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词典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2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柯明中,张立中主编
- 出 版 社:中国劳动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504507261
- 页数:781 页
一、总 论 1
1.社会、社会形态理论社会 1
社会存在 1
社会意识 1
目 录 1
社会关系 2
社会形态 2
社会生产方式 2
社会生产力 3
社会生产关系 4
经济基础 5
上层建筑 5
无阶级社会 6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1 6
阶级社会 6
社会基本矛盾 7
社会主要矛盾 7
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 8
社会阶级斗争 8
生产关系变化发展规律 9
社会革命 9
社会制度 9
社会政治制度 10
时代 10
社会经济制度 10
“奇妙的时代” 11
2.社会主义的一般理论社会主义 11
科学社会主义 12
马克思主义 13
《共产党宣言》 14
列宁主义 14
共产主义运动 15
毛泽东思想 15
社会主义革命 16
社会主义运动 16
社会主义建设 17
社会主义道路 17
社会主义模式 18
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18
社会主义普遍原则 19
社会主义制度 19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 19
特征 19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0
巴黎公社原则 20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 21
革命时代 21
社会主义首先在一国胜利理论 21
和平长入社会主义 22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22
社会主义国家 23
发达的社会主义 23
不发达社会主义 23
共产主义 24
共产主义社会 24
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和 24
实现条件 24
共产主义社会发展两个阶段的理论和公式 25
革命发展问题上的 25
机械论 25
革命发展问题上的 25
空想论 25
国际性 26
趋同论 26
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 26
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 26
共产主义渺茫论 26
急于求成 27
急于求“纯” 27
三大差别 27
社会主义流派 28
空想社会主义 28
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 28
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 29
民主社会主义 2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30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3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3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 3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32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2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3
坚持改革开放 33
两个文明一起抓 34
《论人民民主专政》 34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35
《论十大关系》 35
4.中国国情条件 36
国情 36
中国的基本国情 36
社会条件 36
社会环境 37
经济条件 37
经济环境 38
政治条件 38
思想文化环境 39
思想文化条件 39
政治环境 39
资源条件 40
人口条件 40
地理环境 41
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 41
条件 41
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 42
因素 42
三次历史性转变 42
两次历史性飞跃 43
5.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 43
党的性质 44
党的最终目的 44
党的宗旨 44
党的指导思想 44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袖 45
毛泽东 46
周恩来 47
刘少奇 48
朱德 49
邓小平 50
陈云 51
党在现阶段的总任务 52
党章 52
党纲 52
党的路线 52
党的方针 53
党的政策 53
党的策略 54
党的领导 54
价格机制 1 55
路线 55
企业工资制度改革 3 5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 55
加强党的领导 55
党的工作重点 55
改善党的领导 55
党员的三项基本要求 56
新时期党所面临的考验 56
一致 57
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 57
民主集中制 57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7
党的政治核心地位 58
立场 58
党对国际事务的基本 58
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 58
党指挥枪 58
党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59
党的干部是人民的 59
公仆 59
党政分开 59
党政不分 59
公仆意识 60
执政意识 60
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国家兄弟党的关系 61
党与工、青、妇的关系 61
6.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战略 62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62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63
要素 63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指导思想 63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64
目标 64
方针 64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64
部署 65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65
重点 65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65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66
决策 66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方针的主要途径 66
“赶超型”发展战略 67
“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67
“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68
速度型经济发展战略 68
效益型经济发展战略 69
模式 69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6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 69
中国经济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69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 70
中国工业化道路 70
国家发展战略 71
发展中国家 71
发达国家 71
地区发展战略 72
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 72
部门发展战略 72
企业发展战略 73
经济发展战略方针 73
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 74
方针 74
粗放经营的发展方针 74
集约经营的发展方针 75
全面赶超模式 75
生产力经济学 76
生产力的因素 76
