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多相流动和传热手册
多相流动和传热手册

多相流动和传热手册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2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希特斯洛尼(Hetsroni,Gad)主编;鲁钟琪等译
  • 出 版 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111013867
  • 页数:852 页
图书介绍:
《多相流动和传热手册》目录

1·1单相单组分系统的连续物理定律 1

1·1·1质量原理 1

目录 1

1基本原理 1

1·1·2力学定律 2

1·1·2·1运动的应力方程 3

1·1·2·2结构方程 6

1·1·2·3因次分析 7

1·1·2·5量级分析 8

1·1·2·4曳力系数和摩擦系数 8

1·1·2·6湍流 10

1·1·3能量原理 11

1·1·3·1因次分析 12

1·1·3·2传热系数 13

1·1·4熵原理 14

1·1·3·4湍流 14

1·1·3·3量级分析 14

1·2·1·1数学工具 17

1·2·1局部瞬时方程 17

1·2一般方程和两相流模化 17

1·2·1·2积分平衡式 18

1·2·1·4相方程 20

1·2·1·3积分平衡式的变换 20

1·2·1·5第一级突跃条件 21

1·2·1·7界面熵源 23

1·2·1·6第二级突跃条件 23

1·2·2·1数学工具 24

1·2·2瞬时空间平均方程 24

1·2·1·8界面边界条件 24

1·2·2·2瞬时面积平均方程 25

1·2·2·3瞬时体积平均方程 27

1·2·3·2单时间平均方程 28

1·2·3·1数学工具 28

1·2·3局部时间平均方程 28

1·2·3·3关于单时间平均算符的说明 29

1·2·4·1平均算符的互换性 30

1·2·4混合平均方程 30

1·2·4·3空/时或时/空平均方程 31

1·2·4·2局部与整体比面积 31

1·2·5·2拓扑、结构及传送定律 32

1·2·5·1问题的提出 32

1·2·5多相流模化 32

1·2·6·1序言 33

1·2·6关于实际管内流动方程:相方程,第一级形式 33

1·2·5·3实际模化:管内两相流的二流体模型 33

1·2·6·3动量平衡 34

1·2·6·2质量平衡 34

1·2·6·4能量平衡 35

1·2·6·5闭合问题 36

1·2·7·2动量 38

1·2·7·1质量 38

1·2·6·6讨论 38

1·2·7关于实际管内流动方程:相方程,第二级形式 38

1·2·8·2混合物动量平衡 39

1·2·8·1混合物质量平衡 39

1·2·7·3能量 39

1·2·7·4讨论 39

1·2·8关于实际管内流动方程:包括混合物平衡方程的方程组 39

1·2·8·4混合物平衡方程的其它形式 40

1·2·8·3混合物能量平衡 40

1·2·8·5讨论 41

1·2·9·1序言:简化模型的基础 45

1·2·9关于实际管内流动方程:简化模型 45

1·2·9·3简化模型 46

1·2·9·2用于简化模型的限制 46

1·3·1引言和基本方程 49

1·3颗粒与流体间的相互作用 49

1·3·1·1斯托克斯(Stokes)流动方程 50

1·3·2限界介质中的单颗粒 51

1·3·3两个颗粒的相互作用 57

1·3·4颗粒与界面间的相互作用 64

1·3·4·1轴对称流动:圆盘垂直于界面的运动 66

1·3·4·2旋转 67

1·3·5多颗粒系统中的斯托克斯阻力 69

1·3·5·1任意形状的单颗粒的斯托克斯阻力 70

1·3·5·2多于单颗粒情况下的推广 73

1·3·5·3两球体的阻力矩阵的元素 74

1·3·6二维斯托克斯流动的结构和性质 76

1·3·6·1Dean-Moffatt旋涡 77

1·3·6·2流过一个圆柱体和平面的线性剪切流动 79

1·3·6·3自由涡 82

1·3·6·5在平面附近旋转的圆柱体 83

1·3·6·4旋转圆柱体之间的流动 83

1·3·6·6围绕非纵向对称圆柱体的斯托克斯流 84

1·3·7·1轴对称斯托克斯流动 85

