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大中华文化知识宝库
大中华文化知识宝库

大中华文化知识宝库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4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武冈子主编;邓宁辛等撰
  • 出 版 社:武汉市:湖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216010604
  • 页数:1707 页
图书介绍:
《大中华文化知识宝库》目录

爱我中华 1

中华何以称华夏 1

目录 1

一、中华·民族 1

中国为何叫支那与China 2

中国的别称 2

新中国国名诞生记 3

“睡狮”别解 3

新中国国旗的选定 4

五星红旗的设计者 5

《义勇军进行曲》的由来 6

国徽的诞生 6

《国歌》与徐悲鸿 7

中国历史上的国花 8

国印的制作 8

“中华民族”的含义 9

“民族”一词的出现 9

中国的古人类 10

中国人的容貌特征 11

中华民族源头新探 12

中国人智商最高 12

炎黄子孙说炎黄 13

华夏人的始祖在哪里 13

黄帝原为女性天帝 14

再说“黄帝”(二则) 15

炎黄子孙身上的三项印记 16

中华民族不能通称为炎黄子孙 16

汉民族形成于夏商 17

图腾一名源于中华 17

“汉”含义的历电演变 18

上海人来自何方 19

台湾人与大陆人 20

客家人源流说 20

惠东女应是汉族 21

孟获并非少数民族 21

2大中华文化知识宝库 21

少数民族之最 22

契丹:汉人之别名 22

汉族融合于少数民族 22

敕勒的称谓及其变化 23

山戍古族不再足历史悬谜 23

藏族的起源 24

海南岛原始居民问题略考 25

佩戴“族徽”的基诺族 25

满、苗、瑶等族的先祖 25

古代中国境内的黑种人 26

古代的巨人部落 26

唐代长安的西域人 27

中国的吉普赛人 27

海外华人、华侨、华裔小电 28

唐人街小史 29

海外称“王”的华人 30

世界十二华裔大富豪 31

倭人之祖考 32

中华民族理想及民族性表 33

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33

中华民族精神 33

黄河、长城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34

“泰山精神” 35

中华民族新时代精神 36

中华民族传统人生观的精华 37

民族气节礼赞 37

文化传统的估计 39

中华文化的涵盖面 39

中国文化的群体精神与现代民主意识 40

中国文化发展的时代和阶梯 40

传统文化艺术的五种境界 41

传统文化艺术的风格 41

文化路向说 42

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 42

中国傩文化 43

中国文化电上的四次大发现 43

中华亦世界海洋文化发祥地 44

华夏文化的世界历史性意义 46

中犹文化的相似之处 46

汉学·中国学 47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提前800年 48

补白 48

二、地理·资源 49

祖旧领土面积数字统计 49

华夏之中在何处 49

我国大陆主体的形成 49

我国南北分界线 49

中国的世界地质遗址 50

“日出东方”错矣 50

长城起点的再认识 50

长城究竟有多长 51

长城上有哪些设施 51

我国三大“走廊” 52

雾窟·霹都·雾岛 52

盐屋·盐桥·盐路 52

“魔鬼城”的由来 53

神州几多杏花村 53

北京始于房山区琉璃河乡 54

上海上古曾是海 54

彩云之南的五色上地 55

香港可能是一个陨星坑 56

从大陆最早望见台湾的人 56

最早到南极的中国人 56

中国地理飞地 57

“五岳”之高谁为冠 57

古代南岳在何处 57

愚公移山在何处 57

《水经注》所记“火山”真貌 58

梁山何时无泊 58

珠穆朗玛峰高度的准确测量 59

为珠穆朗玛峰正名的人 59

江河湖海长和大 60

渭河本是古黄河 60

黄河河道变迁慨况 60

黄河:一条黄金的河流 61

黄河曾一度由浑变清 62

黄河口四大景观 62

第二长城:黄河大堤 63

黄河与长江源头仅隔200米 63

长江水曾西流去 63

鸿沟:古代运河 63

大运河华北段系由曹操开凿 64

大运河与钱塘江“握手” 64

我国有哪些兰峡 65

悬江·悬河·悬湖 65

太湖由巨大陨石撞击造成 65

我国湖泊大面积“死亡” 66

“中国好望角” 66

渤海原来是沙漠 66

我国海平面正持续上升 67

中国历史上的水灾 67

古代的水报 68

洪水预报古有之 68

我国古代防洪法规 68

我国古代水文站:白鹤梁 69

1931年大水灾记录 69

1991年大洪涝灾害损失详情 70

红旗渠25年创收近6亿 70

360多年前的北京特大灾变 70

唐山大地震的先兆 71

我国抗震防灾水平居世界前列 71

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 72

各地天气志异 72

八方风 73

花信风 73

亚欧大陆桥上中国三大风口 73

我国的怪雨奇雪 74

六月飞雪 75

老“三大火炉”热因 75

南方新“四大火炉” 75

古代地理方位表示法 75

我国古代地图学源流 76

古代的立体地形图 77

《鲁国之图》 77

七幅石刻地图 78

第一张中文世界地图 78

祖国各地芳名多 78

中国的龙凤地名 79

中华地名集锦联 80

色彩词与地名 81

土特产与地名 81

我国的非汉语地名 83

上古连有“方”字的地名 83

山水的称谓 84

以动物命名的山 84

“峨眉”山知多少 84

江南·江东·江左·江表 85

“三江”指何地 85

“南江”与“北河” 85

黄河故名辑略 86

古今长江的称谓 87

永定河名称的由来 87

四洋名称的米源与变迁 87

中国港口名称的由来 88

我国一些城市雅号 88

城市街道命名规律 89

北京地名拾趣 90

戏说北京老地名 90

“未名湖”的命名 91

天津之名 91

上海路名之趣 91

“满洲”地名的由来 92

沈阳街道名称的特色 92

延安旧名肤施 93

宝鸡地名的由来 93

新疆语系与地名的分类 93

青岛街道名称的沿革 93

古诗词中的苏州别称 94

安徽:桃花潭的争讼 94

4大中华文化知识宝库 95

湖北地名歇后语 95

武汉地名趣话 95

大别山一名的含义 96

“荆州三海”今何在 96

“巴”不是四川的简称 97

重庆之“龙” 97

昆明何时称“春城” 98

“西双版纳”的本意 98

傈僳族地名趣谈 98

华侨与羊城地名 99

天涯海角 99

香港岛早期名称考 99

香港为什么称“香” 100

台湾宝岛地名趣谈 100

南海诸岛名称最早的记载 101

南极洲的中国地名 101

“羊”地名集趣 102

“西北王”改地名癖 102

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情况 103

我国的森林资源 103

我国森林分布概况 103

中国林业之最 104

