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图书
简明中国百科全书
简明中国百科全书

简明中国百科全书PDF电子书下载

综合图书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汝信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500405545
  • 页数:733 页
图书介绍:
《简明中国百科全书》目录

第二节 行政区域 1

前言页 1

图表 1

表1.1.1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名称、简称、人民政府驻地、面积表 1

第一章 地理位置、行政区域 1

第一节 地理位置 1

第一编 国土与人民 1

第二章 人口、语言 2

第一节 人口 2

表1.2.1中国历代人口 3

表1.2.2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及人口密度 4

表1.2.3中国人口年龄结构 5

表1.2.4 1982年人口年龄金字塔 5

第二节 语言 6

第一节 地理地形 9

第三章 地理地形与地质结构 9

二 山区 9

一 中国的阶梯形地形 9

表1.3.1中国西部地区主要高山冰川分布 10

四 盆地 11

三 平原 11

表1.3.2中国平原一览表 11

第二节 地质构造 12

五 沙漠和戈壁 12

一 中国大地构造位置及地势特征 12

表1.3.3中国的主要沙漠 12

二 中国的地台区 13

三 中国的地槽区 13

四 中国东部陆缘海盆及边缘海盆 14

五 中国的深断裂 14

六 中国板块构造概况 15

第四章 土壤、水、气候 15

第一节 土壤 15

一 土壤分布的特点 15

二 主要土壤类型 15

三 土壤地理区域 17

一 河流 18

第二节 水 18

三 海洋 19

二 湖泊 19

表1.4.1中国主要海洋渔场 20

第三节 气候 20

四 地下水 20

表1.4.3各月平均气温及年较差 21

表1.4.2各月降水量 21

表1.4.4气候带、气候大区和气候区 22

二 各类矿产资源 23

第一节 矿产资源 23

第五章 矿产资源、植被、动物 23

一 勘探矿产资源简况 23

一 植被的地理分布规律 24

第二节 植被 24

二 主要林区概况 25

第三节 动物 27

三 其他植被 27

一 动物地理区划 27

表1.5.1中国珍贵稀有特产动物表 28

二 陆栖脊椎动物生态地理群 30

三 水生动物 30

第六章 环境保护与自然保护区 31

第一节 环境保护 31

一 中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 31

二 中国环境保护的成就及经验 33

四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对策 37

三 中国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与法制建设 37

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 38

一 以保护完整的综合自然生态系统为目的的自然保护区 38

二 以保护某些珍贵动物资源为主的自然保护区 39

四 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 40

三 以保护珍稀孑遗植物及特有植被类型为目的的自然保护区 40

六 以保护沿海自然环境及自然资源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 41

五 以保持特有的地质剖面及特殊的地貌类型为主的自然保护区 41

表1.6.1中国的自然保护区 42

第七章 各大行政区经济地理概况 49

第一节 华北区 49

北京市 49

河北省 50

山西省 50

内蒙古自治区 51

天津市 51

第二节 东北区 51

辽宁省 51

吉林省 52

黑龙江省 52

第三节 华东区 53

上海市 53

江苏省 53

安徽省 54

浙江省 54

福建省 55

江西省 55

台湾省 55

河南省 56

第四节 中南区 56

山东省 56

广东省 57

湖南省 57

湖北省 57

海南省 58

广西壮族自治区 58

四川省 59

第五节 西南区 59

云南省 60

西藏自治区 60

贵州省 60

第六节 西北区 61

甘肃省 61

陕西省 6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62

宁夏回族自治区 62

青海省 62

二 氏族公社 64

一 原始人群 64

第一节 原始社会 64

第一章 中国古代史(远古~1840) 64

第二编 历史 64

二 奴隶制社会的继续发展——周 65

一 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夏、商 65

第二节 奴隶社会 65

三 奴隶社会的瓦解——春秋时期 65

四 奴隶社会的文化 66

第三节 封建社会 66

一 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战国、秦、汉 66

二 封建国家的分裂与民族大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70

三 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73

四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 76

五、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明清(鸦片战争前) 81

第一节 鸦片战争 87

第二章 近代史(1840~1918) 87

第二节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89

第三节 中法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91

一 洋务活动 91

二 中法战争 92

三 中日甲午战争 93

第四节 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 94

一 戊戌变法 94

二 义和团运动 95

第五节 辛亥革命 96

第六节 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101

第三章 现代史(1919~1949) 103

第一节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03

一 “五四”运动 103

二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04

第二节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105

一 国共合作的实现 105

二 革命运动高涨 106

三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107

四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 108

第三节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109

一 武装起义与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09

二 “围剿”和反“围剿”的斗争 110

三 文化战线上的“围剿”和反“围剿”的斗争 110

四 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110

五 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111

六 南京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的中国经济 112

第四节 抗日战争 112

一 全国抗日战争爆发 112

二 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 113

三 打退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高潮 114

四 整风运动与大生产运动 114

五 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化教育事业 114

六 抗日战争的胜利 115

第五节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115

一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115

二 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 116

三 三大战役的胜利 116

一 全国大陆统一,实现各族人民大团结 117

四 新中国的诞生 117

第四章 当代史(1949~) 117

第一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117

二 没收官僚资本,恢复国民经济 118

三 开展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和“三反”、“五反”运动 118

表2.4.1 1949~1952年主要工农业产品数量增长情况 119

第二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 120

一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20

二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胜利完成 120

三 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121

四 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21

第三节 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前进的十年(1957~1966) 121

一 整风运动和反右扩大化 121

二 全国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22

三 庐山会议上错误的“反右倾”斗争 122

四 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和七千人大会 122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十年(1966~1976) 123

