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艾滋病的诊断与治疗
艾滋病的诊断与治疗

艾滋病的诊断与治疗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白雪帆,张树林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传染科)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801570405
  • 页数:395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德英汉医学词汇下一篇:急诊医学
《艾滋病的诊断与治疗》目录

第一章 病原学 1

第一节 HIV的发现和历史 1

第二节 HIV的形态和结构 5

一、HIV的一般形态和结构 6

二、HIV的基因结构、主要蛋白及其功能 6

三、HIV结构研究的进展 13

第三节 HIV的复制周期 13

一、病毒穿入 15

二、反转录 16

三、病毒DNA与宿主DNA整合 17

四、病毒蛋白的表达 18

五、病毒装配 19

第四节 HIV的遗传和变异 20

一、HIV的高突变率快速复制 22

二、病毒的进化 23

三、变异对致病性的影响 24

四、影响变异的因素 26

五、HIV变异对防治的挑战 27

第五节 HIV感染的自然史 29

一、描述HIV病程的实验指标 29

二、HIV感染的分期 33

三、感染过程中病毒学和免疫学的改变 36

四、影响HIV自然史的因素 39

五、对HIV自然史的人为干预 42

第六节 HIV的感染机制及其辅助受体 43

一、辅助受体的本质和来源 44

二、HIV感染细胞的过程 47

三、辅助受体在HIV感染中的作用 48

第二章 流行病学 59

第一节 AIDS的全球流行概况 59

一、非洲 60

二、美洲 61

三、欧洲 61

四、亚洲 62

第二节 流行环节与特征 64

一、传染源 64

二、传播途径 65

三、易感人群 74

第三节 HIV分子流行病学 75

一、HIV基因结构与分型 76

二、HIV-1与HIV-2的地理分布 76

三、分子生物学在HIV流行研究中的应用 78

第三章 发病机制和病理 82

第一节 HIV感染与发病机制 82

一、病毒的基因组织结构和基因功能 82

二、病毒的复制 85

三、HIV的遗传异质性 89

四、HIV的传播 93

五、粘膜免疫 96

六、急性血清学反应 96

七、病毒复制的靶细胞 97

八、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 98

九、调节病毒基因表达的宿主因素 99

十、免疫病理机制 101

十一、病毒载量和复制动态的测定 104

十二、淋巴组织感染 105

十三、结论 106

第二节 HIV-1感染与免疫缺陷 107

一、HIV-1感染CD+4细胞的分子机制 108

二、HIV-1感染的细胞动力学 110

三、HIV-1初始感染时宿主与病毒间的相互作用 112

四、无症状期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113

五、CD+4T细胞减损的机制——感染细胞的破坏 115

六、非感染性CD+4T细胞耗竭的机制 118

七、CD+4T细胞的功能缺陷 121

八、B细胞功能缺陷 123

九、对HIV-1感染的抗体应答 124

十、对HIV-l的CTL应答 125

十一、HIV-1基因变异 126

十二、病毒隐伏性 127

第三节 病理改变 128

一、HIV感染和AIDS病理改变的特点 129

二、原发病变 129

三、续发病变 132

四、未定病变 150

第四章 HIV/AIDS临床表现 156

第一节 原发HIV疾病 156

一、急性HIV感染 156

二、亚急性HIV脑炎 160

三、HIV致造血功能障碍 162

第二节 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 162

一、机会性感染 162

二、恶性肿瘤 178

一、急性HIV感染 181

第三节 HIV感染的临床分期 181

二、无症状HIV感染 182

三、艾滋病 182

第四节 妇女和老年人HIV感染 186

一、妇女HIV感染 186

二、老年人HIV感染 189

第五节 少年儿童HIV感染 190

一、流行与传播 190

二、实验室诊断 192

三、临床表现 195

四、婴儿和儿童HIV感染的临床类型和预后 200

第五章 实验室检查 205

第一节 血液学检查 206

一、红细胞与血红蛋白 206

二、白细胞及分类 206

三、血小板 206

四、骨体检查 206

第二节 免疫功能检查 207

一、皮肤试验 207

二、淋巴细胞计数及其标志的检测 208

三、淋巴细胞功能的检查 209

四、吞噬细胞功能检测 212

五、补体功能检测 212

六、细胞因子检测 213

七、β2微球蛋白检测 214

第三节 HIV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查 214

一、病原学检查 214

二、血清学检测 218

第四节 机会性感染病原学检查 224

一、病毒感染 224

二、细菌感染 228

三、真菌感染 231

四、螺旋体感染 233

五、原虫感染 234

第六章 治疗 238

第一节 抗病毒化学治疗 238

一、HIV逆转录酶抑制剂 240

二、蛋白酶抑制剂 247

三、抗药性 249

四、抗病毒化疗药物的使用 250

第二节 免疫疗法 254

一、卡氏肺囊虫肺炎 256

第三节 机会性感染的治疗 256

二、弓形虫病 258

三、隐孢子虫病 258

四、隐球菌病 259

五、念球菌病 260

六、鸟型胞内分枝杆菌感染 260

七、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261

八、巨细胞病毒感染 262

九、结核杆菌感染 262

十、卡波济肉瘤 265

一、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理论和实践 266

第四节 中医中药治疗 266

二、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研究进展 268

第五节 监护和护理 269

一、护理 270

二、监护 271

第六节 基因治疗研究现状 272

一、基因治疗的目的 272

二、艾滋病基因治疗的设想和策略 273

三、艾滋病基因治疗措施 274

第一节 HIV疫苗的研制和发展 279

第七章 预防与控制 279

一、HIV疫苗的研制 280

二、HIV疫苗研制的热点 284

三、HIV疫苗的试用 289

四、问题与展望 295

第二节 预防HIV感染的公共卫生策略 297

一、HIV传播的基本知识 298

二、HIV的传播和公共卫生的责任 300

三、HIV传播的预防原则 301

四、HIV传播的预防策略 303

五、我国HIV感染的预防策略 311

第三节 HIV感染的心理与社会影响 314

一、HIV感染的心理影响 316

二、HIV感染的社会影响 319

三、世界艾滋病日的意义 329

第四节 医务人员HIV感染的预防 330

第五节 消毒 334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HIV/AIDS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345

附录二 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 370

附录三 关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管理意见 380

附录四 英汉词汇和缩略语对照 38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