99
第四节 秦代的人口迁移 104
第五节 西汉的人口迁移 105
第六节 东汉的人口迁移 112
第五章 人口死亡 119
概述 119
第一节 上古的人口死亡 128
第二节 夏商的人口死亡 129
第三节 西周、春秋、战国的人口死亡 130
第四节 秦代的人口死亡 135
第五节 西汉的人口死亡 137
第六节 东汉的人口死亡 142
第六章 人口政策 149
概述 149
第一节 上古的人口政策 155
第二节 夏商的人口政策 155
第三节 西周、春秋、战国的人口政策 156
第四节 秦代的人口政策 162
第五节 西汉的人口政策 163
第六节 东汉的人口政策 169
第七章 人口构成 173
概述 173
第一节 上古的人口构成 179
第二节 夏、商的人口构成 180
第三节 西周、春秋、战国的人口构成 183
第四节 秦代的人口构成 193
第五节 西汉的人口构成 197
第六节 东汉的人口构成 209
第八章 少数民族 216
概述 216
第一节 上古的少数民族 223
第二节 夏商的少数民族 224
第三节 西周春秋战国的少数民族 225
第四节 秦代的少数民族 226
第五节 西汉的少数民族 227
第六节 东汉的少数民族 236
第九章 人口统计与管理 243
概述 243
第一节 上古的人口统计与管理 250
第二节 夏商的人口统计与管理 251
第三节 西周、春秋、战园的人口统计与管理 252
第四节 秦代的人口统计与管理 268
第五节 西汉的人口统计与管理 269
第六节 东汉的人口统计与管理 275
第十章 婚姻与家庭 278
概述 278
第一节 上古的婚姻与家庭 287
第二节 夏、商的婚姻与家庭 289
第三节 西周、春秋、战国的婚姻与家庭 290
第四节 秦代的婚姻与家庭 298
第五节 西汉的婚姻与家庭 299
第六节 东汉的婚姻与家庭 302
第十一章 人口思想 307
概述 307
第一节 上古的人口思想 312
第二节 夏、商的人口思想 313
第三节 西周、春秋、战国的人口思想 314
第四节 秦代的人口思想 323
第五节 西汉的人口思想 326
第六节 东汉的人口思想 329
第四节 云南少数民族 332
第一章 人口活动的自然与社会环境 333
概述 333
魏晋南北朝编 333
第一节 三国时期 339
第二节 两晋时期 341
第三节 南北朝时期 343
第二章 人口数量 350
概述 350
第一节 三国时期 354
第二节 两晋时期 356
第三节 南北朝时期 358
第三章 人口死亡 360
概述 360
第一节 三国时期 363
第二节 两晋时期 367
第三节 南北朝时期 372
第四章 人口迁移 375
概述 375
第一节 三国时朗 381
第二节 两晋时期 384
第三节 南北朝时期 389
第五章 人口分布 391
概述 391
第一节 三国时期 394
第二节 两晋时期 394
第三节 南北朝时期 397
第六章 人口构成 410
概述 410
第一节 三国时期 414
第二节 两晋时期 417
第三节 南北朝时期 421
第七章 人口素质 431
概述 431
第一节 三国时期 436
第二节 两晋时期 437
第三节 南北朝时期 440
第八章 婚姻与家庭 447
概述 447
第一节 三国时期 452
第二节 两晋时期 454
第三节 南北朝时期 457
第九章 少数民族 466
概述 466
第一节 北方少数民族 475
第二节 南方少数民族族 482
第十章 户籍管理与人口统计 484
概述 484
第一节 三国时期 486
第二节 两晋时期 488
第三节 南北朝时期 491
第十一章 人口思想与人口政策 499
概述 499
第一节 三国时期 502
第二节 两晋时期 503
第三节 南北朝时期 505
第一章 人口活动的自然与社会环境 515
概述 515
隋唐五代编 515
第一节 隋代 521
第二节 唐代 523
第三节 五代十国 531
第二章 人口数量 534
概述 534
第一节 隋代人口数量 542
第二节 唐代人口数量 543
第三节 五代人口数量 548
第三章 人口死亡 549
概述 549
第一节 隋代人口死亡 554
第二节 唐代人口死亡 555
第三节 五代人口死亡 560
概述 563
第四章 人口迁移 563
第一节 隋代人口迁移 569
第二节 唐代人口迁移 570
第三节 五代人口迁移 574
第五章 人口分布 576
概述 576
第一节 隋代人口分布 580
第二节 唐代人口分布 583
第六章 人口构成 597
概述 597
第一节 隋代人口构成 603
