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原理与应用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2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鹏鸣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502508058
- 页数:853 页
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 1
一、环境污染和环境背景值 1
二、环境监测的目的、性质和内容 4
第二节 环境监测的原则、程序、质量保证以及结果表示方法 9
一、环境监测的原则 9
二、环境监测的程序和质量保证 11
三、环境监测结果的表示方法 13
第三节 环境分析监测的进展和展望 14
一、环境分析监测技术的进展 14
二、环境污染分析方法的进展 16
三、建立环境监测数据存贮、检索、处理系统 17
四、展望 19
参考文献 20
第二章 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 22
第一节 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 22
一、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 22
二、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 23
三、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4
第二节 多环劳烃(PAH)与肺癌 27
一、近年各国肺癌流行情况 27
二、肺癌病因的探索 29
(三) 螯合树脂法 31
三、多环芳烃的化学结构与致癌性 31
二、甲基汞污染环境的来源 35
第三节 甲基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5
一、甲基汞的特性 35
三、甲基汞的毒作用 36
四、甲基汞中毒剂量和安全问题 38
五、防止汞农药的中毒 39
第四节 镉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9
一、镉的理化特性 39
二、镉污染的来源 39
三、镉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40
四、预防 42
第五节 恶臭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42
一、恶臭物质的种类、性质及其来源 42
二、恶臭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44
三、恶臭物质的检测和评价 45
第六节 环境噪声对健康的影响 45
一、环境噪声及其特性 45
二、环境噪声的来源 46
三、环境噪声对健康的影响 46
第七节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的监测 47
一、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 48
二、人体材料的检测 49
三、环境污染物的毒性鉴定 49
参考文献 50
第三章 大气污染与监测 52
第一节 大气污染物化学 52
一、大气层概述 52
(一) 大气层的结构和性质 52
(二) 大气的化学组成 53
(三) 大气的能量平衡 54
(四) 大气的污染 55
二、大气污染物的来源、转化和归宿 56
(一) 几个基本概述 56
(二) 含硫化合物 59
(三) 含氮化合物 64
(四) 卤素化合物 67
(五) 碳的氧化物 69
(六) 碳氢化合物(HC) 72
(七) 光化学烟雾 73
(八) 大气气溶胶 78
(九) 酸性降水 84
第二节 大气污染物的散布 88
一、气象条件和大气污染物的散布 88
(一) 大气污染物的散布过程 88
(二) 大气湍流 90
(三) 湍流扩散 92
(四) 稳定度判据与稳定度分类 94
(五) 大气边界层 96
二、单元大气扩散的计算 98
(一) 正态浓度公式 99
(二) 扩散参数 102
(三) 大气混合层及其对扩散的影响 107
(四) 烟云抬升 110
(五) 大气污染物的干沉积 113
三、气质模式及其应用 117
(一) 气质模式的构成 117
(二) 多源扩散模式的类型 119
(三) 多源扩散模式的选择 124
(四) 模式的局限性和验证 126
(五) 大气扩散模式的应用 128
第三节 大气污染监测方法 130
一、监测方案的制订 130
二、大气中气态污染物质的采集和测定 135
(一) 大气中气态污染物质的采集 135
(二) 各种气态污染物的监测 141
(三) 标准气的配制 149
三、大气中颗粒状污染物的采集和测定 151
(一) 大气降尘量 151
(二) 总悬浮颗粒物 152
(三) 可吸入颗粒物 154
(四) 总悬浮颗粒物与可吸入颗粒物的成份分析 162
四、固定污染源颗粒状污染物的采集和测定 170
(一) 方法概要及测定项目 170
(二) 采样位置和采样点 170
(三) 等速采样 171
(四) 尘粒采样装置 171
(五) 尘粒捕集器 174
五、固定污染源气态污染物的采集和测定 175
(一) 采样位置和采样点 175
(二) 气体采样装置 176
(三) 气态污染物的测定 178
参考文献 184
第四章 陆地水污染与监测 189
第一节 水体定义和水体类型 189
一、水体定义和分类 189
二、水的分布和水循环 189
第二节 水体污染物质的来源、分类和危害 191
一 、水体污染含义及污染趋势 191
二、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192
