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实用电子电气工程图算手册
实用电子电气工程图算手册

实用电子电气工程图算手册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光启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111038703
  • 页数:523 页
图书介绍:本书内容包括:电子、电气工程常用资料
《实用电子电气工程图算手册》目录

算图目录 1

第一章电子及电气工程常用资料 1

1-1绝对电平 2

1-2相对电平 3

1-3声功率、声强、声压、声级和响度、响级 4

1-4电波的频率、波长和能量 5

1-5材料的电流穿透深度 6

1-6导线直径和截面积 7

1-7公制漆包铜线直径和英规线号 8

1-8公制导线直径和英规线号 9

1-9材料的密度、线膨胀系数、平均电阻温度系数和熔点 10

1-10材料的电导率和电阻率 11

1-11材料的热导率和比热容 12

1-12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 13

1-13材料的损耗角正切值 14

1-14材料的热电子发射常数、超导转化温度和激发电位、电离电位 15

1-15永磁材料的磁滞性(或其平均值)(Ⅰ) 16

1-16永磁材料的磁滞性(或其平均值)(Ⅱ) 17

1-17气体和几种常用材料的击穿强度(Ⅰ) 18

1-18气体和几种常用材料的击穿强度(Ⅱ ) 19

1-19常用热电偶的热电动势 20

1-20不同温度时的绝缘电阻值换算为标准电阻值 21

1-21复数代数式和指数式的转换 22

1-22直角坐标与极坐标的转换 23

1-23机床的功率因数 24

1-24提升设备、自动门和感应电炉的功率因数 25

1-25医疗器械、水泵及焊接设备的功率因数 26

1-26灯具、冷藏冷冻设备、制冷压缩机、锅炉辅机和文教、通信、日用电器的功率因数 27

1-27炊事、商业、服务机械和通风、空调、除湿设备的功率因数 28

1-28每千克水和常用金属的吸热量 29

1-29分贝与奈培的换算及广播、通信线路衰减常数与终始端电压比 30

第二章电阻、电容、电感和电抗、导纳计算图 31

2-1温度变化引起的电阻增量 32

电 阻 32

2-2导体的电阻和电导 33

2-3常用电阻合金线每米的电阻和质量 34

2-4 电阻器的管径、长度、电阻和导线直径 35

2-5电阻器的导线直径和线圈匝数 36

2-6电阻器并联的电流变化 37

2-7薄膜电阻的长度和宽度 38

2-8厚膜电阻的长度和宽度 39

电 容 40

2-9绕制电容器的有效面积 40

2-10单层平板电容器的电容 41

2-11球形电容器的电容 42

2-12圆柱形电容器的电容 43

2-13单层圆柱形线圈的固有电容(Ⅰ) 44

2-14单层圆柱形线圈的固有电容(Ⅱ) 45

2-15 电容的星形联结转换成三角形联结 46

2-16 电容的三角形联结转换成星形联结 47

2-17电容三角形联结时的组成值 48

2-18电容器电荷及储存能量 49

2-19电容的容抗 50

2-20电容器的品质因数 51

2-21 电力电容器的工作电流 52

2-22电力电容器的无功电流 53

电 感 54

2-23圆截面直导线段的电感 54

2-24圆环的电感 55

2-25平面螺旋线圈的电感(Ⅰ) 56

2-26平面螺旋线圈的电感(Ⅱ) 57

2-27单匝线圈的电感 58

2-28串联分段式线圈的电感 59

2-29单层空心线圈的电感(Ⅰ) 60

2-30单层空心线圈的电感(Ⅱ) 61

2-31单层密绕短波线圈的电感 62

2-32单层密绕螺管线圈的电感 63

2-33单层带屏蔽罩线圈的电感(Ⅰ) 64

2-34单层带屏蔽罩线圈的电感(Ⅱ) 65

2-35多层线圈的电感(Ⅰ) 66

2-36多层线圈的电感(Ⅱ) 67

2-37电磁线圈的电感 68

2-38变压器铁心线圈的电感 69

2-39环形磁心线圈的电感 70

2-40罐形磁心线圈匝数 71

2-41 线圈的交链磁通、匝数、电流和互感 72

2-42两个串联电感线圈的互感 73

2-43两个无漏磁线圈的互感 74

2-44两个同心圆线圈的互感 75

2-45两个同轴平行线圈的互感 76

2-46细长螺管线圈和短线圈的互感 77

2-47互感线圈的耦合系数(短路法测量) 78