五 平定西藏上层反动分子发动的叛乱 123

六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123

七 苏联片面撕毁和中国签订的合同,撤走专家 123

三 第三阶段,从中共十大到1976年10月 124

一 第一阶段,从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到1969年4月中共九大的召开 124

二 第二阶段,从中共九大到1973年8月中共十大 124

第五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1976~) 125

四 十年内乱中的经济 125

二 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和在农村开始进行改革 126

一 中国共产党举行十一届三中全会 126

三 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26

七 第六个五年(1980~1985)计划胜利完成 127

六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27

五 六届人大的召开 127

四 实施新宪法 127

十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和七届全国人大工作会议 128

九 七届人大的召开 128

八 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28

孟子 129

第五章 中国著名的历史人物(以出生年先后为序) 129

老子 129

孔子 129

孙武 129

墨子 129

庄子 130

屈原 130

荀子 130

韩非 130

李冰 130

陈胜 131

秦始皇 131

汉高祖 131

汉武帝 131

司马迁 131

张骞 132

张衡 132

张仲景 132

曹操 132

诸葛亮 132

王羲之 132

松赞干布 133

祖冲之 133

贾思勰 133

唐太宗 133

玄奘 133

韩愈 134

杜甫 134

李白 134

吴道子 134

武则天 134

王惟一 135

白居易 135

黄巢 135

王安石 135

司马光 135

朱熹 136

岳飞 136

李清照 136

苏轼 136

沈括 136

成吉思汗 137

明太祖 137

文天祥 137

关汉卿 137

忽必烈 137

辛弃疾 137

徐光启 138

戚继光 138

李时珍 138

郑和 138

宗喀巴 138

王夫之 139

顾炎武 139

黄宗羲 139

李自成 139

康熙 140

乾隆 140

郑成功 140

林则徐 140

曹雪芹 140

李鸿章 141

洪秀全 141

左宗棠 141

曾国藩 141

龚自珍 141

张? 142

严复 142

张之洞 142

慈禧太后 142

齐白石 143

袁世凯 143

康有为 143

谭嗣同 143

詹天佑 143

蔡元培 144

章炳麟 144

孙中山 144

沈钧儒 145

梁启超 145

黄兴 145

陈嘉庚 145

陈独秀 146

秋瑾 146

廖仲恺 146

冯玉祥 147

马寅初 147

鲁迅 147

汪精卫 147

李济深 148

蒋介石 148

朱德 148

胡适 149

竺可桢 149

李四光 149

李大钊 149

毛泽东 150

刘伯承 150

郭沫若 150

宋庆龄 151

贺龙 152

茅盾 152

徐悲鸿 152

梅兰芳 152

彭德怀 153

叶剑英 153

周恩来 154

刘少奇 154

张大千 155

老舍 155

闻一多 155

罗荣桓 156

陈毅 156

李公朴 156

孙冶方 157

林彪 157

冼星海 157

蒋经国 158

华罗庚 158

夏鼐 158

聂耳 158

胡耀邦 159

邓稼先 159

第六章 考古学与重要考古发现 160

第七章 中国史大事纪年 164

第一节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年10月~1956年) 188

第三编 社会政治结构和法律制度 188

第一章 概述 188

第二节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年~1966年5月) 189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5月~1976年10月) 189

第四节 新的历史发展时期(1976年10月以后) 189

第二章 宪法 189

第一节 共同纲领和前三部宪法 189

一 共同纲领 189

二1954年宪法 190

三1975年宪法 190

四1978年宪法 190

第二节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0

一1982年宪法的基本精神 190

二 关于国家制度的规定 191

三 关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191

第三章 国家机构 192

第一节 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192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2

一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组成、任期和会议制度 192

五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性质、组成和任期 193

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93

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性质、组成及会议制度 193

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 193

表3.3.1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人数 193

一 四个宪法中关于设置或不设置国家主席的不同规定 194

六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94

第三节 国家主席 194

一 国务院的性质、组成及任期 194

第四节 国务院 194

二 现行宪法中关于国家主席职权的规定 194

三 国务院所属部门和机构及其二作职责 195

二 国务院的职权 195

第五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195

表3.3.2 1982年宪法规定的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简表 196

表3.3.3 1982年宪法规定的省、县级地方国家机构组织系统简表 196

第六节 地方各级行政机构 196

一 性质、职能和发展历程 197

第一节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7

第四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政党、人民团体 197

三 政协的全国机构和地方机构的组成和任期 198

一 中国共产党 198

第二节 政党 198

二 七届政协确定的政协的六项任务 198

二 民主党派 200

表3.4.1历任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 200

表3.4.2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

中国农工民主党 201

中国民主促进会 201

中国民主同盟 201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201

九三学社 202

中国民主建国会 202

中国致公党 202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202

第三节 人民团体 203

中国全国青年联合会 203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203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203

中国全国总工会 203

第五章 立法与司法 204

二10年改革以来立法工作的进展 204

一 立法权和立法提案权 204

第一节 立法工作 204

中国工商业联合会 204

中国全国学生联合会 204

表3.5.1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体系简表 205

三 当前立法工作的重点 205

第二节 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 205

一 人民法院 205

二 人民检察院 206

三 公安机关 207

四 公、检、法机关的任务和工作关系 207

表3.5.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系统简表 208

表3.5.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系统和领导关系简表 208

第三节 审判制度、人民调解 209

一 审判制度 209

二 人民调解委员会 211

一 律师 212

第四节 律师、公证 212

二 公证 213

一 劳动改造 214

第五节 劳动改造、劳动教养、工读学校 214

二 劳动教养 216

三 工读学校 216

第六节 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 217

一 社会治安状况 217

二 综合治理的提出 217

三 打击犯罪 217

四 预防犯罪 217

第四编 国民经济 219

第一章 概述 219

第一节 中国经济的历史背景 219

一 古代经济 219

二 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 219

二 废除帝国主义特权,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和发展国营经济 220

一 新政权面临的严重困难 220

第二节 三年恢复(1949~1952) 220

三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220

四 统一财政经济,稳定物价,调整工商业 221

三 实行土地改革,将个体经济引向互助合作的道路 221

表4.1.1恢复时期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对照 222

五 改组、恢复、发展经济取得了完满成果 222

表4.1.2恢复时期国家的基本建设投资 223

二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23

一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第一个五年计划 223

第三节 五年创业(1953~1957) 223

三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23

六 经济体制和管理体系初步形成 224

四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24

五 打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224

第四节 八年曲折(1958~1965) 225

一 探索的丰硕成果 225

二 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提出和实践 225

三 国民经济的第一次调整 226

表4.1.3 1957~1966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等指标变化示意图 226

