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通史 1949-1995 上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韩延龙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503518359
- 页数:580 页
目 录 1
⊙上 卷⊙ 1
第一编 1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开端(1949年10月—1957年5月) 1
第一章 新中国法制建设的起点 1
一、建国初期的形势和法制建设的任务 1
(一)建国初期的形势 1
(二)法制建设的任务 4
二、新民主主义法制建设的历史回顾 5
(一)革命根据地的宪政建设 5
(二)革命根据地的其他立法 9
(三)革命根据地的司法制度 13
三、中共中央关于废除《六法全书》的决定 16
四、人民政协的召开和《共同纲领》的颁布 20
(一)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20
(二)《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 22
(一)中央国家机关 24
五、建国初期的国家机关及其组织法规 24
(二)大行政区人民政府(军政委员会)的设置及其职权 30
(三)地方各级政权机关 38
(四)基层政权机关的没置及其职权 51
第二章 土地改革法的颁行和封建土地制度的彻底变革 55
一、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历史背景 55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制定及其主要内容 59
(一)土地改革的总方针 62
(二)对农村各阶级的政策 63
(三)土地的分配原则 67
(四)特殊土地问题的处理 69
(五)土地改革的执行机关 69
三、与《土地改革法》相关的其他法规 70
(一)农村阶级成分的划分 70
(二)城市郊区的土地改革 71
(三)农民协会的组织及其在土改中的作用 73
(四)土地改革中的人民法庭 74
四、土地改革运动及其伟大成就 75
一、建国初期的社会治安状况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重大措施 80
第三章 镇压反革命运动和刑事法律制度的初步发展 80
二、《惩治反革命条例》及其相关法规 89
(一)《惩治反革命条例》的颁行及其主要内容 89
(二)没收反革命罪犯财产的规定 92
(三)对反革命分子的管制 93
三、各地的镇反运动及其成就 95
四、其他刑事法规和实施概况 98
(一)惩治毒犯的刑事规定及其实施状况 99
(二)没收战犯、汉奸、官僚资本家财产的规定及其实施状况 101
(三)对罪犯实行劳动改造的规定及其实施状况 105
(四)对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就业的规定及其实施状况 109
(五)对日本侵略战犯的处置 110
五、对司法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刑法起草工作的开始 112
六、刑事诉讼制度 114
(一)新中国建国初期刑事诉讼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114
(二)关于刑事逮捕与拘留的规定 117
(三)关于刑事案件审理程序的经验总结 118
一、旧中国婚姻家庭制度的一般状况 123
第四章 婚姻家庭制度的历史性变革 123
二、《婚姻法》的制定经过 127
三、《婚姻法》的结构和基本内容 130
(一)《婚姻法》的基本原则 130
(二)《婚姻法》的基本内容 132
四、《婚姻法》的实施 145
(一)对《婚姻法》实施情况的检查 145
(二)贯彻《婚姻法》运动的开展及其成就 148
(一)“三反”运动的动因及其内容 151
一、开展“三反”“五反”运动的动因及其内容 151
第五章 “三反”、“五反”运动的开展及有关法规的颁行 151
(二)“五反”运动的动因及其内容 156
二、关于惩治贪污的法律规定 162
(一)处理贪污分子的基本方针 163
(二)对贪污罪犯的刑事追究 164
(三)对贪污赃款赃物的追缴和处置 167
三、“五反”运动中工商户分类处理标准 169
(一)工商户的分类 169
(二)对工商户的处理 171
一、制定《选举法》的历史背景和经过 176
第六章 人民共和国的选举法和第一部宪法 176
二、《选举法》的基本内容 179
(一)代表的产生方法和选民资格 179
(二)代表名额 182
(三)少数民族的选举 185
三、选举的组织和程序 186
(一)选举委员会的组织和任务 186
(二)选民登记和代表候选人的提出 187
(三)选举程序 187
四、第一部宪法的制定和通过 191
五、宪法的基本原则、结构和内容 195
(一)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特点 195
(二)宪法的结构和基本内容 198
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和国家机关设置的变化 201
(一)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01
(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 207
(一)建国初期的审判机关 211
一、审判机关的设置及其职权 211
第七章 司法机关和相关制度的建设 211
(二)《人民法院暂行组织条例》的颁行和审判组织体系的统一 217
(三)土改、镇反、“三反”、“五反”运动中的审判组织和审判工作 218
(四)司法改革运动的开展和第二届全国司法会议的召开 221
(五)1954年宪法颁布后的审判机关 224
二、检察机关的设置及其职权 230
(一)建国初期的检察机关 230
(二)1954年宪法颁布后的检察机关 237
(三)各级检察机关的职权 245
三、司法行政管理机关和有关司法制度 250
(一)中央和地方的司法行政管理机关 250
(二)律师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257
(三)人民调解制度在城乡的推广 262
第八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法律问题 271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271
