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中国教育发展史
中国教育发展史

中国教育发展史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喻本伐,熊贤君著
  • 出 版 社: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562206392
  • 页数:676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教育的萌生、定型、拓展、衰落、更生的节律
《中国教育发展史》目录

目录 1

导言 1

甲编学校教育的萌生期(远古—前207) 10

第一章教育的起源和学校的起始——远古至西周的教育(远古——前770年) 11

第一节教育的起源 11

一、教育起源的假说 11

二、教育与生存 13

三、一个没有了结的课题 14

第二节萌芽形态的学校 15

一、正式教育萌生的土壤 15

二、文字的产生与学校的破土 18

第三节夏商西周的文教政策 21

一、夏——“以射造士” 21

二、商——“以乐造士” 22

三、西周——“以礼造士” 23

四、选贤贡士制 24

第四节夏商西周的学制及实施 24

一、夏商两代的学校名称及类别 24

二、西周的学制雏形 26

三、西周教育的实施概况 28

四、“三代”教育的总体特征 29

第五节姬旦的教育思想 30

一、生平及影响 30

二、以德育为中心、为重心的教育本体论 31

三、教育的双重作用论 32

四、敬德保民的培养目标论 33

第二章私学的勃兴——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前770——前221) 35

第一节文教政策的纷乱与弱化 35

一、以礼为文,以戎为主 35

三、百家争呜 36

二、祟法尚武 36

四、养士用士 37

第二节私学的产生和竞争性发展 38

一、官学的失修 38

二、私学的产生和类别 39

三、各家私学的异同 41

四、私学与官学特点比较 43

第三节 “官私联营”的稷下学宫 43

一、“官私联营”的性质 44

二、创立、发展与消亡 44

三、教学与学风 45

四、教师与学生管理 46

第四节孔丘的教育学说 47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47

二、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 50

三、论人性与教育的作用 53

四、论教育的对象和培养目标 55

五、教师的人格与专业素质 59

六、教学内容的道德中心主义 62

七、认识论与教学方法论 65

八、简评 72

第五节儒学教育思潮 73

一、源流 73

二、孟轲的教育思想 74

三、荀况的教育思想 81

四、先秦儒学“人文主义”的教育倾向 86

第六节墨学教育思潮 87

一、源流 87

二、墨翟的教育思想 88

三、墨学“科技主义”的教育倾向 94

第七节道家自然主义教育思潮 95

一、源流 95

二、老聃的教育哲学及主张 96

三、庄周的教育主张 98

四、道家“自然主义”的教育倾向 100

第八节法家专制主义教育思潮 101

一、源流 101

二、商鞅的教育主张 102

三、韩非的教育主张 104

第三章官学私学俱废——秦代的教育(前221—前207) 108

第一节文教专制的全面实施 108

一、“崇法尚刑”的国策 108

二、废黜百家 109

四、禁游宦 110

五、“书同文”,“行同伦” 111

六、官学私学俱废的文化蒙昧主义 111

七、秦代文教专制主义对后世的影响 112

一、全面推行社会教化的空想 113

二、学室教育与吏员的选拔 113

第二节教化和教育的实施概况 113

三、设置博士在教育上的意义 114

四、蒙童教育和识字教育 115

五、私学的潜流 115

乙编学校教育的定型期(前207—581) 116

第四章学校教育的复兴——汉代的教育(前207—220) 117

第一节由宽松到一统的文教政策 118

一、汉初的黄老之术 118

三、焚书坑儒 119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19

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 119

四、察举(荐举)制度 120

第二节官学制与太学教育的肇基 121

一、官学系统 121

二、官学沿革 122

三、太学教育的肇基 124

四、教育行政管理制度 127

第三节私学的复苏和发展 128

一、汉初私学的复兴及其原因 128

二、私学的类别 128

三、私家教学的特点 129

四、私学与官学并存和互为消长的发展规律 130

第四节黄老之学教育思潮 131

一、源流 131

二、黄老学派的教育主张 132

三、《淮南子》简介 134

第五节神学化的儒学教育思潮 135

一、源流 135

二、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136

三、《白虎通》简介 144

三、《白虎通》简介 144

一、源流 145

第六节反神学的儒学教育思潮 145

二、杨雄的教育主张 146

三、王充的教育思想 148

第五章私学的相对炽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220—589) 155

