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鳌烧伤学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2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黎鳌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32359107
- 页数:828 页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概述 1
一、涵义 1
二、流行病学 1
第二节 皮肤的正常结构与功能 3
一、皮肤的正常结构 4
二、皮肤的生理功能 5
第三节 烧伤严重程序的估计 6
一、烧伤面积的估计 6
二、烧伤深度的估计 10
三、烧伤严重程度的分类 12
四、估计烧伤严重程度时的注意事项 12
第四节 烧伤临床过程 14
一、体液渗出期 14
二、急性感染期 16
三、修复期 17
第五节 烧伤的预后与转归 18
一、治愈率 18
二、死亡原因 21
三、后遗症 22
一、历史回顾 23
第六节 我国烧伤外科的主要成就与展望 23
二、主要成就 24
三、展望 25
第二章 烧伤的早期处理 28
第一节 现场急救 28
一、迅速脱离致伤源 28
二、冷疗 29
三、合并伤的处理 29
四、烧伤创面的保护 29
一、转送时机 30
第二节 烧伤患者的转送 30
七、简单书写医疗病历 30
六、液体治疗 30
五、镇静止痛 30
二、转送前处理 31
三、转送途中注意事项 31
四、阶段输液 32
第三节 烧伤的早期处理 33
一、早期清创 33
二、焦痂切开减压术 35
三、成批烧伤患者的早期处理 36
二、热力对皮肤组织中胶原的损伤 38
一、热力对皮肤损伤的温度-时间关系 38
第一节 热力对皮肤的损伤 38
第三章 烧伤休克 38
第二节 热力对红细胞的损伤 39
第三节 烧伤休克期神经内分泌的调节机制 40
一、神经内分泌反射弧 40
二、交感神经系统和儿茶酚胺 40
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40
四、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41
第四节 烧伤休克期肝脏的急性期反应及其意义 41
第五节 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在烧伤休克病理过程中的作用 43
第六节 内皮细胞损伤在烧伤休克病理过程中的作用 44
第七节 烧伤休克期血管通透性的变化及原因 46
一、烧伤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时相性变化 46
二、引起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的体液因素 46
三、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局部机制 47
第八节 烧伤休克期微循环的变化 47
第九节 烧伤休克期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的变化 48
第十节 烧伤休克的诊断 49
一、无创性监测指标 49
二、有创性监测指标 50
一、液体复苏治疗 51
第十一节 烧伤休克的防治 51
二、烧伤休克延迟复苏的特点和治疗 56
三、烧伤早期对心血管系统功能的调理 57
四、烧伤休克期对脏器功能损害的防治 59
五、生物制剂用于防治烧伤后多脏器功能衰竭 63
六、镇静、镇痛治疗 65
第四章 烧伤感染 67
第一节 我国防治烧伤感染的回顾 67
一、休克和感染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67
二、无菌隔离重要,但无法代替坏死组织的清除 67
第二节 对感染机制研究的进展 68
三、内源性感染的提出 68
第三节 全身性感染的概念与定义的演变 69
一、烧伤创面脓毒症 69
二、脓毒症 69
三、菌血症 69
第四节 烧伤感染病原菌的变化动态 70
第五节 当代烧伤感染常见的病原菌 70
一、革兰阴性杆菌感染 70
二、革兰阳性球菌感染 71
三、烧伤真菌感染 72
一、创面感染 73
四、烧伤厌氧菌感染 73
第六节 烧伤感染病原菌的侵入途径 73
二、静脉感染 74
三、呼吸道感染 74
第七节 烧伤肠源性感染 74
一、肠源性感染的发病机制 75
二、肠源性感染的防治 77
第八节 烧伤后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78