一 经济组织体系的瘫痪和瓦解 227

第五节 十年动乱(1966.5~1976.10) 227

二 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227

三 经济建设被破坏和经济效益的衰减 227

四 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力挽狂澜 228

五 亿万人民的奋斗成果 229

第六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1976~) 229

一 “左”倾错误的继续 229

二 历史性的转折 229

三 调整国民经济 229

表4.1.4 1953~1978年农轻重投资比例表 230

四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战略 230

七 经济体制的新模式 231

五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目标 231

六 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完成,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七个五年计划 231

八 对外开放是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 232

第七节 近40年(1949~1987)的光辉成就 232

表4.1.5中国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历年增长比较 233

一 国民经济以较高的速度发展 233

二 社会再生产能力得到很大加强 233

三 生产力布局有了相应的调整 233

表4.1.6中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234

五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有了较大的提高 235

四 经济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 235

第八节 经济结构的演变及现状 236

一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236

二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积累与消费 236

表4.1.7国民收入中消费和积累比例关系的历年变化表 237

三 产业结构 237

第九节 每天的经济生活动态和平均每人的经济水平 238

表4.1.8工农业总产值构成表 238

表4.1.13几个主要经济指标的人均水平 239

表4.1.12全国每天社会人口变动和婚姻 239

表4.1.11全国每天的流通量或服务量 239

表4.1.10全国每天的消费量 239

表4.1.9全国每天创造的财富 239

第二章 经济体制改革 240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历程 240

二 在经济单位自主权方面 242

一 在所有制结构方面 242

第二节 改革引起经济体制的深刻变化 242

三 在市场体系方面 243

四 在内外经济联系方面 244

五 在宏观经济管理方面 245

一 改革的理论依据 246

第三节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246

四 改革的基本经验 247

三 改革的蓝图 247

二 改革的性质 247

第三章 农业 248

第一节 历史的回顾 248

二 新中国农业的发展 248

一 旧中国的农业 248

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的新发展 250

第二节 伟大的转折和农业的新发展 250

表4.3.1主要年份主要农产品产量 250

表4.3.2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商品率比较 250

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振兴农业开辟了道路 250

表4.3.5林产品产量比较 251

表4.3.4主要畜产品产量比较 251

表4.3.3主要种植业作物产量比较 251

表4.3.8乡镇企业产值构成比较 252

表4.3.6水产品产量比较 252

表4.3.7乡镇企业数量及从业人员的发展与构成比较 252

表4.3.9农民户人均纯收入情况比较 253

表4.3.10农民人均消费食品量比较 253

表4.3.11农村百户拥有耐用消费品数量比较 253

表4.3.12农村农民居住情况比较 253

第三节 新的农村经济政策和农村体制的改革 253

一 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政策 253

表4.3.13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 254

表4.3.16农村产业的产值比重构成及变化 255

表4.3.14种植业播种面积构成与变化 255

表4.3.15农业总产值的构成与变化 255

二 农村体制改革 256

表4.3.17国营农场的发展情况 258

第四节 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259

一 水利建设和水土保持 259

二 土壤改良 259

四 品种改良 260

三 有机肥与无机肥并重 260

五 病虫害防治 261

六 水产品的捕捞与养殖技术的改进 261

七 农业机械的应用 261

表4.3.18主要农业机械拥有量比较 261

三 建立比较完善的市场调节机制 262

第六节 研究和制定农业科技政策 262

二 完善与发展农村的合作经济 262

一 实行多种所有制结构 262

第五节 进一步改革农村经济体制 262

八 气象事业的发展 262

第一节 概述 263

一 新中国工业生产建设过程 263

二 新中国工业生产建设的成就和现状 263

第四章 工业经济 263

三 中国的目标是实现工业现代化 264

第二节 工业的管理体制 264

一 扩大工业企业自主权 264

二 全面推行工业经济责任制 264

表4.4.1劳动者的技术装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情况表 264

二 工业主要部门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265

一 建立起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结构 265

三 实行利改税 265

四 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开,搞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 265