2-48互感线圈的耦合系数(串联法测量) 79

2-49并联电感的耦合 80

2-50电感的感抗 81

2-51电感线圈的品质因数 82

2-52间绕短波或超短波线圈的品质因数 83

2-53自感磁能 84

电阻、电容及电感的联接 85

2-54复数阻抗与复数导纳的等效互换 85

2-55两个电阻(电感、电抗)并联或两个电容串联的等效值 86

2-56三个电阻(电感、电抗)并联或三个电容串联的等效值 87

2-57 电阻和电抗并联时的等效阻抗和导纳 88

2-58 电阻和电抗串联时的等效阻抗和导纳 89

2-59感抗和容抗并联时的总电抗 90

2-60 电阻、电容和电感并联时的总阻抗 91

2-61 电阻、电容和电感并联时的相角 92

2-62 电阻、电容和电感串联时的相角 93

2-63与并联阻抗电路等效的串联阻抗电路 94

2-64与串联阻抗电路等效的并联阻抗电路 95

2-65无限长载流线产生的磁通密度 96

线圈的磁力性能 96

2-66线圈的磁场强度、磁极强度和磁力 97

2-67环形螺管线圈的磁场强度 98

2-68 电磁线圈的磁通密度和磁通量 99

第三章晶体管、晶闸管和整流器、振荡器、放大器计算图 101

晶体管和晶闸管 102

3-1晶体管共发射极接法的h参量 102

3-2由晶体管的共发射极参量h求y 103

3-3由晶体管的共发射极参量h求r 104

3-4由晶体管的共发射极参量h求Z 105

3-5共基极电路的发射极电阻、集电极电容和截止频率 106

3-6硅、锗晶体管的基片厚度和截止频率 107

3-7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Ⅰ) 108

3-8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Ⅱ) 109

3-9晶体管的灵敏度 110

3-10晶闸管并联均流元件的电阻 111

3-11晶闸管串联均压元件的电阻 112

3-12晶闸管串联均压元件的功率 113

3-13晶闸管并联元件数 114

3-14晶闸管串联元件数 115

3-15晶闸管电流等级的选择(负载电阻为固定值) 116

3-16 晶闸管电流等级的选择(负载电流为固定值) 118

3-17晶闸管电压等级的选择 119

整流器 120

3-18单相可控和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参数 120

3-19整流器的匹配电阻 121

3-20 电源整流器的阻容滤波器的滤波系数 122

3-21 电源整流器的感容滤波器的滤波系数 123

振荡器 124

3-22 RC正弦振荡电路的频率 124

3-23 LC正弦振荡电路的频率 125

3-24选频网络设计 126

3-25谐波失真大小与失真度 127

3-26多谐振荡器的电容、电阻和振荡频率 128

3-27振荡回路的电容、电感和振荡频率 129

放大器 130

3-28晶体管乙类推挽放大器功率 130

3-29 阻容双频道低频放大器分频网络设计 131

3-30声压为1Pa时的传声器输出 132

3-31任意声压时的传声器输出 133

第四章变压器计算图 135

4-1磁场强度、磁通密度和相对磁导率 136

4-2磁阻和磁导率、通路长度、截面积 137

4-3磁阻、磁动势和磁通密度 138

4-4螺旋线圈的质量 139

4-5螺旋线圈的几何尺寸和导线长度 140

4-6螺旋线圈的几何尺寸和匝数 141

4-7小型变压器的每伏线圈匝数(Ⅰ) 142

4-8小型变压器的每伏线圈匝数(Ⅱ) 143

4-9小型变压器的每伏线圈匝数(Ⅲ) 144

4-10小型变压器功率 145

4-11变压器绕组匝数 146

4-12变压器绕组导线直径和每厘米可绕匝数 147

4-13输出变压器二次线圈导线直径 148

4-14变压器的变压比 149

4-15 电源变压器GEI、GEIB型铁心的截面积和尺寸 150

4-16 电源变压器KE、GE型铁心的截面积和尺寸 151

4-17电源变压器的窗口面积和安全电流 152

4-18变压器线包尺寸验算 153

4-19 小型电力变压器的每柱容量和铁柱直径 154

4-20中大型电力变压器的每柱容量和铁柱直径 155

4-21 电力变压器短路后绕组的最高平均温度 156

4-22音频变压器的功率、电压和一次阻抗 157

4-23线间变压器的功率、电压和阻抗 158

4-24抽头变压器的阻抗 159