第五章 烧伤毒素 81
第一节 烧伤毒素的性质 81
二、对代谢的影响 83
第二节 烧伤毒素的作用机制 83
一、致伤作用 83
三、对心肌的作用 84
四、焦痂毒素对免疫功能的作用 84
第三节 烧伤毒素的特异性 85
第四节 烧伤毒素假说在临床应用上的意义 85
第六章 烧伤创面愈合 87
第一节 创面愈合过程 87
一、炎症反应 87
二、细胞增殖 89
三、创面成熟和重建 90
一、细胞外基质的调控 91
第二节 创面愈合的调控 91
二、生长因子的调控 93
第三节 影响创面愈合的因素 98
一、感染因素 98
二、营养因素 98
第七章 烧伤创面处理 102
第一节 创面处理原则 102
第二节 创面处理方式 103
一、包扎 103
三、开放 104
二、暴露 104
四、湿敷 105
五、浸泡 105
第三节 局部抗菌药物的应用 105
一、0.5%硝酸银溶液 106
二、10%磺胺米隆霜剂 106
三、1%磺胺嘧啶银霜剂 107
四、硝酸铈 108
第四节 创面覆盖物 108
一、生物敷料 109
二、合成敷料 111
三、生物合成敷料 113
四、永久性创面覆盖物 114
第五节 手术治疗 116
一、围手术期处理 116
二、削痂疗法 117
三、切痂疗法 118
四、扩创手术 120
第六节 植皮方法 121
一、游离皮片分类 121
三、供皮区处理 122
二、供皮区选择 122
四、取皮方法 123
五、植皮方式的选择 124
第八章 特殊部位烧伤的早期处理 130
第一节 概述 130
第二节 头、面、颈部烧伤的早期处理 131
一、头皮与颅骨烧伤 131
二、颜面部烧伤 132
三、眼部烧伤 135
五、颈部烧伤 137
四、耳烧伤 137
第三节 手部烧伤的早期处理 138
一、手部烧伤的分区与处理特点 138
二、手部烧伤早期处理的基本原则 139
三、手部环状焦痂切开减压 140
四、手部Ⅲ度烧伤切痂植皮 142
五、手部浅层切痂与削痂植皮 143
六、指骨骨髓创面植皮与截指 144
七、手部植皮后的康复医疗 146
第四节 会阴及其周围烧伤的早期处理 148
八、创面愈合后期的手部硬性水肿 148
一、一般治疗 149
二、焦痂清除与植皮 149
三、手术前、后处理 150
四、预防畸形的效果 150
第五节 足部深度烧伤的早期处理 151
第九章 吸入性损伤 153
第一节 吸入性损伤的致伤因素 153
一、热力损伤 154
二、烟雾损伤 154
第二节 吸入性损伤的病理生理 156
一、早期缺氧 156
二、呼吸功能紊乱 157
三、吸入性损伤后肺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 160
第三节 吸入性损伤的主要病理变化 162
一、气道损伤 162
二、肺水肿 163
三、肺不张和肺萎陷 164
第四节 吸入性损伤的诊断 164
一、临床表现 165
二、胸部X线检查 165
四、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与磁共振成像 166
五、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166
三、133Xe连续闪烁摄影肺扫描 166
六、支气管肺泡液的检查 167
七、呼吸功能检查 168
八、临床分级与分期 169
第五节 吸入性损伤的治疗 171
一、一般治疗 171
二、氧气治疗 172
三、保持气道通畅,解除气道梗阻 172
四、清除分泌物 173
五、机械通气 174
七、合理补液治疗 175
六、体外膜氧合器 175
八、药物治疗 176
九、防治感染 176
第十章 电烧伤 179
第一节 电烧伤的机制与病理 179
一、电烧伤的机制 179
二、电烧伤的病理 181
第二节 电烧伤的临床特点与急救 182
一、电烧伤休克的临床表现 182
三、电烧伤的急救 183
二、电烧伤的局部临床表现 183
第三节 电烧伤治疗的发展 185
一、保守治疗 185
二、早期清创延期修复治疗 186
三、早期清创一期修复治疗在我国的发展 187
四、最大限度地保存肢体和恢复重建功能 189
第四节 电烧伤创面早期皮瓣、肌皮瓣及其他组织瓣的修复原则 190
一、手术时机和电烧伤创面的早期处理 190
二、电烧伤的手术探查范围、步骤和方法 190
三、电烧伤烧损深部组织的识别 191
五、电烧伤创面的覆盖和各类皮瓣的优选 192
四、电烧伤烧损深部组织的切除与保留 192
六、防止皮瓣下感染的措施 194
第五节 头颅、脊柱电烧伤 194
一、解剖特点 194
二、颅脑电烧伤的治疗 195
三、脊柱伴神经电烧伤的治疗 196
第六节 电烧伤肢体合并血管损伤的治疗 197
一、肢体血管的分布 197
二、高压电致动脉损伤的特点 198
