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北京卫生志
北京卫生志

北京卫生志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2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康久主编;北京卫生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30425099
  • 页数:940 页
图书介绍:
《北京卫生志》目录

第一篇 管理篇 1

1.行政管理体制 3

第一节 卫生管理体制 3

第一章 行政管理 3

第一篇 管理篇 3

第二节 人事管理 9

2.医院管理体制 9

1.编制 9

2.职称 12

3.工资 13

1.北平市卫生财务 25

第三节 财务管理 25

2.北京市卫生财务 28

3.收费标准 29

4.决算 29

5.结构 30

第四节 基本建设管理 33

1.基本建设程序 33

2.基本建设投资 33

3.基本建设完成情况 34

第二章 法规管理 37

第一节 食品卫生法规 37

1.周至清食品卫生律令 37

2.中华民国食品卫生规则 37

3.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38

1.药品律令 39

第二节 药品法规 39

2.药品条例 40

3.药品法规 40

第三节 防疫法规 41

1.国境卫生检疫法 41

2.传染病防治法 41

第二篇 机构篇 43

第二篇 机构篇 45

第一章 卫生行政机构 45

第一节 国家卫生行政机构 45

1.金中都卫生行政机构 45

2.元大都卫生行政机构 46

3.明北京卫生行政机构 47

4.清北京卫生行政机构 51

5.民国北平卫生行政机构 56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政机构 58

1.北平市卫生行政机构 60

第二节 市卫生行政机构 60

2.北京市卫生行政机构 61

3.北京市卫生局领导名录 64

第二章 卫生防疫机构 66

第一节 国家卫生防疫行政机构 66

1.清代防疫局 66

2.民国中央防疫处 6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防疫司 66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防疫委员会 66

