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2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文锋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11703369X
- 页数:936 页
绪论 1
【基本内容】 1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1
(一)诊法 1
(二)诊病 1
(三)辨证 2
(四)病案 2
二、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2
(一)司外揣内 2
(二)见微知著 2
(三)以常达变 2
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2
(一)整体审察 3
(二)诊法合参 3
(三)病证结合 3
四、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3
五、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方法 4
【补充阐发】 4
一、有关“证”的若干概念 4
二、关于辨证的“辨”与“证” 5
三、关于“黑箱”理论 5
四、关于“生物全息律” 5
五、中医学所揭示的“生命全息律” 5
六、诊断学从外知内的诊断原理 6
七、四诊并重是中医诊断的原则 6
八、诊断在中医学中的意义 7
九、中医诊断学专著简介 7
【古代文献】 8
【研究进展】 10
一、中医诊断研究的范围 10
二、中医诊断研究的内容 11
(一)四诊客观化研究 11
(二)病证规范化研究 11
(三)诊断微观化研究 12
(四)教材及其它方面研究 12
三、中医诊断研究评述与展望 12
四、中医病理动物模型的研制 14
第一章 望诊 17
第一节 全身望诊 17
【基本内容】 17
一、望神 17
(一)望神的原理和意义 18
(二)望神的主要内容 18
(三)对神气的判断 18
(四)望神的注意事项 20
二、望色 20
(一)望色诊病的原理 20
(二)色与泽的意义 20
(三)常色与病色 20
(四)五色主病 21
(五)望色的注意事项 22
三、望形体 23
(一)望形体诊病的原理 23
(二)望形体的基本内容 23
四、望姿态 24
(一)望姿态诊病的原理 24
(二)望姿态的基本内容 24
【补充阐发】 25
一、如何理解“一会即觉”、“以神会神” 25
二、“神乱”不等于“失神” 26
三、假神的病机与辨识 26
四、关于“望色十法” 26
五、望色十法之“抟” 27
六、何谓“有气不患无色,有色不可无气” 28
七、怎样理解“形胜气者夭”、“气胜形者寿” 28
八、脏腑色部的定位 28
【古代文献】 29
一、司外揣内 29
二、望神气 30
三、色泽及主病 31
四、望形体 41
五、望姿态 42
【研究进展】 43
一、色诊客观化的色度学基础 43
(一)视觉与光波 43
(二)CIE标准色度学系统 45
二、正常人肤色色度学测定 45
(一)不同肤色人种的光谱反射特性 45
(二)中国人常色色度测定 46
三、中国人病色色度测定 50
(一)病理五色色度定量测定 50
(二)五脏病患者面色色度测定 51
(三)气血阴阳虚证患者面色色度测定 51
(四)肺结核病患者面色色变测定 53
(五)血液病患者面色色度测定 55
(六)慢性肝炎患者面色色度测定 55
(七)黄疸病患者面色色度测定 56
(八)温病患者面色色度测定 58
四、红外成像面图研究 59
(一)红外成像技术简介 59
(二)正常人颜面温度分布特点与规律 59
(三)病人红外面图分析 60
五、面色变化的常见病证 61
(一)面色变白 61
(二)面色变黄 61
(三)面色变红 61
(四)面色变青 61
(五)面色变黑 62
六、望色研究的成绩、问题与展望 62
第二节 局部望诊 63
【基本内容】 63
一、望头面 63
(一)头形 63
(二)囟门 63
(三)动态 64
(四)头发 64
(五)面部 64
二、望五官 65
(一)望目 65
(二)望耳 66
(三)望鼻 66
(四)望口与唇 67
(五)望齿与龈 68
(六)望咽喉 68
三、望躯体 69
(一)望颈项 69
(二)望胸胁 69
(三)望腹部 70
(四)望腰背部 71
四、望四肢 71
(一)形态异常 72
(二)动态异常 72
五、望二阴 72
(一)望前阴 72
(二)望后阴 73
六、望皮肤 73
(一)皮肤色泽 73
(二)皮肤形态 74
(三)皮肤病证 74
【补充阐发】 75
一、头诊法 75
(一)望头诊病的原理 75
(二)望头诊病的临床运用 75
二、头发诊法 76
(一)望头发诊病的原理 76
(二)望头发诊病的临床运用 76
三、颜面诊法 78
(一)望颜面诊病的原理 78
(二)望阙庭诊断小儿脾胃病 79
(三)小儿面部青筋与脾肺虚证有关 79
四、眉毛诊法 80
五、五轮诊法 80
(一)辨肉轮病变 80
(二)辨血轮病变 81
(三)辨气轮病变 81
(四)辨风轮病变 82
(五)辨水轮病变 83
六、眼球经区诊法 83
七、鼻诊法 84
(一)望鼻色 84
(二)望鼻形态 84
(三)望鼻中分泌物及出血 85
(四)鼻部蟹爪纹 85
八、山根诊法 86
(一)望山根诊病的原理 86
(二)山根诊法的临床运用 86
九、人中诊法 87
(一)望人中诊病的原理 87
(二)观察人中的方法 87
(三)望人中的临床运用 87
(四)朱良春望人中的临床经验 89
十、口唇诊法 89
(一)望口唇诊病的原理 89
(二)口唇诊法的临床运用 90
十一、齿龈诊法 92
(一)望齿龈诊病的原理 92
(二)望齿龈诊病的临床运用 92
十二、腭、颊粘膜诊法 93
(一)望腭、颊粘膜诊病的原理 93
(二)正常人腭、颊粘膜特征 94
(三)腭粘膜诊法的临床运用 94
(四)腭粘膜征是血瘀证诊断的重要体征 94
(五)颊粘膜诊断法的临床意义 95
十三、胸胁诊法 95
(一)观察胸胁诊病的原理 95
(二)望胸胁诊病的临床运用 96
十四、腹诊法 99
(一)察腹诊病的原理 99
(二)观腹诊病的临床运用 100
十五、脐诊法 101
(一)望脐诊病的原理 101
(二)脐诊的临床运用 102
十六、鱼际经脉诊法 103
十七、弹踝诊法 104
十八、甲诊法 105
(一)望甲诊病的原理 105
(二)望甲诊病的临床运用 105
(三)望爪甲诊断外伤 108
(四)观甲判断骨折愈合 108
十九、足掌诊法 109
(一)观足诊病的原理 109
(二)观足诊病的临床运用 109
二十、前阴诊法 110
二十一、肛门诊法 112
(一)望肛门诊病的原理 112
(二)察肛门诊断的临床运用 113
二十二、第二掌骨侧诊法 113
(一)第二掌骨侧诊法的原理 114
(二)第二掌骨侧诊察方法 114
(三)第二掌骨侧诊法的临床运用 115
二十三、皮纹诊法 115
(一)皮纹诊法概说 115
