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抚松县志
抚松县志

抚松县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抚松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李占领责任编辑
  • 出 版 社:北京:中华书局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101013619
  • 页数:1030 页
图书介绍:
《抚松县志》目录

概述 1

第一篇 建置 9

第一章 疆域 9

第一节 位置面积 9

第二节 疆域变迁 10

第二章 建置沿革 12

第一节 早期开发 12

第三节 隶属 13

第二节 建县 13

第三章 行政区划 14

第一节 民国时期 14

第二节 东北沦陷时期 15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 17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

第四章 县城 乡镇 28

第一节 县城 28

第二节 乡镇 30

第二节 行政村命名 更名 36

第五章 地名更名 命名 36

第一节 城郊乡更名松郊乡 36

第三节 自然屯命名 更名 37

第二篇 自然环境 39

第一章 地质 39

第一节 地层 39

第二节 岩浆岩 42

第三节 构造 43

第四节 地震 43

第一节 山脉 山峰 44

第二章 地貌 44

第二节 地貌类型 47

第三章 水文 49

第一节 地表水 49

第二节 地下水 53

第四章 气候 55

第一节 气候特征 55

第二节 日照 56

第三节 气温 57

第四节 降水 58

第五节 霜期 59

第六节 冰雹 61

第七节 风 61

第八节 气候区域划分 62

第五章 土壤 63

第一节 地带性土壤 63

第二节 非地带性土壤 64

第六章 植被 65

第一节 森林植物 65

第二节 经济植物 65

第七章 野生动物种群 67

第八章 自然资源 68

第一节 森林资源 68

第二节 水资源 69

第四节 草地资源 70

第五节 野生珍奇植物 70

第三节 野生珍奇动物 70

第六节 矿藏资源 71

第七节 旅游资源 77

第九章 自然灾害 80

第一节 水灾 80

第二节 雹灾 83

第三节 霜冻灾害 83

第五节 虫灾 84

第六节 天然火灾 84

第四节 旱灾 84

第三篇 人口 86

第一章 人口规模 86

第一节 人口数量 86

第二节 人口变动 89

第二章 人口分布与密度 96

第一节 分布 96

第二节 密度 98

第三章 人口构成 100

第一节 性别构成 100

第二节 年龄构成 103

第三节 民族构成 107

第四节 行业构成 108

第四章 婚姻 家庭 112

第一节 婚姻 112

第二节 家庭 116

第五章 计划生育 117

第一节 生育 117

第二节 措施 120

第三节 效果 121

第四篇 林业 124

第一章 林权 124

第一节 抚松县林权 124

第二节 省属林业局林权 125

第二章 林地管理 128

第一节 参业用林地 128

第二节 林地开荒 128

第三章 营林 129

第一节 母树林 129

第三节 工程用林地 129

第二节 树种采集 130

第三节 苗圃 130

第四节 更新造林 131

第五节 森林抚育 133

第四章 森林保护 134

第一节 护林防火 134

第二节 封山育林 135

第三节 森林病虫害防治 135

第一节 采伐 136

第五章 木材生产 136

第二节 运材 139

第三节 贮存 139

第四节 木材管理 139

第六章 管理机构 142

第五篇 农业 147

第一章 土地 147

第一节 开发 147

第三节 利用 151

第二节 管理 151

第二章 生产关系变革 153

第一节 土地改革 153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 157

第三节 人民公社化 160

第四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 161

第三章 作物 162

第一节 粮食作物 162

第二节 油料与经济作物 172

第三节 蔬菜 175

第四章 农技 农艺 178

第一节 种植 178

第二节 施肥 181

第三节 种子 183

第四节 植物保护 185

第五章 农业机具 187

第一节 传统用具 187

第三节 农业机械 189

第二节 新式农具 189

第六章 畜牧 192

第一节 大牲畜 192

第二节 猪 羊 兔 194

第三节 家禽 196

第四节 疫病防治 196

第七章 多种经营 197

第一节 种植业 198

第二节 养殖业 200

第三节 采集 203

第四节 狩猎 204

第八章 水利 206

第一节 江河 堤坝 206

第二节 塘坝 207

第三节 灌溉 208

第四节 水土保持 209

第九章 管理机构 212

第六篇 人参 213

第一章 栽培历史 213

第一节 山参 214

第二章 种类 214

第二节 秧参 217

第三节 园参 218

第三章 园参栽培 224

第一节 参林轮作 224

第二节 选地 232

第三节 整地与作床 233

第四节 采种与播种 235

第五节 移植 237

第六节 遮荫 239

第七节 施肥 240

第八节 田间管理 241

第四章 成品参加工 247

第一节 人参加工历史 247

第二节 红参 248

第三节 生晒参 249