五 改革部门管理体制,向行业管理过渡 265

第三节 工业的部门结构 265

二 新中国建立后,注意工业的合理分布 266

四 轻重工业内部的比例关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266

三 轻重工业比例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266

表4.4.2轻重工业的比例表 266

一 旧中国工业的地区布局极不合理 266

第四节 工业的地区布局 266

三 新中国工业布局的成就 267

表4.4.3内地、沿海工业总产值比重变化表 267

第五节 工业的技术进步 268

一 工业技术进步的过程 268

二 工业技术进步的主要成就 268

第六节 重要工业部门的概况 269

冶金工业 269

表4.4.4冶金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增长情况表 270

化学工业 270

表4.4.5主要化工产品发展情况表 271

机械工业 272

表4.4.6机械工业各种产品产量增长情况表 273

电子工业 276

表4.4.8电视机、收音机、录放音机产量增长情况表 277

表4.4.7 1980年以来计算机装机量增长情况表 277

建筑材料工业 278

表4.4.9水泥、平板玻璃产量增长情况表 279

纺织工业 280

表4.4.10主要非金属矿产品产量增长情况表 280

表4.4.11纺织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增长情况表 281

表4.4.12轻工业主要传统产品产量增长情况表 282

轻工业 282

表4.4.13轻工业主要新产品产量增长情况表 283

食品工业 284

表4.4.14食品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增长情况表 285

第五章 交通运输 285

一 发展概况和现状 286

第一节 铁路运输 286

一 发展概况和现状 287

第二节 公路运输 287

三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展望 287

二 管理体制和机构 287

三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展望 288

二 管理体制和机构 288

二 内河客货运输 289

四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展望 289

第三节 内河运输 289

一 主要内河和内河港口 289

三 管理体制和机构 289

三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展望 290

二 管理体制和机构 290

一 发展概况和现状 290

第四节 沿海运输 290

一 发展概况和现状 291

第六节 民用航空运输 291

第五节 远洋运输 291

三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展望 292

二 管理体制和机构 292

第七节 管道运输 293

二 管理体制和机构 293

三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展望 293

一 发展概况和现状 293

二 石油资源 294

三 水能资源 294

一 煤炭资源 294

第一节 能源资源及其评价 294

第六章 能源资源与能源工业 294

一 概述 295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能源工业发展的成就 295

四 核燃料资源和新能源资源 295

表4.6.1一次能源总产量及其构成变化情况表 295

二 煤炭工业 296

三 石油工业 296

表4.6.2 1949年到1987年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增长情况表 297

表4.6.3 1949年以来发电量增长情况表 297

四 电力工业 297

五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298

表4.6.5 1953年以来能源消费量(商品能源)、构成及社会生产总值增长情况表 298

第三节 能源的消费状况 298

一 能源消费量及其构成 298

表4.6.4新能源开发情况表 298

表4.6.6中国能源消费部门构成表 299

二 能源供应的短缺及其原因 299

第四节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 299

一 对能源需求的预测 299

表4.6.7 2000年中国一次商品能源的产量预测 300

二 “七五”期间能源工业发展目标和措施 300

三 能源的节约 301

第七章 邮电通信 302

第一节 概述 302

一 邮政通信方面 303

第三节 发展目标 303

二 电信通信方面 303

第二节 邮政与电信的经营管理 303

一 电信方面 304

二 邮政方面 304

三 邮电科研与生产 304

第八章 商业、服务业 304

第一节 中国商业发展概述 304

一 古代商业 304

三 当代商业 305

二 近代商业 305

表4.8.1社会零售商业经济类型结构表 306

第二节 中国商业的经营方式 306

一 商品分级管理制度 307

二 农副产品收购 307

三 工业品收购 307

四 商品供应方式 307

四 贸易货栈 308

三 零售商业企业 308

五 贸易中心 308

二 批发商业企业 308

一 专业公司 308

第三节 中国商业企业的类型 308

二 饮食、服务业的发展方向 309

第四节 饮食、服务业 309

一 饮食、服务业的概述 309

表4.8.2饮食、服务业机构和人员表 309

三 发展饮食、服务业的途径 310

第五节 商业、服务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310

一 实行“政企分开”,增强企业活力 311

二 实行经营责任制 311

三 实行按商品分工、城乡通开的新体制 311

四 实行横向联合 311

六 零售商业的改革 312

七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改革 312

五 批发商业的改革 312

第六节 中国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前景 313

二 新中国企业的现状 313

一 旧中国的企业遗产 313

二 实现商业、服务业发展目标的措施 313

第九章 企业 313

一 商业、服务业发展的目标 313

第一节 概述 313

四 合资经营企业 314

三 个体所有制企业 314

二 集体所有制企业 314

一 全民所有制企业 314

第二节 中国企业的所有制类型 314

五 纯外资企业 315

第四节 国家对企业的管理 315

一 国家管理企业的职能 315

二 国家管理企业的形式 315

三 国家管理企业的部门 315

四 国家对企业管理的内容 315

第三节 中国工业企业的规模划分 315

五 国家对企业管理的改革和发展 316

一 党委领导下的厂长(经理)负责制和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 317

第五节 企业的领导制度 317

第六节 企业的经营管理 317

二 厂长负责制 317

一 计划管理 318

二 技术管理 318

三 劳动管理 318

四 物资管理 318

五 财务、成本管理 318

第七节 企业资金 318

一 固定资金 318

二 流动资金 318

三 专用基金 318

第八节 中国企业中的政党和群众团体 319

一 政党 319

二 群众团体 319

第十章 城市建设 319

第一节 城市的类型和概况 319

一 城市类型 319

二 城市概况 320

第二节 城市规划 320

一 城市供水 321

二 城市排水及污水处理 321

三 城市燃气 321

四 城市集中供热 321

五 城市公共交通 321

第三节 市政公用事业 321

八 城市防洪 322

第五节 新兴城市 322

第四节 城市住宅建设 322

九 城市环境卫生 322

七 城市道路 322

六 市际交通 322

第六节 从地震废墟中建设起来的新唐山 323

第七节 城市绿化和园林建设 324

一 城市绿化 324

二 园林建设 324

一 旧中国的财政金融 325

第十一章 财政金融 325

二 新中国财政体系和财政成就 325

第一节 概述 325

表4.11.1 1950~1987年国家财政收支总额表 326

表4.11.2 1950~1987年国家财务分类收入表 327

表4.11.3 1950~1987年国家财政分类支出表 329

第二节 中国财政管理和体制改革 330

一 以多种形式筹集资金,支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331

第三节 新中国金融事业的成就和体制改革 331

二 金融管理体制的初步改革 331

三 积极为农村经济服务 推动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332

四 促进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 332

第四节 中国的金融体系 332

中国人民银行 332

中国工商银行 333

中国农业银行 333

中国银行 333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 333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333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333

