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顾维钧回忆录缩编  上
顾维钧回忆录缩编  上

顾维钧回忆录缩编 上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天津编译中心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华书局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101016162
  • 页数:707 页
图书介绍:
《顾维钧回忆录缩编 上》目录

目录 1

上册 1

插图 1

前言 1

第一卷 童年及求学时代(1888~1912) 1

第一章 家庭与求学 3

第二章 婚姻问题 7

第三章 结业回国 10

第二卷 担任外交官的头十年(1912~1922) 17

前言 返国后的最初印象 19

第一章 民国初年的北京 21

一 袁世凯时代的北京政治 21

二 在北京的生活与职务 24

三 中国的对外关系 27

1.边境纠纷及中英、中俄谈判 27

2.日本侵占青岛及“二十一条” 29

第二章 首次出使华盛顿 36

一 出任驻华盛顿公使 36

二 1916年芝加哥借款 39

三 中国宣战 40

四 1917年11月蓝辛——石井换文 42

五 从凡尔登到凡尔赛,和会前夕 44

第三章 巴黎和会 47

一 陆总长到达巴黎;代表团内部名次问题 47

二 代表团内的初期摩擦 50

三 在“十人会”上阐明中国立场 52

四 代表团内部困难加深;陆徵祥的遽然离去和归来;讹传我订婚 55

五 “四人会”作出决定;中国力争修改 58

六 力争对青岛条款的保留权利 63

七 中国不参加和约签字 64

八 中国决策的背景 66

一 我的任命和华府会议的召开 68

第四章 首次出使伦敦及华府会议 68

二 华府会议——组织与程序 69

三 山东问题的会谈 73

第三卷 回国任职(1922~1932) 79

第一章 北京的政治生活 1922~1924 81

一 颜惠庆博士再次担任内阁总理 81

二 王宠惠博士的内阁及其与国会的冲突 85

三 张绍曾将军组阁及其垮台 91

四 摄政内阁 94

五 对曹锟和吴佩孚的一些回忆 96

六 第二次直奉战争和冯玉祥倒戈 100

第二章 政治、内战及财政 105

一 引退和重返北京任财政总长 105

二 中秋节危机 108

三 我的总理职务 115

一 苏俄特使越飞 118

第三章 在我外交总长任内(1922~1928)所发生的问题 118

二 美、日要求在北京设立无线电台与企图行贿 120

三 金佛郎案 121

四 参战借款 123

五 日本公使芳泽递交国书事件及摄政内阁 124

六 临城劫案 125

七 中苏谈判 128

1.1924年3月王正廷签署协议草案 128

2.与苏俄谈判;内阁否决王正廷—加拉罕协议 132

3.炸弹事件和1924年5月31日签署的协议 134

八 归还威海卫问题的讨论 137

九 万县事件的解决 140

十 终止1865年签订的中比条约 142

十一 归还庚子赔款;中国基金会 145

十二 袭击苏俄大使馆一案 147

一 少帅张学良与苏俄的冲突 149

第四章 满洲危机 149

二 回忆国民党扩大会议 152

三 沈阳事变的发生 153

四 南京的政策和国际联盟 156

五 出任外交部长 159

六 民众的反应与蒋介石政府的倒台 162

七 李顿调查团 164

第四卷 出使法国(1932.10~1941.6) 171

第一章 中日冲突时期在巴黎和日内瓦的外交官生涯 1932年10月~1933年 173

第一节 首途赴欧;李顿报告书和在船上与李顿调查团的接触 173

第二节 在日内瓦的第一个月,对李顿报告书的反应 179

第三节 在国联行政院及全体大会上为我国申辩 189

第四节 根据盟约第十五条第四项拟定一个可接受的最终报告书 198

第二章 继国联最终报告书提出结论意见后的活动 1933年2月14日~1934年6月 213