4-25变压器线圈的相电压和线电压 160

第五章电子电路和交直流电路计算图 161

5-1阻感串联和阻容并联电路的功率因数 162

电子电路 162

5-2阻感容电路的自由振荡衰减时间 163

5-3阻感电路时间常数及电感电流变化过程 164

5-4阻容电路时间常数及充放电电压变化过程 165

5-5 收音机调谐电路和波段展阔电路的附加电容量及调谐线圈电感 166

5-6超外差收音机振荡电路跟踪 167

5-7串联谐振电路参数 168

5-8阻容耦合电路的相位移和耦合效率 169

5-9阻容充电电路的输出电压 170

5-10感性负载触点消火花电路阻容值 171

5-11具有最小损失的L形电路R1值 172

5-12具有最小损失的L形电路R2值 173

5-13L形电路的最小损失值 174

交直流电路 175

5-14载流量、电流密度和导线直径 175

5-15导线的直径、电流和电压降 176

5-16照明线路导线直径的选择 177

5-17 电路的阻抗、有效电阻和相角 178

5-18电阻和电抗电路的相角 179

5-19直流电路的电压降和功率 180

5-20交流电路的电压降和视在功率 181

5-21传输功率与线电流 182

5-22交流电路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183

5-23单相220V时负载的计算功率和计算电流 184

5-24单相220V时负载的功率和功率因数 185

5-25三相380V时负载的计算功率和计算电流 186

5-26三相380V时负载的功率和功率因数 187

5-27根据电度表读数求功率因数 188

5-28根据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求功率因数 189

5-29与扁铜线相当的圆铜线直径 190

5-30熔丝及导线的熔断电流和额定电流 191

5-31并联电路的分支电流 192

5-32串联-并联等效电路的参数 193

5-33桥形电路的平衡条件 194

5-34桥形电路的等效电动势 195

5-35桥形电路的等效内阻 196

5-36三角形电路和星形电路的相互转换 197

第六章电路的热力设计计算图 199

6-1印制电路导线宽度、载流量和温升 200

6-2印制电路的电压降 201

6-3集成电路热设计(Ⅰ) 202

6-4集成电路热设计(Ⅱ) 203

6-5大功率晶体管的总热阻 204

6-6大功率晶体管的铝散热器 205

6-7传热引起的热阻 206

6-8散热面的有效面积 207

6-9散热器的散热量 208

6-10电流的热效应 209

6-11短时通过短路电流产生的温度 210

6-12线性导体产生的热噪声电压 212

6-13电阻器产生的热噪声功率 213

第七章分压器、滤波器和衰减器计算图 215

分压器 216

7-1电阻、电容分压器的电压和电阻、电容值 216

滤波器影象分析设计法 217

7-2 RC滤波器的阻容及截止频率 217

7-3具有对称响应曲线的双T型滤波器的并联电阻和电容 218

7-4定K型高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 219

7-5定K型高低通滤波器的电感 220

7-6定K型高低通滤波器的电容 221

7-7定K型带通滤波器的电感和电容 222

7-8定K型带阻滤波器的电感和电容 223

7-9低通m导式滤波器的衰减特征系数 224

7-10高通m导式滤波器的衰减特征系数 225

7-11低通m导式滤波器的电容(m=0.6) 226

7-12低通m导式滤波器的电感(m=0.6) 227

7-13低通m导式T型电路滤波器C2和∏型电路滤波器L1(m为任意值) 228

7-14低通m导式T型电路滤波器L2和∏型电路滤波器C1(m为任意值) 229

7-15高通m导式滤波器的电容(m=0.6) 230

7-16高通m导式滤波器的电感(m=0.6) 231

7-17高通m导式T型电路滤波器C2和∏型电路滤波器L1(m为任意值) 232

7-18高通m导式T型电路滤波器L2和∏型电路滤波器C1(m为任意值) 233

7-19串联m导出式滤波器的截止频率 234

7-20并联m导出式滤波器的截止频率滤波器综合分析设计法 236

7-21最平响应3dB截止频率低通滤波器的阶数 236

7-22最平响应3dB截止频率低通滤波器的归一化元件值 237

7-23最平响应3dB截止频率低通滤波器的实际归一化角频率和截止频率 238