第二节 市卫生防疫行政机构 66

1.北平市防疫委员会 66

2.北京市卫生局防疫科 67

3.北京市卫生局防疫处 67

第三节 卫生防疫业务机构 67

1.北平市第一卫生区卫生事务所 67

2.北平市第二卫生区卫生事务所 67

3.北平市第三卫生区卫生事务所 67

4.北平市第四卫生区卫生事务所 67

5.北京市卫生防疫站 67

6.北京市卫生防疫机构人员状况 68

第三章 公共卫生机构 70

第一节 国家卫生会机构 70

1.民国中央卫生会 70

2.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70

第二节 市卫生会机构 70

1.北平市卫生委员会 70

2.北京市卫生委员会 70

3.北京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主任名单 71

第四章 医疗机构 72

第一节 医疗机构 72

1.太医院 72

2.安济坊 72

3.元至民国北平医院名录 73

4.北京同仁医院 77

5.北京天坛医院 77

6.北京友谊医疗 77

7.北京宣武医院 78

8.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 78

9.北京积水潭医院 78

10.北京中医医院 79

11.北京安贞医院 79

12.北京安定医院 79

13.北京口腔医院 80

14.北京地坛医院 80

15.北京胸科医院 80

17.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81

18.北京急救中心 81

16.北京佑安医院 81

19.北京市小汤山康复医院 85

20.北京市城近郊区医院 85

21.北京市远郊县医院 86

22.北京工企部委院校医院 86

第二节 卫生部及解放军在北京医疗机构 90

1.北京医院 90

2.中国医科院北京协和医院 90

3.中国医科院整形外科医院 93

4.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 93

5.中国医科院阜外医院 93

6.中日友好医院 93

7.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95

8.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 95

9.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96

10.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96

11.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 97

12.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 97

13.北京中医学院附属东直门医院 97

14.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97

15.解放军总医院 98

16.空军总医院 98

17.海军总医院 98

18.武警总医院 98

第五章 妇幼卫生机构 99

第一节 妇幼卫生行政机构 99

1.妇幼卫生局 99

2.妇幼卫生处 99

3.妇幼卫生科 99

第二节 妇幼保健机构 99

1.慈幼局 99

2.北平市第一保婴事务所 100

3.北平市保婴事务所 100

4.北平私立公益产科医院 100

5.北京妇产医院 100

6.北京儿童医院 101

7.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101

8.北京市妇女保健所 101

9.北京市儿童保健所 103

10.北京市计划生育技术研究指导所 103

11.北京市妇幼保健所、站机构人员状况 103

第六章 卫生专科防治食药检验监督机构 104

第一节 结核病防治机构 104

1.北平市同仁疗养院 104

2.北平市红十字会医院 104

3.北平市天然疗养院 104

4.北平市平民疗养院 104

5.北平市中华医院 104

6.北平结核病学社 104

7.卫黎医院 105

8.卢永春医院 105

9.北平市万寿寺疗养院 105

10.北平传染病医院 105

11.北京结核病防治所 105

12.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 105

13.北京市各区县结核病防治所 106

14.北京市专科防治机构人员状况 107

第二节 职业病防治机构 108

1.北京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 108

2.卫生部华北地区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中心 108

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机构 108

1.中共中央北方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 108

2.中共北京市委地方病防治办公室 108

第四节 药品食品监督检验机构 109

1.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109

2.北京市药品检验所 109

3.北京市食品检验监督所 109

第五节 国境检验机构 110

1.全国海港检验机构 110

2.卫生部北京航空检疫所 110

3.北京卫生检疫所 110

第六节 性病防治机构 110

1.京师妓女检治事务所 110

2.北平市妓女收容所 110

3.北平市妓女检治事务所 110

4.北京市公共卫生局性病防治所 110

5.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 111

第七章 戒烟戒毒劝阻吸烟草机构 112

第一节 戒毒戒烟机构 112

1.清道光内阁禁烟会 112

2.北平戒烟医院 112

3.北平烈性毒品戒除所 112

4.北平市禁烟委员会 113

第二节 劝阻吸烟草机构 113

1.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113

2.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或健康合作中心 113