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1.发展社会生产力现代化社会生产力 76
生产力系统论 77
生产力发展规律 77
生产力结构 77
生产力最基本的因素组合方式 78
生产力发展的外部条件 78
生产力环境论 78
生产力的自然环境 79
生产力的经济环境 79
生产力的社会环境 79
生产力运动规律 80
生产力规律体系 80
生产力规律的性质 80
时序经济 81
社会生产力的合理组织 81
结构经济 81
规模经济 82
布局经济 82
生产力发展战略 82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83
体系 83
现代的生产力经济思想 83
劳动力 83
劳动生产率 84
劳动资料 84
劳动对象 84
社会主义现代化 84
物质技术基础 85
物质技术现代化 85
四个现代化 85
综合国力 86
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 86
管理现代化 86
生产力结构特点 87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87
2.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88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88
社会主义生产手段 88
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体系 88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89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 89
经济 89
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 89
土地改革 90
没收官僚资本 90
我国过渡时期的主要 91
矛盾 91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91
和平进入社会主义 91
一化三改 91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92
互助组 92
农业生产合作社 92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93
赎买政策 93
过渡时期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94
全行业公私合营 94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95
三面红旗 95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95
大跃进 96
一大二公 96
人民公社 96
共产风 97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97
三自一包 97
“割资本主义尾巴” 98
经济体制 98
经济体制模式 99
集权模式 99
改良的集权模式 99
分权模式 99
军事共产主义模式 100
斯大林模式 100
南斯拉夫经济模式 100
兰格模式 101
布鲁斯模式 101
市场社会主义模式 101
科尔内模式 102
瓦尼克模式 102
锡克模式 103
苏东经济学 103
西方经济学 104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104
模式 104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05
生产资料 105
生产资料所有制 106
生产资料公有制 106
生产资料私有制 106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106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107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革 107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108
社会主义公有制 108
社会主义国营企业 109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109
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 109
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 109
合作经济 110
农村集体所有制 110
城镇集体所有制 110
私营经济 111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111
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个体所有制 111
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12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 112
社会主义企业 112
企业改革 112
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 113
经济实体 113
企业经营机制 113
生产资料经营方式 114
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 114
权 114
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统一 114
经营方式 114
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115
企业本位论 115
企业自主经营权 115
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 116
社会主义经济责任制 116
政企职责分开 116
国营企业厂长(经理) 117
负责制 117
承包经营责任制 117
社会主义企业所有制 118
资产社会评估 118
资产经营责任制 118
全员风险抵押承包 118
短期行为 119
社会主义股份经济 119
负盈不负亏 119
股份经济 120
股份制 120
股东 120
股份公司 121
法人所有制 121
董事会 121
横向经济联合 122
横向经济联合原则 122
横向经济联合体类型 122
纵向经济联系 123
企业兼并 123
企业集团 123
资金分帐制 124
产权 124
资金利税率 124
资金 124
产权理论或产权经济学 125
产权关系 125
利益主体 126
知识产权 126
产权明晰化 126
产权转让 127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 127
阶段 127
体制转轨时期 127
国民经济管理体制 128
社会市场经济 128
3.计划、市场、调控计划经济 128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 128
国民经济指标体系 129
“全国一盘棋” 129
国民经济比例关系 129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129
国民经济计划指标体系 130
社会主义建设五年计划 130
计划机制 130
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 131
计划管理体制 131
计划管理形式 131
指令性计划 132
指导性计划 132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的形式 132
条块分割 133
“条条专政” 133
商品经济 133
自然经济 134
产品经济 134
价值 134
价值规律 135
市场经济 135
市场 135
社会主义统一市场 136
市场机制 136
市场功能 136
要素市场 137
买方市场 137
卖方市场 137
商品市场 137
灰市场 138
社会主义竞争 138
非完全竞争市场 139
非价格竞争 139
完全竞争市场 139
市场疲软 140
市场饱和 140
市场波动 140
市场平稳 140
市场管理体制 141
市场体系 141
生活资料市场 141
生产资料市场 142
农村集市贸易 142
初级市场 142
城市农贸市场 142
生产资料市场结构 143
生产资料市场体系 143
生产资料服务公司 143
生产资料贸易中心 143
石家庄市发展生产资料市场经验 144
生产资料市场管理 144
生产资料价格体系 145
生产资料价格管理体制 145
生产资料价格政策 145
生产资料价格管理 146
生产资料“无流通论” 146
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 146
金融市场 147
直接融资 147
资金市场 147
外汇市场 148
技术市场 148
间接融资 148
信息市场 149
劳务市场 149
房地产市场 149
城市住宅商品化 149
区域市场 150
经济合同 150
企业产权转让市场 150
企业合同 151
企业协议 151
佣金 151
经纪人 151
倒买倒卖 152
囤积居奇 152
“官倒” 152
“倒爷” 152
