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通信技术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宗印主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军事训练教材编辑工作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118024449
- 页数:400 页
第1章 概论 1
1.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1
1.2 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 3
1.3 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5
1.3.1 传输速率 6
1.3.2 差错率 7
1.3.3 时间延迟 8
1.3.4 可靠性 9
1.3.5 功率利用率和频带利用率 9
1.4 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问题 10
1.5 数据通信在试验通信中的应用 13
第2章 数据通信体系结构 15
2.1 概述 15
2.2 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 16
2.2.1 基本概念 16
2.2.2 开放系统的分层原理 19
2.2.3 对等实体间的通信 23
2.2.4 标识符 25
2.2.5 数据单元 28
2.2.6 层操作元素 29
2.2.8 开放系统的管理 34
2.2.7 路由选择 34
2.2.9 开放系统的数据传送方式 35
2.3 开放系统低层 36
2.3.1 物理层 36
2.3.2 数据链路层 37
2.3.3 网络层 39
2.3.4 传送层 40
2.4 开放系统高层 41
2.4.1 会话层 41
2.4.2 表示层 45
2.4.3 应用层 47
第3章 数据传输信道 50
3.1 概述 50
3.2 实线电缆信道 52
3.2.1 实线电缆的基本特性 52
3.2.2 对称电缆 53
3.2.3 同轴电缆 54
3.2.4 电缆的型号和规格 56
3.3 话音信道 57
3.3.1 载波话音信道 57
3.3.3 载波话音信道与PCM话音信道的比较 58
3.3.2 PCM话音信道 58
3.3.4 话音信道传输特性及其对数据传输的影响 59
3.4 数字信道 62
3.4.1 数字光纤信道 63
3.4.2 数字微波中继信道 67
3.4.3 数字卫星传输信道 70
第4章 基带传输技术 74
4.1 概述 74
4.2 基带信号的波形与码型 74
4.2.1 基带信号的波形 75
4.2.2 码型 78
4.3 基带传输系统 83
4.3.1 基带传输系统模型 83
4.3.2 理想信道下的最佳基带传输系统 85
4.3.3 非理想信道下的最佳基带传输系统 86
4.4 均衡 87
4.4.1 均衡的概念与作用 87
4.4.2 均衡的基本原理 87
4.4.3 均衡器的分类 89
4.5.1 扰乱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90
4.5.2 反馈式移位寄存器与伪随机序列 90
4.5 扰乱 90
4.5.3 扰乱器和解扰器的组成 92
4.6 基带调制解调器 92
4.6.1 基带调制解调器的组成 92
4.6.2 基带调制解调器的主要技术要求 95
4.7 数字用户线技术 96
4.7.1 HDSL技术 96
4.7.2 ADSL技术 98
4.7.3 VDSL技术 99
5.1 概述 100
第5章 话带数据传输技术 100
5.2 数据信号的频带调制 101
5.2.1 振幅调制(AM) 102
5.2.2 频率调制(FM) 104
5.2.3 相位调制(PM) 105
5.2.4 幅度相位混合调制(AM/PM) 107
5.2.5 格状编码调制(TCM) 109
5.3 V.27调制解调器 110
5.3.1 调制方式 110
5.3.6 主要工作参数和性能指标 111
5.3.5 扰乱与均衡 111
5.3.4 定时 111
5.3.2 数据接口 111
5.3.3 调制解调器的同步 111
5.3.7 V.27bis与V.27ter调制解调器 112
5.4 ITU-TV.29调制解调器 112
5.4.1 调制方式 113
5.4.2 数据接口 114
5.4.3 调制解调器的同步 114
5.4.5 扰乱与均衡 115
5.4.6 主要工作参数 115
5.4.4 定时 115