第二节 唐代人口构成 605
第三节 五代人口构成 613
第七章 文化教育与人口素质 616
概述 616
第一节 隋代 621
第二节 唐代 622
第三节 五代 627
第八章 婚姻与家庭 628
概述 628
第一节 隋代婚姻与家庭 634
第二节 唐代婚姻与家庭 635
第三节 五代婚姻与家庭 640
第九章 少数民族 643
概述 643
第一节 突厥 650
第二节 回纥 651
第三节 吐蕃 652
第四节 南沼、契丹 653
第五节 其他民族 653
第十章 户籍与人口统计 658
概述 658
第一节 隋代户籍与人口统计 661
第二节 唐代户籍与人口统计 664
第三节 五代户籍与人口统计 670
概述 671
第十一章 人口思想与人口政策 671
第一节 隋代人口思想与人口政策 676
第二节 唐代人口思想与人口政策 678
第三节 五代人口政策 683
宋辽金元编 687
第一章 人口活动的自然与社会环境 687
概述 687
第一节 疆域与耕地面积 694
第二节 经济概况 698
第三节 经济政策 703
第二章 人口数量 710
概述 710
第一节 宋朝人口数量 714
第二节 辽、夏人口数量 719
第三节 金国人口数量 720
第四节 元朝人口数量 721
第五节 部分区域人口数量 722
第六节 人口数量变化因素 724
第三章 人口分布 727
概述 727
第一节 北宋人口分布 731
第二节 南宋人口分布 745
第三节 辽国人口分布 745
第四节 金国人口分布 749
第五节 元朝人口分布 752
第四章 城镇与乡村人口 757
概述 757
第一节 城镇发展 760
第二节 城乡人口规模 760
第五章 人口迁移 761
概述 761
第一节 宋朝人口迁移 767
第二节 夏国人口迁移 770
第三节 辽国人口迁移 771
第四节 金国人口迁移 772
第五节 元朝人口迁移 773
第六节 迁移人口构成 776
第六章 人口死亡 778
概述 778
第一节 宋朝人口死亡 781
第二节 辽国人口死亡 790
第三节 金国人口死亡 790
第四节 元朝人口死亡 794
第七章 人口构成 798
概述 798
第一节 宋朝人口年龄与性别构成 803
第二节 宋朝阶级构成 804
第三节 宋朝人口职业构成 805
第四节 辽国人口构成 810
第五节 金国人口构成 811
第六节 元朝阶级构成 813
第七节 元朝人口职业构成 814
第八章 少数民族 817
概述 817
第一节 蒙古族 823
第二节 回鹘——畏兀尔族 826
第三节 藏族 831
第五节 壮、瑶、苗族 836
第九章 人口统计与管理 841
概述 841
第一节 人口统计 843
第二节 户籍管理 857
第十章 婚姻与家庭 860
概述 860
第一节 婚姻观念 865
第二节 婚姻制度 867
第三节 婚礼仪式 871
第四节 家庭规模 873
第五节 家庭代际 874
第六节 其它 875
第十一章 人口思想和人口政策 878
概述 878
第一节 人口思想 881
第二节 人口政策 883
第三节 生育政策 885
第四节 遗弃、收养政策 886
第五节 买卖奴婢 887
概述 891
明代编 891
第一章 人口活动的自然与社会环境 891
第一节 疆域与耕地面积 895
第二节 农业及水利 895
第三节 工矿手工业 897
第四节 交通与运输 898
第五节 国内外贸易及税收 899
第六节 资本主义萌芽 903
第七节 科技发明 904
第八节 郑和下西洋 905
第二章 人口数量 908
概述 908
第一节 人户数量 914
第二节 部分府州县人户数量 922
第三节 人口变化原因 924
概述 926
第三章 人口分布 926
第一节 洪武时期人口分布 930
第二节 弘治时期人口分布 932
第三节 隆庆、万历时期人口分布 934
第四章 人口迁移 937
概述 937
第一节 灾荒迁移 940
第二节 屯田 943
第三节 迁富户、工匠实北京 945
第四节 战乱迁移 946
第五节 迁罪犯戍边 947
第六节 其它迁移 947
第五章 人口死亡 951
概述 951
第一节 战争死亡 955
第二节 刑戮死亡 958
第三节 饥荒死亡 959
第四节 水灾死亡 961
第五节 病疫死亡 963
第六节 地震死亡 964
第七节 冰雪火灾死亡 966
第八节 其它死亡 967
第六章 人口政策 969
概述 969
第一节 休养生息,减轻赋役 972
第二节 增殖人口 976
第三节 减免官吏赋役 976
第四节 养老孤残 979
第五节 禁止买卖人口 981