(一)总路线的提出 271
(二)总路线的法律化 274
(一)农业合作化运动概况 275
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有关法律规定 275
(二)农业合作化的政策和有关法律规定 277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有关法律规定 280
(一)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概况 280
(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和有关法律规定 282
四、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有关法律规定 286
(一)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概况 286
(二)有关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法律规定 287
(一)有关财产所有权的法律规定 289
第九章 民事法规和民事诉讼制度 289
一、主要民事法规及其基本内容 289
(二)有关著作权、发明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的法律规定 292
(三)有关债权债务的法律规定 292
(四)关于继承的法律规定 303
二、民事诉讼制度 308
(一)民事案件的受理情况 308
(二)民事诉讼程序的一般规定 310
(一)基本情况 318
一、失业救济和就业安排 318
第十章 劳动法规的制定和施行 318
(二)对失业工人的救济 319
(三)对失业知识分子的安排 322
(四)对失业技术员工的安排 323
二、新型劳动关系的建立 324
(一)废除封建把头制度 324
(二)国营、公营企业中的管理委员会和职工代表会议 327
(三)私营企业中的劳资协商会议 329
(一)劳动保护立法和执法概述 330
三、劳动保护 330
(二)技术安全 334
(三)安全卫生 336
四、劳动保险 337
(一)《劳动保险条例》的制定 337
(二)劳动保险适用的范围 339
(三)劳动保险金的征集和使用 339
(四)劳动保险待遇 340
(五)劳动保险的执行与监督以及《条例》的实施情况 344
五、企业内部的劳动规则 347
(一)企业行政和职的基本职责 348
(二)职工的录用、调动和辞退 348
(三)工作时间 349
(四)纪律处分 350
六、集体合同制度和解决劳动争议的程序 351
(一)集体合同制度的推行 352
(二)解决劳动争议的程序 354
一、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政策 356
第十一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化 356
二、政务院关于民族事务的若干规定及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初步成就 360
(一)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和匾联 361
(二)保障一切散居的少数民族成份享有民族平等权利 362
(三)积极开展民族贸易,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364
(四)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365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制定和颁行 368
(一)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制定经过 368
(二)《实施纲要》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368
(一)西藏的和平解放 373
四、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的建立 373
(二)西藏自治区筹委会的成立 376
五、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取得的伟大成就 377
(一)“慎重稳进”的方针和有关法律规定 377
(二)民族自治政权建设的发展 379
(三)经济文化建设的成就 380
第十二章 军事法的初步形成 382
一、建国初期的军事领导体制 382
(一)国防领导体制 382
(二)武装力量领导体制 384
二、《兵役法》的颁行及其内容 385
(一)《兵役法》的颁行 385
(二)兵员的征集 386
(三)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形式 389
(四)现役军人和预备役军人的权利和义务 390
三、《军官服役条例》和军衔制度 391
(一)军官的种类 392
(二)现役军官的补充 392
(四)现役派遣军官 393
(三)军官职务的任免 393
(六)预备役军官 394
(五)现役军官转入预备役和退役 394
(七)军衔制度 395
四、对军人、民兵和民工的抚恤 398
(一)对军人的死亡抚恤 400
(二)对军人的伤残抚恤 400
(三)对民兵和民工的抚恤 402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施状况 403
(一)反右斗争与全国人大一届四次会议 403
第一章 国家机构的设置变化及其职能 403
第二编社会主义法制的曲折发展(1957年6月—1966年4月) 403
(二)“大跃进”与全国人大一届五次会议 406
(三)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错误及其影响 409
(四)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与“四个现代化”的提出 413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发展变化 414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和任务 414
(二)反右斗争扩大化对政协工作的冲击 415
(三)缓和阶级关系方针的实行及政协为克服暂时困难而努力 416
(四)政协工作的新发展 419
三、国家行政机关的设置及其变化 421
(一)国务院各部委的增设与精简 421
(二)议行合一的政治体制 422