1·3·7三维斯托克斯流动的结构和性质 85

1·3·7·2闭合环 88

1·3·7·3经过两个球体的流动 91

1·3·7·4相接触的球体 92

1·3·7·5不接触的球体 94

1·3·7·8非对称流动 95

1·3·7·7斯托克斯流动中的最佳剖面 95

1·3·7·6细长体理论 95

1·3·8·2湍流运动的一些基本观点 97

1·3·8·1流体-颗粒混合运动中的湍流法则 97

1·3·8湍流情况下的流体-颗粒间的相互作用 97

1·3·8·3单个颗粒在湍流运动中的扩散 100

1·3·8·4非定常流动 101

1·3·8·6自由沉降场对颗粒扩散的影响 102

1·3·8·5着眼于连续介质观点的杂质扩散 102

1·3·8·7颗粒惯性的影响 103

1·3·8·8颗粒相对流体湍流的影响 104

1·3·8·9湍流中的双颗粒扩散或相对扩散 105

1·3·8·10实际应用中的重要特征 106

1·3·9·1液体中的液滴和气泡 107

1·3·9液滴和气泡的流体动力学 107

1·3·9·2气体中的液滴 116

1·4·1分界面 118

1·4界面现象 118

1·4·2公共线 119

1·4·3一般平衡方程 120

1·4·5·1界面张力 121

1·4·5动量传送 121

1·4·4质量守恒 121

1·4·5·2界面张力的测定 122

1·4·5·4界面粘度 123

1·4·5·3界面张力的推算 123

1·4·5·7接触角 124

1·4·5·6曲面粘度的推算 124

1·4·5·5界面粘度的测定 124

1·4·5·8接触角的测定 125

1·4·6能量传送 126

1·4·5·10边界条件 126

1·4·5·9接触角的推算 126

1·4·7质量传递 127

1·4·7·1界面状态方程和吸附等温线 128

1·5第1章 符号表 129

1·4·7·3Marangoni效应 129

1·4·7·2吸附率 129

1·6第1章 参考文献 133

2·1·2流态的确定 151

2·1·1引言 151

2液-气系统 151

2·1流态 151

2·1·2·1关于描述流型的方法的选择 152

2·1·2·2观察法测定流态 153

2·1·2·3依据波动量统计分析的方法 154

2·1·2·4辐射吸收特性的空间分布 156

2·1·3·1流态的定义 157

2·1·3垂直流动的流态 157

2·1·3·2有关流型的资料与通用流型图 158

2·1·3·3垂直流动流型过渡的物理解释 160

2·1·4水平流动的流态 163

2·1·4·2数据及流型图 164

2·1·4·1几个定义 164

2·1·4·3水平流动中过渡的解析方法 166

2·1·5倾斜管中的流态 169

2·1·6复杂几何形状中的流态 172

2·2·1引言 174

2·2压降 174

2·2·2·2均相流动的守恒方程式 175

2·2·2·1些基本方程式 175

2·2·2基本方程式 175

2·2·2·3分离两相流的守恒方程式 177

2·2·3·1均流模型摩擦压降的计算 179

2·2·3计算摩擦压力梯度的经验公式 179

2·2·3·2由分流模型得出的摩擦压降关系式 180

2·2·4·1引言 183

2·2·4用现象模型法计算环状流压降 183

2·2·4·2三角关系式 184

2·2·4·3界面粗糙度关系式 187

2·2·4·4沉积率和挟带率的关系式 188

2·2·4·5一些结果 189

2·3·1引言 190

2·3空泡份额 190

2·3·2一维流动计算方法 191

2·3·3计入径向变化的模型 192

2·3·4计算空泡份额的经验公式 193

2·3·5·1分层流 194

2·3·5特定流态的模型 194

2·3·5·2泡状流 195

2·3·5·5过冷沸腾的空泡份额 196

2·3·5·4环状流 196

2·3·5·3塞状流 196

2·4·1·2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 199

2·4·1·1机理 199

2·4波动现象和两相流不稳定性 199

2·4·1界面波及不稳定性 199

2·4·1·4由粘性力所产生的波 200

2·4·1·3雷利-泰勒(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 200