投机倒把 152
炒买炒卖外汇 153
抢购 153
皮包公司 153
买空卖空 153
“官商”作风 154
价格 154
市场价格 154
价格结构 155
价格可比原理 155
社会主义的价格规律 155
价格刚性 156
价格政策 156
最低保护价 157
理论价格 157
市场调节价 157
价格杠杆 157
影子价格 158
生产价格 158
垄断价格 158
成本价格 159
农产品收购价格 159
商业批发价格 159
零售价格 160
调拨价格 160
工业品出厂价格 160
价格体系 161
价格管理体制 161
价格管理体制改革 161
比价 161
差价 162
价格“剪刀差” 162
计划价格 163
反剪刀差 163
国际价格剪刀差 163
比价复归 163
价格补贴 164
支持价格 164
价格倒挂 164
物价总水平 165
物价指数 165
稳定物价的方针 16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价格调整 165
供给 166
需求 166
总需求和总供给 166
宏观经济变量 166
供给弹性 167
商品的供求规律 167
宏观经济分析 167
DIM方法 167
需求结构 168
需求弹性 168
需求的交叉弹性 168
需求膨胀 169
宏观经济调控系统 169
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170
宏观调节理论 170
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内在统一 170
紧运行 170
宏观经济政策 171
双紧政策 171
行政手段 172
经济手段 172
法律手段 172
经济杠杆 172
经济运行机制 172
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173
计划调节 173
市场调节 173
直接调节模式 174
间接调节模式 174
经济参数 174
参数调节 175
实证分析 175
规范分析 175
二次调节论 175
4.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经济发展 176
经济建设比例失调 176
西楼会议 176
宽松环境 176
经济增长 177
经济增长模型 177
发展指标 177
经济效益 178
社会主义经济效益 178
经济起飞 179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179
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方针 179
“双增双节”运动 179
发展极——增长点 180
梯度发展 180
生产 180
生产结构 181
物质产品生产与非物质产品生产 181
再生产 181
一条龙生产协作 182
扩大再生产 182
简单再生产 182
投入产出法 183
物化劳动消耗 183
活劳动消耗 183
经济结构 183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体系 183
劳动制度改革 184
劳动力从业结构 184
劳动力的部门构成 184
劳动合同制 185
优化组合 185
劳动力流动 185
在职失业 186
待业 186
待业保险 186
社会保障制度 186
主导产业 187
退休金统筹 187
产业结构 187
新兴产业 188
夕阳产业 188
瓶颈产业 188
战略产业 188
基础产业 188
技术密集型产业 189
资本密集型产业 189
劳动密集型产业 189
知识密集型产业 190
各产业平衡发展战略 190
各产业非平衡发展战略 190
产业结构失衡 190
产业结构高度化 190
重型结构、轻型结构 191
二元经济 191
第四次产业革命 191
三次产业分类法 192
第三产业 192
产业政策 192
资源有效配置 193
投资管理体制 193
预算外投资 193
预算内投资 193
“拨改贷” 194
财政拨款 194
银行贷款 194
基本建设规模 195
消极投资和积极投资 195
“大而全、小而全” 196
长线产品和短线产品 196
二次产品 196
二次能源 196
经济区域 197
支边 197
扶贫 197
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197
以粮为纲 198
统筹兼顾 198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198
以钢为纲 199
以农轻重为序 199
重速度,轻效益 199
三年困难时期 200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200
洋跃进 200
经济建设的十条方针 201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 201
行政干预 201
长官意志 201
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 202
5.人口、资源、环境人口 202
人口计划 202
人口教育 203
人口优生 203
人口系统工程 203
经济活动人口 203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 204
毛泽东的人口思想 204
“两种生产”理论 204
马寅初的新人口论 205
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的人口学说 205
人口规律 205
人口再生产 206
人口素质 206
人口变动 206
人口结构 207
人口目标 207
人口政策 207
计划生育 207
人口在经济发展中的 208
作用 208
人口与劳动力资源 208
最优人口 208
过剩人口 209
人口与经济结构 209
人口与国民收入分配 209
人口与国民经济增长比例关系 210
人口经济预测与规划 210
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 210
人口规划 211
人口普查 211
发展 211
农业人口变动与经济 211
世界人口现实概况 212
中国人口概况 212
人口与消费 212
人口与环境、资源 213
资源 213
能源 214
国土 214
国土经济学 214
国土资源 214
国土资源的综合开发 215
水能的开发与利用 215
水在国土资源中的地位 215
气候资源 215
环境 216
纲要 216
我国的森林资源 216
森林在国土资源中的 216
我国的国土总体规划 216
地位 216
生态系统 217
环境保护 217
生态平衡 217
自然保护区 218
6.农业、农村经济农业 21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18
环境污染 218
农业经济 219
农村经济 219
传统农业 219
大农业 220
立体农业 220
生态农业技术 220
农业现代化 220
农业学大寨 221
农业“八字宪法” 221
农业六十条 221
种植业 222
农村产业结构 222
农业产业结构 222
林业 223
畜牧业 223
副业 223
渔业 224
农业布局 224
农业劳动生产率 224
农业区划 224
农业基本建设 225
农业主导部门 225
农业投入机制 225
农村发展战略 225
科技兴农 226
农业综合开发 226
我国农业发展战略 226
包工包产联产计酬 227
农村经济改革 227
农业生产责任制 227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28
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 228
乡镇企业 229
农工商联合企业 229
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229
苏南模式 229
温州模式 230
星火计划 230
丰收计划 230
燎原计划 231
温饱工程 231
农业生产专业化 232
农业生产商品化 232
吨粮田工程 232
菜篮子工程 232
农业服务社会化 233
农产品商品率 233
农产品生产成本 233
农业比较效益原则 234
土地利用与管理 234
土地经营从粗放向集约 234
化发展 234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235
双层经营 235
掠夺式经营 235
土地评价 235
土地商品化 236
土地转包 236
农业劳动力资源 236
专业户 237
农村劳动力转移 237
农村潜在失业 237
农产品合同定购制 238
农副产品奖售政策 238
以工补农 238
粮棉统购统销 238
农产品合同定购“三挂钩” 239
返销粮 239
农村金融 239
7.工业、城市经济现代工业 239
社会主义工业化 240
工业化标准 240
工业化 240
工业产业结构 241
采掘工业 241
加工工业 241
基础工业 242
重工业 242
轻工业 242
企业 243
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协作 243
能源工业 243
企业素质 244
企业行为 244
企业文化 244
企业家 245
企业家精神 245
企业诊断 245
企业活力 246
企业环境 246
企业应变力 246
企业管理 247
企业管理科学化 247
企业管理现代化 247
民主管理 248
目标管理 248
科学管理 248
计划管理 249
生产管理 249