三、水体污染物质的分类 194
一、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与降解 199
第三节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与降解作用 199
二、无机污染物(重金属)的迁移变化过程 211
(一) 汞 212
(二) 镉 214
(三) 铬 215
(四) 铅 216
(五) 氰 217
三、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变化过程 217
(一) 无毒有机物 219
(二) 酚类 220
(三) 洗涤剂 222
第四节 陆地水的监测方法 223
一、概述 223
(一) 陆地水监测项目 224
(一) 采样位置选择及采样点的布设 227
二、水样采集 227
(三) 自动监测系统与实验室采样分析 227
(二) 采样时间和频率 229
(三) 采样方法和采样量 231
三、水样保存 231
(一) 流速仪法 233
四、流量的测量 233
(三) 浮标法 234
(二) 着色水测量流速 234
(四) 量水堰法 235
五、水样预处理 235
(一) 挥发法 236
(二) 吸附分离法 237
(三) 共沉淀法 237
(四) 离子交换法 238
(五) 液-液萃取法 241
(一) 物理性质的测定 243
六、水污染项目测定方法 243
(二) 化学性质的测定 247
第五节 底质(沉积物)的测定 272
一、样品的采集 273
(一) 采样断面的设置 273
(二) 采样点的布设 274
二、试样预处理 274
(四) 样品采集和保存 274
(三) 采样频率 274
参考文献 275
第五章 海洋水污染与监测 276
第一节 海洋环境的特征 277
一、海洋的水文动力特征 277
二、海洋环境的化学 280
三、海洋沉积物化学 282
四、海洋污染生物化学 283
第二节 海洋环境的污染与净化过程 285
一、重金属污染 287
二、石油污染 290
三、合成有机化合物的污染 294
四、放射性污染 296
(一) 海洋的天然放射性 296
(二) 放射性污染物质的来源 297
五、有机物和营养盐的污染 299
六、热污染 300
第三节 海洋污染监测的基本知识 302
一、微量元素分析的特殊要求 304
(一) 实验器材的材料和质量的选择 304
(二) 水和试剂的纯化 305
(三) 空气净化和洁净实验室 306
二、样品采集和预处理 307
(一) 采水技术 307
(二) 过滤 308
(三) 样品贮存 310
第四节 水体中污染物存在形式及其分类方法 312
一、形态研究中的分离技术 313
(一) 超滤法 313
(二) 凝胶色谱法 314
(四) 大网树脂法 315
(五) 色谱分离--检测联用技术 315
二、形态分离技术的应用实例 315
(一) 分级超滤分离法测定天然水中重金属形态 315
(二) 大网树树脂分离测定天然水中Fe、Mn、Zn、Cd的有机多属形态 317
(三) 螯合树脂分离测定天然水中的金属形态 318
第五节 海底沉积物中各地球化学相的分离方法 319
一、海水中的悬浮物 319
(一) Eh和pH 320
二、沉积环境化学的主要参数 320
(二) 沉积物的粒度 322
(三) 沉积物中有机物的含量 323
(四) 其他 324
三、近海和沿岸沉积物对海洋污染的记录 325
四、沉积试样的监测和各沉积地球化学相的分离技术 326
五、海水沉积物界面的物质交换 331
(一) 调查的类型 333
(二) 测站的布设 333
一、海洋污染调查和监测 333
第六节 海洋污染的监测方法 333
(三) 调查项目 334
(四) 海洋污染调查监测中常见的方法 334
(五) 国际海洋污染监测系统 337
第七节 海洋污染的评价及其对策 339
一、海洋环境质量标准 339
二、海洋污染程度的评价 342
(一) 单项污染指数(Al) 343
(二) 综合评价模式 344
(三) 生态毒性指数 347
(四) 有机污染和营养状况的指数 348
(五) 海洋污染防治的对策 349
参考文献 357
第六章 土壤污染与监测 359
第一节 土壤的污染 359
一、土壤的形成及其组成 359
二、土壤的污染源 368
三、污染物在土壤中的降解和累积 375
第二节 土壤的污染监测 396
一、布点 397
二、采样 398
三、土壤样品的处理 398
(二) 区域性土壤自然含量 400
(三) 评价方法 400
四、土壤样品的测试方法 400
(一) 土壤环境背景值的数据处理 400
五、监测数据的处理 400
参考文献 402
第七章 环境生物污染与生物监测 403
第一节 生物污染监测 403
一、生物污染的途径 403
(一) 表面附着 403
(二) 生物吸收 405
(三) 生物浓缩 408
二、污染物在生物体中的分布 413
三、污染物在生物体中的代谢转化 419
四、生物体中污染物的监测 431
(一) 生物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431
(二) 生物样品的消解和灰化处理 433
(三) 提取、浓缩、净化 438
(四) 测定方法 446
(五) 测定实例简介 449
一、水污染的水生生物监测评价 452
(一) 水污染的水生生物学现象及水生生物监测 452
第二节 水污染的水生生物监测 452
(二) 检测生物类群的选择 453
(三) 评价方法 453
二、水生生物毒性试验 458
(一) 概述 458
(二) 毒性试验的准备 458
(三) 基本试验 460
(四) 试验生物 462
(二) 臭氧和过氧乙酰硝酸酯(PAN) 463
(五) 试验报告 464
(六) 讨论 464
第三节 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反应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465