第一节变幻与多元的文教政策 155

一、儒术独尊的破产 155

二、佛教的传播与观念的更易 156

三、道教的回应性发展 157

四、玄学的滥觞 157

五、儒、佛、道的兼容合流 158

六、九品中正制度 159

第二节官学制度及实施概况 160

一、官学系统 160

二、官学教育的沿革及实施 160

三、北魏兴学 164

四、教学内容的变化 166

第三节私学“百家”的复现 167

一、儒家私学及办学特点 167

二、道家私学 168

三、佛教私学及其办学特点 168

四、综合性质的私学 170

第四节佛学教育思潮 170

一、源流 170

二、道安的教育主张 171

三、慧远的教育主张 172

四、竺道生的教育主张 174

第五节玄学教育思潮 175

一、源流 175

二、王弼的教育主张 177

三、嵇康的教育主张 178

一、源流 182

第六节排佛斥玄的儒学教育思潮 182

二、傅玄的教育主张 183

三颜之推的教育主张 185

丙编学校教育的拓展期(581—1276) 190

第六章官学的相对鼎盛——隋唐时期的教育(581—907) 192

第一节隋代的教育 192

一、重新借重儒学 192

二、科举制的创立 192

三、学制及实施概况 193

四、中央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建立 194

第二节唐代相对开明宽松的文教政策 194

一、重振儒术的指导原则 194

二、兼容佛、道玄的宽松态势 195

三、温文尔雅的专制主义内核 195

四、唐的科举制度 196

一、学制系统 198

第三节唐代官学的空前完备和全面实施 198

二、官学的实施概况 199

三、教育行政与管理 204

四、留学教育的实施 208

第四节唐代私学的办理 209

一、私学的存在和发展之因 209

二、私学沿革的总体轨迹 210

三、私学的类别及办理特色 210

四、寺院的佛教教育 212

笫五节 “三教归一”的教育思潮 213

一、源流 213

二、王通的教育主张 214

三、李翱的教育主张 216

第六节攘斥佛老恢复道统的教育思潮 218

一、源流 218

二、韩愈的教育思想 220

三、柳宗元的教育主张 224

第七章 学校教育的改革——五代至两宋的教育(907—1276) 226

第一节五代十国的教育 226

一、儒、佛、道并重的文教政策 226

二、科举制度的演变 227

三、官学制度及其实施 228

四、私学教育 229

第二节文教政策和科举制度 229

一、“重文”国策的强化 229

二、主以儒学,辅以佛道 230

三、理学的产生及其对它的倚重 231

四、科举制的完备与强化 231

第三节官学制度及北宋的兴学运动 233

一、官学系统 233

二、“庆历兴学” 234

三、“熙宁·元丰兴学” 235

四、“崇宁兴学” 238

五、教育行政与学校管理 239

第四节私学的蒙学化趋向 241

一、私学发展的轨迹 241

二、启蒙私学的教学 242

三、蒙学教材的流行 243

第五节书院制度的确立与衰荣 244

一、书院的特质 244

二、书院的起源及初始发展 246

三、六大著名书院 247

四、书院的教学特点 249

五书院组织与管理的特征 250

第六节朱熹的教育学说 251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251

二、人性及教育作用论 253

三、培养目标和教学阶段论 255

四、“居敬”的道德教育论 256

五、“穷理”的知识教学论 259

六、朱子读书法 261

第七节理学教育思潮 264

一、源流 264

二、周敦颐的教育主张 265

三、张载的教育主张 267

四、程颢、程颐的教育主张 271

五、陆九渊的教育思想 272

第八节变法革新的教育思潮 280

一、源流 280

二、李觏的教育主张 281

三、胡瑗的教育主张 282

四、范仲淹的兴学主张 285

五、王安石的教育主张 286

一、源流 289

第九节南宋功利主义教育思潮 289

二、陈亮的教育主张 291

三、叶适的教育主张 293

丁编学校教育的衰落期(1271—1862) 297

第八章少数民族办理的学校——元代的教育(1271—1368) 299

第一节重武轻文的文教政策 299

一、高压暴政 299

二、怀柔安抚 300

三、科举取士 302

第二节官学的萎缩与民族教育发展 304

一、学校系统 304

二、中央官学的实施概况 305

三、地方官学的设置 307

一、普通私学 308

二、庙学之制 308

第三节普通私学和官扶民办的特殊私学 308

三、社学之设 309

第四节书院官学化的发轫 310

一、书院的设置与布局 310

二、书院的官学化 310

三、书院官学化的结果 311

第九章学校的僵化与反僵化——明代的教育(1368—1644) 313

第一节强化专制的文教政策 313

一、文治与教化 313

二、尊经崇儒,立程朱理学为正宗 314

三、文教专制的强化 314

四、科举考试与八股制义 315

第二节官学教育的初盛长衰 317

一、学制系统 317

二、中央官学沿革 319

三、国子监的办理 319

四、地方官学的办理 321

第三节学塾教育的发达 322

一、私学的类型 322

二、私学的教学 323

第四节书院特质的复归 323

一、书院的兴盛与挫折 323

二、东林书院 324

第五节王守仁的教育学说 325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325