7-24最平响应3dB截止频率低通滤波器的基准电感和基准电容 239

7-25最平响应3dB截止频率低通滤波器的实际电感和实际电容 240

7-26最平响应截止点为任意衰减的低通滤波器阶数 241

7-27最平响应截止点为任意衰减的低通滤波器的归一化元件值 242

7-28最平响应截止点为任意衰减的低通滤波器的实际归一化角频率 243

7-29 切比雪夫低通滤波器的阶数和实际归一化角频率 244

7-30切比雪夫低通滤波器的实际截止频率 245

7-31考尔滤波器的阶数 247

7-32 考尔滤波器的模角及实际截止频率 248

7-33最平响应高通滤波器的实际元件值 255

7-34带通滤波器的归一化角频率 257

7-35带通滤波器并臂电感和串臂电容实际元件值 258

7-36带通滤波器串臂电感和并臂电容实际元件值 259

7-37带通滤波器的相对带宽 260

7-38多通带(梳形)滤波器的频率比 261

7-39滤波电容器的容量与输出直流电压、电流 262

7-40滤波器的波纹衰减 263

7-41脉冲形成网络的电容和电感 264

7-42脉冲参数之间的关系 265

衰减器 266

7-43 L型衰减器的电阻R1 266

7-44 L型衰减器的电阻R2 267

7-45 L型衰减器的衰减量 268

7-46 T、∏、H、O、X型衰减器的电阻值 269

7-47桥T、桥H、L、U型衰减器的电阻值 270

7-48 匹配损失最小时衰减器的电阻和阻抗 271

7-49衰减器引起的电压驻波比的减小 272

第八章传输线、延迟线和波导管计算图 273

传输线 274

8-1传输线驻波比和正反向功率 274

8-2传输线驻波比和电压、阻抗 275

8-3理想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276

8-4传输线1/4波长匹配线阻抗 277

8-5根据电压求传输线的衰减常数 278

8-6传输线频率、开槽测试线最小宽度和反射系数、总衰减量 279

8-7传输线的电角度和真实长度 280

延迟线 281

8-8波形的延迟角和延迟时间 281

8-9电容器的延迟时间 282

8-10电感的延迟时间 283

8-11多节延迟线的延迟时间 284

8-12延迟线的上升时间 285

8-13多节延迟线的特性阻抗 286

8-14延迟线的电容、电感和阻抗 287

波导管 288

8-15波导的波长和频率 288

8-16圆形波导的截止波长和频率 289

8-17矩形波导的截止波长和频率 290

8-18 H11和E01波导管的衰减系数(Ⅰ) 291

8-19 H11和E01波导管的衰减系数(Ⅱ) 292

第九章电波传播计算图 293

视 距 294

9-1光滑地球凸起高度 294

9-2球面地反射点的位置 295

9-3超短波的视距(Ⅰ) 296

9-4超短波的视距(Ⅱ) 297

9-5电波传播路径与大圆距离 298

场 强 299

9-6 自由空间电场和磁场的场强 299

9-7 自由空间的电场强度和有效接收功率 300

9-8 自由空间的收信电平 301

9-9视距内电视电场强度 302

9-10特高频场强 303

9-11 400km以内的电场强度 304

9-12 3200km以远的电场强度(发射功率1kW) 305

9-13接收机输入端信号强度 307

传输损耗 308

9-14收发天线低于临界高度时平面大地上的接收功率 308

9-15收发天线低于临界高度时电波在球面大地上的传输损耗 309

9-16收发天线高于临界高度时电场强度总损耗 310

9-17对流层散射传播时天线介质耦合损耗 311

9-18电离层的吸收损耗 312

9-19中短波无线电通信的自由空间传输损耗 313

9-20超短波和移动通信的自由空间传输损耗 315

9-21球面地绕射时的自由空间电平(Ⅰ) 316

9-22球面地绕射时的自由空间电平(Ⅱ) 317

9-23球面地绕射时的高度增益(Ⅰ) 318

9-24球面地绕射时的高度增益(Ⅱ) 319

9-25中短波传输线路的吸收指数 320

9-26寻常波夜间残余吸收量 321

工作频率 322

9-27射线仰角和E层穿透频率 322

9-28 E层大气白天的临界频率 323

9-29 E层大气的MUF(2000)E值 324

9-30 2000km以内E层大气的MUF值 325

9-31 4000km以内F2电离层的MUF及OWF值 326