3.北京市吸烟与健康协会 114

第八章 医学研究机构 115

第一节 部属驻京研究机构 115

1.卫生部属驻京研究所 115

2.北京医科大学系统研究所 115

第二节 市属研究机构 116

1.北京市属研究机构 116

2.北京市卫生局属研究机构 117

3.北京市医学科学研究机构人员状况 117

第九章 医学教育机构 118

第一节 高等医学教育机构 118

1.金太医署 118

2.元医学提举司 118

3.明顺天府医学 118

4.清太医院教习所 118

5.北京陆军军医学校 118

6.北洋医学堂 119

7.北京同文馆医学科 119

8.京师大学堂医学实业馆 119

9.京师医学堂 119

10.协和医学堂 119

11.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119

12.北平大学医学院 120

13.北京医科大学 120

14.中法大学医学院 120

15.北平国医学院 120

16.华北国医学院 121

17.北京中医学院 121

18.首都医学院 121

19.北京针灸骨伤学院 121

20.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 122

21.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 122

22.北京职工医学院 122

24.北京市高等医学院校状况 123

第二节 专科中等医学教育机构 123

1.道济医院附设高级护士学校 123

23.北京医学专科学校 123

2.协和医学女校 124

3.北京护士学校 124

4.北平大学医学院附属护士学校 124

5.北平协和医学院附设护士学校 124

6.中国医药专科学校 124

7.北京医药学校 124

8.北京卫生学校 124

9.北平市第一助产学校 125

10.北平公益助产学校 125

11.北平北宁助产学校 125

12.天坛医院护士学校 125

13.宣武医院护士学校 125

14.友谊医院护士学校 125

15.北京市中医学校 125

16.北京市医药中等学校机构人员状况 126

第十章 健康教育机构 127

第一节 部属健康教育机构 127

1.民国卫生部卫生教育委员会 127

2.中央卫生教育所 127

3.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 127

第二节 市属健康教育机构 127

1.北平卫生陈列所 127

2.北平卫生教育联合会 128

3.北平市学校卫生委员会 128

4.北京市卫生教育所 128

第十一章 医事社团出版机构 129

第一节 医学会机构 129

1.中华医学会 129

2.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 129

3.中华护理学会 129

4.中华护理学会北京分会 130

5.中国药学会 130

6.中国药学会北京分会 130

7.中国防痨协会 130

8.中国防痨协会北京分会 130

9.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 130

10.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 130

11.北京针灸学会 131

12.中华预防医学会北京分会 131

第二节 医学团体机构 131

1.明宅仁医会 131

2.北京中医学社 131

3.中国红十字会北京分会 131

第三节 医学出版机构 131

1.民国医学报刊杂志机构 131

2.人民卫生出版社 132

3.健康报社 132

4.健康杂志社 133

5.人民军医出版社 133

第三篇 卫生运动篇 135

第三篇 卫生运动篇 137

第一章 卫生运动 137

第一节 清洁运动 137

1.清河疏沟 137

2.公修沟渠章程 137

第二节 卫生运动 138

1.清扫大队 138

2.清洁处理委员会 138

3.卫生运动大会 138

第二章 爱国卫生运动 142

第一节 发动群众 142

1.召开动员大会 142

2.领导带头 142

3.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142

第二节 城市环境卫生 147

1.街道卫生 147

2.饮水卫生 148

第三节 两管五改 148

1.管水 148

2.管粪 149

3.改圈 149

5.改井 150

6.改灶 150

7.改环境 150

4.改厕 150

第四节 除四害 151

1.灭鼠 151

2.灭蝇 151

3.灭蚊 153

4.灭麻雀 155

5.灭臭虫 156

第四篇 防疫篇 159

第四篇 防疫篇 161

第一章 卫生防疫 161

第一节 传染病管理 161

1.疫情报告 161

2.计划免疫 161

3.传染病管理 171

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 175

1.南宋流行瘟疫 175

2.元大都饥疫 175

3.明京师鼠疫流行 175

4.清京师天花流行 175

5.民国北平传染病流行概况 175

6.北京传染病流行概况 175

第三节 流行病防治 176

1.霍乱 176

2.细菌性痢疾 177

3.伤寒、副伤寒 179

4.病毒性肝炎 180

5.脊髓灰质炎 181

6.流行性腹泻 182

7.肝吸虫病 182

8.钩虫病 183

9.鼠疫 184

10.斑疹伤寒 184

11.黑热病 186

12.疟疾 187

13.流行性乙型脑炎 188

14.钩端螺旋体病 189

15.布鲁氏菌病 190

16.炭疽 190

17.狂犬病 191

19.流行性感冒 192

18.口蹄疫 192

20.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93

21.天花 195

22.猩红热 196

23.麻疹 197

24.百日咳 198

25.白喉 199

26.结核病 200

27.性病 201

28.艾滋病 201

29.地方病 202

第二章 公共卫生 206

第一节 食品卫生 206

1.食品卫生 206

2.食品污染事故 208

第二节 公共卫生 210

1.环境卫生 210

2.劳动卫生 223

3.学校卫生 228

4.放射卫生 236

5.消、杀、灭 238

6.国境卫生检疫 243