技术管理 249
劳动管理 250
全盘自动化 250
产品质量 250
满负荷工作法 251
专业化分工 251
财务管理 251
成本 252
成本管理 252
成本分析 252
可比产品成本 252
不可比产品成本 253
固定资产有偿占用制 253
企业基金 253
三角债 254
小金库 254
厂内银行 254
“四全”管理 255
企业升级 255
六好企业 255
审计管理 256
无缺点管理 256
无形损耗、有形损耗 256
固定资产更新 257
固定资产折旧 257
鞍钢宪法 257
工业七十条 258
工业学大庆 258
六个优先原则 259
建筑业 259
建筑经济 259
建筑市场 260
建筑业投资包干制和招标承包制 260
城市 260
城市类型 261
城市经济 261
卫星城 262
城市经济结构 262
城市系统结构 262
中心城市 262
城市经济圈 263
城市经济的特点 263
城市经济发展战略 263
城市环境 263
城市土地 264
城市经济效益 264
城市总体规划 264
城市基础设施 264
城市建设综合开发 264
城市环境效益 265
城市社会效益 265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城市经济 265
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266
城市化 266
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 266
网络 266
城乡经济一体化 267
8.物资、商业 267
物资需要 267
物资流通体制 267
物资分配体制 268
物资分配原则 268
物资管理体制改革 268
物资管理现代化 269
物资管理分类 269
国家物资管理机构沿革 270
长线物资和短线物资 270
物资调度与调剂 271
直达供应 271
生产资料的统一调拨 271
物资企业转轨变型 271
物资储备 272
物资平衡 272
物资综合平衡 272
物资服务网点 272
物资供应 273
物资供需衔接 273
物资计划 273
指令性物资计划 273
指导性物资计划 274
宏观物资计划 274
微观物资计划 274
长期物资计划 274
中期物资计划 275
短期物资计划 275
物资计划管理 275
物资计划体系 276
商品流通 276
流通费用 276
商业体制 277
社会主义商业 277
无形贸易、有形贸易 277
我国社会主义商业体制 278
改革 278
贸易货栈 278
商业批发企业 278
商业零售企业 278
选购 279
统购 279
议购 279
社会主义商业企业的岗位责任制 279
订购 280
农商合同制 280
奸商 280
商标 280
9.旅游、服务 280
旅游业 280
新中国的旅游业 281
世界旅游 281
旅游经济 281
旅游经济结构 281
旅游经济学 281
中国旅游业管理体制 282
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82
旅游的社会影响 282
旅游资源 283
旅游城市 283
旅游商品 283
旅游饭店 284
旅游交通 284
旅游服务 284
旅游服务人员素质 284
旅游市场 284
旅游业人才资源的开发 285
旅游业的经济效益 285
服务 285
新兴服务业 286
经济服务化 286
服务业 286
传统服务业 286
服务经济 287
生产性服务 287
咨询公司 287
交通运输业 288
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建设 288
成就 288
公路运输业 289
中国铁路运输业的建设 289
铁路运输 289
水路运输业 290
中国远洋运输业 290
中国港口的建设 291
国际航运公约 292
航空运输 292
中国航空运输的建设 292
国际联运 293
国际航空公约 293
中国管道运输业的建设 293
中国邮电业的建设 294
邮电经济 294
邮电经济核算 294
邮政储蓄 295
邮电通信 295
载波通信 296
微波通信 296
光纤通信 296
卫星通信 296
程控交换 296
消费性服务 297
会计师事务所 297
律师事务所 297
社区服务 297
财政 298
财政职能 298
10.财政、金融 298
服务网点 298
财政管理 299
综合财政 299
财政杠杆 299
财政收入 300
财政支出 300
财政收支平衡 300
预算 301
国家预算 301
国家预算收入 301
国家预算支出 302
岁入 302
岁出 302
财政分配 302
全额预算管理 302
财政补贴 303
财政赤字 303
公债 303
财政政策目标 304
“吃饭财政” 304
建设财政 304
经营型财政 305
赤字财政 305
均衡财政 305
财政体制 305
财政体制改革 306
统收统支 306
财政包干 306
财政“分灶吃饭” 307
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 307
分税制 307
税目 308
税率 308
税种 308
税收 308
主体税种 309
辅助税种 309
中央税地方税共享 309
税 309
工商税 309
关税 310
增值税 310
产品税 310
流转税 310
所得税 311
工商所得税 311
国营企业所得税 311
个人所得税 311
国营企业调节税 312
个人收入调节税 312
全额累进税 313
超额累进税 313
资源税 313
累进税 313
偷税、漏税、抗税 314
税收管理体制 314
减税、免税 314
利改税 315
利税分流 315
税后还贷 315
金融体制 316
国家金融体系 316
金融 316
专业银行 317
专业银行企业化 317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317
中央银行 317
信用合作社 318
存款准备金比率 318
再贴现率 318
银行利息率 318
保值储蓄 319
货币 319
通货 320
人民币的本位 320
货币流通 320
我国货币发行 321
人民币经济发行 321
人民币财政发行 321
货币流通量 321
货币投放 321
货币政策 322
通货膨胀 322
货币回笼 322
信用回笼 322
商品回笼 322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论、成本推进通货膨胀论、结构性通货膨胀论 323
信用膨胀 323
股票价格 324
股票 324
体外循环 324
有价证券 325
证券交易所 325
公开市场业务 325
头寸 325
国际金融 326
外汇 326
汇率 326
购买力平价论 326
汇率机制 327
汇率制度 327
金本位制 327
浮动汇率制 328
汇率政策目标 328
一篮子货币原则 328
特别提款权 328
人民币汇率(汇价) 329
汇率目标区制度 329
外汇牌价 329
外汇管理 330
外汇留成 330
套汇 330
逃汇 330
保险合同 331
强制保险 331
保险标的 331
保险 331
自愿保险 332
财产保险 332
责任保险 332
再保险 332
11.收入、分配、消费社会总产品 333
必要产品 333
剩余产品 333
工业总产值 334
社会总产值 334
总产值 334
农业总产值 335
净产值 335
国民生产总值 335
国民生产净值 336
国内生产总值 336
国民收入 336
国民收入使用额 337
社会主义分配关系 337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分配 337
国民收入超分配 338
社会纯收入 338
企业纯收入 339
国家集中的纯收入 339
可分配总收入 339
社会基金 340
基金 340
分配结构 340
社会扣除 341
六项扣除 341
生产基金 341
流通基金 341
补偿基金 341
文教卫生基金 342
国家管理基金 342
消费基金 342
社会保证基金 343
积累 343
积累基金 344
积累率 344
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344
扩大再生产基金 344
社会保险基金 345
国家储备 345
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 345
社会后备基金 345
新产品试制基金 346
企业生产发展基金 346
援外基金 346
利润 347
毛利 347
毛利率 347
利润总额 347
利润分配 348
利润率 348
利润留成 349
利润包干 349
企业留利分配 349
劳动 349
劳动日 350
劳动报酬 35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形式 350
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 351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规律 352
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 352
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 353
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353
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354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 354