9-32不同发射功率对应的LUF值 327

9-33短波后向散射投射给定通信距离的最佳工作频率 328

微波通信 329

9-34微波通信的第一菲涅尔区半径 329

9-35微波通信水平极化波的地面反射系数 330

9-36微波通信垂直极化波的地面反射系数 331

9-37微波通信分集改善度 332

9-38微波同相合成分集改善效果 333

9-39衰落余额、标准偏差与传播可靠度 334

9-40粗糙地面的反射系数 335

9-41地面路径降雨对电波衰减的影响 336

其 它 337

9-42天线的有效性 337

9-43接收机的6dB音频带宽、灵敏度和噪声系数 338

9-44通信线路的始终端电压 339

9-45调幅发射机的调制深度 340

9-46雷达的功率和能量 341

附录电波传播常用数表 342

第十章仪器和设备计算图 343

仪器测量 344

10-1用分流器扩大直流电流表的量程 344

10-2用分压器扩大电压表的量程 345

10-3用低内阻电压表测量高阻抗电路电压 346

10-4用电压表测量单相电路功率 347

10-5用电流表测量单相电路的功率 348

10-6用电流表测量单相电路的功率因数 349

10-7用功率表测量三相三线电路的功率因数 350

10-8用功率表测量三相电动机的功率因数 351

10-9用阴极射线示波器测量两个交流电压的相位差 352

10-10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测量非电解电容器的电容 353

10-11雷达的多普勒频率和目标速度 354

10-12声纳的多普勒频率和目标速度 355

继电器 356

10-13继电器的电磁吸力 356

10-14继电器的气隙励磁安匝数 357

10-15小型电磁铁的设计参数 358

10-16继电器的工作压力和间隙 359

10-17继电器的动作时间 360

10-18双金属片式热继电器反复短时工作每小时允许操作次数 361

设备设计 362

10-19仪器设备需要的冷却空气流量 362

10-20温室换气风扇的容量 363

10-21 电阻加热炉的容积和功率的关系 364

10-22工业电阻炉功率的确定 365

10-23感应电炉无功功率的补偿 366

10-24工业电阻炉带状电阻丝计算 367

10-25工业电阻炉线状电阻丝计算(OCr25A15,t=900℃) 368

10-26远红外线的辐射通量 371

10-27远红外线的热辐射能量——普朗克定律 372

10-28远红外发热元件的辐射传热量 373

10-29远红外发热元件的对流传热量 374

10-30光辐射系数 375

10-31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载 376

10-32用电设备的负载电流 377

设备的可靠性及安全 378

10-33电路或设备的可靠性计算 378

10-34多个并联系统的可靠性与多余度计算 379

10-35土壤电阻率 380

10-36人工接地网工频接地电阻值 381

10-37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382

10-38两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383

10-39成排垂直敷设管子的总流散电阻 384

10-40环形垂直敷设的管形接地体的总流散电阻 385

10-41埋地管道的流散电阻 386

10-42水平敷设的扁钢接地体的总流散电阻 387

10-43钢筋混凝土的流散电阻简化计算 388

第十一章电动机、电气传动和电动机重绕计算图 389

一般计算 390

11-1 同步电动机的频率、转速和极数 390

11-2感应电动机的频率、转速和极数 391

11-3交流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392

11-4低压电动机无功就地补偿容量 393

11-5直流电动机的电枢绕组电动势 394

11-6直流电动机的电枢电流 395

11-7 电动机的有功功率、视在功率和无功功率 396

11-8相角等于零时电动机的效率 397

11-9 电动机A级绝缘电阻换算值 398

11-10电动机B级绝缘电阻换算值 399

11-11 同步电动机绕组的最小热态绝缘电阻 400

11-12交流电动机的功率、转速和转矩 401