2·4·1·5非线性波与挟带 201

2·4·2密度波与激波 205

2·4·3·2静态两相流不稳定性 207

2·4·3·1引言 207

2·4·3两相流不稳定性 207

2·4·3·3动态两相流不稳定性 209

2·4·3·4密度波不稳定性 210

2·5第2章 符号表 214

2·6第2章 参考文献 217

3·1概述 224

3气-固系统 224

3·2·1基本方程组 225

3·2悬浮流体力学 225

3·2·2边界上的扬起与沉积 226

3·3·1传输特性 227

3·3基本相互作用及传输特性 227

3·2·3沉积层的激起效应 227

3·3·2颗粒-流体的相互作用 228

3·3·3稀相悬浮物的相互作用长度及动力学含义 229

3·3·4颗粒-颗粒的相互作用 230

3·3·5·3表面力与粘着概率 232

3·3·5·2传热与折算 232

3·3·5颗粒-壁的相互作用 232

3·3·5·1壁面处的颗粒速度 232

3·3·7静电效应 233

3·3·6辐射的效应 233

3·4·1一般关系式 234

3·4管流 234

3·4·2相关参数 235

3·4·3充分发展管流 237

3·4·3·1滞留时间 239

3·4·4沉积流动 240

3·4·5旋流收集器内的流动 242

3·4·6放大与模化 245

3·5第3章 符号表 247

3·6第3章 参考文献 249

4·1·2设备 252

4·1·1应用 252

4液-液系统 252

4·1引言 252

4·1·2·1混合-沉降器 253

4·1·2·2接触塔 254

4·2·1湍流 255

4·2液滴尺寸 255

4·2·2喷嘴流动 257

4·3·1·1引言 258

4·3·1传质 258

4·2·3在接触设备中的流动 258

4·3液滴现象 258

4·3·1·3分散相系数 259

4·3·1·2膜系数 259

4·3·1·4连续相系数 260

4·3·2·4分散相系数 261

4·3·2·3连续相系数 261

4·3·1·5传质系数的应用 261

4·3·2传热 261

4·3·2·1引言 261

4·3·2·2单个液滴的传热 261

4·3·2·9传热传质同时发生的情况 262

4·3·2·8有相变的传热 262

4·3·2·5非球型液滴模型 262

4·3·2·6尾流区的影响 262

4·3·2·7液-液接触器中的传热 262

4·3·3聚合 263

4·4·1·1接触塔 264

4·4·1滞留量 264

4·3·4相转化 264

4·4设备特性 264

4·4·2·1引言 266

4·4·2轴向混合 266

4·4·1·2搅动箱 266

4·4·2·4轴向混合的测量 267

4·4·2·3微分模型 267

4·4·2·2分级混合模型 267

4·5第4章 符号表 268

4·6第4章 参考文献 269

5·2·1垂直平壁上膜状凝结的努塞尔(Nusselt)理论 275

5·2膜状凝结 275

5凝结 275

5·1引言 275

5·2·2其他几何形状 276

5·2·2·2凝结面向下的倾斜平板 277

5·2·2·1凝结面向上的倾斜平板 277

5·2·2·4管内凝结 278

5·2·2·3管外凝结 278

5·2·3·1管外蒸汽流速 279

5·2·3各种参数对膜状凝结的影响 279

5·2·3·2管内蒸汽流速 280

5·2·3·4不凝性气体和混合汽(气)体的凝结 281

5·2·3·3蒸汽过热 281

5·3直接接触凝结 284

5·2·3·5低压条件下界面传质阻力 284

5·4管内凝结时的压力变化 285

5·5·1珠状凝结传热系数的数量级 286

5·5珠状凝结 286

5·5·2珠状凝结传热计算 287

5·6·1·1冷凝器形式分类 288

5·6·1设备类型 288

5·5·3促凝作用 288

5·6凝结设备 288

5·6·1·2用于化工过程的壳-管式冷凝器 289

5·6·1·4空冷换热器 292

5·6·1·3用于蒸汽透平乏汽的壳-管式冷凝器 292

5·6·1·6直接接触式冷凝器 293

5·6·1·5平板-鳍片式换热器 293

5·6·2·1引言及术语定义 294

5·6·2壳-管式冷凝器的热力计算方法 294

5·6·2·2顺流冷凝器及逆流冷凝器 296