(三)纵横交错的负责制度 423
(四)由乡到人民公社的变化 424
(五)解散西藏地方政府 427
(一)中央司法机构的设置变化及其职能 428
四、司法机构的设置变化及其实施状况 428
(二)地方各级司法机构的设置变化及其职能 432
第二章 “左”倾错误与宪法的实施 437
一、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与决策 437
(一)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与“民主集中制” 437
(二)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向国家法律转化的程序性过程 439
二、反右斗争与宪法原则及法学理论的批判 441
(一)“一元化”领导与多党合作 441
(二)国家法律与执政党政策的关系 442
(一)宪法理论与现实的矛盾 444
三、宪法的初步破坏 444
(二)宪法的不可操作性及其影响 446
(三)程序性规定与实质性规定的关系 447
第三章 民商事、经济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449
一、民事法规的制定 449
(一)民法草案的草拟 449
(二)民事关系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452
二、农业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458
(一)《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 458
(二)二年困难时期的农业法规 462
(三)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农业法规 464
三、工业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468
(一)改进工业管理体制 469
(二)对国营工业企业和城乡手工业的政策调整 470
四、商业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472
(一)1958—1960年“大跃进”时期的商业法规 473
(二)1961—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商业法规 474
一、刑法草案的拟定与修订 477
(一)1957年刑法草案(初稿)和1963年刑法草案(修正稿)的拟定 477
第四章 刑事法规的制订与实施 477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草案(初稿)〈刑法草案22稿〉概述 482
(三)刑法草案33稿概述 500
二、刑事政策与刑事法规的适用 515
(一)“反右”运动中的刑法适用 515
(二)关于“划分右派分子的标准” 521
(三)“五反运动”中的刑法适用 526
(四)“四清”运动中的刑法适用 529
(五)特赦战争罪犯和刑事罪犯 533
第五章 行政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537
一、土地行政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538
(一)国务院对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法规的修改 538
(二)有关地方征用土地的问题 540
(三)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审批权限的适当下放 540
二、财政、金融行政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541
(一)关于财政管理体制的行政法规 541
(二)关于工商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行政法规 542
(三)关于银行及货币和外汇管理方面的行政法规 542
三、工商税务行政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544
(四)公债条例的颁行 544
(一)工商行政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545
(二)税务行政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545
四、海关行政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550
(一)海关对进出国境旅客行李物品的监管规定 550
(二)对铁路进出国境列车和所载货物、行李、包裹的监管 550
(三)海关对进出国境汽车及所载货物的监管 551
(四)海关对进出口邮递物品的监管 552
五、农业、林业、水利行政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552
(一)农业行政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553
(二)林业、水利行政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554
(三)矿产资源及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556
六、公安、交通行政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556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颁布的有关法规 557
(二)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发布的重要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 559
七、军事行政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560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有关法规 561
(二)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及有关部门制定的军事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 562
