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安徽近代史
安徽近代史

安徽近代史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翁飞等著
  • 出 版 社: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212002860
  • 页数:519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湖北下一篇:雕塑百年梦 潘鹤传
《安徽近代史》目录
标签:近代史

《安徽历史系列专著》前言 1

第一章安徽古代历史概述 朱玉龙 1

第一节安徽的自然风貌及地理沿革 1

目 录 1

目 录 1

《安徽历史系列专著》前言 1

第一章安徽古代历史概述 朱玉龙 1

第一节安徽的自然风貌及地理沿革 1

第二节安徽古代物质文明的发展 5

第二节安徽古代物质文明的发展 5

图1 安徽近代政区概况图 6

图1 安徽近代政区概况图 6

图表 目 录 6

图表 目 录 6

图 6

图 6

图25 白朗起义军在安徽斗争形势图 (45 7

图25 白朗起义军在安徽斗争形势图 (45 7

第三节源远流长的安徽古代学术文化 10

第三节源远流长的安徽古代学术文化 10

第四节安徽古战场 12

第四节安徽古战场 12

第二章鸦片战争时期的安徽 施立业 15

第一节鸦片战争前安徽的社会概况 15

第二章鸦片战争时期的安徽 施立业 15

第一节鸦片战争前安徽的社会概况 15

一、清初经济的恢复 16

一、清初经济的恢复 16

二、商品经济的发展 21

二、商品经济的发展 21

三、封建危机的加深 24

三、封建危机的加深 24

第二节抗英活动及鸦片战争的影响 30

一、程懋采与安徽的抗英备战 30

一、程懋采与安徽的抗英备战 30

第二节抗英活动及鸦片战争的影响 30

二、王锡朋洒血定海疆场 33

二、王锡朋洒血定海疆场 33

三、鸦片战争对安徽社会的影响 36

三、鸦片战争对安徽社会的影响 36

第三节鸦片战争时期的皖籍思想家 39

——姚莹、包世臣、夏燮和王茂荫 39

第三节鸦片战争时期的皖籍思想家 39

——姚莹、包世臣、夏燮和王茂荫 39

一、姚莹的反侵略爱国思想 41

一、姚莹的反侵略爱国思想 41

二、包世臣的经世思想 44

二、包世臣的经世思想 44

三、夏燮与《中西纪事》 50

三、夏燮与《中西纪事》 50

四、王茂荫的货币理论 52

四、王茂荫的货币理论 52

一、太平军两过安徽 57

一、太平军两过安徽 57

第一节太平天国安徽根据地的开辟 57

第三章太平军在安徽 徐川一 57

第三章太平军在安徽 徐川一 57

第一节太平天国安徽根据地的开辟 57

图2 太平军第一次过安徽形势图 58

图2 太平军第一次过安徽形势图 58

图3 太平军第二次过安徽形势图 61

图3 太平军第二次过安徽形势图 61

二、回师西征与安庆驻守 63

二、回师西征与安庆驻守 63

三、庐州大捷 65

三、庐州大捷 65

图4 太平军庐州大捷形势图 68

图4 太平军庐州大捷形势图 68

第二节 “安庆易制”及其成就 69

一、建立地方政权,推行乡官制度 69

第二节 “安庆易制”及其成就 69

一、建立地方政权,推行乡官制度 69

二、从贡献制到计亩征粮 71

二、从贡献制到计亩征粮 71

三、设关征税,保护工商 75

三、设关征税,保护工商 75

四、开科取士,张榜招贤 78

四、开科取士,张榜招贤 78

五、“颂声大起” 80

五、“颂声大起” 80

第三节为保卫安徽而战 81

第三节为保卫安徽而战 81

一、两战桐城 82

一、两战桐城 82

二、枞阳会议与三河大捷 85

二、枞阳会议与三河大捷 85

图5 太平军三河大捷形势图 88

图5 太平军三河大捷形势图 88

一、“围魏救赵” 89

第四节英勇悲壮的安庆保卫战 89

一、“围魏救赵” 89

第四节英勇悲壮的安庆保卫战 89

二、第二次西征 91

二、第二次西征 91

图6 太平军西征形势图 93

图6 太平军西征形势图 93

三、安庆陷落 94

三、安庆陷落 94