5·6·2·3管侧为双流程的壳侧E型冷凝器 297

5·6·2·4管侧为四流程或多流程的壳侧E型冷凝器 298

5·6·3·1喷雾式冷凝器 299

5·6·3直接接触式冷凝器的热力计算方法 299

5·6·2·5横流式冷凝器 299

5·6·2·6新的计算方法 299

5·7第5章 符号表 301

5·6·4冷凝器运行故障原因 301

5·6·3·2托盘式冷凝器 301

5·8第5章 参考文献 303

6·1·2泡核的形成 306

6·1·1引言 306

6沸腾 306

6·1总论 306

6·1·3均相泡核的形成 310

6·1·4异相泡核的形成 311

6·1·5强制对流中的起始沸腾 312

6·1·6沸腾传热的可能机理 315

6·1·7汽泡的参数 316

6·2·1·1压力的影响 318

6·2·1影响池沸腾数据的因素 318

6·2池沸腾 318

6·2·1·3表面老化 319

6·2·1·2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319

6·2·1·7滞后现象 320

6·2·1·6气体的影响 320

6·2·1·4表面覆盖或表面沉积 320

6·2·1·5表面处理 320

6·2·1·13双组分混合物 321

6·2·1·12重力场 321

6·2·1·8加热面的尺寸和方位 321

6·2·1·9搅动 321

6·2·1·10过冷度 321

6·2·1·11不润湿表面 321

6·2·2沸腾传热数据的关系式 322

6·2·3液态金属的池沸腾 324

6·2·4池沸腾烧毁关系式 326

6·2·5不稳定池沸腾 327

6·2·6膜态沸腾 329

6·3·1引言 330

6·3烧毁前的对流沸腾 330

6·3·2·2汽泡层 331

6·3·2·1起始沸腾 331

6·3·2汽泡贴壁的过冷沸腾 331

6·3·3·1汽泡脱离的流体动力学判据 332

6·3·3净蒸汽的产生 332

6·3·3·2传热模型 333

6·3·4管道中的蒸汽产生率 334

6·3·3·3Saha-Zuber综合机理关系式 334

6·3·4·1演绎法 335

6·3·5·1弹状流传热 336

6·3·5高含汽量流动 336

6·3·4·2归纳法 336

6·3·5·2环状流动 337

6·4·1引言 338

6·4烧毁 338

6·3·6整个核态沸腾区的关系式 338

6·4·2·1池沸腾中的烧毁 339

6·4·2影响烧毁的参量 339

6·4·2·2强制对流沸腾中的烧毁:垂直通道 340

6·4·2·3强制对流沸腾中的烧毁:非垂直通道 350

6·4·2·4在横流中的烧毁 351

6·4·2·5烧毁热流密度的提高 352

6·4·3·1池沸腾和横流的关系式 353

6·4·3热流密度均匀的表面和通道的烧毁关系式 353

6·4·3·2通道流动的关系式 355

6·4·4·1不均匀的轴向热流密度分布 361

6·4·4热流密度不均匀的影响 361

6·4·4·2周向热流密度变化 365

6·4·5模化流体的利用和非水系统的计算 367

6·4·6·1池沸腾中烧毁的机理 369

6·4·6烧毁的机理 369

6·4·6·2强制对流通道流动中烧毁的机理:过冷沸腾和低含汽区 370

6·4·6·3强制对流流动中烧毁的机理:环状流动状态 372

6·4·6·5非垂直通道 376

6·4·6·4垂直通道中的强制对流烧毁:不同机理的作用区域 376

6·4·7环状流动中烧毁的计算 377

6·4·6·6横流和多管管束中的烧毁 377

6·5·1·2烧毁后传热的物理描述 381

6·5·1·1引言 381

6·5烧毁后区域以及骤冷和再淹没时的传热 381

6·5·1烧毁后的传热 381

6·5·1·3过渡沸腾 383

6·5·1·4烧毁后关系式 385

6·5·1·5膜态沸腾 396

6·5·2·1引言 398

6·5·2骤冷和再淹没时的传热 398

6·5·2·2分析解 400

6·5·2·3再润湿的试验研究 407

6·6·1事故情节 408

6·6事故分析 408

6·6·1·1压水堆大破口失水事故 409

6·6·1·2三哩岛事故 413

6·6·2·2最佳估算程序 414

6·6·2·1申请许可证的审批程序 414

6·6·2LOCA程序的一般分类 414