(二)望皮纹诊病的原理 116
(三)皮纹诊法的临床运用 117
(四)人类皮纹学观察的标准项目 119
(五)脑动脉硬化症的手诊观察研究 120
二十四、痈疽疔疖的区别 121
二十五、斑与疹、白?与汗疹的区别 121
(一)斑与疹的区别 121
(二)白?与汗疹的区别 122
【古代文献】 122
一、望头面 122
(一)望头部 122
(二)望面部 123
二、望五官 123
(一)望目 123
(二)望耳 124
(三)望鼻 124
(四)望口与唇 124
(五)望齿与龈 125
(六)望咽喉 125
三、望躯体 125
(一)望颈项 125
(二)望胸胁 126
(三)望腹部 126
(四)望腰背部 126
四、望四肢 126
五、望二阴 126
六、望皮肤 127
【研究进展】 128
一、面部与脏腑相关部位的划分 128
二、相貌与易患疾病的关系 129
三、头发的超微结构与年龄肾气相关 130
四、望内眼常见病理改变的辨证 130
(一)望玻璃体病理改变 130
(二)望视乳头病理改变 131
(三)望视网膜病理改变 131
(四)望视网膜血管改变 132
(五)望脉络膜病理改变 132
(六)望黄斑部病理改变 132
五、内眼组织与脏腑经络相属学说 132
六、血瘀证目征的研究 133
七、内障眼病虚实辨证的研究 133
(一)内障眼病并非以虚证为主 134
(二)瞳神疾病非多属肾 134
八、虹膜诊断法的研究 134
(一)虹膜诊断法的发展与定位 134
(二)望虹膜诊病的原理 135
(三)望虹膜诊病的临床运用 135
九、耳诊法的研究 136
(一)长寿老人的耳廓特点 136
(二)望耳诊伤 137
(三)冠心病的耳廓反应--耳折征 137
(四)耳廓阳性反应物及其临床意义 137
(五)耳穴染色法简介 139
(六)耳廓望诊阳性反应发生的规律 139
十、鼻诊的研究 140
(一)关于明堂色诊的部位划分 140
(二)鼻部皮肤点状异常能反映生殖系统的疾病 140
(三)鼻毛白化是机体衰老的标志 140
十一、人中的发育与子宫的发育密切相关 141
十二、牙龈改变与胃粘膜病变有关 141
第三节 望排出物 143
【基本内容】 143
一、望痰涎 143
(一)痰 143
(二)涎 143
二、望呕吐物 144
三、望大便 144
四、望小便 144
【补充阐发】 145
一、白痰非尽寒,黄痰非皆热 145
二、尿黄不尽属热证 145
【古代文献】 146
一、望痰涎 146
二、望呕吐物 146
三、望大便 147
四、望小便 148
第四节 望小儿指纹 150
【基本内容】 150
一、望指纹的原理 150
二、望指纹的方法 150
三、望指纹的临床意义 150
四、正常指纹 150
五、病理指纹 150
【补充阐发】 151
一、儿科分经察纹法 151
二、关于食指络脉诊法起源的争论 152
三、望小儿食指络脉诊病的原理 152
四、食指络脉诊法的适用年龄 153
【古代文献】 153
【研究进展】 154
一、食指络脉的解剖学研究 154
二、食指络脉的色泽及形成机理 155
三、食指络脉色泽变化的现代阐述 155
四、食指络脉的浮沉 156
五、食指络脉的浓淡滞活 156
六、食指络脉的形态及形成机理 156
七、食指络脉的三关及形成机理 157
第二章 舌诊 159
第一节 舌诊概要 159
【基本内容】 159
一、舌诊的原理 159
(一)舌的组织结构与生理功能 159
(二)舌与内脏气血津液的关系 160
二、舌诊的方法 161
(一)舌诊的基本操作 161
(二)诊舌的注意事项 162
三、舌诊的基本内容和正常舌象 163
(一)舌诊的基本内容 163
(二)正常舌象 163
(三)舌象的生理变异 163
【补充阐发】 164
一、舌既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 164
二、舌诊和望舌的异同 164
三、舌面脏腑分部的古今认识 165
【古代文献】 165
一、舌的组织结构与功能 165
二、舌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及望舌原理 166
三、气血津液与舌象的关系 166
四、舌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66
五、舌诊内容 169
六、正常舌象 169
【研究进展】 169
一、正常舌象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特点 169
(一)粘膜层 169
(二)固有层 170
(三)肌层 170
(四)舌乳头 170
二、中医舌象微循环研究 171
(一)活体舌微循环研究方法 171
(二)舌微循环观测指标 172
(三)舌微循环的临床研究 173
(四)舌微循环检测的评价与展望 175
第二节 望舌体 177
【基本内容】 177
一、舌体颜色 177
(一)淡白舌 177
(二)淡红舌 178
(三)红舌 178
(四)绛舌 178
(五)紫舌 179
(六)青舌 179
二、舌体形质 179
(一)荣润舌 179
(二)枯晦舌 179
(三)苍老舌 179
(四)娇嫩舌 180
(五)胖大舌 180
(六)瘦薄舌 180
(七)点、刺舌 180
(八)裂纹舌 180
(九)齿痕舌 180
三、舌体动态 181
(一)痿软舌 181
(二)强硬舌 181
(三)歪斜舌 181
(四)颤动舌 181
(五)吐弄舌 181
(六)短缩舌 181
(七)弛纵舌 182
四、舌下络脉 182
(一)舌下络脉的观察方法 182
(二)诊舌下络脉的临床意义 182
【补充阐发】 182
一、舌上点、刺,星、斑的区别及意义 182
二、舌面凸凹的临床意义 182
三、齿痕、短缩、裂纹舌及剥苔不可一概以病而论 183
(一)齿痕舌 183
(二)短缩舌 183
(三)裂纹舌 183
(四)剥落苔 183
四、舌痒的临床意义 183
五、舌麻的临床辨析 184
六、舌痛的临床意义 184
七、舌下络脉的古今望诊 185
八、舌下“瘀血丝”“瘀血点”的临床意义 185
【古代文献】 186
一、舌神 186
二、舌色 186
(一)淡红舌 186
(二)淡白舌 186
(三)红舌 187
(四)绛舌 188
(五)紫舌 188
(六)蓝舌 189
(七)青舌 189
三、舌体的形质 190
(一)荣枯 190
(二)老嫩 190
(三)胖瘦 191
(四)点、刺 191
(五)裂纹 193
(六)光滑 194
(七)舌衄 194
(八)重舌 194
(九)舌疮 195
(十)舌痈 195
(十一)舌疔 195
(十二)舌菌 195
四、舌体的动态 195
(一)痿软 195
(二)舌纵 196
(三)短缩 197
(四)舌麻 197
(五)颤动 197
(六)歪斜 197
(七)吐弄 198
(八)自啮 198
五、舌下络脉 199
【研究进展】 200
一、活体显微观察 200
二、舌尖微循环的临床观察 200
三、舌质的病理切片观察 201
(一)几种常见病理舌质的组织学观察 201