一、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反应 465
二、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抗性 466
三、大气污染物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 466
(一) 二氧化硫 467
(三) 氟化物 468
(四) 重金属 468
(五) 酸雨 468
四、植物作为大气污染物的指示和监测器 468
(三) 植物体内污染物含量用作大气污染监测 469
(二) 地衣作为生物监测器 469
(一) 可见伤害症状的应用 469
第四节 环境致突变物及其检测 472
一、环境致突变物的来源 472
二、致突变物致害机制 474
三、环境致突变物的常用短期检测方法 474
(一) 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诱变试验 474
(二) 细胞遗传学的检测方法 478
(三) 混合功能氧化酶的检测方法 481
参考文献 483
一、放射性与放射性活度 486
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及其监测与核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486
第一节 放射性与辐射量 486
二、辐射单位的概念和辐射量的量度 488
第二节 环境放射性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489
一、环境中的放射性 489
二、天然放射性本底 490
(一) 宇宙射性 490
(二) 地球辐射 492
三、核试验的环境污染 497
(一) 核试验环境污染的由来及分布 497
(二) 沉降物的放射性成分 499
(三) 核试验对全球环境的污染 501
四、核工业和核电站的放射性污染 502
五、医疗照射 506
六、其他各方面来源的放射性污染 507
七、环境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 512
八、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标准 513
(一) 辐射损伤机理 513
(二) 影响辐射损伤的因素 514
(三) 慢性小剂量的辐射效应 514
一、环境的监测计划 518
第三节 环境放射性监测 518
(一) 本底调查 519
(二) 常规监测 519
(三) 事故监测 523
二、监测技术 523
(一) 核辐射的探测仪器 523
(二) 核辐射的探测方法 525
(三) 放射化学分析 526
三、监测方法概要 527
(一) 样品的采集 527
(二) 样品的处理 528
(三) 放射性气溶胶污染的监测 529
(四) 放射性气体的监测 531
(五) 放射性沉降物的监测 533
(六) 环境水中放射性的监测 534
第四节 核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534
一、中子活化分析 534
(一) 概述 534
(二) 基本原理与特点 534
(三) 样品和标准的制备 536
(四) 中子源 538
(五) 放射化学分离 539
(六) 放射性测量与仪器活化分析 541
(七) 应用实例 544
二、 粒子激发X射线发射分析法 544
(一) 概述 544
(二) 分析原理 545
(三) PIXE分析谱仪 547
(四) PIXE定量分析法 549
(五) PIXE分析法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550
三、 卢瑟福散射分析法 553
(一) 概述 553
(二) 卢瑟福散射分析原理 554
(三) PIXE-卢瑟福散射分析谱仪 556
(四) 卢瑟福散射定量分析法 558
(五) 几种核分析方法的比较 559
参考文献 561
第九章 噪声、振动、电磁波污染与监测 563
第一节 声波的产生和噪声 563
一、 声波的产生 563
二、 频率、波长和声速 563
三、 噪声和噪声控制 563
一、声功率、声强和声压 564
第二节 声音的物理量和声音的传播 564
二、声频谱与频带 565
三、声源的辐射和声音的传播 566
第三节 声音的客观量度 568
一、 声功率级、声强级和声压级 568
(一) 分贝 568
(二) 声功率级LH 568
(三) 声强级LL 568
二、 声音的级的合成与背景噪声影响的校正 569
(四) 声压级LP 569
三、 声级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570
第四节 噪声的主观评价 571
一、 响度级和响度 571
二、 A计权声级和等效连续声级 572
(一) A计权声级LA 572
(二) 等效连续声级L? 573
三、 感觉噪声级和百分率声级 574
(一) 感觉噪声级LPN 574
(一) 交通噪声指数TNI 575
(二) 噪声污染级LNP 575
四、 交通噪声指数、噪声污染级和日夜噪声级 575
(二) 百分率声级LX 575
(三) 日夜噪声级Lda 576
五、航空噪声评价标度和指数 576
(一) 有效感觉噪声级LPNL 576
(二) 噪声暴露预测 576
六、火车噪声的评价 576
(一) 噪声暴露级NEL 576
(二) 噪声评价量度 577
七、噪声冲击指数 577
一、 环境噪声标准 578
第五节 环境噪声标准与法规 578
二、 环境噪声法规 579
第六节 噪声测量仪器 579
一、 传声器和前置放大器 579
二、 声级计和测量放大器 580
三、 频谱分析仪 581
四、 实时频谱分析仪 581
五、 声级记录仪 582