5.5 测控通信系统中应用的9600型调制解调器 116
5.5.1 主要技术性能 116
5.5.2 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118
5.6 话带数据电路的测试 120
第6章 数据复用技术 122
6.1 概述 122
6.2 时分复用的基本原理 123
6.2.1 同步复用原理 123
6.2.2 准同步复用原理 125
6.2.4 帧同步 129
6.2.3 帧结构 129
6.3 复用方式 132
6.3.1 ITU-T X.50复用方式 132
6.3.2 ITU-T X.51复用方式 133
6.3.3 ITU-T X.58复用方式 134
6.3.4 ITU-T G.704 2048kbit/s复用方式 135
6.3.5 非标准帧结构的复用方式 138
6.4 数据复用器 138
6.4.1 数据复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与工作参数 138
6.4.2 ITU-T G.736数据复用器的特性 139
6.4.3 实际数据复用器举例 141
第7章 物理接口 144
7.1 概述 144
7.2 V.24/V.28接口(RS-232-D接口) 145
7.2.1 机械特性 145
7.2.2 电气特性 146
7.2.3 功能特性 148
7.2.4 规程特性 150
7.2.5 V.24/V.28接口的其它特性 153
7.3 V.11(V.10)/V.24接口 153
7.3.1 机械特性 153
7.3.2 电气特性 154
7.4 RS-530接口 156
7.5 V.35接口 157
7.5.1 机械特性 157
7.5.2 电气特性 158
7.6 X.21接口 159
7.6.1 机械特性与接口电路定义 159
7.6.2 电气特性 160
7.7.2 接口类型 161
7.7.1 功能要求 161
7.7 G.703 64kbit/s接口 161
7.6.3 功能特性和规程特性 161
7.7.3 同向接口 162
7.8 G.703 2048kbit/s接口 163
7.8.1 功能要求 163
7.8.2 接口类型 163
7.8.3 接口特性 163
7.9 话音信道接口 164
7.9.1 二线话音信道接口 164
7.9.2 四线话音信道接口 165
7.10.2 CAP HDSL设备的信道接口 166
7.10.1 2BIQHDSL设备的信道接口 166
7.10 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设备的信道接口 166
7.11 不同接口的互通 167
7.11.1 机械特性的适配 167
7.11.2 电气特性之间的适配 168
7.11.3 功能特性与规程特性的适配 168
第8章 差错控制技术 170
8.1 概述 170
8.2 差错控制方式 171
8.2.1 前向纠错方式 171
8.2.2 检错重传方式 171
8.2.4 信息反馈方式 172
8.2.3 混合差错控制方式 172
8.3 差错控制编码 173
8.3.1 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原理 173
8.3.2 差错控制编码的分类 174
8.3.3 常用检错码 175
8.3.4 线性分组码 177
8.3.5 常用的线性分组码 180
8.3.6 卷积码 185
8.3.7 级连码 194
9.1.1 数据链路的概念 195
第9章 数据链路控制规程 195
9.1 概述 195
9.1.2 数据链路控制规程及其功能 196
9.1.3 数据链路控制规程的分类 196
9.2 数据通信基本型控制规程 197
9.2.1 字符编码与结构 197
9.2.2 传输控制字符与传输控制字符序列 197
9.2.3 信息文电与监控序列格式 199
9.2.4 数据通信阶段 200
9.2.5 差错控制 204
9.2.6 恢复规程 205
9.2.7 扩充的基本型控制规程 206
9.3 高级数据链路同控制(HDLC)规程 207
9.3.1 HDLC帧结构 207
9.3.2 HDLC规程要素 208
9.3.3 规程类别 213
9.3.4 HDLC操作举例 214
9.4 测控通信数据传输规程 216
第10章 数字数据网技术 218
10.1 概述 218
10.2.1 网络业务 219
10.2 网络业务与专有功能 219
10.2.2 专有功能 221
10.3 网络组成 222
10.3.1 节点 222
10.3.2 中继电路 223
10.3.3 用户接入电路 223
10.3.4 网络管理系统 224
10.4 复用与交叉连接 224