(二)丝状乳头的变化 202
(三)蕈状乳头的变化 202
(四)上皮细胞的病变 202
(五)固有层的病变 202
(六)血瘀证的舌组织学观察 203
(七)舌组织的电镜观察 204
四、舌象色度学研究 205
(一)各种舌色的色度学特征 205
(二)苔厚指数的测定 205
五、微量元素代谢与舌象关系的研究 206
六、舌象的血液流变学研究 206
(一)常用指标及正常值 206
(二)常见病理舌象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206
七、舌象与血浆内皮素-1含量的关系 208
八、舌色与a-颗粒膜蛋白的关系 208
九、舌诊检测仪器研制及应用 209
(一)舌象摄影仪 209
(二)舌体测量器 209
(三)舌津液测定仪 210
(四)舌表浅血流量测量仪 210
(五)舌诊比色板 210
(六)舌象检查仪 210
(七)计算机舌象识别系统 211
十、舌象的动物实验研究 211
(一)国外的研究 211
(二)几种中医典型舌象的动物造模 212
第三节 望舌苔 219
【基本内容】 219
一、苔质 219
(一)薄苔、厚苔 219
(二)润苔、燥苔 219
(三)腻苔、腐苔 220
(四)剥苔、类剥苔 220
二、苔色 220
(一)白苔 220
(二)黄苔 221
(三)灰苔、黑苔 221
【补充阐发】 221
一、绿苔、霉苔、霉酱苔的临床意义 221
二、黄苔并非一概主热证 222
三、白苔并非一概主寒证 222
(一)不同白苔临床辨析 223
(二)舌体舌苔综合分析 223
四、灰黑苔的辨证意义 224
【古代文献】 225
一、苔质 225
(一)厚薄 225
(二)润燥与滑涩 226
(三)糙粘 227
(四)腐腻 227
(五)瓣晕 228
(六)偏全 228
(七)剥落 228
(八)消长化退 229
(九)有根无根 229
二、苔色 230
(一)白苔 230
(二)黄苔 230
(三)灰苔 231
(四)黑苔 232
(五)霉酱苔 233
【研究进展】 234
一、舌荧光检查 234
(一)影响荧光的因素 234
(二)舌荧光形成的机制 235
(三)病理舌象的荧光观察 235
二、舌印检查 237
(一)方法 237
(二)结果 237
三、舌苔病理切片观察 238
(一)白苔类组织学观察 238
(二)黄苔类组织学观察 239
(三)灰苔类组织学观察 239
(四)黑苔类组织学观察 239
(五)无苔组织学观察 239
(六)舌苔的变化 240
四、刮舌涂片检查 240
五、舌苔的细菌学检查 240
六、舌苔细胞化学研究 241
七、纤维胃镜检查与舌苔关系的研究 243
八、舌面酸碱度测定 243
第四节 舌象分析与舌诊意义 244
【基本内容】 244
一、舌象的分析要点 244
(一)重察舌的神气和胃气 244
(二)舌体与舌苔的综合分析 244
(三)舌象的动态观察 245
(四)舌与症的相互参照 246
二、舌诊的临床意义 246
(一)探察病因性质 246
(二)判断病变部位及其浅探 246
(三)辨别病机转归 247
(四)估计病势趋向 247
(五)了解体质禀赋 247
【补充阐发】 248
一、望舌辨体质禀赋 248
二、年龄、性别与舌象的关系 249
(一)年龄与舌象 249
(二)性别与舌象 249
三、舌诊在温病辨证中的意义 250
(一)辨舌体 250
(二)辨舌苔 250
(三)辨舌态 251
四、临床常见中医舌病 251
五、国外常见病理舌象 251
六、有关舌诊的统一名词和舌上部分的规定(草案) 252
(一)舌诊名词 252
(二)舌面的部分 252
(三)舌下的部分 252
七、察舌辨八纲 252
(一)察舌辨表里 252
(二)察舌辨寒热 253
(三)察舌辨虚实 253
八、中医络脉理论与微循环的关系 253
(一)络脉的分布、流注与微循环的结构、流向 254
(二)络脉的渗灌、互渗与微循环的生理功能 254
(三)络脉病变与微循环障碍 254
九、古今重要舌诊著作介绍 255
十、舌苔有根无根辨析 258
(一)舌苔有根无根的识别争议 259
(二)舌苔有根无根的临床意义 259
十一、舌诊临床意义的中西医对照 259
【古代文献】 261
一、舌质与舌苔的综合诊察 261
二、舌诊的临床意义 261
二、危重舌象 262
【研究进展】 263
一、舌苔脱落细胞检测的应用研究 263
(一)舌苔形成原理的研究 263
(二)正常舌苔脱落细胞的常值研究 263
(三)病理舌苔脱落细胞变化规律的研讨 264
(四)辨证辨病与舌苔脱落细胞学研究 265
二、影响舌象形成的各种因素 266
(一)炎症感染 267
(二)唾液分泌 267
(三)口腔微生物 267
(四)舌面酸碱度 267
(五)舌组织病理改变 268
(六)其他舌局部因素 268
(七)循环障碍 268
(八)血液状态 268
(九)神经系统障碍 269
(十)内分泌及酶代谢障碍 269
(十一)消化、营养障碍 269
(十二)其他全身影响因素 270
第三章 闻诊 273
【基本内容】 273
一、听声音 273
(一)正常声音 273
(二)病变声音 273
二、嗅气味 276
(一)病体气味 276
(二)病室气味 276
【补充阐发】 276
一、五声、五音诊病理论 276
二、音哑、失音的虚实辨析 277
三、对谵语、郑声寒热虚实的认识 278
四、关于喉中痰鸣与哮、喘 278
五、关于咳嗽与肺咳的概念 279
六、少气、短气与喘的区别和联系 280
七、对咳逆、上气的认识 281
八、呕、吐、哕、噫的相关概念 281
九、肠鸣、矢气的病机 282
【古代文献】 282
一、听声音 282
二、嗅气味 286
【研究进展】 287
一、国内外对声诊的研究 287
(一)声音有关的基本概念 287
(二)国内对声诊的研究 288
(三)国外对声诊的研究 289
(四)声诊研究展望 290
二、国内外对嗅气味的研究进展 290
(一)嗅觉试验 291
(二)GC对人体气味研究的进展 291
(三)对口臭气味的研究 292
(四)嗅气味方法的研究 294
(五)嗅气味研究展望 294
第四章 问诊 296
第一节 问诊的意义、方法和内容 296
【基本内容】 296
一、问诊的意义 296
二、问诊的方法 296
三、问诊的内容 297
(一)一般情况 297
(二)主诉 297
(三)现病史 297
(四)既往史 298
(五)个人生活史 298
(六)家族史 298
【补充阐发】 298
一、现病史和既往史的界定与关系 298
二、“十问歌”的演变与意义 299
【古代文献】 300
一、问诊的意义 300
二、问诊的方法 300
三、问诊的内容 300
(一)一般情况 300
(二)主诉 301
(三)现病史 301
(四)既往史 301
(五)个人生活史 301
第二节 问现在症状 302
【基本内容】 302
一、问寒热 302
(一)恶寒发热 302
(二)但寒不热 303
(三)但热不寒 303
(四)寒热往来 303
二、问汗 304
(一)有汗无汗 304
(二)特殊汗出 304
(三)局部汗出 305
