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华文化史  上
中华文化史  上

中华文化史 上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冯天瑜,何晓明等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208008760
  • 页数:633 页
图书介绍:
《中华文化史 上》目录
标签:文化史 文化

题记 1

目 录 1

上编 中华文化生态 3

第一章“文化生态”界说 3

一、地球——人类创造文化的载体 3

二、人对环境的能动作用与环境对人的制约 4

三、文化生态学:文化学与生态学结合的产物 8

导论 9

一、文化史的研究对象 9

四、自然场与社会场·文化生态三层次 9

二、文化:一个向广延度和深刻度展拓的概念 11

五、中华民族在古代和近代面对的两种文化生态类型比较 12

六、中华文化生态概述 17

第二章中华文化的地理背景 20

第一节地理环境:文化创造的自然基础 20

一、在地理与文化关系问题上的两种极端之论 21

二、“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失误 24

三、文化的实质性内蕴 25

四、文化结构 27

三、历史的及文化的研究必须重视对地理环境的考察 27

四、物质生产构成地理环境影响人类文化发展的中介 29

五、地理环境为文化发展提供多种可能性,而人文因素是转变为现实性的选择动力 31

第二节 中华文化多样化发展和文化中心转移的地理前提 33

一、中华文化拥有一个较之其他古文化更为辽阔的发展基地 34

五、文化史在历史学科中地位的确立和发展 35

二、气候类型完备,地形、地貌、流域繁复 37

三、复杂的地理形势是中华文化多样化发展的空间条件 39

四、辽阔的疆域为中华文化中心转移提供纵深腹地 42

第三节中华文化圈的周边环境 49

一、东亚陆海关系的特点 50

二、东西方海洋观比较 54

三、中国古代海洋事业的成就与局限 60

四、明清“海禁”及其在近代的突破 65

五、东亚内陆方向的地理障壁 67

第四节东亚地理环境对文化传播的影响 72

一、文化传播的功能 72

二、东亚大陆的地理独立性与中华文化发生期的独自完成及其双重意义 77

三、中国人突破隔绝状态的努力 92

第三章 中华文化植根的经济土壤 96

第一节农耕与游牧:东亚大陆的两种经济类型 96

一、东亚农耕区 98

二、东亚游牧区 106

三、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 108

四、长城:东亚农耕经济区的人工屏障 114

五、农耕人的“世界主义” 122

六、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互补与融汇 123

第二节中国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主要形态 126

一、殷商、西周——土地国有及公社所有,集体劳作的自然经济阶段 127

二、东周,秦汉至明清——土地私有、个体劳作的自然经济阶段 130

三、城乡经济的同一性,城市对乡村的经济依赖 141

四、生活资料生产与人口再生产比例的周期性失调 145

五、中国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 150

第三节中华农业文明的若干特征 167

一、务实精神 168

二、循环论·恒久意识·变易观 169

三、中庸之道与注重自然节奏 174

四、尚农·重农 176

五、集权主义与民本主义相反相成 179

六、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 186

第四章中华文化依托的社会结构 190

一、宗法制度的由来:氏族社会血缘纽带解体不充分 192

第一节宗法社会 192

二、宗法制度的确立 196

三、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定势 199

第二节专制政体 209

一、欧亚专制政体的差异 209

二、中国君主专制政体的特点 212

三、中国“封建制度”辨析 226

第三节宗法—专制社会结构下的伦理—政治型文化 231

范式 231

一、社会结构的宗法特征,导致中华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 232

二、社会结构的专制特征,导致中华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 242

三、内圣与外王:伦理一政治型文化范式的架构 254

余论 262

一、文化圈的网络关系 262

二、文化生态诸层面组成生态综合体,共同提供文化发展的基础 265

三、中华文化内外结构的和谐性及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267