形式 354
社会主义工资 354
工资制度改革 355
工资制度 355
结构工资制 356
浮动工资 356
档案工资 356
工资支出 357
工资总额 357
工资形式 357
工资等级 358
工资基金监督 358
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 358
平均工资 358
工资标准 359
工资级差 359
标准工资 359
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 359
工资性津贴 360
稿酬 360
工龄津贴 360
津贴 360
社员股金分红 361
职工奖励基金 361
物质鼓励 361
物资鼓励与精神鼓励相 361
结合 361
奖金 362
平均主义 362
平等与效率 363
供给制 363
攀比风 364
工商倒挂 364
脑体倒挂 364
铁饭碗 365
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 365
权利 365
分配决定论 365
个人收入 366
经营收入 366
租金 366
房租 366
利息 367
红利 367
股息和红利 367
机会收益 367
寻租 368
地租 368
风险收益 368
合法的资金、资产收入 368
社会主义级差地租 369
收益分配 369
公积金 369
公益金 370
贪污 370
贿赂 370
走穴 371
消费经济 371
消费经济学 371
回扣 371
敲诈勒索 371
消费 372
社会主义消费 372
社会主义消费基金 373
发展生产,保障供给 373
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373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374
消费额 374
生活消费 374
消费水平 374
消费结构 375
消费战略 375
消费模式 375
劳务消费 376
消费心理 376
生存资料 377
生活资料 377
发展资料 377
消费倾向 377
生产性消费 378
非生产性消费 378
消费方式 378
享受资料 378
社会集团消费 379
一要吃饭,二要建设 379
先生产,后基建 379
社会商品购买力 379
消费品 380
生活费用 380
潜在商品购买力 380
恩格尔系数 381
消费信用 381
信用卡 381
超前消费 382
12.对外经济关系 382
对外经济关系 382
国际分工 382
世界市场 382
马克思主义国际价值论 383
比较价值 383
比较利益学说 383
世界平均的劳动生产率 384
国际经济新秩序 384
欧洲经济共同体 384
经互会 385
经济一体化 385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386
平等互利 386
亚洲四小龙 386
国际关贸总协定 386
对外开放 387
对外经济发展战略 387
外向型经济 387
内向型经济 387
进口替代(模式) 388
出口导向(模式) 388
负债发展模式 388
国际贸易 389
“输出立国”方针 389
国际经济大循环 389
利用外资 389
以进养出 390
技术贸易 390
广交会 390
三来一补 390
补偿贸易 390
国际租赁 391
国际收支差额 391
国际贸易差额 391
自由贸易(政策) 392
保护贸易(政策) 392
超保护贸易(政策) 392
普惠制(普惠税) 392
经济制裁 393
对外贸易体制 393
特惠制(特惠税) 393
最惠国待遇 393
对外贸易统制 394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394
外向型企业 395
统一对外 395
外贸补贴 395
工贸结合 395
技贸结合 395
贸易许可证制度 396
走私 396
进出口代理制 396
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 396
对外技术交流 397
专有技术 397
专利技术 397
技术引进项目的可行性 397
研究 397
对外资金交流 398
国际资本移动与流动 398
盲目引进 398
国际信用 399
国际资金市场 399
国际金融市场 399
国际金融组织 399
世界银行 400
资金输出 400
资本输出 400
商品输出 400
投资方向 401
投资资格 401
国际投资法 401
投资环境 401
投资比例 402
投资方式 402
工业产权投资 402
注册资本 402
涉外税收优惠 402
合作开发 403
外商独资经营企业 403
三资企业 403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403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403
外汇贷款 404
政府间贷款 404
商业银行贷款 404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405
外债偿还能力 405
利用外资战略 405
国际劳务合作 406
国际承包工程 406
中国对外援助的八项 406
原则 406
国际招标和投标 406
对外贸易仲裁 407
经济特区 407
自由贸易区 408
特区经济发展战略 408
特区经济 408
出口加工区 409
经济技术开发区 409
《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 409
特区用工制度 409
特区货币制度 410
深圳经济特区 410
珠海经济特区 410
汕头经济特区 411
沿海开放城市 411
海南经济特区 411
厦门经济特区 411
经济开放区 412
丝绸之路 412
蛇口模式 412
深圳模式 413
政治制度 414
三、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1.政治制度、政治建设政治 414
政治思想 415
政治关系 415
政治学 415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416
国家 416
国家职能 416
国家主权 417
国家义务 417
国家权力 417
阶级 418
阶级斗争 418
敌我矛盾 418
人民内部矛盾 418
政治战略 419
政体 419
政治领导 419
国体 419
阶层 419
政治策略 420
政治权力 420
政策 420
政治组织 420
政党 420
政党的执政模式 421
执政党 421
政党制度 421
一党制 422
多党制 422
无产阶级专政 422
人民民主专政 423
工农联盟 423
“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423
“以阶级斗争为纲” 423
资产阶级自由化 424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 424
拨乱反正 424
“和平演变” 425
政治运行机制 425
人民代表大会制 426
人大常委会 426
议行合一 426
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制度 427
国家结构 427
委员制 427
政府机构 428
中央政府 428
地方政府 428
国家机器 428
国家元首 429
国家主席制 429
国务院 429
行政监督 430
行政咨询 430
总理负责制 430
行政领导 430
行政决策 431
行政决策体制 431
行政授权 431
行政机关 432
行政管理 432
行政管理学 432
领导学 432
关系学 433
社会团体 433
中华全国总工会 433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434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 434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 434
中国少年先锋队 435
人民调解委员会 435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435
治安保卫委员会 436
城市居民委员会 436
城市街道办事处 436
乡人民政府 437
村民委员会 437
工厂管理委员会 437
2.民主政治、法制建设民主 437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438
资产阶级民主 438
社会主义民主 438
民主权利 439
政治民主 439
舆论监督 439
自由 440
纪律 440
人权 440
劳动权 440
选举制度 441
选民 441
受教育权 441
直接选举 442
差额选举 442
比例选举 442
普选制 443
政治参与 443
政治权利 443
政治意识 443
分权与制衡原则 444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444
《人权和公民权利宣 445
言》 445
法 445
法制 445
法治 446
法人制度 446
法系 446
禁止性规范与授权性规范 447
法律规范 447
法学 447
法律 447
法律意识 448
法律行为 448
法律责任 448
法律关系 448
法律体系 449
社会主义法制 449
法制建设 449
立法 450
立法机关 450
司法 450
执法 450
遵守法纪 451
