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理学教育思想与中国文化
理学教育思想与中国文化

理学教育思想与中国文化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书光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32032426
  • 页数:223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龙神》 4下一篇:新颖的课题
《理学教育思想与中国文化》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理学教育思潮的兴起 1

第一节理学教育思潮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1

第二节传统儒学教育理论之演变与佛道思想 5

的影响 5

第二章程朱理学教育哲学观 10

第一节本体论——关于天理的学说 10

一“体贴”出来的“天理” 11

二 理本体论的建立 13

第二节从天理到心性 16

一 性与理 17

二 心与理 19

三 朱熹与陆九渊关于心理问题的分歧 23

四 关于心统性情及其条件 25

第三节从心性到教育 28

一 李翱的“复性”说及其批判 28

二 心性的区分与善恶产生问题 30

三 “复性”、“尽心”与教育作用论 36

一 从北宋兴学运动看事功派的德才并重论 41

第一节道德人格的重建 41

第三章程朱理学理想人格论 41

二 理学家关于“仁”说的再建 46

三“仁者”的二重性 51

第二节孔颜乐处 57

一“孔颜乐处”的提出 57

二 程颐、朱熹对“孔颜乐处”的发挥 58

三 “孔颜乐处”的实现过程 59

四 “孔颜乐处”的美学意义 64

第三节入世精神 65

一 既不“求名”又不“逃名”的为官心理 66

二“亦政亦教”的施政特色 69

三 身居林下而心怀天下 71

第四章程朱理学“下学上达”论 74

第一节程朱理学“下学上达”教育论——兼与 74

陆学比较 74

一对佛学的吸收与批判 74

二“下学上达”教育论的逻辑展开 77

三 关于教育方法问题 102

一 关于教育阶段的划分 106

第二节“下学上达”教育论的实践运用 106

二 关于教材编写 109

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的演变 120

第一节宋末理学教育思想的传播与嬗变 120

一 朱门后学与理学教育思想的传播 120

二朱学流弊与朱陆调和论的出现 127

第二节元代理学教育思想的特点 130

一 主内求以救务外 131

二重读书以济虚空 135

三 躬行与致用 139

第三节 阳明心学教育思想与理学社会化 144

一 明初“朱学独尊”与理学演变 145

二 从双重世界到一体世界 147

四 “致良知”说对理学社会化的贡献 157

三 “致良知”说——兼与朱学比较 161

第四节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和总结 161

一 晚明儒学演变与实学教育思潮的兴起 162

二 由空谈心性到废虚崇实 169

三 提倡经世人才与实用科技 171

四 变先验人性论为后天成性说 178

五 对理学知行观与教育过程论的批判改造 181

六 理学教育思想批判的历史局限性 187

第六章程朱理学教育思想在国外的传播和影响 189

第一节程朱理学教育思想与日本朱子学 189

一儒学在日本的传播 189

二理学东渡与中日禅僧 192

三 藤原惺窝教育哲学观与日本朱子学的 193

独立 193

学化 196

四 林罗山教育哲学观与日本朱子学的官 196

五 日本朱子学兴盛原因透视 199

第二节程朱理学教育思想在朝鲜与越南的 200

传播 200

一儒学与理学在朝鲜的传播 200

二儒学与理学对越南文化教育的影响 205

后记 209

〔附录〕主要参考文献 210

CONTENTS 217

The Brief Account of the Author 22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