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日本的婚姻与家庭
日本的婚姻与家庭

日本的婚姻与家庭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萍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4
  • ISBN:1154·003
  • 页数:294 页
图书介绍:
《日本的婚姻与家庭》目录
标签:婚姻 家庭

目录序言 1

上编 1

从上古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期的日本婚姻和家庭的简史小引 3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群婚制 6

一 原始社会的时代分期 6

旧石器时代 6

绳纹陶器时代 6

二 群婚制 7

知母不知父的群婚阶段 7

从族内婚到族外婚的进步 9

三 氏族公社和妇女的地位 11

原始社会只有氏族公社没有爱庭妇女的地位 11

第二章 奴隶社会的婚姻与家庭 13

一 原始社会解体奴隶社会产生 13

中国金属器传入农业取代渔猎 13

对偶婚的出现 14

大家庭出现阶级产生 14

二 招婿婚制 15

1 古代招婿婚的特点 15

2 群婚向对偶婚(招婿婚)的过渡形态-访妻婚 15

自由浪漫的幽会 15

表达爱情的方式 16

易结易离的松散婚姻 17

大化革新的冲击 19

3 招婿婚的确立与发展 19

古代日本人的通婚范围 20

婚仪的出现 21

诗化的爱情 22

招婿婚长期存在的原因 26

多种婚姻形态并存 28

一夫多妻与婚姻性质的变化 30

婚仪的复杂化 32

夫妻关系的密切 33

家庭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34

三 招婿婚制下的家庭 34

日本最早的家庭——乡户与房户 35

儒家思想的输入 36

母系家庭 38

四 招婿婚制时期的妇女地位 39

较高的政治地位 39

经济独立婚姻自主 40

在文化上的独特贡献 41

贵族妇女地位的低落 42

第三章 封建社会的婚姻与家庭 45

一 封建社会的婚姻 45

封建制的确立 45

招婿婚向嫁娶婚的演变 46

武士阶级的嫁娶婚的特征 49

市民及农民的婚姻 56

二 封建社会的家庭与家族制度 58

武士家族制度的形成 58

儒家思想在日本的极盛时代 60

封建等级制度与家族制度的强化 62

封建家族道德的核心——“孝” 64

武士家族制度的全面推广 67

封建家族制度成为幕府专制统治的基础 68

三 封建时代的妇女 70

妇女地位的沦丧 70

儒家女数在日本的渗透 72

视夫为天 74

家庭的奴仆生育的工具 75

片面节烈观的发展 77

夙命难逃 79

第四章 明治以后的婚姻与家庭 83

一 维新对于封建婚姻家族制度的冲击 83

封建家族制度的动摇 85

思想启蒙运动中对封建婚姻家族道德的批判 87

婚姻制度的改革 89

近代教育的普及和对婚姻家庭观的影响 91

表一 一八八三至一九四三年日本的结婚率与离婚率 92

二 明治维新以后革新与复旧的斗争 95

新旧的矛盾与斗争 95

封建婚姻家族道德的延续 97

三 封建家族制度的强化反其对社会的作用 100

家族主义国家观的形成 100

家族制度在军队生活中的反映 102

家族制度在生产领域的推广 104

家族主义国家论的极端发展 106

四 明治维新以后的妇女 108

妇女解放的新风气 108

女子教育 109

妇女地位的变化 110

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 112

妇女与生育 114

战争中的妇女 116

表二 一九四○年出生力调查 117

下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日本婚姻和家庭的状况小引 121

表三 一九四一——一九四五年的工业生产指数 122

表四 一九三七——一九四五年的农业生产指数 123

表五 一九五五年主要经济指标 129

第一章 现代的恋爱与结婚 133

一 恋爱与相亲 133

自由恋爱的发展 133

择偶途径与地域和年龄的关系 136

图表目录图一城乡择偶途径比较 137

表六 夫妻理想的年龄差距 138

二 选择配偶的标准 139

现代的理想良人 139

表七 男子选择配偶时所重视的条件与程度 140

性格 141

表八 女子选择配偶时所重视的条件与程度 141

表十 你认为什么样的同性为异性所讨厌(性格特征) 142

表九 你喜欢什么样的异性(性格特征) 142

表十一 你喜欢什么样的异性(身体特征) 143

体态 143

学历 143

职业 144

图二 夫妇文化程度的差异 144

图三 从丈夫的职业看妻子的职业 145

图四 从妻子的职业看丈夫的职业 146

通婚圈 147

图五 从夫妇的出生地看通婚范围的变化 148

结婚目的的变化 149

三 婚姻观与婚姻率 149

表十二 结婚的动机 150

主婚权的变化 150

表十三 结婚的意义 151

图六 对婚姻永恒性的看法 152