三、问疼痛 305
(一)疼痛部位 305
(二)疼痛性质 306
四、问头身胸腹不适 307
(一)头晕 307
(二)胸闷 307
(三)心悸 307
(四)胁胀 307
(五)脘痞 307
(六)腹胀 308
(七)身重 308
(八)麻木 308
五、问耳目 308
(一)问耳 308
(二)问目 308
六、问睡眠 309
(一)失眠 309
(二)嗜睡 309
七、问饮食口味 309
(一)口渴与饮水 309
(二)食欲与食量 310
(三)口味 310
八、问二便 311
(一)大便 311
(二)小便 312
九、问经带 312
(一)月经 312
(二)带下 313
十、问小儿 313
(一)出生前后情况 314
(二)预防接种、传染病史 314
(三)易使小儿致病的原因 314
【补充阐发】 314
一、要善于抓住主症进行询问 314
二、怎样理解“恶寒发热”的病状 315
三、感寒发热与气虚发热 316
四、潮热的表现与辨证 316
五、对寒热往来机理的认识 317
六、从“阳加于阴谓之汗”理解汗的机理 317
七、为何阳虚自汗、阴虚盗汗 317
八、盗汗不尽是阴虚,自汗非皆属阳虚 318
九、疼痛的病因与病机 318
十、五更泄泻、日晡潮热的机理 319
十一、五更泄泻的时间,病机并非皆阳虚 320
十二、热入营血为何口反不甚渴 320
十三、但欲漱水不欲咽的病状与病机 321
十四、虫积为何嗜食异物 321
十五、“除中”的机理分析 322
十六、口苦、口酸、口甜、口咸的主要病机 322
十七、“嗜睡”、“昏迷”与“昏睡”的鉴别 323
【古代文献】 323
一、问寒热 323
二、问汗 324
三、问疼痛 325
四、问头身胸腹不适 326
五、头耳目 327
六、问睡眠 328
七、问饮食口味 328
八、问二便 329
九、问经带 329
十、问小儿 329
【研究进展】 330
一、症状规范化研究 330
二、症状的计量诊断研究 331
三、问诊的具体内容之深入研究 339
(一)诊察尿液用以分析病机 339
(二)诊察尿液变化用以分析病因 339
(三)诊察尿液变化用以判断病位 339
(四)诊察尿液变化用以鉴别病证 340
(五)诊察尿液变化用以辨识病性 340
(六)诊察尿液变化用以指导治疗 341
(七)诊察尿液变化用以推测预后 341
四、问诊练习软件 342
第五章 脉诊 343
第一节 脉诊概说 343
【基本内容】 343
一、脉象形成的原理 343
(一)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 343
(二)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 343
(三)其他脏腑与脉象形成的关系 344
二、诊脉的部位和方法 344
(一)诊脉部位 344
(二)诊脉方法 345
三、脉象要素及图述 346
(一)构成脉象的八个要素 346
(二)脉象图述 346
四、正常脉象 349
(一)正常脉象的特点 349
(二)脉象的生理变异 350
【补充阐发】 350
一、寸口诊脉及分候的原理 350
二、寸口脉分候脏腑别议 352
三、遍诊法的诊脉部位及临床意义 353
四、趺阳脉的诊法与临床意义 353
五、我国最早的脉象示意图 354
六、“平脉”的含义与脉象 355
七、对脉象“胃、神、根”的理解 356
八、“四季平脉”的脉象特征与生理基础 358
九、“脉象要素”与脉象的表述 359
【古代文献】 361
一、脉象形成的原理 361
二、诊脉的部位与方法 361
(一)诊脉的部位 361
(二)诊脉的方法 363
三、正常脉象 364
【研究进展】 366
一、脉象客观描记仪器的研究 366
(一)脉象传感器研究 367
(二)国产脉象仪 368
(三)国外脉象检测仪器(装置)介绍 373
(四)脉象模拟装置的研制 374
(五)脉象仪器研制略评 374
二、脉象信息特征与分析 375
(一)脉象反应的生物信息 375
(二)脉象信息的特点 376
(三)脉象信号的提取 376
(四)脉图分析方法 376
(五)脉象分类方法的研究 383
三、脉象机理研究 385
四、三部九候研究 390
(一)机理研究 390
(二)寸口三部九候测脉方法的探讨 393
(三)临床研究 394
五、正常人脉象研究 396
(一)正常人脉象变化特点及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396
(二)正常人四季及昼夜脉象及脉图变化的研究 398
(三)正常人脉象和脉图变化与地域、种族的关系 400
(四)正常人脉象及脉图变化与职业关系的研究 401
(五)正常人脉象的胃、神、根研究 401
第二节 常见脉象及临床意义 404
【基本内容】 404
(一)浮脉 404
(二)沉脉 404
(三)迟脉 404
(四)数脉 404
(五)虚脉 404
(六)实脉 404
(七)洪脉(附大脉) 405
(八)细脉 405
(九)滑脉 405
(十)涩脉 405
(十一)弦脉 405
(十二)紧脉 406
(十三)缓脉 406
(十四)长脉 406
(十五)短脉 406
(十六)微脉 406
(十七)弱脉 406
(十八)散脉 406
(十九)濡脉 406
(二十)芤脉 406
(二十一)革脉 407
(二十二)牢脉 407
(二十三)伏脉 407
(二十四)动脉 407
(二十五)促脉 407
(二十六)结脉 407
(二十七)代脉 407
(二十八)疾脉 407
【补充阐发】 407
一、关于“浮脉主表”与“沉脉主里” 407
二、脉之迟、数与证之寒、热 408
三、弦脉、紧脉的脉象与鉴别 409
【古代文献】 410
【研究进展】 425
一、脉象浮与沉的研究 425
(一)浮脉的研究 425
(二)沉浮的研究 426
(三)芤脉的研究 426
二、脉象迟与数的研究 427
(一)数脉的研究 427
(二)迟脉的研究 427
三、促、结、代脉象的研究 428
(一)结脉的研究 428
(二)促脉的研究 429
(三)代脉的研究 430
四、脉象弦与软的研究 430
(一)弦脉的研究 430
(二)濡脉的研究 432
五、脉象滑与涩的研究 432
(一)滑脉的研究 433
(二)涩脉的研究 434
六、脉象洪与细的研究 434
(一)洪脉与细脉的对比研究 434
(二)细脉的研究 434
第三节 脉象类比、相兼和真脏脉 437
【基本内容】 437
一、相类脉比较 437
二、相兼脉 438
三、真脏脉 438
【补充阐发】 438
一、怪脉的脉象特征与主病 438
二、不能相兼的脉象 441
【古代文献】 441
一、相类脉比较 441
二、相兼脉 443
三、真脏脉 444
【研究进展】 446
一、十怪脉的研究 446
(一)釜沸脉的研究 446
(二)解索脉的研究 447
(三)雀啄脉的研究 447
(四)麻促脉的研究 448
(五)虾游脉的研究 448
(六)鱼翔脉的研究 449
(七)屋漏脉的研究 449
(八)弹石脉的研究 449
(九)转豆脉的研究 450
(十)偃刀脉的研究 450