第四节 糖参 250

第五节 综合利用 251

第一节 国营一参场 253

第二节 国营二参场 253

第五章 参场(公司)简介 253

第三节 国营三参场 254

第四节 国营四参场 254

第五节 参茸公司 254

第一章 所有制 256

第一节 私营工业 256

第七篇 工业 256

第二节 集体工业 258

第三节 国营工业 261

第二章 工业门类 264

第一节 制药 化工业 264

第二节 机械 电子业 268

第三节 建材业 270

第四节 造纸 印刷业 272

第五节 酿酒 饮料业 274

第六节 食品业 276

第七节 采矿 冶炼业 278

第八节 木制品加工业 279

第九节 人参加工业 282

第十节 缝纫业 283

第十一节 其他工业 284

第三章 省营林业厂家 286

第四章 企业管理 288

第五章 管理机构 289

第一节 火力发电 291

第一章 电力生产 291

第八篇 电力 291

第二节 水力发电 294

第二章 供电 303

第一节 国电供电网 303

第二节 农电供电网 305

第三节 线路 306

第三章 用电 309

第一节 用电量 309

第二节 电费 电价 310

第三节 用电管理 312

第四节 电气化试点 314

第九篇 交通 邮电 316

第一章 公路交通 316

第一节 线路 316

第二节 桥涵 320

第三节 养护 321

第四节 交通工具 324

第五节 运输类别 325

第六节 安全管理 328

第二章 铁路 330

第一节 浑白线铁路 330

第二节 铁路专用线 331

第三节 森林铁路 333

第三章 邮政 335

第一节 设备 335

第二节 网路 335

第三节 业务 339

第一节 电报 343

第四章 电信 343

第二节 电话 345

第五章 管理机构 351

第十篇 商业 355

第一章 私营商业 355

第二章 集体商业 360

第一节 供销商业 360

第二节 合作商业 375

第一节 沿革 379

第三章 国营商业 379

第二节 商业企业 381

第三节 商品购销 387

第四章 粮油购销 394

第一节 购销 394

第二节 购运 403

第三节 盐业 405

第四节 企业 407

第一节 物资管理 409

第五章 物资供应 409

第二节 钢材等物资供应 410

第三节 废金属回收 411

第四节 石油供应 412

第五节 煤炭供应 413

第六节 公司 415

第六章 饮食服务 415

第一节 沿革 415

第二节 服务企业 418

第一节 沿革 421

第七章 对外贸易 421

第二节 出口商品 422

第八章 管理机构 423

第十一篇 财税 金融 427

第一章 财政 427

第一节 管理体制 427

第二节 财政收入 428

第三节 财政支出 433

第一节 税种 税率 440

第二章 税务 440

第二节 税金收入 442

第三节 税收减免 448

第四节 稽征管理 450

第三章 金融 450

第一节 货币 450

第二节 信贷 453

第三节 基本建设投资 459

第四节 存款 储蓄 464

第五节 债券 470

第四章 保险 471

第一节 险种 471

第二节 理赔 473

第五章 管理机构 473

第十二篇 综合经济管理 479

第一章 计划管理 479

第一节 管理体制 479

第二节 长期规划 481

第三节 中期规划 483

第二章 统计管理 488

第一节 集市贸易 489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 489

第二节 企业监督 492

第三节 注册商标 495

第四节 经济合同 496

第五节 经济检查 497

第四章 物价管理 497

第一节 沿革 497

第二节 市场价格 499

第一节 财务监督 509

第五章 审计 509

第二节 审计法规宣传 510

第六章 标准计量管理 510

第一节 标准化 510

第二节 计量 510

第七章 管理机构 511

第十三篇 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 513

第一章 县城建设 513

第一节 城垣街道 513

第二节 镇区现状 514

第一节 饮用水工程 515

第二章 公用设施 515

第二节 排水工程 518

第三节 油渣路工程 518

第四节 园林绿化 519

第五节 环境卫生 519

第三章 房地产管理 520

第一节 公房 520

第六节 街路照明 520

第二节 私房 523

第三节 地产 525

第四节 砂石土 526

第四章 建筑行业 527

第一节 建筑设计 527

第二节 建筑队伍 527

第五章 乡(镇)建设 530

第一节 街基道路 530

第二节 住房 531

第三节 饮用水 532

第六章 环境保护 533

第一节 空气污染治理 533

第二节 水源污染治理 534

第三节 噪声污染 536

第七章 管理机构 536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538

第一节 党组织建立与发展 538

第十四篇 政党 538

第二节 中共抚松县委员会 540

第三节 代表会议及代表大会 545

第四节 基层组织 550

第五节 党员 556

第六节 纪律检查 558

第七节 党员教育 566

第八节 统一战线 570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地方组织 572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抚松县执行委员会 572