6·6·3热工水力模型 416

6·6·4求解方法 420

6·6·5LOCA程序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计划 421

6·6·6三哩岛事故的经验教训 422

6·6·7·2试验数据的基础 423

6·6·7·1名词术语 423

6·6·7程序验证和试验数据来源 423

6·6·7·4独立验证 424

6·6·7·3开发验证 424

6·6·7·5确定程序精度用的计算结果的选择 425

6·6·7·6包壳温度特征的量化 427

6·6·7·7程序精度的表征 429

6·6·7·8程序验收准则 431

6·7第6章 符号表 433

6·6·7·9程序验证的结果 433

6·8第6章 参考文献 436

7·1气力输送 457

7输送 457

7·1·1气-固悬浮的状态 458

7·1·2摩擦系数 460

7·1·3最低输送速度 461

7·1·4输送系统与变管径设计 463

7·1·5弯头与分叉管 464

7·1·4·1典型的设计计算 464

7·1·6传热特性 467

7·1·8侵蚀与损耗 468

7·1·7静电效应与安全措施 468

7·1·9讨论 470

7·2·2·2动量方程 471

7·2·2·1系统的描述 471

7·2三相流 471

7·2·1引言 471

7·2·2垂直三相流与空气提升泵 471

7·2·2·3局部容积浓度的计算 472

7·2·2·5动量方程的解 474

7·2·2·4摩擦压降的计算 474

7·2·2·7液体或不沉积泥浆用的空气提升泵 475

7·2·2·6效率 475

7·2·2·8空气提升泵的设计推荐数据 477

7·2·3非牛顿悬浮体注入气体而减少阻力的方法 478

7·3第7章 符号表 479

7·4第7章 参考文献 481

8·1·1临界(起始)流态化 485

8·1流化床流体动力学 485

8流态化 485

8·1·2流态化的型式 488

8·1·3粉末特性 489

8·1·4散式流态化 491

8·1·6鼓泡方式 492

8·1·5鼓泡的发生 492

8·1·6·1单个气泡的特征 493

8·1·6·3自由鼓泡床 498

8·1·6·2气泡间的相互作用 498

8·1·7隔板设计 499

8·1·8气栓流 501

8·1·8·2连续气栓 502

8·1·8·1单个气栓的特性 502

8·1·9固体颗粒的混合和分离 503

8·1·10气体的混合 504

8·1·11·1浸埋管 505

8·1·11内部管道和挡板的流体动力学效应 505

8·1·11·2水平板 506

8·1·12进料和排料 507

8·1·11·5促进流态化的机械的、电的和磁的方法 507

8·1·11·3其它固定内件 507

8·1·11·4活动填料 507

8·1·13颗粒夹带 508

8·1·15快速流态化方式 511

8·1·14湍流流态化 511

8·1·16喷射床 512

8·1·17三相顺流流态化 514

8·2·1气体与颗粒之间的传热 517

8·2流化床传热 517

8·1·18三相逆流流态化 517

8·2·3·1导热传热 519

8·2·3床与表面之间的传热机理 519

8·2·2颗粒与颗粒之间的传热 519

8·2·3·2对流传热 520

8·2·3·4不同变量的影响 521

8·2·3·3辐射换热 521

8·2·3·5浸埋管周围局部传热随位置和时间的变化 522

8·2·4·1对器壁的传热 523

8·2·4床与表面之间的传热——具体几何结构情况下的计算 523

8·2·4·3水平管 524

8·2·4·2垂直管 524

8·2·4·8增强传热的方法 525

8·2·4·7其它非圆柱形管 525

8·2·4·4最大传热系数 525

8·2·4·5对斜管的传热 525

8·2·4·6鳍片管 525

8·2·6·2床与表面之间的传热 526

8·2·6·1气体与颗粒之间的传热 526

8·2·5液体流化床 526

8·2·5·1液体与颗粒之间的传热 526

8·2·5·2床与表面之间的传热 526

8·2·6喷射床 526

8·3·2·1总传质系数 527

8·3·2液体与固体之间的传质 527

8·2·7三相流态化 527

8·3流化床传质 527

8·3·1引言 527