(一)国务院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法规 564
八、科学技术行政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564
(二)关于改进档案资料工作的规定 565
(三)关于科学仪器、化学试剂管理的法规 565
(四)《发明奖励条例》的颁布与实施 567
(五)《技术改进奖励条例》的颁布与实施 567
九、教育、文化、体育、卫生行政法规的制定实施 568
(一)教育、文化方面行政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568
(二)文物保护方面的行政法规 571
(三)体育运动方面的行政法规 573
(四)卫生防疫保健方面的行政法规 573
十、劳动、人事行政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575
(一)国务院关于工龄年限计算及工人、职员请假、退休等问题的规定 576
(二)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任免奖惩的规定 578
十一、民族、华侨事务行政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579
(一)关于更改僮族及僮族自治地方名称的规定 579
(二)关于优待华侨投资的规定 580
(1966年5月一1976年10月) 581
社会主义法制的全面破坏 581
第一章 概述 581
一、“文化大革命”十年 581
⊙下 卷⊙ 581
目 录 581
第三编 581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影响法制的诸因素 585
(一)毛泽东关于法制问题的看法和主张 585
(二)运动的冲击 587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法制的基本特点 588
(一)立法工作陷于停顿,司法依据混乱 588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588
(二)司法系统遭到破坏,工作质量降低 589
(三)司法职能被扭曲,结构失调 590
(四)刑事司法混乱,冤假错案大量发生 590
第二章 国家体制 591
一、领导体制 591
(一)中央领导体制 592
(二)地方领导体制 596
(一)“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人大”系统的瘫痪 600
(二)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600
二、“人大”系统 600
三、政府系统 603
(一)国务院 603
(二)地方政府 605
第三章公、检、法机关及相关组织 607
一、公、检、法机关 607
(一)“文化大革命”初期的公、检、法机关 607
(二)1967年—1970年的剧烈动荡 609
(三)1971年后的相对恢复 615
(一)领导机构 617
二、非司法机关的领导机构和专案组 617
(二)专案组 618
三、民兵和“群众专政”组织 619
(一)民兵组织 619
(二)“群众专政”组织 621
第四章 宪法及有关规定 623
一、1954年宪法的命运 623
二、“文化大革命”前期关于权力机构的若干规定 628
(一)起草和制定 630
三、1975年宪法 630
(二)主要特点 632
第五章 刑事司法及治安管理 636
一、基本政策 636
二、相对正常阶段 638
(一)工作依据 638
(二)主要情况 640
三、严重混乱阶段 644
(一)政策规定 645
(二)主要情况 664
四、相对恢复阶段 676
(一)政策规定 677
(二)主要情况 679
第六章 民事司法和经济社会管理 682
一、民事司法 682
(一)民事政策 682
(二)司法情况 684
(一)经济管理方面 686
二、经济社会管理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686
(二)环境资源保护和文化卫生体育方面 687
(三)涉外事务方面 688
第四编社会主义法制的恢复与发展(1976年10月—1995年12月) 690
第一章概述 690
一、历史性的转折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理论的提出 691
(一)僵化的思想成为历史发展的障碍 691
(二)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开辟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新局面 693
(一)纠正冤、假、错案与对法制问题的反思 697
二、从纠正“无法无天”的局面到依法治国 697
(二)从依法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到依法治国方针的确立 703
三、这一时期法制建设的概况 719
(一)中央政法委员会与全国政法工作会议 719
(二)立法概况 720
(三)法学研究的大发展 724
(四)法制宣传与法制观念的变革 726
(五)社会治安工作综合治理方针的提出 727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729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729
一、立法机构 729
第二章 立法机构与立法制度 729
(三)国务院 730
(四)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730
(五)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 731
二、立法程序 731
(一)宪法修改程序 731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立法程序 731
(三)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程序 732
(四)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程序 733
(五)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立法程序 734
三、法律形式 734
(一)宪法 735
(二)法律 736
(三)行政法规 736
