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常见病中成药疗法
常见病中成药疗法

常见病中成药疗法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育杰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117035854
  • 页数:671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妇产科学下一篇:喉科学 第2版
《常见病中成药疗法》目录

医理药理篇 3

第一章 医门导论 3

第一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3

一、整体观念 3

二、辨证论治 6

第二节 阴阳学说 8

一、阴阳的基本特征和概念 8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9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0

第三节 藏象学说 14

一、五脏 14

二、六腑 23

第四节 气血津液 26

一、气 26

二、血 29

三、津液 30

第五节 病因 31

一、六淫 32

二、疠气 37

三、七情内伤 37

四、饮食不节 38

五、劳逸过度 39

六、外伤 40

七、痰饮 41

八、瘀血 42

第二章 辨治纲要 44

第一节 辨证 44

一、八纲辨证 44

二、气血津液辨证 48

三、脏腑辨证 54

第二节 防治原则 67

一、预防原则 67

二、治疗原则 68

第三章 方药概说 76

第一节 中药性能 76

一、性和味 76

二、升降浮沉 77

三、归经 78

第二节 中药配伍 79

第三节 组方原则和变化 80

一、组方原则 80

二、组方变化 81

二、秦汉时期 83

一、先秦时期 83

第一节 中成药的起源与发展 83

第四章 中成药简论 83

三、隋唐时期 84

四、宋代 84

五、金元时期 84

六、明代 85

七、清代 85

八、现代 85

第二节 中成药的命名与分类 86

一、中成药的命名 86

二、中成药的分类 88

第三节 中成药的剂型 89

一、丸剂 90

二、散剂 91

六、酊剂 92

五、酒剂 92

四、丹剂 92

三、煎膏剂(膏滋) 92

七、露剂 93

八、锭剂 93

九、茶剂 93

十、片剂 93

十一、颗粒剂(冲剂) 94

十二、胶囊剂 94

十三、糖浆剂 94

十四、合剂(包括口服液) 95

十五、膏药 95

十六、橡胶膏剂 95

十七、软膏剂 95

一、中成药的用量 96

第四节 中成药的用量用法 96

十八、注射剂 96

二、中成药的用法 97

三、服药时间 97

四、服药饮食禁忌 98

辨证论治篇 101

第一章 内科病证 101

第一节 感冒 101

第二节 咳嗽 107

第三节 喘证、哮证 115

第四节 肺痨 123

第五节 胸痹 127

第六节 心悸 131

第七节 失眠 134

第八节 胃脘痛 139

第九节 腹痛 147

第十节 呕吐 152

第十一节 呃逆 158

第十二节 泄泻 161

第十三节 痢疾 168

第十四节 便秘 173

第十五节 胁痛 179

第十六节 头痛 183

第十七节 眩晕 188

第十八节 健忘 194

第十九节 中风 196

第二十节 消渴 200

第二十一节 水肿 204

第二十二节 淋证 208

第二十三节 遗精 210

第二十四节 阳痿、早泄 213

第二十五节 腰痛 216

第二十六节 痹证 222

第二十七节 痿证 227

第二十八节 郁证 231

第二十九节 内伤发热 234

第三十节 汗证 240