8·3·2·2总传质系数的关系式 528

8·3·2·3气体流化床的传质模型 530

8·3·3·1总传质系数的测量 532

8·3·3气泡相与乳化相之间的传质 532

8·3·3·3气体交换模型 534

8·3·3·2总传质系数关系式 534

8·3·3·5隔板区的气泡和射流 535

8·3·3·4气泡合并的影响 535

8·3·4床与表面之间的传质 536

8·4·1引言 537

8·4流化床反应器 537

8·4·2·2反应类型和反应区的作用 538

8·4·2·1反应区—理想流化床 538

8·4·2流化床流体动力学及反应 538

8·4·2·3流态化方式和非理想工况 539

8·4·3气相反应 540

8·4·3·1简单模型—均相和两相模型 541

8·4·3·2简单模型的应用 543

8·4·3·3气栓流反应器模型 544

8·4·3·4气泡汇合模型—气相反应 545

8·4·4·1固体的转化 550

8·4·4气-固反应 550

8·4·4·2气体和固体的转化 553

8·4·5·1隔板区 556

8·4·5终端效应 556

8·4·5·2自由空域 558

8·4·6·1间歇操作与连续操作 559

8·4·6设计依据 559

8·4·6·2分级 560

8·4·6·4放大和中间试验装置 562

8·4·6·3内部构件 562

8·5·2·1引言 565

8·5·2催化固-气反应 565

8·5流化床的应用 565

8·5·1引言 565

8·5·2·2流化催化裂化 566

8·5·2·3流化催化重整 569

8·5·2·5丙烯腈的生产 570

8·5·2·4酞酸酐的生产 570

8·5·2·7其他烃的合成 572

8·5·2·6苯胺的生产 572

8·5·3·1流化床焙烧硫化物矿石 573

8·5·3无催化气-固反应 573

8·5·3·2石灰石和磷矿石的煅烧 576

8·5·3·3废液和固体废渣的焚化 578

8·5·3·4用Lurgi和Alcoa过程由氢氧化铝生产氧化铝 579

8·5·3·5流化床焦化 580

8·5·4·2煤的流化床燃烧 583

8·5·4·1引言 583

8·5·4煤的流化床处理 583

8·5·4·3煤的流化床气化 588

8·5·4·4煤的流化床碳化 595

8·5·5·1固体的流化床干燥器 596

8·5·5物理操作 596

8·5·5·3流化床敷层 599

8·5·5·2固体的分选 599

8·5·6喷射床的应用 600

8·5·5·4高温浴槽 600

8·6第8章 符号表 602

8·7第8章 参考文献 606

9·2·1·1范围 621

9·2·1引言 621

9分离 621

9·1引言 621

9·1·1定义 621

9·1·2气体与液体 621

9·2气体-颗粒分离 621

9·2·1·5成本 622

9·2·1·4大尺寸系统 622

9·2·1·2气流 622

9·2·1·3收集效率 622

9·2·2·2清洗器的型式 628

9·2·2·1引言 628

9·2·2气体-颗粒分离的清洗器 628

9·2·2·3清洗器的使用 629

9·2·2·4清洗器的动力消耗 632

9·2·2·5清洗器的收集效率 634

9·2·2·6一些设计观点 637

9·2·2·7设计举例—文丘利清洗器 638

9·2·2·8雾滴消除器(夹带分离器,除雾器) 640

9·2·2·9腐蚀 641

9·2·3·2织物过滤器介绍 642

9·2·3·1引言 642

9·2·3布袋过滤 642

9·2·3·3布袋室类型 643

9·2·3·4效率 644

9·2·3·5织物过滤的优点和缺点 645

9·2·3·7设计 646

9·2·3·6使用 646

9·2·3·8其他设计观点 650

9·2·3·9运行 651

9·2·3·10成本 652

9·2·4·2深度过滤器 653

9·2·4·1引言 653

9·2·4非织物过滤器 653

9·2·4·3表面过滤器 660

9·2·5·2静电沉淀过程 662

9·2·5·1引言 662

9·2·5静电沉淀器 662

9·2·5·3优点和缺点 663

9·2·5·4设计和部件 664

9·2·5·5使用 665

9·2·5·7选择和安装 666

9·2·5·6尺寸确定 666

9·2·5·9沉淀器运行的改进 667

