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列毛邓
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  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研究
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  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研究

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 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马列毛邓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唐任伍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0373468X
  • 页数:395 页
图书介绍:
《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 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目录

第一章 邓小平经济理论产生的根源 1

第一节 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理论渊源 1

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1

二、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智慧 10

三、对中国传统思想的批判和继承 12

第二节 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实践基础 15

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15

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 25

第二章 邓小平经济理论的文法论及其特点 29

第一节 邓小平经济理论的文法论 29

一、辩证分析,突出重点 29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3

三、历史分析,比较鉴别 37

四、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39

第二节 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基本特点 41

一、长远的战略眼光 41

二、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43

三、讲究务实踏实的风格 45

四、具有全球开放的眼光 47

第三章 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基本框架及其理论意义 49

第一节 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基本框架 49

一、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 49

二、初级阶段是中国现阶段最基本的国情 51

三、改革开放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手段 51

四、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 53

五、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54

六、“三个有利于”是衡量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58

七、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59

八、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政治保证 61

九、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依靠力量 63

十、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环境 64

第二节 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大意义 65

一、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65

二、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68

第四章 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71

第一节 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内容 71

一、中国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71

二、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5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 78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 7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及其理论意义 80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80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82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伟大意义 84

第五章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论 93

第一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93

一、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93

二、改革的性质和特点 96

三、改革的方向和原则 99

四、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104

五、“三个有利于”的改革标准 106

第二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08

一、对外开放理论的形成 108

二、对外开放是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 112

三、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机遇 116

四、对外开放的战略原则 120

五、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 122

第六章 邓小平的发展生产力理论 125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125

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因素 125

二、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26

三、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 129

四、改革经济体制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133

五、坚持生产力标准,增强综合国力 136

第二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39

一、搞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39

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141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 143

第七章 邓小平的所有制结构论 14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 147

一、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147

二、对原有所有制形式进行改革 149

三、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150

四、科学把握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内涵 152

五、努力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154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55

一、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155

二、发展个体经济、吸收外资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 156

三、正确对待非公有制经济 158

四、大力发展非公有经济 160

第八章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论 163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163

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164

二、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 167

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171

第二节 正确认识共同富裕 173

一、平均主义不是共同富裕 174

二、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 176

第九章 邓小平的科教兴国论 179

第一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79

一、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180

二、振兴经济,关键在于振兴科技 181

三、依靠技术进步,坚持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 184

第二节 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86

一、现代化的基础在教育 187

二、促进科技、教育、经济建设紧密结合 190

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193

第十章 邓小平的分配论 197

第一节 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197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 197

二、按劳分配的性质和作用 199

三、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关系 202

第二节 正确对待其他分配形式 203

一、其他分配形式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203

二、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205

三、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208

四、合理调节个人收入分配 210

五、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214

第十一章 邓小平的宏观调控理论 219

第一节 宏观经济调控的客观必然性 219

一、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220

二、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需要 222

三、中国的国情需要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 224

第二节 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225

一、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225

二、宏观调控的手段 228

三、转变政府职能是改善与加强宏观调控的保证 231

第三节 加强宏观调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35

一、正确处理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235

二、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237

三、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41

第十二章 邓小平的宏观经济体制改革思想 247

第一节 从根本上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 247

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247

二、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 250

第二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53

一、计划与市场是两种资源配置方式 253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259

第三节 按经济规律办事 260

一、改革胆子要大,步子要稳 260

二、按经济规律办事 262

三、正确处理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和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265

四、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培养能按经济规律办事的人 269

第十三章 邓小平的财政税收改革思想 273

第一节 财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 273

一、传统的财政税收体制的弊端 273

二、财政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77

第二节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财政税收体制 282

一、财政税收理论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82

二、充分发挥财政税收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 285

三、我国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 289

四、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292

五、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294

第十四章 邓小平的国有企业改革思想 297

第一节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297

一、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297

二、国有企业必须改革 299

第二节 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 302

一、扩大企业自主权,调动企业积极性 303

二、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职责分开 305

三、实行经济责任制和厂长(经理)负责制 307

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11

五、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切实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的建设 314

第十五章 邓小平的金融改革思想 317

第一节 金融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317

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317

二、金融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杠杆 319

三、金融是企业改革的依赖 322

四、金融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 324

第二节 金融业的运行机制 326

一、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金融体制 326

二、发展股票、债券市场 329

三、加强对金融的管理 330

第十六章 邓小平的对外贸易思想 333

第一节 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333

一、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333

二、大力发展进出口贸易 335

第二节 深化贸易体制改革 341

一、以提高效益为中心,扩大商品和服务的对外贸易 341

二、加快我国的贸易体制改革 343

第十七章 邓小平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思想 349

第一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必然性 349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349

二、农民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关键 350

三、农村是经济改革的“火车头” 351

第二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步骤和内容 353

一、推行家庭承包经营、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353

二、建立富有活力的农产品流通体制 356

三、发展多种经营,优化产业结构 357

四、发展乡镇企业,城乡经济并肩前行 359

五、科技兴农 361

第三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政治法律保障 365

一、加强农村政权建设,建立乡村民主议事制度 365

二、减轻农民负担,保障农村可持续发展 368

第十八章 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发展 371

第一节 确立邓小平理论的里程碑地位 371

一、高度评价邓小平的历史地位 371

二、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76

三、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 380

第二节 发展了邓小平的经济理论 382

一、首次全面、科学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383

二、所有制理论上的突破 384

三、分配理论的创新 388

四、“三个代表”思想发展了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思想 391

后记 39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