森林奇观 104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104

自然保护区总数目 105

我国自然保护区之最 105

2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05

读史知史方生爱国心 106

我国是世界最大稀土资源国 106

内蒙古自然资源的全国之首 106

我国矿泉水资源世界之冠 106

我国环境变迁规律 107

我国古代的生态意识 107

各省生态环境等级平估 108

三峡究竟有多长 108

真孔子与假孔子 109

三、政治·党派 109

孔子的封号 109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附会 110

宫廷政治:古代政治模式 110

古代政府体制沿革表 111

古代的政治理沦:瑞应说与谴告说 113

中西封建社会的公侯伯子男 113

中国古代县政管理的特点与启示 115

古代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117

“垂帘听政”史话 118

我国古代的“意见箱” 119

华表与谤木 119

“谏”有几种 119

“民政”一词的由来 120

春秋弑君知多少 121

秦始皇“焚书”而未“坑儒” 121

项羽分封的十八王 122

鲁肃与“三国鼎立”思想 122

隋、唐、宁皇帝诏敕形式 123

辽代的“国两制” 123

南朝宋的一次废昏立明 123

明朝官场吃喝风考略 124

晚清的裙带政治 125

青红帮小电 126

洪秀全“密诏”杀东王问题 126

间谍特务机关古今谈 128

匪与土匪 128

近代中国对日赔款 129

“公车上书”签名人数考 130

1912—1927年的北京政府 130

袁世凯的权术 131

“三民主义”一词的由来 132

孙中山“天下为公”的思想来源 133

孙中山的后裔 133

民国初年政党知多少 134

北京湖广会馆:国民党诞生地 134

蒋介石的“三不知” 135

国民党的总理·总裁·主席 135

江亢虎的“新民主主义” 136

西安事变主角为何命运不同 136

中国共产党命名经过 137

中国人民何时认识帝国主义本质 137

五个历史时期的入党誓词 138

中国共产党党旗的来历 138

中共最高领导人职务称谓的演变 139

中共历次党章的一些新规定 139

中共历届党代会时的党员数 140

中共中央驻地的历电变迁 140

美国保存的中共早期重要文献 140

北京与中共诞生 141

两湖人士与中共一大 141

中共一大代表的归宿 142

党的“一大”代表的住宿地 143

党的“一大”闭幕日期 144

党史上的十八个第一 144

李大钊的十个最早 146

瞿秋白的六个第 146

老一辈革命家的入党介绍人 146

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共党员人数 147

共产国际为毛泽东误发讣告 147

建国时党政领导人的年龄 148

八大党章为何未写“毛泽东思想” 148

我党早期领导人的年龄 148

毛泽东著作的伪装本 149

毛选第二版的修订 149

毛泽东著作译成英文之始 151

毛泽东的稿费 151

给毛泽东家庭定成分 152

毛泽东的幽默 15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53

周恩来的外交思想与外交风格 153

“一二·九”运动被捕和口受伤学生统计 154

“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的由来 154

第一位访问延安的欧洲记者 154

“黄猫黑猫”的出处 155

七届人民代表的一组数字 155

历史上的“旧政协” 155

关于民主党派称谓及其排列顺序 156

我国民主党派成员近三十万 156

世界竹种起源中心在中国 156

学习雷锋运动的缘起 157

文攻武卫组织的由来 157

穿土布长衫参加开国大典的人 157

红卫兵出世内幕一说 158

上海知青上山下乡 158

巾帼大使知多少 159

联合国的四位中国副秘寸书长 159

钓鱼岛主三权问题由来 160

俗传中国史朝代起迄年匡谬 161

四、王朝·职官 161

王朝·帝王之最 162

历代帝王上台原因统计表 163

历代帝王下台原因统计表 164

历代帝王死亡原因统计表 164

6大中华文化知识宝库 164

历代帝王死亡方式统计表 165

历代开国帝王情况统计表(81帝) 165

历代亡国帝王情况统计表(88帝) 166

历代帝王民族成分统计表(610帝) 166

历代女皇帝和女执政人物统计表(19人) 167

皇帝的别称 167

“万岁”的起源与演变 168

皇帝八玺 169

皇帝与“九” 170

皇家为何爱用“紫” 170

皇帝日常统治活动 171

古代君主的避殿 171

皇帝求“金丹” 172

帝王的业余爱好 172

帝王文学世家 173

帝王中的戏迷 173

帝王中的球迷 174

戏弄皇帝的“帝戏图” 175

秦皇、汉武与海市蜃楼 175

汉文帝的“恭俭” 175

刘阿斗非庸主 176

刘聪广立皇后 177

劝人学医的梁简帝 177

爱读书的皇帝 177

武则天写诗与怕猫 178

李煜与“八哥” 178

皇帝不拜佛由宋太祖始 178

明太祖的书法 178

十岁皇帝的课程表 179

康熙公开“小报告” 179

为皇帝剃头 180

清廷早朝趣事 180

雍正勤写朱批 180

清帝的饮水车 180

清代皇帝的婚礼 182

“青楼”原系帝王居所 182

漫话“太上皇” 183

历史上年龄最小的皇后 184

辽朝萧太后何其多 184

何谓东宫、西宫 184

顺治太后下嫁之谜 185

慈禧太后身世一说 186

光绪为何称慈禧“亲爸爸” 186

慈禧与中外女画家 186

闲话叫太祖世孙的命名 187

“末代皇妃”的后半生 187

皇族才子朱载堉 188

“公主”、“郡主”称呼的由来 188

公主的婚姻 189

清代皇族女儿“格格” 190

文成公主与十三马 190

帝婿·附马·粉候 190

历史上的一次宫女造反 191

古代的宫廷选美 191

宫闱丑事说男宠 191

太监娶妻种种 192

“诰命夫人”的由来 193

古代地方行政体制演进表 193

秦代四十六郡简表 193

两汉十三部州刺史辖Ⅸ 194

南北朝州郡县设置 195

唐代贞观十道和开元十五道 195

两宋路建置 196

元代腹内及十一行中书省简表 196

明代行政区划分简表 197

清十总督辖区 197

说“省” 197

“县”的起源 197

“乡”的由来 198

建国以来市建置历年统计表 198

兼职的称谓 200

“官吏”小考 200

“官衔”何义 200

官场气氛考略 201

古代选官制度述略 202

古代选宵的各种途径 202

叫历代官电叫避制度 204

“论相”取士 205

帝王选才看脸相 206

品·阶·勋·爵·公·孤 206

御史监察职官沿革表 208

清官廉吏之内涵 209

古代廉官美称拾趣 210

成语典故中的“宰相” 210

中国幕僚制度溯源 212

军队何时称“长城” 212

中国“宦官之祸”因由新说 212

古代的秘书 213

汉代官吏住单身宿舍 214

“三只手”与范仲淹 215