9·2·5·8正常运行 667

9·2·6·2几何尺寸 668

9·2·6·1引言 668

9·2·6旋流器 668

9·2·6·4收集效率 669

9·2·6·3气体流动型式 669

9·2·6·5压降 670

9·2·6·6旋流器设计 671

9·3·1·1分级 672

9·3·1有关工况 672

9·3液体悬浮物的分离机理 672

9·3·1·2分区沉降和压缩 674

9·3·1·3加浓 675

9·3·2·1流体动力曳力 676

9·3·2孤立的悬浮颗粒与其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 676

9·3·1·4净化 676

9·3·2·5布朗运动 677

9·3·2·4磁力 677

9·3·2·2加速力 677

9·3·2·3复合向心力 677

9·3·2·6库伦力 678

9·3·3·1双电层 679

9·3·3悬浮颗粒的收集和胶体稳定性 679

9·3·3·2吸引力 680

9·3·4·1絮凝 681

9·3·4絮凝、凝聚、聚结、沉降和分散 681

9·3·3·3熵力 681

9·3·3·4完全的势能方程 681

9·4·1引言 682

9·4液-液分离 682

9·3·4·2分散和稳定 682

9·4·2·1原理 684

9·4·2重力分离 684

9·4·2·2重力沉淀器的型式和应用 685

9·4·2·3设计 686

9·4·3·2液-液离心分离器的型式和使用 693

9·4·3·1原理 693

9·4·3离心分离 693

9·4·3·3设计和比例放大 696

9·4·4·1原理 697

9·4·4孔隙介质中的凝聚 697

9·4·4·2过滤分离器(凝聚器)的型式和使用 698

9·4·4·3部件(或床)设计 699

9·5第9章 符号表 700

9·6第9章 参考文献 702

10·1·1·2按测量方法分类 712

10·1·1·1按参数分类 712

10测量技术 712

10·1引言 712

10·1·1量的分类 712

10·1·2·2瞬时空间平均算子 714

10·1·2·1相密度函数 714

10·1·1·3本章的编排 714

10·1·2描述管内两相流动的基本量 714

10·1·2·6体积量 715

10·1·2·5干度 715

10·1·2·3局部时间平均算子 715

10·1·2·4平均算子的互换性 715

10·2·1·1压降的测量 716

10·2·1有设计意义的参数 716

10·2总体测量 716

10·2·1·2空泡份额的测量 720

10·2·1·3传热系数的测量 727

10·2·1·4烧毁起始点的测定 733

10·2·1·5质量流量和(或)干度的测量 736

10·2·2·1液膜流量和夹带 742

10·2·2具有学术意义的参数 742

10·2·2·2液膜厚度的测定 746

10·2·2·3壁面切应力的测量 754

10·2·2·4环状流中液相的传质速率 757

10·2·2·5局部速度的测量 760

10·2·2·6液滴和气泡尺寸的测量 766

10·3统计分析用局部测量技术 772

10·3·1电探针 772

10·3·2光学探头 773

10·3·3热风速仪 773

10·3·4相指示微型热电偶 774

10·3·5局部测量的可靠性 774

10·4气溶胶的测量和分析 775

10·4·1引言 775

10·4·1·1测量目标 775

10·4·1·2测量方案 778

10·4·2收集系统的操作 778

10·4·2·1样品采集需要考虑的事项 778

10·4·2·2样品的输送和调整 780

10·4·2·3样品收集机理 781

10·4·2·4典型设备的操作 782

10·4·2·5对收集到的气溶胶颗粒的分析测定技术 788

10·4·3观察气溶胶的现场系统 792

10·4·3·1光学探测器 792

10·4·3·2光学仪器 795

10·4·3·3除光学仪器以外的颗粒探测器 800

10·4·4·1标准方法与标准物质 801

10·4·4·2数据处理 801

10·4·4简要说明 801

10·5第10章 符号表 802

10·6第10章 参考文献 805

索引 81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