图7 太平军安庆保卫战形势图 97

图7 太平军安庆保卫战形势图 97

四、英王殉国 98

四、英王殉国 98

一、皖南鏖战 101

第五节天京保卫战之安徽战场 101

一、皖南鏖战 101

第五节天京保卫战之安徽战场 101

二、进北攻南 103

二、进北攻南 103

三、“不死之鸟” 106

三、“不死之鸟” 106

第一节捻的产生及其早期活动 109

第四章捻军起义 马昌华 109

一、“捻”字的解释 109

第一节捻的产生及其早期活动 109

第四章捻军起义 马昌华 109

一、“捻”字的解释 109

二、捻的产生 110

二、捻的产生 110

三、捻的组织形式 112

三、捻的组织形式 112

四、捻的活动 113

四、捻的活动 113

第二节捻军起义 118

一、社会背景 118

一、社会背景 118

第二节捻军起义 118

二、太平军北伐的影响 119

二、太平军北伐的影响 119

三、雉河集会盟 120

三、雉河集会盟 120

四、捻军会盟后的几次战役 123

四、捻军会盟后的几次战役 123

图8 捻军雉河集会盟前后活动形势图 124

图8 捻军雉河集会盟前后活动形势图 124

五、团练与圩寨 125

五、团练与圩寨 125

第三节淮南捻军战争 130

第三节淮南捻军战争 130

二、正阳关受困 131

一、霍邱会师 131

二、正阳关受困 131

一、霍邱会师 131

三、六安事件 132

三、六安事件 132

四、淮南捻军战争 134

四、淮南捻军战争 134

第四节淮北捻军战争 137

一、河南战役 137

一、河南战役 137

第四节淮北捻军战争 137

图9 捻军淮南战争形势图 138

图9 捻军淮南战争形势图 138

三、山东战役 140

二、清江浦战役 140

二、清江浦战役 140

三、山东战役 140

四、前期捻军的失败 141

四、前期捻军的失败 141

一、前期捻军与太平天国的关系 145

第五节捻军与太平天国的关系 145

第五节捻军与太平天国的关系 145

一、前期捻军与太平天国的关系 145

图10捻军淮北战争形势图 146

图10捻军淮北战争形势图 146

二、后期捻军与太平天国的关系 150

二、后期捻军与太平天国的关系 150

图11捻军后期战争形势图 152

图11捻军后期战争形势图 152

图12东捻军后期战争形势图 157

图12东捻军后期战争形势图 157

第六节涡阳刘朝栋起义 158

第六节涡阳刘朝栋起义 158

图13西捻军后期战争形势图 159

图13西捻军后期战争形势图 159

一、起义的社会背景 160

一、起义的社会背景 160

二、起义的经过 161

二、起义的经过 161

三、起义的失败 163

三、起义的失败 163

四、各地响应起义 165

四、各地响应起义 165

五、失败的原因和启示 166

五、失败的原因和启示 166

第五章淮军的兴起 翁 飞 170

第五章淮军的兴起 翁 飞 170

第一节李鸿章和安徽早期团练活动 170

一、负隅顽抗的团练武装 170

一、负隅顽抗的团练武装 170

第一节李鸿章和安徽早期团练活动 170

二、李鸿章的团练活动 176

二、李鸿章的团练活动 176

三、安徽团练的特点 178

三、安徽团练的特点 178

一、李鸿章与曾国藩 181

第二节淮军的成立 181

一、李鸿章与曾国藩 181

第二节淮军的成立 181

二、淮军建立 185

二、淮军建立 185

表1 淮军初建情况表 188

表 188

表 188

表1 淮军初建情况表 188

三、安庆请兵与淮军入沪 189

三、安庆请兵与淮军入沪 189

第三节从淮军到淮系集团 191

一、淮军营伍组织及其特点 191

一、淮军营伍组织及其特点 191

第三节从淮军到淮系集团 191

表2 淮军各营建制情况表 192

表2 淮军各营建制情况表 192

表3 淮军初建营制表 196

表3 淮军初建营制表 196

表4 淮军改编营制表 197

表4 淮军改编营制表 197

表5 淮军外国教练情况表 198

表5 淮军外国教练情况表 198

二、淮军发展的三个阶段 199

二、淮军发展的三个阶段 199