宋代的履历表:脚色 215

清代“中堂”是什么官 215

第一个女宰相 215

阅兵史话 215

海瑞并非“完人” 216

中国公务员制的早期倡导者 216

严嵩并非大奸臣 216

“肃贪”自古有严令 217

官拒送礼人 217

唐太宗谈贪污受贿 218

古人拒贿六法 218

清代官员的罚俸制度 219

中共反对贪污腐化的最早文件 220

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 221

五、司法·军事 221

中华法系流变 221

儒学与法律文化现代化 222

“约法三章”新解 223

法的古字源一说 223

“刑不上大夫”传统释义一疑 223

唐代法典体系中的四种形式 224

历代刑罚手段综览 224

自由刑刑名 226

身体刑刑名 226

死刑刑名 227

刺配之刑 227

历史上的赎刑 228

明代的廷杖 229

古代的支解之刑 229

何谓”亲属相容隐” 230

古代的替亲代刑 230

刑讯逼供小史 231

历史上最早的诉讼纪录 232

“五听”审判法 232

法院布告上的红杠红勾 232

古代刑罚为何要“秋后问斩” 233

古代的大赦制度与仪式 233

千古治乱话纵囚 234

古代的复仇 235

古代的家产继承制 236

古人的遗嘱与财产继承 236

签名画押始于魏晋 237

“圈阅”始于王安石 237

古代地方治安机构:兵马司 238

公堂上的签票与签筒 238

我国监狱称谓的由来 238

古代第一个专职检察官 239

古代的检察制度 239

我国最早的法学会 240

十年立法知多少 240

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及其进展 240

律师缘于清末 240

中国十大杰出民警 242

8大中华文化知识宝库 242

中国古代军事之最 242

我国警察十种 242

咒秦、两汉军队编制比较表 243

兵卒考 243

古代军中的旗帜 244

古代军乐凯歌 244

历史上最早的正规军校 245

烽火报警何时止 246

宋代的军用密码 246

兵符谈源 246

最早的火器部队产生于元末 247

吴三桂起兵云南兵力有多少 247

北洋军阀们的绰号 247

黄埔军校的历史沿革 249

“铁军”实指第四军 250

国民党早期授衔的上将 250

民国史上的两个两北军 250

抗战中的中国远征军 251

战后日本公布的侵华战争统计数字 251

第一支坦克部队 251

中共军队领导体制的演变 252

中国人民解放军名称沿革 252

我军第一面军旗的诞生 253

“八一”军徽 254

“红军”名称的由来 254

八一军旗的由来 254

“N4A”臂章的由来 255

“新四军”来历和含义 255

“中国人民志愿军”名称由来 255

我军最早建立的军团 256

为什么没有红三方面军 256

解放军各兵种成立时间及第一任首长 256

我军笫一支仪仗队 257

中共最早的警卫部队 257

百团大战史实考订 258

抗荚援朝敌我伤亡数字 258

我军战绩表 258

建国后颁发的军事奖章 259

中国空军之最 259

我军颁发的军功章 259

代军宽待俘虏政策的历史由来 260

中国蓝色贝雷帽部队 260

百万雄师渡江战线究竟有多长 261

“长征”一词的由来 261

红军长征的几个数字 261

文革前我军授衔的将帅点滴谈 262

我军最早获得军衔的人 262

我军高级将领地理分布表 263

我军高级将领的地理分布及特点 263

老一代将星:家乡的骄傲 264

中国的“独臂将军” 264

新中国的“将军县” 264

“民兵”一词的来历 265

历电上有四位“花木兰” 266

历史上的杨门女将 266

参加长征的女红军有多少 267

古代十大兵书 267

娘子军原来不是女兵部队 267

人民军队的第一批女兵 267

武圣人的称号应属孙武 268

《孙子》精髓何在 268

《孙子》与《管子》军事经济思想之比较 268

孙子故里之谜被解 269

《孙子兵法》走向世界 269

奇门遁甲术 270

孙膑故里的确认 270

“风后八阵兵法图”在河南发现 270

历史上的美人计 271

三十六计诗 271

古代的军事间渫 273

中国古代的特洛伊木马计 273

口令溯源 274

古代烟幕战 274

古代的地道战 274

古代战争方式考 274

宋辽时期的地下战道 275

动物助战拾粹 275

用音乐打仗的趣闻 277

巧用草席杀敌 277

草船借箭实为孙权 278

“七擒孟获”恐非电实 278

毛泽尔评“街亭之战” 278

游击战术“十六字诀”提出者 279

最先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是谁 279

毛泽东智设“守城计” 279

古代的弓 280

哪些是兵家必争之地 280

吴云长没用过青龙偃月刀 281

响箭:鸣镝 281

吴钩史话 281

撞车和滑车 282

云梯与攻城 283

古战场的“秘密武器” 283

中国古代火器 283

明代已有“水雷” 284

明代的石炮和陷马陶筒 284

甲胄小史 285

军鞋史话 286

红军的第一架飞机 287

我国第一代反坦克火箭筒 287

开国大典上受检阅的飞机 287

我国援越武器装备的数量 288

我国的核试验 289

我国人民警察警衔制 290

双拥运动的由来 290

六、经济·货币 291

中国十大地域性经济区 291

“经济学”译名的首创人 292

孔子“患不均”思想新探 292

中国五种类型经济区 292

重农抑商新论 293

古代国有资产管理 294

古代的承包制:买扑 294

古代的产品质量负责制 295

合同的古代称谓 295

奖金的起源 295

“经理”溯源 296

古代的出差补贴 296

赋·军赋 297

“会计”之最 297

税的起源 298

古之税名与种类 299

田税为“租”考 300

汉代的财产登记 301

咸丰朝的通货膨胀政策:铸大钱 301

贡的起源 301

“红色资本家”的来历 302

党领导人民治穷致富大事记 303

文化大革命中经济损失知多少 303

中国现代化的提出及其三部曲 303

我国综合国力在世界上的名次 304

我综合国力在世界上的位置 304

大陆一天消费知多少 305

全国每天创造多少财富 305

中国人应知道的经济情况 305

各地区居民收入 306

我国社会劳动者人数达5.8亿 306

京沪各一日 307

九大城市吃穿谁为先 307

各省市区农家人均收入排名 307

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308

中国五家银行跻身世界大银行 308

中国第三产业500强 308

十大“财神”县 308

1991:中国经济绿洲 309

特区与开发区二大区别 310

乡镇企业发展壮大十大效应 310

我国沿海地区保税区的特点 310

我国的二千多个亿元乡镇 311

三峡工程论证始末 312

中国将有“四小龙” 312

三峡工程简况 314

三峡水库与其他水库有何不同 315

海外杰出的华人实业家 315

析“大锅饭”与“铁饭碗” 316

古钱“宝”名种种 317

经营36法与36戒 317

货币金融之最 317

“钱”和钱字的由来 317

中国货币发展慨况表 319