三、上肢血管损伤 199
六、扩创与覆盖 200
四、动脉损伤的早期诊断 200
五、血循环的重建 200
七、全身治疗 201
第七节 肢体电烧伤合并肌腱和神经损伤的治疗及功能恢复 201
一、皮瓣类型的选择 201
二、肢体电烧伤合并肌腱和神经损伤的早期处理 202
三、治疗肢体电烧伤合并肌腱和神经损伤的基本经验 203
第八节 大关节部位电烧伤创面的修复及功能重建 205
一、手术时机 205
二、大关节部位烧损深部组织的处理 205
三、大关节部位电烧伤合并大动脉和大静脉损伤的处理 206
五、大关节电烧伤合并骨组织损伤的处理 207
六、皮瓣、肌皮瓣、肌瓣种类的选择 207
四、大关节部位电烧伤合并神经暴露和烧损的处理 207
七、肌皮瓣下感染的预防 208
八、大关节烧伤早期修复后功能的恢复 208
第九节 腹部电烧伤 209
一、腹壁电烧伤 209
二、腹部电烧伤合并肠穿孔 209
一、胸部解剖 211
二、胸壁非穿透性电烧伤 211
第十节 胸部电烧伤 211
三、胸壁穿透性损伤 212
四、预防感染的措施 212
五、胸壁广泛烧损、洞穿的进一步治疗 212
第十一章 化学烧伤 215
第一节 化学烧伤的特点及致伤机制 215
一、局部损伤 215
二、全身损伤 215
第二节 一般治疗原则 216
一、脱离现场,终止化学物质对机体的继续损害 216
二、防治中毒 217
一、酸烧伤 219
第三节 常见的化学烧伤 219
二、碱烧伤 224
三、磷烧伤 225
四、镁烧伤 229
五、其他化学烧伤 229
第十二章 放射性烧伤与放烧复合伤 231
第一节 放射性烧伤 231
一、概述 231
二、临床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232
三、决定和影响损伤程度的因素 234
四、诊断 235
五、治疗 236
第二节 放烧复合伤 237
一、发生情况 237
二、主要临床病理特点 238
三、诊断和治疗 242
第十三章 小儿烧伤和老年人烧伤 246
第一节 小儿烧伤 246
一、小儿生理特点 246
二、小儿烧伤面积和严重程度的估计 249
三、小儿烧伤复苏 250
四、小儿烧伤后常用药 251
五、小儿烧伤创面处理 252
六、小儿高血压 253
第二节 老年人烧伤 253
一、老年人生理特点 253
二、老年人烧伤的严重性 254
三、老年人烧伤的治疗 255
第十四章 烧伤后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258
第一节 概论 258
一、体液的组成和分布 258
三、水和电解质 259
二、机体内环境稳定 259
四、酸和碱 261
第二节 烧伤后常见的水、电解质紊乱 267
一、脱水 268
二、水过多 272
三、非酮症性高渗性高血糖性昏迷 274
四、钠代谢紊乱 274
五、钾代谢紊乱 276
第三节 烧伤后酸碱紊乱 278
一、代谢性酸中毒 278
三、呼吸性酸中毒 281
二、代谢性碱中毒 281
四、呼吸性碱中毒 283
五、混合型酸碱紊乱 283
第十五章 烧伤后代谢紊乱 286
第一节 烧伤后应激反应 286
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286
二、急性相反应 289
三、自主神经系统 290
四、烧伤应激反应的基因活化 292
第二节 烧伤后高代谢 294
二、糖异生加强 297
一、高血糖症 297
第三节 烧伤后糖代谢 297
三、胰岛素抵抗 298
四、低血糖症 298
五、糖代谢研究 299
第四节 烧伤后蛋白质、氨基酸代谢 301
一、负氮平衡 302
二、氨基酸代谢 302
第五节 烧伤后脂肪代谢 306
一、脂肪酸代谢 306
二、酮体代谢 307
四、脂肪的作用 308
三、血浆脂蛋白变化 308
五、脂肪乳剂代谢 309
第六节 烧伤后微量元素代谢 310
一、锌 310
二、铜 311
三、铁 311
四、铬 312
五、银 312
第七节 烧伤代谢反应调理 312
一、神经内分泌反应和炎症介质的调理 312
三、促进合成代谢的激素和生长因子 313
二、营养素的调理 313
第十六章 烧伤后免疫功能紊乱 318
第一节 烧伤引起的免疫功能紊乱 318
一、免疫细胞 318
二、免疫分子 325
第二节 免疫紊乱与伤后并发症的关系 331
第三节 烧伤后免疫紊乱治疗的试探性研究 335
一、试用各种抑制剂、拮抗剂、阻断剂和单抗等研究 335
二、从整体或全身的角度探讨防治方法 336
第四节 免疫紊乱发生机制探索方向的展望 338
一、心肌纤维的结构 349
二、心肌的代谢 349
第一节 心肌正常结构、代谢 349
第十七章 烧伤后心功能不全 349
第二节 烧伤后心功能不全的病因 350
一、急性血容量减少 350