下编中华文化历程 273

第一章上古:中华文化的多元发生 273

第一节“人猿相揖别” 273

一、盘古和女娲的传说 273

二、中国人起源 275

一、“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277

第二节草莽开辟 277

二、生命之火 278

三、艰难创物 279

第三节质朴的精神之花 282

一、原始艺术 283

二、原始宗教 284

第四节“群之可聚,相与利之” 288

一、群:人的社会化特征 288

二、从母系氏族到父系家庭 289

三、私有制与国家起源 291

第五节中华文化的多元发生 295

一、满天星斗:考古学依据 295

二、混血的龙 297

第二章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 302

第一节巫史勃兴 303

一、中华民族的第一代文化人 303

二、巫史文化的影响 308

第二节文字创制 309

一、陶符:文字起源 310

二、甲骨文与“六书” 312

三、钟鼎文 316

第三节青铜时代 317

一、技艺与器用 318

二、从制式纹样看时代精神 321

第四节宗天、尚鬼、嗜酒 323

一、神鬼震慑下的殷人 323

二、嗜酒风习 326

第五节“天命靡常”,敬德保民 327

一、殷鉴之下 327

二、“宜民宜人”之为“德” 328

三、宗法建构 331

一、占筮与八卦 333

第六节神奇的八卦与《周易》 333

二、《周易》——“神秘的殿堂” 336

第三章春秋战国:“轴心时代” 339

第一节士的崛起 340

一、时代的孕育 340

二、众星璀灿 342

三、群体品格 345

第二节学的转移 351

一、官学的衰落与私学的兴起 351

二、私学繁荣的象征——稷下学宫 354

第三节民本思潮 356

一、“天道远,人道迩” 357

二、“民为贵,君为轻” 364

第四节百家争鸣 368

一、儒的醇厚 369

二、墨的谨严 375

三、道的超逸 380

四、法的冷峻 387

五、阴阳的流转 392

六、“和而不同” 396

第五节区域文化格局的形成 404

一、齐鲁文化 405

二、楚文化 408

三、吴越文化 411

四、巴蜀文化 413

五、秦文化 417

六、三晋文化 420

第四章秦汉:一统的帝国与统一的文化 425

第一节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基本形成 425

一、“达其志,通其欲”的漫长历程 425

二、统治思想与思想统治 428

三、统一的文化 431

第二节从崇尚黄老到独尊儒术 435

一、新的抉择 435

二、黄老学说的盛衰 437

三、尊儒兴学,制度教化 441

四、独尊与独创 443

第三节礼文化的完善 449

一、“礼”文化理论 450

二、“礼”文化制度 453

第四节经学与谶纬 459

一、儒学的经学化 459

二、经学的谶纬化 463

三、“疾虚妄”的清新之风 466

四、“无可奈何花落去” 468

第五节佛教的传入与道教的形成 471

一、佛陀东来 472

二、道教创立 475

第六节闳阔的文化精神 479

一、气势恢宏的建筑与雕塑 480

二、壁画与帛画 481

三、“铺采摛文”、“夸丽风骇”的汉赋 482

四、“史家之绝唱” 484

五、文化典籍的整理 486

六、农、医、天、算传统科技的成熟 488

七、全方位的对外文化交流 490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 495

第一节动乱时世 495

第二节分化中的生长 497

一、儒的裂变 498

二、仙道丕显 518

三、佛光流照 525

四、多元激荡 536

一、文化类型冲突 540

第三节胡汉文化的碰撞 540

二、无法抗拒的化合 543

第四节文化的自觉 550

一、文学的自我发现 551

二、史与经的分途 554

三、科技的非实用趋向 556

第六章隋唐:隆盛时代 559

第一节壮阔舞台 559

一、帝国规模 559

二、宽松氛围 563

三、科举实行与寒士崛起 567

第二节有容乃大 575

一、胡气氤氲 575

二、外域撷英 579

第三节社会丰采 588

一、帝都的万千气象 588

二、诗的惊采绝艳 595

三、书法的极妍尽美 607

四、画的灿烂求备 611

五、乐舞的盛大欢腾 617

六、文的酣放茂郁 620

第四节文化辐射 624

一、中华文化圈 625

二、泽被远西 631

第七章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的勃兴 634

第一节变更的土壤 634

第二节从儒学复兴到理学构建 637

一、岑寂后的复兴 637

二、禅悦之风 643

三、两宋理学 645

一、新的形态 663

第三节宗族共同体的建立 663

二、多元社会文化功能 665