10.4.1 复用 224
10.4.2 交叉连接 225
10.5.1 节点时钟 226
10.5 定时与同步方式 226
10.5.2 用户入网定时方式 227
10.5.3 网同步方式 228
10.6 用户接入方式 228
10.7 网络管理功能 229
10.7.1 网络配置功能 229
10.7.2 网络运行实时监视功能 229
10.8.2 用户线接口 230
10.8 接口 230
10.8.1 中继电路接口 230
10.7.4 网络信息的收集和统计报告功能 230
10.7.3 网络维护测试功能 230
10.8.3 外时钟接口 231
10.3.4 网管接口 231
10.9 数字数据网设备 231
10.9.1 LINK/2+系列产品 231
10.9.2 LINK/2+节点设备 232
10.9.3 网络管理设备 238
10.9.4 LINK/2+新的应用方法 238
10.10 国防科研试验专用数字数据网 240
第11章 分组交换技术 244
11.1 概述 244
11.2 分组交换原理 245
11.2.1 分组的构成 245
11.2.2 分组的传输与统计时分复用 245
11.2.3 分组交换方式 246
11.2.4 路由选择 248
11.2.5 流量控制 248
11.3 网络组成 249
11.3.2 PAD设备 250
11.3.3 中继电路与用户接入电路 250
11.3.1 分组交换机 250
11.3.4 网络管理中心 251
11.4 网络的基本业务与可选补充业务 251
11.4.1 与网络性能有关的可选补充业务 251
11.4.2 与呼叫限制有关的可选补充业务 252
11.4.3 与呼叫连接有关的可选补充业务 253
11.4.4 与计费有关的可选补充业务 253
11.4.5 综合可选补充业务 254
11.5 分组交换网的网络编号 254
11.5.1 网络编号格式 254
11.5.2 国内互通呼叫 255
11.5.3 国际呼叫 256
11.6 分组型终端的用户网络接口及其协议 256
11.6.1 X.25的物理层及其协议 256
11.6.2 X.25的数据链路层及其协议 256
11.6.3 X.25的分组层 257
11.7 分组型终端通过非专线形式接入协议 268
11.8 异步终端接入协议 268
11.8.1 X.3建议 269
11.8.2 X.28建议 270
11.8.3 X.29建议 270
11.10 DPN-100分组交换网设备 271
11.9 网间接口及其协议 271
11.10.1 设备结构 272
11.10.2 DPN-100的呼叫过程 273
11.10.3 DPN-100网络管理与控制系统 274
第12章 帧中继技术 276
12.1 概述 276
12.2 帧中继的工作原理 277
12.2.1 帧中继的参考模型及协议结构 277
12.2.2 数据链路层帧方式接入协议(LAPF) 278
12.2.3 数据链路层核心子层协议 286
12.3.1 带宽管理 289
12.3 帧中继的带宽管理和拥塞控制 289
12.3.2 拥塞控制 290
12.4 网络业务、服务质量要求及应用 291
12.4.1 网络业务 291
12.4.2 服务质量要求 291
12.4.3 帧中继业务的应用 293
12.5 帧中继网的组成 293
12.5.1 帧中继交换网 293
12.5.2 帧中继端系统 295
12.5.3 网络管理系统 295
12.6.1 用户接入电路 297
12.6 帧中继用户接入方式 297
12.6.2 用户接入网络的形式 298
12.6.3 用户入网接口规程 299
12.7 帧中继设备 299
12.7.1 配置和业务性能 299
12.7.2 网络功能 300
12.7.3 网络互连 300
12.7.4 网络管理系统 301
第13章 局域网与因特网技术 302
13.1 概述 302
13.2.1 局域网参考模型 303
13.2 局域网技术 303
13.2.2 局域网的构成和拓扑结构 304
13.2.3 局域网标准 306
13.2.4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局域网 306
13.2.5 令牌总线局域网 308
13.2.6 令牌环局域网 313
13.2.7 三种局域网的比较 316
13.2.8 局域网的互连 316
13.3.2 IP协议 319
13.3.1 因特网的参考模型 319
13.3 因特网技术 319
13.3.3 ICP协议 326
13.3.4 UDP协议 328
13.3.5 因特网的服务及其相应的应用层协议 329
13.3.6 因特网的域名系统和主机名 332
13.3.7 因特网的网络管理 334