第二节 县党部活动 573

第十五篇 政权 政协 577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577

第一节 代表 577

第二节 人民代表会议和代表大会 578

第三节 常务委员会 585

第四节 常务委员会例会 587

第五节 主要活动 597

第一节 县衙 599

第二章 行政机关 599

第二节 县公署 600

第三节 伪县公署 602

第四节 县人民政府 603

第五节 基层政权 612

第六节 综合政务 614

第三章 人民政协 620

第一节 历届委员会会议 620

第二节 常务委员会 623

第三节 工作机构 工作组 624

第四节 主要活动 625

第一章 抚松县各界人民建国联合会 626

第十六篇 群众团体 626

第二章 工人组织 627

第一节 沿革 627

第二节 会员代表大会 628

第三节 基层工会 631

第四节 职工代表大会 633

第五节 主要活动 633

第二节 参会 635

第三章 农民组织 635

第一节 农会 635

第三节 农民建国联合会 636

第四节 贫下中农协会 636

第四章 青少年组织 637

第一节 沿革 637

第二节 代表大会 638

第三节 基层组织 641

第四节 中国少年先锋队组织 642

第五节 主要活动 643

第一节 沿革 644

第五章 妇女组织 644

第二节 代表大会 645

第三节 主要活动 647

第六章 抚松县工商业联合会 649

第一节 沿革 649

第二节 会员代表大会 649

第七章 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 651

第一节 沿革 651

第二节 代表会议 651

第八章 其它组织 652

第一节 教育会 652

第二节 医学研究会 653

第三节 卫生工作者协会 653

第四节 中苏友好协会 653

第一章 劳动管理 654

第一节 劳动就业 654

第十七篇 劳动 人事 民政 654

第二节 精简职工 656

第三节 安全保护 658

第四节 知识青年安置 659

第二章 人事管理 661

第一节 录用任免 661

第二节 干部调配 663

第三节 精简下放 664

第四节 人事监察 665

第五节 人事制度改革 667

第六节 编制 668

第三章 工资 福利 680

第一节 工资管理 680

第二节 工资制度与工资调整 681

第三节 福利待遇 684

第四节 退职 退休 离休 688

第四章 民政 691

第一节 优抚 691

第二节 社会救济 693

第三节 扶贫致富 694

第四节 婚姻登记 695

第五节 移民安置 696

第五章 管理机构 698

第十八篇 公安 司法 700

第一章 公安 700

第一节 社会治安 700

第二节 打击刑事犯罪 702

第三节 看守所 拘留所 703

第四节 消防 704

第二章 检察 710

第一节 刑事检察 710

第二节 经济和法纪检察 712

第三节 监所检察 713

第三章 审判 714

第一节 刑事审判 714

第二节 民事审判 716

第三节 经济审判 718

第一节 调解 719

第四章 司法行政 719

第二节 公证 720

第三节 律师 721

第四节 法制宣传 721

第五章 管理机构 722

第四节 人防工程 726

第十九篇 军事 728

第一章 地方武装 728

第一节 民国时期 728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 729

第二节 东北沦陷时期 729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731

第二章 驻国 733

第一节 清末时期 733

第二节 民国时期 733

第三节 东北沦陷时期 734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 735

第五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736

第三节 征兵制 737

第二节 抽丁制 737

第一节 募兵制 737

第三章 兵役 737

第四节 自愿兵役制 738

第五节 义务兵役制 738

第六节 预备兵役制 739

第四章 民兵 739

第一节 组建 739

第二节 支前 742

第三节 参战 744