附:鬼祟脉的研究 450
二、临终前脉象图形初步探讨 451
第四节 诊妇人脉与小儿脉 451
【基本内容】 451
一、诊妇人脉 451
二、诊小儿脉 451
【补充阐发】 451
一、妊娠脉象的辨识 451
二、离经脉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452
【古代文献】 453
一、诊妇人脉 453
二、诊小儿脉 454
【研究进展】 455
一、妇女脉象的研究 455
(一)月经期脉象研究 455
(二)妊娠期脉象及脉图研究 455
(三)正常分娩过程的脉图研究 456
(四)临产离经脉研究 457
二、小儿脉象及脉图研究 457
第五节 脉诊的意义 458
【基本内容】 458
一、辨别病情 458
二、阐述病机 458
三、指导治疗 458
四、推断预后 458
【补充阐发】 459
一、脉症顺逆与从舍 459
二、脉学著作简介 461
【古代文献】 462
一、辨别病情 462
二、阐述病机 464
三、指导治疗 464
四、推断预后 464
【研究进展】 465
一、脉象的动物实验及动物模型研究 465
(一)脉搏图曲线及脉速的动物实验及模型研究 465
(二)模拟“芤脉”的动物实验研究 466
(三)模拟“弦脉、滑脉”的动物实验 467
(四)模拟“缓、涩、芤”脉的动物实验 468
(五)模拟“迟脉”的动物模型实验 468
二、脉象、脉图与病、证关系研究 469
(一)以病为主脉象、脉图的研究 469
(二)虚证的脉象及脉图研究 475
(三)实证-痰火证的脉象及脉图研究 477
三、脉诊研究的展望与未来 477
第六章 按诊 480
【基本内容】 480
一、按诊的方法与意义 480
二、按诊的内容 481
(一)按胸胁 481
(二)按脘腹 482
(三)按肌肤 483
(四)按手足 483
(五)按腧穴 484
【补充阐发】 484
一、可按者可有实,拒按者亦有虚 484
二、中医腹诊的概念 485
三、腹诊的基本内容及临床意义 485
(一)观外形 485
(二)按腹力 486
(三)测腹温 486
(四)触痞鞭 486
(五)揣拘急 487
(六)诊压痛 488
(七)视络脉 488
(八)探癥块 488
(九)捫动悸 488
四、腧穴压诊的诊断原理 489
五、穴位诊断的临床运用 489
六、尺肤诊法的运用 490
【古代文献】 492
一、按诊的方法与意义 492
二、按诊的内容 492
(一)按胸胁 492
(二)按脘腹 493
(三)按肌肤 493
(四)按手足 494
(五)按腧穴 495
【研究进展】 495
一、有关中医腹诊的研究 495
(一)腹诊基本原理的研究 495
(二)腹诊临床意义的理论研究 496
(三)腹诊的临床运用与实验研究 497
二、有关腧穴按诊的研究 500
(一)腧穴、穴位压痛及按穴辨别病证的探讨 500
(二)腧穴压痛诊断疾病的临床研究 502
(三)全息穴压痛诊断法 503
三、按诊研究与展望 504
第七章 八纲辨证 508
第一节 八纲辨证的概念与源流 508
【基本内容】 508
一、八纲辨证概念 508
二、八纲辨证源流 509
【补充阐发】 509
一、八纲且可作为类型的纲领 509
二、八纲概念形成的沿革 510
三、八纲的内容宜增上下两纲 510
四、正确理解八纲中的辨证思想 511
【古代文献】 511
第二节 八纲基本证候 511
【基本内容】 511
一、表里辨证 511
(一)表证 512
(二)里证 512
(三)半表半里证 513
(四)表里证鉴别要点 513
二、寒热辨证 513
(一)寒症 513
(二)热证 513
(三)寒热证鉴别要点 514
三、虚实辨证 514
(一)实证 514
(二)虚证 515
四、阴阳辨证 515
(一)阴阳是类证的纲领 515
(二)阴阳有具体的辨证内容 515
【补充阐发】 517
一、对表证病位的理解 517
二、肌表、表、表证的区别及关系 518
三、对表证“恶寒”而不“畏寒”的理解 519
四、半表半里的证辨 519
五、寒热两纲的逻辑问题 520
六、《内经》中有关虚实的不同概念 520
七、精气夺固为虚,邪气盛未必实 521
八、虚实之间的辨证关系 522
九、阳虚症状的两重性 522
十、阴虚火旺与戴阳、格阳 523
十一、中日两国对阴虚证和阳虚证理解的异同 523
【古代文献】 524
一、表里辨证 524
(一)表证 524
(二)里证 527
(三)表证与里证鉴别 528
二、寒热辨证 528
三、虚实辨证 530
(一)虚实证候 530
(二)虚证与实证的鉴别 532
四、阴阳辨证 533
(一)阴证与阳证 533
(二)阴阳偏盛 533
(三)阴阳偏虚 534
(四)亡阴亡阳 535
【研究进展】 535
一、阴阳、寒热现代研究进展 535
二、虚实、表里现代研究进展 540
三、八纲的动物病理模型 542
(一)寒、热、阳虚、阴虚证模型 542
(二)表、里、虚、实证的模型 549
四、八纲研究展望 551
第三节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555
【基本内容】 555
一、证候相兼 556
二、证候错杂 556
(一)表里同病 556
(二)寒热错杂 556
(三)虚实夹杂 557
三、证候真假 557
(一)寒热真假 557
(二)虚实真假 557
四、证候转化 558
(一)表里出入 558
(二)寒热转化 558
(三)虚实转化 559
【补充阐发】 559
一、“表虚”证,当质疑 559
二、寒热有多少类型 560
三、虚证转实的可能性 560
四、邪气出入与证候转化的关系 561
五、“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辨析 562
六、重阴必阳、重阳必阴与阴盛格阳、阳盛格阴不同 563
七、热深厥深的病机分析 563
【古代文献】 564
一、证候错杂 564
二、证候转化 565
三、证候真假 566
第八章 病因与气血津液辨证 569
第一节 病因辨证 569
【基本内容】 569
一、外风证 570
二、实寒证 570
三、暑证 571
四、湿证 571
五、外燥证 571
六、火热证 572
七、毒证 573
八、脓证 573
九、食积证 573
十、虫积症 573
【补充阐发】 574
一、“病性”的概念与内容 574
二、略论“病势” 574
三、风邪客于皮肤的常见病证鉴别 575
四、因寒致痛的机理 576
五、暑证的常见证候辨析 576
六、“湿证”、“燥证”的寒热病性区分 577
七、湿邪与他雅相兼致病之机理 及临床鉴别 577
八、关于虚火实质不是火的理由 578
九、关于毒虫伤的证候特征 578
十、辨证中毒有关“毒”的概念 579
(一)“毒”在病理学中的涵义 579
(二)“毒”的特性与致病的特点 579
(三)常见“毒”病一般辨证规律 580
(四)中毒辨证 582
【古代文献】 582
一、六淫病证 582
(一)外风证 582
(二)实寒证 583
(三)暑证 584
(四)湿证 584
