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财政与金融
财政与金融

财政与金融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晓青,钟勇著
  • 出 版 社:北京:华文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07510425
  • 页数:295 页
图书介绍:
《财政与金融》目录
标签:财政 金融

第一章 财政概论 1

第一节 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1

一、财政学的研究对象 1

二、财政学的方法论基础 1

第二节 财政活动的历史演变及财政思想 2

一、财政活动的历史演变 2

二、财政思想 6

第三节 市场失灵与财政的职能 11

一、市场失灵的领域 11

二、财政的职能 15

一、财政的一般特征 19

第四节 财政的一般概念 19

二、财政的一般概念 21

第五节 财政与社会再生产的关系 21

一、社会总产品的分配过程 21

二、财政与再生产的关系 22

第二章 财政收入概述 24

第一节 财政收入分类 24

一、按收入来源分类 24

二、按收入形式分类 28

第二节 财政收入的公平原则 29

一、利益原则 30

二、支付能力原则 32

一、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 34

第三节 财政收入规模 34

二、价格 35

三、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 36

四、政府职能范围 36

第三章 税收 38

第一节 税收的性质和特征 38

一、税收的基本属性 38

二、税收的形式特征 39

第二节 税收要素 40

一、纳税人 40

二、课税对象 41

三、税率 42

四、附加、加成和减免 44

五、纳税环节 45

六、纳税期限 46

七、违章 处理 46

第三节 税收分类 48

一、按课税对象分类 48

二、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 49

三、按计量标准分类 49

四、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 50

第四节 流转课税 50

一、流转课税的对象和特点 50

二、流转课税的主要税种 51

一、所得课税的性质和特点 58

第五节 所得课税 58

二、所得课税的主要税种 59

第六节 其它课税 64

一、资源课税 64

二、财产课税 65

三、行为课税 66

第四章 国有资产管理、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和国债 67

第一节 国有资产管理 67

一、国有资产的概念和分类 67

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69

第二节 国有企业利润的分配制度 70

一、政府与国有企业的财政关系 70

二、国有企业利润的形成和分配过程 71

三、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制度 72

第三节 国债 73

一、国债的概念、形式特征和功能 73

二、国债的管理 74

第五章 财政支出概论 78

第一节 财政支出的分类与形式 78

一、财政支出的分类 82

二、财政支出的形式 82

第二节 财政支出的原则 82

一、量入为出原则 83

二、优化支出结构原则 83

一、“成本——效益”分析法 84

三、效益原则 84

第三节 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 84

二、最低费用选择法 87

三、“公共劳务”收费法 88

第六章 主要的财政支出 90

第一节 文教科学卫生支出 90

一、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经济性质 90

二、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内容 91

三、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管理 92

一、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的概念 94

二、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的内容 94

第二节 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 94

三、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的控制 95

第三节 社会保障支出 96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和内容 96

二、我国的主要社会保障制度 97

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与改革原则 100

第四节 财政补贴 102

一、财政补贴的性质和内容 102

二、财政补贴的作用 104

三、我国财政补贴的改革 105

二、国家预算的组成 109

一、国家预算的概念 109

第一节 国家预算 109

第七章 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 109

三、预算的原则和方法 110

四、预算的程序 111

第二节 非预算资金 115

一、预算外资金 115

二、制度外收入 116

三、“费改税” 117

第三节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 120

一、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和实质 120

二、分税制 121

一、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27

第八章 货币、信用和金融工具 127

第一节 货币和货币流通规律 127

二、货币的形态和种类 128

三、货币的广义概念和层次划分 131

四、货币流通规律 133

第二节 信用和信用形式 136

一、信用的概念 136

二、信用存在的基础和职能作用 138

三、信用形式 141

第三节 利息和利率 147

一、利息的概念和作用 147

二、利率及其制定依据 148

第四节 金融工具 154

一、金融工具的概念和种类 154

二、支票、商业票据、银行票据和信用卡 156

三、债券 159

四、股票 163

第九章 银行和金融体系的构成 168

第一节 银行的产生和金融体系的构成 168

一、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168

二、金融体系的构成 169

三、我国金融体系的建立和演变 171

一、商业银行的特征和发展模式 178

第二节 商业银行及其业务和管理 178

二、商业银行的职能 179

三、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180

四、商业银行的业务 182

五、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和资产负债管理 192

六、目前我国主要的商业银行简介 196

第三节 中央银行及其职能和调控管理 200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及其特性 200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 201

三、中央银行的货币调控手段 202

四、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与金融监管 206

五、我国中央银行简介 208

一、银行的地位 210

第四节 银行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10

二、银行的作用 211

第十章 金融市场 216

第一节 金融市场的特点、种类和形成 216

一、金融市场的概念 216

二、金融市场的特点 218

三、金融市场的种类 218

四、金融市场的作用 221

五、金融市场的形成 223

第二节 货币市场 224

一、票据贴现市场 224

二、拆借市场 225

三、大额存单市场 226

四、短期债券市场 226

第三节 资本市场 227

一、证券市场概述 227

二、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情况 235

三、中长期信贷市场 239

第四节 外汇、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 240

一、外汇和汇率 240

二、外汇市场 245

三、黄金市场 247

一、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关系 249

第一节 货币流通的形式与渠道 249

第十一章 货币供求、货币流通稳定与金融安全 249

二、货币流通的形式 250

三、货币流通的渠道 251

第二节 货币的需求 253

一、货币流通量与货币需求量 253

二、货币需求量的因素分析 254

三、货币需求量的测算方法 261

四、货币容纳量弹性 264

第三节 货币的供给 265

一、银行是货币供给的“闸口” 265

二、货币供给的过程 266

三、制约货币供给量的因素 273

第四节 货币流通的稳定 275

一、衡量货币流通状况的标志 275

二、通货膨胀 278

三、通货紧缩 284

四、货币政策 285

五、保持货币流通稳定的条件 288

第五节 金融风险与金融安全 291

一、金融风险的概念和种类 291

二、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和成因分析 292

三、降低金融风险的主要途径 292

四、东亚金融危机给我国的启示 293

后记 29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