表6 淮军马队营制表 201

表6 淮军马队营制表 201

表7 淮军陆营新增营号表 201

表7 淮军陆营新增营号表 201

三、淮系集团的形成 204

三、淮系集团的形成 204

表8 淮军统将担任疆吏人员表 205

表8 淮军统将担任疆吏人员表 205

表9 淮军幕僚担任疆吏人员表 206

表9 淮军幕僚担任疆吏人员表 206

第一节太平天国失败后安徽的农业 208

一、人口锐减 208

第六章安徽近代经济的缓慢发展 王鹤鸣 208

第六章安徽近代经济的缓慢发展 王鹤鸣 208

第一节太平天国失败后安徽的农业 208

一、人口锐减 208

表10 1819年与1904年安徽各府州人口数比较表 211

表10 1819年与1904年安徽各府州人口数比较表 211

二、淮系军阀大肆兼并土地 212

二、淮系军阀大肆兼并土地 212

图14安徽近代人口下降百分比示意图 213

图14安徽近代人口下降百分比示意图 213

表11淮系军阀在安徽各地占地表 214

表11淮系军阀在安徽各地占地表 214

三、封建剥削加强,农业生产衰退 215

三、封建剥削加强,农业生产衰退 215

表12安徽省各州县历年收成分数分组统计表 220

表12安徽省各州县历年收成分数分组统计表 220

一、芜湖开埠 221

第二节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221

第二节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221

一、芜湖开埠 221

二、安庆、大通停泊外轮 222

二、安庆、大通停泊外轮 222

表13 芜湖开关至19世纪末进出口贸易额表 224

表13 芜湖开关至19世纪末进出口贸易额表 224

三、芜湖开埠初期的对外贸易 224

三、芜湖开埠初期的对外贸易 224

表14芜湖关历年洋货进口货值统计表 225

表14芜湖关历年洋货进口货值统计表 225

四、外国资本主义掠夺安徽矿产 228

四、外国资本主义掠夺安徽矿产 228

图15 外国资本主义对安徽经济侵略示意图 230

图15 外国资本主义对安徽经济侵略示意图 230

表15辛亥革命前帝国主义在安徽已开、未开 231

表15辛亥革命前帝国主义在安徽已开、未开 231

各矿情况表 231

各矿情况表 231

第三节 自然经济逐步分解,商品经济缓慢发展 232

一、自然经济逐步分解 232

一、自然经济逐步分解 232

第三节 自然经济逐步分解,商品经济缓慢发展 232

二、商业性农业的发展 234

二、商业性农业的发展 234

三、芜湖米市的兴盛 236

三、芜湖米市的兴盛 236

表16安徽各地运往芜湖稻米数量表 237

表16安徽各地运往芜湖稻米数量表 237

表17芜湖米历年输出统计表 238

表17芜湖米历年输出统计表 238

第四节手工业的变化 239

第四节手工业的变化 239

一、冶坊等城乡手工业遭到破坏 240

一、冶坊等城乡手工业遭到破坏 240

二、传统工艺手工业继续保持 242

二、传统工艺手工业继续保持 242

三、制茶、蚕丝等手工业一度兴盛 243

三、制茶、蚕丝等手工业一度兴盛 243

四、手工织布业畸形发展 244

四、手工织布业畸形发展 244

第五节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245

第五节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245

一、安庆内军械所的创设 246

一、安庆内军械所的创设 246

二、近代工业前提条件的出现 247

二、近代工业前提条件的出现 247

三、近代矿业的产生与发展 249

三、近代矿业的产生与发展 249

矿业公司情况表 250

矿业公司情况表 250

表18安徽民族资本创设的规模较大的 250

表18安徽民族资本创设的规模较大的 250

图16安徽近代矿业分布图 251

图16安徽近代矿业分布图 251

四、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252

