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孙保平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03825146
  • 页数:423 页
图书介绍:《荒漠化防治工程学》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也是经教育部审定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同时是“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它是在治沙造林学、治沙原理与技术、风沙物理学、荒漠化监测与评价、水土保持学等课程的基础上,重新整合构建的一门新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荒漠化概况。荒漠化防治原理,荒漠化地区植被建设技术、工程防治技术和生态农业建设技术,荒漠化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及可替代能源的开发,荒漠化防治工程规划设计及效益分析,荒漠化监测与评价等。 本教材除可作为高等农林院校环境生态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函授生的必修课教材外,也可作为从事农、林、牧、水利以及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者、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关于荒漠化概念的认识 1

一、国际上对荒漠化(desertification)概念认识的演变 1

二、我国关于荒漠化概念的理解 4

第二节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4

一、荒漠化防治工程概念及其意义 4

二、荒漠化防治工程的任务 7

三、荒漠化防治工程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9

第三节 我国荒漠化防治的科技对策 10

参考文献 14

第二章 荒漠化概况 16

第一节 世界荒漠化概况 16

一、世界荒漠化现状 16

二、非洲的荒漠化现状及其成因 17

第二节 中国荒漠化地区概况 19

一、荒漠化地区气候 20

二、荒漠化地区的地貌 22

三、荒漠化地区的土壤 23

四、荒漠化地区的水文状况 25

五、荒漠化地区植被 26

第三节 中国土地荒漠化成因 28

一、人为活动 28

二、自然成因 29

第四节 中国土地荒漠化类型、面积及分布 30

一、风蚀荒漠化 30

二、水蚀荒漠化 32

三、冻融荒漠化 33

四、盐渍荒漠化 33

五、其他因素形成的荒漠化 34

第五节 荒漠化危害 34

参考文献 37

第三章 荒漠化防治原理 38

第一节 风蚀荒漠化防治的风沙物理学原理 38

一、风力侵蚀作用 38

二、风沙运动规律 47

三、风蚀与沙质荒漠化 52

四、风蚀荒漠化防治的基本原理 54

第二节 风蚀荒漠化防治的生态学原理 55

一、植物对流沙环境的适应性原理 55

二、植物对流沙环境的作用原理 58

第三节 水蚀荒漠化的防治原理 60

一、水力侵蚀作用 60

二、土壤侵蚀规律 64

三、影响土壤水蚀的因素 69

第四节 盐渍荒漠的防治原理 72

一、盐渍土的形成与分布 72

二、水肥盐运动规律 75

三、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成因及特点 76

四、土壤盐渍化的防治原理 78

参考文献 78

第四章 荒漠化地区植被建设技术 80

第一节 封沙育林育草恢复天然植被 81

第二节 飞机播种造林种草固沙 84

一、飞播心须解决的技术问题 84

二、飞播作业 87

第三节 植物固沙技术措施 88

一、直播固沙 89

二、植苗固沙 90

三、扞插造林固沙 92

第四节 沙结皮固沙 93

第五节 风沙区防护林体系 95

一、干旱区绿洲防护体系 95

二、沙地农田防护林 97

三、沙区牧场防护林 98

四、沙区铁路防护林 100

第六节 沙地立地条件类型的划分 104

第七节 沙地造林方法及樟子松造林技术 107

一、干旱区、半干旱区沙地育苗技术 107

二、沙(丘)地造林方法 109

第八节 沙地造林密度、混交与配置 116

一、沙地造林密度 116

二、固沙林的混交与配置 117

第九节 我国风沙区固沙造林(防护林)树种选择 118

一、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 118

二、白梭梭(Haloxylon persicum) 119

三、柽柳(Tamarix sp.) 119

四、胡杨(Populus diversifolia) 119

五、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119

六、沙拐枣(Calligonum sp.) 120

七、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 120

八、杨柴(Hedysarum mongolicum) 120

九、柠条(Caragana sp.) 121

十、沙蒿(Artemisia sp.) 121

十一、黄柳(Salix flavida) 122

十二、沙柳(Salix psammophila) 122

十三、刺槐(Robina pseudoacacia) 122

十四、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122

十五、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 123

十六、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123

十七、黑松(Pinus thunbergii) 123

十八、木麻黄(Casuarina eguisetifolia) 124