六、 磁带记录仪 582
七、 校准装置 583
八、 环境噪声自动监测装置和大屏幕噪声显示器 583
一、 噪声测量要点 584
九、 声强计 584
第七节 噪声测量方法 584
二、 环境噪声测量 585
三、 机动车辆噪声测量 585
四、 工厂车间现场噪声测量 585
五、 声功率级和声强测量 586
六、 城市环境噪声普查的布点 587
第八节 环境振动测量 588
一、 环境振动 588
八、 主观反应调查 588
七、 城市环境噪声的长期监测 588
(一) 环境振动的定义和特点 589
(二) 环境振动的物理量和评价量 589
二、 环境振动测量仪器 591
(一) 加速度计 591
(二) 公害测振仪 591
三、 环境振动的测试 594
(一) 传感器的选择和安装 594
(二) 仪器的选择和连接 594
(三) 测量数据及分析 594
二、 什么是电磁波 596
一、 概述 596
第九节 电磁辐射及监测 596
三、 电磁波波谱及用途 597
四、 电磁波的传播 599
五、 电磁波的度量 599
(一) 电场强度(E) 599
(二) 磁场强度(H) 599
(三) 功率通量密度 599
七、电磁辐射环境 600
八、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600
六、场源 600
(一)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作用 601
(二) 射频电磁场对人体的作用 601
(三) 电磁辐射的干扰危害 601
九、电磁辐射的种类 601
(一) 自然形成的电磁来源 601
(二) 人工引起的电磁来源 601
十、电磁辐射的调查与监测 602
(一) 环境中电磁辐射的调查 602
(二) 测试方法 602
(四) 监测仪器 603
十一、国外与国内一些情况简介 603
(三) 数据处理 603
参考文献 605
第十章 连续自动监测系统与遥测遥感 606
第一节 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606
一、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特点 606
二、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仪器 607
(一) 系统对监测仪器的要求 607
(二) 空气质量连续监测仪器的选型 607
三、系统监测数据的采集、传输及处理 609
(一) 监测子站结构及运行方式 609
(二) 中心站结构及运行方式 610
四、系统的质量保证 611
第二节 水质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612
一、水质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特点 612
二、水质连续自动监测仪器设备 613
(一) 连续采样装置 613
(二) 一般项目组合型连续监测仪器 614
(三) 污染度连续监测仪器 615
(四) 水质污染物连续监测仪器 616
(五) 水样自动采集装置 616
一、遥测技术的特点 617
第三节 遥测 617
三、系统监测数据的采集、传输与处理 617
二、被动遥测--相关光谱遥测 618
(一) 基本原理 618
(二) 仪器结构 619
(三) 方法应用 620
三、主动遥测--激光遥测 622
(一) 基本原理 622
(二) 仪器结构 623
(三) 方法应用 624
(一) 遥感的概念 625
(二) 遥感技术发展概况 625
一、遥感技术概况 625
第四节 遥感 625
(三) 遥感技术方式的分类 626
(四) 环境监测使用的传感器 627
二、遥感影象数据处理及解译原理 627
(一) 遥感影象数据的接收和处理 627
(二) 遥感图象的模式识别与分类 632
(三) 遥感影象的光学处理 633
(四) 遥感影象的目视解译 635
(一) 大气污染监测 636
三、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636
(二) 水污染监测 637
(三) 地面污染监测 639
(四) 我国利用遥感技术监测环境污染的情况 640
参考文献 643
第十一章 质量保证与数据分析 645
第一节 质量保证的发展 645
一、准确一致的测量系统 645
二、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 646
四、质量保证计划的制定 647
三、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发展 647
第二节 环境监测中的误差 648
一、误差与偏差 648
二、准确度与精密度 648
三、误差的来源与分类 649
四、发现误差和减少误差的办法 650
五、误差的传递 650
(三) 正态分布 651
(一) 总体和样本 651
(二) 数据分布的特性 651
二、数据的特性及其分布 651
一、概述--数理统计方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651
第三节 环境监测中的数理统计方法 651
(四) 对数正态分布 652
三、数据的整理 652
(一) 常用统计量的计算 652
(二) 异常数据的取舍 654
(三) 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 656
四、常用的检验方法 656
(一) 有关均值的检验 657
(二) 有关方差的检验 657
五、方差分析 658
六、一元线性回归 659
第四节 环境监测的标准方法和标准物质 660
一、标准分析方法 660
二、分析方法标准化和协作试验 660
(一) 分析方法标准化 660
(二) 实验室间的协作试验 661