第五节 国际金融管理 333

一 外汇管理 333

三 国际结算 334

四 国际信贷管理 334

五 国际信托投资管理 334

二 汇率管理 334

第十二章 价格和物价管理 335

第七节 中国的保险事业 335

第六节 审计工作 335

第一节 新中国物价概况 336

第二节 价格管理机构 341

一 价格管理机构的设置 341

二 价格管理的职权划分 341

第三节 价格管理形式 342

一 对少数与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关系重大的工农业产品实行国家定价 342

二 部分工业品实行以国家定价为基础的浮动价格 343

三 部分农副产品恢复议购议销,实行议价 343

四 日用工业品中的小商品分期分批地实行工商企业协商定价 343

五 恢复和发展城乡集市贸易,实行自由价格 343

第四节 价格的监督检查 344

第五节 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的改革 344

二 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的改革 345

一 原有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不合理的状况 345

表4.13.1按经济类型分的三类产业社会劳动者人数 346

表4.13.2乡村劳动力分行业人数 346

第十三章 劳动与工资 346

第一节 劳动力的基本状况 346

一 劳动力资源 346

二 劳动力构成 346

表4.13.3职工队伍的构成比重 347

表4.13.4各行业职工人数 347

第二节 劳动与工资的管理 347

一 管理的组织 347

二 劳动工资管理任务 347

三 职工队伍状况 347

第三节 城镇劳动就业方针 348

一 “包下来”就业方针的形成 348

二 “包下来”方针实施上的失误 348

三 “三结合”就业方针 348

表4.13.5城镇新就业人数和待业率 348

表4.13.6全国劳动合同制工人总数 349

五 再次冲击“固定工”制,实行择优上岗,优化劳动组合办法 349

第四节 用工制度 349

四 初步冲击“固定工”制,实行“劳动合同制” 349

三 工资管理体制 350

二 工资政策 350

一 工资制度的建立 350

第五节 工资制度 350

四 国营企业的工资制度 351

表4.13.7八级工资制示意表 351

表4.13.8国营大中型企业工人工资标准表 352

表4.13.9中央和省级国家机关行政人员基础工资、职务工资标准 353

六 中外合资企业的工资制度 353

五 集体企业的工资分配制度 353

九 职工工资增长情况 354

八 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 354

七 私营企业的工资制度 354

表4.13.10中央和省级国家机关工程技术人员基础工资、职务工资标准 354

表4.13.11职工平均工资 354

第七节 职工劳动保护 355

第六节 职工的福利制度 355

一 劳动保护制度的建立 355

二 劳动保护政策 355

三 劳动保护的主要制度 355

第八节 职业技术培训 356

一 职业技术培训工作的基本方针 356

二 职业技术培训的类别 356

第十四章 计划生育和人口政策 357

第一节 新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357

一 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巨大变化 357

表4.13.12中国的职业培训 357

二 人口类型变动因素的分析 358

表4.14.1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358

表4.14.2城乡人口再生产状况 359

第二节 中国的人口政策 360

四 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 360

三 城乡人口再生产变化的特点 360

一 制定现行人口政策的客观依据 361

二 一般地区的人口政策 362

三 少数民族人口政策 362

表4.14.3每万人口大学生人数的中外比较 362

四 免费供应避孕药具,免费施行绝育手术,科学技术工作有所发展 363

三 普遍实行鼓励措施,推动计划生育工作 363

一 设置专职的工作机构,培训和提高计划生育干部队伍 363

第三节 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363

二 加强宣传教育活动,使实行计划生育逐渐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363

五 做好妇幼保健工作,解决老有所养问题,消除后顾之忧 364

六 开展了计划生育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364

第十五章 旅游 364

第一节 概述 364

第二节 旅游资源 364

一 天然旅游资源 364

二 人文旅游资源 365

第三节 部分旅游地区简介 366

一 部分重点风景名胜区 366

二 部分重点旅游城市 370

表5.1.1中国外贸进出口发展情况 384

第一章 对外贸易 384

第五编 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关系 384

第一节 对外贸易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384

表5.1.2中国进出口商品构成变化情况 384

第二节 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方针政策 385

第三节 对外贸易的方式 385

现汇贸易 385

记帐贸易 385

补偿贸易 385

加工贸易 385

租赁贸易 385

合资经营,合作经营 385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 385

一 政府主管机构 386

第四节 对外贸易的管理体制 386

第五节 对外贸易的管理体系 386

外贸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 386

外贸体制改革总的要求 386

第一类 外贸专业进出口总公司 387

第六节 对外贸易企业 387

二 民间团体 387

第二类 国务院各部门进出口公司 388

一 对外经济关系发展概况和主要成效 390

第一节 利用外资,引进技术 390

第二章 对外经济关系 390

第四类 工贸结合企业和联合体 390

第三类 地方进出口公司 390

二 政策原则和管理方法 391

第二节 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港口城市 392

二 经济特区 393

一 广东、福建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393

三 沿海开放港口城市 394

一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397

第三节 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国际援助 397

表5.2.1中国国际收支概览表 398

一 国际收支 398

第四节 国际收支和外汇管理 398

二 国际援助 398

二 外汇管理 399

第三章 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展望 400

第一节 解放前后人民生活的鲜明对比 401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与发展过程 401

一 全国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 401

第六编 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401

第一章 人民生活 401

二 全国人均实物消费量有很大增长,居民膳食的营养构成明显改善 402

三 “恩格尔系数”逐步下降 402

四 全国居民的购买力有很大提高 402

表6.1.1居民消费水平 402

表6.1.2 1952~1983年居民营养素构成表 402

表6.1.3 1957~1987年中国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的“恩格尔系数” 402