古钱币术语简释 321

中华各族及中外货币相互影响简表 321

古钱币的不同种类 323

由钱币产生的政治谣言 325

金币史话 325

银币史话 327

锕元小史 328

“光绪元宝·七三反版”纪念币 329

纪念币小史 329

古钱上的名家书法 330

北伐胜利纪念币 330

铸币为何带花边 330

钱币面额上的数字 330

钱币上的历史人物 331

贝作货币原因新说 332

秦始皇未统一货币 332

古钱币上的动物 332

康熙“罗汉钱”的来历 333

话说元宝 333

“天启通宝”趣话 333

帝王嗜“大”钱癖习 334

一种古代“国际”货币 335

少数民族的古币 335

农民起义军货币 336

革命根据地货币 337

外国在华流通币 338

蒋介石集团从上海劫走多少黄金 339

中国人民银行名称谈屑 339

“中国人民银行”的书写者是谁 339

中国银行行徽 340

人民币的设计和印刷 340

人民币的设计者 341

人民币上的风景图 341

人民币发行知多少 341

中国票据史话 342

纸币上的“暗堡”——水印 342

首批投资硬环境40优城市 343

信用卡已在中国流行 343

市场经济与文化传统 344

七、商业·外贸 345

“做生意”与“生意经” 345

“买东西”的由米 345

古代商业道德的特点 345

周代的市场管理 346

汉代夜市考 346

北京庙会 347

清代皇家买卖街 348

北京东安市场 348

天津食品街 349

百货店的来历 350

古代的“官倒”:皇店 350

温州“鞋城” 350

旧时典当业 351

台湾的当铺 352

招待所古今谈 352

商标的起源 353

古代的外事宾馆 353

商标与民俗 354

店家字号面面观 355

包装说往 355

早期一宗商标侵权案 355

店铺字号的文化内涵 357

字号招牌就是财富 357

古代商业广告十类型 358

古今商业招幌五大类 359

官卖酒与妓女 361

叫卖商贩手中的道具 361

闲话“叫卖声” 362

京城小贩“打鼓儿的” 363

古代商人的出路 363

商人的祖师:内圭 364

唐代买卖中间人:牙人 364

明代的士商 365

徽州的“劝商”谣 365

古代的行会组织 366

好读书的徽商 366

明清会馆并非行会 367

清末商会与资产阶级的兴起 367

行话数字的“暗切头” 368

我国第一部商法 368

远古玉石之路 369

“十三行”名称的由来 369

丝绸之路形成于何时 370

先于”丝绸之路”的“稻米之路” 370

古代南方“丝绸之路” 371

丝绸之路的源头 371

古代一条游牧丝绸之路 372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372

中国陶瓷外销史 373

古代的海关 374

长江上的海关 374

第一部地方海关志 375

古羊城的“特区” 375

开放的内陆边境贸易 376

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 377

“下海”小考 377

古代农业文明的特征 378

中华泥土:我们的母亲 378

八、农林·牧渔 378

农家文化的兴起 379

我国农业国际地位提高 379

目前中国农民的八个阶层 380

四十年中国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 380

第一个揭出大寨问题的人 381

中国的“菜园子”建设 381

台湾的观光农业 382

我国当代农作物引种知多少 382

胡·海·番·洋考 382

我国稀贵名稻米 383

中国稻作文化的起源及传播之谜 383

最早的人工栽培粟 384

葡萄栽培在张骞以前 384

甘薯是否舶米品 385

金殿玉菜是菜苔 385

韭菜闲话 386

说荠菜 386

闲话大白菜 387

地菜药用 387

人参的别名 388

莼菜 388

银耳小史 389

花椒小话 389

香菇探渊 389

古代的台湾甘蔗 390

草名趣录 390

芦苇的功罪 391

这些瓜名的来历 391

“京欣一号”西瓜 392

从造字看森林 392

哈密瓜走口向世界的历程 392

我国五大防护林体系 393

植树节漫话 393

植物与节日 394

植物十二生肖趣谈 394

古今植树趣闻 395

历史名人与植树 396

少数民族植树习俗 397

树种引进小史 397

中国树木之最 398

桃·黄桃·锦绣黄桃 398

我国的特种经济树木 398

深州蜜桃甲天下 399

说“杏” 399

柿树八绝 400

金秋话橘 400

桔逾淮北不为枳 401

杨梅趣话 401

槟榔趣闻 402

板栗粟小话 404

银杏·杜仲 405

红枣小话 405

柏树小话 406

天下银杏第一树 406

槐柏小赋 406

稀世国宝:小六朝松 407

神奇的五谷树 407

古代的封疆之木 408

三代同堂的古樟 408

古时的社树 408

何仙姑的“绿色腰带” 409

“夫妻合欢”长寿树 409

古树奇闻 410

竹林:中国的“第二森林” 410

中国的竹文化 411

我国的竹类资源及竹类研究 411

竹的文化意蕴 412

多姿的竹子 412

君山竹 412

安吉竹种园 412

花木的象征意义 413

竹子盆景 413

花中“客” 414

花名趣谈 414

咏菊诗拾零 415

唐代花卉欣赏热 415

花名中的“兰” 416

兰花的鉴赏 416

牡丹与牡丹诗 417

辛夷花 417

苏轼谈咏梅 418

梅癖趣话 418

现存我国五大古梅 418

桂花品谈 419

山茶趣话 420

水仙:芳名·故乡·雅趣 421

茉莉漫话 422

琼花简史 423

“仙人掌”小考 423

漫谈插花艺术 424

全国市花集锦 425

我国的珍贵稀有动物 426

马名杂谈 426

中国的资源动物 426

马的譬喻 427

相马·《相马经》 427

中国三大名马 428

神马与马神 428

春牛小话 429

命运之马 429

养骡小史 429

千里牛琐谈 430

古代的独角兽 431

北山羊传奇 432

羊在民间艺术中 432

中国种猪走红世界 434

中国的世界珍稀名犬 434

中国家兔起源之谜 435

老虎的别称 435

家猫趣话 436

猫是“财喜” 437

熊猫名谈 437

我国也曾有狨猴 438

大象小话 438

老鼠何时称“耗子” 439

禽畜焉能兆灾祸 439

我国地方品种名鸡 440

益鸟燕子赋趣 440

鸳鸯文化趣谈 441

“黄鹤”考辨 442

清代王朝爱乌鸦 443

世上真有九头鸟 443

毒鸟:鸩 444

蜜蜂起源于中国 445

养蚕·咏蚕 445

蝉话·蝉寺 446

蟋蟀趣话 448

蟋蟀异名拾趣 449

讨蚊檄文 450

蚂蟥趣谈 451

武湖银鱼白如丝 451

长江水多鱼亦多 451

吉祥物:中华鲟 452

鲂鱼史话 452

鲤鱼趣谈 453

明代鲤鱼今在否 453

宁夏鸽子鱼 453

墨鱼为何称“乌贼” 454

金鱼:游动的花朵 454

最早的养鱼水库 455

古人如何保护水产资源 455

我周历年水产品人均古有量 456

世界最早的农田排灌系统 456

现存最早的“交通法规碑” 457

我国的国道及其编号 457

九、交通·邮政 457