第五篇 妇幼篇 245

第五篇 妇幼篇 247

第一章 婚姻保健 247

第一节 婚俗 247

1.禁止近亲通婚 247

2.宋代提倡晚婚 247

3.北平居民婚嫁年龄 247

第二节 婚姻保健 248

1.婚前检查 248

2.婚前保健教育 249

第二章 妇女保健 250

第一节 接生管理 250

1.“三婆”保健雏形 250

2.北平发布取缔产婆令 250

3.北平市接生注册领照规则 250

4.北平母婴保健 251

6.北平助产士法 252

5.北平市妇婴检查办法 252

7.北京新接生法 255

第二节 围产保健 257

1.城市围产保健 257

2.农村围产保健 258

第三节 妇女劳动保护 259

1.女职工劳动保护 259

2.孕期劳动保护 260

3.产前后劳动保护 260

第四节 妇女病防治 261

1.性病防治 261

2.癌症普查 261

3.子宫脱垂防治 262

第三章 儿童保健 264

第一节 散居儿童保健 264

1.城市散居儿童保健 264

2.农村散居儿童保健 265

第二节 集体儿童保健 266

1.托幼机构卫生保健 266

2.集体儿童营养保健 268

第三节 儿童死亡分析 270

1.婴儿死亡率 270

2.婴儿死因分析 273

第四节 儿童营养 274

1.母乳喂养 274

2.母乳及人工混合喂养 275

第五节 儿童营养缺乏病 275

1.佝偻病防治 275

2.营养性贫血防治 276

第六节 儿童发育 277

1.儿童生长发育 277

2.儿童生长监测 285

第四章 计划生育技术管理 288

第一节 计划生育政策 288

1.节育实行限制 288

2.节育放宽限制 289

3.节育积极提倡 289

4.节育列入宪法 290

4.节育手术质量管理 290

第二节 节育技术管理 291

1.建立行政管理机构 291

2.制订节育手术常规 291

3.培训节育技术人员 292

第六篇 医疗篇 295

第六篇 医疗篇 297

第一章 医疗管理 297

第一节 医政 297

1.医院 297

2.医院分级 298

3.医院质量 299

4.医院病案 303

5.医院感染 304

6.急救网 304

7.医疗事故防范 308

8.护理 309

9.开业医 315

第二节 医疗制度 317

1.公费医疗 317

2.合作医疗 319

3.劳动保险医疗 320

4.医疗预防免费 320

第二章 医疗服务 322

第一节 医疗服务 322

1.门诊 322

2.住院 325

3.急诊 326

4.血液 327

5.体检 329

第二节 医疗保健 330

1.“北京人”卫生保健 330

2.卫生预防保健 331

3.北平市卫生保健 331

4.分级分工医疗保健 333

5.三级医疗保健预防网 336

6.地段医疗预防保健 337

7.初级卫生保健 341

8.农村医疗保健 342

9.干部保健 344

10.家庭病床 345

第三章 医疗队 348

第一节 抗日救护队 348

1.北平抗日救护队 348

2.张学良、宋子文检阅救护队 348

3.抗日救护队宿营密云县?营村 348

第二节 抗美援朝医疗队 348

1.抗美援朝手术队 348

2.国际医疗服务队 348

第三节 支援外省市医疗队 351

1.支援外省市医疗队 351

2.支援灾区医疗队 351

第四节 援外医疗队 352

1.援几、布、利医疗队 352

2.援南斯拉扶针灸组 352

第五节 农村医疗队 352

1.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352

2.巡回医疗队 352

第六节 国际交往 357

1.出访 357

2.合作 358

第七篇 药政篇 361

第七篇 药政篇 363

第一章 药品管理 363

第一节 药品“三证” 363

1.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 363

2.药品经营许可证 363

3.制剂许可证 363

第二节 新药管理 364

1.新药命名 364

2.中成药命名 364

3.新药审批、保护及技术转让 365

第二章 药品监督 366

第一节 生产 366

1.药铺 366

2.西药厂 368

3.生产规则 369

5.药品卫生标准 370

4.药品标准 370

6.厂房卫生标准 371

第二节 经营 371

1.经营 371

2.广告 372

3.标签 372

4.说明书 373

第三节 监督检验 373

1.监督 373

2.检验 374

第一节 药剂 377

1.行政 377

2.药剂 377

第三章 药剂器械 377

第二节 器械 381

1.管理 381

2.装备 381

第四章 特殊药品 383

第一节 鸦片 383

1.鸦片传入中国 383

2.严禁吸食鸦片 383

第二节 麻毒放射药品 384

1.麻醉药品 384

2.医用毒性药品 387

3.精神药品 387

4.放射药品 388

第八篇 中医篇 391

第八篇 中医篇 393

第一章 中医药管理 393

第一节 中医药管理 393

1.周代医药分科 393

2.宋代设医官局、尚药局 393

3.金元设两院一局 394

4.清设刑律 394

5.北洋政府排斥中医 394

6.民国政府废止中医 395

7.中医药界反抗斗争 396

8.中央国医馆成立 396

9.中医条例 397

10.中医委员会 397

1.中医管理机构 398

2.中医政策 398

第二节 中医政策 398

3.中医科技成果管理 400

第二章 中西医结合 403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 403

1.中西医汇通 403

2.中西医结合 403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科学研究 407

1.经络研究 407

2.脾胃学说研究 408

3.肾学研究 409

4.关于中药活血化瘀药理研究 409

5.中草药的药理研究 410

6.中草药的药物化学研究 411

7.针灸实验及临床研究 412

8.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临床与实验研究 413

9.中西药结合在内科方面的研究 413

10.中西医结合在外科方面的研究 415

11.中西医结合在妇产科方面研究 415

12.中西医结合在小儿科方面的研究 416