第四节文人天地 670

一、主意主理的宋诗和以婉约含蓄为主格调的宋词 670

二、品味高雅的宋画 679

三、声气相求的文人书院 685

四、精雅脱俗的文房清玩 689

第五节市民口味 692

一、京都风采 692

二、热闹的世界 698

一、社会温床 703

第六节科技华光 703

二、绚烂之花 705

第七节文化中心的南移 711

一、兵燹逼迫 711

二、南迁征象 714

第八章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汇 717

第一节朔方冲击波 717

一、家国忧患 718

二、异族情调 720

一、契丹、女真、党项羌族的汉化 721

第二节征服者的被征服 721

二、忽必烈与“汉法” 726

三、用夏变夷 728

第三节大哉乾元 731

一、儒学的重振 733

二、少数民族文化的迅速发展 743

三、科技的承传与进步 745

四、中外文化的相激相荡 748

第九章明:沉暮与开新 758

第一节沉暮品格 759

一、多忌讳与明代文网 760

二、灭异端的文化一统 762

三、复古与拟古 766

第二节别开生面 769

一、越礼逾制的社会风尚 771

二、悖离礼教的社会观念 774

三、主体意识的觉醒 781

第三节西学流播 791

一、耶稣会士来华 791

二、西学的输入 795

三、晚明中西文化冲突 799

第四节古典科学技术的总结与创新 810

一、走出经学传统的樊篱 811

二、对外来文化的汲取 813

三、数学语言与实证手段 817

第十章清:烂熟与式微 822

第一节明亡之思 823

一、君主制度批判 823

二、实学精神弘扬 830

三、难以挣脱的怪圈 838

一、多民族文化融合的高潮 840

第二节博大与鼎盛 840

二、盛大的图书事业 854

三、学术文化的大规模总结 859

四、盛世西学 868

五、中学西渐 878

第三节人文思潮的潜动 883

一、对封建禁欲主义的抗拮 884

二、对“圣学”的怀疑论批判 890

三、热衷“治生”的经济伦理观 894

第四节垂暮气象 900

一、箝制异端 901

二、宗法制的强化 905

三、国门的关闭 908

四、山雨欲来 911

第十一章近代:蜕变与新生(上) 914

第一节商品、炮舰与西学 916

一、跨越中世纪的西方世界 916

二、文明与野蛮 920

三、西学的新冲击 923

第二节道、咸间经世实学 928

一、开“过渡时代”风气之先 928

二、经世实学的内容 932

三、通往近代新学的桥梁 936

第三节太平天国的文化透视 937

一、皇上帝:中国版的耶稣 937

二、“从番”与“复古” 940

第四节中华文化肌体中的新质细胞 944

一、书院改制与新学堂开办 944

二、近代报刊的发行及出版机构的建立 949

三、近代图书馆的设置 956

四、近代博物馆的出现 959

五、新知识分子群的形成 962

一、洋务派“种豆得瓜” 969

第五节洋务运动的文化意义及体用之辨 969

二、“中体西用”说的提出 972

三、体用平议 975

第六节启蒙时代 984

一、从潜流到洪涛 984

二、旗手与健将 988

三、启蒙大师 1001

第七节跨入新世纪 1005

一、义和团:对西方文化的剧烈反应 1005

二、“国魂”陶铸 1007

三、风暴洗礼与习俗之变 1014

四、文坛新潮 1019

五、近代民族文化的开拓者 1027

第八节先行者的追求 1034

一、“发扬吾固有文化,且吸收世界之文化而光大之” 1034

二、三民主义 1037

第十二章近代:蜕变与新生(下) 1041

第一节“五四”狂飚 1042

一、《新青年》与“德、赛两先生” 1042

二、“打倒孔家店” 1044

三、文学革命 1047

四、科学精神的苏醒 1055

五、“北方吹来十月的风” 1063

第二节古今中西大交会 1071

一、东西方文化之争 1072

二、科学与玄学之争 1084

三、社会性质问题大论战 1089

四、国民性:思考与批判 1101

五、现代新儒家 1112

第三节毛泽东思想 1125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优秀典型” 1125

二、文化内涵 1128

三、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指向 1137

第四节生机盎然的新民主主义文化 1140

一、在论战中前进的哲学社会科学 1141

二、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 1147

三、面向民众、服务社会的教育科技 1151

结语 1159

一、文化的自我保持与自我更新 1159

二、“古今之辨”与“中外之辨” 1161

三、两种文化发展模式评析 1166

四、中华文化前瞻 117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