图七 对未来婚姻将无法律约束的看法 152

图八 婚姻自主权的地区差别 153

早恋、晚婚与婚龄 154

图九 平均初婚年龄的变化 155

表十四 各年龄段的有配偶率 157

图十 晚婚妇女的结婚动机 160

初婚率与再婚率 162

独身风气的兴起 162

表十五 初婚男女的年龄 163

表十六 初婚率与再婚率 164

四 订婚与结婚仪式 165

五内缘婚问题 167

内缘婚 167

非婚生子 170

表十七 非婚生子的出生数及其占出生总数的比例 171

第二章 家庭的变化 172

一 家庭变化的社会基础 172

表十八 战后日本产业结构的变动 173

表十九 战后日本阶级结构的变化 174

表二十 战后日本城乡人口的变化 175

表二十一 六大城市人口变迁 175

二 家庭结构的变化 177

表二十二 家庭结构的变化 178

表二十三 家庭结构的变化 178

图十一 单身家庭与高龄者家庭的变化 180

三 家庭规模与生育情况的变化 181

家庭规模的缩小 181

表二十四 家庭规模的变化 182

表二十五 家庭规模的变化 183

图十二 家庭规模的变化 184

表二十六 城乡家庭人数及户数的推移 185

生育情况 186

表二十七 人工流产数量的变化 189

表二十八 日本人口动态 190

图十三 粗再生产率的变化 191

图十四 日本人口动态 192

图十五 小学四、五、六年级学生的兄弟姐妹人数 193

图十六 法律上的亲族范围 194

表二十九 十一岁儿童体质的比较 195

家庭生活的现代化 196

四 家庭生活与家庭功能的变化 196

表三十 消费和储蓄的动向 199

表三十一 日本主要食品,生活用品价格和生活费用的变动 200

家庭功能的变化 203

家庭观念的变化 204

五 现代日本人的家庭观念 204

对家庭的重视 205

表三十二 对新旧家族制度的态度 205

表三十三 对于你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东西 207

表三十四 你生活中最重要的场所是哪里 208

关于家庭问题的研究 209

图十七 你认为什么是日常生活中最宝贵的东西 209

六 不完全家庭问题 212

表三十五 不完全家庭的变化 213

表三十六 母子家庭和父子家庭遇到的困难 214

表三十七 一般少年与违法少年的家庭比较 215

第三章 现代日本的家庭关系 216

一 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 216

妇女地位的提高和生活观的变化 216

表三十八 部分国家大学入学情况 219

表三十九 妇女就业的动机 224

图十八 主妇生活时间的变化 226

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仍然相当普通 227

表四十 日常生活时间平均值 230

1 离婚率 231

二 战后的离婚问题 231

表四十一 各国普通离婚率的变化 233

图十九 有了孩子的夫妇离婚时是否犹豫 234

表四十二 一九四七——一九五○年各年龄段的离婚比例 237

表四十三 一九四七——一九五○年的离婚类别 237

图二十 战后日本离婚率的变化 238

2 离婚方式 238

表四十四 战后日本的离婚件数与普通离婚率 239

表四十五 离婚的类别 241

3 近年离婚的特点 242

表四十六 丈夫年龄、结婚年数、有无子女 243

图二十一 男女离婚理由的差异 245

4 离婚带来的各种问题 246

图二十二 离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行使亲权比例的变化 247

1 从长者本位向幼者本位的转变 251

三 亲子关系 251

图二十三 子女与母亲对话的情况 252

图二十四 子女与父亲对话的情况 252

图二十五 孩子对父母的看法(理想与现实) 253

图二十六 孩子心目中理想的家庭 254

2 父母的苦心与孩子们的烦恼 257

图二十七 有无烦恼和忧虑 258

图二十八 烦恼、忧虑的内容 259

3 家庭内暴力及青少年犯罪问题 261

图二十九 影响青少年思想的因素 266

4 杀婴弃婴与妇女离家出走问题 267

1 日本人口的老化 269

四 老人的生活 269

表四十七 高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270

表四十八 日本人平均寿命的变化 271

2 赡养老人的观念日益淡薄 272

表四十九 各国平均寿命比较 272

3 独居老人的增加 274

表五十六 十五岁以上高龄者家庭结构的变化 275

表五十一 六十五岁以上老人与子女同居或分居的变化 276

表五十三 老年人与分居子女的接触情况 277

表五十二 单独生活的老年人与住得最近的子女家庭的距离 277

4 与子女同居的烦恼 278

5 以自食其力代替养儿防老 280

表五十四 高龄者就业的主要原因 283

表五十五 各国六十五岁以上人口的劳动力率 283

6 重新设计人生 284

结束语 288

参考书目 29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