表6.1.4 1954~1987年中国农民生活消费的“恩格尔系数” 402

表6.1.5城乡储蓄存款年底余额 403

表6.1.6生活质量指标比较 403

五 全国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很大提高 403

第三节 城镇居民家庭收支状况 404

表6.1.7居民消费水平平均每年增长速度 404

一 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水平的变化和生活的改善 404

表6.1.8消费品平均每人消费量与增长幅度的比较 405

二 城镇居民收入的分布差别 405

表6.1.10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月生活费支出 406

表6.1.11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分布情况 406

表6.1.9城镇居民家庭收支基本情况 406

表6.1.12城镇居民家庭生活按收入等级分组基本情况 407

表6.1.14相同工龄、不同文化程度职工的收入对比 407

表6.1.13城市困难户情况 407

二 农民家庭收入结构的变化 408

一 农民家庭收入水平的变化 408

第四节 农民家庭收支状况 408

三80年代城镇职工收入的增长速度与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的比较 408

表6.1.15农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的变化 408

三 农民家庭生活的改善 409

表6.1.18农民家庭人均食物消费量增长情况 409

表6.1.17农民家庭平均每人家庭经营纯收入 409

表6.1.16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不同来源所占的比重 409

四 农民收入的分布差别 410

表6.1.21农村贫困户救济情况 410

表6.1.20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水平分组的户数构成 410

表6.1.19农民家庭消费支出中国商品性支出的比重 410

二 简要的分析 411

第五节 人民生活的消费结构 411

一 现状 411

表6.1.24农民家庭消费结构 411

表6.1.23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结构 411

表6.1.22城镇居民与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长情况的比较 411

表6.1.26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结构 412

表6.1.25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412

表6.1.27中国与部分国家居民消费结构的比较 413

表6.1.28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 414

表6.1.29城镇居民家庭人均食品购买量 414

表6.1.30农民家庭人均食品消费量 414

一 吃 414

第六节 吃、穿、用、住、行状况 414

表6.1.31中国居民每天营养水平与发展中国家居民平均水平的比较 415

表6.1.33城镇居民家庭服装人均年购买量 415

表6.1.32中国居民平均每人每天营养状况 415

二 穿 415

三 用 416

表6.1.34农民家庭服装人均年消费量 416

表6.1.35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416

表6.1.36农民家庭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416

表6.1.37耐用消费品社会拥有量 417

四 住 417

第二章 社会保障 418

第一节 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 418

表6.1.38城镇居民家庭居住状况 418

表6.1.39农村居民住房状况 418

五 行 418

死亡抚恤 419

劳动合同制工人的社会保险 419

企业职工的待业保险 419

退职 419

退休 419

生育 419

病假待遇 419

因工残废补助金 419

伤残 419

医疗 419

军人抚恤的优待 420

保险基金的来源 420

对归侨、侨眷职工的特殊规定 420

表6.2.1中国职工保险福利费用 421

一 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 421

合作医疗制 421

第四节 农村劳动者(包括乡镇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 421

第三节 职工保险福利费用的支出状况 421

三 中外合营企业与外资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 421

二 私营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 421

第二节 集体所有制、私营、中外合营及外资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 421

第七节 退休老人的生活 422

第六节 城市孤寡老人和孤儿的社会保障 422

第五节 残疾人的社会保障 422

其他保险待遇 422

退休养老待遇 422

第八节 职工的疗养和休养 423

第三章 展望 423

表6.3.1 2000年中国居民消费结构的预测 424

第七编 武装力量 425

第一章 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与发展 425

第一节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工农红军 425

表7.1 1950~1987年国防支出及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 425

表7.1.1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战斗序列 426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新四军 427

表7.1.2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斗序列 427

表7.1.3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战斗序列 427

表7.1.4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战斗序列 428

表7.1.5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战斗序列 428

第三节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429

表7.1.6中国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战斗序列 430

第四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431

第二章 军事领导机构 43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 4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432

人民武装委员会 432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 4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 432

第一节 陆军 433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 433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 433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433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区领导机关 433

第三章 军种与兵种 433

第二节 海军 433

第四节 战略导弹部队 434

第三节 空军 434

第四章 军事院校与研究机构 435

高级指挥院校 435

中、初级指挥院校 435

高、中等专业技术院校 435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435

第五章 军事训练 436

第六章 军队政治工作 436

第一节 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和原则 436

第二节 军队政治工作的制度和机构 437

第三节 军队政治工作的作风、方法和内容 437

第一节 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438

第二节 抢险救灾 438

第七章 军队群众工作 438

第八章 军队后勤工作 439

第三节 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439

第九章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440

第十一章 兵役制度 441

第一节 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制度 441

第十章 民兵 441

第二节 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制度 442

第三节 军衔制度 442

第四节 文职干部制度 442

第五节 退役军人的安置 442

第十二章 国防科技与国防工业 443

第十三章 国防现代化 444

第一章 概述 445

第一节 古代教育 445

第八编 教育 445

第二节 近代、现代教育 446

第三节 当代教育 448

表8.1.2教育系统图 450

表8.1.1教育事业费支出情况表 450

第一节 小学教育 451

第二章 小学、中学和高等教育 451

第二节 中学教育 452

表8.2.1高等教育基本统计 453

第三节 高等教育 453

第三章 职业技术教育 455

第一节 幼儿教育 456

第四章 幼儿、成人和特殊教育 456

第二节 成人教育 457

第三节 特殊教育 458

第五章 师资培训、教育科研和对外交流 459

第一节 师资培训 459

第二节 教育科研 460

第三节 对外交流 461

第六章 教育改革和教育事业的展望 463

第九编 科学技术 465

第一章 历史的回顾 465

第二章 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方针与战略 468

第一节 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方针 468

一 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并且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468

二 着重加强生产技术的研究,正确选择技术,形成合理的技术结构 468

第二节 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 469

二 量力而行地有选择地开发高技术,为形成新兴产业服务 469

一 用新兴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形成系统、配套的改造传统产业的科技能力 469

三 大力开发和推广适用配套的技术,为振兴地方经济服务 469

五 把学习,消化和吸收外国科学技术成就作为发展中国科学技术的重要途径 469

四 保证基础研究在稳定的基础上逐步有所发展 469

三 加强工农业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开发和科研成果的推广工作 469

第二节 基础理论 470

第一节 科学考察 470

生物学 470

第三章 科学技术主要成就 470

四 加强对那些于国民经济发展有深远影响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支持 470

物理学 471

化学 471

数学 471

第三节 农业科技 472

地学 472

种植业技术 472

天文学 472

石油工业技术 473

第四节 工业技术 473

水产养殖技术 473

采矿、选矿、冶炼和轧制技术 474

电力工业技术 474

第五节 交通运输技术 475

化学工业技术 475

机械工业技术 475

第七节 科研设施 476

第六节 医疗技术 476

第四章 新兴技术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477

第一节 电子学与计算技术 477

大规模集成电路 477

电子计算机 477

计算机软件 477

发展电子学与计算技术的对策 477

第二节 通信技术 478

光纤通信 478

微波通信 478

卫星通信 478

程控数字交换机 478

通信网 479

第三节 生物技术 479

生物技术发展现状 479

生物技术发展的目标和对策 479

三 建成四川省西昌同步卫星发射中心和甘肃省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480

四 已形成由若干个固定站和活动站及两艘远洋测量船和陕西西安测控中心组成的卫星跟踪测控网 480

二 成功地研制和发射了18颗卫星并数次回收卫星成功 480

五 卫星的应用取得了成效 480

六 航天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冶金、化工、机械、电子、材料等许多产业的发展 480