第四节 军事训练 745

第五节 政治工作 746

第五章 战事 748

第一节 义勇军抗日斗争 748

第二节 东北抗日联军抗日斗争 749

第三节 通化支队解放抚松 758

第四节 剿匪 758

第二节 宣传教育 761

第一节 机构设置 761

第六章 人民防空 761

第三节 人防措施 762

第二十篇 教育 科技 764

第一章 教育 764

第一节 私塾教育 764

第二节 学前教育 765

第三节 小学教育 766

第四节 中学教育 774

第五节 中等专业教育 784

第六节 成人教育 786

第七节 教师队伍 794

第八节 勤工俭学 797

第九节 教育经费 799

第二章 科学技术 802

第一节 科学研究 802

第二节 科普活动 805

第三节 科技队伍 806

第四节 气象测报 808

第三章 管理机构 809

第一章 文学艺术 812

第一节 群众文化 812

第二十一篇 文化 812

第二节 戏曲 816

第三节 美术 摄影 821

第四节 电影 822

第五节 图书馆 825

第六节 文化馆 827

第一节 古遗址 830

第二章 文物古迹 830

第二节 古墓葬 833

第三节 历史文物 833

第三章 广播 电视 报纸 836

第一节 广播 836

第二节 电视 840

第三节 报纸 841

第四章 管理机构 841

第一节 县直属卫生医疗机构 843

第一章 卫生医疗单位 843

第二十二篇 卫生 体育 843

第二节 乡镇卫生院 844

第三节 企事业单位卫生所 846

第四节 村屯卫生所 846

第五节 个体诊所 847

第六节 省市属企业医疗单位 848

第二章 卫生队伍 850

第一节 医疗技术 855

第三章 医疗技术 医疗设备 855

第二节 医疗设备 859

第三节 经费 863

第四章 医疗制度 865

第一节 公费医疗 865

第二节 劳保医疗 867

第三节 合作医疗 867

第五章 卫生防疫 868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 868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869

第三节 多发病防治 878

第四节 饮食卫生 879

第六章 地方病防治 880

第一节 克山病 880

第二节 大骨节病 887

第三节 甲状腺肿病 896

第七章 妇幼保健 899

第一节 妇女病普查普治 899

第二节 新法接生 900

第三节 围产期保健 901

第四节 儿童健康检查与疾病矫治 903

第八章 体育 904

第一节 场地设施 904

第二节 群众体育 905

第三节 学校体育 906

第四节 体育竞赛 907

第五节 人才培训 908

第九章 管理机构 909

第一节 农民生活 910

第一章 人民生活 910

第二十三篇 社会 910

第二节 职工生活 912

第二章 风俗 913

第一节 婚嫁习俗 913

第二节 丧祭习惯 916

第三节 时令节日 916

第四节 传统节日 917

第五节 恶俗陋习 919

第二节 道教 921

第三章 宗教 921

第一节 佛教 921

第三节 伊斯兰教 922

第四节 基督教 922

第四章 衣 食 住 行 923

第一节 衣着习惯 923

第二节 饮食习惯 925

第三节 住宅演变 927

第一节 一贯道 928

第五章 道门与行帮 928

第四节 生活用具演变 928

第二节 大同佛教会 929

第三节 九宫门 929

第四节 家理 930

第五节 清理 930

第六节 慈善会 931

第七节 道德分会 931

第六章 方言 谚语 931

第一节 方言 932

第二节 谚语 934

第三节 民谣 938

第四节 儿歌 939

第二十四篇 人物 944

第一章 人物传略 944

苏剑飞 944

李学忠 947

宋昌善 949

金山浩 950

王永诚 951

张蔚华 952

王松山 953

史春泰 954

姚福通 954

杨春仁 955

唐振东 956

魏永海 957

张元俊 958

高文璐 959

李春华 960

于勤邦 960

马青山 961

徐占奎 962

李南洲 962

刘在全 963

第二章 革命烈士英名录 965

第三章 先进人物表 974

大事记(1910~1985) 97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