(五)外燥证 585
(六)火热证 585
二、毒证、脓证、食积证、虫积证 586
(一)毒证 586
(二)脓证 586
(三)食积证 586
(四)虫积证 586
第二节 气血辨证 587
【基本内容】 587
一、气虚类证 587
(一)气虚证 587
(二)气陷证 588
(三)气不固证 588
(四)气脱证 588
二、血虚类证 588
(一)血虚证 588
(二)血脱证 588
三、气滞类证 589
(一)气滞证 589
(二)气逆证 589
(三)气闭证 589
四、血瘀证 589
五、血热证 590
六、血寒证 590
【补充阐发】 590
一、气血同病的辨证 590
(一)气滞血瘀证 591
(二)气虚血瘀证 591
(三)气血两虚证 591
(四)气不摄血证 591
(五)气随血脱证 591
二、关于血瘀证的概念与范围 591
(一)古代有关血瘀证的认识和描述 591
(二)现代对血瘀概念和本质的认识 592
(三)瘀、瘀血、血瘀、血瘀证的区别与定义 592
(四)血瘀证的范围 593
三、有瘀象非皆瘀证,瘀证非皆见瘀象 593
四、瘀血证的病因和病机 594
五、瘀血所见的病证表现 594
六、关于温病血瘀的临床表现 597
七、血瘀证的分类与现代解释 597
八、中西医对血瘀证认识的异同 598
九、痰瘀相关理论与实践 598
十、瘀水互患与血瘀水停 599
十一、动血、动风与血热、血寒 599
【古代文献】 600
一、气虚类证 600
二、血虚类证 600
三、气滞类证 601
四、血瘀证 601
五、血热证 602
六、血寒证 602
七、气血同病证类 602
(一)气滞血瘀证 602
(二)气虚血瘀证 603
(三)气血两虚证 603
(四)气不摄血证 603
(五)气随血脱证 603
【研究进展】 603
一、气虚证实验研究进展 603
(一)气虚证动物模型的研制 604
(二)气虚证本质的研究 604
(三)气虚证诊断标准的研究 607
(四)气虚证研究述评 607
二、血虚证实验研究进展 607
(一)血虚证流行病学的研究 608
(二)血虚证本质的研究 608
(三)血虚证动物模型的研制 609
(四)血虚证研究展望 610
三、血瘀证实验研究进展 610
(一)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研制 610
(二)血瘀证诊断标准的研究 630
(三)血瘀证客观化研究 635
第三节 津液辨证 647
【基本内容】 647
一、痰证 647
二、饮证 648
三、水停证 648
四、津液亏虚证 648
【补充阐发】 649
一、痰饮瘀血应属病机病证 649
二、常见痰证的临床鉴别 649
三、痰证的命名特点 650
【古代文献】 650
一、痰证 650
二、饮证 651
三、水停证 652
四、津液亏虚证 652
【研究进展】 652
一、痰证的流行病学检查 652
二、痰证与某些检测指标的关系 653
(一)痰证与血脂的关系 653
(二)痰证与血液流变性的关系 653
(三)痰证与血液循环的关系 654
(四)痰证与甲皱微循环的关系 654
(五)痰证与其他检测指标的关系 654
三、痰证实验研究的展望 655
第九章 脏腑辨证 656
第一节 心脏辨证 657
【基本内容】 657
一、心血虚证 657
二、心阴虚证 657
三、心气虚证 657
四、心阳虚证 657
五、心阳虚脱证 658
六、心火亢盛证 658
七、心脉痹阻证 658
八、痰蒙心神证 658
九、痰火扰神证 659
十、瘀阻脑络证 659
【补充阐发】 659
一、“心移热于小肠”证辨析 659
二、论“心移热于小肠”之非 660
三、心火亢盛证的分类 660
四、中医脑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 661
【古代文献】 662
【研究进展】 665
一、心气虚证的研究进展 665
二、心阴虚证的研究进展 671
三、心脉痹阻证的研究进展 672
四、心病动物造模研究的有关进展 672
五、心病各证型客观指标的对比研究 673
第二节 肺病辨证 677
【基本内容】 677
一、肺气虚证 677
二、肺阴虚证 677
三、风寒犯肺证 678
四、风热犯肺证 678
五、燥邪犯肺证 678
六、肺热炽盛证 678
七、痰热壅肺证 679
八、寒痰阻肺证 679
九、饮停胸胁证 679
十、风水相搏证 679
【补充阐发】 680
一、肺阳虚证辨析 680
二、论肺血虚证 681
【古代文献】 681
【研究进展】 685
一、肺病虚证的实验研究 685
(一)肺气虚证的实验研究 685
(二)肺阴虚证本质的研究 687
二、肺病实证的病理生理研究 688
三、肺病其他研究进展 688
四、肺病研究评述与展望 689
第三节 脾病辨证 690
【基本内容】 690
一、脾气虚证 690
二、脾虚气陷证 690
三、脾阳虚证 690
四、脾不统血证 691
五、寒湿困脾证 691
六、湿热蕴脾证 691
【补充阐发】 692
一、有关脾阴虚证 692
二、对“阴火证”的认识 692
【古代文献】 693
【研究进展】 695
一、脾虚证诊断标准 695
二、脾虚证动物模型 696
三、脾虚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696
(一)脾主运化 696
(二)脾主肌肉 698
(三)脾主统血 698
(四)脾虚证的其他研究 698
四、脾虚证研究述评与展望 700
(一)研究特点 700
(二)存在问题 701
(三)研究展望 701
第四节 胃肠病辨证 704
【基本内容】 704
一、胃气虚证 704
二、胃阳虚证 705
三、胃阴虚证 705
四、肠燥津亏证 705
五、寒滞胃肠证 705
六、胃热炽盛证 706
七、肠热腑实证 706
八、饮留胃肠证 706
九、食滞胃肠证 706
十、胃肠气滞主 707
十一、肠道湿热证 707
十二、虫积肠道证 707
【补充阐发】 707
一、论“胃强脾弱”证 707
二、胃阴虚证与脾阴虚证的鉴别 708
三、肺胃气逆为病理概念而不是规范证名 708
四、肠道湿热证的证候特点 708
【古代文献】 709
第五节 肝胆病辨证 711
【基本内容】 711
一、肝血虚证 711
二、肝阴虚证 711
三、肝郁气滞证 712
四、肝火炽盛证 712
五、肝阳上亢证 712
六、肝胆湿热证 712
七、寒滞肝脉证 713
八、胆郁痰扰证 713
九、肝风内动证 713
(一)肝阳化风证 713
(二)热极生风证 713
(三)阴虚动风证 714
(四)血虚生风证 714
【补充阐发】 714
一、论肝气虚证及肝阳虚证 714
(一)肝气虚证 714
(二)肝阳虚证 715
二、肝胆湿热证、脾胃湿热证、中焦湿热证之辨析 715
三、肝火证的病因病机证候概要 716
四、肝病有郁结和上下横窜厥脱之变 716
五、肝气、肝火、肝阳三证的关系与比较 717
六、肝阳上亢证与肝肾阴虚阳亢证的区别 717
七、内风证的病机不只是四种 718
【古代文献】 718
【研究进展】 721
