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清江县志
清江县志

清江县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柳培元主编;清江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532506428
  • 页数:634 页
图书介绍:本志上限起1870年,下限至1985年,记述了清江县的变迁。内容涉及该县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农业、林业、水利、工业、交通、城乡建设、医药、商业、党派群团、民政等等方面。
上一篇:娄凝先纪念文集下一篇:杨靖宇将军
《清江县志》目录

目录 1

概述 1

第一编 建置 1

第一章 位置·幅员 1

第二章 历史沿革 1

凡例 3

第三章 行政区划 4

第一节 境域变迁 4

第二节 政区划分 6

大事记 11

第四章 县城·集镇 19

第一节 县城 19

第二节 旧治 19

第三节 集镇 21

第二编 自然地理 25

第一章 地质·地貌 25

第一节 地质 25

第二节 地貌 26

第三节 主要峰岭 27

第二章 水系 28

第一节 河道 28

第二节 湖塘 30

第三节 泉 31

第三章 气候·物候 32

第一节 气候 32

第一节 土壤 35

第四章 土壤·植被 35

第二节 物候 35

第二节 植被 37

第五章 自然资源 38

第一节 水 38

第二节 矿物 39

第三节 生物 40

第四节 药物 41

第六章 自然灾害 42

第一节 增减 45

第一章 人口变化 45

第三编 人口 45

第二节 流动 47

第三节 密度 49

第二章 人口构成 49

第一节 民族 49

第二节 姓氏 49

第三节 年龄 51

第四节 文化 54

第五节 职业 54

第六节 分布 55

第三章 人口控制 56

第一节 节育 56

第二节 晚婚 57

第三节 优生 57

第四节 优育 57

第一章 土地制度与生产体制 58

第一节 封建所有制 58

第四编 农业 58

第二节 个体所有制 59

第三节 集体所有制 61

第四节 全民所有制 63

第二章 农田耕作 64

第一节 耕地利用 64

第二节 耕作制度 64

第三节 农作品种 66

第四节 化肥应用 67

第五节 植物保护 68

第六节 改造低产田 70

第七节 生产工具 71

第三章 作物产量 73

第一节 粮食作物 73

第二节 经济作物 75

第四章 畜禽 80

第一节 饲养 80

第二节 品种 81

第三节 疫病防治 83

第一节 水域·养殖 85

第五章 水产 85

第二节 鱼苗繁育 86

第三节 捕捞 87

第四节 鱼病防治 87

第五编 林业 89

第一章 山林权属 89

第一节 权属演变 89

第一节 林地 90

第二章 森林资源 90

第二节 林业“三定” 90

第二节 主要树种 91

第三章 营林 91

第一节 采种·育苗 91

第二节 造林·抚育 92

第三节 林业基地 94

第四章 木竹生产 94

第一节 采伐 94

第二节 调销 95

第三节 木材加工 98

第五章 森林保护 99

第一节 防病灭虫 99

第二节 山林防火 99

第三节 林政管理 100

第六编 水利 101

第一章 防洪排涝工程 101

第一节 圩堤 101

第二节 拦洪墙 107

第三节 涵闸·站 109

第二章 灌溉工程 115

第一节 蓄水 115

第二节 引水 118

第三节 提水 119

第三章 水土保持 120

第一节 流失 120

第二节 治理 121

第一节 行政机构 122

第二节 工程机构 122

第四章 水利管理 122

第七编 工业 124

第一章 经济形式与体制 124

第一节 官办与私营 124

第二节 国营 126

第三节 县属集体 129

第四节 乡(镇)村办 130

第二节 制药 134

第一节 食品 134

第二章 门类与生产 134

第三节 化工 135

第四节 机械 136

第五节 建材 138

第六节 矿业 140

第七节 造纸·印刷 141

第八节 纺织·服装 142

第九节 皮塑·制革 143

第十节 造船 143

第十一节 电力 144

第一节 沿革 147

第二节 四特酒厂 147

第三章 四特酒 147

第八编 交通 149

第一章 交通建设 149

第一节 古道·古桥 149

第二节 水路 150

第三节 公路 152

第四节 铁路 155

第一节 水路运输 157

第二章 交通运输 157

第二节 公路运输 158

第三节 铁路运输 160

第四节 联合运输 161

第三章 管理与养护 162

第一节 航道管理 162

第二节 公路管理 163

第三节 铁路养护 164

第一节 邮路 166

第二章 邮政 166

第九编 邮电 166

第一章 机构 166

第二节 业务 169

第三节 邮件转运 170

第四节 邮政设备 170