二、“致良知”与教育的作用 326

三、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327

四、教育内容观 328

五 “知行合一”的“致良知”途径 330

六、道德教育的方法 331

七、知识教育的方法 332

八、蒙童教育观 334

第六节反传统教育思潮 336

一、源流 336

二、王廷相的教育主张 336

三、王艮的教育主张 337

四、李贽的教育主张 338

第七节明末的启蒙教育思潮 340

一、源流 340

二、利玛窦与西学东渐 341

三、徐光启的科技教育主张 344

四、顾炎武的教育主张 346

五、黄宗羲的教育思想 348

第十章 学校的沉沦——同治前的清代教育(1644—1862) 353

第一节极端专制的文教政策 353

一、尊孔重儒,重倡程朱理学 353

二、兴文字狱,控制士人思想 354

三、科举的僵化和武科的固定设置 355

一、同治前的官学系统 357

第二节官学制度的空疏与腐败无实的推行 357

二、中央官学简述 358

三、地方官学概述 359

四、国子监(太学)建制与实施 361

第三节学塾的办理特征 363

一、私学类型 363

二、学塾的教学程序与特点 364

第四节书院特质的消亡 366

一、书院的设置与发展 366

三、官府插手书院的考试 367

第五节经世致用的教育思潮 368

一、源流 368

四、官府控制书院的人事权 368

二、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370

三、颜元的教育思想 374

四、李塨的教育主张 378

五、戴震的教育主张 379

一、源流 381

二、龚自珍的教育主张 381

第六节 “师夷制夷”的教改思潮 381

三、林则徐的教育主张 383

四、魏源的教育主张 383

第七节太平天国反传统教育思潮 385

一、源流 385

二、洪秀全的教育主张 386

二、官府控制书院的管理权限 387

三、洪仁开的教育主张 387

戊编学校教育的更生期(1862—1949) 389

第十一章新式学校的肇端——晚清的教育(1862—1911) 391

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92

第一节文教政策的转轨和教育宗旨的出台 392

二、“以政学为主义,艺学为附庸” 394

三、 “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 397

四、明确制订颁行的教育宗旨 398

五、科举制的变通与废止 400

第二节新式学堂的创办和留学教育的开拓 401

一、京师同文馆的创办 401

二、其它外语学堂的办理 404

三、军事学堂的兴办 405

四、技术学堂的设置 406

五、天津中西学堂与中学教育的起步 407

六、南洋公学与师范教育的奠基 408

七、留学教育的兴起 410

第三节 “百日维新”期间的教育改革 413

一、广设学堂,博采西学 413

三、变革科举,改试策论 414

二、变通书院,中西兼习 414

四、文化、报纸、社团和社会教育 415

五、京师大学堂与新型综合性大学的肇始 416

第四节 《壬寅·癸卯学制》及其实施 419

一、明订学制的社会要求 419

二、《壬寅学制》 419

三、《癸卯学制》 421

四、课程、教材和教法 423

第五节 “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425

一、书院改制与改书院为学堂 425

二、科举改革与废止科举 427

三、教育行政体制的改革 428

四、新学制的补充完善 432

第六节新型私学的破土 434

一、新型私学的萌生条件及其特征 434

二政治社团性质的私学 435

三、尤重科技的私学 438

四、私立女子学校 439

五、其它性质的知名私学 440

六、马相伯毁家兴办复旦公学 442

七、武训的“行乞兴学” 442

第七节教会学校与殖民学校的“登陆” 444

一、教会学校的产生背景及“登陆跳板” 444

二、教会学校的植根及扩展 445

三、教会学校的办学特征 446

四、著名教会学校简介 448

五、殖民学校的植根 450

第八节洋务教育思潮 452

一、源流 452

二、曾国潘的教育主张 452

三、奕的教育主张 454

四、李鸿章的教育主张 456

五、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458

六、盛宣怀的办学主张 465

第九节改良维新教育思潮 467

一、源流 467

二、容闳的著作及其教育主张 468

三、郑观应的教育主张 470

四、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472

五、梁启超的教育主张 476

六、严复的教育主张 480

七、张謇的教育业绩和主张 482

第十节传教兴学的教育思潮 484

一、源流 484

二、丁韪良的教育主张 485

三、傅兰雅的教育主张 486

四、林乐知的教育主张 488

一、源流 489

第十一节民主革命的教育思潮 489

二、孙中山的教育主张 490

三、章太炎的教育主张 493

四、邹容的教育主张 494

第十二章学校教育的多元化——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时期的教育(1912—1927) 496