一、肝郁气滞证的现代研究 721
二、肝胆湿热证的现代研究 724
三、肝阳上亢证的现代研究 725
四、肝火炽盛证的现代研究 726
五、肝风内动证的现代研究 727
六、肝气虚证的现代研究 728
七、肾病证候现代研究略评 729
第六节 肾与膀胱病辨证 732
【基本内容】 732
一、肾阳虚证 732
二、肾虚水泛证 732
三、肾阴虚证 732
四、肾精不足证 733
五、肾气不固证 733
六、膀胱湿热证 733
【补充阐发】 734
一、有关肾实证 734
二、肾气不固有五个方面的不固 734
【古代文献】 735
【研究进展】 737
一、肾虚动物模型的研究 737
二、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异常与内分泌失调的关系 737
三、肾主水异常与肾脏结构、功能的相关性 741
四、肾主骨异常与骨密度的变化 742
五、肾开窍于耳与生化物质基础 743
六、肾的病证与免疫、微循环及代谢等方面的联系 744
七、肾的研究述评 747
第七节 脏腑兼病辨证 753
【基本内容】 753
一、心肾不交证 753
二、心肾阳虚证 753
三、心肺气虚证 753
四、心脾气血虚证 754
五、心肝血虚证 754
六、脾肺气虚证 754
七、肺肾气虚证 754
八、肺肾阴虚证 755
九、肝火犯肺证 755
十、肝胃不和证 755
十一、肝郁脾虚证 755
十二、肝肾阴虚证 755
十三、脾肾阳虚证 756
【补充阐发】 756
一、心肾相交理论的历史源流 756
二、心肾不交的病理本质 756
三、“心肾不交”证辨析 757
四、肾不纳气证及其类证鉴别 757
五、肝肾阴虚证与肝阳上亢证的辨析 758
【古代文献】 759
第十章 其他辨证概要 763
第一节 六经辨证概要 763
【基本内容】 763
一、太阳病证 763
(一)太阳经证 763
(二)太阳腑证 764
二、阳明病证 764
(一)阳明经证 765
(二)阳明腑证 765
三、少阳病证 765
四、太阴病证 765
五、少阴病证 765
(一)少阴寒化证 766
(二)少阴热化证 766
六、厥阴病证 766
七、六经病证的传变 766
【补充阐发】 766
一、六病与六经之说 766
(一)“六经”之说原著没有根据 767
(二)“经”是病程期限--“经过” 767
(三)附会《内经》,误之又误 768
二、强分经证腑证有悖仲景原旨 769
(一)太阳经证剖析 769
(二)太阳腑证剖析 770
(三)阳明经证与腑证 771
三、关于少阳病的位置 771
(一)认为少阳居三阳、三阴之间 771
(二)认为少阳介于太阳、阳明之间 771
(三)调和于以上两种意见之间 771
四、太阳中风证的虚实属性 772
五、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的病机区分 773
(一)风和寒性质相同,仅程度上的差别 773
(二)中风乃风寒犯营,伤寒乃风寒犯卫 773
【古代文献】 774
第二节 卫气营血辨证概要 776
【基本内容】 776
一、卫分证 776
二、气分证 777
三、营分证 777
四、血分证 777
五、卫气营血证的传变 778
【补充阐发】 778
一、关于温病的概念 778
二、伤寒与温病之争 779
(一)寒温之争的源流 779
(二)寒温之争的焦点 779
(三)寒温之争剖析 781
三、寒温之争是概念认识不一致 783
四、伤寒与温病是对立的统一 784
(一)在病因学上寒与热的对立统一 784
(二)在外感温热病变过程中的对立统一 784
(三)在治疗方法上的对立统一 784
(四)在辨证论治层次上的对立统一 784
五、论温病辨证分期审证论治体系 785
六、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的关系 787
【古代文献】 788
【研究进展】 789
一、卫气营血的病理研究 789
二、卫气营血的血液流变学与微循环指标测定 789
三、温病生化指标的测定 790
四、温病免疫指标的测定 790
五、温病卫气营血证动物模型的研制 791
第三节 三焦辨证概要 794
【基本内容】 794
一、上焦病证 794
二、中焦病证 794
三、下焦病证 795
四、三焦病证的传变 795
【补充阐发】 795
一、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之异同 795
二、卫气营血与三焦证候的实质区别 796
三、寒温辨证方法能否统一 798
(一)不主张寒温辨证方法统一 798
(二)主张寒温辨证方法统一 799
四、寒温辨证方法为何要统一 799
五、寒温辨证方法统一的种种设想 800
(一)以伤寒六经统一辨证 800
(二)以卫气营血统一辨证 800
(三)以八纲统一辨证 801
(四)以脏腑气血统一辨证 801
(五)以现代医学生理系统统一辨证 801
(六)以六经系统统一辨证 801
六、寒温辨证方法统一的利与弊 802
七、外感病初期辨证简表 803
八、外感病极期辨证简表 803
九、外感病后期辨证简表 805
【古代文献】 805
第四节 经络辨证概要 806
【基本内容】 806
一、十二经脉病证特点 807
二、奇经八脉病证特点 807
【补充阐发】 808
一、关于是动病、所生病 808
二、十二经病证的特点 809
三、奇经八脉病证与病机 810
四、《内经》经络诊断法 810
【古代文献】 811
【研究进展】 813
一、经穴压痛和经络辨证诊断研究 813
二、经络穴位诊断的客观指标研究 814
第十一章 诊法与辨证运用 817
【基本内容】 817
一、病情资料的综合处理 817
二、辨证思维的方法与步骤 819
【补充阐发】 823
一、證、证、症、候的沿革与证候的本来含义 823
二、关于“症”的音、义 824
三、证的概念与演变 825
四、诊断的思维方式与特征 826
五、辨证的基本要求 827
六、辨证的内容及步骤 829
七、证(证候)的内容 831
八、证名的表述形式 832
九、“证”的结构与层次 833
十、证候的分类 834
十一、证型的含义与局限 835
十二、“辨证”的涵义 835
十三、“证”与“病理过程”的关系 836
十四、中医误诊原因分析 837
十五、辨证的不足 839
【古代文献】 840
【研究进展】 842
一、诊法原理的探讨 842
(一)整体诊法理论 843
(二)局部诊法理论 844
二、辨证体系的合理内核 845
三、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846
(一)中医学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846
(二)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的结合 847
四、辨证体系的内容与特色 849
五、从客观指标加深对“证”的认识 850
六、“证”实质的研究 851