第三章 电信 171

第一节 电报 171

第二节 电话 171

第一节 县城建设 174

第十编 城乡建设 174

第一章 城镇建设 174

第二节 临江镇建设 177

第二章 乡村建设 179

第一节 集镇建设 179

第二节 自然村建设 180

第三章 房地产管理 180

第一节 产权 180

第二节 经营管理 181

第四章 建筑业 182

第一节 机构 182

第二节 城镇建筑队伍 182

第三节 乡镇建筑队伍 183

第五章 环境保护 183

第一节 环境污染 183

第二节 综合治理 184

第二节 征用 185

第一节 管理 185

第六章 土地征管 185

第十一编 药部药业 186

第一章 药市源流 186

第二章 药材经营 189

第一节 方式 189

第二节 经营管理 192

第三节 主要行号 193

第三章 药材制作 196

第一节 技艺 196

第二节 方药 200

第四章 樟树药帮 201

第一节 形成 201

第二节 分布 202

第三节 帮规 205

第五章 药材交流会 206

第十二编 粮油 208

第一章 体制 208

第二章 购销 208

第一节 收购 208

第二节 供销 210

第三节 粮油市场 212

第三章 加工 214

第一节 粮食 214

第二节 油料 215

第三节 饲料 215

第四章 储运 216

第一节 储存 216

第二节 调运 217

第一节 私营 219

第十三编 商业 219

第一章 经济形式 219

第二节 合营·合作·大集体 221

第三节 合作社 222

第四节 国营 223

第二章 商品购销 225

第一节 购进 225

第二节 销售 227

第三节 渠道·网点 229

第三章 对外贸易 233

第一节 生产基地 234

第二节 出口商品 234

第十四编 财税 236

第一章 财政 236

第一节 体制 236

第二节 收入 242

第三节 支出 246

第四节 金库·债券 251

第一节 机构 252

第二章 税务 252

第二节 农业税 253

第三节 工商税 256

第四节 捐派 262

第三章 监督 263

第一节 审计监督 263

第二节 财税监督 263

第三节 利润监交 264

第四节 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 265

第一节 当铺 267

第二节 钱庄 267

第十一编 金融 267

第一章 机构 267

第三节 银行 268

第四节 保险公司 269

第五节 信用合作社 270

第二章 货币 270

第一节 流通币种 270

第三节 现金投放与回笼 272

第二节 管理 272

第一节 典押 273

第三章 信贷 273

第二节 农业信贷 274

第三节 工商信贷 277

第四节 基建信贷与拨款 278

第四章 存款 279

第一节 单位存款 279

第二节 城乡储蓄 279

第二节 保额保费 280

第五章 保险 280

第一节 保险种类 280

第三节 防灾理赔 281

第十六编 经济综合管理 282

第一章 计划管理 282

第一节 计划编制与执行 282

第二节 经济结构调整与改善 283

第三节 物资调拨与分配 283

第一节 市场管理 286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 286

第二节 工商登记 288

第三节 商标广告 290

第四节 经济合同 291

第三章 物价管理 292

第一节 市场物价 292

第二节 物价监督 295

第三节 物价调整 296

第二节 计量管理 297

第一节 度量衡演变 297

第四章 标准计量管理 297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 298

第十七编 党派群团 301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清江县地方组织 301

第一节 组织与活动 301

第二节 重要会议 306

第三节 基层组织和党员 309

第四节 宣传教育 312

第五节 统一战线 312

第六节 纪律检查 314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清江县地方组织 315

第一节 组织 315

第二节 党务 317

第三章 民主党派 318

第一节 民革清江小组 318

第二节 农工民主党清江支部 318

第三节 民盟清江支部 318

第一节 职工团体 319

第五章 县群众团体 319

第二节 民社党清江筹备委员会 319

第一节 青年党清江执行委员会 319

第四章 其他党派 319

第二节 农民团体 322

第三节 青少年团体 323

第四节 妇女团体 327

第五节 工商团体 329

第六节 学术团体 330

第七节 其他团体 330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332