第一节教育宗旨与文教政策 497

一、“南临”或“民初”的教育宗旨 497

二、袁世凯复辟复古色彩的教育宗旨 499

三、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教育方针 500

四、广东国民政府的文教政策 501

第二节学制沿革 502

一、《壬子癸丑学制》 502

二、《特定教育纲要》中的学制系统 504

三、《壬戌学制》 504

四、课程标准的变化 507

五、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的沿革 508

第三节公立学校实施概况 509

一、教育统计数据的扼要分析 509

二、民国元年的教改实践 510

三、新文化运动和学校教育 511

四、教育团体的成立 513

五、教育刊物的创办 514

六、美国教育家来华讲学 516

七、教学方法的实验 518

八、“特定学区议”与复古逆流 519

九、著名学校的办理 520

十、留学教育的扩展 523

第四节私立学校的活跃与成功 523

一、办学权限的进一步开放 523

二、传统私塾的顽强生存 524

三、平民学校和劳动补习学校 524

四、张伯苓办理的南开学校 525

五、陈嘉庚主持的集美学校 526

六、其它知名私学 526

第五节教会学校和殖民学校 527

一、教会学校的发展概况 527

二、为教会教育服务的团体与机构 529

三、知名的教会大学 530

四、日本办理的殖民教育 531

五、收回教育权运动 532

六、东北人民反对殖民教育的斗争 533

第六节蔡元培的教育学说 534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534

二、政治、哲学观 536

三、论教育的本质、目的和作用 537

四、五育并举、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 539

五、“以美育代宗教说” 540

六、“学为基本,术为枝干”的主张 543

七、“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方法论 544

八、简评 545

第七节民主与科学的教育思潮(上) 546

一、源流 546

二、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547

三、平民主义教育思潮 548

四、教育试(实)验思潮 550

五、工读或工学教育思潮 551

六、实利或职业教育思潮 552

七、“儿童本位”教育思潮 553

八、教育独立思潮 553

第八节民主与科学教育思潮(下) 554

一、陈独秀的教育主张 554

二、李大钊的教育主张 556

三、胡适的教育主张 557

四、鲁迅的教育主张 559

一、源流 561

第九节早期马列主义教育思潮 561

三、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共产党人的教育主张 562

第十三章新式学校的定型——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1927—1949) 564

第一节三民主义教育宗旨及政策 565

一、“党化教育”方针的废止 565

二、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内容 566

三、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实施方针、原则 568

四、抗战时期的教育政策 569

五、抗战胜利后的教育政策 570

第二节学制沿革和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的变更 571

一、《戊辰学制》 571

二、初等教育的学制变迁 572

三、中等教育的学制变迁 574

四、高等教育的学制变迁 576

五、师范教育的学制变迁 578

六、大学院和大学区制 580

二、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教育纲领 582

七、教育行政制度的其它变更 583

第三节公立学校的实施概况 586

一、正规学校教育的发展 586

二、学前教育步入正轨 589

三、普及义务教育的实施 591

四、乡村教育运动 593

五、留学教育和华侨教育 595

六、有关学校教育的重大兴革 596

七、国民党对学校教育的思想控制 599

八、抗战时期的“浙大”和“西南联大” 601

第四节私立学校的办理 602

一、政府对私学管理的强化 602

二、兴旺与挫折 603

三、教会学校的办理 604

四、私塾的进一步改造 605

五、著名的私立学校 607

第五节殖民学校的扩张 608

一、日本在台湾办理的殖民学校 608

二、伪满州国办理的殖民教育 609

三、“汪伪”政权办理的殖民教育 611

第六节 中央苏区和陕甘宁边区政权办理的学校教育 612

一、教育方针和政策 613

二、学制及实施概况 616

三、著名的学校 621

四、“苏区”与“边区”教育的基本经验 622

第七节陶行知的教育学说 623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623

二、哲学观与认识论 627

三、“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本质论 629

四、“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组织形式论 632

五、“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论 633

六、论知识的真伪 638

七、论创造教育 640

八、论普及教育 641

第八节乡村教育思潮 643

一、陶行知的乡村教育主张 644

二、晏阳初的教育思想 646

三、梁漱溟的乡村教育主张 653

四、黄炎培的乡村教育主张 657

第九节马列主义教育思潮 659

一、源流 659

二、杨贤江的教育思想 659

三、恽代英的教育主张 668

四、徐特立的教育思想 670

后记 67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