法律监督 451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51
法制观念 452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52
以言代法 452
法治与人治 452
民主与法制 453
宪法 45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54
国家法 454
刑法 45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454
则 455
民事诉讼法 455
民法 45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 45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 456
刑事诉讼法 456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456
经济法 457
经济立法 457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457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457
审计机关 458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 458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458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459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矿产 459
资源法 459
税法 459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460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 460
工商行政管理 460
行政法 461
行政法规 461
企业法 46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6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46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462
行政诉讼 46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46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463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46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 464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464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464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 465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465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465
公证制度 466
律师制度 466
仲裁 466
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罪 466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 467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467
危害公共安全罪 467
罪 468
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 468
反革命罪 468
侵犯财产罪 468
妨害婚姻、家庭罪 469
渎职罪 469
剥夺政治权利 469
正当防卫 469
综合治理 470
政治体制 470
5.政治体制改革 470
劳动改造 470
劳动教养 470
政治模式 471
政治体制改革 471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471
政治透明度 472
政治民主化 472
官本位 473
官僚主义 473
官僚政治 473
决策的现代化、科学化、高效化、民主化 473
特权思想 474
腐败现象 474
以权谋私 474
家长制作风 474
一言堂 475
我国的干部人事制度 475
终身制 475
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476
干部选聘合同制 476
一长制体制 476
首长负责制 476
任人为亲与任人为贤 477
领导班子结构优化 477
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477
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 477
中国政务类公务员 478
中国国家公务员分类 478
中国业务类公务员 479
公务员的权利 479
公务员的义务 479
4.阶级、阶层、社会群体各类公民人民 480
公民 480
工人阶级 480
无产阶级 481
农民阶级 481
资产阶级 481
小资产阶级 481
资本家 482
资本家代理人 482
地主阶级 482
富农阶级 482
个体手工业工人 483
全民所有制工人 483
集体所有制工人 483
工人 483
产业工人 483
农民 484
农民工 484
小业主 484
个体商贩 484
私人企业主 484
领袖 485
离休干部 485
群众 485
职员 485
干部 485
知识分子 485
宗教领袖 486
神职人员 486
盲流 486
敌人 486
刑事犯罪分子 487
投机倒把分子 487
劳动教养人员 487
反革命分子 487
盗窃分子 487
贫污分子 487
叛国投敌分子 488
特务分子 488
间谍 488
5.社会主义的外交外交 488
外交路线 488
外交格局 488
国际社会 489
国际关系 489
缓和 489
南北对话 489
和平 490
和平运动 490
发展问题 491
冷战 491
和平问题 491
国际组织 492
联合国 492
中国与联合国 492
霸权主义 493
大国沙文主义 493
第三世界 493
南南合作 494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94
万隆会议十项原则 494
“乒乓外交” 494
《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495
国际政治新秩序 495
6.社会主义的国防国防 495
国防观念 496
国防现代化 496
国防建设 496
国防教育 497
国防体制 497
大民武装 497
我国的武装力量体制 498
中国人民解放军 498
军种 499
兵种 499
中央军委 499
陆军 500
空军 500
海军 500
武警部队 500
特种部队 501
我国的兵役制度 501
义务兵 501
志愿兵 501
军衔制 502
复员转业军人 502
现役军人 502
超期服役 502
文职干部 503
军官 504
士兵 504
拥政爱民 504
拥军优属 504
三支两军 505
军民共建 505
军地两用人才 506
军事训练 506
军事组织 506
军事计划 506
两不怕精神 506
国防工业建设 507
智密区 507
百万大裁军 507
老山精神 507
麦克马洪线 508
兵器工业 508
国防科学技术建设 508
边防 508
军国主义 509
武装入侵 509
7.社会主义爱国统一战线统一战线 509
《告台湾同胞书》 510
一国两制 510
国际反帝统一战线 510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 511
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511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512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513
统战对象 513
民主党派 513
无党派民主人士 514
少数民族上层人士 514
宗教界爱国人士 51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515
8.人民政协、民主党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515
台湾同胞 5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 51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516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517
中国民主同盟 517
中国民主建国会 517
中国民主促进会 518
中国农工民主党 518