四、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252

表19 1908年前安徽大型工业企业情况表 253

表19 1908年前安徽大型工业企业情况表 253

五、安徽近代工矿业发展的特点 254

五、安徽近代工矿业发展的特点 254

图17安徽近代工业分布图 255

图17安徽近代工业分布图 255

一、封建剥削关系严重存在 258

第六节安徽近代工矿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258

第六节安徽近代工矿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258

一、封建剥削关系严重存在 258

表20嘉庆朝刑部案件中有关华东各省高利贷 260

利率统计表 260

表20嘉庆朝刑部案件中有关华东各省高利贷 260

利率统计表 260

二、封建性的闭关政策 261

二、封建性的闭关政策 261

三、封建意识浓厚 263

三、封建意识浓厚 263

四、近代教育发展缓慢 264

四、近代教育发展缓慢 264

表21华东各省学生统计表 265

表21华东各省学生统计表 265

第一节西方传教势力渗入安徽 267

一、清朝初年的建堂传教 267

第七章近代安徽反洋教斗争 翁 飞 267

第一节西方传教势力渗入安徽 267

一、清朝初年的建堂传教 267

第七章近代安徽反洋教斗争 翁 飞 267

二、太平天国失败前的传教活动 269

二、太平天国失败前的传教活动 269

表22 太平天国失败前赴五河传教士情况表 271

表22 太平天国失败前赴五河传教士情况表 271

三、太平天国失败后的传教活动 272

三、太平天国失败后的传教活动 272

四、安徽传教活动的特点及影响 274

四、安徽传教活动的特点及影响 274

表23安徽省教堂分布情况表 276

表23安徽省教堂分布情况表 276

第二节安庆教案 277

一、教案起因 277

一、教案起因 277

第二节安庆教案 277

图18近代安徽人民反洋教斗争形势图 278

图18近代安徽人民反洋教斗争形势图 278

二、捣毁“圣爱堂”………………………………(280 )三、炮口下的谈判 281

二、捣毁“圣爱堂”………………………………(280 )三、炮口下的谈判 281

四、无法捉拿的“元凶” 283

四、无法捉拿的“元凶” 283

第三节皖南教案 284

第三节皖南教案 284

一、从土客之争到民教冲突 285

一、从土客之争到民教冲突 285

二、欧村烈火 287

二、欧村烈火 287

三、沈葆桢判案 290

三、沈葆桢判案 290

第四节芜湖教案 294

第四节芜湖教案 294

一、芜湖天主堂的建立 295

一、芜湖天主堂的建立 295

二、“不许拐骗孩子! ” 296

二、“不许拐骗孩子! ” 296

三、火烧鹤儿山天主堂 298

三、火烧鹤儿山天主堂 298

四、长江怒潮 300

四、长江怒潮 300

第五节霍山教案 302

一、“中国人不跪洋鬼子!” 302

第五节霍山教案 302

一、“中国人不跪洋鬼子!” 302

二、歃盟反教 304

二、歃盟反教 304

三、夜攻县城 305

三、夜攻县城 305

四、官逼民反 306

四、官逼民反 306

第八章安徽近代科技、文化和教育的发展 310

翁 飞王鹤鸣 310

第一节近代科技、文化的进步 310

一、近代科技的发展 310

一、近代科技的发展 310

第一节近代科技、文化的进步 310

翁 飞王鹤鸣 310

第八章安徽近代科技、文化和教育的发展 310

二、近代文化及其代表人物 315

二、近代文化及其代表人物 315

表24近代安徽科技名人及其著述一览表 316

表24近代安徽科技名人及其著述一览表 316

第二节近代教育的兴起 321

一、封建教育的衰落 321

第二节近代教育的兴起 321

一、封建教育的衰落 321

二、近代教育的兴起 323

二、近代教育的兴起 323

图19近代安徽高等学堂、女学堂、实业学堂分布图 329

图19近代安徽高等学堂、女学堂、实业学堂分布图 329

图20 近代安徽中学堂、师范学堂分布图 330