第六节 社会教育 982
第七节 同姓不婚,禁溺女婴 984
概述 985
第七章 人口构成 985
第一节 人口的性别构成 988
第二节 人口的阶级构成 989
第三节 人口的职业构成 996
第四节 部分府州县人口构成 998
第八章 少数民族 1002
概述 1002
第一节 民族政策 1006
第二节 各地区少数民族 1006
第九章 人口统计与管理 1017
概述 1017
第一节 各朝人口统计 1020
第二节 部分府州县人口统计 1023
第三节 军队人口统计 1030
第四节 户籍管理 1030
第六节 军籍管理 1037
第五节 流民复籍 1037
第七节 有关法律规定 1039
第十章 婚姻与家庭 1043
概述 1043
第一节 婚姻政策与限制 1045
第二节 提倡大家庭 1049
第三节 家庭财产的分配 1050
第四节 旌表节烈 1050
第五节 民族通婚 1051
第十一章 人口思想 1052
概述 1052
第一节 丘濬的人口思想 1055
第二节 徐光启的人口思想 1056
第三节 袁黄、冯梦龙、宋应星的人口思想 1057
第四节 方孝儒、周忱、陆揖的人口思想 1057
概述 1061
第一章 人口活动的自然与社会环境 1061
清代编 1061
第一节 疆域 1063
第二节 基本经济政策 1065
第三节 生活环境 1068
第二章 人口数量 1070
概述 1070
第一节 人口总量变化 1073
第二节 人口的自然变动 1078
第三节 人口增长与民生困难 1084
第三章 人口死亡 1090
概述 1090
第一节 人口死亡变化 1093
第二节 人口死亡原因 1093
第四章 人口迁移 1102
概述 1102
第一节 人口迁移原因 1104
第二节 迁移人口构成 1123
第三节 禁止人口迁移流动法令 1133
第四节 人口迁移与生态 1135
第五章 人口分布 1137
概述 1137
第一节 人口分布特点 1141
第二节 人口密度变化 1162
第三节 人口分布变化原因 1165
第四节 人口不平衡分布 1172
第六章 城乡人口 1173
概述 1173
第一节 清前期城镇人口 1175
第二节 晚清城镇人口 1176
第三节 城乡人口比例 1179
第四节 城乡人口的变化 1180
概述 1183
第七章 人口结构 1183
第一节 年龄与性别结构 1186
第二节 阶级构成 1193
第三节 社会构成 1197
第八章 婚姻与家庭 1203
概述 1203
第一节 婚姻状况 1205
第三节 家庭结构 1207
第二节 生育行为 1207
第四节 宗族人口 1212
第九章 少数民族 1216
概述 1216
第一节 民族人口总量变化 1218
第二节 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区人口构成 1220
第三节 民族人口基本特点 1222
第四节 民族人口政策 1223
概述 1229
第十章 户口管理 1229
第一节 户种划分 1231
第二节 户口编审 1233
第三节 民间户口管理 1238
第四节 户籍管理 1242
第五节 人口统计弊端 1245
第十一章 人口思想 1247
概述 1247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的人口思想 1249
第二节 晚清的人口思想 1255
民国编 1267
第一章 人口活动的自然与社会环境 1267
第一节 政体述要 1267
第二节 社会经济 1268
第三节 行政区划 1270
第一节 数据引言 1283
第二章 全国人口数量 1283
第二节 数出多门 1284
第三节 数源述要 1289
第三章 各省人口数量 1291
第一节 史料概述 1291
第二节 人口缓慢增长 1291
第三节 人口停滞不前 1293
第四节 沦陷区人口普遍下降 1294
第五节 人口增殖起步 1295
第四章 人口增殖 1298
第一节 史料概述 1298
第二节 人口出生 1298
第三节 人口自然增长 1301
第五章 人口死亡 1306
第一节 粗死亡率 1306
第二节 婴儿死亡率 1307
第三节 年龄别死亡率 1310
第六章 人口分布 1314
第一节 人口分布 1314
第二节 人口密度 1316
第七章 人口构成 1353
第一节 性别构成 1353
第二节 年龄构成 1363
第三节 阶级构成 1375
第四节 职业构成 1379
第八章 人口迁移 1400
第一节 迁移量 1400
第二节 城市迁移 1404