二、急性循环血量增多 350
三、心室舒张受限 350
四、血管阻力增高 350
五、感染 350
六、严重心律失常 350
二、心肌固有收缩力抑制 351
一、心肌血液灌流不足 351
第三节 烧伤后心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 351
三、心肌缺血与缺氧损害 353
四、心肌缺血再灌流损伤 354
五、心肌能量代谢障碍 356
六、兴奋-收缩偶联障碍 356
七、心室舒张功能和顺应性异常 357
八、心室各部舒缩活动的不协调性 357
第四节 烧伤后心功能不全的病理生理变化 357
一、烧伤后心功能不全的代偿功能及其意义 357
二、烧伤后心功能不全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 359
第五节 烧伤后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360
一、去除病因 362
二、一般治疗 362
第六节 烧伤后心功能不全的防治 362
三、减轻心脏前负荷 363
四、减轻心脏后负荷 363
五、扶持心肌收缩力 364
六、解除心脏压迫 365
七、避免过多输液 365
八、改善心肌缺血及心肌能量代谢 365
九、纠正心律失常 365
十一、其他治疗 366
十、控制感染 366
第十八章 烧伤后肺脏并发症 368
第一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368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368
二、病理生理 370
三、临床表现 371
四、诊断 371
五、治疗 372
第二节 肺部感染 374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375
二、病理生理 378
三、临床表现 379
四、诊断 379
五、治疗 380
第三节 肺水肿 384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384
二、病理生理 385
三、临床表现 386
四、诊断 386
五、治疗 386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387
第四节 肺栓塞 387
二、病理生理 388
三、临床表现 388
四、诊断 389
五、治疗 389
第五节 肺不张 392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392
二、病理生理 392
三、临床表现 392
四、诊断 393
五、治疗 393
第一节 概述 395
第十九章 烧伤后急性肾功能不全 395
第二节 病理变化 396
一、肾小球病变 396
二、肾小管病变 397
第三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397
一、休克 397
二、感染 399
三、肾毒性物质 399
四、血管内凝血 400
第四节 临床类型、诊断与鉴别诊断 400
一、临床类型 400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402
第五节 并发症与预后 406
一、并发症 406
二、预后 408
第六节 防治 408
一、预防 408
二、治疗 409
第二十章 烧伤后消化系统并发症 413
第一节 胃食管反流 413
一、病因 413
一、病因 414
第二节 急性胃扩张 414
二、诊断 414
三、治疗 414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415
三、防治 415
第三节 应激性溃疡 415
一、发病率 416
二、发病机制 416
三、病理变化 419
四、临床表现和检查 419
五、诊断 419
六、预防 420
七、应激性溃疡并发症的治疗 422
第四节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423
一、发病机制 424
二、临床表现 424
三、诊断 425
四、治疗 425
第五节 无结石性胆囊炎 425
第六节 急性胰腺炎 426
第七节 烧伤后肝功能不全 427
一、发病率 427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427
四、临床表现 429
三、病理变化 429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430
六、防治 432
第八节 输血后肝炎 432