图20 近代安徽中学堂、师范学堂分布图 330

第九章 辛亥革命在安徽 张湘炳 331

第一节大通自立军起义 331

一、起义的准备 331

一、起义的准备 331

第一节大通自立军起义 331

第九章 辛亥革命在安徽 张湘炳 331

二、起义的经过及影响 333

第二节新思想的传播与爱国民主运动的兴起 333

第二节新思想的传播与爱国民主运动的兴起 333

二、起义的经过及影响 333

一、藏书楼演说会 339

一、藏书楼演说会 339

二、安徽拒俄运动 340

二、安徽拒俄运动 340

三、革命思想的传播 344

三、革命思想的传播 344

第三节革命组织与武装起义 348

第三节革命组织与武装起义 348

一、岳王会 348

一、岳王会 348

二、同盟会在安徽的发展 351

二、同盟会在安徽的发展 351

三、1907至1908年安徽的武装起义 352

三、1907至1908年安徽的武装起义 352

第四节抗捐抗税与饥民暴动 358

一、安徽人民的抗捐抗税斗争 358

第四节抗捐抗税与饥民暴动 358

一、安徽人民的抗捐抗税斗争 358

二、抢米风潮与饥民暴动 360

二、抢米风潮与饥民暴动 360

第五节安徽人民收回利权的斗争 364

第五节安徽人民收回利权的斗争 364

一、收回铜官山矿权的斗争 364

一、收回铜官山矿权的斗争 364

图21 辛亥前夕安徽人民革命斗争形势图 365

图21 辛亥前夕安徽人民革命斗争形势图 365

二、收回路权运动 369

第六节安徽志士在外省的革命活动 369

第六节安徽志士在外省的革命活动 369

二、收回路权运动 369

一、万福华剌王之春 370

一、万福华剌王之春 370

二、吴樾炸五大臣 371

二、吴樾炸五大臣 371

三、倪映典广州燕塘起义 372

三、倪映典广州燕塘起义 372

四、黄花岗安徽三烈士 374

四、黄花岗安徽三烈士 374

一、安庆之役 376

第七节安徽独立经过 376

第七节安徽独立经过 376

一、安庆之役 376

二、庐州的光复 379

二、庐州的光复 379

三、淮上军起义和皖北光复 380

三、淮上军起义和皖北光复 380

四、芜湖的光复 384

四、芜湖的光复 384

一、阻击张勋之战 386

第八节革命习反革命之战 386

五、皖南各地的光复 386

第八节革命习反革命之战 386

一、阻击张勋之战 386

五、皖南各地的光复 386

二、颍州拒倪之战 387

二、颍州拒倪之战 387

三、北伐之战 389

三、北伐之战 389

一、安徽的统一 391

第九节南北议和后的安徽 391

第九节南北议和后的安徽 391

一、安徽的统一 391

二、柏文蔚督皖 394

二、柏文蔚督皖 394

三、禁烟风波 397

三、禁烟风波 397

一、袁世凯的倒督阴谋 399

一、袁世凯的倒督阴谋 399

第十节癸丑讨袁之战 399

第十节癸丑讨袁之战 399

二、安徽讨袁军的兴起 402

二、安徽讨袁军的兴起 402

三、革命军的失败 406

三、革命军的失败 406

图22安徽讨袁斗争形势图 409

图22安徽讨袁斗争形势图 409

一、军事 410

第十章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安徽 王彦民 410

第一节北洋军阀时期的安徽概况 410

第十章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安徽 王彦民 410

一、军事 410

第一节北洋军阀时期的安徽概况 410

二、民政 413

二、民政 413

三、财政 414

三、财政 414

四、教育 415

四、教育 415

五、旱涝蝗害 416

五、旱涝蝗害 416

一、由豫入皖,屠杀淮上军 417

一、由豫入皖,屠杀淮上军 417

第二节倪嗣冲的统治 417

第二节倪嗣冲的统治 417

二、镇压二次革命,攫得整个安徽 419

三、复辟帝制,倒行逆施 419

二、镇压二次革命,攫得整个安徽 419

三、复辟帝制,倒行逆施 419

四、减政设卡,扩军肥私 422

四、减政设卡,扩军肥私 422