我国的高速公路 457

超级马路:秦直道 458

栈道的产生与衰亡: 458

栈道的分类和形式 459

唐代蛘线知多少 462

川陕古栈道 462

“靠右行”的来历 463

铁路路徽的来历 463

古代的行道树 463

我国铁路线的命名 464

音同字不同的铁路站名 464

旅客列车车次编号的含义 465

我国有多少电气化铁路 465

第一条地下铁路 465

两沙运河:最古老的运河 466

地铁已列入长期发展规划 466

毛泽东号机车组小史 466

大运河并非隋炀帝首开 467

现存最久的木桥遗址 467

我国桥梁之最 467

世界最长跨度的大然石拱桥 468

现存最早的立交桥 468

全木无钉的古桥 469

石桥缘何发五音 469

古老的姊妹桥 469

泸定桥架设妙法 469

古代长江第一桥 470

姑苏桥趣 470

长江、黄河几多桥 471

我国的桥梁建设 471

独木舟漫话 472

南浦大桥第一位观光者 472

原始渡具浅说 472

古代船舶集锦 473

绍兴乌篷船 474

船舵小话 474

900多年前的简便船坞 475

近代最早的远洋航运 475

郑和与哥伦布航海之比较 475

我国成为世界八大海运国之一 476

古代车的构件集解 476

中国跻身世界造船第四位 476

帝王的舆车 477

中国曾有自行车早期发明 478

我国第一辆国产汽车 478

第一个飞机制造厂 479

如何识别民航航班 479

我国的客运索道 480

第一位飞上天的中国妇女 480

古代的降落伞 480

烽火为何起狼烟 481

我国军邮小史 481

漫话邮符史 481

私人用邮的开端 482

古代信鸽趣谈 483

古代“动物快邮” 483

我国早期邮票的别称 484

清代驿站传递公文的期限 484

清代“快信邮票” 485

最昂贵的中国邮票 485

中国革命根据地第一枚邮票 486

新中国邮票的世界名邮 486

陶瓷邮票 487

漫谈国宝系列邮票 487

邮票上的中旧名人知多少 488

邮票上的名人书法 488

《隆中对》邮票“流产” 489

毛泽东像邮票统计 489

京剧旦角邮票漫谈 489

新中国的藏族形象邮票 490

猴票:生肖票之始 491

马年邮票:一错马二错神 491

猴在邮品上的又一个第一 491

中国邮票志号说 492

我国唯一获世界邮展金奖的人 492

邮票的暗记 492

两国通用的邮票 492

邮戳考 493

新中国第一个首日封 494

书信常见别称表 494

最早的家信 495

尺牍闲话 495

谈以词代简 496

奇书怪信二则 496

古代的信箱 497

邮政编码谁为先 497

邮政编码有学问 497

最早的市内电话 498

我国电话社会拥有量居世界前10名 498

北京电话普及率居各大城市之首 498

中国第一条电报干线 499

少数民族信息传播方式 499

我国第一批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500

北京地铁与上海地铁之比较 500

传统科技文明形态的特点 501

古代科学技术的精确性 501

十、科技·医药 501

中国传统思想与当代科技发展 501

道学思想对科技的影响 502

邹衍:中国古代科技的奠基者 502

汉武帝对科技的贡献 503

沈括:中国科学史上的活坐标 504

近代科技文化先驱 505

徐光启创建“科学院” 505

“盖天说”的提出时间 506

二十八宿的起源时间 506

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者——李善兰 506

“地球”概念的争论 507

最早的远征日食观测 507

用中国人名为小行星命名 508

“日环食”词义商榷 508

伯乐原是星名 508

星球上的中国人名 508

中国陨石 509

陨石与地名 509

宜春鼓楼是中国最早天文台 510

古代天文台 510

华表与天文学 511

中国最大的天文望远镜 511

司马迁也是天文学家 512

围棋与天文学 512

古代女天文学家 513

中国:数学史最长的国家 513

殷代的数学 514

负数的发现 515

比亿还大的数词 515

原始度量衡:手 515

“仞”的内涵及来源 516

人体:周代度量的标准 516

权衡·千钧·万钟 517

黍尺·咫尺·九仞 517

古人怎样测量塔高 518

科学史上的手摇计算机 519

数学专著新发现 519

最早记述冰川的文献 520

古代对化石的认识 520

最早的电子计算机 520

木炭谈片 520

炼丹与化学实验 521

石油的命名 522

我国陆上油田的命名 522

古代的太阳能利用 523

阳燧:古代太阳灶 523

用沼气于生活第一人 523

“长明灯”的发明 524

磁性的认识和利用 525

“地动仪”全称不是“候风地动仪” 525

避雷针发明小史 526

玻璃制造工艺非外传 526

康熙的科技炕桌 527

古代的机械人 527

清朝对钟表的贡献 528

最早的幻灯工艺 529

我国最早的照片 529

我国古代的试金石 529

古代盐的发明 530

银不具有验毒本领 530

古代的人造纤维 531

染色染料谈古 531

铯原子钟10万年误差不到1秒 532

新专利:世界地球钟 532

国防科技重大成果一览 532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知多少 533

我国的火箭 533

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诞生 534

中国航天五大先进技术 535

我国四大火箭卫星发射中心 535

“亚洲一号”卫星 535

我国电站之最 536

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 536

秦山:中国核电之始 536

我国的九个“硅谷” 537

我国科技发展六项计划 537

中科院历次学部委员大会简介 538

中国妇女与科技进步 538

以中国人姓氏命名的科技成果 540

“中医”的新概念 542

中医源流三字经 542

中医理论的历史意义 542

破解“人体经络现象”之谜 543

师承面授是中医特色 544

古代行医的招牌:葫芦 544

元朝医药管理 545

古代的医院类型 545

宋代的医院 545

古时法医检验制度 546

古代的军医院 546

“病”的讳言婉语 547

形象生动的病症 547

桐君:我国医学鼻祖 547

古代并无神医扁鹊此人 548

最早使用病历的名医 548

巾帼医家第一人 548

古代女医知多少 549

古代人体解剖方式的特点 550

“叩诊”足中国人的发明 550

古人对脑功能的认识 550

古代的针砭 551

针灸传奇 551

古代中医心理疗法 552

“恐惧疗法”驱病魔 553

祝由:古老的心理疗法 553

最古的医疗体操 554

古代物理降温法 554

“望冰”治好隋炀帝怪病 555

巧用瑞雪 555

火龙洞内好治病 555

唐代已出现假眼 556

人痘法治疗天花 556

祖国医学妇科之最 557

古代关于癌症的记载 557

历代主要本草学著作简介表 558

中药得名趣谈 559

“中药”一词的由来 559

奇妙的药名:诗词联谜函 560

中国是天然药物王国 562

中药的产地 562