(四)地方法规 737
第三章宪法 739
一、现行宪法的制定颁布过程 739
(一)“七八宪法”制定的历史背景 739
(二)“七八宪法”的历史地位与评价 740
(三)“八二宪法”的修改与制定过程 741
(四)现行宪法的历史地位与评价 742
(五)1982年以后对宪法的局部修改 743
二、现行宪法的基本内容 744
(一)国家性质 744
(二)政党制度 746
(三)政权组织形式 748
(四)国家结构形式 750
(五)经济制度 752
(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754
(七)中央国家机关 756
(八)地方国家机关 758
(九)国家审判机关和国家检察机关 761
第四章 司法制度 764
一、审判制度的发展 766
(一)审判机关组织系统的扩大完善 766
(二)人民法院的职能及主要人员的构成 768
(三)审判制度与审判原则 771
(一)检察机关组织系统的健全 775
二、检察制度的发展 775
(二)人民检察院的职权 780
三、侦察制度的沿革 785
四、仲裁制度的确立 786
(一)仲裁制度的沿革 786
(二)仲裁机构 787
(三)仲裁原则 789
(四)仲裁制度 790
(五)仲裁程序、申请撤销裁决、裁决的执行 791
(一)重建司法行政机关的准备 792
五、司法行政工作的恢复与开展 792
(二)司法机关的重建 793
(三)律师制度的全面发展 799
(四)公证制度的全面发展 802
(五)劳改、劳教制度的发展 805
(六)调解制度的发展 810
第五章 刑法及刑事诉讼法的颁布与实施 812
一、《刑法》的颁布 813
(一)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制定 813
(二)刑法的主要内容 823
(三)刑法修正案 834
(四)我国刑法的特点 838
二、《刑事诉讼法》的颁布和修改 844
(一)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844
(二)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 849
三、两法的实施 863
(一)概况 863
(二)“林、江”两案审判 865
(三)“严打”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868
(四)依法严惩严重破坏社会经济的罪犯 873
(五)司法解释的颁布 876
第六章 民法及民事诉讼法的制定与实施 879
一、民法的发展概况 879
(一)历史背景 879
(二)逐步形成的民法体系 880
(三)民事立法与市场经济 882
二、民法的制定与颁布 883
(一)民法通则 883
(二)有关合同的主要法律 895
(三)公司法 899
(四)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 907
(五)关于证券制度的法律规定 914
(六)婚姻家庭法、继承法 923
三、民事诉讼法的制定与颁布 929
(一)民事诉讼法 929
(二)仲裁法 936
(三)企业破产法 945
(一)《民法通则》的实施 949
四、民法及民事诉讼法的实施 949
(二)《经济合同法》的实施 950
(三)《经济合同仲裁条例》的实施 953
(四)《技术合同法》的实施 957
(五)《商标法》的实施 959
(六)《专利法》的实施 964
(七)《著作权法》的实施 969
(八)《婚姻家庭法》的实施 974
(九)《民事诉讼法》的施行 975
一、概论——国家体制与行政法的发展 977
第七章 行政法的发展 977
二、复杂而有序的行政立法 982
(一)行政机关组织法 982
(二)公务员法 986
(三)行政机关编制法 993
(四)行政程序法 994
(五)行政诉讼法 1004
(六)行政赔偿责任制度 1009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经济立法的需求 1016
一、市场经济政策与经济立法的发展 1016
第八章 经济法的颁布与实施 1016
(二)经济法体系在国的初步建立 1019
二、内容庞杂的经济立法(上) 1023
(一)计划与统计法 1023
(二)企业法 1027
(三)财政法 1032
(四)税法 1036
(五)金融法 1040
(一)工商管理法 1047
三、内容庞杂的经济立法(下) 1047
(二)农林管理法 1057
第九章 涉外经济法规的颁布与实施 1068
一、中国涉外经济法规体系的初步建立 1068
(一)中国涉外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1068
(二)中国涉外经济法体系的初步形成 1069
二、对外经济贸易与合作法 1071
(一)对外贸易法 1071
(二)涉外经济合同法 1075
(三)涉外技术转让法 1076
三、涉外投资与金融法 1078
(一)涉外投资法 1078
(二)涉外金融法 1081
四、海商法 1084
(一)中国海运业的发展 1084
(二)《海商法》及其配套法规的颁行 1085
(三)《海商法》的特点 1087
五、涉外税法 1088
(一)涉外企业与个人所得税法的制订 1089
(二)工商统一税的改革 1090
(三)中国复关与关税的改革 1091
(四)双边避免双重征税协定 1093
六、海关及商检、检疫法制的改革 1095
(一)海关法制的恢复 1095
(二)《海关法》及其配套法规 1097
(三)商品检验法 1099
(四)检疫制度的改革 1100
七、涉外经济争议的解决 1102
(一)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 1103
(二)海事仲裁 1105
(三)涉外调解 1107
(四)中国加入《1958年纽约公约》 1109
第十章 民族法的颁布与实施 1111
一、1979年以前我国民族法制建设的成就 1111
(一)民族平等原则的确立 1112
(二)民族问题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113
(三)民族政策与民族法 1114
二、1979年以后我国民族法制建设的发展 1115
(一)1982年《宪法》关于民族问题的规定 1116
(二)调整民族关系的基本法 1118
(三)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1121
(四)其他法律规定 1124
三、《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具体颁布实施 1125
(一)《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主要内容 1127