一、肝炎病毒的类型及其特性 433
二、诊断 433
三、防治 434
第九节 腹泻 434
二、营养治疗相关性腹泻 435
三、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435
一、烧伤后脓毒症性腹泻 435
第二十一章 烧伤后血管内皮细胞的变化 440
第一节 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440
一、血管内皮细胞生理 440
二、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态与细胞骨架 444
三、血管内皮细胞间连接 445
第二节 烧伤后血管内皮细胞病理与病理生理变化 447
一、烧伤后血管内皮细胞的病理形态学变化 447
二、烧伤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 448
三、烧伤后中性粒细胞-内皮细胞粘附增强 454
五、烧伤后损伤或激活血管内皮细胞的因素 458
四、烧伤后血管内皮细胞抗凝特性的变化 458
六、血管内皮细胞在烧伤早期脏器损害发病中的核心作用 459
第三节 烧伤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防治 460
第二十二章 烧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464
第一节 概述 464
第二节 病因 466
一、低血容量性休克和再灌流损伤 466
二、感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脓毒症 471
第三节 发病机制 479
五、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其他因素 479
四、吸入性损伤 479
三、烧伤毒素 479
一、失控炎症学说 480
二、两次打击和双相预激假说 484
第四节 病理组织学变化 485
第五节 临床表现 486
一、两次打击或应激过程 486
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487
三、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 490
一、诊断依据 491
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491
第六节 诊断 491
三、器官功能障碍评分标准 492
第七节 防治 493
一、快速和充分复苏 494
二、及时清除坏死组织和感染灶,控制感染 494
三、循环支持 495
四、呼吸支持 495
五、代谢支持 495
六、免疫调理治疗 496
一、烧伤致伤因素的分类 502
第一节 烧伤的致伤因素 502
第二十三章 烧伤病理 502
二、热能对局部组织和全身的损害 503
第二节 烧伤创面的病理变化 504
一、烧伤深度的划分及各度的形态变化 504
二、烧伤创面感染的基础与病变 505
第三节 烧伤的内脏病理变化 507
一、呼吸系统的病理变化 507
二、心血管系统的病理变化 512
三、消化系统的病理变化 515
四、泌尿系统的病理变化 520
五、生殖系统的病理变化 523
六、淋巴、造血系统的病理变化 526
七、内分泌系统的病理变化 530
八、神经系统的病理变化 533
第四节 烧伤内毒素血症的病理变化 536
一、内毒素的分子结构及生物学特性 536
二、烧伤内毒素血症时内脏的病理变化 536
第二十四章 皮肤储存 540
第一节 皮肤储存的意义 540
第二节 皮肤结构的特点与皮肤储存的关系 540
一、4℃(普通冰箱)储存 541
第四节 皮肤储存方法 541
二、自体取皮 541
一、异体皮采集 541
第三节 皮肤的采集 541
二、皮肤在0℃以下环境时的变化 543
三、-20~-18℃储存 544
四、-80~-60℃储存 545
五、-196℃储存 545
第五节 皮肤活力的鉴定 547
一、胎蓝染色法 547
第六节 皮肤低温储存后抗原性的变化 548
五、皮片移植试验 548
四、皮块培养法 548
二、皮肤内琥珀酸脱氢酶的定量测定 548
三、皮肤耗氧量的测定 548
第二十五章 异体皮移植 551
第一节 皮肤内与免疫有关的细胞 551
一、朗格汉斯细胞 551
二、角质细胞 551
三、成纤维细胞 552
四、内皮细胞 552
五、淋巴细胞 552
第二节 排斥反应 552
二、中心阶段(活化阶段) 553
一、输入阶段(免疫识别) 553
三、输出阶段(效应阶段) 554
四、皮肤排斥反应的判断标准 554
五、皮肤排斥反应的特点 555