第二章 妇产科病证 243

第一节 月经先期 243

第二节 月经后期 248

第三节 月经先后不定期 253

第四节 月经过少 255

第五节 闭经 259

第六节 月经过多 266

第七节 崩漏 269

第八节 痛经 275

第九节 带证 280

第十节 恶阻 285

第十一节 胎漏、胎动不安 288

第十二节 产后恶露不尽 292

第十三节 产后腹痛 296

第十四节 产后关节痛 299

第十五节 缺乳 302

第十六节 乳汁自出 304

第十七节 产后大便难 306

第十八节 阴挺 308

第十九节 不孕症 310

第三章 儿科病证 318

第一节 感冒 318

第二节 咳嗽(附:顿咳) 324

第三节 水痘 329

第四节 痄腮 333

第五节 惊风 336

第六节 厌食 341

第七节 食积 343

第八节 泄泻 346

第九节 疳证 352

第十节 五迟、五软 356

第十一节 口疮 361

第十二节 鹅口疮 363

第十三节 遗尿 365

第十四节 夜啼 369

第四章 皮外科病证 372

第一节 疖(附:痈) 372

第二节 疔疮 377

第三节 蛇串疮 380

第四节 湿疮 382

第五节 瘾疹 386

第六节 白庀 390

第七节 粉刺 396

第八节 油风 400

第九节 瘰疬 404

第十节 瘿 408

第十一节 乳癖 410

第十二节 黧黑斑 414

第十三节 痔疮 416

第十四节 烧伤 420

第十五节 跌打伤 421

第十六节 蛇伤 424

第一节 目赤肿痛 426

第五章 五官科病证 426

第二节 目涩 429

第三节 目痒 432

第四节 青盲 434

第五节 旋耳疮 438

第六节 耳鸣、耳聋 441

第七节 鼻渊 446

第八节 鼻衄 449

第九节 鼻疔 453

第十节 喉痹、喉蛾 456

第十一节 喉喑 460

第十二节 牙痛 464

第十三节 口疮 468

一、人参归脾丸 475

第一节 人参系列中成药 475

第一章 系列中成药 475

鉴方别药篇 475

二、人参健脾丸 476

三、人参保肺丸 477

四、人参养荣丸 477

五、人参固本丸 478

六、人参再造丸 479

七、人参鹿茸丸 480

八、人参蛤蚧散 480

第二节 地黄系列中成药 481

一、六味地黄丸 481

二、都气丸 482

四、麦味地黄丸(八仙长寿丸) 483

三、知柏地黄丸(知柏八味丸) 483

五、杞菊地黄丸 484

六、归芍地黄丸 485

七、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 485

八、明目地黄丸 486

第三节 牛黄系列中成药 487

一、安宫牛黄丸 487

二、牛黄清心丸 487

三、牛黄清胃丸 488

四、牛黄降压丸 489

五、牛黄清火丸 490

六、牛黄镇惊丸 490

七、牛黄抱龙丸 491

十、牛黄上清丸 492

第四节 香砂系列中成药 492

九、牛黄解毒丸 492

八、牛黄清热散 492

一、香砂枳术丸 493

二、香砂养胃丸 493

三、香砂平胃丸 494

四、香砂六君子丸 495

第五节 上清系列中成药 495

一、牛黄上清丸 496

二、黄连上清丸 496

三、芎菊上清丸 497

四、明目上清丸 498

第六节 解毒系列中成药 499

一、银翘解毒丸 499

二、羚翘解毒片 500

四、牛黄解毒丸 501

三、清瘟解毒丸 501

第七节 清肺系列中成药 502

一、羚羊清肺丸 502

二、养阴清肺丸 503

三、解肌清肺丸 504

四、儿童清肺丸 504

五、清肺抑火丸 505

一、感冒清热冲剂与感冒退热冲剂 507

第一节 名称相近的中成药药对 507

第二章 中成药药对的鉴别 507

二、通宣理肺丸与参苏理肺丸 508