第三节 东北移民 1406
第九章 婚姻 1410
第一节 婚姻状况 1410
第二节 年龄别婚姻状况 1418
第三节 离婚率 1422
第四节 初婚年龄与结婚率 1428
第十章 家庭 1438
第一节 家庭户概述 1438
第二节 家庭户结构 1442
第三节 家庭户规模 1448
第十一章 少数民族 1465
第一节 概述 1465
第二节 民族人口构成 1466
第三节 少数民族婚姻家庭状况 1475
第四节 人口较多的十个民族 1477
第十二章 人口思想 1501
第一节 概述 1501
第二节 政党要人述评 1504
第三节 学术界论说 1508
第一节 概述 1515
第一章 人口规模 1515
现代编 1515
第二节 第一次人口增长高潮 1516
第三节 第二次人口增长高潮 1521
第四节 人口增长的控制 1524
第二章 人口分布 1531
第一节 区域分布 1531
第二节 垂直分布 1535
第三节 环境分布 1538
第三章 市镇人口 1543
第一节 自然变动 1543
第二节 人口构成 1548
第三节 迁移流动 1553
第四节 城市化特点 1556
第四章 人口年龄性别构成 1565
第一节 第一次人口普查的构成 1565
第二节 第二次人口普查及以前的构成 1569
第三节 第三次人口普查及以前的构成 1577
第四节 第四次人口普查及以前的构成 1583
第五章 生育率 1589
第一节 生育率统计和研究概况 1589
第二节 生育率变动的时期比较 1592
第三节 生育率变动的区域比较 1599
第四节 生育率变动的原因分析 1605
第六章 死亡率 1610
第一节 波动的死亡率 1610
第二节 稳定的低死亡率 1619
第三节 死亡原因 1633
第七章 人口迁移 1636
第一节 改革前的迁移 1636
第二节 城镇人口迁移 1644
第三节 改革以来的迁移 1653
第八章 民族人口 1663
第一节 民族人口分布 1663
第二节 民族人口发展 1669
第九章 人口与经济 1680
第一节 人口与劳动力就业 1680
第二节 人口经济水平 1694
第三节 人民生活 1703
第四节 人口教育水平 1717
第五节 人口与资源 1721
第十章 计划生育和人口政策 1723
第一节 第一次生育高潮与生育政策的初步形成 1723
第二节 第二次生育高潮与生育政策的发展 1726
第三节 生育无政府状态与计划生育的复兴 1729
第四节 计划生育深入发展与生育政策的稳定 1731
第十一章 发展中的人口科学 1735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确立 1735
第二节 人口学术界的活跃与受挫 1738
第三节 人口科学的振兴与发展 1742
后记 1746
- 《女丹仙道:道教女子内丹养生修炼秘籍 下》董沛文著 2012
- 《建筑施工企业统计》杨淑芝主编 2008
- 《行测资料分析》李永新主编 2019
- 《中国家谱资料选编 图录卷》上海图书馆编 2013
- 《中国农村经营管理统计年报(2015年)》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编 2016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傅丽芳 2018
- 《中国历代钱币 9》阅是编 2018
- 《大众汽车维修资料全书 2008-2018款车型》瑞佩尔主编 2019
- 《近代史资料 总139号》(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 2019
- 《学前教育统计基础与SPSS应用》李卫英编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体育公共服务改革 理想之美与现实之殇》齐超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探析》李瀛心,吴价宝著 1997
- 《改革进程中的刑事诉讼程序与证据问题研究 基于警察的视角》谢波 2019
- 《大数据环境下的信息管理方法技术与服务创新丛书 俄罗斯档案事业改革与发展研究》徐胡乡责编;肖秋会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高中课程与高考改革 走向多样化》冯生尧主编;崔允潡总主编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