第三节 免疫抑制与免疫耐受的诱导 555
一、非特异性的免疫抑制 555
二、免疫耐受的诱导 557
第四节 展望 557
一、供体特异性免疫耐受的诱导 557
二、抑制瘢痕的形成 557
一、组织块培养法 560
第二十六章 表皮细胞培养和复合皮的应用 560
第一节 表皮细胞的培养 560
二、细胞悬液培养法 562
第二节 培养表皮细胞膜片的移植 566
第三节 培养表皮细胞的异体移植 567
一、临床结果 567
二、培养表皮细胞异体移植后转归的研究 568
第四节 延长移植的异体表皮细胞成活的研究 569
一、反义RNA抑制表达技术 569
二、核酶抑制表达技术 570
一、单纯培养表皮与复合皮移植的比较 571
第五节 复合皮的研究 571
二、培养表皮细胞与“真皮”的复合移植 573
第六节 小结 574
第二十七章 皮肤及其他组织移植 576
第一节 自体皮肤移植 576
一、概述 576
二、皮肤移植 576
三、皮瓣移植术 591
四、任意型皮瓣 594
五、轴型皮瓣 610
一、粘膜移植术 617
第二节 其他组织移植 617
二、筋膜移植术 618
三、软骨移植术 619
四、骨移植术 620
五、神经移植术 623
六、骨骼肌移植术 625
七、肌腱移植术 626
八、血管移植术 628
九、指甲移植术 628
十、复合组织移植术 630
一、功能康复是烧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633
第二十八章 烧伤康复治疗 633
第一节 烧伤功能康复的意义 633
二、烧伤康复的内容 634
三、康复治疗的落实需调动三方面的积极性 635
第二节 烧伤后瘢痕的临床征象、分类和分期 636
一、临床征象 636
二、分类和分期 636
三、影响瘢痕增生的因素 637
第三节 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形成机制 637
一、胶原代谢失平衡 637
三、细胞外基质与瘢痕增生 639
二、肌成纤维细胞与瘢痕挛缩 639
第四节 烧伤功能康复的综合疗法 640
一、预防为主 640
四、毛细血管形成与瘢痕增生 640
二、加压疗法 641
三、瘢痕内激素注射疗法 643
四、功能锻炼 644
五、放射疗法 648
六、美容护理 648
七、外用药物 649
一、及早切痂植皮 653
第二十九章 烧伤后期整形 653
第一节 烧伤后畸形与早期治疗的关系 653
二、预防创面感染 654
三、注意保持功能位 654
四、及早进行体疗 655
五、应用压力疗法 655
第二节 烧伤瘢痕组织分类与临床表现 655
一、表浅性瘢痕 655
二、增生性瘢痕 655
三、瘢痕疙瘩 656
五、挛缩性瘢痕 657
四、萎缩性瘢痕 657
六、瘢痕癌 658
第四节 烧伤晚期瘢痕畸形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659
一、诊断问题 659
二、治疗计划 659
三、基本原则与技术操作 662
四、常用的整形手术方法 669
第五节 颜面部瘢痕畸形的修复 673
一、概述 673
二、分区修复方法 674
三、全颜面部烧伤畸形整张游离皮片修复 677
四、面颊部烧伤瘢痕畸形皮瓣修复 678
五、眼部烧伤后畸形的修复 681
六、鼻部烧伤后畸形的修复 692
七、耳部烧伤后畸形的修复 702
八、口腔周围瘢痕畸形的修复 709
第六节 烧伤瘢痕性秃发及颅骨缺损的修复 715
一、烧伤后秃发区的修复 715
二、烧伤后颅骨缺损的修复 719
第七节 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 720
一、颈部瘢痕挛缩分类 720
二、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方法 722
一、手部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 727
第八节 上肢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 727
二、腕部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 751
三、肘部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 752
四、腋部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 755
第九节 下肢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 759
一、概述 759