第一节 关于根据盟约第十六条实行制裁问题 213

第二节 塘沽协定和以对日制裁为中心转为以对华经济技术援助为中心 222

工作 234

第三节 世界各国对中国兴趣淡薄后我的 234

第三章 归国度假 1934年6月~1936年3月 240

第四章 任驻法大使的第一年;欧洲局势的进展及对华新政策 1936年3月~1937年3月 246

第五章 欧洲和远东严峻的一年 1937年1月~12月 259

第一节 卢沟桥事变的前奏 259

第二节 中日战争爆发时的外交努力 264

一 卢沟桥事变当时的外交活动 264

二 战事开始波及上海时的外交努力 275

第三节 在国际联盟的外交活动 282

第四节 卢沟桥事变后争取国外物资援助 295

第五节 关于中日冲突的布鲁塞尔会议 301

一 会议背景 301

二 在会议上为中国辩护 306

三 提供过境便利问题 311

四 会议结束 313

第一节 布鲁塞尔会议的余波 324

第六章 欧战爆发前的外交活动 1937年11月末~1939年8月中 324

第二节 国内军事形势恶化,欧战迫在眉睫,中国需要援助日益迫切,获得外援更加不易 347

第三节 中国再次向国联申诉,因欧洲危 365

机而告失败 365

第四节 在日本开始南进而西方列强又缺乏单独行动积极性的情况下,我所进行的外交努力 381

第五节 促进中、英、法之间的合作 397

第六节 日本对中国政治和经济的猛烈冲击所引起的反应 414

第七章 欧战爆发后的外交活动 1939年8月22日~1941年6月 438

第一节 欧洲战争的爆发及其对中国和中国政府政策的影响 438

第二节 鉴于欧战爆发以及英、法和美国对莫斯科的疑虑,重新估价中国的外交政策 460

第三节 中法合作中的各种问题,特别是至关重要的印度支那过境运输问题 479

第四节 兵临巴黎城下前,法国外交政策的摇摆 496

第五节 法国向德国投降,日本对维希治下印度支那的进逼 515

第六节 法、日关于印度支那的协定 531

第五卷 二度使英(1941.7~1946.7) 555

一 英国的战争贷款 557

第一章 使英初期 1941年7月~1942年10月 557

第一节 五大问题 557

二 滇缅公路 558

三 香港问题 559

四 印度独立 560

五 作战方针 562

第二节 初期概述 563

一 珍珠港事件前夕几个主要国家政府间的关系 563

二 美国参战 565

三 太平洋战争初期 566

四 回国述职和接待英国国会访华团 572

第二章 归国阶段 1942年10月~1943年3月 574

第一节 与国内领袖们的谈话和为争取支持中英结盟而奔走 574

第二节 英国国会访华团访问中国 579

第三节 在国内的其他一些谈话 587

第四节 1943年1月11日的中英条约 592

第五节 中国的总形势 595

第三章 在美停留 1943年3月~5月 604

第一节 蒋夫人访英问题 604

第二节 安排蒋夫人与邱吉尔会谈未果和宋子文与邱吉尔、罗斯福的会谈 612

第四章 英国对华关系的发展 1943年6月~11月 618

第一节 英国对中国的不满和友谊 618

第二节 宋子文访问伦敦 621

第三节 1943年8月底到11月的情况 624

第五章 从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到旧金山会议 1944年8月~1945年6月 630

第一节 敦巴顿橡树园会议 630

第二节 中国与其他三强的关系 638

一 中国与美苏的关系 638

二 在伦敦,应付对我国政府的批评及英国职工大会 642

第三节 旧金山会议 647

一 在国内,研究中苏关系和即将开幕的旧金山会议等问题 647

二 在华盛顿为出席旧金山会议作准备 652

三 中国代表团 656

四 预备会议和正式会议 658

第六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与联合国的成立 1945年5月~1946年7月 663