11-13 Y型电动机的额定电流、选用导线及护线管径 402

11-14 Y型电动机的起动器、热元件、熔断器及电力总开关选择 403

11-15 JR型中小功率绕线转子电动机的电压、电流和控制柜型号(Ⅰ) 404

11-16 JR型中小功率绕线转子电动机的电压、电流和控制柜型号(Ⅱ) 405

电力拖动 406

11-17笼型电动机能否直接起动的判定 406

11-18短时工作制电动机容量(Ⅰ) 407

11-19短时工作制电动机容量(Ⅱ) 408

11-20短时运行条件变化的电动机容量 409

11-21 断续周期性工作制电动机的容量 410

11-22机床用电动机的功率 411

11-23 自动扶梯用电动机的功率 412

11-24电梯用电动机的功率 413

11-25矿井提升机电动机的功率 414

11-26吊车用电动机的功率 415

11-27风机用电动机的功率 416

11-28拖动泵用电动机的功率 417

11-29电热设备的功率 418

11-30滑动摩擦的静阻转矩 419

11-31滚动摩擦的静阻转矩 420

11-32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静阻转矩 421

11-33提升重物折算为电动机轴上的负载转矩 422

11-34电动机轴上的系统飞轮矩 423

11-35无飞轮工作机械的电动机过载能力的校验 424

单相异步电动机重绕计算 425

11-36无铭牌电动机极数的确定 425

11-37空气隙的极距面积和工作绕组匝数 426

11-38定子磁轭磁感应强度的校核 427

11-39定子磁轭截面积 428

11-40定子齿截面积 429

11-41定子齿部磁感应强度的校核 430

11-42工作绕组和起动绕组每槽有效根数 431

11-43额定功率和额定电流、绕组线径 432

三相异步电动机重绕计算 433

11-44电动机的极距和齿距 433

11-45空气隙的极距面积和工作绕组每相串联匝数 434

11-46三相感应电动机工作绕组每槽导线数 435

11-47空气隙磁感应强度的校核 436

11-48定子的槽满率 437

11-49根据极距估计中小型笼型电动机功率 438

11-50根据转子铁心尺寸估计电动机功率 439

11-51根据定子铁心尺寸估计电动机功率 440

11-52三相感应电动机改压时绕组的接线方法 441

11-53三相感应电动机改压时绕组的导线直径 442

11-54三相感应电动机改压时的绕组匝数和每槽导线数 443

11-55三相感应电动机改极计算(Ⅰ) 444

11-56 三相感应电动机改极计算(Ⅱ) 445

11-57三相感应电动机改极计算(Ⅲ) 446

单速、双速电动机改制 447

11-58单速感应电动机改双速电动机的线圈节距 447

11-59单速感应电动机改双速电动机的每槽匝数 448

11-60单速感应电动机改双速电动机的导线直径 449

11-61单速感应电动机改双速电动机的满载电流 450

11-62 4/2极单绕组双速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451

11-63 8/4极单绕组双速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452

导线代用 453

11-64两根导线并绕代替一根绕组导线 453

11-65不同线径绕组导线的相互代用 454

第十二章输变电、电线电缆及电源计算图 455

功率因数和线路损耗 456

12-1提高供电线路功率因数所需的电容量(有功功率不变) 456

12-2提高供电线路功率因数所需的电容量(电源容量不变) 457

12-3提高供电线路功率因数所需并联的电容量 458

12-4三相三线配电线路损耗 459

12-5架空铝绞线的电压损失(Ⅰ) 460

12-6架空铝绞线的电压损失(Ⅱ) 461

12-7 380V三相平衡负荷架空铝绞线的电压损失率 462

12-8 380V三相平衡负荷架空铜绞线的电压损失率 463

12-9 380V三相铝导线的电压损失率 464

12-10 380V三相铜导线的电压损失率 465

12-11 380V三相穿管敷设铝心配电干线的电压损失 466

12-12 380V三相穿管敷设铜心配电干线的电压损失 467

12-13 1kV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用于三相380V系统的电压损失率 468