三、止嗽定喘丸、止嗽化痰丸与定喘止嗽金丹 510

四、人参归脾丸与人参健脾丸 512

五、保和丸与越鞠保和丸 514

六、开胸顺气丸与搜风顺气丸 515

七、木香槟榔丸与木香顺气丸 517

八、舒肝丸与舒肝止痛丸 518

九、左归丸与右归丸 520

十、金锁固精丸与锁阳固精丸 522

十一、通窍耳聋丸与耳聋左慈丸 523

十二、天王补心丹与柏子养心丸 525

十三、牛黄清心丸与万氏牛黄清心丸 527

十四、黄连上清丸与黄连羊肝丸 529

十五、大活络丹与小活络丹 530

十六、大败毒膏与小败毒膏 532

十七、益母丸与八珍益母丸 534

十八、至宝丹与至宝锭 536

十九、肥儿丸与肥儿散 537

二十、牛黄抱龙丸、琥珀抱龙丸与金黄抱龙丸 539

第二节 加味中成药药对 541

一、左金丸与加味左金丸 541

二、保和丸与加味保和丸 543

三、香连丸与加味香连丸 544

四、逍遥丸与加味逍遥丸 546

五、理中丸与附子理中丸 547

六、枳术丸与香砂枳术丸 548

七、八珍丸与十全大补丸 550

八、益母草膏与加味益母草膏 551

非处方药篇 557

第一章 概述 557

第一节 非处方药的含义 557

第二节 非处方药的发展沿革 558

第三节 实行药品分类管理的意义 558

第四节 应用非处方药的自我药疗 560

第五节 非处方药的特点 560

四、实用性 561

三、稳定性 561

二、可靠性 561

一、安全性 561

五、方便性 562

六、大众性 562

第六节 怎样正确使用非处方药 562

第二章 内科用药 564

第一节 感冒类药 564

一、风寒感冒冲剂 564

二、荆防冲剂 565

三、感冒清热颗粒(冲剂) 565

四、风热感冒冲剂 565

七、银翘解毒片 566

八、银柴颗粒 566

六、桑菊感冒片 566

五、羚翘解毒丸 566

九、参苏丸 567

十、午时茶颗粒(冲剂) 568

十一、柴胡口服液 568

十二、板蓝根颗粒(冲剂) 569

十三、双黄连口服液 569

第二节 暑湿类药 569

一、广东凉茶 569

二、藿香正气水 570

三、六合定中丸 571

四、清凉油 571

五、十滴水 572

六、清凉含片 572

第三节 咳嗽类药 573

一、川贝清肺糖浆(川贝清肺露) 573

七、仁丹 573

二、二母宁嗽丸 574

三、通宣理肺丸 574

四、橘红片 574

五、养阴清肺膏 574

六、百合固金丸 575

七、苏子降气丸 575

八、止嗽定喘口服液 575

九、川贝止咳露 575

十、秋梨润肺膏 576

第四节 中风后遗症类药 576

一、消栓通络片 576

二、山楂精降脂片 577

三、绞股蓝总甙片 577

二、清眩丸 578

三、薄荷锭 578

第五节 眩晕类药 578

一、脑立清丸 578

第六节 头痛类药 579

一、芎菊上清丸 579

二、黄连上清丸 579

三、牛黄上清丸 579

第七节 郁证类药 579

柴胡舒肝丸 579

第八节 食滞类药 580

一、香砂枳术丸 580

二、大山楂丸 580

三、加味保和丸 580

一、香砂养胃丸 581

第九节 胃痛类药 581

五、神曲茶(六曲茶) 581

四、木香顺气丸 581

二、加味左金丸 582

三、香砂平胃颗粒 582

四、温胃舒胶囊 582

五、养胃舒胶囊 582

六、气滞胃痛冲剂 582

七、胃得安片 582

八、六味安消散 583

九、胃苏冲剂 583

第十节 便秘类药 583

一、麻仁丸 583

二、麻仁润肠丸 584

三、五仁润肠丸 584

一、葛根芩连片 585

二、香连片 585

第十一节 腹泻类药 585

四、苁蓉通便口服液 585

第十二节 虚证类药 586

一、补中益气丸 586

二、阿胶补血膏 586

三、八珍丸 586

四、人参养荣丸 587

五、人参归脾丸 587