(二)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特点 1130
(三)《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施情况 1133
一、地方立法权的重新确立 1137
第十一章 地方性法规的颁布与实施 1137
二、我国地方立法的特征和地位 1141
(一)特征 1141
(二)地位 1142
(三)地方性法规的立法原则 1144
三、地方法制建设的成就 1148
(一)概况 1148
(二)经济特区立法 1153
(三)地方立法举要 1162
第十二章 新时期军事法制建设 1165
一、军事法制建设的恢复 1165
二、1978年至1987年军事立法的发展 1167
(一)《宪法》的有关规定 1167
(二)兵役法 1168
(三)军事人事法规 1172
(四)军事指挥法规 1172
(五)军队政治工作法规 1172
(六)军事后勤法规 1173
(七)军人薪金 1174
(八)军事经济 1174
(九)国防法规 1174
(十)军事刑法 1175
三、1987年以后军事立法的发展 1175
四、军事司法机构的设立及运行 1179
(一)军事政法机关 1179
(二)法律咨询机构 1179
五、军事法学研究的发展 1180
(一)军事法学科的建立 1180
(三)中央军委法制局 1180
(二)全军法制工作会议的召开 1181
(三)关于《国防法》的讨论 1181
第十三章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 1183
一、教育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 1183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教育法制建设 1183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法制工作的加强 1185
(三)法律举要 1191
(一)科技法制建设的发展历程 1194
二、科技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 1194
(二)法律举要——《科技进步法》的制定与实施 1200
三、文化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 1201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文化法律建设的简要回顾 1202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法制建设的发展 1203
四、卫生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 1220
五、体育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 1228
第十四章 环境法的形成、发展与完善 1233
一、中国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1233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颁布 1235
三、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 1237
四、环境法的实施 1242
(一)《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的实施 1242
(二)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的成立及演变 1243
(三)环境行政执法 1244
(四)环境执法的舆论监督 1245
(五)环境执法检查 1245
第十五章 劳动、民政法律法规的颁布及实施 1249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颁布 1249
二、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 1258
(一)调整上岗前劳动关系的法规 1259
(二)调整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劳动双方关系的法规 1263
(三)劳动保护法规 1267
三、劳动法的实施 1270
四、民政法规的发展 1273
(一)基层政权建设 1273
(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1277
(三)民政行政管理 1279
主要参考书目 1280
后记 1293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人民院士》吴娜著 2019
- 《泰国通史 珍藏本》段立生著 2019
- 《中国人民的心》杨朔著;夕琳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短篇小说卷 上 全2册》贺邵俊主编 2019
- 《中国共产党思想通史 第2卷》李曙新 2014
- 《中国共产党思想通史 第7卷》张静如总主编 2014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中篇小说卷 下 全3册》洪治纲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成药薄层色谱彩色图集》(中国)国家药典委员会 2019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剧本系列 白露》刘国华,马鹏程 2019
-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果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赵英编 2018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新时代基层党校党性教育教学专题实务》郭志龙主编 2019
- 《西单大杂院-北京老舍文学院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小说作品集》北京老舍文学院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剧本系列 白露》刘国华,马鹏程 2019