13.中西医结合在皮肤科方面的研究 417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基地 417

1.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基地 417

2.北京市第六医院中西医结合基地 417

3.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417

第三章 中医院管理 418

第一节 中医院管理体制 418

1.古代中医院 418

2.现代中医院 418

1.中医护理制度 421

2.中医医院工作条例 421

第二节 中医规章制度管理 421

3.个体开业及联合诊所管理办法 422

第九篇 技术篇 425

第九篇 技术篇 435

第一章 中医药技术 435

第一节 中医药技术 435

1.官修本草 435

2.《饮膳正要》 435

4.金元外科学 438

5.金中都太医张从正攻邪论 438

3.金元病因病机学 438

6.元大都太医提点许国祯《御药院方》 439

7.明代朝廷令编本草学 440

8.明北京《太医院经验奇效良方大全》 440

9.明吴有性“戾气”学说 440

10.清思维不在心而在脑 441

11.清同仁堂 441

13.清宫活血化瘀的运用特点 445

12.清宫温病治法 445

14.清皇妃长寿秘方 447

第二节 中医学技术 447

1.内科 447

2.外科 453

3.妇科 454

4.儿科 455

5.针灸科 456

6.骨伤科 457

7.按摩科 458

8.眼、喉科 458

第二章 西医医疗技术 463

第一节 内科 463

1.消化系病 464

2.心血管病 464

3.呼吸病 468

4.血液病 468

5.内分泌 470

6.肾病 471

7.热带病 471

8.变态反应 472

第二节 外科 479

1.普外 480

2.创伤 481

3.胸心血管 482

4.泌外 482

5.神外 485

6.烧伤 486

7.整形 493

第三节 妇产科 493

1.妇科 493

2.产科 496

3.计划生育技术 498

第四节 儿科 501

2.小儿呼吸病 504

1.儿科急救 504

3.小儿肠道病 505

4.小儿心血管病 505

5.小儿血液病 505

6.小儿神经疾病 505

7.小儿肾病 506

8.小儿内分泌病 506

9.新生儿疾病 506

第五节 小儿外科 507

1.小儿外科 507

2.小儿外科各专业技术 507

第六节 眼科 509

1.青光眼的防治 509

2.眼科显微手术技术 510

3.角膜移植及眼库技术 510

4.眼科玻璃体切割手术 510

5.屈光手术 510

6.眼病流行病学 511

第七节 耳鼻喉科 511

1.变态反应 512

2.嗓音医学和语言医学 512

第八节 口腔科 513

1.清及民国时期牙科 513

2.北京牙科 513

第九节 皮肤性病科 518

1.清末民国皮肤性病科 518

2.北京皮肤性病科 519

第十节 老年病科 520

1.老年病学基础研究 521

2.老年病诊疗技术研究 521

3.老年病流行病学研究 521

4.延缓衰老中药的实验研究 522

5.老年医学专业技术 523

6.老年社会医学研究 524

7.老年病中西医结合研究 525

第十一节 神经精神病科 525

1.神内 525

2.精神病 526

第十二节 运动医学 529

1.运动医学发展 529

2.运动医学的成就 530

1.肿瘤治疗技术 532

2.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技术 532

第十三节 肿瘤科 532

第十四节 现代诊疗器械 533

1.直线加速器 533

2.电子显微镜 533

3.核磁共振仪 533

4.数字减影放射仪 533

5.彩色多普勒诊断仪 533

6.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 533

7.螺旋CT机 533

8.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533

9.内窥镜 533

10.病房计算机管理 533

第十篇 名医篇 539

第十篇 名医篇 541

第一章 金元明清名医 541

第一节 金中都名医 541

1.纪天锡 541

2.王去执 541

3.张从正 541

第二节 元大都名医 542

1.许国祯 542

2.王东野 542

3.忽思慧 543

第三节 明北京名医 543

1.戴思恭 543

2.薛铠 544

3.薛已 544

4.徐春甫 545

5.杨继洲 545

6.龚廷贤 546

7.马莳 546

第四节 清北京名医 546

1.徐大椿 546

2.吴谦 547

3.陈修园 548

4.王九峰 548

5.王清任 549

6.吴塘 552

8.丁德恩 553

7.陈秉钧 553

9.赵文魁 554

1.杨浩如 555

第一节 北平名医 555

第二章 北平与北京名医 555

2.徐右丞 555

3.关月波 555

4.冯济卿 556

5.梁保和 556

6.杜自明 557

7.袁鹤侪 557

8.张汉卿 558

9.刘沛卿 558

10.王石清 559

11.金书田 559

12.汪逢春 559

13.孔伯华 560

14.施今墨 561

15.方伯屏 562

16.哈锐川 562

1.费竹斋 563

2.刘道信 563

第二节 北京名医 563

3.蒲辅周 564

4.郑守谦 564

5.佟阔泉 564

6.方鸣谦 565

7.赵树屏 565

8.瞿文楼 566

9.魏舒和 566

10.张友松 567

11.吴济拯 567

12.王文鼎 567

13.王乐亭 568

14.钱伯煊 568

15.于道济 569

16.时逸人 569

17.杨济生 570

18.金厚茹 570

19.曹锡珍 570

20.祁振华 571

21.陈慎吾 571

23.胡希恕 572

22.樊干卿 572

24.赵炳南 573

25.杨子谦 573

26.余无言 574

27.岳美中 574

28.宗维新 575

29.卢英华 575

31.郗霈龄 576

30.沈仲圭 576

32.韦文贵 577

33.赵心波 577

34.周慕新 577

35.陆石如 578

36.赵锡武 578

37.冯泉福 578

39.徐衡之 579

38.章次公 579

40.刘寿山 580

41.丁化民 580

42.夏寿人 581

