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考古学通论
考古学通论

考古学通论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荆三林编著
  • 出 版 社:山东师范学院教务处
  • 出版年份:1980
  • ISBN:
  • 页数:426 页
图书介绍:
《考古学通论》目录

上编 绪论 1

第一篇 考古学之意义及其研究对象 1

一、考古学之意义及阶级性 1

目次 1

二、历史事物的范畴和种类 3

三、劳动生产品的事物和作为使用价值的事物 10

四、实物史料使用价值的多重性及其相互关系与媒介性 12

五、古坟的属性、价值及其在考古学上的特定意义 16

六、实物史料的性能及相互内在联系 26

七、实物史料有关几个名词和含义 31

Ⅰ.中国考古学的发生时代——以金石学为主要部门的考古时代 37

第二篇 考古学之史的发展 37

一、中国考古学发展史概况 37

Ⅱ.帝国主义“考古学者”来华及其“考古” 43

Ⅲ.科学考古学的建立与发展 44

二、外国考古学发展史概况 56

Ⅰ.西洋考古学史的发展 56

Ⅱ.苏联考古学的发展 59

Ⅲ.苏联考古学变修后及其社会帝国主义性质 63

三、日本考古学的发展过程 68

Ⅰ.代表人类发展第一阶段的猿人标本。元谋人、兰田猿人和北京猿人 73

一、从猿到人体质进化标本的发现 73

中编 历史物质资料论 73

第三篇 原始社会历史物质资料遗存 73

Ⅱ.代表人类发展第二阶段的古人标本。马坝人、长阳人、丁村人及许家窑人 75

Ⅲ、代表人类发展第三阶段的新人标本及其他 78

二、旧石器时代的物质文化及意识形态 81

三、中石器时代的物质文化及其遗存 89

四、新石器时代的物质遗存 94

Ⅰ.新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及人们使用的器物 94

Ⅱ.洞穴遗迹——房屋遗迹——贝丘——原始堡垒——墓葬遗址——巨石文化 98

Ⅲ.新石器时代物质遗存所表现的社会经济文化及其他意识形态 99

五、仰韶文化与河南龙山文化的有关诸问题 102

第四篇 奴隶社会物质材料的遗存 111

一、金属器物的发生与发达 111

Ⅰ.从金石并用、铜器时代到铁的发现与使用 111

Ⅱ.生产工具及一般器物的进步与分化 115

Ⅲ.奴隶主与奴隶物质生活资料的悬殊及其遗迹遗物的阶级性 116

二、古传说中夏代中心地区及仰韶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遗址分布的地理关系及其他 118

Ⅰ.古传说中伏羲至夏禹的活动地理范围及夏代疆域 118

Ⅱ.仰韶文化及河南龙山文化遗址地理分布 119

Ⅲ.河南龙山文化及夏与先殷的关系诸问题 120

Ⅰ.先殷及殷代前期遗址及遗物的发现 123

三、殷商奴隶王朝的物质遗存 123

Ⅱ.殷商晚期遗址及遗物的发现及其分布之地 124

Ⅲ.安阳殷墟及殷商晚期遗物 124

四、西周及春秋遗迹遗物 142

五、世界古文明国家的遗址遗物 144

第五篇 中国封建时代历史物质遗存上、史迹 171

一、城市遗迹 171

二、交通遗迹 195

三、宗教遗迹 206

四、战争遗迹 220

五、经济社会遗迹 224

六、文化教育遗迹 228

七、墓葬遗迹 230

八、遗迹中的自然物与文化落后人群中的遗存 238

第六篇 中国封建时代历史物质遗存 242

一、金属器物 242

二、陶瓷器 284

三、明器 297

四、石刻、木刻及雕塑 304

五、玉器、骨角及其他 318

一、近代历史物质资料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特征 328

第七篇 近代中国历史物质资料及革命文物 328

二、帝国主义侵略下的遗迹文物 332

三、太平天国及义和团遗迹文物 335

四、辛亥革命及其以后的历史物质资料 338

五、革命史迹及遗物 339

下编 考古方法论 341

第八篇 考古资料收集鉴别与保管 341

一、调查、收集与发掘 341

1.个人调查与团体调查 341

2.调查采集与发现物 343

3.发掘的目的及其准备工作 345

4.发掘对象及发掘技术 346

5.发掘材料的处理 350

6.发掘遗物及保存遗迹的矛盾与统一 352

二、遗迹遗物年代上的确定 353

1.相对年代与绝对年代 353

2.相同型式之遗迹遗物年代上的可能差别 356

3.一般常用的几种鉴别方法及碳14测定法上所存在的问题 359

三、遗迹遗物的修复与保管 361

1.遗迹的修复问题 361

2.遗物的修复与保管 365

3.遗物的鉴别、陈列与研究 372

跋尾《五十年来中国的考古教学》 38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