二、腹股沟部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 759
三、臀部与大腿后侧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 761
四、腘部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 762
五、烧伤后小腿慢性溃疡与环状挛缩的修复 764
六、足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 769
第十节 躯干部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 774
一、躯干部广泛瘢痕及其影响 774
二、常用的修复方法 774
三、胸、腹部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 775
第十一节 会阴部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 777
一、概述 777
二、会阴周围型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 778
三、烧伤后瘢痕性肛门狭窄的修复 778
第三十章 烧伤营养 782
第一节 烧伤患者的营养检测 782
一、目前应用的营养检测方法 783
二、目前尚未普及或尚待完善的营养检测方法 784
第二节 烧伤患者热能需要量 787
一、能量消耗的概念 787
二、测定能量消耗的方法 787
三、间接测热法 792
第三节 烧伤患者营养素需要量 794
一、蛋白质和氨基酸需要量 794
二、非蛋白质热量的需要量 796
三、电解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需要量 800
二、早期胃肠喂养 801
一、胃肠内营养支持 801
第四节 烧伤患者胃肠内营养支持 801
第三十一章 烧伤的中医治疗 810
第一节 中药的烧伤外治法 810
一、应用中药成膜剂治疗浅Ⅱ度烧伤 810
二、应用含鞣质的茶叶、中药儿茶等治疗深Ⅱ度烧伤 814
三、生肌象皮膏用于小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 819
第二节 中医的烧伤内治法 821
一、中西医结合防治烧伤休克 821
二、烧伤败血症的中医辨证论治 824
三、舌诊在救治大面积烧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826
- 《翦伯赞全集 第10卷 中外历史年表 主编》翦伯赞著 2008
- 《公路工程造价员》陈楠主编 2013
- 《农网配电营业技师培训教材》王金笙主编 2010
- 《动物故事 70则中国原生态童话作品》何承伟本册主编 2013
- 《天使与女神》韦伶主编 2013
- 《安装工程造价员》周胜主编 2013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第2版 学习指导与解题指南》杨拴科,赵进全主编 2012
-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释义及适用指南》何永坚主编 2013
- 《园林绿化工程造价员》薛孝东主编 2013
- 《流动非线性及其同伦分析 流体力学和传热》(美)瓦捷拉维鲁(VAJRAVELU K.),(美)隔德(GORDER R.A.V)著 2012
- 《钒产业技术及应用》高峰,彭清静,华骏主编 2019
- 《现代水泥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集》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Prometheus技术秘笈》百里燊 2019
-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果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赵英编 2018
- 《药剂学实验操作技术》刘芳,高森主编 2019
- 《林下养蜂技术》罗文华,黄勇,刘佳霖主编 2017
- 《脱硝运行技术1000问》朱国宇编 2019
- 《催化剂制备过程技术》韩勇责任编辑;(中国)张继光 2019
-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管理策略 信息安全经济学视角》赵柳榕著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