43.祝伯权 581

44.叶心清 581

45.姚正平 581

46.房芝萱 582

47.刘奉五 583

48.王鹏飞 583

49.胡荫培 584

50.魏龙骧 584

51.梁仪韵 584

52.任应秋 585

53.王鸿士 585

第三节 北京学部委员、院士 586

1.萧龙友 586

54.董万鑫 586

2.马文昭 587

3.洪式闾 588

4.胡径甫 588

5.张孝骞 589

6.蔡翘 589

8.张锡钧 590

7.诸福棠 590

9.钟惠澜 591

10.林巧稚 592

11.谢少文 593

12.冯兰洲 593

13.刘思职 594

14.柳支英 594

15.黄家驷 595

16.王善源 596

17.朱壬葆 596

18.吴英恺 597

19.王志均 598

20.黄桢祥 599

21.杨简 600

22.王序 600

23.吴桓兴 601

24.姜泗长 602

25.梁植权 603

26.宋鸿钊 604

27.陆宝麟 604

28.朱既明 605

29.周廷冲 606

30.吴阶平 606

31.董建华 607

32.翁心植 608

33.张金哲 609

34.盛志勇 610

35.程莘农 610

36.黄翠芬 611

37.黄志强 611

39.胡亚美 612

38.刘玉清 612

40.王澍寰 613

41.沈渔邨 613

42.王忠诚 614

43.吴德昌 615

44.史轶蘩 616

45.陆士新 616

47.候云德 617

46.王琳芳 617

48.赵铠 618

49.卢世璧 618

50.陈可冀 619

51.洪涛 619

52.甄永苏 620

53.陆道培 620

54.肖培根 621

55.秦伯益 621

56.朱晓东 621

57.王士雯 622

58.巴德年 622

59.王永炎 623

60.沈倍奋 623

61.韩启德 624

62.刘德培 624

第四节 北京卫技三级以上专家 625

1.赵燏黄 625

2.张鋆 625

3.林宗扬 627

4.杨崇瑞 627

5.刘瑞华 628

6.侯宝璋 629

7.金宝善 630

8.薛愚 630

9.梁铎 631

10.胡正祥 632

11.汤飞凡 632

12.林几 633

14.孟目的 634

13.孟继懋 634

15.张乐天 635

16.魏毓麟 636

17.刘士豪 636

18.林振纲 637

19.毛燮均 638

21.臧玉洤 638

22.胡传揆 639

23.谢祖培 640

24.崔谷忱 640

25.钟之琦 640

26.聂毓禅 641

27.王叔咸 642

28.王耀云 642

29.裘祖源 643

31.许英魁 644

30.范秉哲 644

32.汪德晋 645

33.罗宗贤 646

34.徐政闻 646

35.何穆 647

36.严镜清 647

37.吴执中 648

38.邓家栋 649

40.徐荫祥 650

39.张昌颖 650

41.汪绍训 651

42.吴瑞萍 652

43.吴洁 652

44.陶桓东 652

45.邓金鍌 653

46.赵以成 653

47.张庆松 654

49.王洁泉 655

48.朱贵卿 655

50.叶恭绍 656

51.王琇瑛 657

52.张文奇 658

53.张为申 658

54.刘家琦 659

55.马海德 660

56.王正仪 661

58.王树善 662

59.胡汉升 662

57.林荣东 662

60.张光炎 663

61.何观清 663

62.赵树萱 664

63.张其楷 664

64.王光超 665

65.柳步青 665

66.戴士铭 666

67.刘士杰 666

68.李肇特 667

69.严仁英 668

70.曾宪九 668

71.郑芝田 669

72.秦振庭 670

73.张晓楼 670

74.马旭 671

75.朱洪荫 672

76.冯传汉 672

77.陈正仁 673

78.刘曾复 674

79.傅正恺 674

80.李宏毅 675

81.郑中立 675

83.朱希涛 676

82.李凤鸣 676

84.苏鸿熙 677

85.米勒 678

86.谷钰之 678

87.刘维勤 679

88.康映蕖 679

89.俞家振 680

90.黄萃庭 680

91.阚冠卿 681

92.刘隽湘 682

93.沈长慧 682

94.林传骧 683

95.黄宛 683

96.林启寿 684

97.郑麟蕃 685

98.楼之岑 685

99.方圻 686

100.张责珠 687

101.谢荣 688

102.吴朝仁 688

103.张天民 689

104.马万森 689

第十一篇 著述篇 691

第十一篇 著述篇 693

第一章 金元医学著述 693

第一节 金中都医学著述 693

1.《集注难经》 693

2.《儒门事亲》 693

第二节 元大都医学著述 693

1.《御药院方》 693

2.《饮膳正要》 694

3.《世医得效方》 694

4.《本草经疏》 694

第一节 明北京医学著述 695

1.《普济方》 695

2.《救荒本草》 695

第二章 明清医学著述 695

3.《奇效良方》 696

4.《本草品汇精要》 696

5.《针灸大成》 696

6.《古今医统大全》 696

8.《证治要诀》 697

第二节 清北京医学著述 697

1.《外科大成》 697

2.《医宗金鉴》 697

3.《温病条辨》 697

7.《保婴撮要》 697

4.《医林改错》 698

5.《医醇剩义》 698

6.《医略存真》 698

7.《中国药物配方》 698

第三章 民国北平医学著述 700

第一节 中医药学 700

1.《神农本草经注论》 700

2.《中药浅说》 700

3.《制药学大纲》 700

4.《泊庐医案》 700

5.《中医正骨经验概述》 701

6.《中国时令病学》 701

第二节 西医药学 701

1.《解剖条例》 701

2.《外科各论》 702

3.《中华药典》 702

第一节 内科 703

1.《心导管检查术》 703

2.《心脏病及其心电图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703

3.胸部疾病著述 703

4.《肾脏病学》 703

5.《热带病学》 703

第四章 北京西医学著述 703

6.《临床变态反应学》 703

第二节 外科 704

1.《外科学》 704

2.《门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研究》 704