中药药理 562

中药消炎的奥秘 563

糖衣药片的颜色“密码” 563

中药加工炮制方法表 564

煎服中药的学问 564

中国药都·樟树药膳 565

最早的药理实验研究 566

“金液丹”的模拟实验 566

医药源于火和酒 566

“甘露”为何物 567

人参古今谈 567

云南白药的研制者 568

“行军散”的来历 568

“六神丸”如何研制成功 568

中药店缘何称“堂” 569

广集宫廷秘方的同仁堂 569

“卫生”、“养生”探源 570

中国人健康指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570

中医论健康与四时气候的关系 570

张群《不老歌》 571

节气与生命现象 571

庖丁解牛与养生 572

音乐与养生 572

孙思邈养生长寿歌 573

诗人陆游的养生经 573

气功流派与健身养生 574

乾隆皇帝养身十六字诀 574

十叟长寿歌 574

食疗的渊源 575

药枕话源 576

食疗歌 576

古人消暑十法 577

从漱口到刷牙 577

古人午睡趣录 577

讲究卫生的器具:唾壶 578

我国古代城市环境卫生 578

回族的卫生习俗 579

古老神奇的藏医药 579

中西医结合首创人施今墨 580

佛教谈医有妙论 580

中医药学再度走向世界 581

国际“中医博士” 581

中医的国际流派 581

说文解字话“教”“师” 582

十一、教育·人才 582

我国教育史上的八个“第一” 582

“学究”非教师专称考 583

现代教师的喻称和誉称 583

名人尊师趣录 583

教师喜联拾趣 584

北京教授知多少 584

教授故乡博士城 585

我国的女教授 585

“六艺”小考 586

孔子关于教师的基本要求 586

古代教育课本:《女四书》 587

“讲义”与“教科书” 587

古代第一本教育专菩 587

古人胎教的主要内容 588

中西早期启蒙教学的比较 588

第一所近代幼儿园 589

陶行知与儿童教育 589

宋代官办的幼儿慈善事业 589

我国第一座儿童村 590

最早的农村幼儿园 590

前人对家教的重视 591

可马光教子俭朴 592

鲁迅教子 592

徐特立的“诗教” 592

“对策”的演变 593

古代的童科 593

入学·同案·同年 593

武举史话 594

五花八门的八股文题 594

八股文为何能沿用500年 594

清代的武科考试 595

清代科举考试系统简表 595

历代状元知多少 596

清帝后点状元趣谈 596

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 597

科举废除后考取的进士与举人 597

明代一份状元试卷 597

落榜后的自学成才者 598

试官媚权贵 598

清末民初的速记教育 599

我国古代学校的名称 599

太学·郡国之学·国子监 600

左学·右学·辟雍·泮宫 600

庠·序·校·塾 600

世界最早的高等学府 601

校历最长的学校 601

我国的书院 601

最早的书院:白鹿洞书院 601

岳麓书院小史 602

明代的宦官学校 603

明代的学校简介 603

近代以来中国各类学校之始 604

18世纪的俄语学校 604

第一所西式学校 605

近代女校的先声:经正女学 605

第一所航空学校 606

党的第一所女干部学校 606

上海早期的半工半读学校 607

我军第一所炮兵学校 607

第一所啤酒学校 608

全国已有120所劳教学校 608

北京的礼仪学校 608

上海的“离婚学校” 608

台湾高校知多少 608

我国被列入世界主要大学的学校 609

清以前历代学制系统表 609

抗战时期国统区的学制系统 612

古代的助学制度 612

古代学校的放假制度 613

最早的学生会 613

中世纪的留学运动 614

近代中国留学思想的变迁 615

最早的四批公派赴美留学生 616

第一批留欧学生 616

早期的女留学生 616

留法勤工俭学与“豆腐公司” 617

中国第三代留学生回国运动 617

中国三代留学生兴国业绩 618

中国高中考试改革一瞥 618

十年培养研究生数 619

历史上的人才分布 619

近代、现代史人物籍贯 620

楚国人才多 620

秦以后湖北人才中心东移论 621

湖南近代以来名人多 622

古代的“圣人” 623

古代第一位圣人:傅说 623

孔门“七十二贤人” 624

四子·五子·六子·十二子 625

中华巾帼第一位集锦 626

“叶公”确有其人 627

古人自喻篇 627

古今名人自比狗趣闻 627

“三顾茅庐”的真真假假 628

诸葛亮的七条用人之道 629

魏徽人才观探究 629

唐寅:风流才子不风流 630

学界“三沈” 631

清末民初四公子 631

现代文化史上的“刘氏三杰” 632

美国华人专家学者有多少 633

张恨水的记忆力 633

古书为何要校雠 634

剞劂·梨枣·出版 634

十二、图书·报刊 634

编辑之祖:孔子 634

纸张·印刷·册叶 635

台湾珍藏的善本书 636

“孤本”种种 636

袖珍本源于巾箱本 636

宋版书何以贵重 637

宋代的雕版印刷业 637

古代的盗版书 638

山东磁版书籍 638

旧时姑苏书肆的作伪 639

刻书世家略谈 639

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 641

中国历代出书统计 641

我国跃入十大出版大国行列 643

四十年出版工具书知多少 643

盲文书刊今昔 643

台湾出版界面面观 644

近代出版历史最久的“商务” 645

出版古籍的中华书局 645

近现代稿费杂侃 645

国际标准书号与中国标准书号 647

序称种种 647

中国古籍书名的含义 648

古籍版本的二大系统 649

古书不标书名、作者趣谈 649

古籍的体例 650

一句话评古书 651

古典文献:从三坟五典到九流十家 651

解释古籍的常用方法 651

释“文献” 652

经史子集的比例 652

《四部丛刊》 652

古代学者论六经 653

史部分类法六种 654

《沦语》与《圣经》之比较 654

方志的起源诸说 655

史与志的区别 655

志书为建设作贡献 656

家谱小话 656

总集的类型兼及别集 657

《纲鉴》和历史教科书 657

《文心雕龙》趣事 658

《古文观止》与《才子必读古文》 658

规模巨大的《全宋涛》 659

《千家诗》小考 659

李氏《蒙求》 660

说说传统启蒙读物 660

比丘林的俄译《三字经》 661

话说《千字文》 661

清言书籍谈片 662

敦煌遗书知多少 663

敦煌《厅角书》 663

丛书起源新说 664

清末百科全书 664

何谓“年鉴” 664

少数民族古籍多 665

书籍插图版画小史 666

《西厢记》的明代板画 667

中国历史上的禁书 668

古籍的历次厄运 668

中国历史七谁“焚书”最多 669

中国古籍之外流 669

美国国会图书馆的中文藏书 670

华夏古籍在海外 670

80年代出版古籍4000余种 671

南宋的“小报” 671

中国晚报小话 671

我国最早的“号外” 672

报名集字趣话 672

晚报报名题字大观 672

最早的《参考消息》 673

邓小平主编《红星报》 673

