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维纳斯的腰带  创作美学
维纳斯的腰带  创作美学

维纳斯的腰带 创作美学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童庆炳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32122719
  • 页数:515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回心转意下一篇:鲁迅全集 第10卷
《维纳斯的腰带 创作美学》目录

第一章 历史提供的答案——文学观念的历史演变及其原因 1

一 文学四要素和六种文学观念 3

1 文学四要素 3

2 再现说 4

3 表现说 8

4 实用说 10

5 客观说 12

6 体验说 14

7 自然说 16

二 文学观念发展变化的社会心理原因 23

2 表现说与人类的青年心理 24

1 再现说与人类的童年心理 24

3 人类心理的成熟期与文学观念的变化 25

三 文学观念变化与文学自身演变规律 29

1 文学发展总趋势 29

2 文学发展的矛盾运动 30

第二章 文学的山川、大海和蓝天——文学的多维结构和多种性质 32

一 文学性质的把握与方法论的改变 33

1 元素论方法的兴衰及其对文学研究方法的影响 33

2 整体论方法的兴起和对20世纪文学理论发展的简要回顾 35

二 文学的结构图式和多种性质 42

1 人的活动所形成的两根轴线 44

2 文学的结构图式及其构成因素 47

1 文学的三级性质 55

三 文学五十元 55

2 文学五十元表 57

第三章 偷维纳斯的腰带——作为文学的艺术特性的审美场 59

一 文学的艺术特性——文学的“格式塔质” 59

1 文学的“格式塔质” 59

2 “格式塔质”与“审美场” 61

二 文学“审美场”的内涵和实现 64

1 “审美场”的含义 64

2 “审美场”与体验 67

三 “审美场”在文学作品中的形态 71

1 中国古代:“气”、“神”、“韵”、“境”、“味” 71

2 西方:“表现性”与“异质同构” 79

第四章 文学赖以栖身的家园——作为文学符号特性的语言 89

一 语言是文学的载体和对象 90

1 “语言论”的文学特性论的根据 92

2 文学话语的“互义性” 97

二 面对审美体验时的语言痛苦 104

1 “言不尽意”的产生 106

2 “文外之重旨”的理想 107

三 文学语言的深层特征 111

1 文学语言的内指性 111

2 文学语言的本初性 114

3 文学语言的陌生化 122

第五章 “庄严的谎话”——作为文学基本品格的艺术真实 132

1 文学必须是善的,但善必须以真为伴 133

一 善与美必须以真为伴 133

2 文学必须是美的,但美也必须以真为伴 135

3 文学的真实性使文学具有真正的历史品格 136

二 艺术真实的基本前提——假定性 138

1 “把谎话说得圆” 138

2 文学假定性的意义 141

三 艺术真实的含义及其演变 147

1 艺术真实的含义 147

2 艺术真实含义的演变 156

四 艺术真实的创造——主要特征与原生状态 158

1 要捕捉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 158

2 展示生活的原生状态 162

第六章 添写人生的“新字”——作为文学内核的艺术真理 168

一 文学史上人们怎样为诗辩护 169

1 第一次为诗辩护——在宗教面前的诗辩 169

2第二次为诗辩护——在科学面前的诗辩 173

3第三次为诗辩护——在高科技面前的诗辩 178

4中国的诗辩 181

二 艺术真理与“元话语” 182

1 艺术真理存在的依据 182

2 艺术真理诸层面 186

3 艺术真理作为“元话语” 192

三 艺术真理的特征 196

1 艺术真理的客观性 196

2 艺术真理的具体性 198

3 艺术真理的建构性 202

四 艺术真理的发现与锻炼 203

1 寻找交切点 204

2 对司空见惯的事物投以新的一瞥 206

第七章 “一花一世界”——文学对象的内涵整体性 209

一 别林斯基的一个理论失误 210

1 艺术与科学的差别仅在形式吗 210

2 别林斯基理论的矛盾 211

二 整体性——活生生的人的世界 215

1 外部与内部的统一 216

2 现象与本质的统一 218

3 整体性与作品结构的有机联系 223

1 追求内涵整体性 226

三 整体性——对象的限定与内涵的无穷 226

2 “拟容”有限,“取心”无限 228

四 同构对应——获得整体性的途径 231

1 本质关系在“精神结构” 232

2 “精神结构”作为社会的现象 233

3 文学创作中的“同构对应” 234

4 作品的深刻性在“同构对应” 235

第八章 把自然解放出来——文学反映对象的心理场效应 237

一 心物关系——文学创作的难题 238

1 我国古人的回答 239

2 外国人的回答 241

3 马克思主义的回答 243