3.《骨与关节损伤》 704

4.《创伤与急救》 704

5.《手外科学》 704

7.儿童体健学 704

6.《胸部外科》 704

7.《泌尿外科学》 704

8.《肾移植》 705

9.《实用性医学》 705

10.《神经外科学》 705

11.《烧伤创面修复与全身治疗》 705

12.《成形外科学概要》 705

13.《实用麻醉学》 705

14.《支气管造影术》 705

第三节 妇产科 705

1.《妇幼卫生》 705

2.《妇产科学》 705

3.《计划生育》 705

6.《实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 706

5.《实用优生学》 706

7.《妇产科超声诊断图谱》 706

第四节 儿科 706

1.《实用儿科学》 706

2.《小儿传染病学》 706

3.《小儿阑尾炎》 706

4.《小儿矫形外科学》 706

5.《小儿外科学》 706

4.《妇科肿瘤》 706

第五节 眼科 707

1.《眼底病》 707

2.《眼科手术学》 707

3.《眼微循环及相关疾病》 707

4.《眼科细胞学》 707

5.《眼底病学》 707

第六节 耳鼻喉科 707

1.《耳鼻喉科及护理》 707

2.《气管切开手术》 707

3.《耳鼻咽喉科学》 707

4.《耳鼻咽喉科图谱》 707

5.《耳鼻咽喉科全书》 707

2.《口腔矫形学》 708

1.《口腔内科学》 708

3.《常见口腔病防治》 708

第八节 皮肤性病科 708

1.《梅毒学》 708

2.《皮肤病与性病学》 708

3.《皮肤性病学讲义》 708

4.《常见皮肤病彩色图谱》 708

5.《皮肤病学》 708

第七节 口腔科 708

6.《耳鼻咽喉科诊断学》 708

第五章 中医学著述 711

第一节 老中医经验选编 711

1.《北京市老中医经验选编》 711

2.《关幼波临床经验选》 711

第二节 中医医案著述 711

1.《中国现代名中医医精华》 711

2.《中医按摩疗法》 711

3.中医著述 712

第十二篇 科研篇 715

第十二篇 科研篇 717

第一章 中医药学研究 717

第一节 针灸铜人 717

1.宋针灸铜人 717

2.元明针灸铜人 717

3.清针灸铜人 717

4.上海中医学院收藏的针灸铜人 718

第二节 中医药临床研究 718

1.《普济方》在北京刊行 718

2.辨证施治理论的运用 719

第二章 西医学研究 720

第一节 科研管理 720

1.科研计划 720

2.科研成果 724

3.科研成果奖励标准 725

4.科研信息 728

第二节 基础医学研究 729

1.人体解剖学 729

2.人体生理学 729

3.医学细胞生物学 730

4.医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 730

5.医学生物物理学 732

6.医学遗传学 733

7.放射医学 733

8.人体免疫学 733

9.医学微生物学 735

10.医学寄生虫学 735

11.病理学 737

12.药理学 739

13.医学实验生物学 739

第三节 临床医学研究 740

1.临床诊断学 740

14.生物医学工程学 740

2.理疗学和麻醉学 741

3.内科学 742

4.外科学 743

5.妇产科学 743

6.儿科学 746

7.眼科学 747

8.耳鼻喉科学 748

9.口腔科学 748

10.皮肤科学 750

11.性病学 750

13.精神病学 751

14.核医学 751

12.神经病学 751

15.肿瘤学 752

第四节 预防医学研究 753

1.流行病学与微生物学 753

2.病毒学 754

3.环境卫生学与卫生工程学 755

4.劳动卫生学 757

5.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757

6.少儿卫生学 758

7.放射卫生学 758

8.精神卫生学 759

9.卫生检验学 759

10.消毒学 759

第五节 军事医学研究 760

1.野战外科学 760

2.核武器医学防护学 760

3.生物武器医学防护学 761

4.化学武器医学防护学 762

5.军队流行病学 763

6.激光与微波医学防护 764

7.航空医学 764

8.航天医学 765

9.卫生勤务学 766

第六节 科技成果 767

1.中医科技成果 767

2.西医科技成果 769

第十三篇 教育篇 779

第十三篇 教育篇 781

第一章 医学教育 781

第一节 教学方式 781

1.集中授课 781

2.带徒弟与授课相结合 781

第二节 教学制度 782

1.世袭学医 782

2.专科设置及教科书 782

3.考试制度 782

4.教师的待遇 782

第三节 太医院和学校教学 783

1.太医院教学 783

2.学校教学 783

第四节 中西医教育 784

1.中医教育 784

2.西医教育 784

第五节 北京卫生系统医学教育管理 786

1.行政管理体制 786

2.高等医学院校管理 787

3.中等专业学校管理 787

4.成人教育管理 787

第二章 高中等医学教育 789

第一节 高等医学教育 789

1.国家在京医学院校 789

2.北京市医学院校 796

1.北京市属中专学校 800

第二节 中等医学教育 800

2.部委厂矿属中专学校 806

第三节 成人医学教育 807

1.培训班 807

2.脱产及在职进修 808

3.中医教育和西医学习中医 809

4.业余医学院和“七·二一”大学 810

5.复训、补课 811

6.学历教育 812

7.专业证书教育 813

8.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 813

9.管理干部教育 814

10.国际交流与出国学习 814

第十四篇 健康教育篇 815

第一节 文字传播 817

第一章 说教健康教育 817

1.教民吃熟食 817

2.教民吃五谷 817

3.教民穿衣 817

4.教民戒烟酒 817

第十四篇 健康教育篇 817

第二节 图画评书歌诀传播 818

1.跳舞祛病 818

2.养生十六字歌诀 818

6.教民知病强身 818

3.京乡评书说健康 818

5.教民饮食有节 818

1.卫生丛报 819

2.健康报 819

3.北京卫生报 819

第一节 卫生科普报 819

4.健康咨询报 819