七“七五”期间主要研制项目和对策 480

表9.4.1中国投入使用的运载火箭一览表 480

一 成功地研制和使用了四种运载火箭 480

第五节 航天技术 480

第四节 新材料 480

第六节 遥感技术 481

表9.4.2中国发射的18颗卫星 481

第八节 同位素与辐射技术 482

第七节 激光技术 482

六 超导电子器件 483

一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483

第一节 科学技术机构 483

第五章 科学技术机构、队伍和重要设施 483

八 超导材料 483

七 低温技术 483

二 中小超导磁体 483

第九节 超导技术 483

四 超导电机 483

三 核磁共振成像 483

五 高能物理及受控热核反应 483

一 磁分离技术 483

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484

三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及其学会组织 484

对科技队伍培训和使用的政策和措施 486

第二节 科学技术队伍 486

四 研究机构 486

表9.5.1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机构 487

改革的主要措施 488

改革的主要内容 488

改革的基本方向 488

第六章 科学技术体制改革 488

第三节 重要科技设施 488

第七章 对外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 491

第八章 展望 491

第一节 到本世纪末科技主要任务 491

第二节 “七五”计划期间科技主要任务 492

一 行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和装备 492

二 重点产品开发 492

三 新兴技术领域 492

四 社会发展 492

五 组织实施“星火”计划 492

六 组织实施“火炬”计划 494

第一章 历史的回顾 496

第十编 哲学社会科学 496

二 哲学 498

第二章 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成就 498

一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498

三 经济学 500

四 历史学 501

五 文学 502

六 语言学和文字学 502

十 民族研究 503

九 社会学 503

八 军事学 503

七 法学和政治学 503

十一 宗教研究 504

第三章 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交流 504

第四章 哲学社会科学的专门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 505

表10.4.1中国社会科学院资助的全国性哲学社会科学学会、研究会一览表 505

第五章 展望 506

第十一编 医药卫生 508

第一章 概述 508

表11.2.1各级医疗卫生组织机构 509

第二章 医疗卫生网与爱国卫生运动 509

第三章 公共卫生 511

第一节 劳动卫生 511

表11.3.1中国工业及其他部门卫生机构、床位、人员数 511

第四节 学校卫生 512

第三节 食品卫生 512

第二节 环境卫生 512

第四章 妇幼卫生 513

第五章 传统医药学 514

第六章 医学科学研究 516

表11.6.1中国医学科学研究机构、人员数 516

第一节 鸦片烟毒的铲除 517

表11.6.2获国际奖的医学科研项目 517

第七章 精神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517

第二节 对性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治疗和预防 518

第三节 开展精神疾病的综合治疗和社区精神病防治工作 518

第四节 经济发展对精神卫生的影响 518

第五节 精神病学的最近发展 519

第八章 药品和医疗器械 519

第九章 国际医学合作与交流 520

第十章 中国红十字会 521

表11.10.1中国红十字会组织机构 521

第十一章 展望 522

第一章 概述 524

第一节 古代体育 524

第二节 近代体育 524

第十二编 体育 524

第三节 当代体育 525

表12.1.2 1959~1988年中国运动员获得世界冠军统计 525

表12.1.1 1956~1988年中国运动员打破和超过世界纪录分项统计 525

表12.1.3中国运动员在第二十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奖牌表 526

表12.1.4 1985年中国运动员获得46个世界冠军 527

表12.1.5 1985年中国运动员9次打破和超过5项世界纪录 528

表12.1.7 1988年中国运动员获得54个世界冠军 529

表12.1.6中国运动员在第二十四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奖牌表 529

表12.1.8 1988年中国运动员37次打破和超过36项世界纪录 531

第二章 广泛开展的群众体育运动 532

第一节 长期坚持的职工体育 532

第二节 农民积极走上运动场 532

第三节 具有光荣传统的军队体育 533

第四节 国民体育的基础——学校体育 533

第五节 日益受到重视的妇女和幼儿体育 533

第六节 愈来愈兴旺的老年人体育 533

第七节 备受关怀的伤残人体育 533

第三章 民族传统体育 534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瑰宝——武术 534

第二节 丰富多彩的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534

第四章 努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535

乒乓球 535

足球 536

篮球 536

排球 536

羽毛球和其他球类 537

田径 538

举重 538

体操和技巧 538

水上运动 539

冰雪运动 541

棋类与桥牌 541

登山运动 542

航空、无线电运动与赛车 542

射击、射箭与击剑 543

第二节 体育队伍 544

第五章 体育机构、队伍和设施器材 544

第一节 体育组织机构 544

第三节 体育设施和器材 545

第六章 国际体育交流 545

第一节 开展国际体育交往 545

第二节 参加新兴力量运动会 546

第三节 承办国际比赛 546

第四节 恢复与发展同国际奥委会等国际体育组织的关系 546

第五节 开创国际体育新局面 547

第六节 国际体育技术合作 547

第七章 展望 548

第一章 古代和近代文学 549

第一节 发展概况 549

第十三编 文学艺术 549

第二节 基本特征 551

第三节 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交流 554

第二章 现代、当代文学 555

第三章 戏剧 560

第四章 电影 564

第一节 历史的回顾 564

第二节 曲折的道路 566

第三节 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568

第五章 美术 573

第一节 雕刻与绘画 573

第二节 书法 576

第一节 建筑艺术 577

第六章 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 577

一 古代建筑的特点 577

二 古代建筑的类型 578

二 现代工艺美术 582

一 古代工艺美术 582

第二节 工艺美术 582

第七章 音乐 585

三 工艺美术科研、教育与国际交流 585

第八章 舞蹈艺术 592

第一节 悠久灿烂的古代舞蹈文化 592

第二节 植根于人民生活中的民间舞蹈 592

第三节 新中国的专业舞蹈艺术 593

第九章 曲艺 595

第十章 杂技 597

第十四编 文化设施 601

第一章 文物保护设施 601

第一节 概述 601

第二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01