中国致公党 518
九三学社 519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519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 520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 520
会 520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 520
会 520
民族学 521
9.民族、宗教、侨务民族 521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521
中华民族 522
民族关系 522
民族政策 522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523
民族工作 523
民族区域自治 5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5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524
种族歧视 525
狭隘民族主义 525
大汉族主义 525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526
宗教 526
宗教和民族 526
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 527
我国的主要宗教 527
宗教信仰自由 528
宗教政策 528
佛教 528
伊斯兰教 528
基督教 528
侨务工作 529
侨务政策 529
华侨、归侨、侨眷 529
外籍华人 530
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意识形态、伦理道德人际关系意识形态 531
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531
唯物主义 531
历史唯物主义 532
辩证唯物主义 532
唯心主义 532
共产主义思想 533
文明 533
精神文明 533
物质文明 53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534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534
道德 535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 535
战略 535
道德的本质 536
道德价值 536
道德规范 536
道德的阶级性 537
道德的社会作用 537
道德修养 537
道德品质 538
日常生活道德 538
社会公德 538
真、善、美 538
心灵美 539
行为美 539
良心 539
无产阶级道德 540
人格 540
国格 540
自尊心 540
资产阶级道德 541
共产主义道德 541
封建社会道德 541
五种革命精神 542
献身精神 542
精神境界 542
精神支柱 542
精神生活 542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543
雷锋精神 543
民族精神 543
延安精神 544
南泥湾精神 544
主人翁精神 545
大庆精神 545
老黄牛精神 545
伦理 546
论 546
精神无用论与精神万能 546
引滦精神 546
思想观念 547
自然经济观念 547
封建观念 547
伦理学 547
产品经济观念 548
商品经济观念 548
民主意识 548
人生观 549
资产阶级人生观 549
共产主义人生观 549
理想 550
共产主义理想 550
共产主义信仰 550
两个彻底决裂 551
共产主义世界观 551
真理标准 551
理解万岁 552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552
《理想国》 552
自我实现的伦理学 553
振兴中华 553
人生价值 553
自我完善 553
价值观念 554
社会价值观 555
爱国主义 555
国际主义 555
人本主义 556
人文主义 556
人道主义 556
利己主义 557
个人主义 557
个人利益 557
合理利己主义 558
助人为乐 558
克己奉公 558
自由主义 559
功利主义 559
无政府主义 559
享乐主义人生观 559
自由、平等、博爱 560
非道德主义 560
非理性主义 560
虚无主义 561
存在主义 561
西方马克思主义 561
公私观 562
公而忘私 562
假公济私 562
苦乐观 563
革命乐观主义 563
荣辱观 563
生死观 564
审美观 564
幸福观 564
家庭 565
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 565
社会规范 565
人际关系 565
社会生活秩序 566
社会风气 566
习惯势力 566
崇洋媚外 567
民风 567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567
生活方式 568
社会主义生活方式 568
资产阶级生活方式 568
“五讲四美三热爱”文明礼貌活动 569
文明礼貌行为 569
活方式 569
社会公共生活准则 569
文明、健康、科学的生 569
“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 570
“一切向钱看” 570
2.科学、教育、人才科学 570
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 571
现 571
科技战略 571
自然科学 571
社会科学 572
基础科学 572
农业科学 572
海洋科学 573
边缘科学 573
原子能科学 573
能源科学 573
管理科学 574
决策科学 574
行为科学 574
领导科学 575
政治科学 575
可行性研究 575
软科学 576
经济科学 576
军事科学 576
跨学科研究 577
交叉学科 577
生物工程 577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578
高技术 578
技术开发 578
信息社会 579
信息革命 579
新技术革命 579
系统思维 580
技术转移 580
硬技术和软技术 580
思想库 581
办公室自动化 581
知识产业 581
系统工程 582
适用技术 582
成功 582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582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 583
卫星 583
南极科学考察 583
大亚湾核电站 583
正负电子对撞机 583
长征运载火箭商业化 583
火炬计划 584
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方 584
针 584
《世界面临挑战》 585
《第三次浪潮》 585
后工业社会 585
《大趋势》 586
教育 586
教育经济学 586
教育与就业 587
教育形式与就业形式 587
教育与劳动能力 587
智能要素 588
最佳智能结构 588
教育与智力开发 588
智力投资的资源利用 589
教育投资的利用效率 589
教育的经济效益 589
革命传统教育 590
思想政治教育 590
新技术革命与教育 590
比较教育学 591
学习雷锋活动 591
思想政治工作 591
教育未来学 592
教育制度 592
教育方针 59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593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593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593
我国的教育方针 593
高教六十条 594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594
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战略 594
目标 594
我国的教育结构 595
我国教育结构的调整 595
基础教育 595
职业教育 596
成人教育 596
义务教育 596
高等教育 597
终身教育 597
特殊教育 597
第一课堂教育 598
第二课堂教育 598
美育 598
校风 598
讲师团 599
教师节 599
因材施教原则 599
循序渐进教学原则 600
教育评估 600
教师能力素质 600
逆反心理 601
厌学风 601
教书育人 601
个人全面完整地发展 601
片面追求升学率 602
当代中国青年的地位、作用和历史使命 602
人才 602
人才能级原则 603
人才考核 603
人才结构 603
人才素质 603
人才学 603
现代科学发展与人才 604
开发 604
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 604
社会主义人才的基本 605
素养 605
天才 605
通才 605
人才链 606
智慧圈 606
潜人才 606
T型人才 607
最佳创造年龄 607
人才管理 608
人才外流 608
又红又专 608
“三八”红旗手 609
专业技术职务 609