五、结党植羽,践踏民意 424

五、结党植羽,践踏民意 424

表25近代安徽主要知名学者及其著述一览表………(317 )表26倪嗣冲官场裙带关系表 425

表25近代安徽主要知名学者及其著述一览表………(317 )表26倪嗣冲官场裙带关系表 425

六、遍布爪牙,滥杀无辜 428

六、遍布爪牙,滥杀无辜 428

第三节一度发展的经济 430

一、工业 430

第三节一度发展的经济 430

一、工业 430

二、矿业 432

二、矿业 432

三、商业 435

三、商业 435

四、农业 437

四、农业 437

表27 1918年安徽粮食产量与全国产量比较表 439

表27 1918年安徽粮食产量与全国产量比较表 439

第四节兵变兵灾与匪祸 440

一、屯溪兵变 440

第四节兵变兵灾与匪祸 440

一、屯溪兵变 440

二、安庆兵变 441

二、安庆兵变 441

三、寿县兵变 442

三、寿县兵变 442

表28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安徽兵变情况简表 443

图24安徽人民反对北洋军阀起义形势图 443

表28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安徽兵变情况简表 443

图24安徽人民反对北洋军阀起义形势图 443

图23 北洋军阀统治期间安徽兵变形势图 445

图23 北洋军阀统治期间安徽兵变形势图 445

四、股匪浩劫阜阳 446

四、股匪浩劫阜阳 446

第五节人民起义 447

第五节人民起义 447

一、水百川起义 449

一、水百川起义 449

二、白朗起义在安徽 451

二、白朗起义在安徽 451

第六节军政首脑的频繁变更 456

第六节军政首脑的频繁变更 456

第七节军阀与安徽 463

第七节军阀与安徽 463

第十一章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 张湘炳 466

第一节陈独秀、胡适与安徽新文化运动 466

一、陈独秀对安徽思想文化界的影响 466

第一节陈独秀、胡适与安徽新文化运动 466

一、陈独秀对安徽思想文化界的影响 466

第十一章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 张湘炳 466

二、安徽新文化运动 469

二、安徽新文化运动 469

三、胡适与白话文 474

三、胡适与白话文 474

第二节安徽人民响应五四运动 476

第二节安徽人民响应五四运动 476

一、全省学生响应五四运动 476

一、全省学生响应五四运动 476

二、抵制日货 480

二、抵制日货 480

三、工人参加五四运动 483

三、工人参加五四运动 483

图26安徽人民响应五四运动形势图 484

图26安徽人民响应五四运动形势图 484

一、马克思主义书刊的传入 485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在安徽的传播 485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在安徽的传播 485

一、马克思主义书刊的传入 485

二、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建立 489

二、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建立 489

图27马克思主义在安徽传播示意图 491

图27马克思主义在安徽传播示意图 491

三、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者 492

三、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者 492

附录一安徽近代职官表 495

附录一安徽近代职官表 495

附录二安徽近代大事记 510

附录二安徽近代大事记 510

后记 518

后记 51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