第一节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332

第十八编 政权·政协 332

第一章 权力机构 332

第三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337

第二章 行政机构 339

第一节 县署 339

第二节 县知事公署 340

第三节 县政府 340

第四节 县苏维埃政府 341

第五节 县人民政府 343

第一节 沿革 348

第七章 广播·电视·新闻 348

第三章 县政协 348

第六节 区、乡政权机关 348

第二节 历届委员会 349

第三节 重大活动 349

第四章 议政机构 350

第一节 议事会 350

第二节 自治筹备分处 350

第三节 参议会 350

第一节 机构 352

第一章 公安 352

第十九编 公安·司法 352

第二节 镇反·肃反 353

第三节 社会治安 354

第四节 侦察破案 356

第五节 消防 356

第六节 武装警察 358

第七节 监所 358

第二章 检察 358

第一节 机构 358

第二节 刑事检察 359

第三节 法纪检察 359

第四节 经济检察 360

第五节 监所检察 360

第三章 司法 360

第一节 机构 360

第二节 刑事审判 361

第三节 民事审判 362

第六节 公证 363

第五节 律师律 363

第四节 经济审判 363

第八节 法制宣传 364

第七节 民事调解 364

第二十编 民政 366

第一章 选举 366

第一节 竞选 366

第二节 普选 367

第二章 拥军优属 368

第一节 支前 368

第二节 优抚 369

第三节 安置 371

第三章 社会福利 371

第一节 福利 371

第二节 救济 374

第三节 救灾 376

第五章 婚丧 377

第一节 婚姻登记 377

第四章 信访 377

第一节 管理 377

第二节 处理 377

第二节 殡葬改革 378

第二十一编 劳动人事 379

第一章 劳动就业 379

第一节 就业安置 379

第二节 知青下放 380

第三节 劳动保护 381

第二章 干部队伍 381

第一节 人员编制 381

第二节 任用调配 383

第三节 考核培训 384

第四节 精简下放 385

第三章 工资福利 386

第一节 工资调改 386

第二节 职工福利 389

第四章 退休·离休 390

第一节 退休(退职) 390

第二节 离休 390

第二节 机构 392

第二十二编 军事 392

第一章 兵役 392

第一节 制度 392

第三节 兵员征集 393

第一节 清代地方武装 394

第二章 县地方武装 394

第二节 民国时期地方武装 395

第三节 人民武装 396

第三章 民兵 397

第一节 组建 397

第二节 政治教育 398

第三节 军事训练 398

第四节 执勤 399

第一节 驻军 400

第四章 驻军·设施 400

第二节 设施 401

第五章 战事 402

第一节 太平军鏖战清江 402

第二节 北伐军追击邓如琢 403

第三节 红一军团进军樟树 403

第四节 红三军团征战河西 404

第五节 游击斗争 404

第六节 砸临江监狱 404

第七节 抗击日军 405

第八节 解放清江 406

第二十三编 教育·科技 407

第一章 各类教育 407

第一节 私塾·儒学·书院 407

第二节 幼儿教育 408

第三节 小学教育 408

第四节 中学教育 411

第五节 专业教育 415

第六节 成人教育 417

第二章 教育教学管理 419

第一节 行政机构 419

第二节 教师 419

第三节 学制·课程 421

第四节 教学研究 422

第五节 经费 423

第三章 人才输送 425

第一节 面向输送 425

第二节 面向大专院校 425

第四章 科研机构与科技队伍 426

第一节 机构 426

第二节 科技队伍 427

第五章 科普咨询与科技成果 427

第一节 科普咨询 427

第二节 科技成果 428

第一章 事业机构 430

第一节 文化馆、站 430

第二十四编 文化 430

第二节 图书馆 431

第三节 档案馆 431

第四节 博物馆 432

第五节 广播站 432

第二章 戏剧 433

第一节 专业剧团 433

第二节 业余剧团 435

第三章 民间文艺 436

第一节 民歌 436

第二节 民舞 437

第三节 盲艺人说唱 438

第四章 文艺作品 439

第一节 艺文存目 439

第二节 历代作品选辑 441

第五章 电影放映 444

第一节 放映 444

第二节 管理 445

第一节 网点 446

第六章 图书发行 446

第二节 发行 447

第一节 有线广播 448

第二节 电视·录像 448

第三节 新闻 449

第一节 中医中药 450

第二十五编 卫生·体育 450

第一章 医药 450

第二节 西医西药 453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456

