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曾国藩家藏史料考论
曾国藩家藏史料考论

曾国藩家藏史料考论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澧华著
  • 出 版 社: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563321985
  • 页数:292 页
图书介绍:
《曾国藩家藏史料考论》目录
标签:曾国藩 史料

曾国藩奏稿考论 1

一、曾氏家藏奏稿的四种本子 1

二、传忠书局的《曾文正公奏稿》 3

三、传忠版之前的三个刻本 6

1.薛福成编、张瑛刊《曾文正公奏议》 6

2.张树声编刊之《曾文正公奏疏文钞合刊》 6

3.包三鏸重校《曾文正公奏议补编》 7

四、岳麓书社版《曾国藩全集·奏稿》 8

五、自撰与幕拟 9

六、曾国藩的拟奏幕友 12

1.李元度 13

2.李鸿章 14

3.程鸿诏 15

4.李鸿裔 16

5.钱应溥 16

6.吴汝纶 17

1.前期(1850—1857)之戇直、激切与倔强 18

七、曾国藩奏稿的特点 18

2.后期(1858—1872)之绵里藏针、缜密老到与平淡质实 22

曾国藩书信考述 30

一、存稿述略 30

二、传忠编校 31

三、曾氏手札之钩刻与选编 37

1.郭氏家刻《名贤手札》中之曾札 37

2.李氏家刻《曾文正公手札》 37

3.杜春和、耿来金等编《曾国藩未刊往来函稿》 38

4.江世荣编《捻军史料丛刊》第三集《曾国藩书牍》 40

5.江世荣编注本《曾国藩未刊信稿》 41

四、书启幕友 42

1.罗萱 42

2.许振祎 43

3.冯竣光 44

4.王敬恩 45

5.柯钺 45

7.王定安 46

6.向师棣 46

8.王镇镛 47

五、曾国藩对幕拟信稿的核改批注 49

1.阐明发挥 49

2.删繁就简 50

3.“武人不识字者,不必与之引古” 52

4.“凡公事信总宜层层答复” 52

5.“凡回信应多说此间情形,勿专述彼间事势” 52

6.遣词造句 53

曾国藩诗文编刊考述 55

一、手抄流传 55

二、最早的文集刻本 57

三、最早的诗集刻本 61

四、传忠书局同治编年本与光绪分类本 63

五、民国改编注释与辑佚本 68

六、岳麓书社版《曾国藩全集·诗文》 70

一、手稿的保存与副本的抄录 71

曾国藩日记考论 71

二、传忠版《求阙斋日记类钞》 75

三、上海石印本《曾文正公日记》 79

四、台湾影印本《曾文正公手写日记》 83

五、岳麓书社版《曾国藩全集·日记》 84

六、《绵绵穆穆之室日记》 85

七、《无慢室日记》 86

一、手迹的保存 87

曾国藩家书研究 87

二、副本的抄存 89

三、不予录副的密件 90

四、陆续披露的手书佚件 93

五、传忠书局的首次编刊 97

六、传忠版以外的几个主要版本 100

1.李榕选刻本 100

2.章琢其选注本 102

3.邓云生标点本 103

1.京官得意时期 104

七、曾氏家书的几个阶段性特点 104

2.南北征战时期 107

3.暮年羁绊官场时期 117

曾国藩批牍考论 120

一、清抄本《曾文正公批禀》考述 120

1.凌问樵其人其事 120

2.“凌问樵观察藏”考辨 121

3.原存官署之“政迹批牍二十四卷”的下落 121

二、传忠刻本之删节与抄本之遗失 123

1.亲笔手批 125

三、亲笔手批、核改幕批与小禀批词 125

2.核改幕批 129

3.小禀批词 132

四、曾国藩的拟批幕友 138

1.郭昆焘 138

2.程桓生 139

3.陈方坦 139

4.任伊 139

7.赵荣、刘应堉 140

5.黎庶昌 140

6.陈兰彬、萧世本 140

五、曾氏批牍的风格及各时期的特点 141

1.咸丰三年长沙剿“匪”时期 141

2.咸丰八年八月奉皆再出至咸丰十年五月署理江督时期 142

3.咸丰十年五月骤握督篆钦篆至同治三年六月攻破金陵时期 142

4.同治三年六月至同治四年五月金陵善后时期 143

5.同治四年五月至十二月围剿捻军时期 143

6.同治六年至九年总督两江与直隶时期 144

7.同治十年至十一年二月三督两江时期 144

《求阙斋读书录》编刊考略 145

一、编辑者考 145

二、《读书录》与《鸣原堂论文》等书的关系 149

1.采自《日记》者 149

2.采自《鸣原堂论文》者 149

3.见于《十八家诗钞》者 150

一、史料出处及其流传 154

《湘乡曾氏文献》叙录 154

二、内容及其价值 155

《湘乡曾氏文献补》考论 204

一、曾麟书谕子书考论 204

二、曾国潢家书考论 209

三、曾国华家书考论 213

四、曾国荃家书考论 217

五、曾国葆家书考论 222

《古文四象》编刊考论 226

一、编纂经过 226

二、编刊始末 228

1.吴汝纶多方奔走,未成而逝 231

2.赵衡排印本 231

3.张翔鸾评注本 233

4.常堉璋督刻本 234

三、编辑体例 235

一、罗尔纲的《李秀成自述原稿注》 241

《李秀成亲供手迹》散论 241

二、简又文的《忠王亲笔供辞之初步研究》 243

三、《亲供手迹》的基本面貌与曾国藩的批校删改 261

1.李秀成的自批 261

2.曾国藩的批注与校正 262

3.曾国藩的大段删削 263

《曾惠敏公手写日记》考论 270

一、台湾学生书局影印本《曾惠敏公手写日记》 270

二、钟叔河的研究成绩及其主持出版的《使西日记》与《出使英法俄国日记》 273

三、几个重要问题的补正 278

1.使署从官缮录副本,曾纪泽自为核定 278

2.曾纪泽在日记原稿上的圈识批注 280

3.沪刻本与《申报馆丛书余集》之《曾侯日记》 282

4.《手写日记》与现存各版本的对比分析 282

5.《使西日记》与《遣集·日记》的比较 288

主要参考文献 290

后记 29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