三、标准方法与替换方法 662
四、环境标准物质的发展与应用 662
五、标准物质的制备和定值 664
(一) 标准物质制备的一般过程 664
六、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样品 665
(二) 稳定性和均匀性的研究和检验 665
(三) 标准物质的分析与定值 665
第五节 环境监测中的质量控制 667
一、概述 667
二、质量控制的常用方法 667
(一) 对空白的控制 667
(二) 检测限的控制 668
(三) 校准曲线的控制 668
(四) 准确度控制 669
(五) 精密度控制 671
(一) 实验室间的质量考核 672
(六) 密码样品的控制 672
三、实验室的质量评价和全程序质量控制 672
(二) 实验室性能评价研究 673
(三) 实验室间的误差分析--双样图法 673
(四) 全程序的质量控制 676
四、质量控制中的控制标准 678
第六节 多元统计分析引论 679
一、引言 679
二、原始数组矩阵 680
三、原始数组矩阵的研究方法 681
四、方差协方差矩阵,相关矩阵及数据标准化 683
五、变换在数组矩阵处理中的应用 685
(一) 一些基本定理和推论 685
(二) 最佳变换--数据简化或数据压缩是正交变换的重要应用 687
(三) 矩阵变换法解线性代数方程组 689
第七节 线性逐步回归 692
一、方法原理 692
二、线性全回归方程 692
三、回归方程的意义 694
五、逐步回归方程及其算法 695
四、多元线性回归的特例--一元回归 695
六、应用实例 697
第八节 多因变量双重筛选逐步回归 698
一、方法原理 698
二、步骤和算法 698
三、应用实例 700
第九节 主成分分析法 701
一、方法原理 701
二、主成分分析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703
三、计算过程简单介绍 704
四、应用实例 705
一、方法原理 709
第十节 因子分析 709
二、因子分析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712
三、经典因子分析计算过程简单介绍 713
四、因子分析应用实例 713
第十一节 模糊聚类与系统聚类 716
一、模糊聚类分析 716
(一) 建立模糊相拟矩阵 716
(二) 模糊等价矩阵及模糊相似矩阵R的传递闭包t(R) 719
(三) 用模糊等价矩阵进行聚类 720
二、系统聚类分析 722
(四) 直接利用模糊相似矩阵分类 722
三、R型聚类分析 723
四、聚类分析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723
参考文献 723
第十二章 环境质量评价 726
第一节 总论 726
一、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726
二、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 726
三、环境质量评价的程序和工作内容 727
四、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728
(一) 环境质量指数法 728
(二) 数理统计评价方法 730
(三) 模式与模拟 731
(四) 综合评价方法 732
五、环境质量报告书的编写与制图 737
(一) 报告书的格式、内容 737
(二) 环境质量图 739
第二节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740
一、空气质量及其标准 740
二、评价方法 741
(一) 概率统计法 741
(二) 大气质量指数法 744
一、地面水水质及其质量标准 755
第三节 地面水环境质量评价 755
二、评价方法 756
(一) 水质指数评价法 756
(二) 水质的生物学评价法 765
(三) 水质的概率统计评价方法 770
三、底质的评价 770
第四节 地下水质量评价 772
一、地下水质评价因子和评价标准 772
二、地下水质评价方法 773
(二) 生物法 775
(一) 背景值法 775
第五节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775
一、土壤背景值 775
二、评价方法 775
(三) 毒理法 777
(四) 指数法 777
(五) 超标分类评价法 778
第六节 环境质量的生态系统评价 779
一、生态系统 779
二、生态系统评价参数的选择 781
(一) 陆生生态系统 781
三、生态学系统的评价基准和标准 782
(二) 水生生态系统 782
(三) 生物在环境质 量评价中的位置和作用 782
四、生态系统评价方法 783
(一) 定性方法 783
(二) 定量方法 785
第七节 城市、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787
一、城市、区域的特征与城市环境质量评价原则 787
(一) 城市(区域)的特征 787
(二) 城市(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原则 787
(一) 城市环境污染现状评价 788
二、城市、区域环境质量评价类型及内容 788
(二) 城市社会生活环境质量评价 790
(三) 旅游区环境质量评价 790
(四) 自然保护区环境质量评价 790
(五) 环境经济评价 791
三、城市社会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791
(一) 评价参数与标准 791
(二) 评价方法 792
(三) 评价方法 793
(二) 评价工作的内容和程序 793
(一) 评价参数的选择 793
四、旅游区环境美学(质量)评价方法 793