第四节 医疗制度 456

第五节 医药管理 457

第二章 卫生防疫 458

第一节 机构·队伍 458

第二节 防疫设备 458

第三节 卫生管理 459

第四节 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 460

第五节 爱国卫生运动 461

第三章 妇幼保健 464

第一节 机构·队伍 464

第二节 新法接生 464

第三节 妇科病查治 464

第四节 儿童保健 465

第四章 体育 466

第一节 学校体育 466

第二节 群众体育 467

第三节 体育竞赛 468

第二十六编 文物胜迹 471

第一章 历史文物 471

第一节 古遗址 471

第二节 旧城址 474

第三节 古墓葬 475

第四节 古建碑碣 477

第六节 馆藏文物 481

第五节 古窑址 481

第二章 革命文物 484

第一节 旧居旧址 484

第二节 其他 484

第三章 文物保护 486

第一节 措施 486

第二节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87

第四章 名山--閤皂山 487

第三节 丧葬 489

第二节 寿诞 489

第一章 风俗习惯 489

第一节 婚嫁 489

第二十七编 社会 489

第四节 岁时 490

第五节 饮食·服饰 492

第六节 营造 493

第七节 禁忌 493

第二章 社会新风尚 493

第二节 救死扶伤 494

第一节 敬老养老 494

第三节 文明五好 495

第四节 科技致富 495

第五节 观念更新 496

第六节 自学成长 496

第三章 宗教 497

第一节 道教 497

第二节 佛教 497

第五节 伊斯兰教 498

第四节 天主教 498

第三节 基督教 498

第四章 方言 499

第一节 语音 499

第二节 词汇 500

第三节 语法 501

第四节 边区语 502

第五章 谣谚 503

第一节 谚语 503

第三节 歌谣 504

第二节 歇后语 504

第六章 民间传说 506

第七章 生活水平 509

第一节 收入 509

第二节 购买力 510

第二十八编 人物 512

第一章 人物传 512

第一节 革命烈士 512

第二节 社会名流 518

第一节 名医药师 529

第二章 人物传略 529

第二节 各界闻人 532

第三章 人物表录 536

第二十九编 地方文存 544

第一章 杂录 544

第一节 杂记 544

第二节 旧志目录及序 547

第一节 报告 550

第二章 文件辑存 550

第二节 布告 553

第三节 决定·决议 554

第四节 通知 556

第五节 其他 558

附录 560

本志编纂始末 560

编纂机构与人员 561

大事记 565

第一节 种植业 569

第一章 农业 569

第二节 养殖业 571

第三节 林业 573

第四节 水利 574

第二章 工交·邮电·城乡建设 575

第一节 工业 575

第二节 交通 578

第三节 邮电 580

第四节 城乡建设 581

第一节 商业 583

第三章 财贸·金融 583

第二节 粮油 588

第三节 财税 589

第四节 金融 591

第四章 经济综合管理 593

第一节 计划管理 593

第二节 工商管理 594

第三节 物价管理 595

第四节 标准计量管理 596

第一节 竞争承包 597

第五章 企业经济体制改革 597

第六章 党派群团 598

第一节 中共清江县委 598

第二节 横向联系 598

第二节 民主党派 600

第三节 工·青·妇 601

第四节 其他团体 602

第一节 县人大常委会 604

第二节 县人民政府 604

第七章 政权·政协·军事 604

第三节 县政协 606

第四节 县人武部 607

第八章 公安·司法 609

第一节 公安 609

第二节 司法 611

第九章 民政·劳动人事 612

第一节 民政 612

第二节 劳动人事 613

第一节 教育 615

第十章 教育·科技 615

第二节 科技 618

第十一章 文化 620

第一节 管理体制 620

第二节 群众文化 620

第三节 文物·档案·图书 621

第四节 广播·新闻 623

第五节 影视·音像 623

第一节 卫生 624

第十二章 卫生·计划生育·体育 624

第二节 计划生育 626

第三节 体育 627

文件辑存 629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西省清江县人民武装部改归地方建制交接签字书 629

二、关于要求将清江县改设樟树市(县级市)的请示(节录) 629

三、关于印发《省政府清江现场办公会议纪要》的通知 630

四、关于全县党政机关保持廉洁的几条规定(节录) 632

五、关于撤销清江县设立樟树市的通知 633

后记 63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