12-14线路电压损失的计算系数 469

负荷矩和电流矩 470

12-15送电线路的负荷矩(Ⅰ) 470

12-16送电线路的负荷矩(Ⅱ) 471

12-17 380/220V三相四线系统的负荷矩 472

12-18 380/220V两相及零线系统的负荷矩 473

12-19 220V单相及直流系统的负荷矩 474

12-20 110V单相及直流系统的负荷矩 475

12-21 36V单相及直流系统的负荷矩 476

12-22 24V单相及直流系统的负荷矩 477

12-23 12V单相及直流系统的负荷矩 478

12-24 6V单相及直流系统的负荷矩 479

12-25不同电压损失下导线的直流电流矩 480

输变电线路导线及配电线路短路电流 481

12-26 6kV三相架空线路导线的选择 481

12-27 10kV三相架空线路导线的选择 482

12-28 35kV三相架空线路导线的选择 483

12-29 315kVA变压器配电线路三相短路电流近似值 484

12-30 315kVA变压器配电线路单相短路电流近似值 485

12-31 500kVA变压器配电线路三相短路电流近似值 486

12-32 500kVA变压器配电线路单相短路电流近似值 487

12-33 630kVA变压器配电线路三相短路电流近似值 488

12-34 630kVA变压器配电线路单相短路电流近似值 489

12-35 800kVA变压器配电线路三相短路电流近似值 490

12-36 800kVA变压器配电线路单相短路电流近似值 491

12-37 1000kVA变压器配电线路三相短路电流近似值 492

12-38某些电线和电缆的短路电流 493

附表配电线路末端按分断能力选择配电开关(Ⅰ) 494

附表配电线路末端按分断能力选择配电开关(Ⅱ) 495

电线与电缆 496

12-39相同材料导体的等效长度 496

12-40不同材料导体的等效长度 497

12-41 电线的交流载流量 498

12-42电缆的交流载流量 499

12-43矩形母线、圆铜铝、型钢和镀锌钢绞线的额定载流量 500

12-44导体额定温度和实际环境温度下导体的额定载流量 501

12-45单芯橡皮绝缘铝导线的持续允许载流量 502

12-46单芯橡皮绝缘铜导线的持续允许载流量 503

12-47单芯塑料绝缘铝导线的持续允许载流量 504

12-48单芯塑料绝缘铜导线的持续允许载流量 505

12-49 BLX、BLV型橡塑线与RT0熔断器熔体电流的配合 506

12-50 ZLQ20、VLV29型铝芯电缆与RT0、RMI0熔断器熔体电流的配合 507

12-51 环境温度变化时单芯绝缘导线持续允许载流量的修正及穿管管径表 508

12-52常用材料的集肤效应厚度 509

12-53架空裸单线的拉断力 510

12-54铝合金绞线、铝绞线和镀锌钢绞线的拉断力 511

12-55硬铜绞线、钢芯铝绞线、钢芯铝合金绞线及双沟型电车线的拉断力 512

12-56双平行导线的阻抗、电感和静电容(εr=1) 513

12-57同轴电缆的阻抗与电感 514

12-58同轴电缆信号延迟时间 515

12-59馈电线电压 516

12-60漆包线的热寿命和工作温度 517

电源及其设备 518

12-61 50Hz电源并联补偿电容的无功功率 518

12-62 电源滤波电路电感器的铁心体积 519

12-63 电源滤波电路电感器的硅钢片型号及叠厚 520

12-64 电源滤波电路电感器铁心线圈的匝数 521

12-65电源滤波电路电感器铁心磁路的最佳间隙 52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