第二章 报刊健康教育 819

2.医事月刊 820

3.卫生月刊 820

4.卫生杂志 820

1.通俗医事月刊 820

5.健康杂志 820

第二节 卫生科普杂志 820

第三节 卫生科普丛书 821

1.三元参赞延寿书 821

2.修龄要旨 821

6.健康少年画报 821

3.中外卫生要旨 821

4.家庭卫生顾问 821

5.候诊教育丛书 821

第三章 全民健康教育 822

第一节 电台广播及幻灯片 822

1.广播卫生演讲 822

2.卫生幻灯片 823

第二节 卫生科普电影电视片 823

1.第一部卫生电影片 823

2.卫生教育影片 823

3.健康百话电话节目 824

第三节 标本图片展览 824

1.标本模型展览 824

3.全国第一次爱国卫生运动展览 825

4.预防麻疹专题展览 825

2.全国医药卫生展览会 825

8.第二次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展览会 826

7.避孕展览会 826

9.北京市卫生美术摄影展览会 826

10.全国卫生美术摄影作品展览会 826

11.全国卫生科普宣传栏展览会 826

12.性病展览会 826

6.预防煤气中毒展览会 826

5.工矿企业防痨展览会 826

1.大型卫生宣传标牌 827

2.西单科普画廊 827

第四节 大型标牌画廊 827

3.老年保健游园 830

2.食品卫生游园 830

第六节 卫生宣传队 830

1.盲艺人卫生宣传队 830

2.爱国卫生运动演出队 830

3.卫生文艺会演 830

1.为了人人健康大型游园活动 830

第五节 卫生科普游园活动 830

第七节 学校健康教育 831

1.学校卫生讲习会 831

2.学校卫生课 831

3.编印健康教育课本 831

4.小学各年级健康教育大纲 832

第八节 健康教育专业书刊 834

1.中国健康教育 834

2.健康教育手册 834

3.健康教育学 834

第十五篇 卫生状况篇 837

第二节 明清人口 839

2.元大都人口 839

1.金中都人口 839

1.明北平人口 839

2.清北京人口 839

第三节 北平及北京人口 839

第一节 金元人口 839

第一章 人口 839

第十五篇 卫生状况篇 839

1.北平人口 839

2.北平户口 840

3.北京人口 840

第二章 人口自然增长 843

第一节 北平人口出生与死亡 843

1.北平人口出生率 843

2.北平人口出生与死亡 843

第二节 北京人口自然增长 845

1.北京人口自然增长率 845

2.北京人口出生死亡与自然增长情况 847

第三章 居民病伤死亡原因 848

第一节 北平居民病伤死亡原因 848

1.男性年龄及死因 848

2.女性年龄及死因 848

第二节 北京城区居民死因顺位及百分比 853

1.城区居民成年人死因顺位及百分比 853

2.城区婴儿死因顺位及百分比 855

第四章 床位医生数 858

第一节 北京卫生事业机构床位人员状况 858

1.卫生机构床位状况 858

2.中医医院机构床位状况 859

3.卫生技术人员状况 860

4.每千人拥有医生床位状况 861

第二节 区县乡及工业卫生机构床位人员状况 863

1.区乡卫生院机构床位人员状况 863

2.工矿企业卫生机构人员状况 863

3.县及县级以上医院机构床位人员状况 864

4.个体行医人员状况 866

5.村级卫生机构状况 866

3.远古“北京人”平均寿命 868

2.“北京人”的大脑容量及语言隆起 868

1.“北京人”身高 868

第二节 北京人口平均期望寿命 868

1.北平市平均期望寿命 868

2.北京市平均期望寿命 868

第一节 远古人体发育及寿命 868

第五章 人口期望寿命 868

第十六篇 英烈劳模篇 871

6.王兰欣 873

7.崔丙功 873

5.刘庆刚 873

4.王静玉 873

8.崔晋福 873

9.胡生 873

10.陈德泉 873

3.陈新友 873

2.陈义禀 873

1.刘玉林 873

第一章 医药卫生英烈名录 873

第十六篇 英烈劳模篇 873

18.赵庆善 874

19.刁克军 874

17.赵汝海 874

16.李风清 874

20.刘佃义 874

21.王区祥 874

22.王维成 874

15.刘良乡 874

14.周华庭 874

13.王席珍 874

12.杨家骏 874

11.杨时军 874

30.王善廷 875

31.李万云 875

29.刘东海 875

28.王林 875

32.张克林 875

33.李伟良 875

34.彭自修 875

35.王桂青 875

27.王淑珍 875

26.季本攸 875

25.曹丰 875

24.高万崇 875

23.樊印 875

42.吕永安 876

43.周尚顺 876

41.高连山 876

40.刘宗义 876

44.于永恩 876

45.李士华 876

46.马通泉 876

39.宣振初 876

38.韩喜文 876

37.線洪德 876

36.周庆合 876

49.吴杜山 877

48.张景芬 877

50.迟太仁 877

47.陆惠章 877

1.郑汝芳 878

第二章 全国劳动模范 878

2.连华珍 878

4.张敬娥 879

3.方鸣谦 879

5.周敏华 879

7.白忠玉 880

6.马文昭 880

8.安起 880

10.时传祥 881

9.王笃华 881

11.王序 881

13.董建华 882

12.徐厚恩 882

14.岳淑琴 882

16.杨桂芹 883

15.崔俊福 883

17.郭己顺 883

19.陈佩惠 884

18.李风鸣 884

20.翁心植 884

22.诸福棠 885

21.王忠诚 885

23.王大琬 885

25.石晶华 886

24.张晓楼 886

26.卢锦汉 886

28.陶其敏 887

27.吴蔚然 887

29.郭士魁 887

31.赵雅度 888

30.杜德顺 888

32.邵贵忠 888

34.陈喜珍 889

33.方圻 889

35.万立东 889

37.辛育龄 890

36.吴执中 890

第十七篇 大事记篇 891

第十七篇 大事记篇 893

第一章 远古至清代末年 893

第二章 民国时期 897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901

后记 939

20.李涛 639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