第14章 定时与同步技术 336
14.1 概述 336
14.2.1 时钟的主要性能指标 337
14.2 定时系统 337
14.2.2 常用时钟 340
14.2.3 定时系统 345
14.3 同步 347
14.3.1 载波同步 347
14.3.2 位同步 348
14.3.3 帧同步 352
14.3.4 网同步 353
第15章 数据编码 357
15.1 国际2号码(ITA2) 357
15.2.1 国际5号码(IA5) 358
15.2 国际5号码(IA5)与GB1988-80码 358
15.2.2 GB1988-80码 361
15.3 EBCDIC码 361
15.4 GB2312-80汉字码 361
15.5 抽象句法记法--(ASN.1)及其编码规则 362
15.5.1 ASN.1的记法规范 363
15.5.2 ASN.1的编码规则 374
15.6 导弹、航天测控通信中的数据传输编码 381
16.1 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 382
16.1.1 国防科研试验任务对数据传输的需求 382
第16章 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与组织 382
16.1.2 现有通信能力的分析及其利用 383
16.1.3 技术体制的选择 384
16.1.4 系统组成与信息流程设计 385
16.1.5 接口设计 386
16.1.6 同步设计 387
16.1.7 设备技术要求和设备装置 391
16.2 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与组织 392
16.2.1 数据传输需求 392
16.2.2 技术设计 393
参考文献 398
- 《课堂上听不到的历史传奇 世界政治军事名人 初中版》顾跃忠等编著 2015
- 《雅马哈管乐队训练教程 降E调单簧管 分谱》Japan Band Clinic委员会 2019
- 《职通英语综合教程 2 第2版》罗忠明,冯良亮,董瑞虎主编 2019
- 《观察、阅读、写作小学作文整体教学与思维训练》马芯兰主编 2016
- 《甲午以来中日军事外交大事纪要》杨家骆著 1941
- 《革命根据地军事经济史》龚泽琪主编 1994
- 《雅马哈管乐队训练教程 小号 分谱》Japan Band Clinic委员会 2019
- 《青少年管乐队训练曲集 基础 0001 长号 上低音管乐器(低音谱号谱) 大管》约翰·埃德蒙森,安妮·麦金蒂著;段颖译 2019
- 《雅马哈管乐队训练教程 次中音萨克斯管 分谱》Japan Band Clinic委员会 2019
- 《看漫画学钢琴 综合训练 2》高宁译;(日)川崎美雪 2019
- 《高考快速作文指导》张吉武,鲍志伸主编 2002
- 《建筑施工企业统计》杨淑芝主编 2008
- 《国学经典诵读》(中国)严琼燕 2019
- 《钒产业技术及应用》高峰,彭清静,华骏主编 2019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二编 16》王强主编 2017
- 《汉语词汇知识与习得研究》邢红兵主编 2019
- 《思维导图 超好用英语单词书》(中国)王若琳 2019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黄遵宪集 4》陈铮主编 2019
- 《孙诒让集 1》丁进主编 2016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抗战三部曲 国防诗歌集》蒲风著 1937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中国十大出版家》王震,贺越明著 1991
- 《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 以“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为个案 1915年-1946年版》丁伟 2017
- 《新工业时代 世界级工业家张毓强和他的“新石头记”》秦朔 2019
- 《智能制造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丛书 ABB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教程》(中国)工控帮教研组 2019
- 《陶瓷工业节能减排技术丛书 陶瓷工业节能减排与污染综合治理》罗民华著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