全国劳动模范 609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610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 610
一部分 610
3.文化、体育、卫生文化 610
文化生活 610
文化传统 611
对外文化交流 611
艺术 611
社会主义文艺 612
文艺路线 612
文学 612
文艺方针 612
文化事业 612
文艺战线上的阶级斗争 613
文艺的普及和提高 613
批判地继承祖国文化遗产 613
民族风格、民族形式 613
考古 614
文物保护 614
学术民主 614
艺术民主 614
文艺理论 615
形象思维 615
现实主义 615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615
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 616
浪漫主义 616
批判现实主义 616
自然主义 617
典型 617
典型化 617
艺术概括 617
虚构 617
文艺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617
新闻 618
新闻导向 618
报告文学 618
纪实文学 619
文艺题材和表现手法 619
公式化概念化倾向 619
文艺工作者的思想革命 619
化 619
坚持“二为”方向 620
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620
要教育人民,必须自己先受教育 620
人民需要艺术工艺术更需要人民 620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621
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621
“扫黄”斗争 621
“黑线”专政 622
“无为而治” 622
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 622
扫除“六害”斗争 622
体育 623
体育运动 623
体育科学 623
体育运动项目 624
体育教育 624
民间体育 624
古代体育 624
新中国的体育事业 624
方针 625
中国体育组织机构 625
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625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 626
体育协会 626
体育俱乐部 626
体育制度 627
运动员技术等级制度 627
裁判员技术等级制度 627
教练员技术等级制度 627
运动训练 628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628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628
运动竞赛 629
奥林匹克运动会 629
全国运动会 629
亚洲运动会 629
世界运动会 630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630
世界中学生运动会 630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630
新兴力量运动会 630
奥运会战略 631
零的突破 631
卫生事业 631
卫生经济学 631
卫生发展战略 632
卫生服务需求 632
卫生资源 632
卫生事业所有制结构 632
卫生组织机构 633
卫生事业管理体制 633
卫生经济责任制 633
医院技术经济责任制 634
健康投资的经济效益 634
健康投资的社会效益 634
中医中药事业 634
医疗市场 635
现代医药事业 635
赤脚医生 636
我国医疗保健制度 636
中西医结合 636
五、社会主义时期党的建设1.建国以来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和重要会议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638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 638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638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639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639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639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640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640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640
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 641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641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 641
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 642
中共十三届六中全会 642
党的政治建设 643
党的思想建设 643
2.党的建设 643
党的建设 643
党自身建设的改革 644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644
《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644
党风 645
整党整风 645
党性 645
党内思想斗争 645
“三要三不要” 646
机会主义 646
教条主义 646
主观主义 647
宗派主义 647
党内民主 647
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建设 648
党纪 648
“三不主义” 648
党的组织建设 648
个人崇拜 649
党的组织权力化 649
坚持党性,反对派性 649
党的集体领导原则 649
党的作风建设 650
党的三大作风 650
新时期的党风建设 650
群众路线 651
理论联系实际 651
密切联系群众 651
群众观点 652
批评与自我批评 652
党的民主作风 652
3.党的各级组织 652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652
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653
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 653
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653
中共中央书记处 654
党的中央组织 654
党的地方组织 654
党的基层组织 655
党组 655
党委 655
党总支 656
党支部 656
4.党员 656
共产党员 656
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 656
共产党员的素质 657
共产党员的修养 657
党员的义务 658
党费 658
党员的权利 658
党员个人与组织的关系 659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 659
作用 659
发展新党员 660
党员誓词 660
预备党员 660
党员重新登记 660
退党 661
党纪处分 661
六、关于国情、建设、发展的资料图表1.社会主义制度综合简况图表国家机构之间相互关系表 662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社会学与人类生活 社会问题解析 第11版》(美)James M. Henslin(詹姆斯·M. 汉斯林)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凯恩斯文集 第13卷 社会、政治和文学论集》严忠志译 2018
- 《社会资本与村庄治理转型的社区机制》张国芳等著 2019
- 《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机制研究》阮晓莺著 2019
- 《社会文化系统中的翻译》姜秋霞,杨正军 2019
- 《社会工作专业英语》俞炎燊 2019
- 《汉语成语词典》宋永培,端木黎明编著 2017
- 《天韵社曲谱 上》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编 2019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国陈设艺术史》赵囡囡著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清至民国中国西北戏剧经典唱段汇辑 第8卷》孔令纪 2018
- 《中国少数民族唢呐教学曲选》胡美玲编 2019
- 《莼江曲谱 1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