六、十全大补丸 587

七、龟鹿二仙膏 587

八、桂附地黄丸 587

九、六味地黄丸 587

十五、阿归养血颗粒 588

十四、人参健脾丸 588

十三、附子理中丸 588

十二、参苓白术散 588

十一、知柏地黄丸 588

十、五子衍宗丸 588

第十三节 失眠类药 589

一、养血安神丸 589

二、枣仁安神颗粒(冲剂) 589

三、脑乐静 589

第三章 外科用药 591

第一节 烫伤类药 591

一、烧伤喷雾剂 591

二、京万红 591

第二节 冻伤类药 592

风痛灵 592

风油精 593

第三节 虫咬类药 593

第四节 疖疮类药 594

一、如意金黄散 594

二、三黄膏 594

三、小败毒膏 595

四、泻毒散 595

第五节 痔疮类药 595

一、地榆槐角丸 595

二、槐角丸 595

三、痔疮外洗药 596

四、马应龙麝香痔疮膏 597

第四章 骨伤科用药 598

第一节 慢性软组织扭挫伤类药 598

一、跌打活血散 598

四、三七片 599

二、活血止痛散 599

三、跌打丸 599

五、养血荣筋丸 600

六、跌打损伤丸 601

七、克伤痛搽剂 601

第二节 腰腿痛类药 602

一、风湿痛药酒(风湿骨痛药酒) 602

二、活络止痛丸 603

三、木瓜酒 603

四、伤湿止痛膏 604

五、史国公药酒 605

六、驱风油 605

二、调经止带丸 606

一、当归丸 606

第一节 月经不调类药 606

第五章 妇科用药 606

三、止血片 607

四、七制香附丸 608

五、益母草膏 608

六、加味逍遥丸 608

七、八珍益母丸 608

八、乌鸡白凤丸 608

九、当归红枣颗粒 608

十、艾附暖宫丸 609

第二节 痛经类药 609

一、妇科得生丸 609

二、痛经丸 609

三、元胡止痛片 610

四、妇康片 610

六、四物合剂 611

五、妇康宝口服液 611

第六章 儿科用药 612

第一节 小儿感冒类药 612

一、小儿感冒颗粒 612

二、小儿热速清口服液 612

三、金银花露 613

四、导赤丸 613

第二节 小儿咳嗽类药 613

一、小儿咳喘灵冲剂 613

二、解肌宁嗽丸 614

三、健儿清解液 614

四、儿童咳液 615

五、儿童清肺口服液 615

二、小儿消食片 616

一、健胃消食片 616

第三节 厌食类药 616

三、小儿健胃糖浆 617

四、小儿喜食糖浆 617

五、启脾丸 618

六、小儿胃宝丸 618

七、婴儿素 619

第七章 皮肤科用药 620

第一节 脚湿气类药 620

一、脚气散 620

二、愈裂贴膏 620

第二节 粉刺类药 621

一、当归苦参丸(归参丸) 621

二、清热暗疮丸 621

防风通圣丸 622

第四节 荨麻疹类药 622

第三节 风瘙痒类药 622

肤痒冲剂 622

第五节 湿疹类药 623

二妙丸 623

第八章 五官科用药 624

第一节 迎风流泪类药 624

一、明目地黄丸 624

二、明目上清丸 624

第二节 视疲劳类药 624

杞菊地黄丸 624

第三节 耳鸣耳聋类药 624

一、耳聋左慈丸 624

二、龙胆泻肝丸 624

一、鼻通宁滴剂 625

二、辛夷鼻炎丸 625

第四节 鼻病类药 625

三、鼻窦炎口服液 626

四、通窍鼻炎片 626

五、鼻炎片 627

第五节 咽喉病类药 628

一、铁笛丸 628

二、藏青果冲剂 628

三、穿心莲片 628

四、复方青果冲剂 629

五、清咽丸(清音丸) 629

六、利咽解毒颗粒 629

七、金莲花冲剂 630

第六节 口疮类药 631

口腔溃疡散 631

病证名药名对照索引 632

药名笔画索引 65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