我党最早的日报 673

福建的《人民日报》 674

报道好八连的第一人 674

我国唯一的锡伯文报纸 675

90年代的周末版现象 675

首用彩色激光照排的报纸 675

我国报纸总数及分类数 676

海外中文日报知多少 676

鲁迅编过多少种杂志 677

最早的文学杂志:《新小说》 677

中共三胂《人民日报》 678

十三、思想·伦理 679

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679

“哲学”一词的由来 679

古代哲学的主要特点 680

哲学史上三个螺旋式上升的“圆圈” 681

“世界”的本义 681

孔、老、庄对真、善、美的追求 682

儒道人格理论 682

古代时空观 682

古代关于人性善恶的讨论 683

诸子百家与与诸子十家 683

孔子思想基本脉络 685

晚周诸子主要学派的地区分布情况 685

孔子哲学精神与框架 686

孔夫子从未主张禁欲主义 686

孔子与儒学的基本问题 686

中庸思想有两重性 687

《中庸》阐发的科学研究方法 687

孟子的“劳心劳力说”本意 688

魏晋风度的思想意义和美学价值 688

儒家的“卫道四师” 688

儒家说“和” 688

易经、易传、易学 689

“太极”是中国古典哲学的逻辑起点 689

宋明以后存在“反理学的斗争”吗 689

太极图的意义 690

傈僳族太极图 690

六十四卦先于八卦 690

八卦并不神秘 691

五行捷诀 692

“五行说”并非出自金木水火土 692

八卦卦画起源新说二种 692

道家文化不能忽视 693

道家文化的非理性特点 693

老子做人的哲学见解 694

黄老学派 694

杨朱何曾“不拔毛” 695

庄子的处世哲学辨析 695

中西思维方式的主要差异及原因 695

中西自然观、人生观、审美观的比较 696

海外儒学热 697

老子在英国 697

朱子学在国外 698

第一部介绍马克思学说的译著 699

十月革命传来的是“列宁主义” 699

将《资本论》引进中国第一人 699

毛泽东思想形成标志新说 700

马克思主义在新中国发展的四大特点 700

谁最早提出“毛泽东思想”的概念 700

建国后亏的四次学哲学 701

宗法社会与伦理型文化 701

中西古代三种伦理哲学思想的比较 702

“忠”的道理含义的历史演变 703

说“忍” 703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侈威武不能屈 704

宋代士大夫的处世精神 704

范仲淹“忧乐”名句所本 705

古代家训小史 706

古代家训的体式 707

古代家训内容 708

古代家教的若干特点 708

毛泽东祖辈的家训家戒 709

古代的“诫子书” 709

四维·四德·四端 710

三纲·畏·三从·三不去 710

七情·七教·七信·七出 711

五伦五常·五教 711

六亲·六纪·六行 711

八目 712

九言·九纪·九守·九思 712

十义·十伦·十恶 712

易的演化与一百零八 713

毛泽东谈“四个伟大” 713

十四、宗教·神祗 714

中国宗教的特点 714

“宗教”一词应如何定义 714

从事宗教事务有关人员的称呼 715

中国有多少教徙 715

佛外说佛,教外说教 716

为何名山多寺庙 716

各教的寺院之最点滴 716

中国人接受佛教的特点 718

四大道场与四人法门 718

“寺”的演变 719

寺有哪些别名 719

“飞来”的峰、寺、莲 720

佛教圣地法门寺 720

佛教诸神罗列 721

十八罗汉 721

札什伦布寺小话 721

我国现存佛舍利有多少 722

何谓欢喜佛 722

“大肚弥勒”是谁 722

中国的美神:观音菩萨 722

观音菩萨女像由来的传说 723

九华山的肉身菩萨 723

五百罗汉的传说 724

中国的瑰宝:五百罗汉堂 725

济公是人还是神 725

济公嘴里吐真言 726

《大藏经》藏、满文版上向 727

珍贵经书:《赵城金藏》 727

血写的《华严经》 727

古代佛经泽场 728

西天取经第一人 729

玄奘为何你“唐三藏” 729

唐僧灵骨分藏大陆和台湾 730

六祖“真身” 730

“南无阿弥陀佛” 731

和尚为何剃光头 731

僧尼为何敲木鱼 732

念珠小话 732

双手合掌有何意 732

袈裟有五种功德 732

佛教的“卐” 733

佛教的清规戒律 733

“五供”漫话 733

怀海禅师和”百丈清规” 734

“戒腊”小释 734

度牒史话 734

佛教与一百零八 735

智化寺佛教音乐 735

佛画漫谈 736

“飞天”小语 736

菩提树与佛教 736

地狱种种相 737

阎魔和他的部下 737

最好不称喇嘛教 738

道外观道 738

中国道教十大洞天 739

中国道教三十六洞天 739

“道士”的由来 740

中国道教七十二福地 740

《道藏》是怎样一部书 741

敕封老子尊号 741

道教原本不供神像 741

道教的节日 741

道教诸神罗列 742

城隍庙及上海城隍神 742

“五斗米”是道教 742

道教艺术漫谈 743

沐浴与修道 743

清真寺小考 744

伊斯兰教门外谈 744

中国人对待西方宗教传入的态度 745

清真禅寺的千斤烛 745

《圣经》的中译本 746

北京符瑟修女院探秘 746

四象四方神 747

中国民间的行业神 748

各行各业所崇拜的神仙 749

儒家的诗教 750

西王母愈变愈美 750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语出于谁 750

妈祖:海上女神 751

刘三姐:歌仙和巫神 751

“钟馗”小考 752

护法神:哼哈二将 753

关羽由人到神 753

八仙原系民间艺人 754

悲惨的“八仙过海” 754

民间财神种种 755

挂喜神和兜喜神 755

“灶冲”的由来 756

狱神的来历 757

厕神的传说 757

台湾民间崇拜的神 758

财神与台湾的庙文化 758

“语文”名称的来历 760

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 760

十五、语言·文字 760

“汉语”和“中文”的区别 760

普通话:传统与现代化 761

“普通话”名称的由来 761

汉语声调的词义象征性 764

古今词义演变类型表 765

说用典 766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766

“黄犬奔马”句法撷趣 768

佛教对汉语及汉语研究的影响 769

俗语佛源十一例 771

古代性隐语 773

俗语扫瞄 774

民间秘密语漫说 776

当代形形色色的黑话 777

丑语探美 778

吉语寓意趣谈 779

比比谚语和成语 780

成语对举 780

有趣的成语之最 780

话“别” 781

熟语·格言·警句 781

语言种种 781

“笔”之种种补记 781

谦词雅语种种 781

数词系列的演化 782

语言的智慧之花(五则) 782

语妙双关 782

正话反说 783

曲解成趣 783

看得懂读不清 783

谐音及异化 784

汉语方言形成的多元性 784

北京人的“新”方言 784

百年沧桑话沪语 785

广州方言词若干例 785