十九、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var. simplicifolici) 124

二十、小冠花(Coronilla varia) 124

二十一、鹰嘴紫云英(Astraglus cicer) 125

二十二、火炬树(Phus typhina) 125

二十三、榕树(Albizia julibrissin) 125

二十四、槐树(Sophora japonica) 126

第十节 水蚀荒漠化地区植被建设技术 126

一、概况与危害 126

二、林草的水土保持作用 127

三、水土保持林(草)及其体系 132

四、水土保持林(草)的配置与营造技术 134

第十一节 盐渍荒漠化土地的植被建设技术 139

一、盐碱对植物的危害 139

二、盐碱地的植被恢复与建设 140

参考文献 143

第五章 荒漠化工程防治技术 144

第一节 风蚀工程防治技术 144

一、机械沙障固沙 144

二、化学固沙 148

三、风力治沙 152

四、水力治沙 156

第二节 水蚀工程防治技术 162

一、概述 162

二、山坡防护工程 163

三、田间工程 164

四、沟床固定工程 167

五、山洪排导工程 175

六、小型蓄水用水工程 176

第三节 盐渍荒漠化的工程防治技术 179

一、盐渍荒漠化防治原则 179

二、盐渍荒漠化的主要防治措施 180

第四节 道路矿区荒漠化防治技术 190

一、道路、矿区荒漠化概述 190

二、铁路荒漠化防治技术 192

三、公路荒漠化防治技术 196

四、矿区荒漠化防治技术 198

参考文献 202

第六章 荒漠化地区生态农业建设技术 203

第一节 中国生态农业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心然性 203

一、生态农业的内涵与特点 203

二、我国生态农业产生与发展的必然性 204

三、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成就 205

第二节 生态农业基本原理 206

一、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原理 207

二、农业生态系统功能 213

第三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设计、调控与优化 217

一、设计原理 217

二、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机制 220

三、农业生态系统优化 224

第四节 生态农业技术模式 230

一、生态农业技术 230

二、荒漠化地区生态农业模式 232

参考文献 234

第七章 荒漠化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技术 235

第一节 水资源分类及特征 235

一、地表水 235

二、地下水 241

三、大气降水及特征 243

第二节 节水技术 244

一、水资源合理调配 245

二、喷灌 246

三、滴灌 252

四、渗灌 257

五、雨水收集利用 258

第三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264

一、湖水及地表径流矿化度升高 264

二、上中游不合理开发地表水,引发下游地区环境危机 265

三、远距离调水对环境的影响 266

参考文献 267

第八章 荒漠化地区可替代能源开发技术 268

第一节 能源问题与土地荒漠化 268

第二节 发展薪炭林 普及节柴灶 269

一、能源林开发地位 269

二、荒漠化地区能源现状 269

三、薪炭林发展前景 270

四、薪炭林经营类型 270

五、薪炭林营造技术 271

六、发展薪炭林途径 272

第三节 太阳能的利用 273

一、太阳能的特点 273

二、我国太阳能资源 274

三、太阳能的利用 274

第四节 风能开发利用 278

一、概述 278

二、风能资源 279

三、风能利用 280

四、风能开发利用 281

第五节 发展沼气 283

一、概述 283

二、沼气是什么 283

三、发展沼气的作用 284

四、沼气发生原理 284

五、沼气产生的条件 285

六、沼气池的建设与管理 286

七、沼气应用 287

参考文献 289

第九章 荒漠化防治工程规划设计 290

第一节 荒漠化调查 290

一、荒漠化调查目的、意义及要求 290

二、荒漠化调查程序 291

第二节 荒漠化防治工程规划设计 294

一、荒漠化防治工程规划设计程序 294

二、荒漠化防治工程规划 297

三、荒漠化防治工程规划方案论证 311

四、规划成果资料编制和方案实施 312

第三节 荒漠化防治模式 312

一、亚湿润地区防治模式 312

二、半干旱地区荒漠化治理模式 315

三、干旱地区荒漠化治理模式 317

参考文献 319

第十章 荒漠化监测与评价 326

第一节 荒漠化监测 326

一、荒漠化监测的概念及目的 326

二、荒漠化监测的对象、范围及内容 326

三、荒漠化监测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327

四、荒漠化监测的方法 337

五、荒漠化监测技术体系 357

第二节 荒漠化评价 358

一、荒漠化评价的概念及内容 358

二、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 359

三、荒漠化土地类型的划分 368

四、荒漠化评价的基本问题讨论 374

参考文献 376

第十一章 荒漠化防治工程的效益评价 378

第一节 荒漠化防治工程的生态效益 378

一、生态效益的系统分析 378

二、生态效益定量评估 384

第二节 荒漠化防治工程经济效益计量 393

第三节 荒漠化防治工程的综合效益评价 396

一、综合效益的基本内涵 396

二、综合效益评价的基础理论 397

三、综合效益评价 403

参考文献 42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