五、城市、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798
(一) 综合评价系统 798
(二) 评价因子两重加权法 799
(三) 评价因子一次加权法 803
第八节 环境影响评价 804
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804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805
三、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 806
(一) 工程分析的目的与原则 806
(一) 环境现状调查的目的与原则 807
四、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现状的调查 807
(二) 工程分析的对象和重点 807
(三) 建设项目生产阶段的划分与工程分析 807
(四) 工程分析的方法 807
(二) 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 808
(三) 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 808
五、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 810
(一) 环境影响预测的原则与方法 810
七、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 811
(一) 编写要求 811
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评价 811
(二) 预测的阶段、时段与范围 811
(二) 报告书的内容 812
参考文献 813
附录 814
表1 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3095-82 814
表2 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TJ36-79 814
表3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TJ36-79 815
表4 国家《锅炉烟尘排放标准》GB3841-83 817
表5 国家《汽油车怠速污染物排放标准》GB3842-83 817
表8 工业 废气 中13类有害物质的排放标准GBJ4-73 818
表7 国家《汽车柴油机全负荷烟度排放标准》GB3844-83 818
表6 国家《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标准》GB3843-83 818
表9 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820
表10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3 821
表11 地面水水质卫生要求TJ36-79 823
表12 地面水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TJ36-39 823
表13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85 824
表14 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 825
表15 渔业水域水质标准(试行)TJ35-39 825
表16 海水水质标准GB3097-82 826
表17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88 828
表18 世界卫生组织和一些国家的饮用水水质标准 839
表19 国家关于《原粮卫生标准》的规定GBn1-77 842
表20 国家关于《食品中黄曲霉毒素允许量》的规定GBn51-77 842
表21 国家关于《食品中汞允许量》的规定GBn52-77 842
表22 国家关于《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规定GBn53-77 842
表23 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82 843
表24 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草案)TJ36-79 843
表25 机动车辆允许噪声GB1495-79 843
表26 放射卫生防护的有关标准 844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你好,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部编 2019
- 《虚拟流域环境理论技术研究与应用》冶运涛蒋云钟梁犁丽曹引等编著 2019
- 《第一性原理方法及应用》李青坤著 2019
- 《计算机组成原理解题参考 第7版》张基温 2017
- 《高等院校保险学专业系列教材 保险学原理与实务》林佳依责任编辑;(中国)牟晓伟,李彤宇 2019
- 《长江口物理、化学与生态环境调查图集》于非 2019
-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理论与实践研究》樊春燕主编 2019
- 《一带一路非洲东北部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俞乐 2019
- 《刑法归责原理的规范化展开》陈璇著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