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清代词学的建构
清代词学的建构

清代词学的建构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宏生著(南京大学文学院)
  • 出 版 社: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806430385
  • 页数:374 页
图书介绍:
《清代词学的建构》目录

导言 1

第一章政治内涵的深度和广度 1

第一章政治内涵的深度和广度 1

导言 1

目 录 1

目 录 1

第一节遗民词人的风骨 2

第一节遗民词人的风骨 2

第二节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8

第二节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8

第三节鸦片战争前后的爱国词 14

第三节鸦片战争前后的爱国词 14

第四节常州派词学理论的具体实践 22

第四节常州派词学理论的具体实践 22

第五节 鸦片战争前后的爱国词在词史发展上的意义 28

第五节 鸦片战争前后的爱国词在词史发展上的意义 28

第一节《乐府补题》的复出与词坛的接受 32

第一节《乐府补题》的复出与词坛的接受 32

第二章咏物词的传承与开拓 32

第二章咏物词的传承与开拓 32

第二节《乐府补题》与《茶烟阁体物集》的比较 34

第二节《乐府补题》与《茶烟阁体物集》的比较 34

第三节朱彝尊对比兴寄托的体认 38

第三节朱彝尊对比兴寄托的体认 38

第四节社会政治现实的影响 42

第四节社会政治现实的影响 42

第五节对传统的偏离与超越 47

第五节对传统的偏离与超越 47

第六节强烈的创新求变意识 51

第六节强烈的创新求变意识 51

第七节创新的意义与代价 55

第七节创新的意义与代价 55

第八节结语 58

第八节结语 58

第三章艳词的发展和新变 60

第一节艳词溯源 60

第一节艳词溯源 60

第三章艳词的发展和新变 60

第二节《花间集》的特色和价值 63

第二节《花间集》的特色和价值 63

第三节宋室南渡之后的声色之求 66

第三节宋室南渡之后的声色之求 66

第四节《静志居琴趣》所表现的新变化 71

第四节《静志居琴趣》所表现的新变化 71

第五节政治内涵和教化功能 76

第五节政治内涵和教化功能 76

第六节结语 81

第六节结语 81

1.《静志居琴趣》的创作动机 82

附关于朱彝尊《静志居琴趣》的探索 82

1.《静志居琴趣》的创作动机 82

附关于朱彝尊《静志居琴趣》的探索 82

2.《静志居琴趣》的基本内容 84

2.《静志居琴趣》的基本内容 84

3.《静志居琴趣》中感情轨迹的复杂性 88

3.《静志居琴趣》中感情轨迹的复杂性 88

4.《静志居琴趣》的结构特色 91

4.《静志居琴趣》的结构特色 91

第四章理论与创作的交互影响 95

第一节张惠言从事词学探讨的时间 95

第一节张惠言从事词学探讨的时间 95

第四章理论与创作的交互影响 95

第二节表现手法的突破 97

第二节表现手法的突破 97

第三节以赋法入词的尝试 100

第三节以赋法入词的尝试 100

第四节风格的矛盾与互补 103

第四节风格的矛盾与互补 103

第五节结语 108

第五节结语 108

第五章诗境的复归与词境的发现 112

第一节“沉郁”说的基本内涵 112

第一节“沉郁”说的基本内涵 112

第五章诗境的复归与词境的发现 112

第二节“沉郁”说所接受的诗学传统 117

第二节“沉郁”说所接受的诗学传统 117

第三节“沉郁”诸词的创作特征 120

第三节“沉郁”诸词的创作特征 120

第四节独占性和多样性 124

第四节独占性和多样性 124

第五节“沉郁”说与《风》、《骚》的关系 126

第五节“沉郁”说与《风》、《骚》的关系 126

第六节“沉郁”说与“格调”说的关系 131

第六节“沉郁”说与“格调”说的关系 131

第七节 明确的创作指导意识 135

第七节 明确的创作指导意识 135

第八节结语 138

第八节结语 138

第六章清词流派的发展状况及其文化特性 140

第六章清词流派的发展状况及其文化特性 140

第一节清词流派概说 140

第一节清词流派概说 140

第二节地域性特征 142

第二节地域性特征 142

第三节批判性意识 148

第三节批判性意识 148

第四节阶段性发展 152

第四节阶段性发展 152

第五节渗透与中和 160

第五节渗透与中和 160

第七章清代妇女词的繁荣及其成就 164

第七章清代妇女词的繁荣及其成就 164

第一节题材的拓展 165

第一节题材的拓展 165

第二节风格的多样 170

第二节风格的多样 170

第三节手法的丰富 175

第三节手法的丰富 175

第四节繁荣原因的初步探索 180

第四节繁荣原因的初步探索 180

第八章选本:独特的批评形式 185

第八章选本:独特的批评形式 185

第一节《倚声初集》与清初词学观念的转变 185

第一节《倚声初集》与清初词学观念的转变 185

一、重要的文献价值 186

一、重要的文献价值 186

二、推尊词体的观念 191

二、推尊词体的观念 191

三、超越前代的意识 194

三、超越前代的意识 194

四、作品意蕴的提升 199

四、作品意蕴的提升 199

一、张、黄的年辈和时代 206

第二节《词选》和《蓼园词选》的性质、显晦及其相关诸问题 206

一、张、黄的年辈和时代 206

第二节《词选》和《蓼园词选》的性质、显晦及其相关诸问题 206

二、对《风》、《骚》和比兴寄托的推重 207

二、对《风》、《骚》和比兴寄托的推重 207

三、《词选》和《蓼园词选》之间有无传承关系? 210

三、《词选》和《蓼园词选》之间有无传承关系? 210

四、《蓼园词选》的特色 215

四、《蓼园词选》的特色 215

五、《蓼园词选》被忽略的原因 221

五、《蓼园词选》被忽略的原因 221

六、结语 227

六、结语 227

附《倚声初集》中王士祯词论辑录 230

附《倚声初集》中王士祯词论辑录 230

附录清词年表初编 288

附录清词年表初编 288

主要征引书目 361

主要征引书目 361

后记 371

后记 37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