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多协议标记交换技术
多协议标记交换技术

多协议标记交换技术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冯径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115097364
  • 页数:26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网络技术发展的角度,分8章向读者介绍IP和交换技术的发展历程,着重阐述了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的概念、原理和协议,同时对MPLS的实现和应用前景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本书基于863计划相关课题,以MPLS技术的研究成果为主要依据,结合其他相关网络技术的发展,系统地介绍了MPLS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服务模型、网络协议、网络算法和网络应用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其各组成协议的主要功能和控制机制进行了分析。本书适合于从事信息网络研究和实现的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适合信息网络服务和运营行业的管理人员阅读,还可以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参考教材。
上一篇:冷盘 图集下一篇:高能硼烷燃料
《多协议标记交换技术》目录

第一章 MPLS简介 1

1.1 MPLS的发展历程 1

1.2 MPLS标准化的进展 7

1.2.1 MPLS标准草案 7

1.2.2 MPLS的特点 8

1.3 MPLS的主要内容 9

1.4 MPLS的技术特色 11

第二章 交换技术 13

2.1 传统的交换与路由机制 13

2.1.1 交换技术的发展 13

2.1.2 路由技术的发展 15

2.1.3 ATM和IP 18

2.2 ATM 19

2.2.1 ATM网络的基本操作 19

2.2.2 信元(cell)结构 23

2.2.3 ATM网络体系结构 25

2.2.4 ATM性能参数 26

2.2.5 ATM流量控制(ATM traffic control) 27

2.2.6 ATM的运行和维护 28

2.2.7 ATM物理层 29

2.2.8 ATM层 30

2.2.9 ATM适配层(AAL) 31

2.2.10 ATM地址格式 34

2.2.11 ATM信令(signaling) 35

2.3 帧中继 35

2.3.2 帧中继接口协议及帧格式 36

2.3.1 帧中继业务及应用 36

2.3.3 帧中继网内控制 38

2.3.4 帧中继同其他网络的互通 39

2.4 第三层交换 39

2.4.1 问题的由来 39

2.4.2 IP交换 40

2.4.3 IP交换模型 43

2.4.4 第三层交换技术 47

2.5 位于2.5层的交换 51

第三章 MPLS协议机制 52

3.1 转发等价类FEC 52

3.1.1 FEC的静态映射方法 52

3.1.2 FEC的动态映射方法 53

3.1.3 FEC的标识 53

3.1.4 流的合并与聚合 54

3.2 标记的分配与分发 56

3.2.1 标记分配控制 57

3.2.2 标记分发机制 58

3.3 标记交换路径LSP的形成 60

3.3.1 流量驱动下的LSP建立 60

3.3.2 拓扑驱动下的LSP建立 61

3.3.3 请求驱动下的LSP建立 62

3.4 数据分组在LSP上的传输 64

3.5 标记栈的作用 65

3.6 标记分发协议(LDP) 67

3.6.2 LDP会话的建立和维护 68

3.6.1 LDP的发现机制 68

3.6.3 标记的分发和管理 70

3.6.4 LDP协议规范 72

第四章 MPLS的实现 91

4.1 概述 91

4.2 标记交换路由器的作用域 93

4.3 与非标记交换路由器的协作 96

4.4 路由信息的获取 97

4.4.1 域内路由协议 98

4.4.2 下一跳路由解析协议(next hop resolution protocol) 103

4.4.3 域间路由 105

4.4.4 MPLS中对循环路由的处理 108

4.5 支持单播和多播流 110

4.5.1 支持多播的运输层协议 111

4.5.2 多播路由问题 113

4.5.3 ATM的多播 114

4.5.4 MPLS在多播上的考虑 115

4.6 在帧中继网络上实现MPLS 119

4.7 在ATM网络上实现MPLS 120

第五章 MPLS网络的管理及其在VPN上的应用 124

5.1 概述 124

5.2 相关的Cisco设备及其建立和配置 125

5.3 配置网络管理系统 127

5.3.1 MPLS网络管理的实现 127

5.3.2 MPLS技术对网络管理的影响 131

5.4 基于MPLS的虚拟专用网(VPN) 131

5.4.1 虚拟网技术概况 131

5.4.2 MPLS VPN关键机制 134

5.4.3 MPLS VPN的优势 141

第六章 MPLS与其他网络技术的关系 143

6.1 IP网络的QoS体系 143

6.2 集成服务 144

6.2.1 集成服务模型 144

6.2.2 RSVP基本协议 149

6.2.3 RSVP与MPLS的结合 155

6.3 区分服务 162

6.3.1 区分服务所提供的服务 162

6.3.2 实现机制 163

6.3.3 MPLS与区分服务 165

6.4 MPLS与流量工程 173

6.4.1 流量工程的基本概念 173

6.4.2 MPLS用于流量工程 175

6.4.3 流量主干属性和特征 176

6.4.4 在MPLS系统上部署流量工程 183

第七章 MPLS对电信新业务的支持 187

7.1 IP电话 187

7.1.1 因特网电话和分组语音的基本概念 187

7.1.2 基于H.323标准的IP电话系统 189

7.1.3 分组实时语音网络的相关问题 191

7.1.4 分组网络实时语音传输的质量控制相关问题 194

7.1.5 在网络中传输语音和数据的条件 198

7.2.1 多媒体会议概况 199

7.2 视频会议 199

7.2.2 多媒体会议控制 200

7.2.3 多媒体编解码技术 202

7.2.4 多媒体会议涉及的主要协议 204

7.2.5 参数化的语音、视频和数据应用要求 206

7.3 电子商务 208

7.3.1 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 208

7.3.2 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 210

7.4.1 MPLS实施流量工程的优越性 211

7.4 MPLS技术对新业务的影响 211

7.4.2 基于约束路由的信息分发 215

第八章 光标记交换技术 221

8.1 光网络技术概述 221

8.1.1 光纤通信 221

8.1.2 SDH/SONET 222

8.1.3 WDM和DWDM技术 225

8.2.3 把标记交换技术用于光网络 225

8.2.1 概述 229

8.2 IP over光网络的解决方案 229

8.2.2 几种解决方案 231

8.3 光网络上的波长标记交换 236

8.3.1 多协议标记交换技术对光网络的影响 236

8.3.2 多协议波长交换(MPLambdaS) 238

8.3.3 光网络模型 241

8.3.4 光网络协议 242

8.4.1 OXC和LSR的集成系统结构 245

8.4 光网络上的流量工程 245

8.4.2 流量工程集成框架 248

8.4.3 流量工程程序 250

8.5 通用MPLS(GMPLS)的提出 252

8.5.1 MPLS的关键概念回顾 252

8.5.2 GMPLS的基本问题 253

8.5.3 GMPLS对控制平面信令的增强 254

附录A 参考文献 257

附录B 缩略语 26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