一 日本投降和中苏条约 663

二 五强外长会议 675

三 联合国筹备委员会的执行委员会 683

四 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 688

五 回国 691

下册 709

第六卷 再度出使华盛顿(上)(1946~1950) 709

第一章 开始时期 1946年7月~12月 711

第二章 美国从中国部分脱身时期 1947年1月~3月 720

第三章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1947年3月~9月初 726

第四章 中国要求经济援助 1947年4月~6月 732

第五章 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 1947年7月~12月 744

第六章 为援华计划而奋斗 1947年12月下旬~1948年9月 755

第七章 国际新形势,美国国内政治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1948年 773

第八章 中国情势恶化之际的中美关系 1948年10月~1949年1月中旬 780

第一节 中国要求美援 780

第二节 中国局势及美国的反应 794

第三节 蒋夫人访问华盛顿敦促美援 801

第四节 中国政府建议和谈期间的美援前景 809

第九章 紧要关头 1949年1月~10月 817

第一节 中国的局势 817

第二节 美国对中国政局的反应 821

第三节 战事复起后,为寻求一项建设性政策所作的努力 828

第四节 白皮书发表后要求继续援助 848

第十章 大陆失守 1949年9月~1950年6月 856

第一节 承认问题和中国向联合国控诉 856

第二节 政府自广州撤至台湾 870

第三节 对台湾及海南岛的援助问题 880

第四节 大陆失守,中国的局势及由此而产生的若干问题 892

第五节 朝鲜战争爆发前夕的美援情况 900

第七卷 再度出使华盛顿(下)(1950~1956) 907

第一章 朝鲜战争爆发后的中美关系 1950年6月24日~1951年2月1日 909

第一节 朝鲜战争的爆发及其于美国对华政策的直接影响 909

第二节 赴台磋商时局问题 925

第三节 美国对台态度暧昧的后果 932

一 美国暧昧态度下的台湾合法地位问题 932

二 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 945

三 对台新援助的初步阶段 961

第二章 中共介入朝鲜战争时期 1950年12月末~1951年7月 969

第一节 美国对华政策改变的前景 969

一 援华政策的发展及对国民政府的态度 969

二 关于对台湾的军事和经济援助计划 976

第二节 国际背景和美国的政治争论 981

第三节 共同防御互助方案及对华援助 989

第三章 毛邦初与周至柔之争及个人专断的政治;这些问题对美国舆论和美国援华政策的影响 1950年9月~1958年 1000

第一节 对日和平条约的准备工作 1018

第四章 对日和平条约 1949年9月~1952年8月 1018

第二节 对日和约临时草案的谈判和修改 1028

第三节 中国被排斥于对日多边和约之外 1033

第四节 对中国被排斥于多边条约之外的反应及其对双边条约谈判的影响 1040

第五节 对日双边和约 1050

一 开始缔约谈判的困难 1050

二 谈判、缔约和批准 1056

第五章 朝鲜停战谈判时期 1951年8月~1953年1月20日 1066

第一节 这一时期的国际背景 1066

第二节 美国国内局势及其对华政策 1077

一 援华和共同安全计划 1077

二 中美关系表面改善 1083

三 共和党的胜利和自由中国的新希望 1087

第六章 华盛顿莫斯科新领导人高谈和平时期 1953年1月~8月 1098

第一节 艾森豪威尔的援华“新”政策 1098

一 僵局打开:对战俘问题的协定;自由中国前途难卜 1118

第二节 朝鲜停战及其对国民党中国的影响 1118

二 停战协定和拟议中的政治会议 1124

第三节 美国和自由中国之间的互助合作问题 1136

一 争取军事合作及解决诸如在印度支那和缅甸的中国军队等问题的努力 1136

二 1954财政年度的对华共同安全援助 1149

第七章 从板门店到日内瓦 1953年9月~1954年2月18日 1158

第一节 把世界问题拿到会议桌上的连续尝试对国民党中国的影响 1158

第二节 大使馆事务 1173

一 蒋经国访美 1173

二 美国援助问题 1185

第八章 讨论朝鲜与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时期 1954年2月18日~8月 1191

第一节 日内瓦会议时期的国际形势 1191

一 日内瓦会议召开前的事态发展 1191

二 日内瓦会议及其对国民党中国地位的影响 1205

第二节 大使馆馆务,着重谈美援问题和前台湾省主席吴国桢无端指责政府而引起的种种问题 1229

第三节 1954年中美共同防御条约的序幕 1241

第四节 重访台湾 1248

第九章 1954年中美共同防御条约 1954年8月24日~12月 1256

第一节 缔结条约的国际背景 1256

一 第一次金门危机,东南亚条约组织公约和联合国的处境 1256

二 国际上对“海峡危机”的关注影响着条约谈判 1261

第二节 中美共同防御条约在华盛顿正式谈判和缔结 1272

一 1954年11月1日~11日谈判的初期 1272

二 谈判的末期 1285

第十章 沿海岛屿危机声中中美共同防御条约之实施1954年12月初~1955年5月初 1297

第一节 在困难情况下中国批准中美共同防御条约 1297

第二节 关于沿海岛屿的几项重大决定——台湾决议;从大陈撤退和在台湾海峡停火的建议 1303

第三节 在执行关于大陆沿海岛屿的决定中的一些问题 1311

第四节 台湾危机的缓和 1332

一 中美共同防御条约的批准与生效,大陈撤防的完成及安理会停火决议的搁置 1332

二 顶住了放弃金门马祖的压力;共产党采取了和解政策 1339

第一节 1955年7月的四强首脑会议 1351

第十一章 国际紧张局势之缓和及其对中华民国的影响1955年5月~12月 1351

第二节 美国—中共在日内瓦的会谈及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 1358

一 日内瓦会谈的“第一项议程”——被扣留的平民问题及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 1358

二 日内瓦会谈的“第二项议程”和联合国席位问题 1368

三 接纳联合国新会员国的一揽子交易 1375

威胁国民党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 1375

四 日内瓦的“第二项议程”谈判在东西方缓和精神减退的情况下继续进行 1386

第三节 美援、孙立人案及其他 1389

第十二章 使美任务终了 1956年1月~5月初 1403

第一节 驻华盛顿最后阶段的几个国际问题 1403

一 从国民党中国的立场看英美会谈和日内瓦会谈 1403

二 在共产党的政治和外交攻势不断加剧的形势下结束我在华盛顿的使命 1412

第二节 辞去华盛顿职务 1415

第八卷 海牙国际法院十年(1956~1966) 1421

附录一 顾维钧生平简介 1431

附录二 敬悼外交耆宿顾维钧博士 董霖 143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