第三节 历史文化名城 602

第四节 革命遗址和革命纪念建筑物 604

第二章 博物馆、革命纪念馆和纪念碑 605

第一节 博物馆 605

一 概述 605

二 博物馆类型 606

第二节 革命纪念馆、纪念碑 607

一 革命纪念馆 607

二 主要纪念碑 607

第三章 图书馆 607

第一节 历史的回顾 607

第二节 新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608

第三节 全国图书馆体系 608

公共图书馆 609

表14.3.1 1949~1987年图书馆事业发展概况 609

高等学校图书馆 611

科研图书馆与专业图书馆 612

第五节 图书馆的服务工作 613

第四节 现代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 613

工会图书馆 613

第六节 图书馆的干部培训 614

第四章 档案馆 614

第一节 概述 614

第二节 几种不同类型的档案馆 615

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 616

中国照片档案馆 616

中国现代文学馆 616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616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616

中央档案馆 616

辽宁省档案馆 617

四川省档案馆 617

广东省档案馆 617

西藏自治区历史档案馆 617

上海市档案馆 617

南京市档案馆 617

苏州市档案馆 617

江苏省吴江县档案馆 618

孔府档案馆 618

第三节 档案专业的教育与科研 618

第四节 国际交流 618

第一章 报纸与通讯社 619

第一节 报纸 619

第十五编 新闻、广播、电视与出版 619

第二节 通讯社 622

第二章 广播与电视 623

第一节 广播 623

一 对国内广播 623

二 对国外广播 625

第二节 电视 626

第五节 国际友好交往 627

第三节 广播电视艺术团体 627

第四节 音像和文字出版事业 627

第六节 广播、电视的组织体制 628

第三章 图书、期刊 628

第一节 图书 628

第二节 期刊 630

第三节 印刷技术 630

第四节 发行业务 631

第五节 出版行政机关和群众团体 631

第一节 民族人口的不平衡 632

第一章 民族分布 632

第十六编 民族 632

第二节 人口密度 633

第三节 民族分布特点 633

表16.1.1中国各民族人口分布表 634

第二章 各族人民共同开发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636

第一节 中国古代各民族历史的发展 636

第二节 近代以来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 637

第三章1949年前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形态 638

第三节 奴隶制 639

第四节 原始公社制残余 639

第二节 封建农奴制 639

第一节 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 639

第四章 语言文字 640

第一节 民族语言 640

一 汉藏语系 640

二 阿尔泰语系 640

三 南亚语系 640

四 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640

五 印欧语系 640

第五节 与经济形态相适应的政治制度 640

表16.4.1中国各民族语言系属表 641

第二节 民族文字 641

一 非字母文字 641

表16.4.2中国各民族文字类型表 642

二 字母文字 642

第五章 宗教信仰 642

第一节 天文历法 643

第二节 医药 643

第六章 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 643

第五节 石窟艺术和崖画 644

第四节 建筑艺术 644

第三节 重要科技文献和历史文献 644

第六节 手工艺品 645

第七节 音乐舞蹈 645

第八节 诗歌、戏剧、小说 645

第九节 传统体育运动 646

第七章 风俗习惯 646

第一节 服饰 646

第二节 饮食 647

第三节 居住 647

第五节 婚姻家庭 648

恋爱 648

婚俗 648

第四节 交通工具 648

塔葬 649

第七节 节日娱乐 649

第六节 丧葬 649

水葬 649

天葬 649

野葬 649

树葬 649

火葬 649

土葬 649

家庭 649

第八章 新中国的民族政策 650

第一节 民族平等政策 650

第二节 民族团结政策 651

第三节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652

表16.8.1民族自治地方成立日期简表 653

第四节 社会改革政策 654

第五节 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 655

第六节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 656

第七节 团结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政策 657

第九章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成就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657

第十章 展望 659

第一章 各民族宗教信仰概述 661

第一节 流行较广的四大宗教 661

一 佛教 661

第十七编 宗教信仰 661

二 道教 663

三 伊斯兰教 664

四 基督教 664

第二节 汉民族历史上的多神崇拜和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 666

一 汉民族历史上的多神崇拜 666

二 少数民族传统的原始宗教 667

第二章 新中国的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 668

附:宗教研究机构 669

第一章 中国的外交政策 670

第十八编 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 670

第一节 坚持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宗旨 670

第二节 维护世界和平是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 670

第三节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671

第二章 中国的对外关系 672

第五节 实行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672

第一节 中国同亚洲国家关系 672

第四节 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是中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 672

一 中国同东亚国家关系 673

二 中国同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关系 675

三 中国同西亚国家关系 677

第二节 中国同欧洲国家关系 679

一 中国同苏联关系 679

三 中国同西欧国家关系 680

二 中国同东欧国家关系 680

一 中国同美国关系 682

第三节 中国同美洲国家关系 682

二 中国同加拿大关系 684

三 中国同拉丁美洲国家关系 685

二 中国同中、西部非洲国家关系 686

一 中国同北非国家关系 686

第四节 中国同非洲国家关系 686

四 中国对非洲政策的特点 687

三 中国同东、南部非洲国家关系 687

二 中国同新西兰关系 688

第五节 中国同南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