1 物理境与心理场 246

二 从物理境转入心理场 246

2 作家与科学家的不同选择 249

三 心理场的三个层次与两种类型 254

1 浅度心理场——“眼中之竹” 255

2 深度心理场——“胸中之竹” 256

3 形式化心理场——“手中之竹” 257

第九章 伟大而珍贵的馈赠——作家的童年经验 260

一 童心与诗心的同与异 261

1 儿童的“赤子之心”与作家的“真诚之心” 262

2 “原始思维”与移情机制 268

3 稚气的幻想与创造性想象 271

二 童年经验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方式 273

1 童年经验作为审美对象进入创作过程 274

2 童年经验作为先在意向结构对创作的影响 277

3 童年经验作为创作的动力源 286

三 保持童心和利用童年经验 289

1 保持童心与社会化阻滞 290

2 童年经验与距离化 293

第十章 返回人类精神的故园——作家的原型经验 295

一 原型意象及其发生机制 295

1 原型的普遍性和发生机制 297

2 原型情境呈现对创作的意义 299

二 原型意象特征及其置换原理 304

1 原型的主要特征 305

2 原型的置换原理 310

1 加入文学“社会” 317

三 原型理论对文学创作的启示 317

2 超越私人性 319

第十一章 “穷苦之言易好”——作家的审悲经验 320

一 人生的苦难向审美的愉悦的转化 321

1 距离对苦难的美化 323

2 艺术形式对苦难的征服 329

3 净化导致痛感的缓和与转换 330

4 审悲与获得真理的快慰 333

5 审悲与生命力的活跃 334

二 文学创作中化悲为美的基本条件 335

1 描写对象的价值性 335

2 距离的微妙调整 338

3 美丽地描写悲哀 341

第十二章 “美玉出乎丑璞”——作家的审丑经验 345

一 生活丑向艺术美的转化 346

1 丑是一种背景,用以衬托美的丽质 347

2 丑往往比美更能提示内在的真实和激发美感 349

3 对丑的揭露、谴责和批判,是令人愉快的 352

4 形式美对内容丑的征服与消融 353

二 文学创作中化丑为美的基本条件 356

1 审美理想的烛照 356

2 真实地揭示丑的形态及其内在本质 358

3 以艺术形式改变丑的色调和音调 362

第十三章 “第二只眼睛”——作家的艺术知觉力 368

1 艺术知觉与普通知觉的区别 370

一 艺术知觉的特征与功能 370

2 艺术知觉力与作家的基本素质 378

二 艺术知觉的生成机制 380

1 对象刺激 381

2 审美注意 382

3 期待一投射 383

4 盲点一冲突 384

5 领悟一完形 387

6 自由境界 389

三 艺术知觉力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 390

1 知觉定势对艺术知觉的支配 390

2 保持并发展自己的独特的超越能力 394

第十四章 “情者文之经”——作家的艺术情感力 397

一 艺术情感的特征与功能 399

1 艺术情感与非艺术情感的区别 399

2 艺术情感与自然情感的区别 401

3 艺术情感与理智情感、道德情感 405

二 艺术情感的生成机制 409

1 原始唤起 410

2 内觉体验 413

3 情感形式化 420

三 艺术情感力在创作中的运用 422

1 自我情感与人类情感的互相搏斗与征服 423

2 形式情感与内容情感的互相冲突与征服 429

第十五章 “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作家的艺术想象力 440

一 艺术想象的特征和功能 444

1 以情感为经,以形象为纬 446

2 以个性为经,以共性为纬 448

二 艺术想象的生成机制 451

1 形象累积 451

2 记忆意象 453

3 创见意象 457

4 假遗忘 463

5 灵感爆发 468

6 创见意象的形式化 469

三 艺术想象力在创作中的运用 470

1 寻求差异面的平衡状态 470

2 处理好放纵与收束的关系 474

第十六章 在历史与人文之间徘徊——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精神价值取向 477

一 三种艺术范式及其精神价值取向 478

1 范式A——改革/保守 478

2 范式B——人文/改革 480

3 范式C——权力/商业资本 484

二 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张力 486

1 历史理性和人文关怀作为价值尺度 486

2 “历史一人文”双重价值取向 489

三 工业文明的礼品和哲人的启示 503

1 现代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双重“礼品” 503

2 青年马克思的启示 508

后记 51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