七、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的结合 852
八、数学方法在中医诊断中的运用 853
(一)计量诊断的意义 853
(二)中医学可借用的几种主要数学方法 853
(三)中医诊疗专家系统的建立 856
九、专科特色辨证的研究 857
(一)研究专科特色辨证的必要性 857
(二)五官辨证的特异性 857
(三)专科特色辨证的要求与意义 858
十、临床常见标准证名 859
(一)基本虚证类 859
(二)基本实证类 859
(三)虚实夹杂证类 861
(四)心系证类 862
(五)肺系证类 862
(六)脾系证类 863
(七)肝系证类 864
(八)肾系证类 865
(九)脏腑兼证类 866
(十)卫表肌肤证类 867
(十一)头面官窍证类 867
(十二)经脉筋骨证类 869
(十三)其他证类 869
(十四)期、度、型等 869
第十二章 疾病诊断概要 872
【基本内容】 872
一、“病”的概念与意义 872
(一)“病”的概念及病、证、症的关系 872
(二)病名诊断的意义 874
(三)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875
二、疾病的命名 876
(一)疾病命名的概况 876
(二)疾病命名的形式 876
(三)正确对待和运用中医病名 877
三、疾病的分类 878
(一)疾病分类的概况 878
(二)疾病分类的方法 878
【补充阐发】 880
一、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880
二、病名的概念 880
三、证、病、症及证名、证候与病名的关系 881
四、病名诊断的意义 881
五、症、病、证概念的混淆应纠正 882
六、中西医病名的主要异同 883
七、病名中存在的问题 883
八、中医病名混乱的因素分析 884
九、疾病命名的原则 884
【古代文献】 886
一、疾病概念 886
二、疾病命名 887
三、疾病分类 888
【研究进展】 889
一、病名研究的概况 889
二、疾病的分类 890
三、病名的分化与定义 893
四、临床常见标准病名 898
(一)传染病、寄生虫病类 898
(二)脑系病类 899
(三)心系病类 899
(四)肺系病类 900
(五)脾系病类 900
(六)肝系病类 900
(七)肾系病类 901
(八)男性前阴病类 901
(九)颈瘿病类、乳房病类 902
(十)疮疡病类 902
(十一)皮肤病类 904
(十二)妇女经、带、杂病类 905
(十三)胎、产及其疾病 905
(十四)新生儿病、小儿特发病 906
(十五)眼病类 907
(十六)耳鼻咽喉口齿病类 908
(十七)肛肠病类 909
(十八)躯体痹、痿、瘤等病类 909
(十九)时行病、中毒及其他病类 910
(二十)症状性名称 910
第十三章 病案书写 912
【基本内容】 912
一、病案的沿革与意义 912
(一)病案的沿革 912
(二)病案的意义 912
二、病案的内容和要求 913
(一)中医病案书写通则 913
(二)中医病案书写格式 914
【补充阐发】 917
一、主诉的确定与书写 917
二、病案中“诊断”的内容 918
三、搞好病案书写的内涵建设 918
四、抓好病案质控管理的措施 919
五、中医病案的统一名称 920
六、医案的起源与发展 920
七、医案的分类 923
【古代文献】 924
【研究进展】 925
一、问现在症常用术语 925
(一)寒热 925
(二)出汗 925
(三)疼痛 925
(四)饮食口味 925
(五)二便 926
(六)睡眠 926
(七)全身不适 926
(八)月经带下 927
二、脉象、舌象术语 927
(一)脉象 927
(二)舌象 928
三、病案中望、闻、按诊常用术语 928
(一)神识情志 928
(二)面色 928
(三)身体形态 928
(四)言语、声音、气味症状 928
(五)痰涎、呕吐物症状 929
(六)头面颈项症状 929
(七)胸腹腰背症状 930
(八)四肢症状 931
(九)男性前阴症状 931
(十)肛门症状 932
(十一)疮疡症状 932
(十二)皮肤症状 932
(十三)肿瘤、?核 933
四、现代中医病案的管理与应用 933
(一)现代病案的意义 933
(二)病案的管理 934
(三)病案的检索 934
(四)病案管理和检索的现代化 934
五、医案整理研究 935
(一)医案整理研究的意义 935
(二)医案整理研究的原则 935
(三)医案整理研究的步骤 936
(四)医案整理研究的方式 936
- 《全国高等中医药行业“十三五”创新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翟华强 2019
- 《国际经典影像诊断学丛书 消化影像诊断学 原著第3版》王振常,蒋涛,李宏军,杨正汉译;(美)迈克尔·P.费德勒 2019
- 《中医女科十大名著 济阴纲目 大字本》(明)武之望著 2012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分析化学实验 第2版》池玉梅 2018
- 《中医骨伤科学》赵文海,张俐,温建民著 2017
- 《急诊影像诊断学》程晓红责任编辑;(中国)许乙凯 2019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药剂学实验 第2版》韩丽,史亚军 2018
- 《2019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用书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全真模拟试卷与解析 第3版》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研究组 2019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有机化学学习指导 第2版》赵骏 2018
- 《浙江中医临床名家 朱古亭》方剑乔总主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人民院士》吴娜著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37》路丽明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19》路丽明编 2019
- 《中国人民的心》杨朔著;夕琳编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24》路丽明编 2019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安全用药手册》黎月玲,熊慧瑜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