大陆使用频率高的新词和惯用语 786

大陆与台湾语词的差别 787

全球兴起中文热 787

美国汉语村 788

外国教授的一篇汉语作文 789

中国古代的翻译 789

关于汉字 790

汉字与中国人的认识观 791

汉字和拼音字的比较 791

汉字在科技时代 792

异体字的形成 794

汉字之最 794

中国丈字的两个源头 794

汉字部首何其多 795

古人怎样为汉字注音 796

多音字不同读音区分法 797

常用汉字能否控制在2000以内 797

关于简化汉字的书写规范 798

简化汉字在海外 798

古碑石刻上的简化字 800

写错别字的种种代称 800

甲骨文发掘与整理 800

与生殖崇拜祭祀有关的汉字 802

《苍颉书》、《夏禹书》破译 802

“曌”非武则天所造 803

东南西北的字源 803

1、2、3……是不是阿拉伯数字 804

筵:字典未收的字 804

汉字小写数目字的演变 804

文字游戏种种 805

“乙”字这个符号 805

有趣的“、”、“—”、“|” 805

筵席上谈文字学 807

天窗字的韵味 807

文字史上的奇迹:“女书” 808

珍贵的纳西族象形文字 809

西方表音文字与古彝文西传有关 810

满文何时颁行 810

最早提出统一各族文字的人 810

瑶族有了自己的文字 810

中日文字交流 811

令人啼笑皆非的日本汉字 811

国外服装与邮票上的汉字 812

中国盲文小史 813

最早的标点和符号 813

新式标点符号简史 813

几种较特殊的符号 814

帝后与标点趣事 814

汉字检索编码现代化 815

汉字速记的由来 815

四角号码检字法的发明 815

《汉语大字典》简介 816

“圣”字新解 817

“沫若”之“沫” 817

“儒家”之“儒” 817

“戒指”之“戒” 818

“喜”从何来 818

“无恙”之“恙” 818

“脸”字小考 819

“坐”字衍义 819

“坤”代表女性 820

“活”字两说 820

“塔”字由来 820

“之”与“的”的用法 821

“她”不宜滥用 821

“垮”和“搞”的诞生 821

“睢”和“雎” 822

由“而已”引起的 823

“古董”小考 823

“鼻祖”出典 823

“掌故”究原 823

“凯旋”义探源 824

“模范”来历 824

“老子”是“儿子” 824

“楷模”溯源 824

“昼寝”说 825

”败北”的原意 825

“束脩”原指少年 825

“话柄”小考 826

“盖了”语源 826

“傻瓜”的由来 826

“青春”本原 826

“幽默”的由来 826

“爬灰”有来历 827

“马虎”传奇 827

“王八”的由来 827

“铜臭”的由来 828

“上当”溯源 828

说“门子” 828

“溜须”有典 829

“摩登”的盛衰 829

“胡说”小话 829

“混帐”有来历 829

“借光”的由来 830

“激光”的由来 830

“交际”的出典 830

“望洋”及其他 830

“洋火”一词由来 831

“蓝桥”的由来 831

“市井”四说 831

“胡同”小考 832

“八宗”由来 832

“屠苏”别解 832

“黄色”真解 833

“新闻”出典 833

“雷同”探源 833

“删削”演变 833

“美人”、“香草”原为男士 834

“三味”与“三昧” 834

“汗牛”与“汗马” 834

“五洲”与“五洋” 835

“五车”与“八斗”“ 836

饮食·伙食 836

投梭·投瓜 836

游于·游心 837

窥宋·窥墙 837

一刹那 837

什么是“鲁冰花” 838

“男子汉”的历史 838

“摇钱树”的传说 838

“倒插门”应是“倒踏门” 838

“压轴戏”并非“压台戏” 838

“鬼打架”的由来 839

鬼门道 839

“抱佛脚”的来源 839

“磨洋工”的来历 840

“吹牛皮”的由来 840

“拍马屁”趣解 840

“二百五”的涵义 840

“风马牛”又一说 841

“千夫指”·“儒子牛” 841

“七十三”·“八十四” 842

“三脚猫”的出典 842

“炒鱿鱼”的由来 843

“眼中钉”出典 843

“两面派”的来历 843

“抬轿子”小考 843

“三不知”方言何所本 843

“明镜高悬”由来 843

“举案齐眉”新解 844

“开卷有益”出典 844

“落英缤纷”新解 844

“新婚燕尔”的变化 845

“不尽人意”是何意 845

“五花八门”补说 845

“三长两短”指棺木 846

“谈何容易”原意 846

“茹毛饮血”新解 846

“戴绿帽子”演变小史 847

“梁上君子”出典 848

“始作俑者”何意 848

“衣冠禽兽”源于官服 848

“牝牡骊黄”出典 849

“官样文章”原是美称 849

“信口雌黄”溯源 849

“说项依刘”确解 850

说“打草惊蛇” 850

是“尽忠报国”非“精忠报国” 850

“千里送鹅毛”有因由 851

“女大十八变”说 851

“想当然耳”和“不求甚解” 851

”给人穿小鞋”有来历 852

“有眼不识泰山”的由来 852

“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传说 852

“三句话不离本行”的由来 853

且说“不管三七二十一” 853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语的来历 854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出自谁 854

我国文字有多少种 854

现代汉字使用频率 854

“文学”初义非今义 855

十六、文学·戏曲 855

孔子与汉民族文学传统 855

世界第一本中国文学史 856

中国文学的爱国主义主题确立于何时 857

中国古时无喜剧辩 857

佛教与文学 858

古代女性文学特色 859

北朝文风的形成及特征 859

唐代文苑风尚 859

元散曲家为何嘲笑屈原 860

神话与仙话 861

民间故事的文化精神 861

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差异 861

耿村:“民间故事村” 863

古代笑话文学 864

“说书”的来龙去脉 865

古代文学中的毛人传说 865

孟姜女传说的由来 866

《珍珠传奇》与沈珍珠 867

梁祝并非同代人 867

文学史上的佚名作品 868

文学家的青春火花 868

以佳句得名的文学家 869

文学名人别号小辑 870

文人“梦笔” 871

古人怎样“发表”作品 872

古人写作习惯拾趣 872

历代文人的怪癖 874

台湾作家写作癖好 875

作者考谬 876

陶渊明为何能独享大隐之誉 876

竹林七贤称名始于何时 876

江郎并非才尽 877

“唐宋八大家”质疑 877

文人有趣的笔记 878

一门母女四文人 878

明代苏州府的两个冯梦龙 878

金圣叹被杀原因新说 878

刘熙载谓文有七戒 879

现代作家五代划分 879

鲁迅的遗憾 879

老舍自传的幽默 880

”花边文学”争端的历史误会 881

《神曲》的译者王维克 881

现代文学价值观念五类型 882

中国现代文学馆 882

何谓“海派” 88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